‘壹’ ZOOM:市值1291亿美元的狂热风,怎么吹起来的
本文为《创造一下·公司兵法》栏目
硅谷新贵ZOOM1291亿美元市值背后的商业逻辑
作者|苗正卿
狂热继续。
9月1日,视频会议服务商ZOOM股价一度暴涨 47%, 以 1291亿美元 市值超越IBM,成为 美国市值最高的20大 科技 公司之一 。
凭借手中股份,ZOOM创始人、CEO袁征以超过200亿美元的身价杀入全球富豪榜前70名。
让资本市场对ZOOM信心大增的根源,是ZOOM交出的成绩单。 二季度ZOOM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5%,而其中81%的收入增量源自新订阅用户。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如何获得新用户成为了华尔街和硅谷都在忧心的事。这甚至成为了To B和To C公司都绕不开的必考题。
贵为FAANG成员之一的奈飞,只是因为新用户预期增速放缓,便引来股价暴跌10%的“惩罚”。而中概股、To B玩家声网,则凭借疫情引发的“用户超额增量”态势成功在纳斯达克IPO。
ZOOM已经成为华尔街和硅谷都在研读的新“兵法书”,因为获得新用户的能力正是ZOOM擅长的事。
2020年以来,ZOOM最重要的目标客户群“拥有10人以上的公司级客户”增长了29.5万个,比2019年全年增扩293%。值得玩味的是,从2011年开始创业算起,袁征带领ZOOM杀入的并非蓝海。在当时的视频会议市场,微软的Skype、思杰公司的GoToMeeting以及并入思科的WebEx旗下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赛道迅速获得企业级用户? 这成为了袁征和ZOOM需要思考的问题。
“ZOOM用To C的思维,做了一款To B的产品。” 分析师、SAAS市场研究者Baldwin对《创造一下》表示,ZOOM暗示了一种潜在趋势: B端和C端市场界限逐渐模糊。
ZOOM的诞生和一场爱情有关。
1987年,考上山东矿业学院的袁征出现了一个刚需:如何与异地女友保持联系。当时二人分隔两地,只有乘坐10小时火车才能见面,刚需焦虑让袁征萌生了一个想法:用某种技术实现音视频同步。这其实是袁征的底层逻辑: 从需求出发设计产品,技术只为需求服务。
“在硅谷,有太多的天才工程师,但其中大多数只是在开发自己喜欢的产品,而非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工程师秦洁早在WebEx时代便与袁征共事,在他眼中袁征属于硅谷异类:在WebEx的会议桌上,当一群工程师讨论技术时,袁征也会用温和语气指出“这个设计似乎不符合用户需求”。
甚至用户需求成为了袁征日后从思科离职的导火索。
2011年作为思科工程副总裁的袁征在用户走访调研时发现,思科提供的远程会议系统已不能满足用户。这套基于昔日WebEx技术而成的系统在稳定性和便捷性上已不能让2011年的用户满意。在和思科高层交涉无果后,袁征决定创业并开发全新的系统。
重视需求的基因,最终嵌入到ZOOM之中。和硅谷同行相比,作为To B企业,ZOOM在产品研发和推广时采用了不同的模式,B端企业用户之中的员工需求被视为重要信息。
Anne是在美国一家创业型生物公司工作的员工。她最早使用ZOOM,是因为一封邮件。当时她给一位ZOOM的工程师推荐了自己公司的生物产品,在愉快的交流后对方又发来了一封“推荐ZOOM产品”的邮件。这让Anne略感意外,之前她使用过的企业会议软件,都是由软件公司直接向客户公司的采购负责人推荐。像ZOOM这种直接将产品推荐到目标公司基层员工的打法并不多见。
一位供职于ZOOM的人士回忆,在早期推广产品时,ZOOM销售部门制定的策略可以描述为 “由小到大、由下到上、由散到聚” 。ZOOM销售人员的KPI考核之中,对接了多少采购部门负责人或公司高层并非最重要指标。“和多少目标公司基层员工实现对接”反而被看得很重。
当时ZOOM的销售推广理念,甚至是鼓励销售人员引导客户公司员工将ZOOM用于私人场景。“我们并不是让这些基层员工向公司高层推广产品,从而实现公司采购,ZOOM的目标是让这些人真正用产品,并获得体验。”
Emergence Capital普通合伙人苏博托夫斯基是最早投资ZOOM的投资人之一。在和袁征接触时,袁征并没有向苏博托夫斯基展示PPT。在会议室中,袁征将ZOOM的产品直接放在苏博托夫斯基等投资人面前,并允许他们随以使用,而体验后苏博托夫斯基决定参与投资。“人们想要的是一款他们喜欢的工具。” 苏博托夫斯基说。
分析师Baldwin将ZOOM的模式归结为两个基本点: 产品本身质量过硬+能满足用户需求。 “在满足这个前提下,ZOOM的产品通过个体向群体推广。这和传统的To B公司模式不同,并非那种公司统一采购后向下分发的模式。”
国内某中型风投公司在2019年开始使用ZOOM。最开始是几个海外留学背景的员工在夜里居家协作时自行使用,之后ZOOM的产品被“安利”给了部门领导,两个多月后,ZOOM成为了这家公司统一采用的远程会议软件。这其实是ZOOM崛起过程中最常见的情况: 先赢得C端用户,再逐渐影响到B端。
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程浩是ZOOM的用户之一。他发现ZOOM成功的逻辑是To B的企业“ 通过病毒式营销 ( Viral Marketing,利用人际网络,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 ) ”迅速发展。
ZOOM深度用户张翰是一家9人创业公司的CEO,最早他发现ZOOM还是在和投资人交流时。当时他身处北京,而投资人远在新加坡。在对方的提议下,张翰试着使用了ZOOM。
“当时非常紧张,担心软件复杂,耽误聊事。”让张翰意料之外的是ZOOM的极简主义设计。他用了3分钟的时间下载软件并加入会议,而在之后32分钟的交流中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这次体验之后,张翰将ZOOM推广到自己公司之中,并且将之推荐给了其他几个创业的朋友。
社交裂变并非ZOOM的唯一打法,ZOOM也善于借力知名品牌。ZOOM国际和合作伙伴营销部负责人德里克·潘多透露,除了用户个人通过社交网络推广ZOOM,公司本身还很看重和品牌的合作。在F1方程式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奖赛上,ZOOM已投入使用,车迷通过ZOOM可以看到实时更新的赛况。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很像许多消费电子产品甚至消费品公司的打法,通过品牌露出扩大影响力,并通过个人的社交裂变获得新客户。”营销研究者朱民认为ZOOM最大的特点,就是获得C端流量后,最终演变为B端的公司级客户。“这是ZOOM在产品质量之外,最大的成功秘诀。”
在获客方面, 免费增值模式 也是ZOOM的战略之一。ZOOM的产品分为两大体系,一对一的免费模式,以及40分钟免费的群组会议模式。一对一免费模式,进一步促进了C端个人成为ZOOM产品的体验者。而群组会议的40分钟免费模式,也是基于用户实际应用场景而设计出的方案。在公开采访时袁征透露,40分钟免费模式,是早在WebEx时期团队通过实际调研发现的“最佳时间”。来自ZOOM的研究显示,40分钟免费模式最容易实现付费用户转化。
“本质上这是一种免费增值模式。” Baldwin对比了在2020年成功IPO的声网。和袁征类似,声网创始人、CEO赵斌同样源自WebEx,而声网和ZOOM同样是To B的公司。有趣的是,赵斌和袁征不谋而合地都选择了免费增值模式。
“声网给每个账号提供了10000分钟的免费使用时间,之后才收费。”赵斌认为10000分钟足以让用户体验到声网的优势并抉择是否继续使用。和ZOOM颇为类似的是,声网在营销推广过程时,最看重的也非客户公司的采购负责人,而是实际使用声网API的工程师。
Brown同时是声网API和ZOOM产品使用者,作为工程师他经常需要用ZOOM和加拿大等地的分公司工程师交流协作。他觉得ZOOM和声网和传统的思科、Oracle等To B类公司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模式下,基层员工无法提前尝试使用这些To B级产品,除非公司高层决定购买、引入。但声网和ZOOM的产品首先让基层员工用到,而且这些产品甚至具备To C的特质。“一位个人开发者也可以使用声网API,家庭成员间也可以用ZOOM交流。”
但程浩认为,并非所有的To B产品都可以To C化发展。在他看来,ZOOM的产品“足够通用、足够标准化、足够独立并且非常年轻化”。而大部分To B产品并不具备ZOOM的这些特点,如果一味模仿ZOOM或声网的模式,可能水土不服。
ZOOM并非一帆风顺。
2020年4月初,袁征在YouTube平台亲自下场直播,主题是“道歉”。让袁征坐立不安的是ZOOM爆出的安全隐患问题。
ZOOM轰炸 ( ZOOM Bombing,指突然有人闯入到会议视频中并留下不可描述的行为或言语的现象 ) 在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在网上发酵。这导致ZOOM的股价一度暴跌15%。
除了安全隐患,ZOOM所在的赛道可谓拥挤。2020年4月Facebook推出同类产品Messenger Rooms。而谷歌的Hangouts Meet则实现“云化”,无需安装软件在Web页面即可实现100人视音频远程会议。
缺失场景一直是ZOOM被质疑的地方 。
“ZOOM说到底是一款工具,它缺少了自带的场景。”以谷歌为例,从2019年开始谷歌就开始整合Gmail和Hangouts Meet。这是谷歌场景化战略的一部分,用户在一个场景内可以体验到产品的多种功能。以Gmail最大的单一市场印度为例,印度的Gmail使用者在通过Gmail进行工作交流时,可以即时通过Hangouts Meet实现音视频深度交流。相比于单独一款软件,这种场景化服务的优势在于便捷和系统整合。
这也是ZOOM在2011年创业伊始就面临的问题。在袁征初创ZOOM时,他的朋友曾提出过质疑:公司采购思科的产品,不仅为了远程会议一款产品,还会有诸如企业路由器、安全产品等。
“ZOOM作为一款工具,在面对平台类公司和巨头公司竞争时处于天然劣势,除非产品竞争力保持持续优势。”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ZOOM业绩大涨离不开疫情带来的“无接触经济”。在无接触经济的业态下,ZOOM规避了“场景化缺失”的问题。但在疫情之后,ZOOM能否保持如此高的增长性,并不能轻易判断。
起码在新兴市场,ZOOM的好运气并未延续。2020年5月,ZOOM逐渐停止了中国个人用户在产品上的注册。8月ZOOM将在中国的发展模式改为OEM经营模式 ( 新模式下,ZOOM在中国选择三家代理商进行合作 ) 。
“随着ZOOM逐渐成为市值近万亿元的公司,ZOOM所面临的挑战已经和以前不同。” Baldwin表示ZOOM已经走上了Facebook曾经的道路,随着体量增加,宏观环境和所在市场政策的影响,将会对公司发展起决定性影响。
不过袁征似乎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应对潜在危机。比如在新兴市场上,ZOOM正在全力开拓印度市场,到2020年5月时印度已经成为了美国之外的ZOOM最大单一市场。
而为了解决场景缺失的问题,ZOOM也开始 定制化服务 。随着疫情带来的在线教育市场飞速发展,ZOOM为多家在线教育厂商推出了定制化软件。ZOOM不仅可以根据公司特点调整软件功能,还可以将ZOOM的功能嵌入到一些企业的产品中去。“未来在To B的市场,人们也会更加关注定制化,每个企业都希望获得针对自己需求的精准服务。从这个角度上B端和C端都正在进入个性化时代。” Baldwin说。
为了拿掉“安全隐患”这条锁住ZOOM生死命脉的锁链,ZOOM也在奋力一搏。最新的消息显示,ZOOM宣布启用双重验证功能,这被视为ZOOM提高用户账户安全的举措。毕竟在ZOOM基于社交裂变的获客模式下,一个用户选择离开ZOOM时也会影响其朋友对ZOOM的评价。
正如袁征自己所说:“ZOOM需要小心谨慎地发展。”
‘贰’ Zoom给员工多少股票
他们公司的hr说了,就说进去给400股,每年可以卖100股获得收益
四年之后的再说。
拓展资料:Zoom今年股价暴涨450% 袁征持股价值超1000亿
1.据外媒报道,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成全了许多公司,其中一家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视频会议软件开发商Zoom。今年迄今为止,Zoom的营收翻了两番,利润增长了90倍,让分析师们震撼不已。与此同时,Zoom的股价也越走越高,与疫苗制造商Moderna和“中国特斯拉”蔚来等公司一起,以超过450%的涨幅脱颖而出,成为今年的顶级股票之一。
这对Zoo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袁征来说也是个觉好消息,他之前曾开发过思科在2007年收购的Webex视频通话软件。
2.在疫情爆发之前,袁征就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他于2019年4月带领Zoom上市,快速增长和盈利能力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袁征已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100人之一。市场研究机构FactSet的数据显示,袁征所持Zoom股票价值近1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2亿元)。
3.帮助公司跟踪购买情况的云软件开发商Coupa首席执行官罗布·伯恩施泰恩(Rob Bernshteyn)说:“我为他感到高兴。”伯恩施泰恩已经认识袁征四五年了,Coupa长期以来都是Zoom的客户。Coupa使用Zoom发生的唯一变化在于,该公司开始允许员工使用公司Zoom账户进行个人会议。
Coupa的股价今年上涨了144%,涨幅与Zoom的涨幅相去甚远,但仍突显了2020年的趋势。伯恩施泰恩说:“如果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我们可能希望支持那些将数字化推向世界的公司。”
4.然而,Zoom的扩张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今年春天,在Zoom发现其服务需求激增后,该公司也受到了对该软件隐私和安全的担忧。
不过,承受所有压力可能都是值得的。如今,袁征的身家据说已是Salesforc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的两倍。Salesforce自1999年以来始终在向公司出售云软件,以跟踪客户。本月早些时候,在Salesforce的投资者日上,贝尼奥夫赞扬了Zoom为无法与客户面对面的销售人员所提供的巨大帮助。
‘叁’ zoom股价是多少
zoom股价创下164.90美元的52周新高。本周四,Zoom股价跌破127美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针对视频会议应用Zoom近日曝出的一系列安全和隐私问题后,该公司CEO袁征(EricYuan)今日进行了道歉,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据袁征称,近期Zoom的用户数量大幅飙升,从去年12月的每天约1000万人增加到今年3月份的2亿人。受安全漏洞事件的影响,开盘前Zoom股价一度下跌16%。开盘约一小时后,股价下挫逾7%。
袁征称:“我们意识到,Zoom没有达到社区对隐私和安全的期望,也没有达到我们自己的期望。对此,我深表歉意,同时也想分享一下我们为此所做的努力。”
‘肆’ Zoom是如何成功的如何看待Zoom的成功
2019年4月18日,Zoom在美国上市(股票代码ZM,不是Zoom),当天股价暴涨70%,市值达到200亿美元。,Zoom是一家IT工具类——视频通讯领域的公司,它的CEO是华人袁征(EricYuan),袁征在在公司上市之前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Zoom上市后给大众带来的影响却是暴涨,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受疫情影响,人们不再出行,企业、事业、以及各单位的视频会议多了起来,学生学习也用上了视频,因此互联网视频类工具成为了热门,Zoom受疫情影响,市值又翻了一倍,已经超过400亿美金。但互联网行业里最受欢迎的视频会议产品还是Zoom。Zoom同时做到了简单、好用和稳定这几个基本要求,其它视频工具很难做到这几点。
Zoom的移动端做得不很不错,Zoom的PC端体验更好,PC端的体验好才是其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而不是移动端。Zoom就是头PC为主的视频工具。
“Zoom的价值观是“关心care”,包括有五层意思:关心社区、关心公司、关心客户、关心同事、关心自己。”
竞争永无止境,作为视频工具,Zoom的道路还很远。
‘伍’ Zoom创始人获评年度商业人物,他是凭什么获评的
从8次申请美国签证被拒,到成为美国华人首富的传奇经历
视频会议软件开发商Zoom无疑是新冠疫情期间的大赢家。该公司去年以来股价上涨了超过500%,市值已升至1105亿美元,这意味着这家成立仅10年的公司市值已超过老牌科技巨头IBM,并是云软件开发商VMware的两倍。
虽然这样的表现与当下的疫情直接相关,但Zoom这家公司却并非只会靠“天”吃饭,而是有着极强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远程教学与会议需求暴增,视频服务公司Zoom打响了名号,成为许多企业与教育机构的帮手。
‘陆’ Zoom爆红 从矿工之子逆袭的袁征身家23天暴涨280亿
最近,视频会议软件公司Zoom的创始人兼CEO袁征(Eric Yuan)再次成了硅谷和华尔街的红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超过30亿人被要求居家隔离。4月,三分之二的美国人也都在家中避疫。这让让Zoom的视频互动平台变得炙手可热,用户人数以惊人的数量成长,公司市值也随之暴增。
去年(2019年) 12月,Zoom的日均使用人数还只有1000万 ;3月中旬,美国各州开始实施居家令。结果短短的两周多时间里,Zoom的日均使用人数暴增到4月初的2亿,4月23日,这一数字再次大涨50%, 达到3亿 。
袁征的身家也在华尔街哀鸿遍野的时候依然逆势飞涨。截至上周五(4月24日)收盘时,Zoom的股价为158.8美元,最高时还曾逼近180美元,较年初时的70美元翻了一倍还不止,市值也攀升至443亿美元。
而持有Zoom22%股份的袁征,身家更是从4月1日时的37亿美元(约合262亿元人民币)跳升至24日的80亿美元(约合566.4亿元人民币)。 短短的23天时间里,身家大涨了40亿美元(约合283亿元人民币) 。
今年50岁的袁征是山东人,大学毕业于山东 科技 大学,主修计算机和数学。毕业后到日本工作4年;因为受了比尔盖茨1994年的一次演讲鼓励,因此申请移民美国。
袁征是山东泰安人,他是一名矿工的儿子。中国山东 科技 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当年他为了去美国工作,曾被美国大使馆拒签8次。
至于为什么一心想去美国?在接受商业杂志采访时,袁征表示,他曾现场聆听了比尔盖茨的一场演讲。盖茨提到的“信息高速公路”概念,让他大受触动。
袁征说:“ 我相信互联网是未来 社会 发展的浪潮所在 。”
1997年,袁征终于叩开了美国的大门。初到美国,他连一句完整的英语都说不出口,借住在亲戚家,一边端盘子一边投简历。
“最初来到美国,我几乎不会说英语,但我知道怎么写代码。”袁征说,“我知道自己除了努力别无选择,而我也正是这样去做的,甚至近乎偏执。与其他竞争者相比,这是我唯一的优势。”
靠着这股信念,袁征熬过了最艰难的第一年,并最终被一家小型软件服务公司WebEx录取,开始专攻视频会议服务。
36岁那一年,袁征还在辛勤的工作之余拿下了斯坦福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7年,WebEx被思科系统 (Cisco)收购,袁征成为Cisco的工程副总裁,主管协作软件开发业务,带领近千人。
对很多硅谷的华人工程师来说,能走到这样的位置已是“人生巅峰”。
但袁征并不满足于此。2011年,他向思科提出用手机提供视频会议的软件,被思科拒绝。于是就决定自立门户,创办Zoom。
不过当时没有什么人看好这个方向,就像当初苹果决定进军手机市场时一样。那是2011年,谷歌、Skype 和思科等巨头的视频会议系统似乎已经覆盖了全世界的市场。
然而事实证明,移动端最终成为了 Zoom 的原爆点。 到2019年,Zoom的客户已覆盖美国财富500强公司的1/3,美国前200所大学的90% 。
2019年4月19日,袁征带着他的Zoom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股价第一天就飙升超过70%,袁征身价也超过30亿美元,成为硅谷炙手可热的新贵。
对于袁征取得的成就,美国 财经 电视频道CNBC把他的这段经历称之为“一段史诗般的旅程”。
“从一家小型软件初创公司到纳斯达克的舞台,以及全美最有价值的10家云软件公司之一的首席执行官,”CNBC的报道说,“ 有很多华人软件开发商有高级工程师的头衔,但你看不到他们创办公司并带领公司IPO 。事实上,在贝塞默纳斯达克新兴云指数(Bessemer Nasdaq Emerging Cloud Index)的50家公司中,没有一家有华裔CEO。”
除此之外,2018年,在美国求职网站GlassDoor发布的年度CEO榜单中, 袁征以99%的员工支持率成为全美最佳人气雇主 。
彭博社当时的报道指出,袁征是这个榜单有史以来首个非白人冠军,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2019年圣诞季,在全美最受欢迎雇主排名中,袁征击败了微软、Costco、苹果、谷歌等一大批大牌公司老板,一举登上榜单第一名!
这个榜单是由美国一家职场研究调查公司Comparably发布的。榜单的排名是根据美国5万家公司1000万名员工提交的职场幸福调查答卷,参考了员工对薪酬、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福利以及公司整体文化等问题的评定,最终评选出幸福感最高的50家公司。
在5分满分的情况下,袁征竟然拿到了4.9分的高分!
袁征曾在推特上说:"给别人带来幸福,才是一种可持续的幸福。Zoom公司的文化就是“Deliver Happiness传递快乐”。
袁征让他身边的人相信,他是认真的。
专职幸福总监、开心训练营、阅读俱乐部、花式节日福利、邀请父母参加家庭团建,还有带薪年假、病假、超长产假和年度体检……
这一切构成了Zoom以快乐和幸福感为内核的企业文化。
大家相互关心,专注地为彼此提供快乐,最终作为公司,也为客户提供快乐。
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迫使员工远程在家办公、学校远程授课。这推动了一系列在线远程办公工具的脱颖而出,而Zoom的视频互动平台也因为简单易用而超越了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等大公司的产品,成为风头最劲的那一个。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大流行,Zoom的业务量激增。不仅许多大学和公司开始使用这个软件,人们也利用这个平台召开虚拟鸡尾酒会、远程教授课程甚至是相亲、结婚、唱k、组酒局……简直是要成为社交平台的节奏。
英国首相的内阁会议,也在Zoom上召开。
就连伊丽莎白女王的94岁生日,都在Zoom上进行!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Zoom从一个在商界以外鲜为人知的企业软件变得几乎无处不在。
应用追踪公司Apptopia的数据显示,Zoom这个月初的单日下载量高于200万次,在免费APP的排行中,在美国和英国分别排名第一、第二。而两个月前,Zoom的全球下载量才不到5.6万次。
今年,袁征还首次跻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4月初他的资产净值达到57亿美元,名列第293名。
可以说,一场疫情改变了全世界,在资本起起落落,无数产业遭重创的浪潮里,袁征是极少数幸运儿中的一个。
不过,人红是非多,Zoom3月底被爆出安全和隐私漏洞,遭SpaceX和NASA禁用,甚至连FBI也发出警告,提醒用户使用Zoom注意网络安全问题,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广泛分享会议链接,以防机密信息被黑客获取。
面对众多的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袁征在Zoom官网上发表一篇长篇博文,承诺将全力解决安全、隐私和信任问题。他写道,“我们认识到,我们没有达到 社会 对隐私和安全的期望,也没有达到我们自己的期望。对此,我深表歉意,我想分享我们为此所做的一切。”
4月中旬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袁征表示,过去的几天很艰难,这是他职业生涯中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
不过幸运的是,这一挫折并仍能阻Zoom的增长势头。4月21日,袁征表示,共有超过3亿用户使用了Zoom的视频会议应用,较4月1日的2亿人增长了50%。
有一种说法是,袁征想做视频软件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异地恋相思之苦。在中国读大一的时候,苦于与相距十多小时车程的女友一年只能见两次面,袁征曾幻想有一个设备一打开就能看到女友并通话,"就像我们在同一个房间里一样。"
几十年后,这个幻想终于通过自己的企业成功了!当时的女友就是现在的妻子,他们养育着三个孩子。
作为提供互联网视频会议软件的Zoom公司创始人,袁征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远程沟通理念。
身为堂堂 科技 独角兽的创始人,他五年只出了8次差,其中还包括去纳斯达克敲钟的那一次。
这些年里,袁征几乎从来也没有因为工作而耽误孩子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不过直到疫情形势严峻时,孩子们才终于开始关心他的工作。
3月中旬的一个星期一,袁征8年级的女儿不得呆在家里上学。那时她才第一次对父亲的工作提出了疑问。袁征笑着说。“她第一次停下来问:‘爸爸,在Zoom里,你怎么举手?’”
袁征的儿子是一名大一新生,也成为了Zoom的紧急用户。
“我告诉我的儿子,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努力工作了。我意识到,也许我做这些工具只是为了让你们在网上课堂使用。”50岁的袁征开玩笑说。
袁征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表示,他希望自己能在逆境中坚持不懈,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我告诉我的孩子们,我们正在经历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时期。将来的某一天,你将了解为什么我现在如此疯狂地忙着。”
新冠疫情结束之后,世界会发生什么?有分析人士认为病毒是一个警钟,企业或许会意识到,可以通过永久性地转移到在家工作,节省了租金和通勤时间。
“到了2035年的时候,人们可以用Zoom来取代面对面的交往。“这是袁征为Zoom勾勒的一幅远景。
希望他的梦想能早日实现,也希望他能带领的Zoom能够战胜挫折和挑战 ,成长为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
毕竟,从刚到美国时从端盘子做起,到逆袭成身价百亿、全美国人都想给他打工的最佳CEO,袁征的活法,又何尝不是海外华人们的榜样和骄傲呢?
也希望疫情能够尽快结束,希望像袁征这样的海外华人,能越来越多!加油吧!
(温哥华港湾李晓综合报道)
‘柒’ 净利润一年爆翻25倍,ZOOM去年赚翻了
文丨BT 财经 常倩倩
疫情让世界上的公司都不好过,美国的许多零售企业也遭受到了破产倒闭,比如美国奢侈零售商尼曼,一家拥有113年 历史 的高端百货商店,申请倒闭;还有百年老店西尔斯,邮购起家,沃尔玛没能把他“干掉”、亚马逊也要给他留三分薄面,结果他却倒在了疫情里,20万的员工一夜之间全部失业。
在年报季,我们看到了去年的“惨烈”,但是也有新生。 这次疫情带给视频会议企业一个巨大的风口,zoom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Zoom发布的2020年全年财报显示,公司2020年全年实现总营收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净利润为6.72亿美元,同比增长2588%,其中,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增长了16倍。
不得不说,这个增速在美股简直没谁了。财报公布后,Zoom的股价大涨近10%,报收409.66美元,市值高达1192亿美元(约7628亿元),动态市盈率超过2000倍。
实际上,2000倍,相比Zoom2020年的动态市盈率,并不值得一提。
Zoom站在了疫情的风口上
Zoom是2011年成立的,发展6年后,到2017年,虽然经历了四次融资,但Zoom只有10亿美元的估值。
2019年,Zoom在纳斯达克上市,估值160亿美元。其实市值不算突出,因为美国股市是崇尚 科技 股的,Zoom这种纯 科技 公司,只能说是“随大流”,而Zoom真正的爆发点在2020年。
美国受疫情影响是从去年三月份开始的,当时的美股异常惨淡,3月9日美股上演了史上第二次熔断,3月19日,又一次熔断。
要知道,美股第一次熔断和第二次熔断相隔几近30年,而第二次和第三次相隔只有十天,而且在第三次熔断之后的三个月里,还大跌了7次。
全球资本市场哀鸿遍野,而Zoom却一枝独秀。 先是三月份逆市大涨了30%,而后更是一骑绝尘,一路攀升至2020年10月的588美元的最高点,市盈率直冲3000倍。
市盈率什么意思?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按照现在的业绩,要达到这些市值需要的年数,是投资者对企业成长性的估计。
因此,Zoom 3000倍的市盈率,意味着,按照Zoom当时每年不到1亿美元的盈利额,要达到当时的千亿美元市值需要3000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股价最高的时候,其动态市盈率甚至超过了6000倍。
当然,因受疫情影响,Zoom给了投资者很大的信心,其业绩也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但根据其2020年的业绩,Zoom的动态市盈率依旧为2000倍。这是什么概念,一直被称为“泡沫之王”的特斯拉,动态市盈率也不过1000多,静态市盈率更是少得可怜。
目前来看,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视频会议的风口的风越刮越小,Zoom还能继续“高飞”吗?
Zoom的未来任重而道远
去年受疫情影响,Zoom在2月、3月的下载量甚至超过TikTok,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其客户中超过10名以上员工的企业有46.7万个,同比增长近5倍。
不得不说,成绩喜人,而且因企业端涨势强劲的激励,Zoom也开始重点布局to C端,如果拓展顺利,利润相当可观。
另外,Zoom在去年一年在中国的收获也颇丰。
Zoom的创始人袁征是美籍华裔,出生在山东,曾就职于思科工程,从一个小小的程序员一路晋升为副总裁,后来因为和女友异地恋见面难,开发了Zoom这款视频软件。
袁征作为中国人,深谙国内企业经营之道,通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收费方式,在2020年叫板华为、阿里、腾讯等国内视频会议平台,抢占中国市场。比如,Zoom取消了对2人及以上、100人以下免费会议单次40分钟的时限,收获了一波好感。
不过Zoom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隐私问题。
去年有外媒报道,有不少学生在使用Zoom上课时遭遇不明人士乱入扰乱;大量的私人Zoom视频被上传到公开网页,任何人都可在线围观;还有一些人的电话、姓名等更多个人信息子啊开放的云存储空间很容易被搜到。
有业内人士指出,Zoom的视频和电话通信方面并未完全使用端到端的加密方式,Windows和Mac版的Zoom软件均存在暴露用户登录凭据的风险。
这些问题暴露后,一些大公司开始禁止使用Zoom,尤其一些高 科技 企业 ,比如,马斯克禁止旗下的特斯拉和Space X使用Zoom召开会议;美国太空总署NASA禁止员工使用Zoom工作;谷歌同样因为安全问题,禁止员工在笔记电脑上使用Zoom进行视频会议;还有纽约市的教育局要求停止使用Zoom等等。
不过到了4月,Zoom的CEO公开道歉,并承诺三个月内进行整改。无论目前整改情况,Zoom未来想开展to C业务势必还会面临类似问题。
除了国内华为等互联网企业的竞争,美国的谷歌、微软等在视频会议方面的布局日趋成熟,没有了风口Zoom未来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