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小非从哪来的,为什么上市公司上市不直接全流通
中国股票市场在设计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市场容量。经济体制等客观因素所限,将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分为三种:一是国家股,持有人是国资委或财政系统等,二是法人股,又可分为国有法人股(持有人是国有公司)和社会法人股(持有人是非国有公司),三是社会公众股,又可分为流通股和内部职工股,后者在一定期限后可上市,以前很多公司为了争取上市,常常用内部职工股来行贿。
由于当时没有基金。社保。保险等机构资金,人民币还没有开始升值,国内热钱不多,整个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主要是社会资金,主导者是庄家,博弈者是散户。
由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所以大股东持有股票的价值不能体现在市值上,于是大股东不仅不会想方设法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反而想尽各种办法掏空上市公司,这一时期也是各种丑闻的高发期。国家当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曾经想搞全流通试点,结果往往是刚试探性的放点风出来,股市马上以暴跌进行抗议。
尚福林当了证监会主席后,对全流通的问题在进行了充分调研后,以大小非向流通股股东让利为主要手段,以充分尊重流通股股东的意愿为核心推出了全流通试点工作,其核心要点是股改方案应得到流通股股东的多数赞同。三一重工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事实证明,股改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基本达到了大小非和流通股股东双赢的结果,而且由于大小非持有股票的价值可以在市值上得到充分体现,所以大小非做大做强上市公司的意愿空前增强,股改后上市公司各种定向增发注入优质资产和现金的方案不绝于耳。这也是我非常欣赏尚福林的地方(我可不是他的下属,用不着拍马屁)。
由于大小非不断出台做大做强做实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加上股市已经经过5年左右的特大熊市,确实跌无可跌,而且人民币开始汇改,境外资金一边倒认为人民币将走上单边升值的道路,所以各种合法和非法的资金通过合法和非法的渠道千方百计的进入大陆,然后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加上国家允许基金。社保。保险资金等机构入市,这四方面的大利好因素家在一起,终于导演了2006-2007年超级大牛市。
⑵ 股票上市为什么只有部分流通股,为什么总股本不可以全部流通
公司上市前的注册资本是企业的所有者先期投入的资金,也相当于是公司的总股份,代表着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和占有权,而上市发行新股是对公众发行股票的,对公众发行的话当然公众的是可以流通的,如果上市前先期的股份也和新股一样立刻可以流通的话,那就相当于公司的所有者可以把自己目前对公司的控制权转移到小散户那里去,而自己提现,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方面公司的控制者很方便的取得巨大套现收益,另一方面他对公司的控制权也会分散、降低,为了不使他对公司的控制权降低,所以一般规定公司的管理者必须锁定自己的股票3年,3年后才可以流通套现。
当然股票全流通之后,如果公司控制者为了套现利益而不注意对公司控制权的保护的话,加入一味为了巨额资金利益套现也会使自己对公司的控制逐步丧失,国美的黄光裕典型就是这样的例子,才使得陈晓后来能够取得对国美的控制权,虽然最终黄家还是艰难的取得了对国美的控制,相信黄光裕家族付出的代价是很高的
⑶ 全流通股票是什么意思
全流通股票是指上市公司的所有股票都解禁了,可以百分之百的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交易的股票。在我国股市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种种特殊原因,有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份被认为分成了可流通股和不可流通股两大类,造成部分股票不能流通的主要原因是在股票市场成立之初,大部分上市公司中会有相当大部分的国家股以及法人股。
国家股的代表人很难确定,而且比重极大,如果上市流通会对市场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在股市成立初期是禁止这部分股票流通的。
股权分置改革是国家让股市走向正常化的尝试,大量的限售股解禁无疑会对现有的市场体制形成强烈的冲击,所以管理层在这方面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观察效果的同时稳步前行。
【拓展资料】
全流通股票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北京两个法人股系统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于中国证监会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证券交易系统自己审批的。而在此之后,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统一归口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场属性的不同可分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
A股股票是指已在或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流通的且以人民币计价币种的股票,这种股票按规定只能由我国居民或法人购买,所以我国股民通常所言的股票一般都是指A股股票。在这种股票中,它又分为社会公众股和职工内部股两类,其中社会公众股是由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招募发行的股票,而内部职工股严格来说是由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按有关规定购买的股票,其购买方式、价格及上市流通条件都与社会公众股有所不同。
B股股票是以人民币为股票面值、以外币为认购和交易币种的股票,它是境外投资者向我国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在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法人股股票是指在北京的STAQ和NET两个证券交易系统内上市挂牌的股票。之所以称为法人股,是因为在这两个系统内流通的股票只能由法人参与认购及交易,而自然人是不能在这两个系统内买卖股票的。
境外上市股票是指我国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发行并上市的股票,主要有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流通的H股,还有在美国证券交易系统流通的N股。
⑷ 上市公司得股票是全流通得好,还是部分流通得好,为什么
首先先了解全流通股票和部分流通股票是怎么形成的。由于我国股市形成的历史条件比较特殊,我国形成的股票的类型和国外有所不同。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中,一般可将其分为流通股及非流通股两大类。而把这部分非流通股股票全部解禁了,全部可以流通交易了,100%的可以交易就叫股票全流通。
全流通的股票,也就是没有限售股,可以说是比较活跃,比较灵活,如果说风险,当然也要看公司业绩,同时看公司高管对公司的一个前景判断,如果高管对前景公司不看好,那样的话非全流通股票风险大,因为到了解禁的时候,高管会套现。如果高管对前景比较看好,机构也看好,那样的非流通股,股价很容易长起来。
全流通大盘股,一般来说机构少,他的价格不容易控制,相对稳定,风险也相对低点,但是机会也少点,会跟着市场节奏走。全流通小盘股,投机性强。风险也大。
上市企业全部股份都处于流动状态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意味着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
这里有一个问题:“所有的股份都处于流动状态”;和“所有的股份都可以流动”是两个有所区别的概念。
一般而言,如果上市企业的创始人;只是把企业上市当作一夜暴富的手段,那么其疯狂抛售其持有的股份,自然会对价格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而实现自身财富的增长,更好的办法是;让一部分股份在市场上流动,而创始人持有一部分(当然这一部分;也是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
部分流通易于拉高出货,扩大泡沫,散户喜欢抄底,将来解禁就有人接盘!就这么简单。一上市都是主升浪,都有巨大泡沫,这点要清楚,只能快进快出!
⑸ 刚上市的股票为什么不是全流通
当然不能全流通
因为发行股票是在一级市场
我们所说的流通交易是在二级市场
也就意味着
是从别人手里买股票了上市交易的价格相对于原始股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比如
对公司内部认购1元1股
在上市交易后
开盘可能就10元
甚至更高
这里有一个市盈率做系数
那么如果全都可以流通
不是所有人都会抛售
一下子赚到10倍吗??你可以参考
大小非解禁
网络里有
⑹ 请问为何现在上市的新股不直接全流通
不同公司的股本结构不同,由于IPO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股本结构和战略投资者复杂性,还有上市公司IPO大不分都是针对自己的一部分业务上市的,所以上市公司基本是没有全流通的,据我所知,目前A股市场上只有三一重工是全流通的!这也是经过了上市很长时间以后才完成的
⑺ 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是流通股吗
不是,还有非流通股呢,目前还不是全流通,还存在大小非问题
希望采纳
⑻ 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是多少有限额规定吗
基本在20%-30%,有限额规定。
1、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具体比例要根据各企业的不同设置而不同。按规定,上市公司的股票并不是全部流通,有一部分是有“限售”期的,也就是暂时不能流通,过了规定时间才能流通。流通的股份占总股本的百分比是多少,也可以说成是流通比例是多少。
2.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其概念,是相对于证券市场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场属性的不同可分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与流通股对应的,还有非流通股。
拓展资料;
1.可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北京两个法人股系统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于中国证监会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证券交易系统自己审批的。而在此之后,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统一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2.随着中国股市的健全发展,非流通股将逐渐成为历史。股票 全部流通是我国近年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是保证我国股市正常发展的重大举措,全流通解决了公司股权结构复杂、分散不合理的问题,最终公司大小股东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对大股东而言,由不流通到可以流通,原来在手里不容易交易的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卖高价,当然是天大的好处。
3.非流通股指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股票(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等);这类股票除了流通权,与流通股不一样外,其它权利和义务都是完全一样的。但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买卖,但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但这样做了,一定要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算生效。
4.流通股是指可以在证券市场买卖交易的部分,也就是可以自由流通。
希望能够给到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