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美国15年企业债券的股票成交量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15年企业债券的股票成交量

发布时间: 2023-01-22 01:34:13

1. 美国股票有多少年历史啦

美国股票有221年的历史,美国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银行——合众美国银行都
是以发行股票为基础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债券发展有什么建议

我国债券市场在资本性资源的配置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对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大型建设项目给予了重点支持,但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滞后,本文在分析我国债券市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提高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等建议。
关键词:债券 企业 融资

一、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债券市场自2005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市场体系日益成型。已经形成了以银行间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场内市场为辅,场内外市场并存、分工合作、互通互联的债券市场体系。二是产品品种日益丰富。顺应市场需求的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地方政府债、汇金债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三是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从发行量看,从1996年的367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7005亿元,增长了22.7倍。2010年前10个月,债券发行量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2010年10月末,托管量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市场规模已跃居亚洲第二、世界第六。四是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市场发行主体从政府、大型国企、金融机构拓展到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市场投资主体现已涵盖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用社、企业等各类机构。五是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有关市场规章制度互为补充,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各方权益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六是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债券发行管理不断优化,部分债券品种已采用注册制的市场化发行管理方式;市场化定价程度逐步提高,国债、金融债的市场化发行定价机制已经形成,信用债券的市场化发行定价模式也已初步建立并在逐步完善中;市场约束与激励机制逐渐发挥作用,信息披露制度对相关利益主体的约束力持续强化;推出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提供市场化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手段。
我国债券市场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三多三少,一是政府债多企业债少,二是大企业债多小企业债少,三是国企债多民企债少。多年来,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大多为中央直属企业以及地方性大型国有企业。2007年以后,各地城市投融资平台开始加入企业债券的发行大军,使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成为“国有企业债券市场”,国家信用、政府信用成为支撑债券发行主体偿债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2010 年上半年债券发行量中,企业债券发行量仅为1405.5 亿元,占债券总发行量的3%,其规模远小于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股票市场,据统计,2010年1-8月,民营企业发行规模为173.65亿元,仅占全部发行规模的比例2.09%。但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发行量一般是股票发行量的数倍。企业的融资行为存在一定的优序理论:首先,应选择的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融资功能应当是企业债券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逐年扩大,2008年和2009年更是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与股权融资规模相比仍然较小。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额通常为股票市场的4-5倍,而我国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仅为股票融资规模的80%左右。
二是投资和流通市场分割。目前,我国企业债券的交易市场分为以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和深交所)为主的场内交易市场,和以全国银行间债券为主的场外市场,其中,场外交易市场占主导地位。其发行规模是场内交易市场的10倍以上。这两大市场拥有各自独立的监管主体和运行机制,对投资主体设定的进入门槛也各不相同。投资需求和交易量最大的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分业经营的约束,无法进入交易所市场:而具有多样化配置需求的个人投资者,则被排除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之外。制度安排的缺失和各部门监管体系的不统一,使得企业债券的交易流通市场呈现出割裂的状态,更加削弱了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功能。
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滞后,极大影响了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了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近几年来推出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成为了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新亮点,开辟了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新渠道,被称为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饥渴的及时雨”。但从目前情况看,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并没有在我国实现规模化普及,截止2009年底仅发行了三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这种发行上的引而不发,显示了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模式存在的种种不足,如过于依赖政府信用扶持、融资成本与组织协调成本高、对集合发债的中小企业准入门槛限制、企业信用担保难 、发行主体多元且债券风险较高、企业信用评级难度大等等。
二、当前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的必要性
1、有利于解决融资困难,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在债务融资中仍占据主要地位,而企业债券发行量虽然逐年上升但在债务融资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过低。企业间接融资比例过高,这必然造成金融风险的压力过分压在银行身上,使银行不堪重负;优秀的企业不能以低成本获得资金支持迅速做大做强,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也不能借助于资本市场建立健全起来。相对于银行贷款,企业债券融资通常融资规模较大,融资期限较长。企业债券融资可以发挥企业的更多自主性而银行贷款对使用用途等有着严格的限制,企业能否成功地实现企业债券融资,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企业的自主性较大,但是当企业严重依赖银行贷款来融资时,银根松紧和银行约束都将成为制约融资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债券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债券利率比银行贷款利率更加市场化,能更好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一般而言,质量越好信用越高的企业,其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就越低。企业债券还具有比银行贷款好的多的流动性。
2、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与中国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有很大关系。中国的企业在再融资时仍然偏好股权融资,首选的仍然是配股或增发股份,其次是具有延迟股权融资特征的可转换债券,最后才是债券融资。由于制度缺陷和股权文化不足,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极为低下,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无风险的国债利率5%,由于畸形的股权结构,管理者把流通股股东的资金当成了免费的午餐,比上市圈钱为荣,不负责任地随心所欲,资产回报率极为低下,有不少上市以来从未分红的铁公鸡公司。目前我国新股发行存在着极不合理的三超现象即超高价发行、超高市盈率、超募集资金,一方面是大量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一方面是已上市公司的资金过剩,据统计2010年1-6月104家创业版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30亿元,其中有半数来自于超募资金所产生的利息。在股票市场一些深层次矛盾一时难以有效克服的情况下,加大债券的发行,企业借债还钱可以避免资金使用的低效率现象。
3、有利于缓解热钱流入和缓解通涨压力。面对全球流动性泛滥,热钱涌入新兴经济体已是大势所趋。在此大背景下,中国采取了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等逆势紧缩的措施,进一步强化了热钱对中国的预期。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将热钱放进一个池子”,即采取总量对冲的措施,将境外流入的短期逐利资本引入一个“池子”,以防其泛滥到整个实体经济中去,待其撤退时,再将它从池子里放出去,以便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若以债券市场应对热钱流入,使之成为“池子”的一部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有专家建议可以效仿巴西的经验,专门在债市中辟出一块,供应特定的债券品种,国债或者企业债都可以,让境外资本来投资,相当于在债市中筑一个“池子”。“热钱”难以在债券市场兴风作浪,而且发展债券市场可以直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3. 在美国债券与股票的发行规模大约维持在什么水平

3?:1。
美国政府债券即U.S. Treasury。由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家债券,但在现代,尤其是近年来的国际金融运作中,常常被用作一种比货币更安全,方便的支付手段。
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大量的外汇盈余通过各种方式循环到了美国。美国通过金融体系,通过政府间的默契,通过吸引发展中国家对美国虚拟投资,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带来的“高回报率”将赤字美元大量循环回美国。用资本项目的入超弥补经常项目的出超,美国既获得了货物又回笼了美元。回笼货币是一件难事,在世界范围内回笼货币是一件更难的事。然而,美国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战略。

4. 债券的市场比较

我国的债券市场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其规模、品种,还是债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中美债券市场分析
1.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比较分析
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债券市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债券品种发展也比较成熟。其规模也远远大于股票市场。美国每年发行国债的数额占GDP的比例为100%.且市场可流通的债券品种丰富,既有国债,市政债券,也有公司债券,联邦机构债券等。
我国的债券和美国相比差距较大。每年发行总量也不过占GDP的15%左右,且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国债、中央银行债、政策性银行债等为数不多的几种。
2.债券市场投资品种比较分析
美国的债券市场主要是以工商企业和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为主。政府短期债券占政府发行量的40%.除此之外,不少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机构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些债券被誉为安全性仅次于“金边债券”的一种债券。工商企业发行的债券产品更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且种类繁多。
在我国债券市场中,政府债券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国库券和央行票据占债券市场的比重达到近70%,且大部分为5-10年的中长期债券。企业债券占的比重非常小。
3.债券的流通市场比较分析
美国的债券流通是以场外交易为主的交易市场。同时,电子化交易系统的普遍应用也大大促进了流通市场的活跃。债券市场的日交易量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股票数量的13倍之多。政府债券及政府支持机构发行的债券十分活跃。
在我国债券流通以沪深证券交易市场、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和证券经营机构柜台交易市场为主。交易量比较小,整体换手率也仅是美国债券市场的1/10.
4.投资者结构比较分析
美国国内债券投资者主要以银行、基金、个人、保险公司、国外和国际机构投资者等为主,各类投资者持有债券比例比较平衡。而我国债券市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机构等。市场参与度数量虽然众多,但债券持有比例极不均等,外资机构参与度较低。
债券市场发展启示
1.积极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促进债券市场品种的多样化
从中美两国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与美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美国的证券化产品在金融市场中超过80%,我国还不到10%;债券余额,美国相当于GDP的二倍,我国也仅接近30%.因此积极扩大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是满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积极促进债券市场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发行主体的融资需要。诸如积极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扩大和引导发行企业债券;增加短期债券及短期回购品种;建立基准国债及衍生产品等。
2.完善做市商制度,促进市场的流通性
从国外的经验看,做市商制度能够活跃证券交易,保证市场有较高的流动性,这已被许多成熟证券市场广泛采用,在发达证券市场已有较好的市场基础。我国银行间市场虽然已经开始推行双边报价商制度,但是批准成为做市商机构的均为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相近,对市场走势预期趋同,导致双边报价偏离市场价格较远、价差较大,难以对市场价格起到稳定作用,更何况其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意愿不强,导致这些双边报价商的市场份额存在下降的趋势,远没有发挥促进增强市场流动性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作用。
因此,在大力推行双边报价商制度时,必须采取核准制双边报价商资格,扩大双边报价商范围、允许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成为双边报价商,以解决双边报价商投资偏好趋同的问题。在推动做市商制度的同时,在债券市场上推行经纪商制度,以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经纪商信息发达、灵通,可以有效集中市场需求信息,沟通债券买卖双方,提高成交效率。
流通性,鼓励了中小投资者介入债市,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机构投资者博弈的格局。
3.促进投资者结构合理化
中国债券持有者主要集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其他机构和个人债券持有量很少。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的投资群体,增加金融机构之外的企业及事业单位以及外国机构投资者购买、持有债券的比重;增加参与柜台交易的成员,除商业银行外可以增加证券商成员;增加柜台市场的可交易品种,活跃柜台交易,提高市场流动性;也可广泛吸引其他广大的投资群体。
另外还可以逐渐引导社保基金、外资机构、中外合作基金、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外资参股保险公司、外资银行、三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储蓄存款分流等资金进入债券市场。这些资金进入债市将有利于扩大债券市场需求量,也可平衡投资者债券持有比例。通过多方面、大范围地促进投资者多元化,依靠国债市场巨大的流动性,可以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发现国债价的格功能,也可最终建立起一条稳定与可靠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4.加快债券市场统一化建设步伐
随着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分割问题解决已经显得迫不及待。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允许可流通国债既可在银行间市场流通转让,又可在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同时允许部分资信较好,实力较强的金融机构在两个市场之间进行套利活动,以促进市场的流通性,发现债券市场价格,为全面统一所有债券市场作准备。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全国统一、面向所有金融机构及企业法人和个人投资者的开放的,公开的市场以及一个品种多元化、流动性充分化和功能健全化的中国债券市场。

5. 美国股市每天成交额大概是多少

不知道你具体问那一天的美股成交额,一般美国股市报出的成交量以股数为多,很少报出成交多少亿。美国股市一般成交量是: 每天 金额在1300-3000亿之间!美国是中国的十倍左右---回顾上月,美股一周成交量 (定义为纽约证交所所有股票成交量加上Nasdaq 所有股票成交量)为21.78亿股。 需要一提的是美元指数,原油期货,铜,铝和黄金分别上下浮动-0.19%,-5.74%,-0.42%,0.96% 和-0.64%。 在过去一周,具有影响力的经济消息和数据回顾如下: 受中国进出口数据大幅攀升的鼓舞S&P 500指数连续6天攀升,美国铝业公布财报显示盈 利不及市场预期。 美国第2大银行JP Morgan率先公布了09年第四季度的盈利情况,盈利虽超出市场预期,但 主营收入下滑和信贷损失继续高企感到担忧,投资者担心银行业的盈利前景。 周四,美国公布商业库存增长速度超出预期,抵消了零售销售下滑及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多 等利空数据的影响。 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华尔街金融机构在未来十年缴纳一项总额最高1170亿美元的税收,来帮助偿还纳税人在政府拯救金融业计划中所蒙受的损失。
例如2009年7月31日 美国纽约交易所总成交 6,220,794,500股。纳斯达克系统总成交 2,297,524,750。美股有成交量高有低,而且还有几个股市。Knight Capital Group公布,4月份日均交易额为222亿美元,较3月的212亿美元增加4.6%,较去年4月的221亿美元增加0.5%。纽约交易所:每天平均400亿美金左右!这些数据仅供参考。

6. 股市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有很多人也会有这个疑问,怎运作,怎涨跌,给你讲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你就明白了。是这样的: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 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 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 不是这样?在市盈率高企,资产又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市盈率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7. 请问有没有这样的上市公司融资案例:发行债券与发行股票同时进行。谢谢!

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两种方式,在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债券融资往往更受企业的青睐,企业的债券融资额通常是股权融资的3~10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企业债券融资同股票融资相比,在财务上具有许多优势。

1.债券融资的税盾作用。债券的税盾作用来自于债务利息和股利的支出顺序不同,世界各国税法基本上都准予利息支出在税前列支,而股息则在税后支付。这对企业而言相当于债券筹资成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国家负担的,因而负债经营能为企业带来税收节约价值。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也就意味着企业举债成本中有将近1/3是由国家承担,因此,企业举债可以合理地避税,从而使企业的每股税后利润增加。

2.债券融资的财务杠杆作用。所谓财务杠杆是指企业负债对经营成果具有放大作用。股票融资可以增加企业的资本金和抗风险能力,但股票融资同时也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其结果是通过股票发行筹集资金所产生的收益或亏损会被全体股东所均摊。

债券融资则不然,企业发行债券除了按事先确定的票面利率支付利息外(衍生品种除外),其余的经营成果将为原来的股东所分享。如果纳税付息前利润率高于利率,负债经营就可以增加税后利润,从而形成财富从债权人到股东之间的转移,使股东收益增加。

3.债券融资的资本结构优化作用。罗斯的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企业的价值与负债率正相关,越是高质量的企业,负债率越高。迈尔斯和麦吉勒夫的强弱顺势理论也认为,企业发行新股,市场价值将下降。R·W·Masulis的实证研究表明,当企业发行债券回购股份时,股票价格上升,而当发行股票来还债时,股票价格下降。由此可见,企业发行债券不能仅仅看作企业单纯的融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对自身资本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资本结构决策。

4.债券融资的激励作用。债务的存在类似一项担保机制,由于存在无法偿还债务的财务危机风险甚至破产风险,经理人员必须努力做好投资决策,并带领员工努力工作以降低风险。相反,如果不发行债券,企业就不会有破产风险,经理人员也丧失了扩大利润的积极性,市场对企业的评价也相应降低。债务融资还能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改善公司治理。

5.债券融资有利于股权控制。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只要企业按合同归还本息,控制权仍掌握在原来的股东手中,企业股东并不会因为发行债券而使其地位受到挑战。对于债券的投资者,它只享有按期收回投资本息的权利而不能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因而不会导致股权的分散,有利于股东对公司经营权和管理决策的控制。只有在企业无法如期归还本息时,控制权才会受到影响。

以上分析表明,企业债券较股票融资而言,存在诸多优势。因而就资本市场而言,一国应优先发展其企业债券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从股票市场赎回了6000亿美元的股票,同时在债券市场增加了10000亿美元的债券,发行债券已成为大多数美国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股票市场已成为次要的资金来源了。

8. 谁知道债券市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各国债券市场规模如何

债券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债券市场的主要部分是公债或政府债券,而且,各国的债券市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从发行政府债券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公共信用制度,即国债制度,在中世纪的热那亚和威尼斯就已产生,到工场手工业时期流行于整个欧洲。”
中世纪欧洲的政府债券市场仅具有雏形。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都不很发达,17世纪下半期,荷兰联省共和国公开发行了一批政府债券,井在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上市。后来,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将本国政府债券投放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上市,使得阿姆斯特丹很快成了欧洲最主要的债券市场。
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和法国凭借其资本主义生产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取代荷兰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欧洲公债市场的重心向伦敦和巴黎转移,英国和法国的债券市场逐渐发展了起来。
在美国,早在独立战争期间,政府就发行了各种临时债券和中朗债券,以支付巨大的战争经费开支,1770年,费城成立了美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其中已有债券交易。独立战争胜利后,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开始着手重建国家财政,特别是解决联邦政府发行的纸币——“大陆市”的急剧贬值问题,1790年,美国政府按面值赎回“大陆市”,同时发行了新的“公共债券\以筹集赎买资金。此后,国债交易日渐发达。
19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工商企业需要筹集大量资金以支持其长期发展,企业债券开始诞生:同“屯国家机构也日益庞大,政府开支膨胀,政府债券规模进一步扩人。在这种情况下,债券中场开始制匿化、组织化和规模化。l肌之年3 月,英国证券交易所开设了世界上第·家大型的专业化债券交易中心。美国在181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后,债券的发行与交易也逐渐地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在欧美各国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亚洲一些国家的债券市场也在酝酿、形成和发展。日本在明冶维新初期就开始发行债券、后来在修建大贩铁路则,首次发行厂公司债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新加坡、韩国等其他国家的债券市场也在19世纪末和刀世纪初先后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债券中场发展十分迅猛,成为与股票中场相并列的资本市场两大支往。债券品种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府保证债券、国库券、其他政府部门债券、普通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抵押债券、金融债券、境外债券、外国债券、欧洲债券等。债券的期限结构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各种短期、中期、汪期债券。
同时,各国债券市场规模空前扩大。在发行中场方向,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金融中场趋势》统计.1996年当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券、金融机构债券、国内公司债券、外国公司债券发行总额为12 644亿美元.与美国当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7%;法国债券发行总额为4 752 亿法郎,与GDP的比率为6.1 %;英国债券发行总额为386亿英镑,与GDP的比率为5.4%。
在市场交易额方面,据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资料统计, 1996年,法国债券交易额达到了115 723.96亿美元,与法国GDP的比率为752.8%;德国为21 727.29亿美元,与GDP的比率为91.8%;英国为16 218.70亿美元,与GDP的比率为146.2%;美国为58588.5亿美元,与GDP的比率为78.9%。

9. 讲讲债券发行时的定价方式,以及什么是荷兰式、美国式定价方式,通俗些,谢谢

1、荷兰式招标又称单一价格中标。以募满发行额为止所有投标者的最低中标价格作为最后中标价格,全体中标者的中标价格是单一的招标方式称为以价格为标的的荷兰式招标。

以募满发行额为止的中标者最高收益率作为全体中标者的最终收益率,所有中标者的认购成本是相同的招标方式是以收益率为标的的荷兰式招标。

2、美式招标又称多种价格中标。以募满发行额为止中标者各自的投标价格作为各中标者的最终中标价,各中标者的认购价格是不相同的招标方式是以价格为标的的美式招标。

以募满发行额为止的中标者所投标的各个价位上的中标收益率作为中标者各自的最终中标收益率,各个中标者的认购成本是不相同的招标方式是以收益率为标的的美式招标。

(9)美国15年企业债券的股票成交量扩展阅读:

决定债券发行价格的基本因素如下:

1、债券面额

债券面值即债券市面上标出的金额,企业可根据不同认购者的需要,使债券面值多样化,既有大额面值,也有小额面值。

2、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一般地,企业应根据自身资信情况、公司承受能力、利率变化趋势、债券期限的长短等决定选择何种利率形式与利率的高低。

3、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是衡量债券票面利率高低的参照系,也是决定债券价格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或折价发行的决定因素。

4、债券期限

期限越长,债权人的风险越大,其所要求的利息报酬就越高,其发行价格就可能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