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美国时代华纳公司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时代华纳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3-01-13 06:22:34

Ⅰ 康卡斯特为什么回购股票

此次股票回购表明康卡斯特将致力于回馈股东,美国第二大有限公司时代华纳有线上月刚宣布了一项4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Ⅱ 时代华纳为什么和美国在线合并最后为什么又解体了

早期的并购,无论从盈利模式还是合作理念上,两家公司的合并曾被看作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天作之合。时代华纳希望借助美国在线的平台优势进军新媒体市场,而美国在线则需要时代华纳的有线电视业务作为新的盈利增长点,这是当时两者联姻的出发点。

后来,据估算,美国在线的市值已经从顶峰的1630亿美元滑落至现在的不足30亿美元,而曾经无比庞大的时代华纳也同样遭遇诸多问题。

曾经被誉为媒介融合典范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合并之所以走向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激荡的结果,大致可分为内因、外因和直接原因。

内因是两家公司始终无法整合,非但没有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局面,相反各自的优势都在互相抵消。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业务资源整合不力。由于网络带宽、传输等技术方面的限制,美国在线难以消化时代华纳庞大的内容资源。时代华纳的内容没有通过美国在线的网络服务出售给消费者,并建立成功的盈利模式。双方一直未能找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新盈利模式,对各自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

上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加上宽带互联网对拨号上网业务的冲击,自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合并以来,美国在线广告营收一直不理想,而时代华纳欲借助前者网络优势发展已有业务的打算也落空。集团公司本来想把跨媒体广告业务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计划将杂志、书籍、有线服务、动画等传统媒体业务与网络服务的新经济运营模式很好地结合起来。但实际操作起来,美国在线只是充当了时代华纳的各种内容产品的在线推广工具。

经营策略整合不力。“网络+内容”服务模式的技术基石不是美国在线擅长的窄带拨号接入而是宽带服务,公司曾为投资者画出高速互联网的蓝图,然而却迟迟不能付诸实施。窄带服务收费23.90美元/月, 上网速度每秒56K,宽带服务收费45美元/月,速度每秒1.5M,比前者快25倍, 拨号无法与宽带竞争。但美国在线害怕宽带对拨号带来大面积影响,进入宽带市场时迟疑不决,错过了最佳时机。在网络用户增势减缓的情况下,新老客户被宽带网或拨号服务的竞争对手吸引走,最基本的业务受到很大冲击。

到2002年,美国在线虽然还是拨号连接领域无可争议的老大,但宽带时代已经来临。由于有线电视和本地电话公司是宽带连接的主要提供商,而以拨号连接见长的美国在线基本无法进行客户升级,反而是时代华纳有线电视网拥有的1300万用户资源为美国在线向宽带连接的转型提供了空前的资源,这让时代华纳耿耿于怀。

企业文化整合不力。时代华纳作为传统媒体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有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善于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推出新产品。美国在线则是一个年轻的互联网公司,其企业文化是以用户接入服务为导向,以快速抢占市场为首要目标,操作灵活,决策迅速。合并后,集团管理层缺乏跨行业管理与整合的经验,双方一直存在着隔阂与冲突。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雷巴尔德斯回忆,合并之后,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双方的管理层一直都争执得很厉害,两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几乎从来没有很好地合作过。“华纳就像一批老派的西装笔挺的人,跟习惯穿牛仔裤工作的技术人员是很难相处的”。

外因源于以Web2.0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媒体模式的出现,内容生产不再局限于组织化形式,内容来源也

不再依赖于传统媒体。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刚合并的时候,互联网尚欠发达,人们能够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大多来自于传统媒体。就理念而言,传统媒体仅仅将互联网作为其自身内容的“再转载媒体”。互联网也正好将传统媒体内容作为其带动流量的重要手段。

美国在线首席执行官凯斯曾在合并之初雄心勃勃地表示:“我们将彻底改变媒体和互联网世界的面貌。”但真正改变互联网和媒体世界面貌的却是谷歌这一当时不起眼的小公司。

搜索引擎曾被认为毫无商业价值可言,然而谷歌却凭此项服务逐渐发展壮大。谷歌自身不生产任何内容,不干涉媒体公司的内容编辑,不分享媒体公司的广告收益。但是,谷歌却能够从其提供的后台服务中,研究用户访问的行为,优化自己的网站,提升用户的访问体验,进而提升广告收益,形成了自己对互联网市场的控制力。交互式服务、增值服务已经成为目前互联网盈利的主流模式。正如观察人士指出,美国在线是拨号网络时代的巨人,但现在已经成了步履蹒跚、需要搀扶的老人。

不能不提的还有投资者的压力,这是时代华纳剥离美国在线的直接原因。华尔街投资者对多元化媒体集团能否成功发挥多样化资产组合所带来的“协作优势”已经产生了怀疑,因为投资者很难弄清楚这些跨行业的大规模媒体集团内部的复杂关系,更不用说对其中的投资风险做出准确评估了。而分拆后,时代华纳方面称,公司将增加公司的股票分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返还一些储备金给投资者。

对于时代华纳而言,美国在线被剥离后,它似乎终于解脱了。“分拆是时代华纳重组计划中的一项关键性举措。这将使两家公司在运营和战略层面上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对于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而言,都是最理想的结果。”

Ⅲ 时代华纳的旗下业务

方面包括CNN、TBS、HBO和Cinemax、Cartoon Network、TNT和WB电视网(现已合并为CW电视台)
时代华纳有线公司向1280万美国用户提供有线电视业务。
时代公司始建于1923年,创办者是两个大学生Henry Luce和Briton Had den.最初他们发行一份新闻周刊,然后又创办了有关生活、人物和体育等方面的其它杂志。作为杂志出版、新闻报道和图片新闻的先驱,他们对整个20世纪新闻出版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华纳兄弟公司同样建于1923年,1927年因制作第一部长篇有声电影《爵士歌手》而名胜大噪。华纳兄弟公司的其它经典影片还包括《卡萨布兰卡》(1942年)和《无故反叛》(1957年)。
Turner广播公司(TBS)则比前两家创办得晚的多。该公司1980年开办24小时播出的优先新闻网CNN,从而使电视新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从50年代开始,时代公司向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网HBO和Cinemax公司投资,从而将自己向其他领域拓展 .1973年这家野心勃勃的出版界巨子甚至购下木材生产商Temple公司,准备向造纸业进军,十年之后这项计划终于 难逃厄运。
1972年华纳公司更名为华纳通讯公司,并最终成为音乐和有线电视业的主力军。1990年,华纳兄弟公司被时代公 司以140亿美元收购,最终形成时代华纳公司。
6年之后,Ted Turner同意以76亿美元的价格售出TBS,TBS正式加入时代华纳的大家庭,从而使 时代华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
随着Internet和“新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在线吞并。
北京时间12月9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今日报道,AOL和时代华纳正式开始分拆交易,结束了两家公司将近10年的联姻。根据分拆协议,符合条件的股东每11股时代华纳股票将获得1股AOL股份。AOL股份将从周四开始开始交易,将恢复两家公司合并之前的股票代码。但AOL目前的市值约为25亿美元,只有高峰期的10%。 目前其发行的杂志超过了64种。全美最畅销5本杂志中,时代华纳公司就占据了4本,分别为《时代周刊》、《人物》、《体育画报》和《财富》,此外其它的着名杂志还包括娱乐周刊、财富杂志、InStyle等。

Ⅳ 为什么<<哈利.波特>>那么受青少年们的欢迎

其实<哈利波特>也不是所有人都看明白知道它想表达什么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正确对待它的成功的
我推荐一篇文章吧:
有谁真正看懂了哈利·波特……

巫术的力量

如果把西方的历史看成是基督教文明的历史,那么基督教对巫术和女巫的强烈憎恶与残酷迫害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脱魅”,本来就指让理性摆脱巫术和神话思维的控制,获得至

高无上的权威。理性权威的这种极度膨胀伴随着近代科学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成为完全合法化的东西。可是20世纪的文化发展,撕破了理性独尊独大的假面,两次世界大战的腥风血雨和数千万尸骨,终于让世人对理性进步的幻想全然破灭。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变迁的背景上,产生了《哈利-波特》这样的为世界的“复魅”推波助澜的作品。《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2章写巴西大蟒蛇逃离人工建造的动物园而重返自然的情节,第14章讲到魔法部有一项工作是隐瞒野龙的存在,以免它们遭到麻瓜们的灭绝;同章还讲到哈利建议把在学校里养大的挪威脊背龙送到罗马尼亚的豢龙专家查里那里照料,然后“把它放回野生环境里”。这都表明作者在自然观与生态观上认同后现代立场。既然理性的“祛魅”在科技进步的名义下张扬人类中心主义而破坏自然,灭绝生物,那么借用魔法和非理性的“复魅”来恢复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原始亲缘关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打开《哈利-波特》第一页开始,读者就会被神秘的气氛所感染、所吸引。故事开始于一个阴暗的星期二,一个来源奇特的“大难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一岁时就失去父母被送入一个最平常的市民家庭。故事的开端讲的是男主人公像灰姑娘一般的委屈身世,在姨父家被收养后,一直住在在位于楼梯口的一个碗橱柜里,与蜘蛛为伍。

哈利在姨父家饱受欺辱,度过十年痛苦的童年生涯。姨父母对他毫无爱心,他们被娇惯坏了的儿子———肥胖、愚蠢而喜好欺负弱小的达力,经常对哈利又打又骂。十年来,从来没有人为哈利过过生日。十一岁的哈利戴着眼镜,身材瘦小,长相也不起眼。不过,他脑门上那一道如闪电的疤痕表明他不同寻常的身世。当哈利还在襁褓中,他的父母和名叫伏地魔的坏魔师展开一场震惊巫界的决斗。这伏地魔功力非凡,巫界一般不敢叫他的名字,而以“你知道他是谁” (YouKnowWho)称呼。父母在决斗中双双丧生,哈利却神奇地抵御住最凶狠的攻击而存活下来,被送到唯一的亲人家里。这一家是愚昧的“正常人”,对巫术又惧又怕。姨父母当年就嫌弃哈利的巫师父母,现在则极力隐瞒哈利的真实出身,千方百计地阻挠他和巫界的联系,只希望他呆在家里充当义务童工。

哈利十一岁生日那天,他的生活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信使猫头鹰带来了一封神秘的信,那是魔法学校的录取通知。哈利从魔法学校的钥匙保管人海格那里第一次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世。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里,哈利不仅有了朋友,和罗恩和荷米欧学各种魔术本领,还学会了空中飞行。他发现魔法世界里的一切———从听课学习、游戏、运动,到吃饭到睡觉,都充满了魅力和乐趣。他的被压抑的天性在那里得到舒展。

作品一开始,姨父一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平庸市民形象就被作者涂上一层具有讽刺意味的灰色。那是令人生厌的、漫画式的“麻瓜的世界”。从措辞和描写的倾向性来看,作者针对现代性的批判旨意其实是很鲜明的。

哈利旋风扫荡羊城

哈迷们一定还对上月30日的“魔幻首映式”

记忆犹新,号称全球票房第二的《哈利-波特》在魔法表演中火爆上演,还有制片方美国华纳电影公司亚太地区副总裁艾秋兴女士粉墨登场用普通话致辞,艾女士专程带来的“魔幻”礼物更是让“哈哈一族”惊喜不已,这是否就意味着这部创下全球8.5亿美元票房神话的超级大片就是电影史上的经典呢?在超前热映《哈利- 波特》的各大影院,我们还是来听听羊城影迷们的说法吧。

陪孩子“哈哈”也捡到了快乐(家庭篇)

加入哈哈一族的以青少年为主,间或出现的中年观众大多是奉“小皇帝、小公主”之命陪看的,只不过事后往往会有一点惊喜.王女士牵着儿子走出放映厅门口时便被笔者逮了个正着,她告诉记者:“好多年不上电影院看电影了,因为一没时间,二没闲情,再说在家里看DVD效果也不错。这一次儿子吵着要来看。”谈到对影片的观感,她说:来的时候挺不情愿的,可看完之后感觉就不同了,影片的感觉很纯,我好象回到了和我先生谈恋爱的时光,“他的小儿子则一字一句告诉记者”好恐怖呀,也很好玩,我真想要一根那样的魔法棒,嗖的一下就可以让羽毛飞起来,他甚至希望记者能告诉他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续集,小男孩够勇敢的了。

女孩子就不如男孩子那么勇敢了,看完后直说“好怕好怕啊”,还说再也不敢看了。旁边温柔的妈妈告诉记者:“看了海报后一定要来看,可看的时候就不那么乖了,一直都往我怀里钻,尤其是那只三个头的怪兽出来时她都吓哭了。”

看哈利,很浪漫(情侣篇)

热恋中的情侣们常常会将他们的如火热情在电影院里释放出来,而且,多难看的片子都能让他们品出浪漫的味道。这不,在哈旋风中沉醉的除了带孩子的父母就是双双的情侣了。

他们大多并不是冲着《哈利-波特》来的,两个人来到电影院,刚好在放它,就看了。当然成年了的他们并不像小孩子一样只将目光盯在“哈”的恐怖和魔幻上。其中一个大学男生告诉记者“我最欣赏它的特技,那些让小孩子觉得刺激和恐怖的东西都是特技做出来的。另外,我想它之所以受欢迎还在于它的情节性吧,它总的来说还是有点故事在里面的。”

另一对比较成熟的青年人则认为“看哈利很浪漫”,像哈利前往魔法学校所乘坐的霍格华滋快车,(“那种怀旧之旅真让人向往”女友在旁边插嘴到)那些海港码头,那个大教堂,都充满了浪漫气息。“那种感觉真的很好。”爱情中的人们,不管是什么总找得到爱的浪漫。

电影商新的赚钱方式(愤青篇)

李先生刚从大学毕业,现在在工作岗位上还算是春风得意,出于陪朋友的“义务”,他也坐到了哈片的银幕前。

读大学的时候,李先生曾经带上一个面包、一瓶矿泉水在电影院一坐就是一整天。学校影院的电影票便宜,5块钱就是一天,再说寂寞的校园里实在没有别的消遣。可以说,李先生对电影是很有研究的,从斯皮尔伯格到斯瓦辛格,从徐克到张艺谋,他都能像把玩自己的剃须刀一样说得头头是道。

对于《哈利-波特》,他说比他想象的要好,因为他是带着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想法来看的。不过,接下来他的评说可要让哈迷们大吐血了,“这只是制片商拍光了打打闹闹卿卿我我的题材后对票房贡献的一次挖掘,当观众厌倦了打来打去爱来爱去的镜头后来看这些有点童话趣味的影片无疑会觉得新鲜。或者说得好听一点,是商业电影对淳朴的一种回归吧。”

从事新闻工作的余小姐则更挑剔,“它的特技的确做得不错,这是公认的。但正因为如此整部片子充满了精雕细琢的痕迹,难免僵硬。如果说特技是它的优点,那么同时也是它的缺点。因为无论如何它都只能算作某位技艺比较高的工匠的制作品,而不能算作一位眼光独到的艺术家的创作。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也很值得推敲,很多地方都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另外,主人公哈利的表演者的演技实在不能算作杰出,倒是他的好朋友荣恩的表演要胜出许多,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网上评选也将荣恩这个角色的演技排在了第一位,而哈利则排到了第三。”

想想当初徐克的《蜀山传》落得个“只剩下一堆特技”的名声,哈片的特技真该感到庆幸了。

《哈利-波特》拯救全球经济

敏锐的投资商早就盯上了《哈利-波特》,将它当作萧条股市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在电影全线上映之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股票成为了纽约股市少有的抢手货。甚至有人预言,在未来十年内,《哈利-波特》都将成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摇钱树”。除了时代华纳公司,美国出版哈利-波特书籍的纽约读物儿童出版商“学究Scholas?tic”的股票也创下了近期的高点48.24美元,上涨幅度高达38%。

另外,随着电影情节在万千儿童心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与《哈利-波特》有关的玩具、文具、电脑游戏软件等不断出现在市场上。

玩具商当然不愿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他们也闻风而动,制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形象。丹麦乐高公司根据电影版设计出的哈利-波特系列玩具,由于可以通过堆砌把故事中的精彩情节和经典场景重现出来而受到青少年的青睐。这些哈利-波特的模型包括:霍格沃兹城堡、霍格沃兹特快列车、海格的小屋、斯内普教授的教室、魔幻棋室等。同时还有智勇双全的哈利、忠诚可靠的罗恩、好学冷静的赫敏、最伟大的巫师邓不利多校长、严厉鬼祟的斯内普教授和阴险狡猾的奇洛教授等《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八位主要人物造型。美国着名玩具商“玩具大厂公司”预计明年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将大幅上涨50%,而股票每股预期也将在今年年初有9%的获利上升率。

着名的跨国公司可口可乐也不甘人后,成为了华纳公司的指定全球饮料商。可口可乐适时推出了他们最新的包装:印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绘像的传统可乐和橙汁,大人小孩们能拿着印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绘像的饮料,走进电影院。

而《哈利-波特》电子游戏则由着名的美国电子艺界公司(EA)获得了出版权,该游戏的个人电脑版本特点之一,就是《哈利-波特》在“魁地奇”比赛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即巫师们搭乘飞天扫帚所打的类似篮球的游戏,该游戏无疑很合乎玩家的口味,几乎保证会成功。电子艺界公司的游戏软件设计者希望这种与《哈利- 波特》互动经验获得巨大成功,而自己也可以借此提升在华尔街投资家们心中的地位。另外《哈利-波特》的服饰、手表等一系列的饰品也已经名花有主。这些产品生产之后,分销商也早就盯上了《哈利-波特》,美国第一大零售商沃尔马表示早就已经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挑战。

尽管《哈利-波特》已经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活力,但美国有分析家指出,如果不是由于“9-11”事件以及随后而来的炭疽恐怖的困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很可能还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Ⅳ 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属于上市公司吗呃...如果有属于的话那股票代码什么。(先在此感

美国华纳兄弟是在美国上市的上市公司。在中国无法开户、交易,在香港可以。

Ⅵ 华纳音乐集团股票代码是什么

股票代码是:TWX

时代华纳公司 NYSE:TWX Time Warner Inc

时代华纳(英语:Time Warner Inc.)是美国一家跨国媒体企业,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纽约。其事业版图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包括时代杂志、体育画报、财富杂志、生活杂志、特纳电视网、CNN、HBO、DC漫画公司、华纳兄弟、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皆为旗下事业。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81名。

Ⅶ 求美国股市前20位流通市值股票的证券名称(简写)和代码

微软MICROSOFT CP (MSFT)
|雅虎公司YAHOO INC (YHOO)
谷歌GOOGLE Inc. (GOOG)
|eBayEBAY INC (EBAY)
亚马逊AMAZON.COM INC (AMZN)
英特尔Intel Corp. (INTC)
苹果Apple Inc. (AAPL)
高盛集团公司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
花旗集团公司Citigroup Inc. (C)
美国银行公司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BAC)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 (JPM)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
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 (AIG)
时代华纳Time Warner Inc. (TWX)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 (GE)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GM)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oration (XOM)
宝洁Procter & Gamble Co. (PG)
波音公司Boeing Co. (BA)
强生Johnson & Johnson (JNJ)
可口可乐The Coca-Cola Company (KO)

Ⅷ 企业为什么要变更会计政策

什么是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比较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有:企业在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之间的变更、坏账损失的核算在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之间的变更、外币折算在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或其它方法之间的变更等。 [编辑]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这种情况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企业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按规定改变原会计政策,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这一情况是指,由于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使企业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改变原有会计政策,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以对外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企业因满足上述第(2)条的条件变更会计政策时,必须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其变更的合理性,并说明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会计信息的理由。 如无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或者未经股东大会等类似机构批准擅自变更会计政策的,或者连续、反复地自行变更会计政策的,视为滥用会计政策,按照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处理。 2.下列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例如,某企业以往租入的设备均为临时需要而租入的,企业按经营租赁会计处理方法核算。该企业原租入的设备均为经营性租赁,本年度起租赁的设备均改为融资租赁,由于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有着本质差别,因而改变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该企业改变低值易耗品处理方法后,对损益的影响并不大,并且低值易耗品通常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属于不重要的事项,因而改变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编辑]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一)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据以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据以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及会计报表其他的相关项目。 累积影响数的计算步骤。 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二)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未来适用法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 [编辑] 会计政策变更事例 从2002年开始,全球500强企业就像得了传染病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爆出丑闻,安然的破产,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巨亏,世界通信公司的造假,还有施乐、环球电讯等等不一而足,无不打击着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全球股市全面进入低谷。由此人们不由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大公司在短期内接连出事?中国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形呢?其实,国际大公司出事,主要同会计处理有关,有的因会计政策变更,也有的确实是与审计师合谋造假。而在中国,随着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类似情形恐怕很难避免。实际上,因四项计提扩大为八项计提,去年年报总体业绩就下降了三成,这已经反映了与国际会计接轨过程中的阵痛,这个过程肯定还将延续。在我们的一些上市公司中已出现了类似美国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债务黑箱”的妙用安然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债务黑箱”。据介绍,其实际负债高达400亿美元,但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仅130亿美元,有270亿美元的债务一直不为外界所知,而其主要手法就是将债务转嫁到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头上。 对照安然“大举债以求大发展”的战略,大名鼎鼎的德隆系上市公司也存在着类似的风险,尤以近期遭到上交所谴责的德隆系旗舰新疆屯河(600737)较为典型。新疆屯河分、子公司众多。一个8亿多净资产的上市公司,仅年报所列的分、子公司就有30余家,而其中仅9家子公司被合并报表。多家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居然不合并表,理由是这些公司尚在筹建期,但实际上,它们多在去年6、7月份就已经成立却不做披露。在遭上交所谴责后人们方才得知,新疆屯河在这些子公司身上投资巨大,由于不并表,这些子公司背后有多少债务,投资人迄今一无所知。 更发人深思的是,其子公司有的并表有的却不并表。而并表的大多利润不高,如公司出巨资收购的“汇源饮料”,8.33亿的资本去年净利润才3897万元,资本回报率不足5%。而不并表的却大多利润丰厚且负债巨大,如持股30%的天山建材,3.6亿多资本,净利润4673万元,资本回报率达到12.86%。但天山建材资本金3.6亿,总资产却达20.42亿,显然绝大部分是负债。对这类公司,不并表既可方便地做高收益,又不必并进负债,实在是两全其美!资产缩水的危机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曾是新经济时代最具爆炸力的新闻。然而,有谁能想到,收购不久——2001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即亏损14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亏损更是上升到了542亿美元。原来,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时,新诞生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股票市值高达2900亿美元,而今只有850亿美元,缩水71%。 以前,美国公司可以有40年的时间慢慢地对商誉进行摊销。而从2002年1月1日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公司并购的商誉摊销方法进行了重大修改,要求美国公司不得隐瞒所购商誉的贬值情况,一旦贬值必须对资产账面进行相应调整。这就是今年一季度“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一下子核销540亿美元,导致公司巨亏的原因之所在。 由此联想到青岛的某家上市公司。2001年初,出资20亿元向母公司收购其下属空调厂74.45%股权,该部分股权账面净值约5.5亿元,溢价高达14.5亿元(264%)。而定价依据是按2001年预测净利润5.38亿元×6.25倍市盈率,再乘以74.45%的股权比例。根据中国会计准则,14.5亿元溢价(股权投资差额)可按10年摊销,即每年摊销投资损失1.45亿元。该公司收购空调按市盈率定价,同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以市值定价,其实质是一样的。而市值会缩水,6.25倍的市盈率是否也会“缩水”呢?当其空调厂年净利润不足5.38亿元时,乘以6.25倍市盈率,74.45%的空调资产就不值20个亿了。 费用摊销的尴尬美国世界通信公司通过将经营性支出列入资本支出,虚构利润38亿美元。而在中国,也有类似情况。一个重要例子是,科研费用从允许若干年分摊,改为必须计入当期成本。正是这一会计政策的修改,使大唐电信(600198)、清华紫光(000938)一类的绩优股利润大幅缩水。 在以前,科研费用可以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分5年摊销,理由是这些科研投入将在长期起作用。而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大唐电信不仅要将科研费用计入当期利润,还必须对以前年度摊销的费用进行追溯调整,这样2000年的净利润由1.78亿元缩水到不足7000万元,2001年进一步下滑到3600万元。2002年一季度大唐亏损4800万,二季度虽有起色,却已发出了中期预警公告。同样,曾经是百元大股的清华紫光也是因为科研费用必须计入当年成本,去年每股亏损0.115元。 当然,这些高科技企业可以采用减少科研费用的办法,但一旦产品落伍,企业的生存将面临考验。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巨额科研开支投下去,却创造不出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正是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所在。 来自" http://wiki.mbalib.com/wiki/%E4%BC%9A%E8%AE%A1%E6%94%BF%E7%AD%96%E5%8F%98%E6%9B%B4"

Ⅸ 时代华纳简介及详细资料

公司简介

时代华纳(Time Warner Inc.)一直以优质和卓越闻名于世。自1903年(可追溯的历史)公司成立以来,时代华纳始终是世界范围内最受尊敬和最为成功的文化类公司,并在时代华纳经营范围内成为行业的领导者。时代华纳的成功源自它能够吸引和聚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因此,时代华纳一直将人才视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并以开放、包容、超越的用人理念,广纳天下可用之才。

时代华纳有线

19世纪末,全球商业影院之父--班哲明·华纳,带着四个儿子:哈利·华纳(1881-1958)、亚伯特·华纳(1883-1967)、山姆·华纳(1887-1927)及杰克·华纳(1892-1978),从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波兰移民到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再先后搬迁到加拿大安大略伦敦、俄亥俄州扬斯敦,开始从事电影放映生意。

1918年,哈利·华纳、亚伯特·华纳、山姆·华纳、杰克·华纳四兄弟开创了华纳兄弟娱乐公司(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电影小城伯班克。之后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影和电视娱乐制作公司。

1927年,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因违反美国反托拉斯法案,遭到联邦法院起诉,因而被怕将影院业务从公司主体中剥离出来,成立了华纳环球影业设备公司,并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建立了全球首家商业影院,从此拉开了这个影院帝国百年传奇的宏大序幕。

旗下业务

影视娱乐业务

时代华纳总部

它在故事片、电视、家庭录象、动画以及生产/商标许可方面一直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影片《哈利波特系列》《黑客帝国系列》、《超人系列》、《蝙蝠侠系列》、《肖申克的救赎》、《盗梦空间》、《银翼杀手》《斯巴达300勇士》、《守望者》、《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宿醉系列》等都出自于该公司。时代华纳旗下的新线电影公司又是另一家着名的独立制片商和发行商,奇幻巨制《指环王系列》就出自其手。

有线电视业务

方面包括CNN、TBS、HBO和Cinemax、Cartoon Neork、TN

华纳所拥有的电视台

T和WB电视网(现已合并为CW电视台)

时代华纳有线公司向1280万美国用户提供有线电视业务。

时代公司始建于1923年,创办者是两个大学生Henry Luce和Briton Had den.最初他们发行一份新闻周刊,然后又创办了有关生活、人物和体育等方面的其它杂志。作为杂志出版、新闻报导和图片新闻的先驱,他们对整个20世纪新闻出版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华纳兄弟公司同样建于1923年,1927年因制作第一部长篇有声电影《爵士歌手》而名胜大噪。华纳兄弟公司的其它经典影片还包括《卡萨布兰卡》(1942年)和《无故反叛》(1957年)。

Turner广播公司(TBS)则比前两家创办得晚的多。该公司1980年开办24小时播出的优先新闻网CNN,从而使电视新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从50年代开始,时代公司向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网HBO和Cinemax公司投资,从而将自己向其他领域拓展 .1973年这家野心勃勃的出版界巨子甚至购下木材生产商Temple公司,准备向造纸业进军,十年之后这项计画终于 难逃厄运。

1972年华纳公司更名为华纳通讯公司,并最终成为音乐和有线电视业的主力军。1990年,华纳兄弟公司被时代公 司以140亿美元收购,最终形成时代华纳公司。6年之后,Ted Turner同意以76亿美元的价格售出TBS,TBS正式加入时代华纳的大家庭,从而使 时代华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

随着Inter和“新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线上吞并。

台北时间12月9日晚间讯息,据国外媒体今日报导,AOL和时代华纳正式开始分拆交易,结束了两家公司将近10年的联姻。根据分拆协定,符合条件的股东每11股时代华纳股票将获得1股AOL股份。AOL股份将从周四开始开始交易,将恢复两家公司合并之前的股票代码。但AOL目前的市值约为25亿美元,只有高峰期的10%。

出版业务

其发行的杂志超过了64种。全美最畅销5本杂志中,时代华纳公司就占据了4本,分别为《时代周刊》、《人物》、《体育画报》和《财富》,此外其它的着名杂志还包括娱乐周刊、财富杂志、InStyle等。

拥有品牌

华纳所拥有的电视台

CNN:有线电视新闻频道

HBO、Cinemax、特纳经典电影:有线电视电影频道TBS

Superstation、TNT、CW电视台、Cartoon Neork:有线电视娱乐频道

美国线上以及其旗下的资产:

CompuServe:网际网路服务提供商

网景公司:入门网站与浏览器制造商

ICQ、AIM:即时信息软体Mapquest:网际网路地图与指南网站时代华纳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公司

时代周刊:新闻周刊

人物杂志:名人周刊

Sports Illustrated:体育杂志

MAD magazine:幽默杂志

华纳兄弟娱乐公司(2张)

财富、Money Magazine:财经与投资杂志

华纳兄弟影业、HBO付费台

新线影业:电影公司

美国NBA亚特兰大老鹰队:美国职棒大联盟棒球队DC漫画公司,时代华纳也拥有其他几家电视台和杂志,包括CNN头条新闻(CNN Headline News)、每周娱乐(Entertainment Weekly)以及时代生活(Time Life)。

着名社交电影网站Flixster,烂番茄电影评论网站。

发展历程

时代华纳

1903年,华纳拍摄首部百老汇音乐剧《淘金女郎》(The Gold Diggers)

1924年,华纳开创有声电影时代

1927年,华纳建立全球首家商业影院

1928年,世界第一台电动式电影放映机WN90613A型在华纳诞生

1931年,华纳影视设备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1935年,华纳开创彩 *** 时代

1951年,华纳推出全球首家连锁影院品牌

1973年,华纳推出第二代影院连锁经营模式

1988年,华纳开创3D电影先河

1989年,华纳第三代影院风靡全球

2005年,华纳开始探索第四代影院经营模式

2010年,华纳影城强势登入中国

经营战略

时代华纳通过并购拥有了杂志、电影、电视及网际网路等多种媒体,真正实现了跨媒体经营。通过“资源共享”,传媒集团某一产品的通路发行可以利用电影、电视、书籍、网路等媒体进行共时性的复制与再现,而当产品下档后,可以转换成录像带、DVD、CD、有线电视、无线电视节目等形式进行历时性的复制与再现。跨媒介集团就是要通过尽可能多的传播分销渠道来分摊内容成本,以取得更大的收益,同时使不同媒体之间的特性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

杂志与其他媒介的互动

时代公司是杂志与网路联合的先驱之一。《时代》周刊是最早全文上网的杂志,紧随其后,时代公司其他的杂志也纷纷上网,借助网路发布杂志内容,吸引广告商。时代公司还与电视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共同策划制作电视节目,共同建立网站等。

杂志与其他媒介的互动

时代华纳旗下的电影业务与HBO、Cinemax、特纳经典电影网、卡通网等有线电视频道在业务上互相交叉,合作十分密切。华纳电影为有线电视频道提供丰富的内容,同时也获得了广阔的播出渠道,而HBO也会制作一些低成本影片,有时也会先在院线播出。而时代华纳的电影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站,以电影资源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如线上电影、音乐、卡通节目和游戏等,有力地推广和宣传了影片。公司的电影会以时代的好书为题材,同时又通过电影的强大号召力来促进书籍的发行;电影中的音乐离不开唱片公司的精心制作与包装,好的电影音乐会大大加强电影的魅力,而电影的放映又会带动音乐作品的流行;卡通电影中的明星会促进卡通玩具的销售,带动游戏业的发展;电影中的场景、人物及情节还可创造主题公园,使电影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有线电视及网路与其他媒介的互动

时代华纳公司除了基本的电视业务,还以有线网路为平台,与多家ISP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融视频、数据和话音集成服务为主的多种网际网路服务选择,具有个性化和多媒体互动性。时代华纳有线通过与网路服务商的合作,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领头羊。而网路媒体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以及可与任何其他媒介融合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无限发展前景。这也是时代华纳相中美国线上并与之合并的原因。合并之后,公司在新旧媒体的互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重要并购

AOL分家

AOL与时代华纳分家

2009年11月17日,时代华纳宣布,公司将剥离其网际网路业务美国线上公司(AOL),于12月9日成为独立的公司。这一重回"自由身"的表态,也意味着这段为时九年,被称为"历史上最糟糕的企业并购案"的错误联姻终告结束。

旗下品牌包括CNN、美国家庭影院频道HBO、华纳兄弟的媒体巨头时代华纳称,截至11月27日登记在册的时代华纳股票持有人于该日将以手中每11股时代华纳普通股换1股美国线上普通股。根据11月16日时代华纳的收盘价32.35美元,美国线上现在价值约34亿美元。而早在2001年1月,时代华纳宣布并购美国线上的时候,后者市场价值曾一度高达1630亿美元。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对于上市企业而言,一桩盲目而错误的并购则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由于2000年1月与美国线上盲目合并,当网际网路泡沫经济破裂后,时代华纳公司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业内人士表示,美国线上的网际网路接入业务已经衰退了很久,同时线上广告业务也步履维艰。

仅以美国线上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来看,可谓惨澹收场。2001年,美国线上曾与联想创建合资公司,共同投资1亿美元推出中文门户FM365。不过这一努力并未获得成功,合资公司于2004年关闭,FM365随后被收购。2008年4月,美国线上重返中国内地互联

网市场,但不到一年之后,又于2009年3月再度退出。

时代华纳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早在2009年5月就打算将AOL剥离出去,而今终于成行。

AT&T收购

当地时间周六晚间(台北时间 2016年10月23日),美国电信业巨头AT&T与该国传媒公司时代华纳以854亿美元达成一项并购交易;该交易是2016年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单笔并购交易,将重塑美国传媒产业格局。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将用一半现金一半股份的方式以每股107.5美元的价格收购时代华纳。该交易将使AT&T在旗下的手机、电视和网际网路宽频等渠道播放时代华纳提供的节目内容。

时代华纳旗下拥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美国有线新闻网路(CNN)两间知名内容供应商。这起并购案,将帮助AT&T打通传媒产业的上游及下游,将时代华纳旗下生产的内容分发到AT&T拥有的数百万手机无线网路用户、宽频订阅客户,以及卫星电视连线系统。

2017年11月20日,美国法务部对AT&T提出诉讼,称AT&T854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交易违法,因涉及垄断损害消费者权益。

2018年6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法官理察-莱昂(Richard Leon)裁定,美国电信运营商AT&T斥资854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的交易合法。这一判决结果为拥有付费电视的AT&T获得HBO、CNN等电视频道以及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等资产铺平了道路。

市场地位

占美国消费类杂志广告收入的24%

世界最大的线上即时通信软体(ICQ)

世界最大的线上地图服务提供商

世界最大的网际网路接入服务提供商(拥有3000万美国用户和16各国家的600万国际用户),为美国75%的网际网路用户提供接入服务。

美国片源最丰富的有线电视频道(TBS拥有8000万美国收视用户)

美国客群最多的有线新闻频道(CNN拥有7800万美国收视用户和212个国家和地区的1.51亿国际用户)

美国片源最丰富的有线电影频道(HBO拥有3670万美国收视用户和50个国家的1200万国际用户)

美国第二大有线网路运营商

世界最大的影视片库

世界最大的CD和DVD制造商

拥有64种杂志,2.68亿读者

时代华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00多家分支机构。1996年,时代华纳2/3的收入来自于美国,但他们对这一数字的期望是最终低于1/2。可见,时代华纳为自身的定位是全球化的媒介集团,它希望全球化的经营战略能够 *** 自身的发展。

时代华纳是绝对意义上的优胜者,对于全球任何一种媒介类型和任何一种媒介内容形式来说,它都是主要的经营者。它拥有如下“财产”:

(1) 24种杂志,包括《时代周刊》(Time)、《财富》(Fortune)《人物》(People)和《体育画报》(Sport Illustrated).(时代出版公司已被剥离集团)

(2) 世界上第二大出版业主,包括Time Life Books(42%的收放来自于美国境外)和Book of the Month Club.

华纳

音乐公司,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公司之一,其来自于美国境外的收入占到62%以上;

特纳电视网

(4)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同时也是全球主要的一家电视节目制作公司;

(5) 时代华纳是WB的主要股东之一。WB是一家1995年建立的美国电视网,为时代华纳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提供分销服务,WB也拥有美国Tribune公司的16家电视台,可以覆盖美国25%的电视用户;现已与CBS下属的UPN电视网合并为CW电视网.

(6) 时代华纳全球顶级的电视院公司,在美国境外拥有1000多家电影院;

(7) 拥有DC漫画公司50%的股份,该公司是《超人》、《蝙蝠侠》等60多部剧作的出版商;

(8)HBO,世界上最大的付费有线电视频道;《兄弟连》、《权力的游戏》、《海滨帝国》、《真爱如血》等着名的电视剧就出自HBO之手.

(9) 付费有线电影频道;

(10)新线电影公司、DC漫画公司(超人、蝙蝠侠、绿灯侠、正义联盟等超级英雄及团体)

DC漫画公司

(11) 拥有美国的第二大有线系统,控制了该市场前100名中的22个有线电视台;

(12) 一座用于商业目的拥有6000多部电影,25000多部电视节目、书籍、音乐以及成千上万部卡通片的资料库;

(13) 几家美国或全球的有线电视频道,包括CNN, Headline News;CNNfn, The Airport Channel、TBS、TurnerClassic Neork, 以及CNN SI体育新闻频道;

(14) 和威卡姆共同持有喜剧频道(Comedy Central Channel)50%的股份;

(15) 拥有Sega有线频道33%的股权;媒介经营额排序统计表;

(16) 和NBC共同持有Court电视频道33%的股权。

和新闻集团一样,时代华纳也将主要精力放在全球电视产业上,把电视当作最赚钱的事业来重点发展。但是,时代华纳致力于制作节目和开办频道而非开发整个卫星系统,这一点是它与新闻集团的不同之处。在吸引到日本大财团Itochu和Toshiba的参股资金后,时代华纳在日本开办了一家有线电视公司——Titus传播公司,从此在日本市场上站稳脚跟,成为美国电讯公司的联合实体与新闻集团JskyB进行直接的竞争。

时代华纳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影院拥有者之一,它在美国境外拥有约1000家影院,并且仍处在进一步的扩张之中。时代华纳还计画把旗下的特纳全球网CNN、TNT/cartoon频道、HBO国际频道以及新成立的华纳频道联结起来,组成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强势电视频道,借助有线网路和正在发展的数字卫星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用户。

华纳中国

1931年,上海​着名的吴永丰号洋行掌门人吴永丰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的美国购置了数台由华纳环球影业设备公司生产的型号为WN90628H的手动、电动两用式电影放映机,用于组建了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电影院。至此,华纳环球影业就与中国结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由华纳环球影业设备公司提供全套放映设备与技术支持的这家影院名叫大光明电影院。位于南京西路216号,始建于1928年,由潮州籍商人高永清与美国人亚伯特·华纳(华纳公司创始人之一)合资成立。当时耗资100万白银,人称"远东第一影院"。它曾是中国第一家商业电影院,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它的足迹,同时也画下了中国电影放映技术发展的轨迹。

大光明电影院创立之初在上海滩可谓是红极一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光明"放映的几乎一半以上都是华纳公司的影片。身穿工作服、头戴圆筒形平顶帽子的"BOY"会拉开大门,恭敬地将观众揖请进大厅。检票口处是当天所映电影的说明书,说明书是中英文对照的,印刷、编排及内容都非常精致漂亮,除印有电影内容外,还印有影片公司名称、演职员表、海报、剧照等,充满诗意的宣传词句很受影迷喜爱,进场观众可免费取阅。由于戏院放映的都是原版片,所以每一个座位上都装有"译意风",通过耳机向观众播讲剧情和对白。

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大光明电影院陷入经营困境,当年就亏损一百零八万三千两,被美国国际抵押公司经理格兰马克全部购买。格兰马克成为大光明电影院董事长。9月,原土地业主以大光明大戏院拖欠四个月的地租合计三万余两,向美国驻上海按察使控诉,要求清理大光明电影公司产业,董事长格兰马克找到华纳环球影业洽谈合作事宜。不久,大光明电影院由美国华纳环球影业设备公司派人接收管理,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

2002年国家广电局开始实施影院市场的院线制改革。华纳兄弟当年即联手上影永乐合资高调建立了上海永乐国际影城,拉开了华纳影院在中国落户的序幕。

2003年9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第21号令被视为华纳兄弟在华发展的一个拐点。该档案表示,中外合资电影院合营中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仍不得低于51%;但在一些试点城市,比如北京、广州、武汉、南京等,合营外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被允许升至75%。

2005年8月份,文化部等五部委出台的一份新的档案表示,将取消试点城市外资占股75%的政策,恢复至2003年以前的49%政策。事实上,这份政策在当时并没有引发太多的争议。4个月后,华纳兄弟的运营副总裁乔恩·格林二世甚至还透露了华纳在中国的新计画:重庆、长沙等城市的6家新影院已进入筹划阶段。

2005年12月底,因为广电总局的一纸通知限制外资在中国院线的参股比例,时代华纳迅速地从多家合作院线全身而退,相关影院之后由房地产大亨张宝全和中影集团接手。

2008年7月15日时代华纳旗下的网站美国线上AOL近日已悄然推出简体中文网站,这意味着AOL重返中国内地市场已迈出最具实质意义的一步。

2009年3月10日据时代华纳旗下网站AOL中国内部人士透露,受金融危机影响,该公司美国总部决定撤销中国内地业务。这意味着,这家美国网站在重返中国内地市场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再度退出。

2010年华纳环球影业在离开中国大陆61年后,再次强势登入中国,并携手国际电影产业联盟联合组建了深圳市时代华纳影视设备有限公司,迈开了它全面进军中国影院市场的第一步。

从1931年华纳第一台电影放映设备登入中国,到2010年联合组建了深圳市时代华纳影视设备有限公司,开启中国G4影院新时代。华纳见证了中国影院的百年成长历程,同时也预示着华纳将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出中国影院新的辉煌篇章。

国际公司

●美国华纳环球影业设备公司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

●华斯达克股权投资集团

●美国百胜客金融控股集团

●荷兰皇家音像技术研发中心

●法国安琴公司

●德国Kinoton公司

经营特色

国际电影联盟

国际电影产业联盟(International film instry alliance)成立于2005年8月17日。是由美国华纳环球影业发起,并联合国际电影产业巨头与国际知名电影产业配套设备提供商,共同成立的国际性电影产业互助协作组织。总部(即联盟秘书处所在地)设在美国纽约,亚太分区秘书处设在中国香港。 联盟致力于打造出全球最大的影院产业采购、询价平台。联盟于2012年5月开始在大中华区设立分支机构,将为国内影院配套设备的采购,提供最为丰富的全球供应链。

时代华纳学院

时代华纳影院管理学院将成为国内首家以影院经营管理为办学方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学院旨在为中国的影院产业培养和输送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并致力于为国内的近4000家影院建立完善的外部人才的教育输出体系和内训体系。

开创新模式

时代华纳"第四代影院"概念--G4 Cinema inside

时代华纳推出"第四代影院"G4 Cinema inside影院综合体模式,打造以影院为中心的全新消费业态。

●空间多样化--视听空间、接待空间、传播空间、互动空间、消费空间、情感空间、商务空间、工作空间 ●剧场文化--个性鲜明、主题突出、人性化设计。

●互动体验--建立在AR技术上的互动体验

影院标准

第一代影院--90年代以前,以单厅、单体的老式电影院为代表。 第二代影院--95年前后,位于商业街内,以多厅和数字影院为代表。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圈业态。 第三代影院--2000年至今,电影院已经真正成为现代商业的一个业态,形式上,在数字影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能播放包括3D电影在内的各自电影,并有较为完备的附属配套设施。 第四代影院--2008年,开始出现在美国,以电影城为主体的微型商业综合体出现,这是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与一身的电影新体验。

3D领先全球

3D之路 D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3D是指三维空间。3D电影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备受影迷的青睐。经过60多年的发展,3D影院已经成为世界影院建设的发展趋势。虽然,随之而来的是4D、5D电影技术的出现,但却始终无法撼动3D电影技术的霸主地位。可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3D影院仍然是影院行业的主流。 在3D影院技术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分光技术、分色技术、分时技术等多个技术阶段。3D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先进。当"后3D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时,未来3D影院的发展之路又在何方呢?时代华纳影业就带我们一起畅想一下未来的"3D+"技术。4D、5D的尴尬 曾几何时,"4D、5D"概念作为炒作的"噱头"曾被不少游戏公司提出,意在抢占"后3D时代"的技术制高点。然而,4D、5D影院始终不能和主流的3D影院相提并论,甚至根本无法进入普通的数字电影市场。究其原因是因为4D、5D技术一方面建立在3D电影技术之上,却难以在客群的感官体验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另一方面受电影的制作和片源影响,无法放映正常影片,只能放映10分钟以内的小电影、微电影,于此同时影院的规模也受到局限,根本无法和普通数字影院抗衡,更难登大雅之堂。这便是4D、5D电影技术的尴尬所在。什么是3D+ 3D+影院技术是由美国时代华纳娱乐游戏公司在2011年5月在美国迈阿密举办的"第23届国际影院设备博览会"上提出的对现有3D电影放映技术的全新探索。其内涵是建立在现有3D技术基础之上,融合"现实增强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的突破性超3D影院技术。其最大特点在是不改变放映片源,不改变影院物理结构的前提下,使普通影院具有放映"超现实电影"的功能。所放映的3D影片将比正常的3D影片更加逼真,影院可根据自身条件在影片放映过程中加入3D特效以外的功能,比如:烟雾、闪电、香味、震动等。这些4D、5D电影中所出现的各种体验,可以完全出现在正常的3D影片放映中。后3D时代谁主沉浮? 后3D电影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未来影院谁主沉浮?4D、5D电影或许始终无法翻越普通数字影院的大山,而3D电影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即将走到创新发展的尽头。环瞩全球,视乎也只有3D+技术才更加符合后3D时代的影院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3D+作为一种全新的影院技术标准将被国人认识和普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