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上市公司股票监管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上市公司股票监管

发布时间: 2023-01-06 01:39:00

㈠ 什么是对上市公司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

信息披露是对上市公司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所谓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包括信息披露的监管、公司治理监管和并购重组的监管等几种方式,在这些内容中,信息披露的监管是对上市公司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而且信息披露也是上市公司注册制下必须做好的基本义务。

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公众公司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全面沟通信息的桥梁。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阅读各类临时公告和定期报告。

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在获取这些信息后,可以作为投资抉择的主要依据。真实、全面、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对那些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真正有帮助。

拓展资料: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公开发行股票,达到相当规模,经依法核准其股票进入证券集中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有关文件。证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决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根据我国《证券法》第50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4)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5)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公开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在每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上述条件是为了使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素质、较大的规模、股权合理分布,能形成一定的交易量,在投资者中形成较好的声誉。

上市公司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一)上市公司属于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形式

各国公司法均规定,只有股份有限公司享有股票上市交易的权利,其他任何类型的公司,包括有限公司等都不具有公开发行股票并使其股票上市交易的权利。同时,也并非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都上市交易,股票能够上市交易的只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部分,因此,上市公司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但股份有限公司并不一定都是上市公司。

(二)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由证券交易所依法审核同意

由于上市公司存在着众多的公众股东,法律更加注重其交易安全。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上市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而《证券法》则对证券上市的条件和程序作了具体要求,上市的前提条件是股票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之后而公开发行,然后再向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由证券交易所依法审核同意,并由双方签订上市协议等。

㈡ 上市公司归政府哪个部门管理

法律分析:在我国监管上市公司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有以下几类:当地政府、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企业市场经营、企业项目等问题的监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管理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新股、发行债券等资本市场业务。证监会内部又会设置很多细分部门,负责上市公司的细分业务。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主要负责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信息披露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五十三条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公司财务

(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1篇案例引用

(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一百四十一条 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第二百一十六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公司法规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经理;董事会成员可以兼任经理。

(二)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三)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四)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㈢ 上市公司监管函监管多久

时间不一定。
在A股市场中,证监会的监管函是一种行政警告的监管措施。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发布监管函,就表示该上市公司有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这样会使投资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出现持股信心不足的情况。有可能会使持股投资者出现恐慌抛售该股,导致股票价格出现下跌。
一般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出现关联交易、敏感期交易股票、未按承诺事项履行、超比例增持或减持未披露、未及时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继续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募集资金使用违规、泄露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等行为会被证监会发布监管函。如果上市公司不对监管函中的相关事件进行整改,那么证监会有可能进行立案处理追究相关责任。这样有可能导致股票被强制退市,也有可能禁止涉案相关人员禁入证券市场措施或造成上市公司被罚款等等。

㈣ 股票被监管了什么时候解除

股票解禁上市公司会提前发出公告,投资者关注相关公告即可,股票解禁规则:根据规定持有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股票24个月后解禁,持有5%以下的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股票12个月后解禁。若是增发的股票,12个月后解禁5%,24个月后全部解禁。
股票解禁是指限制流通的股票转为流通股,解禁后大股东随时可以卖出股票,大股东卖出这部分股票就叫减持,大股东减持对股票是利空的,大概率会使股票下跌。
拓展资料
股票解禁,股票市场上的一种股市术语,是指解禁当日开始,解禁的股票就可以交易了。
大小非是股改产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增发的股份。这些股票都在以前购买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
解禁只是一个时间窗口,意义就是解禁当日开始,解禁的股票就就可以交易了。并不是说一定要全部当日抛售,我可以继续持有,也可以选择抛售,什么时候抛售,都由持有人自己决定。
大小非解禁的成本基本都是1元,限售股解禁的成本就是其增发价格。
非是指非流通股,由于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
持股低于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于5%的叫大非。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后,他们就会抛出来套现,就叫减持。
这等于大幅增加股票市场的股票供给量,改变股票的供求关系,若大小非解禁后采取减持,将促使股价下行
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 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占总股本5%以内。反之叫大非,即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 解禁,即解除禁止,是非流通股票已获得上市流通的权力。小非解禁,就是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允许上市流通。
当初股权分置改革时,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说,有许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暂时是不能上市流通的。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
中国证监会2005年9月4日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规定,改革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十二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㈤ 上市公司在我国监管上市公司的行政主管部门的名称是什么

在我国监管上市公司的行政主管部门的名称是中国证监会。证监会的全称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乃是直属于国务院的正部级事业单位。它在国务院授权下,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其秩序。可以说,证监会就是中国证券期货市场这片汹涌大洋的“定海神针”。
拓展资料:证监会的职能
既然是证券市场的“定海神针”,那证监会的职能自然也不小。
首先,证监会负责制定证券期货市场的大政方针和发展计划,给市场指明前路。同时,证监会也会起草证券期货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定有关的规章、规则和办法。
其次,正如证监会的名字所表达的,对全国的证券期货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是证监会的重要职责。证券期货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等,通通在证监会的监管范围内。
一旦发现证券期货市场上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绝对不会手软,必将使出雷霆手段,把“妖魔鬼怪”消灭于无形之中。像操纵市场、非法经营、违法减持等行为,不要想逃过证监会的“火眼金睛”。
除此之外,这根“定海神针”还必须对证券期货市场出现的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和化解,一旦有什么大风大浪,证监会也会出面将其“摆平”。
证监会对违法违规案件的稽查程序
俗话说,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证监会消灭“妖魔鬼怪”也有一定的程序。
如果有人或单位提出控告和检举,或者日常监管中发现了问题。经审查确认需要立案查处的,证监会相关部门将填写立案建议表,并附上相关材料上报分管副主席,经批准后,证监会稽查局就会立案调查。
如果发现被调查人并没有违法违规行为,案件会被撤销。但的确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话,证监会会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并交由证监会稽查局执行,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㈥ 上市公司属于哪个部门管

法律分析:在我国监管上市公司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有以下几类:

当地政府、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企业市场经营、企业项目等问题的监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管理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新股、发行债券等资本市场业务。证监会内部又会设置很多细分部门,负责上市公司的细分业务。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主要负责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信息披露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二十一条 本法所称,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

第一百二十二条上 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当由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第一百二十三条 上市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一百二十四条 上市公司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筹备、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东资料的管理,办理信息披露事务等事宜。

第一百二十五条 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董事会会议所作决议须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的无关联关系董事人数不足三人的,应将该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㈦ 你对股票监管了解多少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监管行为

如果对股票进行监管,通常会因为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的操作规范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虚假交易、上市公司披露不真实等,这些问题给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带来的影响,对上市公司的证券监管,对上市公司发出警告,要求制止和纠正违规行为。至于股票监管问题是否严重,要看问题是大是小。这不是问题,也不是很严重。只要上市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对股票也可能有好处。如果是因为非法问题,那么问题就非常大,股票就有可能崩溃,这将严重影响股东的利润。

监管行为主要包含金融基础设施、互联网金融机构及相关参与者等措施,主要是为了使互联网金融交易更安全、更公平、更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为监管就是互联网金融的运行优化。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股东和管理者的监督。一方面,不谨慎、不称职、不诚实或有不良记录的股东和经理应在审查过程中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在持续经营阶段,要严格控制股东、管理者和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相关交易,防止其通过资产侵占损害互联网金融机构或客户的合法权益。二是监管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资金和证券的托管、交易和清算系统。

㈧ 股票要怎么才能收到监管

股票要怎么才能收到监管,见下面:
1、普通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跌幅累计超过20%;
2、S股票、ST股票、*ST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跌幅累计超过15%;
3、换手率:连续三个交易日,换手率超过30倍,累计换手率超过20%。一支股票在3天内涨幅超过20%,属于价格波动异常,证交所会对它进行停盘限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消息披露后才能继续开盘交易。

㈨ 股票监管期一般是十天吗

不是。股票监管期为一天。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共发送监管工作函23份,其中监管问询函7份,监管工作函16份,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补充、更正类公告18份。针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采取监管关注措施1单,采取纪律处分措施1单。同时,加大信息披露和股价异常的联动监管,针对公司披露敏感信息或股价发生明显异常的,提请启动内幕交易、异常交易核查15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