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美国股票市场日均交易额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股票市场日均交易额

发布时间: 2022-12-31 19:38:46

A. 美股一天成交金额是a股的多少倍

大概是10倍。美股只统计成交股数,很少统计成交金额,但每天成交金额在4百亿美元左右,远少于A股,因为美股散户只占16%,大部分是机构投资者,投机氛围没A股那么浓厚,但是如此庞大的成交量并没有维持太久,只能说A股成交突破万亿是由于市场情绪变化所导致的。
拓展资料:
1.在今年2月份A股走势比较强势,三大股指连续创造了新高,就在指数走强的同时,成交量也有所放大,但这并不代表着牛市的到来。因为在2015年的时候A股两市的日成交量达到了2万,创下了全球股市的日成交记录,当时也在全球经济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但并没有出现牛市。
2.虽然成交量突破新高是牛市的标志之一,但不能够仅仅通过成交量来认定牛市,成交量偏高只能说明现在的市场资金比较宽裕,另外也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是来源于外资,还有一种因素是由于疫情的解决影响,导致很多人将部分流动性资金全部注入了股市,因此造成了股市资金充裕的现状。所以A股突破万亿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只能说是A股整体表现比较良好。
3.不仅如此,一些企业资金进入股市只是短期行为,随着企业的全面复工,这部分资金将会从股市里流出。进一步说,如果企业资金不从股市里撤出,甚至还有更多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股市解决里来炒股,这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毕竟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来说,让企业复工,稳企业稳就业是头等大事,将企业资金长期滞留在股市里,这显然不是政策面所愿意看到的。
4.而且,股市难有全面牛市,也是与当前行情的投机炒作紧密相连的。目前的行情炒作不是基于上市公司业绩,而是基于热点与题材。只要是热为点股票、题材股票,市场就疯狂拉升,涨停板一个接着一个,而不管上市公司的业绩如何。而这种炒作往往都是短期的,其短期收益固然明显,但行情却难有持续性。
5.此外,正是基于个股短期的疯狂炒作,短期股价被大幅拉高,以至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也纷至沓来。加上再融资松梆,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也将急剧增加,还有IPO常态化发行。这对股市来说都形成一种抽血效应。行情越上涨,这方面的压力也会越大

B. 美国股票年交易量怎么样

2017年美股日平均成交量为64.3亿股....而近期美国金融市场的三个现象引起全球市场的普遍关注,一是美元指数下90,二是美债收益率上2.8%,三是美股市场一度回调。美国金融市场“股债双杀”叠加美元指数的趋势性回落,对全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逐渐蔓延,市场风险偏好受到明显抑制。(财联社深度报道)

C. 美国股市,一天成交额能有多少亿美元

1、美国股市:
美股,即美国股市。包括三大股指:
(1)道·琼斯指数,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

(2)纳斯达克(Nasdaq)是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英文缩写,纳斯达克。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

(3)S&P500股价指数乃是由美国McGraw Hill公司,自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及上柜等股票中选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业类股、40家公用事业、40家金融类股及20家运输类股,经由股本加权后所得到之指数,以1941至1943这段期间的股价平均为基数10,并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广提倡。因为S&P指数几乎占纽约证交所股票总值80%以上,且在选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动性及产业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数货一推出,就极受机构法人与基金经理人的青睐,成为评量操作绩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2、美股交易量:美股历史上(2007年7月26日)的成交量峰值(995亿美元,约合6100亿人民币)

D. 美股三大指数情况

美股的三大指数:道琼斯指数工业生产均匀指数值、纳斯达克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
1、纳斯达克指数开创于1971年。以于纳斯达克指数金融市场发售之所有股权按总市值加权计算。纳斯达克指数的股权以新型行业为主导,包括电脑上硬体股、软件股、半导体材料股、网络股、通信股、网际网路股和生物科技公司股等与新科技相关各种各样类股。
2、道琼斯指数工业生产均匀指数值为在历史上最久远之股票价格指数。距今一百多年历史时间。道琼斯指数工业生产均匀指数值仅由销售市场规模最大的的30只股权构成。但因为包括的股权确实非常少,对比于股权数量逾万的美国股票销售市场而言,其象征性近几年来深受怀疑。
3、标准普尔500指数值遮盖的全部企业。全是在国外关键交易中心,如纽交所、Nasdaq买卖的上市企业。与道琼斯指数对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值包括的企业大量,因而风险性更加分散化,可以体现更普遍的销售市场转变。

拓展资料

美股,即美国股市。开盘时间:美国从每年3月第二个星期日到11月第一个星期六采用夏令时,这段时间其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3月初,采用冬令时,则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2:30-次日凌晨5:00。
2020年3月9日,纽约股市开盘出现暴跌,随后跌幅达到7%上限,触发熔断机制。3月12日,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达到7.02%,触发市场熔断停盘15分钟。3月16日,美国三大股指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跌逾7%,触发熔断机制,停盘15分钟。3月18日午间,纽约股市暴跌再度触发熔断机制。
交易规则
一、交易代码
交易代码则为上市公司英文缩写,例如:微软(microsoft)的股票交易代码为msft。
二、交易单位
交易单位没有限制,以1股为单位。
三、涨跌幅度
无涨跌幅度限制,原有股价涨跌单位为1/16美元,现今多改为小数点制(最低为1美分)。
四、开户手续
买卖美国股票只需要开立一个证券户头,此证券户头同时拥有银行户头的功能,若您将钱存进此户头但未购买股票,券商会付给您利息,但要扣10%的税,如果想免税可选择自动转存短期基金,由券商代为操作获利。
五、交易手续费
买卖美国股票的手续费,不以“交易金额”的比率计算,而以“交易笔数”为基准,而且因券商的不同而有异。例如:在知名网络券商e*trade开户交易,每笔交易手续费为14.99~19.99美元,若在拥有中文网站并有中文客户服务的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交易,每笔手续费为29.95美元。
此外,还有一种收费模式是以“交易数量”为基础进行计算的,不同券商的收费标准也有区别。例如知名美国网络券商盈透证券的交易费按照每股0.005美元收取,所以当投资者在一笔交易中买卖1000股时,盈透证券收费0.005×1000=5美元。

E. 海通证券:美国货币市场简析 结构、变化与启示

美国货币市场简析: 结构、变化与启示

摘要

美国的货币市场和利率体系

联邦基金市场与回购市场。 美国国内货币市场的基本体系是联邦基金市场+回购市场。其中联邦基金市场是无担保的资金借贷市场,主要供美国银行之间借入或借出准备金。回购市场则是有担保的资金借贷市场,参与方包括银行和非银等主要金融机构。次贷危机后联邦基金市场交易量不断下降,目前日均成交量仅在700亿美元左右,而回购市场日均交易量则接近1万亿美元。

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 美国回购市场分为双边回购市场和三方回购市场,其中三方回购的优势有两点,一是有专门的第三方机构对担保品进行统一管理,有效降低机构的交易成本;二是正回购方可以更灵活的配置抵押券,从而提升债券使用效率和二级市场的流动性。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还可以划分为传统的三方回购市场(交易量占比94%左右)和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交易量仅占6%左右),区别在于后者由FICC公司担任中央对手方,承担一定的交易风险。

美国的利率体系。 美国政策利率的核心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此外还有用于构建利率走廊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利率和逆回购利率等。货币市场方面,无担保的利率指标主要是联邦基金利率EFFR,有担保的利率则来自回购市场,包括TGCR(传统三方回购市场)、BGCR(传统三方回购和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SOFR(三方回购市场和FICC公司清算的双边回购市场)。

次贷危机后货币市场的变化

危机中的流动性问题和应对方案。 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有“日内松绑”机制,本质上是中介机构对正回购方的日内授信。在次贷危机期间,中介机构面临巨大的授信敞口,有动力提前抽回资金,导致市场流动性迅速枯竭。而美国政府除采用降息、加大投放等常规政策外,还出台了多项货币政策的创新工具。除救助银行外,还重点扶持货币基金等非银机构,稳定全市场的流动性预期。

危机后的回购市场改革。 危机后美联储着手对三方回购市场进行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限制中介机构“每日松绑”的规模,降低日内风险敞口。二是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增强市场透明度,其中就包括推出TGCR、BGCR、SOFR三个利率指标。三是折扣率的计算更加精细化,加强折扣率的常态化管理。

危机后利率调控机制的变化。 次贷危机前,美联储通过主动的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联邦基金利率。危机后美联储超额准备金规模飙升,主动调节政策失效,开始转向利率走廊模式。一方面向准备金支付利息,用超额准备金利率作为上限。另一方面推出隔夜逆回购协议(ON RRP),通过扩大ON RRP规模和交易对手方范围的方式,使其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下限的作用。

对我国有何启示?

利率调控方面,要重视非银机构的流动性问题。 美国在次贷危机中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重点解决非银机构的流动性问题。之后推出的隔夜逆回购协议中,也将投资银行、货币基金等非银机构纳入操作范围,加强对非银的流动性支持。而我国目前面临流动性的分层问题,对非银的支持仍待加强。

回购市场方面,可借鉴美国的三方回购模式。 目前我国回购市场仍以银行间的双边回购为主,即一对一磋商、无统一的折算率和质押品管理机构,导致交易成本较高,且机构更重视交易对手的资质,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倾向于“一刀切”,加剧中小机构的流动性压力。而交易所的回购模式类似于美国的一般担保品回购,由中证登作为中央对手方,承担交易风险。相比之下,美国传统的三方回购模式(中介机构仅管理质押品,不承担交易风险)更有借鉴意义。

1。 美国的货币市场和利率体系

1.1 联邦基金市场与回购市场

美国国内货币市场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联邦基金市场+回购市场的基本体系。 首先,联邦基金市场属于拆借市场,主要供美国银行之间借入或借出准备金。 出现准备金短缺的银行可以从拥有超额准备金的银行手中借入准备金,而不用提供抵押品,与回购市场有所区别。而联邦基金市场的交易利率就是联邦基金利率(EFFR)。

从参与方来看,联邦基金市场参与方主要是存款机构,包括美国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在美国的分支机构、储蓄和贷款机构以及政府支持企业(GEMS)等。从成交量来看,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无担保拆借市场的规模整体萎缩,联邦基金市场的成交量也出现趋势性的下降。19年至今,联邦基金市场的日成交量在700亿美元左右,而08年以前日均成交量可以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

而美国的回购市场08年之后经历了蓬勃发展,规模和流动性迅速上升。与联邦基金市场不同,回购市场是有担保的资金借贷市场。 回购市场的参与方范围更广,包括银行、证券交易商、货币基金、对冲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交易方向来看,回购市场的参与方可分为担保品提供商(包括证券交易商、对冲基金等,即资金融入方)和资金提供方(包括银行、货币基金、保险公司等,即资金融出方)两大类。

从流动性来看,14年以来美国回购市场成交量稳步攀升,19年至今,回购市场的日成交量接近1万亿美元,流动性远超联邦基金市场。而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美国的回购市场又可以分为双边回购市场和三方回购市场, 从成交量来看,目前三方回购和双边回购的成交量各占回购市场成交量的50%左右。

1.2 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

本节我们重点来看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所谓三方回购,就是指在回购交易中,交易双方将债券和资金交付至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托管机构,由其管理抵押品,清算资金的回购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双边回购中引入一个第三方的中介机构,该中介机构负责托管抵押品、做交易结算、为证券估值并确保保证金的交付等。在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中,扮演第三方机构角色的主要是纽约梅隆银行(此前还有摩根大通,但其16年后退出了该市场)。

三方回购的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有专门的担保品管理机构对担保品的标准、质押率设置、质押券选取和价值计算、期间管理、违约处置进行全流程的统一安排,可以有效降低担保品的管理成本,是一种更加标准化的货币市场工具。二是三方回购交易中不会指定抵押品,而是给出抵押品的约定范围和既定的折扣率,只要满足规定即可。因此正回购方可以更灵活的配置抵押券,尤其是可以充分利用信用债或其他小规模券种,从而提升债券使用效率和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还可以划分为传统的三方回购市场(Tri-PartyREPO)和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GCF REPO)。 1)首先来看传统的三方回购交易, 其基本流程如下:首先,正逆回购双方在签署双边回购协议并与第三方托管机构签署服务协议。之后托管机构将正回购账户中的抵押券划入逆回购账户,将逆回购账户中的资金划入正回购账户,以达成回购交易。最后当协议到期时,如果没有出现违约现象,则托管机构再重新进行反向操作,正回购方的质押券和逆回购方的资金同时到账,交易完成。

抵押品方面,传统三方回购市场的抵押品类别较广,包括国债、ABS、MBS、公司债券、市政债券、股票和货币市场工具等。截至19年5月,三方回购市场担保品规模接近2.3万亿美元左右,其中占比较高的是国债和房地产抵押债券(MBS)。而从折扣率来看,国债和MBS的折扣率较低,非投资级的ABS、公司债、股票的折扣率较高。

特别的,美国三方回购市场还有“每日松绑”和“日内授信”机制。 每日开盘前,托管行会对所有三方交易的债券和资金进行解冻,无论该笔交易是否到期,正逆回购方在日内均可以对各自的抵押券和资金进行再利用。每日收盘时,托管行再对未到期的交易进行重新捆绑。而在解绑的过程中,转入正回购方的质押券可以进行再质押或交易;转入逆回购方的资金则由托管机构代正回购方垫付。由此又形成了托管机构对正回购方的每日授信机制,成为了对正回购方提供质押融资的金融中介机构。

每日松绑和日内授信机制的目的是增加回购交易的活跃度,提高质押品和资金的利用效率。而由于三方回购中无需指定抵押品,因此在每日日终对交易重新捆绑时,正回购方还可以根据抵押品的约定范围对具体抵押品进行再分配,进一步增加交易的灵活性,降低交易成本。不过这一机制在金融危机中却成为放大流动性危机的风险因素,在下一章的内容中会重点提到。

2)而在传统三方回购市场的基础上,美国固定收益清算公司(FICC)在1998年推出了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 其托管和清算是由FICC公司和清算行共同负责的。与传统三方回购市场不同的是,一般担保品回购由FICC公司作为中央对手方, 因此作为中介机构的FICC公司需要承担交易风险,这与传统三方回购市场有所区别。 正逆回购双方通过做市商匿名撮合成交,成交后将合约转移至FICC公司,由FICC公司提供担保品的管理和交收,清算银行负责清算。而正逆回购双方均以FICC为交易对手方,从而消除了回购中的交易对手风险,降低了融资成本。

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的担保品包括国债、MBS、以及非MBS的机构债券等资产,其中以国债和MBS为主,这与传统三方回购市场的担保品结构有所不同。参与机构方面,由于是FICC公司推出的,因此只有FICC公司下属的政府证券清算部会员才可参与,目前的主要参与者以证券交易商为主。

从交易情况来看,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的流动性近年来逐渐减弱,19年以来日均成交量仅在300亿美元左右,占三方回购市场日均成交量的6%。规模上,截至19年5月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的担保品价值在7000亿美元左右,传统三方回购市场担保品价值在23000亿美元左右,一般担保品市场的占比约为30%左右。

1.3 美国的利率体系和调控机制

1)美国的货币利率体系

基于美国货币市场的机构,就可以进一步了解美国的货币利率体系。简单来说, 美国的货币利率体系包括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 其中政策利率的核心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其充当了美国基准利率的角色。此外还有用于构建利率走廊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利率和隔夜逆回购利率等。

货币市场利率方面,不同的货币市场均有相对应的利率指标。例如联邦基金市场的交易利率就是 联邦基金利率(EFFR) ,其基本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走廊内波动。而美联储还利用联邦基金市场与欧洲美元市场数据,构建了 银行隔夜融资利率(OBFR) ,用于更全面的衡量美国银行业的融资成本。如果再加上离岸市场的 美元Libor利率 ,则基本构成了无担保的美元货币利率体系。

而回购市场的利率则构成了有担保的美元货币利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指标: 三方一般担保利率TGCR (即传统三方回购市场的隔夜交易利率,不包括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 广义一般担保利率BGCR (包括传统三方回购市场和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的隔夜交易利率)、 有担保的隔夜融资利率SOFR (包括三方回购市场和由FICC公司清算的双边回购市场的隔夜交易利率)。三个利率指标的涵盖范围依次递进,且均不包括以美联储为对手方的交易,仅衡量机构之间的交易利率情况。

2)美国的次贷危机前的利率调控机制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的利率调控机制是“主动型”,即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利率。由于当时存款机构存放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是没有利息的,因此存款机构倾向于尽量少的持有准备金。截至2008年9月时,存款机构在美联储存放的准备金规模仅在450亿美元左右,超额准备金规模仅有20亿美元左右。

超额准备金的规模较小,意味着美联储可以通过主动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精准调控联邦基金利率。在加息时,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卖出国债或进行正回购操作,来减少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使联邦基金利率上移至基准利率区间之内。反之降息时,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或进行逆回购操作,来增加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使联邦基金利率下移至基准利率区间之内。

而银行超额准备金的交易场所不止是联邦基金市场,银行机构同样会在回购市场与非银机构进行资金交易,因此联邦基金市场就通过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交易与回购市场相连接。回购协议成为银行持有联邦基金的替代资产,回购市场的利率也自然会跟随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而变动。除此之外,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会导致银行负债端成本的波动,从而带动资产端收益的变化,利率也完成从货币市场向资本市场的传导。

2。 次贷危机后货币市场的变化 2.1 危机中的流动性问题和应对方案

美国的货币市场在次贷危机期间遭遇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其中三方回购市场成为了加剧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前面我们曾说到,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有“日内松绑”机制,本质上是中介机构对正回购方的日内授信。这一机制能够增加货币市场的活跃度,提高质押品利用效率,在非危机时间,市场流动性平稳时,风险较小。但一旦出现流动性冲击,中介机构就面临巨大的授信敞口,和逆回购方一样都有动力提前抽回资金,从而引发挤兑风险,并且导致市场流动性迅速蒸发。

对正回购方来说,一旦遭遇负债端挤兑,只能通过卖出资产的方式来弥补资金缺口,而大规模抛售资产会进一步压低资产价格,使得市场上持有类似资产的金融机构同时面临资产价值的减记。这一方面会加大质押回购再融资的难度,另一方面资产减值会侵蚀利润,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例如雷曼兄弟,其在08年二季度亏损27.7亿美元,三季度亏损额扩大至39.3亿美元,最终股价大幅下跌,公司陷入破产。

为了缓解次贷危机中的流动性压力,美国政府从两方面入手实施救助和改革措施。 首先在常规的货币政策方面, 美联储采用降息、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等策略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其中美联储在08年连续7次下调基准利率,至08年12月时基准利率仅为0.25%。而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规模也出现明显上升,并且用购买国债、MBS等资产的方式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除了常规的货币政策之外,美联储在次贷危机期间还出台了一些货币政策的创新工具。包括: 1)针对货币基金市场的政策工具。 由于美国货币基金是货币市场重要的逆回购方,次贷危机中货基遭遇赎回压力,导致货币市场的流动性迅速枯竭。为此,美联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工具,包括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ABCP MMMF)、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MMIFF、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前者是用于支持银行等机构从货基手中购买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用以缓解货基遭遇赎回后的资产抛售压力。后两者则是向SPV公司提供融资支持,用以购买货币市场的融资工具,包括大额存单、商业票据等,缓解流动性压力,增强市场信心。

2)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DCF) ,其原理类似于我国的SLF,主要是向一级交易商提供融资支持,美联储作为最终贷款人为面临危机的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3)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 ,即允许一级交易商以一般债券作为抵押,借入美国国债,提高金融机构的抵押品质量。 4)期限拍卖融资便利(TAF) ,是一种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向合格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日工贷款融资的工具,用以提供较长期限的资金支持。

2.2 危机后的回购市场改革

而在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成立了专门的改革小组,着手对回购市场,尤其是三方回购市场进行改革。根据其发布的《三方回购市场基础设施改革白皮书》,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限制每日松绑机制的规模,降低日内风险敞口。 每日松绑机制是导致危机期间金融市场流动性快速枯竭的重要原因,危机后美联储着手限制每日松绑机制,包括将松绑时间从早晨调至中午、将第三方中介机构对正回购方的日内授信规模纳入风险资本计提的范围等,最终的目的是要“彻底消除日内授信”。根据纽约联储的工作报告,截至15年6月,日内授信的三方回购交易量所占份额从2012年的100%大幅下降至目前的3%-5%左右,基本完成了初始目标。

2)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增强市场透明度。 目前美联储会每月发布三方回购市场的公开报告,内容包括市场规模、投资者集中度、保证金水平等,使投资者能够及时跟踪回购市场的情况。并且还推出了TGCR、BGCR、SOFR三个利率指标,使回购市场利率更加公开化。此外,三方回购的流程也更加规范,回购协议与三方服务协议需同时签订,改变了原有的先签回购协议再签服务协议的模式。

3)对抵押品折扣率的确定和管理进行改进。 一方面是对折扣率的计算更加精细化,除考虑债券评级、价格走势等因素外,还要对担保金进行动态监测,确定与市场风险相匹配的折扣率水平。另一方面是加强折扣率的常态化管理,减弱其顺周期性,也能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此外,逆回购方还应针对正回购方的信用状况和担保品情况建立应急预案,计提担保品损失准备金,最大程度降低担由保品价格波动引发的风险。

2.3 危机后利率调控机制的变化

上一节中我们提到,次贷危机中美联储出台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多维度的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而这些政策导致短期内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规模从08年8月时的20亿美元左右,飙升至10月份的3000亿美元。超额准备金规模的急增压低了货币市场的利率,使其逼近目标下限;而面对庞大的超额准备金规模,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也很难起到精准调控的效果。为此,美联储的利率调控机制开始从传统的数量型操作,转向利率走廊的价格型调控。

美联储于2008年10月提前实施原本将在2011年才落地的为准备金付息的政策,原本的计划是以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作为利率下限,再贴现利率作为利率上限。但由于联邦基金市场中的政府支持企业(如房地美、房利美等)无法获得准备金利息,因此这些机构倾向于将资金拆借给银行,再由银行存入美联储获得准备金利息。在这样的套利体系下,准备金利率反而成为了联邦基金利率的上限,原本的利率走廊机制就缺少了实际的下限。

之后美联储在2013年推出隔夜逆回购协议(ON RRP),将ON RRP利率当作利率走廊下限。 具体来说,美联储每天都以固定利率来进行大规模的隔夜逆回购操作,而如果逆回购的利率高于其他货币市场利率,金融机构会更倾向于参与美联储的逆回购交易,从而将其他货币市场利率抬升至逆回购利率之上,逆回购利率也实质性的发挥了利率走廊下限的效果。

而要达成这一目的,ON RRP操作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规模大,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机构的资金需求。 从13年9月至17年之间,ON RRP的日均交易量在1100亿美元左右,明显超过此前的公开市场操作规模。而截止到17年底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逆回购的总规模接近4000亿美元,是13年初的4倍。 二是范围广,可以最大程度的覆盖主流的市场机构,加强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效果。 美联储ON RRP操作的对手方不仅包括银行,也包括货币基金、券商等非银机构,因此ON RRP还承担了美联储调控非银机构流动性的作用。

3。 对我国有何启示?

1)利率调控方面,要更加重视非银机构的流动性问题。 美国在次贷危机中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除救助银行外,还重点扶持货币基金、投资银行等非银机构,稳定全市场的流动性预期。美联储在之后的公开市场操作中还进一步扩大了交易对手方,将投资银行、券商及货币市场基金等非银机构也纳入操作范围。这就使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同时惠及银行和非银机构,避免了出现流动性的分层现象。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公开市场操作对手方范围较窄,目前的49家一级交易商中,基本以银行为主,仅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中债增信三家非银机构。这就导致我国货币市场的流动始终存在分层现象,即资金沿着“央行——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非银”的链条层层渗透。而这样的层层渗透机制是较为脆弱的,一旦出现风险事件,机构之间的信任链条打破,就会出现流动性的阻隔。即使总量上流动性非常宽裕,资金利率下行,但链条下层的中小行和非银依然会遭遇资金的结构性紧张,并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央行的总量操作工具也会失效。

包商事件以来,央行频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货币,流动性异常宽松,隔夜的质押回购利率一度跌至1%以内,但部分非银机构依然面临流动性压力。而央行近期的政策也逐渐向非银倾斜,包括提高头部券商的短融余额上限,对其发行金融债进行松绑等。参考美国的经验,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若要更加精准有效,或可以考虑扩大一级交易商的覆盖范围,尤其要重视货币基金和券商行业的头部机构,弱化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断层现象。

2)回购市场方面,可进一步发展三方回购的交易模式。 美国次贷危机的经历和之后的改革方向,都为我国引入三方回购市场提供了思路。回购市场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货币交易市场,尤其是承担了链接银行和非银流动性链条的作用。但我国回购交易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是银行间回购交易的占比依然较高 ,19年以来银行间回购交易的日均成交量在3.3万亿左右,交易所的日均成交量在9500亿左右,银行间回购交易的占比接近80%。而银行间回购仍是传统的双边回购,即线下交易、一对一磋商、无统一的折算率和质押品管理机构等。这种交易模式会增加回购交易的成本、且灵活性较差。并且对于部分信评能力和担保品管理能力不够的逆回购方来说,会更加重视交易对手的资质,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就会“一刀切”,加剧非银等中小机构的融资压力。

其次交易所回购的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 目前我国交易所的回购模式类似于美国的一般担保品回购(GCF REPO),即由中证登作为中央对手方,实行担保品的统一折算和统一管理,相对于银行间回购交易更加标准化。但一般担保品回购模式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就是中央对手方承担了较大的信用风险,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可能会由于中央对手方的风险敞口引发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实际上美国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的发展近几年也出现了放缓,其在美国货币市场中的交易占比持续回落,目前交易量仅占回购市场交易量的3%左右,或也与这一缺陷有关。

相比之下,美国的传统三方回购交易模式更值得借鉴,即由中介机构负责抵押品的统一托管、逐日跟踪、交易结算、以及实时估值和违约处置,但不承担交易风险。这样可以降低回购交易的成本和中小机构的融资压力、使质押券配置更加灵活、并且能降低第三方机构的风险敞口。目前交易所已经推出了三方回购交易,但成交量较小,未来这一模式或有较大的推广空间。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F. 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如何发展起来的 谢谢

纳斯达克(NASDAQ)是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于1968年着手创建的自动报价系统名称的英文简称。纳斯达克的特点是收集和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它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
纳斯达克又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电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销售终端。
在30年的时间内,纳斯达克发展成一个上市公司总数和成长速度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始建于1792年,1896年以其上市公司为成分股的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建立)的股票市场,其成交额和市值等指数也与纽约证交所处于伯仲之间。目前,纳斯达克指数通常同道-琼斯指数一起被用来作为市场分析的基本数据。
1999年底,一座8层楼高的数据显示塔在纽约时代广场竖立起来,打破了道-琼斯指数多年独占这一广告要地的局面。因纳斯达克吸引力强,美国证券交易所(20世纪70年代前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并存的两个全国性股票交易所之一)于1998年同它合并,组成纳斯达克-埃迈克斯市场集团。1999年纳斯达克成交额1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当年日均交易额415亿美元(纽约证交所日均350亿美元)。1999年底收盘时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比市场成立之初上涨33倍。该年底纳斯达克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2000年3月9日达到了5046点,纳斯达克市场的总市值是6.7万亿美元。然而,到2001年3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却跌落至2000点以下,纳斯达克市场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损失的市值是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一半,是1987年10月华尔街崩盘市值损失的5倍。纳斯达克市场的总市值从2000年3月的6.7万亿美元,1年后只剩下2.7万亿美元。市值减少4万亿美元,大于公众持有的美国联邦债券总金额;超过社会安全及健康医疗信托基金的总金额;相当于日本及韩国经济的总和;等于美国的汽车、钢铁、电机及石油产业瞬间化为乌有;相当于美国所有住宅的总金额;相当于布什10年减税方案总金额的2到3倍;相当于布什2001年预定减税金额的1000倍。
曾经吸引全球经济界人士目光、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纳斯达克指数的暴涨暴跌,对于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究竟意味着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G. 股票,美国和香港,日本一天成交量大概多少

美国有9000家左右,成交1000亿左右,今天是840亿美元,祝你好运

H. 纽约证券交易所详细资料大全

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百老汇大街18号,在华尔街的拐角南侧。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欧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证交所-泛欧证交所公司(NYSE Euronext)。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一(2009年数据),IPO数量及市值第一(2009年数据),交易量第二(2008年数据)的交易所。在2005年4月末,NYSE收购全电子证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为一个盈利性机构。

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纽约证券交易所排名第372。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纽约证券交易所
  • 外文名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地址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麦哈顿华尔街11号
  • 功能 :证券交易
行前必读,景区介绍,关键信息,如何到达,景点美图,发展历史,上市要求,股票指数,数据统计,暂停交易事件,

发展历史

在美国证券发行之初,尚无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馆和拍卖行里进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当时24个证券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68号外一棵梧桐树下签署了梧桐树协定,协定规定了经纪人的“联盟与合作”规则,通过华尔街现代老板俱乐部会员制度交易股票和高级商品,这也是纽约交易所的诞生日。1817年3月8日这个组织起草了一项章程,并把名字更改为“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1863年改为现名,纽约证券交易所。从1868年起,只有从当时老成员中买得席位方可取得成员资格。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第一个总部是1817年一间月租200美金,位于华尔街40号的房间。1865年交易所才拥有自己的大楼。坐落在纽约市华尔街11号的大楼是1903年启用的。交易所内设有主厅、蓝厅、“车房”等三个股票交易厅和一个债券交易厅,是证券经纪人聚集和互相交易的场所,共设有十六个交易亭,每个交易亭有十六至二十个交易柜台,均装备有现代化办公设备和通讯设施。交易所经营对象主要为股票,其次为各种国内外债券。除节假日外,交易时间每周五天,每天五小时。自20世纪20年代起,它一直是国际金融中心,这里股票行市的暴涨与暴跌,都会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股票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引起波动。它还是纽约市最受欢迎的旅游名胜之一。 交易所在一战发生后不久(1914年7月)就被关闭了,但是这一年的11月28日又重新开放,使得各种债券自由交易支持作战。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票市场崩溃,股价下跌引起的恐慌又促使了大萧条。1938年10月31日,为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提高对投资公众的保护,交易所推出了15点计画。 纽约证券交易所 1934年10月1日,交易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为一家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有一位主席和33位成员的董事会,1971年2月18日,非营利法人团体正式成立,董事会成员的数量减少到25位。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欧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证交所-泛欧证交所公司。1股纽约证交所的股票换成1股新公司股票,泛欧证交所股东以1股泛欧证交所股票换取新公司的0.98股股票和21.32欧元现金。新公司总部设在纽约。 1953年起,成员限定为1366名。只有盈利250万美元(税前)、最低发行售出股票100万股、给普通股东以投票权并定期公布财务的公司,其股票才有资格在交易所挂牌。至1999年2月,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达亿股,交易额约达300亿美元。截至1999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过3000家,其中包括来自48个国家的385家外国公司,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超过10万亿。另外,美国 *** 、公司和外国 *** 、公司及国际银行的数千种债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6年年底,欧盟监管机构初步批准了纽约证交所(NYSE)与欧洲证券交易所(Euronext)的合并交易,从而为这笔交易的完成扫清了一个重大障碍。这预示着第一个横跨大西洋的证交所并购交易在经过六个月的跋涉后向终点更进一步。

上市要求

纽约证券交易所因为历史较为悠久,因此市场较成熟,上市条件也较为严格,像那些还没有赚钱就想上市筹资的公司是无法进入纽约证交所的,而历史悠久的财星五百大企业大多在纽约证交所挂牌,像:卖洗发精的娇生(johoson&jonhson),卖壮阳药威而钢的辉瑞制药(pfizer),做快迅服务的优比速(ups)和联邦快迅(fdx)等大公司都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成员。 在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纽约证券交易所为美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纽约证券交易所 对美国国内公司上市要求 公司最近一年的税前盈利不少于250万美元; 社会公众拥有该公司的股票不少于l10万股; 公司至少有2000名投资者,每个投资者拥有100股以上的股票; 普通股的发行额按市场价格例算不少于4000 万美元; 公司的有形资产净值不少于4000万美元。 对非美国公司上市要求 作为世界性的证券交易场所,纽约证交所也接受外国公司挂牌上市,上市条件较美国国内公司更为严格,主要包括: :1.最低公众持股数量和业务记录公司最少要有2000名股东(每名股东拥有100股以上);或2200名股东(上市前6个月月平均交易量为10万股);或500名股东(上市前12个月月平均交易量为100万股);至少有110万股的股数在市面上为投资者所拥有(公众股110万股)。 2.最低市值公众股市场价值为4000万美金;有形资产净值为4000万美金。 3.盈利要求上市前两年,每年税前收益为200万美金,最近一年税前收益为250万美金;或三年必须全部盈利,税前收益总计为650万美金,最近一年最低税前收益为450万美金;或上市前一个会计年度市值总额不低于5亿美金且收入达到2亿美金的公司:三年调整后净收益合计2500万美金(每年报告中必须是正数)。 4.上市企业类型主要面向成熟企业。 5.采用会计准则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6.公司注册和业务地点无具体规定。 7.公司经营业务信息披露规定要遵守交易所的年报、季报和中期报告制度。 8.其他因素对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有多项要求;详细说明公司所属行业的相对稳定性,公司在该行业中的地位,公司产品的市场情况。

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均采用“除数法”指定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 纽约证券交易所 是由纽约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它起自1996年6月,先是普通股股票价格指数,后来改为混合指数,包括着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500家公司的1570种股票。具体计算方法是将这些股票按价格高低分开排列,分别计算工业股票、金融业股票、公用事业股票、运输业股票的价格指数,最大和最广泛的是工业股票价格指数,有1093种股票组成;股票价格指数是以1965年12月31日确定的50点为基数,采用的是综合指数形式。纽约证券交易所每半个小时公布一次指数的变动情况。虽然纽约证券交易所编制股票价格指数的时间不长,但它可以全面及时地反应其股票市场活动的综合状况,因而较为受投资者欢迎。

数据统计

2,758 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总市值.7 trillion会员数 1,366

暂停交易事件

2015年7月8日,纽约证交所暂停所有证券交易,原因暂不明确。据路透社报导,可能是技术原因导致。CNBC报导指出,纽交所正在解决技术问题。纽约证券交易所因技术故障暂停交易超过3个半小时后,于当地时间15时11分左右恢复交易。

I. 美国股市对大股东有什么限制

《144号条例》对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过5%的大股东、公司高管、董事等关联方以及从关联方获取证券者的减持行为作出了详细规定,要求上述人士在卖出限制性证券时必须遵守慢走和披露程序。

如果你从公司关联方获得了限制性证券,并想向公众出售限制性或有控制权的证券,就需要同时符合《144号条例》列出的五个条件:

首先,卖出前必须持有这些限制性证券一年,锁定期开始于购买这些证券并足额付清时,且仅适用于限制性证券。

第二,在抛售前必须公布证券发行方的最新信息。这就意味着发行方必须编写定期财务报表,进行提前报备。相较于我国的先减持后报备,美国的做法无疑能减少市场的抛压。

第三,一年锁定期满后,每三个月可以出售的股份数额不能超过同类已发行股份的1%或四周内平均周交易量(美国三大交易所交易)的较大者。对于柜台交易的股票,包括在OTC场外市场和粉单市场交易的只能按1%的数额出售。

第四,此类出售必须在各方面都看作是常规的交易行为。不能做广告,经纪人不能收取高于正常水平的佣金,以防止利益输送。

最后,美国证监会(SEC)特别突出对高级管理层、董事等内部交易的监管,要求此类人员每三个月的总交易额大于5万美元或交易量大于5000股,须向证监会提交书面申请。

刑事方面,美国的《144号条例》规定每违规一次就处以10万美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还面临着最多五年的监禁。而我国尚未对相关的刑事责任做出具体规定。

(9)美国股票市场日均交易额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美国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的200年的发展大体经历过了四个历史时期。

一、第一个历史时期是从18世纪末到1886年,美国股票市场初步得到发展。

二、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886年——1929年,此一阶段美国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情况非常严重。

三、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从1929年大萧条以后至1954年,美国股市开始进入重要的规范发展期。

四、第四个历史时期是从1954年--,机构投资迅速发展、美国股票市场进入现代投资时代。

交易品种

1)股票普通股和优先股上市交易的有价证券新股和股权再融资纳斯达克和场外柜台交易系统证券国际股票私人和私人投资公开股票。

2)期权汇率、指数和外汇期权。

3)债券、基金及其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