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美国占了8个,大家怎么看
毫无疑问,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强国,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仍然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不过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1990到2020这30年间发生的变化,会更加有意思。
1990年的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有8家日本公司,前7位都是日本公司,几乎就是日本市值10大公司排名,美国只有两个公司排进前10,IBM(全球着名的IT企业-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排在第8,埃克森美孚排在第10.
10年后的2000年,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中,美国公司占了7个,日本只是剩下两个。
又过了10年,2010年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中,美国4个,中国有3家公司进入前10,由于石油和金属矿产价格大幅上涨,中国石油、埃克森美孚、必和必拓、巴西国家石油分别居第1、第2、第7和第9。
2019年最新的全球市值前10大企业,美国有8个,中国两个。
最后,这个排名的变迁也充分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在30年来的变迁,不得不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40年内迅速的崛起了,小伙伴们,特别是80后们,这是真实发生在自己生活的时代中的事情,生活变好了,国家强大了,感谢这个时代。
2019年美国GDP将达到22万亿美元,中国GDP14万亿美元——世界超大规模的两个经济体,世界最具实力的两个经济体——各种企业榜单无不体现这两个国家的超强实力!
以市值为标准,先看看美国十大上市公司vs中国十大上市公司!
全球十大上市公司,严格意义上讲,现在美国占7个,苹果、微软、Google、亚马逊、Facebook、伯克希尔、摩根大通——4000亿的VISA无法入选!因为除了中国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之外,还有沙特阿拉伯的沙特阿美公司市值也是超过VISA!实际上,沙特阿美是世界第一市值!
十大上市公司得出几点看法:
1. 美国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革命的先驱! 苹果、微软是计算机时代即产生的革命先驱,同时,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抓住了机遇。
2.Google和Facebook是PC互联网时代霸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又是先驱。
3.阿里巴巴和腾讯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先驱,但是,他们除了行业模式先进,市场空间大之外,他们还抓住了移动互联网,使自己成为除美国公司之外世界互联网公司之中的霸主。相反,新浪和搜狐虽然也是中国互联网的先驱,但他们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尤其是搜狐!
4. 时代在前进,产业在变化! 10年前,世界10强包括埃克森美孚、GE、IBM、沃尔玛,现在,全部退出名单了—— 科技 才是这个时代的主导——而且苹果、微软、Google、Facebook、阿里、腾讯还在跑马圈地,规模还在不断膨胀。
美国实力当然很强,但是,《财富世界500强》、《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世界上市公司市值1000亿美元以上榜单》、《全球企业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榜单》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企业的实力,也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产业的实力。
以《全球企业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名单》为例,这里面的公司主要都集中在 石化能源 、 汽车 、 电信 、 银行 、 保险 、 食品 、 商业连锁 ,但是,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例外!
除了韩国三星之外,中国和美国包揽了全部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的 科技 公司:
美国:苹果、微软、Google、亚马逊
中国:华为(独一个)——阿里巴巴营收将近800亿美元了,再过2年方可达到1000亿美元
中国还有一个行业世界第一——基建——基建狂魔哇(๑ŐдŐ)b
因此,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的公司还包括中国的几个基建公司——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
2019年美国GDP超过22万亿美元,中国GDP14万亿美元——世界超大规模的两个经济体,世界最具实力的两个经济体——《财富世界500强》、《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世界上市公司市值1000亿美元以上榜单》、《全球企业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榜单》都反应这两个国家的超强实力。
这反映出美国的特点:国家大、人口和人才多,经济发达。
国家大,代表这个国家地理条件多样化,可以有各种各样高 科技 公司发挥的空间。比如,研究寒带、温带、热带农作物种子的高 科技 公司,都可以找到合适的环境。比如,广袤的国土,本身就存在对大飞机、互联网的需求。
人口人才多,代表这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 科技 人才队伍。人口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任何一个国家,都只有一小部分人是高 科技 人才,更多的人是餐馆服务生和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这样,就必须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才能支持一定数量的 科技 人才队伍。
经济发达,意味着这个国家可以提供 科技 公司成长的优越的环境。比如投融资发达,就医给高 科技 公司提供启动资金。
所以,未来世界上如果有能在 科技 领域出现比美国更多大公司的国家,也必须在这些方面有雄厚基础。
俄罗斯,人口太少,地理环境有所欠缺。印度,地理上有所欠缺,经济稍差一些。巴西,经济增长的势头比较差,偏爱享乐的民族性格的也是生产大量高 科技 人才的障碍。
唯有中国,才可能在高 科技 领域出现一大批堪比美国同行的伟大公司。
纵观 历史 ,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一直都在变化。90年代日本占据8个,之后日本经历资产泡沫破裂;2000年美国占据7席,经历了互联网公司泡沫破裂;2010年比较分化,美国德国中国都有上榜;2019年,美国再次占据8个,这里面是不是暗含泡沫危险呢?
二战后,美国有意扶持日本来平衡亚洲的战略布局。其表现主要为,政治上没有报复美日战争恩怨,相反还释放了大量战犯,并迅速组建了日本新政权;经济上美国大力扶持日本,朝、越战争大量订单促使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并起飞。
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脉络主要是承接美国落后产能,这个过程中帮助日本制造业完成了由模仿到创新的飞跃(这里不得不吐槽那些看不起山寨文化的国人)。日本其强大的民族韧性,硬是把日本制造从劳动密集型向高 科技 型转变(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不是很熟悉?)。高性价比的日本制造在世界市场上迅速发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在这个背景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犹如添了一双翅膀一样超速前行。1970年日本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到了1978年日本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五成,占世界生产总值的一成!
日本经济的崛起,让扶持他的老大开始不安,对于美国来说日本应该是一个温顺而谦恭的盟友,而不应该是一个平起平坐的对手。美国对日本挖坑其实在1971年就开始了,那一年美日签署了一个协议(史密斯协议),促成日元升值16%也就是1美元兑换308日元。两方协定,日后次汇率为基准汇率,上下浮动范围在2.25%徘徊。协议签订当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由10%猛将到了4%,因为日本资源匮乏,这个升值并没有给日本带来更深影响(本币升值利于进口)。
高 科技 的深加工使日本经济并没有因为本币升值而陷入衰退,经过短暂一年的调整后,日本经济在1972年后继续回到快速车道。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盈余国和外债持有国。
日本制造80年代开始渗透到美国本土,日本 汽车 、日本半导体开始蚕食美国制造市场份额。而美国经济则陷入了滞胀的局面,对外贸易赤字连年扩大,国际收支严重失衡。1984年美国贸易赤字达到了1800亿美元,占到其当年生产总值的3.6%,美国经济出现了恶性循环,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在扩大!
这个背景下,签订了广场协议,日本经历短暂辉煌后跌落神坛。到了2000年,日本的企业估值前十名仅有2家上榜。而美国收割日本经济后,迅速走出低迷。
1995年后,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人类的认知。
当时最流行的一个理念,互联网将改变世界,这是当时最流行的一个口号。
随着资本的驱动,以及人们的认知,投资互联网企业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主要源自传统企业的投资失去吸引力,那些高成长公司的市盈率达到了高位。如果投资他们,按照价值投资体系,要几年才能收回成本。(当时普遍市盈率比80年代高了很多倍)
当时的新秀,互联网则不然。
互联网企业根本不用考虑市盈率过高的问题,因为这些互联网企业根本不存在任何盈利。
市盈率的概念是,每股的市场价格除以美股收益。
当时互联网企业,除了几个头部企业,根本不存在盈利的问题。
但是互联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概念性强,未来预期强,还有靓丽的故事。
没有市盈率,如何吸引投资者介入呢?
这并不能难道华尔街精英,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冥思苦想,发明了一个指导标准,市销率。
所谓市销率,就是每股市场价格与每股销售收入之比。
但是,一些互联网企业根本还在概念之中,没有销售收入怎么办?
华尔街经营再次闹洞大开,发明了代表未来销售的名次,那就是每股市价点击之比。
也就是说,现在没有销售不重要,每一个点击都代表了未来的预期销售。消费者点击的越高,互联网企业未来收入的可能越大。
在一系列的打包中,投资者开始注意财富机会,你们看互联网企业股价涨幅,买入的都赚钱了。
在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噱头下,美股互联网概念旱地拔葱,股价飙升!
股价是因为买盘多而上涨,越涨跟风的越多,泡沫就在这种不合理逻辑下吹大。
2000年后,美股互联网泡沫破裂。这里体现了价值投资的优势,互联网企业大多数退市,参与者最多的亏损100%,而成长股享受了下跌,但是公司还在。
当年活跃在互联网风口的企业,目前已经消失殆尽!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至今我们还在享受 科技 带来的变化。
只是当年参与互联网红利的企业,赚足人类贪婪的现金后,进入一个荒草的坟墓。
现在坟头上的草,估计已经很长了,可怜的甚至连个墓碑都没有。
过节的时候,也没有人去上个坟,去叙述下今天的场面。
2010年美国经历次贷危机后,出现了前十大市值公司分化的场面。新的格局正在形成,而日本已经在那场泡沫破裂中损失惨重,形成了中国、美国、欧洲三足鼎立的局面。2019年的市值排名中,美国再次夺魁!主要是 科技 类公司占据要塞。
按照 历史 规律,一旦一个国家集中出现市值8名以上,经济泡沫将会到来。这是美国经济危机的前兆吗?我们拭目以待!
2019年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美国占了8个,还有两个是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我国十占其二,也不错的!而在2007年中国股市6124点的时候,工行还问鼎过宝座的,那时候也是宇宙行之称,后来中石油上市,市值宝座位置才又移交。
历史 上前三大市值公司,第一为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那时候确实是巨无霸的公司,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位居第二的是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位居第三的是英国的南海公司,可是这两家公司却是名副其实的骗子公司。泡沫去掉后,剩下一地鸡毛。是不是让你想起中石油!对中石油也曾经进过 历史 上前五大市值公司,当时换算超过万亿美元,按如今估计在2万亿美金市值左右了。可是现在呢?二级市场还不是让投资者亏损累累!
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等等都是巨无霸,他们的研发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商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市场交易行为,成就了阿里巴巴、亚马逊等。
2008年低谷6469点后如今将近3万点高空,自然市值也是大幅飙升。而A股十年来还是原地踏步3000点不动,市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新股的上市,也就是股民笑谈的只是横长而没竖向增长。
总之,市值前十的位置也是不断更替的。公司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生产力是不断朝前发展的。期待中国出现更多的大市值公司,出现更多的好公司!
美国企业引领世界 科技 革命大步向前。
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中,美国独占了8个。美国依然在计算机技术,软件设计,生物制药乃至金融和能源行业引领世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两家来自我国的阿里和腾讯,主要是因为依靠的是国内较为封闭而庞大的市场,才勉强挤进了前十。
我们再来看看未来的人工智能和探空 探索 等领域,美国的波士顿动力和space x公司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技术突破。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美国企业仍将引领人类的 科技 进步。
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美国占了8个,大家怎么看?
最近我看到了全球市值排行榜,确实在前十大公司里面,美国占了8个。我觉得这是过去20年里长牛,以及 科技 大发展的结果,今天发生的事情,其实是上世纪美国推行 科技 主导的国策有关系。 接下来我来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美国在过去20年里主导了 科技 大发展,成就了跨国性的 科技 企业 。我们常说美国过去20年里主导了军事大发展,主导了 科技 大发展,在这场大改变中,自然成就了 科技 大企业的发展,FANNG成全球知名的跨国企业。
其次、美国过去20年 科技 发展, 科技 类公司推动美股走出长牛市,吸引全球资金投资 。 科技 类公司的赢家通吃的特性,让美国 科技 企业逐渐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独角兽企业。随着国家资金的推动,也造就了美股20年长牛市。
最后、中国占据了其他2席,也说明了中国慢慢进入了国家视野,未来美股的席位有所减少会是大势所趋 。 当下随着中国 科技 企业的发展,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航母级企业,慢慢有了进行全球竞争的能力。必须带领中国 科技 企业的跨国发展之旅。
总之、全球资金是非常敏感 的,逐利的,随着中国的GDP稳定中速发展,以及5G赛道的大发展,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美股的 科技 公司会在这场角逐中,慢慢会败下阵来。毕竟今天的成功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的。而当下中国的基础设施的发展,给了 科技 类公司更大的空间,可以预见的是十年之后,中国的 科技 企业将会有更多的入榜机会。
《日经亚洲评论》编制了一份截至2019年12月20日的全球公司的市值榜单。与楼主的观点略有差别、美国占据了7家,中国两家,沙特阿拉伯一家,但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属于石油行业。
从上表可以看出,美国大市值公司主要集中于电子、互联网、 科技 行业,像智能手机的苹果, 科技 公司的微软,互联网的脸书和谷歌、亚马逊,谷歌的安卓系统是手机使用最普遍的系统之一,金融业的摩根大通,哈撒韦公司属于投资公司,
从美国排名居前的 科技 公司来看,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还是很有竞争力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后,通过彻底的出清,国家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那就是以苹果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以微软为代表的云计算,以脸书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子商务,都成为了世界的翘楚,特别是苹果带动了一大波的产业链发展,微软的云计算引领了世界大数据和云计算热潮,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就目前美国 科技 实力而言,还是最先进的,像芯片半导体技术就是世界最先进的产业之一,一个制裁就让某通信公司陷入困境,只能接受美国苛刻的条件,付出沉重的代价,
美国 科技 公司成为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与美国三大股指不断创 历史 新高不无关系,股指涨不停,股价涨不停,形成巨大财富效应,让投资者获得巨大投资收益,转化为消费新动力,而美国又是一个消费型 社会 ,股市与经济发展就得到相互促进,股市上涨消费增加,进一步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刺激美国股市不断上涨,投资者得到更多投资收入,用于更多的消费,
A股如果也能像美国股市一样创新高,也带来几十万亿元的市值增加,让投资者获得巨大收益,可用于消费,对经济增长是大有裨益的,可是股指在牛市声音中再度跌破3000点,留给投资者更多的伤心和失望。
一个企业的市值在世界范围内排名靠前,也说明该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当一个国家这种企业多了以后,在一定程度上面也表明该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毕竟一个相对实力较弱的国家,想要诞生巨无霸企业难度不是一般地大。
据数据显示,在1990年的时候,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是日本电信电话、东京三菱银行、日本兴业银行、三井住友银行、丰田 汽车 、日本富士银行、日本第一劝业银行、IBM、日本联合银行与埃克森美孚(排名分先后)。
从上述名单可以看出来,大多都是日本的企业,来到了八家,剩下的两家是美国的IBM与埃克森美孚。30年前,市值排名前列的绝大多数都是银行,其他产业与金融银行业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差距。
到了2019年,榜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值排名前十的依次是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脸书、伯克希尔哈撒韦、阿里巴巴、腾讯、强生与JP摩根(单一股票市场市值)。前段时间上市的沙特阿美因为上市时间较短,暂时没有将它收录进去。30年后,日企无一上榜,我国倒是有两家企业上榜了。
30年前,日企可以说是风光无两,前十独占八席,如今前十日企无一上榜,除了可以看到竞争激烈以外,从这份榜单变迁史中还能看出哪些信息呢?
新兴产业的崛起。1990年,上榜的十家企业当中有6家银行,金融业或许是当时最稳定,赚钱效应最强的行业。到了2019年,市值前十名当中(单一股票市场的市值),仅有JP摩根这一家银行。互联网与高 科技 企业开始霸榜。
当然并不是说金融业现在不行了,事实上银行业仍是目前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但是目前金融市场已经相对稳定,盈利点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高端 科技 与人工智能是当前世界不少国家大力发展的行业,这些企业生命力强,可能目前带来的效益不是很多,但却是未来发展必须要攻下来的阵地,是当前这个时代主要的风口企业。
美国在 科技 这一块毫无疑问优势是比较大的,这也是美国在30年后的今天巨无霸企业完全压制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我国虽然目前还比不上美国,但是从 历史 变化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潜力不容小觑,正在大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全球市值前十大的公司,美国占8个这个很正常呀,你想想美国Gdp占全球多少,他是排名第一,那他的公司排名前10里面占8个,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说明他经济非常发达。
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经济非常发达,如果他公司排名不靠前,他能经济发达吗?
要想国家强大,你首先经济要发达,经济强大了,你才有更多的钱去发展更好的经济去做研发,不然你连钱都没有,你如何去支撑去研发?…
而如果你一个国家连经济都不发达,那你如何保障自己国家强大呢,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在经济上根本没有话语权,所以美国前十大的公司里面占8个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当某一天如果我们中国是世界经济第一,那么前十大里面占8个,我觉得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㈡ 沃森生物被指“杀掉快下蛋的鸡”,资产真的贱卖了吗
“快要下蛋了,把鸡杀了”。
这是12月5日晚间,出现在沃森生物股吧中的一则评论。直至深夜,沃森生物的股吧中依然一片沸腾。有的投资者大骂沃森生物管理层“不顾股东利益”,有的投资者表态“相信管理层”,也有的投资者只能在贴吧焦虑未来沃森生物的股价走向。
作为生物疫苗概念中的龙头股,沃森生物一向被散户及机构投资者看好。此次引起投资者争议背后,是沃森生物在12月4日晚间发布一系列公告表示:将以11.4亿元转让持有的子公司上海泽润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泽润”)32.6%股权,不再是上海泽润的控股股东。
上海泽润生物2003年成立,从事HPV疫苗(宫颈癌疫苗)研发多年。2011年,泽润生物的2价HPV疫苗研发项目获得国家药监局新药临床试验批文,2012年正式成为沃森生物的控股子公司;2017年旗下9价HPV疫苗也拿到新药临床试验批文。
作为沃森生物布局HPV疫苗市场的重要抓手,上海泽润控股权的转让计划如同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
12月5日下午,沃森生物举办了一场投资者电话会议,公司董事长李云春等一众高管出席。这场电话会议上,有投资者犀利提问李云春:该股权转让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是被动卖出股权、能否变更总经理等问题。当日晚间,沃森生物高层深夜回应媒体称,会持续保持跟投资者沟通,尽量争取理解。
65.14%,是目前沃森生物对上海泽润生物的持股比例,这意味着绝对控股权。在上海泽润的官网,公司的LOGO前缀上都有着“沃森生物”几个大字。
这被沃森生物管理层做出的卖股计划打破。12月4日,沃森生物发布系列公告宣布,拟转上海泽润32.60%股权,转让完成后泽润生物不再是公司控股子公司。
根据公告,此次接盘方之一的淄博韵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淄博韵泽”)才成立不到20天,主要合伙人为宁波向成创业投资、西安泰明股权投资。另一个接盘方为永修观由昭德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永修观由”),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主要合伙人包括上海观由投资、杭州泰格股权投资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家主要交易方的背后,都出现了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身影:泰格医药。
企查查数据显示,淄博韵泽的持股比例中,西安泰明股权投资的出资比例占99.9%。西安泰明股权投资的背后股东为一种投资机构,其中不乏上海东方证券创新投资公司、上海创业投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公司等,最大的股东为杭州泰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西安泰明股权超15%。另一家永修观由的背后,合伙人同样出现了杭州泰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身影。
数据显示,杭州泰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上市公司泰格医药的子公司,其中泰格医药直接持有股权为99.9583%,上海泰格持股比例为0.0417%。事实上,此次交易前,杭州泰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经直接持有沃森生物2.55%的股权。
同时,接盘方淄博韵泽拟以1.1亿元向上海泽润增资以认缴上海泽润新增注册资本;无锡新沃和源升投资拟以其持有的全部可转股债权转为股权的形式对上海泽润进行增资。股权变动后,沃森生物将持有泽润生物28.5%的股权。
要知道,上海泽润的HPV疫苗项目进展走在全国前列,一向被认为是估值可期。也正是这一点,沃森生物被很多投资人说是“贱卖”泽润生物,并质疑沃森生物放弃HPV疫苗市场的真正原因。
12月6日,沃森生物收到监管层的问询函,被要求补充说明淄博韵泽、永修观由成立以来股权结构的变动情况,淄博韵泽、永修观由对上海泽润下一步发展的战略 投入或安排的具体措施。
深交所还要求沃森生物结合上海泽润HPV、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进展和市场前景,说明转让上海泽润控制权的合理性,以及转让股权比例的确定依据,本次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等问题,并要求沃森生物在12月8日前将有关说明材料报送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并对外披露。
转让股权背后:未来仍将投入10亿研发费用 上海泽润连续亏损
众说纷纭中,沃森生物为什么卖掉上海泽润,成为一个争议点。
12月4日,沃森生物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股权转让后,公司将集中力量推进13价肺炎结合疫苗重磅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拓展,将公司重磅疫苗产品的先发优势转化为持续胜势。另一方面公司将更加专注于已布局的mRNA和腺病毒载体等技术平台的构建及其新产品的开发,持续保持公司在新型疫苗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
沃森生物还称,此次股权转让将促进上海泽润的相对独立发展,有利于上海泽润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化解因发展所需资源投入不到位、人才流失等因素导致的经营风险,有效保障投资人和合作伙伴的利益,“本次股权转让后,公司仍作为上海泽润的重要股东,将充分利用在疫苗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和能力,继续支持上海泽润的发展,为投资人创造价值。”
而针对HPV疫苗市场,12月5日,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在一场电话会议中回复投资者称,“两价和九价HPV疫苗持续研究和产业化尚需至少10亿至15亿元投入”“2价HPV疫苗更多是公益性质、9价疫苗上市几年后竞争激烈”。
数据显示,泽润生物近年来大力研发投入下,公司连续亏损且现金流逐渐紧张。
2019年,泽润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763.54万元,营业利润-4743.22万元,净利润-4732.4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01万元。2020年1-6月,泽润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109.05万元,营业利润-1115.83万元,净利润-1115.8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43.94万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海泽润的资产总额为11.27亿元,净资产为6亿元。
此次交易还将改善沃森生物的现金流。沃森生物称,在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将获得11.4亿元股权转让款,主要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国内和国际市场拓展等公司重点业务。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本次交易公司预计将产生净利润约11.8亿元-12.8亿元。
多年布局:已被受理的2价HPV疫苗生产申请与早已建好的厂房
事实上,HPV疫苗一直十分紧缺。今年4月,万泰生物旗下的厦门万泰研发成功的二价预防性HPV疫苗拿到批签发证明,意味着国产宫颈癌疫苗可正式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引起市场震动。
也是在4月,万泰生物成功上市,今年8月总市值曾突破1200亿元。当时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HPV疫苗市场规模可达1200万剂,销售约13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同样被寄予厚望的,正是泽润生物旗下研发的2价HPV疫苗以及9价HPV疫苗。
2003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 科技 园区内,上海泽润生物成立,当时专注于新型重组人用疫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2004年,沃森生物将公司的司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 细胞)技术转让给上海泽润生物。2012年,沃森生物决定对泽润生物增资,在年底完成对泽润生物的整合。
根据泽润生物官网介绍,公司目前的2价HPV疫苗已经在3期临床末期(2020年6月沃森生物公告,该2价HPV疫苗临床研究阶段工作已完成并提交新药生产申请),9价HPV疫苗已经在1期临床中,此外治疗性HPV疫苗已经获得临床批件,在研项目还包括重组手足口病疫苗、其他新型重组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项目。
在沃森生物收购泽润生物后,就一直在大力布局HPV疫苗市场。2019年,上海泽润获得了盖茨基金会250万美元的项目基金,用于加速9价HPV疫苗的临床研究和产业化进度,并在此基础上为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做准备以供应国际组织大宗采购。
当时沃森生物称,“在9价HPV疫苗获得WHO的预认证后,将进入国际组织大宗采购,为上海泽润进入国际市场铺平道路。“
今年6月16日,沃森生物发布公告表示,泽润生物自主研发的2价HPV疫苗于6月15日收到了国家药监局出具的新药生产申请《受理通知书》。沃森生物自述,“这意味着,继今年厦门万泰二价HPV疫苗上市后,第二家国产二价HPV疫苗的研发获得突破性进展,有望在未来1-2年内上市,为市场带来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沃森生物很早就在为HPV疫苗的生产做准备。2018年2月,位于云南玉溪,沃森生物新型宫颈癌疫苗产业化基地项目竣工,当时沃森生物的高管还表示,“我们正在以开发新型宫颈癌疫苗为首要任务“,“新厂房顺利建成,二价宫颈癌疫苗将实现年产1500万支的目标”。
根据沃森生物披露,该生产厂房不仅符合国内GMP标准,也是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专项资助下按WHO-PQ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未来可以帮助二价HPV疫苗更快地通过WHO-PQ认证,为全球市场供货。
目前,中国及海外市场只有三家企业能够供应HPV疫苗,其中包括美国默沙东于2006年6月推出的全球首个预防宫颈癌的四价HPV疫苗和在2014年推出的九价HPV疫苗。这两种疫苗相继在2017年、2018年在中国获批上市,此外,2016年7月,葛兰素史克2009年推出的二价HPV疫苗进入中国市场。
今年6月以来,沃森生物股价同样水涨船高,7月时沃森生物总市值突破1000亿元,可见市场对于沃森生物的期待。
转移目标至mRNA疫苗市场:机构期待沃森HPV疫苗 4个月总市值惨遭腰斩
时光回到约20天前。为庆祝公司成立20周年、上市10周年,沃森生物举办庆典,并首映了主题为“匠心制造,世界的沃森”的纪录片。
图说:沃森生物纪录片中,李云春展示的2010年曾写下的目标。
mRNA疫苗,正是李云春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中多次提到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今年5月,沃森生物还发布公告表示,与苏州艾博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博生物”)签署了《技术开发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开展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并实施商业化生产,以及合作开展带状疱疹mRNA疫苗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并实施商业化生产。
6月,沃森生物再次发布公告,与艾博生物合作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的临床试验获批,也是中国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mRNA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目前仅有美国、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按照12月5日李云春对投资者的答复,mRNA技术线路的新冠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一旦做成,价值并不低于HPV疫苗。
虽然有了新的方向, 而此次转让的泽润生物股权,也被投资者认为是“卖掉了一个万泰生物”。回顾机构所出的研究报告,也不难看出对沃森生物HPV疫苗的期待。
如中银证券在11月5日的研究报告中就表示,沃森生物前三季度研发管线全力推进,研发费用为1.54亿元,同比增加262%,“目前公司全力推进二价HPV疫苗的申报生产和上市工作,同时加快九价HPV疫苗和重组EV17疫苗等项目的研发进度。”
天风证券也在11月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沃森生物“重磅13价肺炎疫苗有望开启公司新的发展阶段,HPV疫苗系列、流脑系列未来销售潜力大,亦值得期待”。
今年6月,沃森生物的2价HPV疫苗传出好消息时,天风证券还曾发布研报表示,沃森生物“2价HPV疫苗销售峰值有望超过20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8月5日,沃森生物总市值达到顶峰,超过1400亿元。此后股价不断下滑。截至12月4日收盘,沃森生物收盘价报45.66元/股,对应总市值704.74亿元。
这意味着,4个月的时间,沃森生物市值已经惨遭腰斩。
㈢ 沃森生物市值多少沃森生物股票最高价位是多少沃森生物股今天价格是多少
疫苗概念在疫情期间很火,许多投资者都投资这个概念,沃森生物也是疫苗概念的,发展前景很好,紧接着就由我来阐述下沃森生物是否值得投资。在进行沃森生物分析之前,我给大家分享一份整理好的生物制品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能够领取:宝藏资料!生物制品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2001年被创办,是国内专业从事疫苗、血液制品等生物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现代生物制药企业,成功的成为了我们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主要产品有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等。
简单介绍完沃森生物的基本情况之后,下面将从亮点分析沃森生物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拥有全球两大重磅疫苗品种,疫苗产品丰富
经历数年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公司目前已具备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HPV疫苗,这两款疫苗当前是全球销量最高的重磅疫苗储备品种。公司所控股的子公司上海泽润研发的重组EV71疫苗申请临床研究得到回应,目前未过技术审评期。EV71疫苗是在2018年登顶国内最高产值的疫苗品种。除此之外,公司的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多个疫苗产品也都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跟着各疫苗产品研发和注册申报工作进展不断加快的步伐,未来实现上市后将为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提供稳定的支撑。

亮点二:推进先进生产线设备建设,打造智慧工厂
公司现在已经在云南省玉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生物技术药生产基地,生产线设备和厂房设施在全球中都比较领先。报告里除了说明拥有了疫苗生产基地的基础以上,公司将会一直一直的推进HPV疫苗产业化项目和疫苗国际制剂中心建设项目也会在玉溪产业化基地实行。同时,公司将通过设备设施自动化控制和生产质量信息化管理的深度融合,进行智能运营分析和风险监控,从而打造智慧工厂。因为篇幅的约束,多出的关于沃森生物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知识,我都已经撰写好,并整理到后面的这篇研报,点一下就可以获取:【深度研报】沃森生物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近年来,包括疫苗产业在内的生物产业被定位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予以鼓励和扶持。根据《中国制造2025》、《2021-2025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等相关政策,我们国家将会继续加快基因与生物技术、遗传细胞和透传育种、合成生物、生物药等领域技术创新,并且在疫苗的研发上继续下功夫,攻克疫苗相关技术,改善疫苗生产设备,秉承"攻克疫苗技术,发展生物制药壮大生物制药产业"为宗旨。而这也就代表着疫苗和生物制药产业在国家规划里是很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有很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沃森生物多年来一直在生物疫苗领域深耕,拥有不俗的研发制造能力,在未来肯定能收获更好的发展。
总结,生物疫苗行业是国家的扶持行业,沃森生物是很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沃森生物在未来的发展的行情如何,想要知道更加具体的话,把这个链接直接点开,有专业性极强的投顾来帮助你进行诊股,看一下沃森生物估值方面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沃森生物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0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㈣ AMEX上有什么股票
AMEX AMEX (American Stock Exchange)是全美证券交易所或称美国证券交易所 运行成熟与规范,股票和衍生证券交易突出。 上市条件比纽约交易所低,但也有上百年的历史。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需具备以下几项条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数在市面上为大众所拥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东(每名股东需拥有100股以上); (4)上个会计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税前所得。
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
1、三乐源集团(American Orientl Bio)(股票代码:AOB)
公司简介:
哈尔滨三乐源集团系集科技、工业、贸易于一体的健康医药生物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下设研究所、制药厂、大豆肽厂、保健食品厂、化妆品厂、外端口公司。以三乐源品牌为主导
的高科技主营产品为:保健食品类、药品、药械类、食品类、饮品类、营养素补充剂、食品添加剂、强化食品七大类。集团在全国建立了三十个分公司、办事处,拥有近一千个直系代理机构。.三乐源在大豆蛋白肽形成和发展领域居国际水平,企业自己研发的大豆蛋白肽项目获国家农副产品深加工示范工程项目,集团将致力打造成中国最大、世界最先进的"肽技术"基地。
上市进程:
公司于2003年5月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交易,2005年7月18日获批准升入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
2、天狮生化(Tiens Biotechpuorg USA Inc)(股票代码:TBV)
公司简介:
天狮集团组建于1995年,是一家以生物高新产业为根本,兼顾金融、地产、教育、文化、物流等多项产业的大型国际企业,在10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在国内注册了33家省级分公司和100家二级分公司,下设近3000家专卖店。在由全球着名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发布的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天狮集团以品牌价值74.12亿元人民币名列第64位。
上市进程:
公司于2003年10月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交易,2005年4月获批准升入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
3、沈阳生化(爱生药业)(AXM Pharma Inc)(股票代码:AXJ)
公司简介:
爱生药业是一家致力于OTC和非专利医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制药公司, 在沈阳建有同时符合美国及中国GMP标准的制药厂, 可生产包括片剂、胶囊、软膏、溶液剂及外用散剂在内的多种剂型。公司现有及即将陆续上市的产品包括:阿法欣细辛脑片、维肤康乳膏、爱生私语女性洁护乳、新奇士维生素系列等在内的54个产品。
上市进程:
公司于2003年4月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交易,2004年10月获批准升入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
4、东方信联(Telestone Technologies Corp)(股票代码:TST)
公司简介:
东方信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是以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主的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是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系统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应用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系统应用技术集成服务。公司总部设于北京石景山新技术开发区,在石家庄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有自己的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和生产制造中心,同时在全国各大省市建立有十九个工程技术服务分支机构。
上市进程:
公司于2004年8月26日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交易,2005年5月17日获批准升入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
5、杨凌博迪森(Bodisen Biotech Inc)(股票代码:BBC)
公司简介:
杨凌博迪森生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公司注册资本4920万元人民币,是国家石化总局农药定点生产企业、陕西省新型肥料生产定点企业、陕西省复混肥料生产定点企业、陕西省配方肥料定点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杨凌示范区科技型企业,也是陕西省和杨凌示范区重点扶持的重点骨干涉农企业。公司产品主要有:有机生物复合肥、农药、液肥和固体肥四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公司的营销网络中共有销售网点580多个。
上市进程: 公司于2004年3月1日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交易,在市盈率近19倍时以每股$4.8美元价格进行了首期融资,2005年8月26日获批准升入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
6、科兴生物(Sinovac Biotech Ltd)(股票代码:SVA)
公司简介:
公司是由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北大生物城注册合资组建的生物高科技企业。公司业务主要为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针对如甲型、乙型肝炎、流行性感冒以及禽流感、SARS等人类传染性疾病的疫苗。
上市进程:
公司于2003年11月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交易,2004年12月获批准升入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
7、新龙亚洲食品有限公司
新龙亚洲食品有限公司是山东龙丰集团公司与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创办的食品项目投资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现有龙口、北京、大连、洛阳、成都、岳阳等地生产企业9个,拥有总资产2.8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方便面、面粉、调味品、豆粉、饮料、纸箱、彩印及膨化小食品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8、海南金盘
海南金盘电气有限公司(中美合作),原海南金盘特种变压器厂,创建于1993年5月,座落在具有浓郁亚热带风情的海南省海口保税区。金盘电气是开发、生产节能环保型树脂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箱式变电站、高低压开关柜及其他特殊用途变压器的专业厂家,拥有12000平方米美式标准厂房,年制造能力400万KVA。
1998年2月,金盘电气的股票“JST”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第一家中国民营企业。
㈤ 医药生物的美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历程
毫无疑问,美国是生物制药行业的绝对领先者。美国的生物技术药物年销售额占到全球的60%以上,拥有世界上最成功的生物制药公司和最先进的技术。美国的生物制药公司数量也位居全球第一,小型独资生物技术研发公司的大量出现成为一种美国现象,而在欧洲和日本,这种特征并不那么明显。研究美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外部生存环境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显然对分析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大有裨益。
一、技术突破带动市场热情追捧
华尔街每一次对生物技术股的追捧,都与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休戚相关。
20世纪50-70年代,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逆转录过程、限制性内切酶、末端转移酶、连接酶等的发现使得基因重组成为可能,许多难以获得的蛋白被表达出来。这些被称为“魔术子弹(magic bullet)”的蛋白多针对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干扰素、EPO、胰岛素均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技术的重大突破使生物技术产品工业化成为可能,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应运而生,并催生了80-90年代初期资本市场第一次无比高涨的热情。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股市整体走淡,第一次生物产业投资狂潮亦渐渐平息,生物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反应平淡,IPO减少,生物技术股总市值增长缓慢。而仅仅几年后的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实施拉开了第二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序幕。HGP这将使得许多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药物设计从最初的随机发现转向靶向研究。生物技术划时代的突破性革命重新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2000年,华尔街生物技术股总市值达到3600亿美元,几乎是1999年的3倍!风险投资总额也达到顶峰。
以Amgen为例。该股在Nasdaq上市后股价持续走高,从可获得的数据来看,1984年末仅为0.104167美元,到1989年该公司第一个产品Epogen获得FDA批准,股价已上涨到1.020833美元!1991年,公司的第二个产品Neupogen获得批准,股价亦从1990年末的2.59375美元上涨到1991年末的9.46875美元!
Amgen的股价下一次大幅上涨始于1998年,同期Nasdaq生物技术指数亦大幅上涨,这一次资本市场对生物技术股的热情追捧主要由于我们在上文提到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渐渐浮出水面。
Genentech又是一例。该股股价走势与其治疗型单抗的上市紧密相关。上文表中显示,Genentech分别于1997、1998年分别上市了2个单抗产品,这是第一波上涨的起源。2003、2004年,该公司又上市3个单抗产品,对应的,股价亦从2002年底的16.58美元一路上扬。
Millennium的股价走势也许最能代表生物技术股的特征。该股股价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进愈走愈高,当Nasdaq为以网络股、生物技术股为代表的科技股疯狂的时候,该股股价从1998年底的6.47美元一直涨到2000年底的61.88美元,几乎翻了10倍!而到2001年,伴随着科技股泡沫的破灭,股价一路下滑,近年来保持平稳。其间的跌宕起伏,也许就体现着生物技术股的魅力。
二、制度环境——产业化的助推剂
美国国会在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的《贝赫-多尔法案》和《斯蒂文森-魏德勒法案》允许将财政资助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并允许将专利授权给某个制药企业专营。在此之前,自然界已知的微生物、细胞、蛋白等因被认为是天然物质而无法申请专利,这两项法案的推出使得学术成果向商业化的转换加快,大量研发型生物制药公司纷纷成立,大学等科研单位成为早期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包括Amgen和Genentech)的发源地。
美国的小型生物制药公司初创时大多与科研单位紧密联系,强大的学术能力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美国科技劳动力市场的高度流动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倾向促使优秀科学家参与到企业中去进行研究开发。美国政府根据科学家的申请,最高可出资100万美元帮助握有创新生物技术的学者注册成立新型生物技术公司,以促进该技术的产业化,也就是说,政府投资提高了科学家转型为企业家的成功率。
资料来源: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
三、融资渠道——注入生命之血
生物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资本市场的热情,20世纪80-90年代初期是美国生物制药资本狂热期。美国风险投资业(VC)经历70年代的萎缩后80年代开始复兴,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VC涌入。以Genentech为例,公司最初以一家VC公司的10万美元作为科研启动经费,作为回报,该公司持有其25%的股份。9个月以后,另一家VC公司投资85万美元,持股25%。与上一次注资相比,每股价格从12.5美分上涨到78美分。此时Genentech的产品——生长激素抑制素、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等还尚在实验之中。1977年,Genentech合成生长激素抑制素,这一突破再次吸引VC的眼球,公司第三次获得VC投资额95万美元,但这家VC公司只得到了8.6%的股份。
VC在支持新生物技术公司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其它制药子行业一样,生物技术公司在产品上市之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表中列举了PhRMA成员药品研发各阶段资金投入比例,这当然也包括生物制药公司。表中数据表明,超过40%的资金投入集中在上市前临床实验阶段。由于早期许多生物技术公司脱胎于大学等科研机构,临床前研发资金多来源于政府拨款,因此VC(还有一些大型化学制药公司)主要从临床实验阶段介入进行投资。
Nasdaq市场在生物技术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Nasdaq放宽对新上市公司的要求,吸引了大批在80年代开始快速成长的公司,在经过前期的投入后,股票上市是VC退出的最佳方式。Nasdaq对企业上市要求比较低,只要符合下面的三个条件及一个原则,就可以申请挂牌。
80年代,生物技术企业首发上市交易活跃,投资者疯狂追捧。1980年10月,Genentech作为第一家生物企业在NASDAQ上市,此时,Genentech只有4年的发展时间,主要产品尚在酝酿之中,总收入只有900万美元,税前利润仅30万美元,总资产500万美元。但公司上市1小时之内股价从每股35美元涨至每股88美元,成功募集3500万美元。VC、高科技企业、Nasdaq市场三者之间形成了共同繁荣的局面。
时至今日,VC和IPO仍然是美国生物技术企业募集资金的主要渠道,占到整个行业募集资金的50%左右。
㈥ 最优质的5只医药股
医药股票优质股有:健帆生物、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昭衍新药、艾德生物、欧普康视、大博医疗、健友股份、大参林、凯莱英。
1、健帆生物(300529) :血液灌流相关产品股,我国血液灌流领域龙头企业。营收和净利连续两年保持32%以上增长,净资产收益率24 %左右,毛利率84%左右,动态市盈率46倍,总市值243亿。
2、迈瑞医疗(300760) :医疗器械龙头股。营收和净利持续高增长,净资产收益率28%一47%之间,毛利率66%左右动态市盈率44倍,总市值1771亿。(国外转A股上市)
3、药明康德(603259):CRO 行业龙头股。营收和净利持续高增长,净资产收益率21一29%之间,毛利率39%左右,动态市盈率59倍,总市值927亿。(国外转A股上市)
4、昭衍新药(603127) :20 %左右,毛利率53%左右医药临床前研究服务股,国内安评领域行业龙头。营收和净利持续高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动态市盈率153倍,总市值73亿。
5、艾德生物(300685) :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龙头股。营收和净利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长,净资产收益率20%左右,毛利率91%左右,动态市盈率59倍,总市值77亿。
6、欧普康视(300595) :国内 OK 镜龙头企业。营收和净利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增长,净资产收益率21%一38%之间,毛利率77%左右,动态市盈率71倍,总市值144亿。
7、大博医疗(002901) :医用高健题材股,骨科植入类国内龙头。营收和净利连续三年保持16%以上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在28%以上,毛利率82%左右,动态市盈率40倍,总市值134 亿。
8、健友股份(603707) :药品原料、制剂股,国内注时剂国际化先锋企业。营收和净利连续三年保持32%以上增长,净资产收益率19%左右,毛利率47%左右,动态市盈率31倍,总市值190亿。
9、大参林(603233) :华南地区医药连锁龙头股。营收和净利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净资产收益率18 一37%之动态市盈率31 倍,总市值228亿。
10、凯莱英(002821) :国内 COMO 领先企业。营收和净利持续高增长,净资产收益率17%一 24%之间,毛利率46% ,动态市盈率53倍,总市值197亿。
㈦ 医美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
医美上市公司龙头股票有:
1、华熙生物:医美龙头股。华熙生物最新报价164.65元,7日内股价下跌0.23%;今年来涨幅下跌-12.85%,市盈率为121.96。 全球领先的、以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生产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透明质酸产业化规模位居国际前列,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企业之一;2020年6月,公司拟以2.9亿元收购东营佛思特100%股权,佛思特主营透明质酸原料的生产和销售,建设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透明质酸系列产品生产装置。
2、爱美客:医美龙头股。爱美客最新报价565.91元,7日内股价下跌0.59%;今年来涨幅下跌-13.13%,市盈率为125.54。 国产注射用玻尿酸龙头,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占比63.07%,其中爆款产品嗨体表现强劲,整体毛利率高达92.17%,高于茅台,纯粹的医美龙头股。
3、国际医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截止目前,公司在建工程项目主要为康复医院项目。公司已开展的医美、骨科、生殖业务属于上市公司。
4、奥园美谷:公司以绿色纤维为纽带,将在高端纺织品、医美、健卫等应用领域进行探索,特别将依托控股股东中国奥园集团在上海东方美谷(国内医美、化妆、健康产业基地之一)的战略布局。
5、苏宁环球:未来2~3年预计医美净利润5000万+,目前4家机构没有并表。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一致预期15亿元,占比3.3%。 华神科技:医美医院项目尚在推进中。
6、德展健康:公司控股子公司汉肽生物正在进行医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7、通策医疗(600763): 医疗服务龙头。通策医疗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62%至8.19亿元。 拥有昆明市妇幼保健生殖医学医院有限公司,主营辅助生殖医疗服务;出资设立三叶儿童口腔连锁管理有限公司,定位中高端儿童口腔细分市场。
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