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驭视科技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驭视科技股票

发布时间: 2022-12-08 14:26:47

1. 2月汽车出行大事件:车企拯救口罩危机;宁德时代牵手特斯拉

[亿欧导读]?2020年2月,车企转产拯救口罩危机;蔚来官宣落户合肥,项目计划融资超百亿元;宁德时代官宣“牵手”特斯拉;计划融资200亿扩大电池项目产能

宁德时代官宣“牵手”特斯拉;计划融资200亿扩大电池项目产能

2月3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与特斯拉以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下合称:特斯拉)签订《ProctionPricingAgreement(China)》协议。上述协议中约定,宁德时代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供货期限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2月28日,宁德时代计划通过私募融资200亿元人民币(约合28.5亿美元),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建设、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以提升盈利空间。宁德时代在提交给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表示,此次融资将帮助公司扩大其在福建、江苏和四川的电池工厂的产能,预计将新增锂电池产能超52GWh,以及一个储能研究项目。

高德地图联合交管部门在上海、重庆等上线“入境登记”功能

2月6日,高德地图联合交管部门在上海、重庆、郑州、苏州上线“入境登记”功能。春节返程用户可通过高德地图在线完成健康信息登记,从而减少返程过程在疫情检查站的停留和等待时间。

Uber2019年财报发布,全年亏损超85亿美元

2月7日,Uber发布了该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Uber营收40.69亿美元,同比增长36.82%,优于分析师预期40.6亿美元;净亏损10.9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24.83%,小于市场此前预期。

在2019年里,Uber营收141.47亿美元,同比增长25.53%;调整后的净收入为128.97亿美元,同比增长25.25%。值得一提的是,Uber全年净亏损更是超过85亿美元。

LyftQ4营收10.171亿美元创新高,亏损持续扩大,股价跌超10%

2月12日,美国打车平台Lyft公布了201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在第四季度,Lyft营收为10.171亿美元,同比增长52%,创下该公司史上单季度营收最高纪录,并超出分析师普遍预期的9.84亿美元;净亏损3.560亿美元,同比增长43%。从2019年全年数据来看,Lyft全年营收36亿美元,同比增长68%,同样创下该公司史上最高纪录,超出市场预期;全年净亏损26亿美元,与2018年净亏损9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近3倍。

网络Apollo获IATF16949认证,加速自动驾驶量产进程

2月24日,Apollo宣布近日已获得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符合性证书,这是汽车行业内最具权威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由国际知名标准认证机构T?VNORD北德颁发。与此同时,Apollo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质量管理中心中国分公司(VDAQMCChina)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作为质量管理委员会中国区(QMAChina)特邀中国企业嘉宾参与行业闭门会议。

驭势科技获新一轮融资,博世再加码中国自动驾驶

2月26日,驭势科技宣布在B轮融资中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同期投资的还有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金资本、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基金和重庆两江服务业基金等VC、PE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驭势科技称,2020年将持续开放融资,为公司发展引入更多支持者。

小马智行获丰田4亿美元投资,估值超30亿美元

2月26日,小马智行(Pony.ai)宣布获得丰田4亿美元投资,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合作,与此同时,双方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据了解,小马智行新一轮融资总额4.62亿美元,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总融资额近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瓜子二手车和毛豆新车母公司车好多集团宣布降薪

2月28日,瓜子二手车的母公司车好多集团发布了2020年2月和3月份的降薪方案,集团VP层:M6及以上全序列降薪50%;集团总监层:P9M4、P10M5全序列降薪40%;集团岗位:P序列、M序列降薪30%,补偿假期13天。

编辑:张宇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对话吴甘沙:博世投资驭势背后,低速无人车已至爆发前夜

▲驭势科技与上汽大众合作打造的自动驾驶乘用车

结语:自动驾驶分领域“春暖花开”

自动驾驶创业潮在国内于2016年兴起,在资本的加持下,出现了一系列创企,并在2017和2018年实现了快速发展。

不过进入2019年后,由于经济大势放缓,加之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时间遥遥无期,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了一种自动驾驶寒冬期的迹象。

然后在2020疫情期间,低速无人驾驶车辆在物流、配送、清洁、消毒等多个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和应用能力。

业界对低速无人车的关注度明显又提升了起来,加之限定场景的低速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度更高,且已经到了可大规模量产应用的前夜,因此才出现了眼下这波春暖花开的态势。

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低速无人车应用落地案例出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巨头加持,中国自动驾驶迎来新年的第一缕春风

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已经经历了一轮淘汰和发展,在第一阶段靠人才吸引投资者,第二阶段靠技术(原型车)吸引投资者,目前,大多数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发展到了第三阶段,靠商业化落地吸金,通过自动驾驶路测和Robotaxi试运营等来获得资本认可,但长久以来一直无法跃迁到下一个阶段,进入规模化常态运营阶段。随着产业资本在资金和资源上的大力扶持,中国的自动驾驶头部公司也将正式进入与美国头部企业相同的段位,翻开规模化运营的新篇章。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驭势科技这家公司怎么样

驭势科技是做自动驾驶的,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在业界名声很不错啊,是目前在无人驾驶领域商业化做得很领先的一家公司,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办公室的。驭势科技重在研发,在智能驾驶技术和产品方面都已经有推向市场的经验,业务上已形成了可规模化部署的L2-L4级智能驾驶系统。总体来说前景是相当看好。

5. 驭势科技的研发实力怎么样

驭势科技是一家致力于无人驾驶商业化的创新型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个非常典型的创新技术公司,其联合创始人吴甘沙,赵勇,姜岩,周鑫和彭进展拥有非常专注的技术背景,业务上已经形成可规模化部署的L2-L4级智能驾驶系统,并且已经与十余个头部客户协同创新,在多个商业场景中率先落地,吴甘沙在创业前曾是担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拥有数百人的顶级研发团队和完整的知识产权布局。这样一个核心创业团队的专注能力是毋庸置疑了,在北京设有总部,上海,浙江(嘉善),深圳和柳州设有分支机构,拥有数百人的顶级研发团队和完整的知识产权布局。

6. 驭势科技怎么样待遇好吗进了复试考虑要不要去

驭势科技是无人驾驶行业商业化的领导者,行业前景光明。驭势科技自身公司福利待遇也很好,薪资组成是现金+期权的模式。而且团队成员很年轻哦,老板也是做技术出身的,公司里技术大牛很多!如果是算法或者web开发这一类的岗位的话,那你本身也很厉害了,驭势科技对技术岗位本身的招录要求是很高的,先预祝你成功!

7. 疫情下的“资本宠儿”:20家车企获融资,自动驾驶领域火热

[亿欧导读]?2020年2月,共有20家业内公司更新了投融资信息,涉及到的细分领域包括:科技出行(5家)、自动驾驶(5家)、零部件与汽车后市场(4家)、汽车流通(3家)、智能网联(2家)……

此外,从融资金额上来看,在全行业20家完成融资的企业中,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仅在本月便完成3笔融资,并凭借共计159亿元融资位居榜首。截至目前,蔚来累计公开总融资额已超500亿元。如今,迈入2020年的蔚来,正设法自救,打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02部分企业融资情况简介

吾众汽车科技获600万元投资,深耕江浙汽后市场

2月7日,吾众汽车科技宣布,2020年1月获得杭州泰方投资的6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料显示,吾众汽车科技是一家新型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聚焦服务于5-30万辆私家轿车保有量的城市和城镇,主要业务涵盖洗车美容、维修保养、钣金喷漆、车辆改装、车险代办、事故车维修等。自创始之初,吾众汽车科技便重点探索区域连锁经营模式,目前已经构建由标准社区门店+钣喷中心组成的服务连锁层级和体系。

Turo获3000万美元融资,数位名人股东加注P2P共享汽车

2月7日,P2P共享汽车独角兽Turo宣布,已从曼哈顿风险投资公司(ManhattanVenturePartners)和Allen&Co.那里获得3000万美元的F轮融资。不过,Turo的扩张计划却受到了限制。Turo首席营销官AndrewMok表示,只有将重点放在那些租车至少一天的客户身上,公司才有利润可讲。

作为新一轮融资的部分“代价”,这家公司增加了几位名人股东,其中包括NFL球星拉里·菲茨杰拉德(LarryFitzgerald)、NBA球员维克多·奥拉迪波(VictorOladipo)和说唱歌手Chainz。对此,Mok表示,“让这些人加入进来,将真正有助于品牌推广,使品牌变得更具有知名度。”

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获8.56亿美元融资

2月25日,据外媒报道,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从日本投资者处获得融资8.56亿美元,其中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投资7.06亿美元,日本IT服务公司TIS投资1.5亿美元。Grab表示,将利用这笔资金为东南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保险以及理财产品。

仅1个月完成3笔融资,蔚来开启“疯狂”融资模式

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和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安徽省及合肥市领导均出席签约现场,根据协议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

据悉,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该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同时,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第二生产基地。

就在本月,蔚来曾宣布完成2笔累计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这意味着,仅在2020年2月,蔚来便已获得3笔融资,融资额共计159亿元。

小马智行获丰田4亿美元投资,估值超30亿美元

2月26日,小马智行(Pony.ai)宣布获得丰田4亿美元投资,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合作,与此同时,双方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据了解,小马智行新一轮融资总额4.62亿美元,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总融资额近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小马智行表示,此次合作关系的加深,有利于双方将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平台及技术更加深入进行融合。未来,二者将利用双方技术、知识及服务,为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驭势科技获新一轮融资,博世再加码中国自动驾驶

2月26日,驭势科技宣布在B轮融资中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同期投资的还有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金资本、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基金和重庆两江服务业基金等VC、PE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驭势科技称,2020年将持续开放融资,为公司发展引入更多支持者。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CEO吴甘沙表示,驭势科技为物流、出行两大领域提供无人驾驶技术,与博世合作将帮助公司实现产品和服务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客户。资料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驭势科技,总部位于北京,专注研发无人驾驶关键技术,曾获创新工场、真格基金、青山资本、西科天使基金等机构的投资。目前,公司还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浙江设有创新试制中心,在深圳、广西、成都、郑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 疫情再催热自动驾驶产业 多家小企业裁员产业链上淘汰反而加剧

博世展示创新性技术与前沿解决方案企业供图

《战略》删除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2020年智能汽车发展目标的内容,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制定了新的愿景: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并展望2035到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相比征求意见稿,《战略》将中国智能汽车标准体系的形成延后了五年,中泰证券认为,这更加符合当前的行业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律。

在具体的发展任务上,《战略》就对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以及网络安全六大方面进行了战略规划。相比征求意见稿,新强调了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能汽车应用试点、推动5G和车联网协同建设等内容,并提出予以财政支持和产业投资引导。

智能汽车相关概念股随即增涨,且多家上市公司根据自身业务布局对《战略》做出回应:均胜电子称受益政策推动,公司估值有望享有溢价;保隆科技由于股价连续上涨,发布公告称公司智能汽车相关产品目前营收占比较小,可能存在业务项目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目前,国内多家车企和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在布局自动驾驶,尽管有不少企业号称达到L4级别自动驾驶,但真正量产的技术也就在L3级别,且大部分车企都还停留在L2级别的辅助驾驶上。曹鹤认为,疫情过后,自动驾驶行业最终还是要按自身的产业规律发展。“萌芽阶段已过,成长期会比较长,目前处于成长期的初期。”其称。而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2015年至2017年自动驾驶领域融资数量和金额呈现大幅上涨,但2018年和2019年出现回落。

“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目前已经过了‘期望膨胀期’,正朝‘泡沫破裂低谷期’跌落。2020年自动驾驶的投融资将更加务实,关注未来几年能落地、量产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应用。”今年年初疫情爆发前,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称。而鹿文亮认为,《战略》推出后,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也定了,后面将加速发展,资本应该会更加重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 疫情概念发酵:小马智行、驭势科技获巨额融资

文/白杨

今日,国内两家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几乎同时宣布了融资喜讯。驭势科技(UISEE)公布在B轮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小马智行(Pony.ai)也宣布获得丰田投资的4亿美元融资。

事实上对自动驾驶行业而言,好消息还不止于此,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近期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获得融资较为密集,多家投资机构和行业巨头,正在与Momenta在内的几家自动驾驶科技企业洽谈中,更多好消息还在路上。

行业内的投资,除了资金上的支持,将来还有可能是技术上的协同发展。驭势科技告诉Autolab,“博世将自动驾驶技术划分为高速公路、城市、限定场景三大领域,驭势科技目前发力的限定场景自动驾驶,跟博世有很好的契合性,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沟通各种可能性,我们期待和博世在未来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真正为产业界赋能。”

博世与丰田的主动出击,也为国内车企敲响了警钟,是否应该赶上这波节奏,抢滩登陆优质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毕竟高瞻远瞩也是成为国际车企的必修课,近水楼台不得月,笑话就闹大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 专访驭势科技彭进展:智能驾驶进入下半场,为全行业交付AI驾驶员

出品 搜狐 科技

作者 宋婉心

5月17日,2021搜狐 科技 5G&AI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驭势 科技 联合创始人、首席系统架构师彭进展作为嘉宾,发表了题为《AI重塑未来出行与物流——“AI驾驶员”赋能全场景自动驾驶落地》的主题演讲。

演讲后,他接受了搜狐 科技 的专访,针对驭势 科技 的自动驾驶技术特色、机场场景的落地案例,以及更多细分场景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详尽解答。

彭进展指出,驭势 科技 在自动驾驶领域主张“真无人、全天候、全场景”的无人驾驶平台,“为全行业交付AI驾驶员,来赋能出行和物流新生态”。

2019年,驭势 科技 与香港国际机场正式开展“无人物流”运营,部署了多辆无人物流车,在机场内实现端到端的货物运输试运营,自主驾驶路线覆盖地上地下、室内、隧道等各类复杂环境。

而今年年初,落地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香港国际机场1月宣布,行走机场海天客运码头的行李拖车将于今年第一季度全部改为无人驾驶物流车,全面取代传统人力驾驶的拖车,运送海天客运码头旅客的行李。

驭势 科技 已经先后与境内外多个国际机场开展合作,成为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最早将无人驾驶应用智慧机场建设的无人驾驶公司。

“在机场里面,无人驾驶的挑战是非常大的。第一就是安全,因为要跟飞机有接触,所以安全的要求非常高。 第二,机场除了对安全有要求之外,对效率的要求也是非常高,因为这个航班都是严格按照时间来管理的,特别是香港机场整个航班特别密,地方还很小。 第三是环境,香港机场是填海填出来的,是靠海的环境,台风、暴雨、高温、烟雾,对技术本身、无人车产品的质量,以及运营的压力都很大。”

彭进展向搜狐 科技 表示,经过500多天的运营,以上三大难点已经基本克服。

而针对当下的造车热潮,彭进展认为,正是因为大家看到了智能驾驶进入了下半场,自动驾驶公司解决了技术、产品和第一批规模化商业化落地,让整个行业看到智能驾驶的爆发到来,所以才有这么多公司开始加入智能驾驶车的制造,这本身正是对过往自动驾驶 探索 的肯定。

以下为专访实录精编:

搜狐 科技 : 您先向搜狐的网友简单介绍下您在驭势 科技 主要负责的工作,以及驭势的技术特色吧。

彭进展: 我在驭势主要是负责技术研发和无人驾驶平台的一些搭建工作,目前来讲是专注于把无人驾驶算法和系统打造的更好更智能、更安全。我们叫真无人、全天候、全场景无人驾驶的平台,为全行业交付“AI驾驶员”,来赋能出行和物流新生态。

搜狐 科技 : 驭势 科技 和香港国际机场的合作,是业界知名案例,今年年初消息,双方共同研发的无人驾驶物流车也开始投入运营了,可以看出无人驾驶在机场的运用已经逐步上量,机场场景的落地,有怎样的难点?技术方面,驭势又是如何做到业内最先突破的?

彭进展: 大概2019年12月份,我们就开始在机场里面做常态的无人化的运营。刚开始几台车,现在几十台了,特别在去年疫情期,机场场景看到了无人车的优势,大量的推进它的部署和应用。

在机场里面,无人驾驶的挑战是非常大的,第一就是安全,因为要跟飞机有接触,所以安全的要求非常高。刚才我也介绍,我们在机场无人车上,除了本身无人驾驶系统的安全和冗余,我们还打造了“去安全员”的系统,甚至还提供了另外一套对机场的各种场景和环境进行监测,避开飞行器、车辆,并保持一定距离的智能系统,全方位地保证了无人车在机场运营的安全,在机坪区运营的安全。

第二,机场除了对安全有要求之外,它其实对效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这个航班都是严格按照时间来管理的,特别是香港机场整个航班特别密,地方还很小,所以效率要求非常高,要求无人车必须在多少分钟之内完成服务,不能超过这个,超过一次就相当于要记一次过。我们也是在效率方面要保证我们的无人车,不能出错了就停在那,你必须保证它时刻能运营,它出错了必须有别的方式来继续提供服务。

第三是环境,香港机场是填海填出来的,是靠海的环境,台风、暴雨、高温、烟雾,对技术本身,无人车产品的质量,以及运营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基本上经过500多天的运营,这三个困难我们都克服了。

搜狐 科技 : 驭势 科技 还在发力其他哪些细分场景?是如何布局的?哪些应用是投入重点?

彭进展: 我们目前在很多行业都发力,我们是全场景的AI驾驶员,我们提供的是AI驾驶服务,除了机场,我们在全世界最现代化的工厂,100多台无人车,在提供AI驾驶员的常态化运营。除此之外在公交,无人巴士方面,在RoboTaxi方面,在乘用车领域和无人配送方面我们也在发力,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全场景的AI驾驶员应用在除了这些所谓的特定的场景,也包括各种开放场景。

搜狐 科技 : 2018年时,您预计无人驾驶的成本下降到可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3-5年,现在来看,这个进度实现了吗?

彭进展: 2018年的时候,现在看来判断还稍微有点保守,实际上现在已经现在大家都在谈无人驾驶的下半场,上半场主要来讲还是技术产品,以及它是否能够 探索 真正的商业落地价值,到了下半场都已经证明了。

我们在去年就已经开始规模化运用无人驾驶技术,在很多场景有很多应用。到今年,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无人驾驶里面一个核心的关键器件——激光雷达它的成本下降的非常快,3年前那时候几万块钱,现在有几千块钱的激光雷达可以选择,再过三年,几百块钱的都有,大大促进无人驾驶产业化降低它的门槛,促进它的到来。

搜狐 科技 : 像网络这样做自动驾驶技术的厂商也已切入造车,您如何看待当下的造车热潮?驭势是否有计划下场造车?

彭进展: 正是因为大家看到了智能驾驶进入了下半场,我们解决了技术、产品和第一批规模化商业化落地的征服了这些困难,让整个行业看到,智能驾驶的爆发的到来。所以才有这么多的公司开始加入智能驾驶车的制造,这本身来讲,对我们过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坚持是一个肯定。

其次,我们还是坚持我们的观点,我们不造车,我们只提供AI驾驶员,跟全行业的其他的造车的公司一起合作,因为进入到下半场,行业开始慢慢的整合,观点就是谁擅长做什么就做什么,最后的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智能驾驶的未来更快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