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常州光洋軸承股票股價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常州光洋軸承股票股價

發布時間: 2022-06-11 23:15:45

A. 汽車配件概念股有哪些

汽車配件概念股:
1、輪胎橡膠類上市公司
輪胎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1913-1926年,因發明了簾線和炭黑輪胎技術,為輪胎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子午線輪胎的特點是簾布層簾線排列的方向與輪胎的子午斷面一致(即胎冠角為零度),由於簾線的這樣排列,使帝線的強度能得到充分利用,子午線輪胎的簾布層數一般比普通的斜線胎約可減少40—50%。簾線在圓周方向只靠橡膠來聯系。
風神股份(600469):公司是國家520戶大型重點企業、世界輪胎23強(06年數據)、中國輪胎出口基地,是國內最大的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生產企業之一(目前位居國內第5位)和最大的工程機械輪胎生產企業(產能穩居國內第一),主要生產「河南」牌工程機械輪胎、「風神」牌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斜交載重汽車輪胎,共計7大系列500多個規格品種,具有年產500多萬套、工業產值63億元的生產能力。
雙錢股份(600623):公司主營子午線輪胎和斜交輪胎生產和銷售,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國內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前列,公司產品規格品種較為齊全,為國內一汽、重汽、沃爾沃等30餘家重點汽車製造廠生產配套輪胎,生產規模、銷售收入和盈利水平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先進水平。
ST黃海(600579):公司通過一家老牌國有企業改制上市,主要經營橡膠輪胎的製造、銷售和橡膠化工產品的開發、生產及銷售以及相關汽車零配件和服務。
s佳通(600182):S佳通在世界輪胎巨頭佳通集團入主之後,競爭實力顯著提升。公司持有福建佳通51%股權,福建佳通是佳通集團在中國的五大輪胎生產基地之一,其半鋼胎生產能力在佳通輪胎五個工廠中排名第一,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半鋼胎生產企業。
黔輪胎A(000589):公司是中西部最主要的輪胎企業之一,旗下品牌包括「前進」、「大力士」、「多力通」等。公司輪胎產品主要包括載重汽車輪胎、工程機械輪胎、汽車斜交輪胎、汽車子午線輪胎、農業輪胎和實心輪胎六大系列上千個品種。其中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和汽車斜交輪胎是公司的兩大核心產品。
000599 青島雙星、002381 雙箭股份、300031 寶通帶業、600614 鼎立股份、002211 宏達新材、
002224 三 力士、000887 中鼎股份、601118 海南橡膠、300169 天晟新材、300237 美晨科技、
601058 賽輪股份等。
2、輪胎材料類上市公司
巨輪股份(002031):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子午線輪胎活絡模具製造公司,在產品設計、製造、工藝、裝備和質量等方面均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連續五年銷售收入和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產品質量位居世界前三,並且是我國新版《輪胎外胎模具》行業標准起草單位。公司憑借近幾年的打下的堅實基礎,正從以汽車子午線輪胎模具單一產品為主向輪胎機械產業鏈延伸。
黑貓股份(002068):公司是目前國內炭黑行業龍頭,公司及控股韓城黑貓、朝陽黑貓擁有二條濕法軟質和七條濕法硬質炭黑生產線,可生產六大系列21個品種軟、硬質濕法炭黑,4.5萬噸/年濕法軟質炭黑、15萬噸/年濕法硬質炭黑,居全國同行業第一位。受國家汽車產業振興計劃影響,國內汽車和輪胎企業開工率快速回升,輪胎企業的炭黑需求也開始轉暖。
神馬實業(600810):公司擁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尼龍工業絲(布)生產基地,具備10萬噸的尼龍66紡絲生產能力,公司的簾子布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杜邦,行業龍頭地位突出,主導產品尼龍浸膠簾子布及尼龍66工業絲市場佔有率達到30%左右,工業絲生產規模已擴增到近9萬噸,居全球第二位,產品質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產品60%用於出口,是我國極少數具有全球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公司還具備軍工題材,其主導產品包括新型改性尼龍66簾子布是工程胎、軍車用胎、航空胎、特種胎、高級乘用胎等的配套產品,占據我國軍需市場很大份額,「神舟」五號、六號降落傘骨架材料就是由神馬特品工業絲製造。
福星股份(000926):福星股份是國家大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巨人工程」企業,主導產品為鋼絞線、鋼絲繩和鋼簾線。公司經過不斷調整優化,形成了以子午輪胎鋼簾線為主的較為合理的產品結構,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子午線輪胎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新增年產2萬噸子午輪胎用鋼絲簾線」項目已完成,公司產能已經提高到5萬噸,公司的戰略目標是到「十一五」末年產能達到10萬噸。
恆星科技(002132):主要從事鋼簾線、膠管鋼絲、鍍鋅鋼絲、鋼絞線的生產和銷售,其中鍍鋅鋼絲、鍍鋅鋼絞線的產銷量位居全國龍頭地位。產品廣泛用於汽車輪胎、橡膠軟管、電力電纜、架空電力線等行業。
002442 龍星化工、300108 雙龍股份、002073 軟控股份、000861 海印股份、002337 賽象科技、
300121 陽谷華泰、002593 日上集團等。
3、發動機類上市公司
①、東安動力(600178):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微型汽車發動機生產企業。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微型汽車發動機、變速箱、零部件及相關產品的研製、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主導產品是小排量汽車發動機(發動機排量都在2升以下)。公司開發的十幾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產銷量長期位居國內同行業之首。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512家大型國有企業,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微型汽車發動機的開發及生產基地之一,擁有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具有獨立的發動機技術開發能力。
②、濰柴動力(000338):公司是我國大功率高速柴油機的主要製造商之一,主要向國內貨車和工程機械製造商供應產品,柴油機主要為重型汽車、工程機械、船舶、大型客車和發電機組等最終產品配套,並將配套市場由單一的重型汽車拓展到工程機械、大型客車、船舶、發電機組等多個領域。
③、宗申動力(001696):國內知名的摩托車發動機生產企業。
④、上柴股份(600841):公司以生產柴油機為主營業務,由工程機械市場為主逐步向車用市場和工程機械市場發展。同時,公司作為汽車和工程機械行業的配套生產商,有望受益於國家出台的汽車產業和裝備製造業調整振興規劃。另外,上海汽車成為控股股東後,公司成為上汽動力基地,與上海汽車實現產品互補,形成協同效應。公司在保持工程機械主要動力供應商地位的同時,在車用柴油機領域,將依靠上汽集團在整車領域的強大優勢,成為上海汽車的柴油機配套企業,同時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車系列車用動力平台,為更多的整車廠商提供各類產品。在車用柴油機領域,公司將重點形成與上海汽車商用車發展相協調的研發能力,以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車系列動力平台為目標,打造成為上海汽車商用車的動力基地。
⑤、全柴動力(600218):公司依靠突出的技術、品牌優勢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以車用、農用、工程機械用為主的三大系列100多個品種的產品體系,並成為國內機械龍頭之一。全柴動力在中小缸徑柴油機行業中地位顯赫,公司年產柴油機30多萬台,包括農用柴油機、汽車柴油機,以及相關機械產品,開發的產品有6大系列100餘個品種,功率覆蓋2-90馬力,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歐Ⅱ、歐Ⅲ多缸柴油發動機推出市場後大受歡迎。全國車用柴油發動機15家主要企業產銷203萬台,其中年產銷量在10萬台以上的5家,5-10萬台的10家。公司產、銷量在中小缸徑柴油機行業位居前列。在輕卡行業排名前10位的汽車企業,與公司配套的就有5家。
⑥、蘇常柴A(000570)、石油濟柴(000617)、江淮動力(000816)、雲內動力(000903)、濰柴重機(000880)等。

4、五金配件類上市公司
002071 江蘇宏寶、002150 江蘇通潤、600765 中航重機、002164 東力傳動、600960 渤海活塞、
000519 江南紅箭、002347 泰爾重工、002406 遠東傳動等。
5、軸承類上市公司
000559 萬向錢潮、000595 *ST西軸、 000678 襄陽軸承、002122 天馬股份、002046 軸研科技、
002050 三花股份、600495 晉西車軸、600592 龍溪股份、002406 遠東傳動、300095 華伍股份、
002553 南方軸承、601218 吉鑫科技等。
6、零部件類上市公司
000559 萬向錢潮、000665 武漢塑料、000700 模塑科技、000710 天興儀表、000760 *ST博盈、
000883 湖北能源、000901 航天科技、000980 金馬股份、002013 中航精機、002048 寧波華翔、
002085 萬豐奧威、002101 廣東鴻圖、600081 東風科技、600093 禾嘉股份、600112 長征電氣、
600148 長春一東、600151 航天機電、600303 曙光股份、600480 凌雲股份、600495 晉西車軸、
600507 方大特鋼、600520 中發科技、600523 貴航股份、600592 龍溪股份、600609 ST金杯、
600660 福耀玻璃、600676 交運股份、600715 *ST松遼、 600742 一汽富維、002126 銀輪股份、
002213 特 爾佳、002256 彩虹精化、000338 濰柴動力、002190 成飛集成、600960 渤海活塞、
600327 大東方、 002283 天潤曲軸、002284 亞太股份、002297 博雲新材、600741 華域汽車、
600805 悅達投資、600872 中炬高新、600114 東睦股份、000581 威孚高科、002324 普利特、
002363 隆基機械、002434 萬里揚、 002448 中原內配、002454 松芝股份、300100 雙林股份、
002472 雙環傳動、601177 杭齒前進、002488 金固股份、002510 天汽模、 002536 西泵股份、
601799 星宇股份、300176 鴻特精密、002547 春興精工、002555 順榮股份、002590 萬安科技、
002595 豪邁科技、600765 中航重機等。
7、整車類上市公司
000550 江鈴汽車、000572 海馬汽車、000625 長安汽車、000800 一汽轎車、000868 安凱客車、
000927 一汽夏利、000951 中國重汽、000957 中通客車、600006 東風汽車、600066 宇通客車、
600104 XD上海汽、600166 福田汽車、600178 東安動力、600303 曙光股份、600418 江淮汽車、
600565 迪馬股份、600609 ST金杯、 600686 XD金龍汽、600760 中航黑豹、600988 *ST寶龍、
600991 廣汽長豐、600213 亞星客車、600375 星馬汽車、600501 航天晨光、600262 北方股份等。
8、新能源汽車類上市公司
000572 海馬汽車、000625 長安汽車、000868 安凱客車、000957 中通客車、600066 宇通客車、
600104 XD上海汽、600166 福田汽車、600303 曙光股份、600686 XD金龍汽、600397 安源股份、
600213 亞星客車、600418 江淮汽車、600805 悅達投資、000800 一汽轎車、000927 一汽夏利
002594 比亞迪等。

B. 常州的江蘇恆立液壓油缸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待遇好嗎常州的光洋軸承和瑞聲科技的待遇好不好

恆立是目前國內最好的油缸企業,他的人員在國內的油缸企業中,待遇還可以;比外企低一些,比如現代油缸、博士油缸

C. 常州光洋軸承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常州光洋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江蘇常州,地處滬寧高鐵中部,城際高鐵至上海僅需1小時車程。自1994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汽車精密軸承的研發、製造與銷售,主要產品為滾針軸承、滾子軸承、離合器分離軸承與輪轂軸承,產品主要運用於汽車變速器、離合器、重卡車橋和輪轂等重要總成,是主機的重要部件。
法定代表人:程上楠
成立時間:1995-04-22
注冊資本:46886.107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407000008586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常州新北區漢江路52號

D. 全國四大軸承市場在哪裡

一,軸承(Bearing)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friction coefficient),並保證其回轉精度(accuracy)。
二, 目前,中國軸承企業大概有4000-5000家,規模化企業有1500多家,主要分布在四大產業集聚區。
1,遼寧瓦房店地區是我國的軸承產業集聚區,有軸承企業約700家;
2,河南洛陽軸承產業聚集區是我國技術積淀深厚的軸承產業集聚區;
3,江蘇省是我國滾針軸承生產的大省,主要集中在「蘇錫常」地區;
4,浙江省是我國球軸承生產大省,其軸承產量佔全國近一半。
三,由於汽車工業的發展,帶動了軸承的需求。由於汽車軸承要求相對較高,目前具備汽車行業配套資格的本土企業大概有30多家,比較知名的有人本集團、瓦軸、洛軸、錢潮軸承、新火炬等,本土企業的產品主要用於乘用車中低端市場和商用車領域,一些規模大、知名度高的企業也有進入乘用車高端市場的,不過配套比例較小。

根據中國軸承行業協會對2013年全國96家主要軸承生產企業的統計,2013年中國軸承生產企業銷售額排名前20名的企業企業名單如下:

中國軸承生產企業排行榜(按銷售額排序)

排名企業名稱企業簡稱

1人本集團有限公司人本

2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萬向

3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瓦軸

4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洛軸

5天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天馬

6浙江五洲新春集團有限公司五洲新春

7慈興集團有限公司慈興

8大連冶金軸承集團有限公司大冶

9湖北新火炬集團公司新火炬

10哈爾濱軸承集團公司哈軸

11上海集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集優

12襄陽汽車軸承股份有限公司襄軸

13寧波更大集團有限公司更大

14重慶長江軸承股份有限公司長江

15常州光洋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光洋

16摩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摩士

17環馳軸承集團有限公司環馳

18甘肅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林

19福建龍溪軸承股份有限公司龍溪

20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軸研科技

E. 聽說常州滾針軸承質量好,不知道哪個廠家的更好啊

常州的恩克軸承生產的滾針軸承質量好,目前國內的生產技術已經和國外的相差無幾
但是價格比國外的便宜很多,所以還是建議支持國貨,我們單位的滾針軸承就是用的
常州恩克軸承的,用很久了,還不錯的,

F. 光洋精工株式會社的發展史

1983年(昭和58年)8月 光洋自動機株式會社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控制式動力轉向器
1984年(昭和59年)10月 與株式會社東芝聯合開發成功陶瓷軸承
1986年(昭和61年)1月 光洋自動機株式會社豐橋分廠開工
1987年(昭和62年)4月 合並光洋自動機株式會社,成為奈良分廠、豐橋分廠
1988年(昭和62年)3月 開始生產世界上第一套電動式動力轉向器
4月 與美國TRW INC.合資,成立TRW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MPANY(現 TENNESSEE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MPANY),在田納西州建設分廠
1989年平成1年3月 成立KOYO MANUFACTURING (THAILAND) CO., LTD.,開始在泰國生產軸承
7月 技術館竣工
1990年(平成2年)2月 在英國成立KOYO BEARINGS (EUROPE) LTD.,開始生產軸承
5月 龜山分廠開工
7月 與豐田汽車株式會社合資成立T&K AUTOPARTS SDN. BHD.,開始在馬來西亞生產軸承
11月 參與投資及技術援助法國SOCIETE DE MECANIQUE D'IRIGNY S.A.(現KOYO STEERING LYON S.A.S.)
1991年(平成3年)6月 在美國密歇根州成立北美技術中心,作為北美的研發基地
11月 在荷蘭成立歐洲統合中心,統合整個歐洲的業務
1992年(平成4年)7月 參與投資印度SONASTEERINGSYSTEMSLTD.(現SONAKOYOSTEERINGSYSTEMSLTD.)
1993年(平成5年)3月 追加收購法國SOCIETEDEMECANIQUED'IRIGNYS.A.(現KOYOSTEERINGLYONS.A.S.)的股份,將其收為子公司
11月 國分、德島、東京、引田、龜山、奈良、豐橋等7分廠取得ISO9002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1994年(平成6年)1月 微型和小口徑軸承事業部取得ISO9002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7月SOCIETEDEMECANIQUED'IRIGNYS.A.(現KOYOSTEERINGLYONS.A.S.)收購HYDROPERFECTINTERNATIONALS.A.(巴黎市郊)的全部股份
1995年(平成7年)4月 將中部光洋軸承株式會社、九州光洋軸承株式會社並入光洋軸承銷售株式會社,同時移交光洋精工的一部分銷售業務,成立光洋銷售株式會社。
4月 成立KOYOSTEERING (THAILAND) CO., LTD.,在泰國生產轉向器
6月 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Richland縣建設KOYOCORPORATIONOFUSA第2分廠
1996年(平成8年)3月 軸承、轉向器等所有產品取得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7月 與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豫北機械廠、岡谷鋼機株式會社合資成立豫北光洋轉向器有限公司,生產轉向器
8月 與中國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豐田通商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大連光洋瓦軸汽車軸承有限公司,生產汽車軸承
1997年(平成9年)1月 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合資成立一汽光洋轉向裝置有限公司,生產轉向器
7月 取得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QS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11月 在荷蘭成立歐洲技術中心,作為歐洲的研發基地
1998年(平成10年)2月 HYDROPERFECTINTERNATIONALS.A.收購ENERFLUXINDUSTRIES.A.(法國布洛瓦市)的全部股份,實現系列化
3月 參與投資羅馬尼亞軸承生產公司 S.C.RULMENTIALEXANDRIAS.A.,更名為KOYOROMANIAS.A.(7月)
6月 綜合技術研究所(奈良)竣工
7月 在巴西成立KOYOSTEERINGBRASILLTDA.
1999年(平成11年)1月 在美國弗吉尼亞洲成立KOYOSTEERINGSYSTEMSOFUSAINC.,作為在美國的第2個轉向器生產基地
1月 在法國成立轉向器歐洲統合中心
5月 研發、設計部門以及國內的生產基地全部取得ISO14001認證
2000年(平成12年)3月 在法國成立.A.S.,與法國標致公司進行轉向器的業務協作
9月 與豐田工機株式會社達成聯合開發電動式動力轉向系統的意向
2001年(平成13年)3月 愛知制鋼的子公司AICHI USA,Inc.與KOYO CORPORATION OF USA在美國合資成立KENTUCKY ADVANCED FORGE,LLC,生產、銷售精密鍛造毛坯
3月 在中國成立光洋軸承大連有限公司,生產汽車軸承
5月 在捷克與三菱電機株式會社合資成立ELECTRIC .R.O.,生產、銷售EPS的電子控制設備
5月 與富士機工株式會社進行轉向柱的業務協作
2002年(平成14年)11月 與豐田工機株式會社、株式會社DENSO、豐田汽車株式會社合資成立株式會社FAVESS,生產電動式動力轉向系統
12月 在日本首次取得ISO/TS16949認證(2002年度版)
12月 在中國成立銷售公司--光洋精工(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2003年(平成15年)1月 微型和小口徑軸承事業部與德島分廠合並
10月 美國TRW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MPANY完全子公司化,更名為TENNESSEE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MPANY
2006年1月1日 與豐田工機株式會社合並成為株式會社捷太格特
2011年1月1日 在廈門建立分公司,名為光洋連接器(廈門)有限公司

G. koyo軸承

KOYO軸承質量不錯!以前稱「日本光洋」,軸承行業常用口語稱謂「尻幺」,現在並入日本某個集團了(記不清名字了)日本四大綜合性軸承生產商之一。在世界軸承市場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全球前十。

日本四大公司(綜合性公司)
NSK 日本精工株式會社。日本第一,全球前三。見長於精密軸承,在中國南方認可度比北方高。
NTN 日本東洋。見長於汽車軸承。
KOYO 日本光洋。見長於汽車軸承。
NACHI 日本不二越。主要製造工業機器人、鑽頭。軸承約為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前數據)

日本五大公司(含專業性生產商NMB)
NSK、NTN、KOYO、NACHI
NMB 日本美蓓亞。世界最大的微型軸承生產商(或最大之一)。

綜述:拋卻個人情感方面的東西不說,不得不說這些軸承的質量還是十分可靠的。這五家企業都在全球前十之列。

H. 常州光洋軸承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啊

還可以吧,以前是和NRB合資的,後學到了技術後就將NRB踢走了,目前是民企性質,產品還是不錯的,工資一般吧,當然看你從事什麼職業,技術工的話,相對要高一些。

我在裡面做了一年,天天加班,沒有休息(好的時候一個月休一天,一般不休息。),而且沒有加班工資,這個簡直就是SB來的地方。

不過我是車間裡面的,如果你來應聘高級工程師的話,哪就不一樣了,我們的工程師的工資都能達到3500(高級工程師,不過你要達到工作年限10以上),一年能拿大概4萬。

I. 常州光洋軸承有限公司怎麼樣

我個人感覺挺不錯的,員工待遇還不錯,而且領導比較實在,我聽過該公司一位經理的報告,還有幾位朋友對該公司的評價也不錯

J. 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跟洛陽軸研什麼關系

http://lyc.qpzy.cn/
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
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軸承行業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軸承製造企業。 可生產九大類型、各種精度等級的6000多個軸承品種,年生產能力7000萬套,產品最小內徑10毫米,最大外徑5.44米,最輕25.4克,最重 15噸。產品廣泛應用於轎車、載重車、鐵路、船舶、礦山、冶金、石化、電力、農機、輕紡和航天、航空等重要領域。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可根據客戶要求設計研製各種特殊結構、特殊性能、特殊用途的軸承。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整體通過了ISO2000版質量體系認證,六個子公司通過了ISO2000版質量體系認證,其中轎車軸承生產線還通過了QS9000質量體系認證。"LYC"品牌軸承是"全國重點保護名優產品"。有2種獲得國家金質獎,5種獲得國家銀質獎,70多種獲得省、部優質產品獎。 "LYC"以"向顧客提供信得過的產品和服務"為根本宗旨,努力滿足您的需要, 與您共創事業輝煌。

洛陽軸研 - 洛陽軸研科技有限公司
http://www.lianai.com/company/~688929.htm
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機械工業部洛陽軸承研究所改制而成的大型股份制企業,公司傳承研究所原有的技術優勢及質量品質,並在新的運行機制下發揚光大。公司專業從事滾動軸承及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及對外貿易,尤其在「高」、「精」、「尖」、「專」、「特」等高技術含量軸承的開發生產方面獨具優勢。誠信、團結、務實、創新是軸研科技的企業精神;反應靈敏、行動迅速、求是務實、精益求精,是軸研科技的企業作風。公司已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002046深市證券。軸研科技願與您攜手並肩,共創美好明天!

業務范疇: 軸承圓度儀離合器磨床機械零部件加工其他試驗機
企業類別: 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模式:
主營產品: 精密機床軸承;軋機軸承;單向軸承;超越離合器;牙鑽軸承;交叉滾子軸承;風力發電機軸承;機器人軸承;紡織軸承;高溫軸承;角接觸球軸承;電主軸;磨超生產線;冷輾機;軸承檢測儀器;防銹潤滑油;超低溫軸承;特種軸承;軸承試驗機;量身定做軸承;
注冊資本: 4000萬元(萬(人民幣))
公司注冊地: 中國河南洛陽
法人代表/負責人: 羅繼偉
公司成立時間: 2001年
員工人數:
研發部門人數:
廠房面積:
經營品牌: zys
主要市場: 大陸港澳台地區北美南美東歐東亞東南亞中東全球
主要經營地點: 全國各地
公司營業地:
年營業額: 人民幣
年進口額:
年出口額:
月產量:
主要客戶: 機械製造、機床、紡織、醫療、印刷、食品
質量控制:
管理體系認證:
信用等級參考: 評選公司: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等級:AA編號:0146
OEM代加工: 提供
開戶銀行: 工行洛陽市長春路支行
銀行帳號: 1705021209021011664
工商注冊信息: 已驗證

聯系人: 俞瑋先生(企劃證券部部長)
電話: 86 0379 64881352
傳真: 86 0379 64881518
行動電話:
企業地址: 吉林路1號
郵編: 471039
公司主頁: http://www.zys.com.cn

http://www.cnewsbank.com/showindex.php?i_id=5366758
洛陽軸承行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1、經濟規模。中國軸承行業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持續、快速、穩定的發展,已形成了較大的生產規模。2005年全行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達1092家,全年生產各類軸承50.4億套,實現銷售收入453億元,軸承產量和銷售收入居世界第三位。近年來,軸承進出口貿易逐年的攀升對拉動軸承工業快速發展也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十五」期間,軸承出口量近100億套,年均增長8.9%;出口創匯近50億美元,年均增長16.6%,出口創匯占銷售總額的18%以上。
2、經濟結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軸承行業的經濟成分發生了深刻變化。哈、瓦、洛國有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繼續成為軸承工業的脊樑,依然占據著大部分國家重點主機配套市場。集中在江浙地區的眾多民營和私營企業得益於自身的靈活經營機智,市場經濟公平的競爭環境,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和地處沿海的有利條件,異軍突起,強勁增長,企業規模迅速擴大,占據了大部分通用軸承產品市場,其中一些優勢企業正努力向高端產品市場進軍。同時,世界各大軸承公司相繼進入中國,組建合資或獨資企業,形成了中國軸承工業的國有、民營、外資三足鼎立之勢。近年來,民營企業呈強勁增長的態勢,國有企業的比重逐年降低。隨著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化,國有企業的比重還將進一步降低,民營企業的比重還將進一步提高。
區域經濟的特色形成了新興產業集群的雛形。浙江省成為中小型軸承的生產大省,產能和出口均佔全國各省市前茅;江蘇省突出滾針軸承和軸承裝備產業;遼寧省集中了大型和軋機軸承企業;浙江新昌的軸承毛坯和山東聊城的保持架都形成了專業化生產基地,產品供應全國。
3、經濟質量。中國軸承行業技術水平逐步提高,已具有一定的技術實力。有一所(洛陽軸承研究所)、一院(第十設計研究院)、一校(河南科技大學)作為技術依託。全行業現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萬向、瓦軸、哈軸、洛軸、西北)、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萬向、龍溪、洛陽軸承研究所、西北)。全行業的產品開發能力有很大提高,掌握的軸承規格由1999年的39000種增加到66000種,為重大裝備和重點主機的配套率達到80%左右。市場品牌效應初步發揮,瓦軸ZWZ,萬向,哈軸HRB,人本C&U,天馬TMB品牌產品被評定為中國名牌產品,瓦軸「ZWZ」商標被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長期制約國內主機配套和擴大出口的微小型深溝球軸承的振動雜訊和密封性能的技術攻關得到突破,基本上可以滿足國內主機配套和擴大出口的要求,部分企業的產品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軸承出口由原來的普通產品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產品擴展,如鐵路機車軸承、鐵路貨車軸承、關節軸承、石油機械軸承、卡車軸承、轎車軸承等。軸承工藝裝備的開發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數控磨加工設備、鋼球加工設備不僅能滿足國內廠家要求,開始批量向國外廠家批量供貨,全行業已有200多條自動生產線,有10多家企業實現了軸承自動化生產。
企業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國際化,ISO9000認證工作進一步普及,質量體系逐步與國際接軌。企業管理體系趨於簡潔,突出個性,在管理方法和手段運用上,向國際水準邁進,一些優勢企業推行的ERP管理、「5S」(「6S」)管理、六西格馬(「6σ」)管理、品牌管理和再造工程等,在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上取得了新的成效。
4、行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低。中國軸承行業的設計和製造技術基本上還是模仿,幾十年一貫制,產品開發能力低,形成「兩弱兩少」,即基礎理論研究弱,參與國際標准制訂力度弱,少原創技術,少專利產品。二是行業生產集中度低。在全世界軸承300多億美元的銷售額中,世界八大跨國公司佔75%~80%。德國三大公司占其全國總量90%;日本五家占其全國總量90%;美國三家占其全國總量56%。而中國十家最大的軸承生產企業,銷售額僅佔全行業的36.2%,前三十家的生產集中度也僅佔49.9%。SKF公司一家企業的銷售額相當於中國近千家企業的銷售額的總和。三是製造技術水平低。軸承工藝和工藝技術發展緩慢,車加工數控率低,磨加工自動化水平低,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國有老企業中作為生產主力的仍是傳統設備。對軸承壽命和可靠性至關重要的先進熱處理工藝和裝備覆蓋率低,許多技術難題攻關沒有取得突破。軸承鋼新鋼種的研發,鋼材質量的提高與穩定,潤滑、冷卻、清洗和磨料磨具等相關技術的研發,不能適應提高軸承產品水平和質量的要求。四是企業管理水平低。中國軸承行業現處於產能擴張階段,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粗放型的忽視質量、效益和環境的企業管理模式。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不規范、不扎實,先進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方面進步較慢,企業信息化水平低,大多數企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停留在辦公自動化的低層面上,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尚未被多數企業領導所認識和重視。五是企業人員素質低。提高產品水平和產品質量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就是人員素質低。全行業還沒有一隻門類齊全、掌握現代機電技術的技術工人隊伍,熟練工人人數偏少,高級技術工人占技術工人總數的比例偏少,專業技術人員尤其是工程技術人員總量不足。中西部地區對專業技術人才引不進、留不住,東部地區企業缺乏高層次、復合型的專業技術人才,相當多的企業在營造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各類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政策和環境上投入不足,力度不夠。
二、洛陽軸承工業概況
據統計,洛陽市軸承研發生產及相關企業已超過200家。洛陽軸承研發生產企業眾多,專業門類齊全,水平參差不齊。統計資料表明銷售收入達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9家,2005年實現軸承生產5515萬套,銷售收入204395萬元,實現利稅3597萬元,職工總人數20294人。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廠家有120餘家,銷售收入2.9億元,職工總人數4021人。
軸承研發生產及相關企業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研發生產型企業。具備研發生產能力的企業不多,當前僅有兩家,其中有我國目前軸承行業綜合製造能力最強的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洛陽軸研科技有限公司。
2、研發機構。洛陽市擁有我國專業水平最高、門類最全的軸承研發機構。即:洛陽軸承研究所及洛陽軸研科技有限公司、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中機洛陽第十設計研究院。河南科技大學設有國內高等院校唯一的軸承專業及相關研發機構。
3、軸承專業生產企業。洛陽市專業生產廠較多,但是銷售收入達到或超過500萬元以上廠家較少,除前兩項所列企業及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維斯格公司等少企業外,大多數企業產品水平較差,基本依靠低成本、低效益參與市場競爭。
4、軸承零部件配套廠。軸承零部件配套廠分為鍛造廠、車加工工廠及滾動體等零部件配套廠。洛陽軸承鍛造企業始於為洛軸配套鍛件興起的一個產業,長期以來隨著洛軸的興衰起伏波動。近年來,除向洛軸等本市軸承企業配套外,已開始批量向省外軸承企業供貨,隨著國外軸承製造企業巨頭將鍛造配套的目光移向洛陽,我市軸承鍛造企業面臨著空前未有的發展契機。問題是洛陽軸承鍛造企業工藝水平偏低,在進一步控制製造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實施有效調整。
車加工配套生產能力主要集中在目前行業具有優勢地位的中大型車工件配套上,洛陽市中大型軸承套圈車加工具有較強的優勢。其中洛軸集團開始批量向鐵姆肯等國外廠家提供優質車加工套圈,洛凌等企業向日本NTN等國外廠家提供車加工套圈,部分企業向省內外軸承企業提供碾擴套圈。洛陽軸承車加工配套廠家工藝裝備水平參差不齊,多數工藝設備陳舊落後。
滾動體生產廠家較多,其中具有規模生產能力的有洛軸鋼球製造廠及滾子製造廠、河南省鋼球廠等,除中大型鋼球尚具有行業先進水平外,其餘產品處於行業中等水平,難以適應軸承檔次提高的需求。洛陽軸承滾子生產在軸承行業具有優勢地位,近年來出現蓬勃發展的局面,但是普遍生產規模較小。
軸承保持架本來是洛陽軸承產業的優勢產品,近年來該類產品中的中小型保持架的優勢已不復存在,中低檔產品逐漸被山東聊城所取代,高檔產品被進口或外資企業所取代。中大型保持架及實體保持架尚有優勢,但需要調整工藝水平,提高產品檔次,保持質量穩定。
5、軸承專用裝備。洛軸是我國軸承行業最早自行研製工藝裝備的工廠,近年來軸承裝備工業日益專業化、數控化、自動化,精度高、穩定性好成為裝備工業追求的目標。盡管洛陽軸承裝備工業起步較早,但整體水平處在中下游。洛陽精密機床廠具備了一定的生產規模,但其生產的軸承專用磨床主要用戶方向為中低檔次軸承企業,亟待調整產品結構。洛軸集團裝備公司具備產品研發生產能力,但應該調整企業服務對象,由維修服務型為主調整為研發、生產、銷售新型軸承工藝裝備為主,大幅度地提高企業技術經濟效益。
6、其他相關企業。洛陽圍繞軸承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軸承配套產業,包括現在有一定經濟規模的模料模具廠、工模具製造廠、專用冷卻液生產廠、主軸及電主軸製造廠、熱處理專用淬火油等一批企業,這些廠的很多產品具有自已的專利技術,並且銷往國內許多軸承製造企業,產品自身特點造就以上企業多數為營利型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7、人才教育培訓基地。河南科技大學設有國內唯一軸承專業,每年向軸承行業提供相當數量的高等技術人才。還擁有國內一流的職工技術培訓學校——洛軸技校,他們為洛陽及中國軸承生產企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中級技術骨幹及人才儲備,為中國軸承行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三、優勢與問題
1、優勢。洛陽是中國重要的科技城市。高科技優勢突出,擁有國家級科研院所14個,省級骨幹科研院所18個,6個國家級檢測中心,涉及航空、航天、電子、機械、材料、石油、化工等領域。軸承行業的科研中心、設計中心、高等院校和行業最大的生產基地均在洛陽,構成在洛陽發展高新軸承產品的獨特有利條件。洛陽機械製造業具有強大的群體優勢,相關協作條件優越。發展軸承工業所需的輔助生產、相關技術、標准、計量和實驗手段等均有現成的條件可供利用。洛陽屬中西部地區,與東南沿海相比,經濟發展步伐相對較慢,相應工資水平也有一定合理差距,而且洛陽熟練技工多,技術人員多,人才相對穩定,對企業發展有利,具有良好的成本優勢。
2、問題。一是產業規模小。洛陽市及河南省軸承產業在1985年以前處在全國各省市前列,近十年來,由於種種原因河南軸承產業總體規模下降到第四、五位的水平。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浙江軸承工業處在各省市的下游,2004年浙江軸承產業銷售收入達到85.43億元,產量11.25億套,營業利潤5.95億元,2005年已超過100億元,營業利潤超過8億元,居各省市前列。第二、第三位年營業利潤都在2億元以上,唯獨河南利潤總額為負值。浙江、遼寧、江蘇、山東、重慶等地涌現了一批具有較大經濟規模、產品水平處國內上游序列、經濟效益良好的中大型軸承企業,其中有浙江人本、天馬軸承、大連冶金、江蘇常州光洋、重慶長江等明星企業。二是產業分散、產品水平低。統計表明洛陽市軸承及相關產業數量較大,但產業規模超過500萬元以上僅有十幾家,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更少。說明這些企業多數處於資本積累階段,數量多、收入少反映產業散、水平低。
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依託洛陽一所、一校、一院、一廠的努力拚搏,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技術項目攻關,並創造性地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符合實際的工藝、技術、裝備等,使洛陽市軸承產業以洛軸集團、軸研所等個別具有產品研發、試驗等先進手段的企業為代表的產品水平不斷提高,水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大部分企業基本上依靠沿用洛軸或軸研所等單位的技術進行抄襲式生產,水平相對來講處於國內中下游水平,產品檔次較低,
四、發展戰略與指導思想
遵照胡錦濤同志關於「要把推進重大裝備國產化,作為提升製造業的戰略重點,切實加強現代化裝備業建設,發展新興產業集群」的指示,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行業發展全局,實施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和設計製造技術升級,推進大集團、「小巨人」企業建設,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生產集中度,實現從規模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
洛陽市應緊緊抓住國家推行中部崛起的有利機遇,在加快建設「新洛陽」的進程中,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加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新方法,採取符合洛陽軸承產業實際的切實有力的措施,走出一條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路子,構築洛陽軸承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1、以技術創新和技術發展,提高洛陽軸承產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洛陽市應根據自身優勢,依託一所(洛軸所)、一院(十院)、一校(河南科大)、一廠(洛軸)建立實施洛陽軸承產業技術信息平台,推行信息化建設,實現資源共享,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堅持高起點、高水平、少投入、快產出的原則,在資金投入上採取各企業按銷售收入的比例分擔及政府財政支持等靈活多變的方式進行,從而以技術創新和技術發展,推動和提高洛陽軸承產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
2、加快國有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企業資產重組和合作的力度。按照「整體剝離,帶資分流,多元股權,推向市場」的方針,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的運行機制,真正將企業推向市場。對規模小、競爭力低的小企業等,通過兼並、收購、投資等多種形式,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鑄造幾個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
3、積極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盤活無形資產,加速資本運作,擴大合資合作,實現企業穩步快速發展,形成符合洛陽特色的軸承產業結構。
4、調整組織結構,實施企業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大職能、小框架、啞鈴型、扁平化」的原則,分離輔助和服務功能,精化隊伍,明確職責范圍,提高運行效率,使企業經營從產值、產量型向經營效益型轉變,改善和提高企業經濟運行質量。
5、以河科大和洛軸技校為龍頭,大力發展職工教育。提高員工整體素質,使員工再教育率達到100%,專業技術人員占員工人數的比例達到15%,高級專業人員佔5%,使企業核心技術發展形成良性循環,佔領並保持國內行業領先水平,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
6、借鑒經驗。對於老國有企業可借鑒東北、重慶等地經驗,將企業銀行貸款進行打包打折處理,幫助企業從根本上解決債務負擔過重的問題;對企業下崗職工經濟補償金應有明確的政策支持,使企業在減員和改制過程中減輕包袱,輕裝上陣等。
7、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優先發展汽車軸承、鐵路軸承、冶金軋機軸承、石油機械軸承、工程機械軸承、數控機床軸承等為重點主機配套的高精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重點開發第三代、第四代轎車輪轂軸承、准高速、高速鐵路客貨軸承、辦公機械及新一代家電用靜音軸承、特殊材料軸承、特殊工況下使用的軸承、航空、航天、計算機、機器人等高新技術軸承;限制發展通用軸承,特別是通用微型、小型、中小型球軸承。形成一個適應市場多層次需求,各個檔次產品合理配置的產品結構:高端產品約佔30%;中擋產品約佔40%;普通產品約佔30%。主機配套率達到80%。
8、技術結構調整和優化。通過提高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提高設計製造技術水平,使產品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上一個大台階。
五、措施意見
1、自主創新。一是建設發展洛陽軸承行業自主創新體系和能力。發揮一所、一院、一校、一廠的在中國軸承行業自主創新中的骨乾和引領作用,通過政府政策扶持,強化他們在研發和創新上為洛陽軸承行業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依託的功能,建設發展以企業為主導、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核心競爭力。二是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由洛陽軸承研究所、機械工業第十設計研究院、河南科技大學和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有研發能力的企業參加,進行軸承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三是推動軸承相關產業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發。
2、優化產業結構。通過市場公平競爭,在正確政策指引下促進其由競爭走向竟合,形成一個戰略聯盟,通過優勝劣汰,做大做強一批有發展的企業,淘汰退出一批劣低企業,不斷提高軸承行業生產集中度。
3、推進名牌戰略。引導企業按GB/T19580-2004《卓越績效評價准則》提供的卓越績效經營管理模式,從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以及經營結果等七個方面,追求卓越績效,提高企業的整體績效和能力,持續獲得成功,創造創建名牌,推進名牌戰略。
4、提升製造技術。組織科研院所及大型企業集團對行業共性的技術進行攻關;開發並推廣應用先進工藝及裝備;促進開發洛陽特鋼的生產與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5、加強企業管理。引導企業按《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基礎工作規范化實施細則》規范企業管理;積極推廣應用18種現代化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推動企業建立健全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並使之有效運行;積極推行現場管理實行5S(6S)管理提高生產現場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安全水平;鼓勵企業按GB/T19580-2004《卓越績效評價准則》提供的卓越績效經營管理模式,追求卓越績效,提高產品、服務和經營質量,增強競爭優勢,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引導企業按「效益驅動、總體設計、分布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6、實施人才工程。加強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鼓勵企業通過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名師帶徒等多種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養。
7、加大資金支持。有關部門加大對具體企業、產品、技術項目的資金支持;對行業共性技術研究開發的支持,設立技術攻關基金。
8、加大政策支持。市政府研究借鑒江蘇、浙江、山東、瓦房店等地的成功經驗,推出符合洛陽軸承產業實際的政策,使洛陽軸承產業早日成為中國中部地區的軸承研發、生產、銷售的具有自身優勢的基地。
9、服務保障。市政府各相關部門在行業統計信息、產品准入、打假維權、價格自律、品牌推介等方面加大力度,使洛陽軸承產業早日騰飛,為中國軸承工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