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東減持股份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股東減持對股票的影響:
1、稀釋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因為大股東們減持1%,往往也會帶來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尤其是那些從財務投資角度減持籌碼的大股東們更是如此。
2、股東大量減持說明公司的領導層已經發現未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股價在近期可能成為很長時間無法超越的高點,對股價非常明顯的打壓。
3、從產業資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資本,因為連控股股東都開始減持,那麼,作為金融資本的中小投資者為何還要苦苦支撐呢?所以,股東們的減持相當於提供了一個估值新標尺。 4、盤活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提升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流動性。畢竟部分大股東的減持並非是因為股價嚴重高估,而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5、股東們的減持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那麼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在持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一樣。
拓展資料:
股份轉讓限制規定
我國《公司法》明確規定:「股東持有股份可以依法轉讓。」但《公司法》又對股份轉讓作了如下幾方面的限制:
1、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2、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3、國家股的轉讓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4、除法定情形外,公司不得為本公司股份的受讓人,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為抵押權的標的。
5、股東在法定的「停止過戶期」的時限內不得轉讓股份。
根據《公司法》第140條規定,股東大會召開前二十日內或者公司決定分配股利的基準日前五日內,不得進行前款規定的股東名冊的變更登記。但是,法律對上市公司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6、國有企業買賣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我國《證券法》第83條規定:「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控股的企業買賣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股份的收回包括無償收回和有償收回兩種。無償收回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無償地收回已經分派的股份。例如,股東自願無償地交回已分派的股份。有償收回又稱「收買」、「回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按一定的價格從股東手中買回股份。公司減少公司資本,可能會影響該公司的股票在市場上的價格。因此,《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但是,下列情況除外:
(1)減少公司注冊資本;
(2)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
(3)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
(4)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的。公司因減少公司注冊資本、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和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等原因收購本公司股份的,應當經股東大會決議。公司收購本公司股份後,屬於減少公司注冊資本情形的,應當自收購之日起10日內注銷;屬於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和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情形的,應當在6個月內轉讓或者注銷。公司因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而收購本公司股份的,不得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5%;至於收購的資金來源,應當從公司的稅後利潤中支出;公司收購的股份應當在1年內轉讓給職工。
『貳』 股東減持股份是利好還是利空
股東減持股份,短期內是利空,長期來看影響不大。
同時,轉讓的對象不同,那麼所釋放的多空信號也是不同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如是直接轉讓給二級市場的話,肯定是利空了。如果是轉讓給另外一家機構或者投資人的話就是利好,可以繼續持用。說明股權結構有變更了,但是會提升業績,是利好。
拓展資料:
一、減持股份
在股市的交易中,因為有賣出和買入,所以才有成交,股票的價格才會不斷的上下波動,才會有所謂的上漲和下跌。減持的意思其實就是股票持有者賣出股票,但是又沒有將股票全部賣出,只是賣出一部分。如果全部賣出,就是另外一種行為,叫作清倉。
二、大股東減持
1、大股東減持在股票市場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很多股票都有過大股東減持。大股東減持公布的原因不多,一般都是說自己資金的周轉需要,或者說投資其他項目的需要,所以賣出一部分股票,在市場是換取資金。一般大股東減持都會在市場上發布公告,說明在什麼時候之前,以什麼方式進行賣出股票。
2、大股東減持一般都會選擇在股票集合競價的時候大批量賣出,盡量減少因為個人的減持而造成對個股的影響。所以有時候會發現某隻股票突然在集合競價的時候會比較穩定,因為這時候股東集中以某一價格賣出去。
三、股份回購
1、股份回購是指公司按一定的程序購回發行或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份的行為;是通過大規模買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來改變資本結構的防禦方法;是目標公司或其董事、監事回購目標公司的股份。主要方式有用現金,或是以債權換股權,或是以優先股換普通股的方式回購其流通在外的股票行為。
2、收購效果主要表現在二方面:一方面減少在外流通的股份,增加買方收購到足額股份的難度;另一方面則可提高股價,增大收購成本。此外,回購股份也可增強目標公司或其董事、監事的說話權。當然,股份回購也有可能產生另一種結果,即股份回購可能導致收購夢碎,炒作收購概念的投資者因此而失望,由此引發股價回落。
3、回購股份在實戰中往往是作為輔助戰術來實施的。如果單純通過股份回購來達到反收購的效果,往往會使目標公司庫存股票過多,一方面不利於公司籌資,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公司資金的流動性。目標公司財務狀況是制約這一手段的最大因素。死亡換股即目標公司發行公司債券、特別股或其組合以回收其股票。這同樣起到減少在外流通股份和提升股票價格的作用。
『叄』 股東減持股份意味著什麼
1、 股東不看好該股後期發展,通過在二級市場上不斷地賣出,減少虧損。
2、 如果在個股上漲過程中出現大股東減持,則有可能是大股東趁個股上漲的機會,賣出手中的股票,進行套現操作,落袋為安,這種情況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大量的拋出手中股票,導致股價下跌。
3、 股東通過一直在二級市場上減持來打壓股價,方便其在下方以更低的價格吸籌。
4、 股東一直減持可能是在上市公司在擴張發展時,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資本運作,通過減持股票來套取現金。
註:如果在個股上漲過程中出現大股東減持,則有可能是大股東趁個股上漲的機會,賣出手中的股票,進行套現操作,落袋為安,這種情況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大量的拋出手中股票,導致股價下跌。特別是在剛上市不久的股票,出現了大股東減持的公告信息,一定要小心這些股票可能「真實」業績很差,目的只是為了減持股票套取現金如果上市公司在擴張發展時,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資本運作,利用股票減持來進行實業的投資,則這種減持,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股價上漲。總之,投資者在面對大股東減持時,應結合其減持的原因進行綜合的分析,再決定是進行買入操作,還是賣出操作。
拓展資料:
股票投資的四個重要基礎知識:
一、要學會找到根源 A股分為兩種,一種叫資金市,一種叫政策市。市場出什麼政策,對應的板塊和概念就會隨之上漲,這叫「政策市」;市場主力資金運作哪個板塊股票,哪個板塊股票上漲,這就是「資金市」。
二、要學會長遠分析 所謂長遠分析,其實就是了解政策的發展方向,例如前段時間的可燃冰,例如現在的新能源行業,都是未來會發展的。
三、要適當藉助工具 藉助了操盤工具,工具有強大而復雜的數據分析,比人分析的要准確,而且現在的工具帶有「買賣提示」等功能。
四、股票要多看多學 多看報紙新聞!多關注報紙和新聞是直接的辦法,因為市場的一舉一動、新出台的政策,都會在新聞里。
『肆』 如果上市公司大股東發布擬減持公告,散戶該不該立即賣出該股票為什麼
大家對於大股東減持,肯定是恨之入骨,往往感覺大股東高位套現坑害散戶投資者,市場把大股東減持稱為市場利空,那麼上市公司發布減持公告後,散戶該不該立馬賣出股票呢,下面說說我的觀點。
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
『伍』 上市公司大股東發布擬減持公告,散戶該立即賣出該股票嗎
這個問題關於上市公司大股東發布減持公告,散戶該不該立即賣出股票?我認為散戶不應該立即賣出股票,應該要學會冷靜分析,分析大股東為何減持自己股份的原因,再來決定賣與不賣的操作決定。
通過以上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發布擬減持公告,遇到這事散戶應該要冷靜分析,不應該盲目的立即賣出股票,而且選擇冷靜分析以後再作出決定時候該賣出。因為大股東發布擬減持公告又不是馬上減持,而是在公告之後減持,所以散戶不能當一看到減持公告就盲目的賣出股票,這種情況是錯誤的。
『陸』 股東減持股票賣給誰
法律分析:股東減持的股票最終會流入市場被其他投資者所消化。這些投資者包括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通常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大部分會被機構投資者消化,而小部分會被個人投資者消化。而且,股東減持也是有限定的,並不是可以無限制減持。
法律依據:《《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 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而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並導致股份出讓方不再具有上市公司大股東身份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後六個月內在繼續按照規定進行減持。並且,上市公司大股東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但不限於:擬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減持時間、方式、價格區間、減持原因。
『柒』 股東減持股份對股票是好還是壞
股票減持一般都是壞事。
股票減持是指股東賣出股票,如果減持股票數量較多會對股票價格形成打壓,使股票價格短期內下跌,但對股票價格中長期影響不大,股票價格中長期走勢還是與公司基本面相關。如果減持數量不多,則對股價影響不大。
如果股東減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資金,則股東減持是利空多一些。如果是定增減持,低於市場價大概率利好,高於市場價則偏空。不得不說的是,如果減持的目的是股權轉讓,那麼偏利好。從其根本操作上看,股票減持它稀釋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減持會帶來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
除此以外,股票減持盤活了股市市場的籌碼,它提升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流動性。股東減持的股票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那麼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但是不得不留心的是,因為持股比例比較高的股東減持並非是股價嚴重高估原因,也有可能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股東減持股份對股票的價格上是會有影響,而且對於市場也是有不同程度的利空或是利好的影響。投資者在分析的時候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分析,因為減持有消極影響也是有積極影響的。其中,減持的方式是大眾交易集合競價則問題不大,如果是二級市場直接賣則是利空。
【拓展資料】
股票減持的方式有哪些?
1.大宗交易。大宗交易減持是指減持股票的股東與買方事先就股票減持的相關事宜進行溝通,然後約定好交易日期,通過大宗交易平台就行交易申報,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交易。
2.集中競價。集中競價減持是指股東通過二級市場在交易時間段內進行競價減持,與普通投資者正常買賣股票方式一樣,集中競價減持容易引起股票短期價格的波動。
3.協議轉讓。協議轉讓減持指股票減持方與買方自行約定成交價格,一般以前幾個交易日的均價作為參考然後適當折價或溢價,最終成交價格一般會對公司股價產生一定的影響。
『捌』 公司股東減持股票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是好事。
股東減持一直被投資者看作利空。每當出現大股東減持的消息,不僅個股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挫,如果減持比較集中,還會對整個股市產生沖擊和影響。大股東、董監高集中、大規模減持沖擊市場,給其他投資者帶來傷害。
大股東減持、特別是大規模減持是對企業前景不看好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上市公司,多數的大股東減持不是為了投資更好的產業、更好的項目,而是將資金轉移或圈錢走人。
(8)股東紛紛減持股票改賣嗎擴展閱讀:
證監會1月7日發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
新的規定從多方面對大股東減持作出了限制和約束,其中,為了避免大股東、董監高集中、大規模減持沖擊市場,給其他投資者帶來傷害,規定明確要求,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而且,必須提前15個交易日披露減持計劃。如此一來,大股東減持對市場的沖擊就會非常小,對大股東行為的約束也會非常強。
大股東減持一直被投資者看作利空。每當出現大股東減持的消息,不僅個股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挫,如果減持比較集中,還會對整個股市產生沖擊和影響。大股東減持為什麼會被投資者看作利空呢?投資者認為,大股東減持、特別是大規模減持是對企業前景不看好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上市公司,多數的大股東減持不是為了投資更好的產業、更好的項目,而是將資金轉移或圈錢走人。
也正因為如此,對大股東減持行為在一定階段內做出適度的限制和約束,是十分必要的。即便這樣的方式有點行政意味過濃,在股市尚沒有完全健康有序、大股東等的行為還不很規范、劣幣還在市場橫行的情況下,也是能夠理解和接受的。
在中國股市,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對其他股東相當苛刻和吝嗇——長期不分紅、長期不給投資者回報。但是,對大股東以及董監高等卻相當大度,經常會採取一些不規范行為把股價拉高,然後大規模減持,套現走人。很顯然,造成這種現象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市場監管不嚴、企業行為不規范、退市制度不嚴厲。相反,如果制度完善、體制健全、監管嚴厲,對長期不分紅的企業不允許大股東或董監高減持,企業連續三年出現信息披露不準確、不及時的就必須退市等,那麼,大股東就不會置其他投資者的利益於不顧,就不會不想方設法把企業效益搞上去。也只有企業好了,大股東等才能獲得相應的利益。
『玖』 股票股東減持是好是壞
壞。股東減持意味著股票會產生大量的賣單,大量賣單就會使股票下跌,大宗減持有可能說明股東獲利出貨,或者不看好公司後續的發展,認為現階段市場對於公司的估值較高,選擇減持出場。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
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