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N奧泰股票是我中簽薪股,請問能操持有不賣可以嗎
你中簽的股票,你自己想賣就賣,不想賣你就一直拿也行
② 奧泰股份.去補倉適合嗎
不少的投資者都有虧損過,也會通過補倉的行為而降低虧損的情況,不過補倉時機准嗎,何時補倉最適宜呢,如何計算補倉後的成本呢,接下來就馬上跟各位朋友詳細講講。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補倉與加倉
補倉其實是由於股票價格出現下跌被套牢,為了減少這個股票的花費成本,而進行繼續買入該股的行為。補倉可以在被套牢的情況下使成本變少,但若是股價沒有停止下跌,那麼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損失。補倉這種策略屬於被動策略,它是用來應對套牢的情況,從這個策略本身來說,它並不屬於一種非常理想的解套方法,然而在特殊情況下是最適合的方法。
另一方面,補倉和加倉是不一樣的,加倉說的是由於連續看好某隻股票,而在該股票上漲的過程中繼續追加買入的行為,兩者所處的環境不同,補倉是下跌時進行買入操作的,加倉是在上漲的時候進行的買入操作。
二、補倉成本
以下股票補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依據補倉1次為例):
補倉後成本價=(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交易費用)/(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
補倉後成本均價=(前期每股均價*前期所購股票數量+補倉每股均價*補倉股票數量)/(前期股票數量+補倉股票數量)
這兩種方法都需要手動計算,現在大多數的炒股軟體、交易系統裡面都含有補倉成本計算器的,打開之後直接就可以看了不用我們計算。不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三、補倉時機
補倉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補的,還要把握機會,盡量一次就成功。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對手裡一路下跌的弱勢股不要輕易補倉。市面上對弱勢股的定義是指成交量較小、換手率偏低。這種股票的價格特別容易下滑,補倉的話可能會賠錢。一旦被界定為弱勢股,那麼應當留意補倉。補倉的目的是解放資金,不是為了進一步套牢資金,那麼,在不能確認補倉之後股市會走強的前提下在所謂的低位補倉,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只有明確知道手中持股為強勢股時,敢於持續對強勢股補倉才是資本增長、利益增加成功的保證。有以下幾點要多多注意:
1、大盤未企穩不補。大盤在下跌趨勢中或還沒有任何企穩跡象中都不建議補倉,大盤代表的就是個股的晴雨表,大盤下跌幾乎個股都會下跌,在這個時候補倉是有風險的。能夠補倉使利潤實現最大化的,當然是熊市轉折期的明顯底部時。
2、上漲趨勢中可以補倉。在漲高過程中你在階段頂部中買入股票但呈現虧本,出現回調後可以進行補倉。
3、暴漲過的黑馬股不補。若以前有過一輪暴漲的,通常來說回調幅度大,下跌周期長,也不知道底部在哪。
4、弱勢股不補。用後來補倉的盈利彌補前面被套的損失才是補倉的目的,千萬不要為了補倉而補倉,一旦決定要補就補強勢股。
5、把握補倉時機,力求一次成功。想著分段補倉、逐級補倉的都不對。首先,我們的資金根本沒有多少,想多次補倉幾乎不可能。
奧泰股份補倉適不適合,可以結合上述情況進行分析。
補倉以後相應的持倉資金也會增加,若是股價接連下跌了就會損失更多;另外,補倉是對前一次錯誤買入行為的補救,它著實不能再成為第二次錯誤的交易,爭取一次性做對,不要繼續犯錯誤。無論如何,股票買賣的時機非常重要!有的朋友買股票,經常碰到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情況,還以為是自己運氣不好…………其實只是缺少這個買賣時機捕捉神器,能讓你提前知道買賣時機,不錯過上漲機會:【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③ 什麼成就微軟大業
在1995年7月的《福布斯》雜志上,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被評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他個人擁有的資產達到129億美元。但是你可曾知道,蓋茨卻是與其好友保羅·愛倫從合夥開始創業的。在二十多年的時間內,蓋茨與愛倫開辦的合夥企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迅速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微軟公司的發展壯大過程,是合夥企業從弱小到強盛的艱苦創業過程,是志同道合的合夥人同心協力、團結合作的創業過程。它反映了一個弱小的合夥企業如何走向強盛,反映了一個合夥企業准備、開辦、發展的全過程,反映了一個合夥企業如何從低級走向高級、從不規范走向規范的過程。
蓋茨與愛倫是中學時的同學,雖然愛倫比蓋茨高兩個年級,但對電腦的共同愛好使他們走到一起來了。在中學的校園里,經常見到他們兩人一邊喝著可樂,一邊嚼著薄餅,面對面地談得相當熱烈。有的同學想加入他們這個圈子,可是對他們的話題聽不進去,也無從插嘴,坐不多久就離去了,最終只有他們兩人形影不離。他們經常埋頭在電腦的控制台上,沉迷於程序字元串成的海洋,如魚得水。正是這種共同的愛好和志向,為他們今後的合夥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那時他們經常合作,為一些公司設計的程序找出錯誤,也為學校設計電腦排課程序。一般來說,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共同創業之前,合夥人都應該像蓋茨與愛倫這樣,嘗試著進行一些合作,在合作中考察對方。因為有些人眼高手低,耐心不足,往往是說的比做的好,說的比做的多。與這種人進行一些合作,你就會發現許多平時難以發現的問題,這比你合夥之後才發現問題要好處理,因為這種鬆散合作的終止,比正式的合夥終止容易得多。
1971年,愛倫中學畢業後考入華盛頓大學攻讀電腦專業,雖然與蓋茨相隔兩地,但是兩人仍保持密切的往來。大學的生活平淡無奇,愛倫便向蓋茨提議成立一間交通數據公司,專門為交通管理系統設計程序。蓋茨非常贊同這一構思,兩人就著手籌辦公司,購買電腦實施創業計劃。這是蓋茨與愛倫第一次在一起開辦公司,合夥創業。
當時的電腦價格太貴,蓋茨與愛倫的財力無法承受,惟有另覓途徑。愛倫密切關注電腦科技的發展,希望能得到性能新穎、價錢低廉的設備。過不多久,愛倫在電子雜志上看到了一條消息:英特爾公司推出了型號為8088的微處理器,功能相當於舊式大型電腦內的中央處理裝置,但是體積要小得多。他大喜過望,打算在8088微處理器上運用BASIC語言設計程序,但是蓋茨估計8088的速度還是太慢,不足以滿足軟體開發的需要,不同意這樣做。這時,兩人的分歧產生了。
合夥企業中,合夥人之間要相互尊重,友好相處,這是合夥企業得以發展的基礎。愛倫平時比較注重計算機硬體的研究,覺得這種方法可以試一試。但他並沒有仗著自己對硬體有一些研究,就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地發號施令,或是與蓋茨大吵大鬧、冷嘲熱諷,而是耐心細致地向蓋茨作進一步的解釋。蓋茨很容易跟人相處,對愛倫的見解盡管不贊成,但還是相當尊重。蓋茨想,既然老搭檔愛倫對於這8088晶元如此執著,也不好再潑他的冷水,那就試試吧,反正沒有壞處。就這樣,蓋茨順從了愛倫的意願,合資360美元,買了一個8088微處理器。
合夥人的優勢互補或能力的聚合是合夥企業賴以成長的基礎,合夥人必須據此進行合理的分工。在交通數據公司裡面,根據兩人的不同興趣,蓋茨和愛倫實行分工合作。愛倫負責利用華盛頓大學的小型電腦用組合語言編寫一個程序,模擬8088的功能,蓋茨再在這個作為模擬器的程序的基礎上開發應用程序,用來分析交通資料。由於沒有經驗,蓋茨和愛倫花了不少時間去反復探索一些問題,最終還是成功了。產品一出來,他們就到處發信推銷自己的第一個勞動成果,做成了幾筆生意,從中賺了2萬美元。可惜好景不長,美國聯邦政府決定開始免費為各城市提供類似的交通數據分析服務,這樣一來,誰還會光顧這家二人公司呢?只好關門。交通數據公司雖然只存在了一段時間,但蓋茨與愛倫第一次成功地進行了合夥經營,兩人在經營中合作得非常愉快,為後來創辦微軟公司打下了基礎。
高中畢業後,受父母的影響,蓋茨進入哈佛大學攻讀法律,但他仍沉醉於電腦中。後來,愛倫也來到了波士頓。平日的課余時間和周末,他便去學校看望蓋茨。他們經常談到的一個話題,是什麼時候可以成立一家電腦公司。盡管他們多次聚到一起討論創辦自己公司的計劃,但研究來、商量去,仍感到時機尚未成熟。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一年多。1974年冬季,愛倫去大學看望蓋茨。在穿過廣場時見到一個書報亭,他習慣性地走過去,看看有什麼最新的電腦雜志。他一向十分關注微處理器的發展,每當有新產品出現時,他總要收集有關資料,研究一番。當他拿起一本《大眾電子》雜志時,突然發現一篇封面文章,所刊登的內容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商業競爭力的小型電腦工具」,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家名為「密提斯」的小型電腦公司新推出一種叫「奧泰」的微電腦8088型。這篇文章簡直把愛倫給迷住了,他立刻買下了這本雜志,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三步並作兩步去找蓋茨。見到蓋茨後,愛倫的第一句話就是:「親愛的比爾,我們終於可以一圓我們中學時代的電腦夢了,我們終於有機會運用BASIC語言干一番事業了!」奧泰電腦的面市,是蓋茨原來根本想像不到的,而今天卻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蓋茨看完文章後,也是激動不已。事不宜遲,說干就干。那天上午,蓋茨和愛倫就決定開發「奧泰」電腦的BASIC語言程序。在以後的一段時間里,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終於完成了任務。
當時的很多電腦公司認為,微電腦至多隻是一種電腦發燒友的「玩具」,萬萬沒有想到它對未來電腦業的巨大沖擊。隨著開發微電腦BASIC語言程序的成功,蓋茨和愛倫充分認識到了微電腦對未來電腦市場的沖擊力,意識到微電腦可以變成商業上的有用工具,通過它可以創業,可以賺錢。1975年蓋茨和愛倫終於作出了決定,合夥創立微軟公司。他們的宗旨是:要為各種各樣的微電腦開發軟體。由於蓋茨在BAsIC開發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微軟公司中的股份,他佔64%,愛倫佔36%。
創業之初的微軟公司可以說是一間沒有資金和物業的公司。公司沒有一間正式的辦公室,一家公司的老闆在其公司辦公大樓的清潔間為他倆隔出了一間辦公室。蓋茨一方面要在大學繼續攻讀學位,另一方面要經營公司,不停地在兩地來回奔跑。愛倫則還在另一家公司任職。蓋茨與愛倫的合作,密切、和諧,一如既往,中學時代建立的友誼從未出現過瑕疵。公司的決策都由他們兩人共同決定,不過工作范圍有所不同,蓋茨負責公司的日常事務,例如行政、銷售方面的活動,而愛倫則負責新軟體的開發。愛倫在回憶公司開業初期的工作時說:「一開始,我們的管理風格是鬆散的。我和比爾都參與每項決策,現在記不清什麼事到底是誰決定的了。如果說我們各自的特色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可能就是我注重開發新產品,而比爾對談判及合同等商務方面的事情更感興趣,也很內行。」他們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雇員工、租房子、訂合同等等都要努力躬親,常常工作到深夜。
1976年4月,微軟公司來了第一位正式員工麥克·麥唐納,他是蓋茨的中學同學,負責改良8088微處理器的BASIC語言程序。第二個正式員工也是蓋茨中學的同學。後來,又招收了兩位程序設計師。1976年11月,愛倫辭去了在另一公司的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微軟公司。與此同時,蓋茨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退學了。微軟公司的發展一帆風順,在短短的時間內,公司的客戶名單中就出現了通用電器公司、安迅公司、德州儀器公司、日本理光公司和美國銀行等大企業。
隨著微軟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業務的迅速增加,蓋茨與愛倫決定微軟公司應從鬆散式的管理向規範式的管理過渡,使微軟公司由低級向高級、從鬆散向規范發展。1980年,對微軟而言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這年6月,蓋茨在大學的同學帕爾梅進入微軟任總裁助理。帕爾梅具有天生的經商才能,他的加入,把蓋茨和愛倫從經銷瑣事中解放出來,這位曾攻讀過商業管理碩士學位的高材生很快便讓微軟公司各項事務系統化起來,走上了有條不紊的運作經營之路。正因為帕爾梅的到來,微軟有了新的轉機。為了留住這個難得的人才,蓋茨讓帕爾梅擁有了5%的股權。
與此同時,歷史悠久、規模龐大,號稱「藍色巨人」的大型電腦製造公司——IBM公司向微軟公司表達了合作意向,共同進軍微電腦市場。IBM不僅要與微軟合作開發IBMPC機程序軟體,而且還要合作開發一種全新的操作系統。與IBM合作,蓋茨和愛倫都主張立足於語言程序設計,但為IBM開發操作系統軟體的風險又太大,因為IBM制定了嚴格的交貨期限,萬一在期限內交不出貨來,在經濟上和聲譽上微軟都將蒙受重大損失。而這時的微軟正處於上升時期,絕不能遭受重大失敗。當時,微軟日本分公司負責人西和彥力排眾議,極力主張與IBM全面合作,他慷慨激昂,高聲陳述了自己的主張。在他的氣勢強壓下,蓋茨和愛倫不可能再提出清晰的分析,最終和西和彥達成了共識。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代個人電腦IBMPC機,並接受了微軟公司開發的MS--DOS1.0版作為IBMPC機的操作系統。由於IBMPC機的銷售量日增,MS—DOS便成為了開發的標准和基礎,這是決定性的一步,從而使微軟公司成了最大的贏家。1981年,微軟公司的收入已增加到1600多萬美元。
在此基礎上,蓋茨和愛倫又把目光盯住了歐洲剛剛興起的個人電腦市場,希望再建新功。然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愛倫在與幾個微軟的員工在法國巴黎進行一次商業旅行和巴黎市場調查時,突然發高燒,脖子上長了一個小腫塊,他急忙返回美國。經過醫生幾次診斷的結果表明,愛倫有了某種癌變。醫生建議,為保命起見,應立即進行化療和放射性治療。在治療期間,愛倫顯得對享受人生更感興趣,於是決定離開微軟。蓋茨對愛倫的離去十分難過但又難以拒絕。因為只要在微軟,這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一天到晚,每個人都得玩命地干。這樣,愛倫離開了微軟公司,但是他仍然是微軟的董事,擁有微軟9.6%的股份。
從1975年創業到1981年,微軟公司內部的財務管理相當原始,公司的進出賬目全靠人工處理,把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忙得不亦樂乎。蓋茨忙於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完全顧不上公司內部的管理,稅務方面也沒有進行合理的計算,結果所賺的錢相當部分流入了稅務機關。微軟公司的內部管理到了不得不改善的地步了。於是,蓋茨聘請了原泰克特朗斯公司的總經理詹姆斯·陶恩擔任微軟公司的總裁。由此,蓋茨消除了後顧之憂,全力投入應用軟體的開發工作。
此後,微軟公司在蓋茨的主持下,繼續在電腦軟體市場進軍,取得了輝煌的成績。1992年,微軟的市場價值高達219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久負盛名的巨型企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自1986年微軟股票上市以來,已上漲了12倍,微軟的員工幾乎都成了超級富豪,蓋茨、愛倫和帕爾梅的資產則超過10億美元。
作為一個白手合夥起步,在短短20年時間內快速發展為世界著名企業的微軟公司,留給我們的啟迪是十分長遠的,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發。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感悟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