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上市後公開發行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上市後公開發行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5-11 18:38:49

❶ 公司公開發行新股需符合什麼條件

(1)具備健全且運行良好的組織機構

(2)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良好

(3)最近三年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載,無其他重大違法行為

(4)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1)上市後公開發行股票擴展閱讀:

發行人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依法採取承銷方式的,或者公開發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實行保薦制度的其他證券的,應當聘請具有保薦資格的機構擔任保薦人。

保薦人應當遵守業務規則和行業規范,誠實守信,勤勉盡責,對發行人的申請文件和信息披露資料進行審慎核查,督導發行人規范運作。 保薦人的資格及其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

❷ 關於在主板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問題,都是上市公司了,為什麼還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只要滿足首次公開發行的條件就可以發行的。
3. 持續經營時間3年以上
(1) 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後,持續經營時間在3年以上。
(2) 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並達3年以上(經國務院批准,有限責任公司在依法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可以採取募集設立方式公開發行股票)。
4. 最近3年穩定
發行人最近3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
5. 人員獨立
(1) 發行人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和董事會秘書等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中擔任除「董事、監事」以外的其他職務,不得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領薪。
(2) 發行人的「財務人員」不得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中兼職。
6. 業務獨立
發行人的業務應當獨立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得有同業競爭或者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
7. 持續盈利能力
影響發行人持續盈利能力的情形,包括但不限於:
(1) 發行人最近1個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或凈利潤對關聯方或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客戶存在重大依賴。
(2) 發行人最近1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主要來自合並財務報表范圍以外的投資收益。
6.審計報告
由注冊會計師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拓展資料
一、股票的換手率較高說明股票價格在該股票的買賣交易處於頻繁的狀態,股票的關注度較高,換手率也稱周轉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
二、換手率高,股票放量下跌說明:
⑴股票的換手率越高,意味著該只股票的交投越活躍,人們購買該只股票的意願越高,屬於熱門股;
⑵換手率高一般意味著股票流通性好,進出市場比較容易,不會出現想買買不到、想賣賣不出的現象,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
⑶將換手率與股價走勢相結合,可以對未來的股價做出一定的預測和判斷。某隻股票的換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著有投資者在大量買進,股價可能會隨之上揚。
⑷相對高位成交量突然放大,主力派發的意願是很明顯的。
⑸新股上市之初換手率高是很自然的事兒,一度也曾上演過新股不敗的神話,然而,隨著市場的變化,新股上市後高開低走成為現實。
三、什麼是股票放量下跌?
股票放量下跌,意思就是股票出現下跌,成交量非常巨大。 所謂的放量,實際上是一個對比的概念,因為每隻股票的一般換手率是不一樣的,有些股票換手率很低,比如有些銀行股,每天換手率在0.5%以下,而有些中小盤股或者次新股,每天換手率可以達到20%以上。
所以沒有一個具體的量化標准去衡量什麼叫放量,放量一般是指較平時的成交水平,比如說一段時間內日均成交額是5000萬,突然成交達到1億,那麼這樣的下跌,就可以稱為放量下跌。

❸ 股份公司公開發行的股票一般佔到公司全部股票份額的多少呢緊急求助,謝謝!

比如某上市公司總股本是1億股,最大的控股股東佔51%,最大佔比就行,不一定非達到51%,其他原始股東佔19%,合計70%,流通股佔30%,也就是說現在在市場里大家買賣的都是這3千萬股。

如果某一天,實現了全流通,中間沒送配股,到時候大家買賣的就是1億股了。比如最大的控股股東拋售20%股份,就剩31%了,其他原始股東沒拋售,也就是說這時大家買賣的實際流通股份是5千萬股了。而且 這要分為IPO還是再融資。如果是IPO,那麼要分發行和上市兩部分來考慮。

以IPO為例,從發行的角度,發起人認購的股份數量不得少於發行後總股本的35%。也就是說,本次公開發行的股票不能超過發行後總股本的65%。
從上市的角度,公開發行的股票要達到公司總股本的25%以上;如果公司總股本在4億元以上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要達到總股本的10%以上。這一條無論是IPO還是再融資的公如果要上市都必須滿足的條件。而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是為了規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而制定的。2006年5月17日證監會第180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2006年5月17日證監會令第32號公布,自2006年5月18日起施行。最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全文包括總則、發行條件、發行程序、信息披露等共六章七十條。

發行條件 第一條為了規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根據《證券法》、《公司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適用本辦法。境內公司股票以外幣認購和交易的,不適用本辦法。第三條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應當符合《證券法》、《公司法》和本辦法規定的發行條件。第四條發行人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准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第五條保薦人及其保薦代表人應當遵循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的原則,認真履行審慎核查和輔導義務,並對其所出具的發行保薦書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負責。
第六條為證券發行出具有關文件的證券服務機構和人員,應當按照本行業公認的業務標准和道德規范,嚴格履行法定職責,並對其所出具文件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負責。第七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 「中國證監會」)對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不表明其對該股票的投資價值或者投資者的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股票依法發行後,因發行人經營與收益的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❹ 一個公司的股票從准備上市到正式發行需經歷哪些過程

你好,根據《公司法》、《證券法》、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頒布的規章規則等有關規定,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企業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需要經歷以下程序:
(1)盡職調查:企業首先聘請保薦機構(證券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各方中介機構針對公司的發展歷史沿革、業務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進行全面的前期盡職調查,為企業診斷問題。
(2)改制與設立:擬定改制重組方案,保薦機構(證券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對改制重組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對擬改制的資產進行審計、評估,簽署發起人協議和起草公司章程等文件,設置公司內部組織機構,設立股份有限公司。
(3)輔導與輔導備案:保薦機構和其他中介機構對公司進行專業培訓和業務指導,學習上市公司必備知識,完善組織結構和內部管理,規范企業行為,明確業務發展目標和募集資金投向,對照發行上市條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准備首次公開發行申請文件,並需通過當地證監局對輔導情況的驗收。
(4)申請文件的申報與受理:企業和中介機構,按照證監會的要求製作申請文件,保薦機構進行內核並負責向證監會盡職推薦;符合申報條件的,證監會在5個工作日內受理申請文件,並進行申請文件預披露。
(5)申請文件的初審:證監會正式受理申請文件後,由發行監管部對申請文件進行初審,並向保薦機構反饋審核意見,保薦機構組織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對反饋的審核意見進行回復或整改,更新原有的申請文件,發行監管部組織對申請文件召開初審會。
(6)發審委審核:申請文件初審後,提交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發審委由證監會的專業人員和證監會外的專家組成,每次發審委會議由7名委員參加,委員負責審議有關申請材料,在會議上進行問詢,對企業的發行申請發表審核意見並進行表決,表決投票時同意票數達到5票為企業通過發審會。
(7)核准:發行申請經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後,企業及相關中介機構根據發審委提出的意見落實有關會後事項,然後進行封卷工作,即將申請文件原件重新歸類後存檔備查,封卷並履行內部程序後,證監會將向企業下發核准批文。
(8)發行:獲得核准批文後即進入發行環節,企業在發行前,將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主承銷商(證券公司)與發行人組織路演,向投資者推介和詢價,並根據詢價結果協商確定發行價格(部分企業按規定可直接定價),並進行網上網下的公開發行。
(9)上市:根據證監會規定的發行方式公開發行股票,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在登記結算公司辦理股份的託管與登記,掛牌上市,上市後由保薦機構按規定負責持續督導。
企業自改制到發行上市的時間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各階段的大致時間為:從籌劃改制到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需1年左右,規范的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間可以縮短;保薦機構和其他中介機構進行盡職調查和製作申請文件,約需6個月;中國證監會自受理證券發行申請文件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作出核准、中止審核、終止審核、不予核準的決定。在實務操作中,由於申報企業較多,企業申報到上市時間可能會有所延長。

❺ 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是從總股本里拿出來的,還是發行新股票如果發行新股票,豈不是越多越好

是總股本在二級市場的流通,並不是新股的增發,總股本是不變的,只是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而已。
講及打新股,不少人肯定第一反應都是想到了前陣子的東鵬特飲,上市沒多久就連續來了十多個漲停板,算下來中一簽可賺22萬,簡直就是打新界的「香餑餑」。打新股從表面看來是很賺錢,可你知道怎麼打嗎?如何提高中簽幾率呢?所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關於打新股的那些事兒。
在講之前,先來看看這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抓緊時間來領取,可別錯過了哦:速領!今日機構牛股名單新鮮出爐!
一、新股申購什麼意思?需要什麼條件?
1、什麼是新股申購?
在企業有計劃上市的時候,就會面向市場發行一定數量的股票,其中,有部分股票是能通過在證券賬戶申請購買獲得的,而且通常申購的價格要比上市第一天的價格低得多。
2、申購新股需要的條件:
准備好要來參加新股申購需要在T-2日(T日為網上申購日)前20個交易日內,每天平均擁有1萬元及以上市值的股票,才具備參與申購搖號的條件。比方說我想參與8月23日的新股申購,就按照從8月19日開始算,往前倒推20個交易日,這就是說7月22日起,自己的賬戶里股票市值要穩定在1萬元以上,才有符合得到配號的條件,所擁有的市值也會越來越高,可以獲得配號的數量隨之增多。只有當自己獲得的分配號正好處於中簽區段內,才能允許對中簽的那部分新股進行申購。
3、如何提高打新股的中簽幾率?
從長遠來看,打新中簽和申購時間是沒有關系的,倘若需要提高新股的中簽概率,以下的一些做法可以用作參考:
(1)提高申購額度:假設前期擁有的股票市值越多,可以獲取的配號數量也相應越多,那麼中簽的概率自然就會越高。
(2)盡量開通所有申購許可權:假如是資金擁有量比較大的人,不如均勻持倉,不要分成多次,就一次性開通主板和科創板的申購許可權。那麼這樣的話,不論是什麼情況下新股都可以進行申購,這樣的話中簽的機會也可以用被增加。
(3)堅持打新:關於每一次打新股的機會都是機不可失的,就因為中新股的概率比較小,所以更應該堅持搖號,相信總會有機會輪到自己。

二、新股中簽後要怎麼辦?
一般來說,在新股中簽以後緊接著是會有相應的簡訊通知的,在登錄交易軟體時,還會收到彈窗提醒。
在新股中簽的那一天,我們要確保16:00以前賬戶里留有足夠的新股繳款的資金,無論轉自銀行,還是靠賣出當日股票的資金都行。到了第二天,如果自己賬戶里看到成功繳款的新股余額,就證明本次打新成功。
眾多朋友想打新股卻經常遇不到機遇,老是錯過調倉時間。因此可以看出來大家真的遺失了一款發財必備神器--投資日歷,那就趕緊點擊下面的鏈接來獲取: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三、新股上市會怎麼樣?
如果各方面都順利的話,從申購日算起,新股在8~14個自然日內就會上市。
就這兩大板塊(創業板和科創板)而言,上市首5日是不對漲跌幅設置限制的,從第6個交易日開始限制,日漲跌幅限制為20%。而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的漲跌幅限制不得高於發行價的144%且不得低於發行價格的64%。發行價如果每股10元,則當日最高的價位只能到14.4元/股,5.6元/股是最低下限,按照我多年的跟蹤查看,一般漲停是在主板新股上市的第一天,後期連板數量大於5個,
關於什麼時候賣新股,還要依照個股的實際情況和市場行情來歸納分析。倘若新股上市當天出現破發並且連續下跌,在上市當天就賣掉能有效的減少損失。
由於科創板和創業板新股漲跌沒有被限制,防止出現股價回落的情況,假如小夥伴中簽了,在上市的第1天就可以直接選擇賣出。另外,如果持續連板的股票,在遇見開板的情況時,學姐建議各位朋友應該抓緊時間轉賣出去最為安全。
炒股的本質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公司的業績,辨認一個公司到底好不好或者全面的去分析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導致看走眼而虧損,給大家介紹一個不錯的診股軟體,把想要查詢的股票代碼輸入,就能查出自己買到的股票好不好了:【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❻ 公司設立時的公開募集股票、上市之前的公開發行股票、以及上市後公開發行股票有什麼區別和相同之處

3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設立時的公開募集,是指,設立股份公司的一種設立方式,即募集設立(相對應的是發起設立),這個可以參見公司法第78條。就是發起人認購一部分股份,其他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募集成功後驗資,再去登記設立股份公司,其結果就是股份公司成立了。
上市之前的公開發行股票,這個一般是在股份制改制這個階段完成,就是公司要上市的話,就必須設立股份公司,就要完善下股權就夠,有的公司在這個階段都會引進戰略投資者,會向戰略投資者發行一部分股份,可以存量發行(即轉讓一部分現有股權),也可以增量發行(即增資擴股),這次發行的股票在上市後1年內會鎖定,1年後戰略投資者就可以買了套現,即收回投資了。
上市後公開發行股票,就是股份公司已經發行成功後,募集資金已經進入公司賬戶,然後賣到新股的這部分股民就需要一個賣出現在手上股票的平台啊,所以,公司就為他們提供這樣一個平台,就申請交易所其股票掛牌交易,這就是上市後公開發行股票。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❼ 首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占發行後總股本的多少有什麼規定嗎

上市公司如何確定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依法應遵循以下幾點:
1、公開發行:
發起人認購股本數額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35%,認購數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向社會公眾發行部分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25%;公司職工認購的股本數額不超過向社會公眾發行股本數額的10%。
2、配股發行:
(原有股東按比例認購配售股份)
一次配股發行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前一次發行並募足股份後普通股總數的30%。
另外增資發行的規定如下:(並未規定發行數量)
增資發行(發行新股票增加資金)
除應符合首次發行所需條件外,還應符合:
①前一次公開發行股票所得資金的使用與其招股說明書中所述的用途相符,
並且資金使用效果良好。
②距前一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時間不少於12個月。
③從前一次公開發行股票到本次申請期間沒有重大的違法行為。
大多數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對上市公司在擁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數量的股東人數方面有著硬性規定。總股本是指上市公司的所有股本數量,包括已上市流通的股本和未上市流通的股本。
股本的數量沒什麼規定,也就是說因為公司規模不同凈資產是一定的發行的股份數量越多每股凈資產就越少相對的把一個蛋糕分成若干份分得越多每份含量也就越少。
確定一個將上市的公司的股本是通過會計師事務所核算出來的公司總資產決定(就是)總股本。
新上市股票發行價格平常是這樣演算的(以至今的中小企業板為例):
P=A×40%+B×20%+C× 20%+D×20%
式中:P=發行價格,A=公司每股稅後純收益×同類公司最近3年均勻本益比(市盈率),B=公司每股股利/同類公司最近3年均勻每股股利,C=近期每股凈資產值,D=預估每股股利/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❽ 公開發行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

公開發行股票利好或者利空根據實際情況大多情況是利好。對於銀行股來說,公開發行優先股在短期內是利好的。對於正在擴張需要資金進行補充的公司,公開發行優先股是利空的,優先股發行的成本會大於普通股,發行之後很有可能導致資金出現緊缺情況。
【拓展資料】
非公開發行股票雖然不用二級市場的股東出錢,但是如果注入的資產質量不是特別好,隨著股本的擴大,就會攤稀釋股本收益,其實所謂的利好或者利空都是不確切的。所以,資產的質量好壞還是真正的關鍵。非公開發行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採用非公開方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行為。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新股,應當符合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
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能在社會上的證券交易機構上市買賣,只能在公司內部有限度地轉讓,價格波動小,風險小,適合於公眾的心理現狀。如果不是這樣,而是一下子在社會上推出大量的公開上市股票,那麼,股民們在心理准備不足、認識不高的情形下,很容易出現反常行為,從而影響社會的穩定。
可轉債持有者在轉股期內可以選擇是否將債券轉換為股票。這是投資者的意向權利,如果轉股有利,可以選擇轉股,如果不利,也可以選擇繼續持有,在適當的時機賣出或者持有到期拿固定利息預期收益。不過對於發行轉債的上市企業來說是更希望投資者轉股的,因為轉股後債權就轉換成了成了股權,公司也不用再額外支付債券利息了。所以上市公司會想盡辦法促使投資者轉股,那麼什麼情況下轉股對投資者是有利的呢?自然是轉股價低於正股價。
轉股價越低,意味著相同面額的債券可轉換的股數就越多。如果轉股價低於正股價,意味著投資者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買到了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