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蔚來股票十大股東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蔚來股票十大股東

發布時間: 2022-05-08 19:43:20

⑴ 新年伊始 蔚來汽車被資本大鱷拋棄

剛剛公布完2020年1月份銷量後,蔚來汽車又上了熱搜。一是蔚來汽車2月17日宣布再獲1億美元的融資,預計將在2月19日前完成。加上一周前蔚來汽車1億美元的融資,本月蔚來汽車已經有了2億美元的融資;再者就是蔚來汽車的第三大股東高瓴資本,從2019年12月31日起,已經不再持有蔚來汽車的股票。

作為國內的資本大鱷,高瓴資本從2015年起領投蔚來汽車A輪融資以來,在蔚來汽車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無論怎麼說,現實是,高瓴資本的清倉,讓蔚來汽車來雪上加霜。

該來的來,該走的走。對於極度缺錢的蔚來汽車來說,路,還得走下去。再難,也得撐著!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騰訊增持蔚來:累計持股數量達1.59億股,成第二大股東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處獲悉,騰訊已通過旗下HuangRiver基金向蔚來汽車增持168萬股美國存托股票。據悉,騰訊本次的增持行為共花費1000萬美元,在增持完成後,騰訊對蔚來汽車的持有股份達到了1.59億股普通股,持股佔比15.1%,成為蔚來汽車目前的第二大股東。

編者說:

在造車新勢力中,蔚來汽車無疑是其中發展最為迅速也是最為成功的一家車企,憑借著出色的產品力及服務,蔚來可以說是已經在高端純電市場中站穩了跟腳,結合此前獲投70億以及換電項目獲得扶持來看,蔚來在未來還將繼續高速前進,馬太效應的福利也將在蔚來身上持續作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蔚來市值

蔚來公司總市值為670.82億元。蔚來公司是中國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先驅。蔚來公司成立於2014年11月,為客戶提供高端智能電動汽車,並推動下一代互聯,自動駕駛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
蔚來公司2018年9月12日在紐交所上市,股票的發行價格為6.26元,發行量為15.86億股,發行的股票中海外上市股為13.09股,非上市流通股2.77億股。公司主要的股東為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該公司2020年的汽車銷售額度為254.44億元,2019年的汽車銷售額度為135.85億元,2018年的汽車銷售額度為63.67億元。蔚來公司的汽車銷售每年都會成倍的增長。
蔚來旗下的主要產品包括ET7、ES6、ES8、EC6、EVE、EP9等。蔚來旗下的幾款汽車都是純電動汽車,ET7是一款中大型轎車,這款車的官方指導價格為44.80-52.60元。ES6是一款中型SUV,這款車的官方指導價格為35.80-52.60萬元。EC6是一款中型SUV,這款車的官方指導價格為36.80-52.60萬元。ES8是一款中大型SUV,這款車的官方指導價格為46.80-62.40萬元。EC6是一款中型SUV,這款車的官方指導價格為36.80-52.60元。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市場的新興力量,對傳統的汽車產生了不小的沖擊。除了蔚來品牌以外,市面上還包括比亞迪,特斯拉,寶馬,宇通客車,吉利汽車等都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
特斯拉2010年6月29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格17.00元,發行股1330萬。特斯拉2021年的銷售額為361億美元,2020年的銷售額為315.4億美元,是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里,排行第一的企業。比亞迪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5.46萬輛,比亞迪的總市值達到了8984億元,凈資產911.8億元,凈利潤24.43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廠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也是未來的核心產業之一。

⑷ 騰訊7000萬增持蔚來,蔚來有新未來

不知道是騰訊自帶流量,還是蔚來大有未來值得期待,騰訊增持蔚來消息一出,便上了實時熱搜榜,消息刺激下,蔚來盤後股價也漲近3%,按7.46美元的盤後價格計算,其市值為88.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4.48億)。

除了家族式的高顏值造型,新車採用2.1平方米全景天幕,官方稱可以隔絕99.5%的紫外線,非常吸睛。此外,新車還將提供性能版和運動版供消費者選擇,目前官方渠道已經開始接受預定。

寫在最後:俗話說得好,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騰訊固然底子厚,廣泛涉獵汽車行業,但並不會跳出來自立門戶,以其他形式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事業發展,也未嘗不可。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長期發展的方向,對騰訊來說,注重產品質量和用戶服務體驗的蔚來是一個不錯的載體,這波造車新勢力中,蔚來也是為數不多可以通過口碑營銷,實現突破的品牌。請給蔚來一點信任和時間吧。

關注車業雜談車家號,互動將有機會贏取精美小禮品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憂喜參半的蔚來:第三大股東清倉出逃,但也拿到兩筆「救命錢」

在疫情的風波影響下,蔚來再度爆出「壞消息」。

據美國SEC網站文件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曾是蔚來汽車第三大股東的高瓴資本已清空蔚來的所有股權。

對此,蔚來汽車方面對外表示,「蔚來尊重投資人的自由選擇,對此我們不做過多評論」。

功夫拍案

不可否認,第三大股東的「割肉出逃」,會對蔚來投資市場的表現造成較大影響。但好的一面是,蔚來已然拿下了兩筆至關重要的「救命錢」。

此外,疫情對於汽車市場的影響,也是其無法規避的痛點。

在中短期里,汽車行業乃至整個宏觀經濟都會受到疫情的較大影響,車市寒冬還會加劇,挑戰難上加難。與此同時,這段時間也是蔚來生存的關鍵階段。

面對市場寒冬、疫情風波、競爭對手不斷強大,蔚來汽車的未來依然道阻且艱、危機重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錯過一個億蔚來汽車股價暴漲66%

戲劇性的是,在蔚來財報公布的當天,也是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正式向15名員工交付首批國產Model3的日子,不論是巧合還是有意而為之,這一場廝殺已然撕開了那一層薄薄的窗戶紙,等待蔚來也將是特斯拉的產能爬坡後的圍追堵截。

回歸最開始的「一個億」,錯過的究竟是一次暴富的機會,還是規避了一次不定時的「失落」炸彈?時間和市場自然會告訴我們答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對於高領的清倉 蔚來表示:投資生意可以理解

就在疫情嚴重影響了整個中國的生產和生活時,各個行業都在大吐苦水,連一直以來都是飲食界楷模的海底撈都發表聲明抗不過三個月,那麼本來就已經遭遇了行業寒冬的汽車業,更是感覺前途一片黑暗,在這黑暗當中還有當頭一棒的,比如蔚來!

鬼扯:關於蔚來一直都是傳聞不斷,但是無論如何到現在為止這還是造車新勢力的王者,誰不缺錢呢?任何一個汽車品牌均如此的前提之下,蔚來還能夠成功融資,已然是彰顯了實力。對於吉利是否會入股,你怎麼看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恐怖財報」搞不死蔚來,但做減法刻不容緩

撰文|宋雨婷

對比電動事業翹楚特斯拉使盡渾身解數地提升產能、降低成本,堅持「做減法」的行為,很值得蔚來借鑒。

近年來,特斯拉不但產品越來越少、選配越來越少,甚至連配件也越來越少、線束越來越短。特斯拉model3的內飾中控更是省得只留一個平板了。

而特斯拉國產化也勢必會給蔚來帶來沖擊,蔚來「做減法」更是刻不容緩。

當前國家已出台利好電動汽車發展政策,即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能不能把握這個翻身機會,就看蔚來的造化了。【iDailycar】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高瓴資本徹底退場後,蔚來能期待比吉利入股更好的歸途嗎

面對近日吉利汽車計劃投資3億美元入股蔚來汽車(NIO.NYSE),有望成為蔚來汽車第三大股東的消息,吉利汽車與蔚來汽車快速回復「對該消息不予置評,市場信息以官方公告為准。」

雙方均未否認的態度讓外界更加肯定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年前就有傳言稱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正在競購蔚來,其中,蔚來曾就廣汽的收購發布聲明,稱「雙方的討論處於初級階段,尚未達成最終協議」,而廣汽方面也發布了類似的公告。至於上汽與吉利方面,當時並未對此作出評價。

雖然吉利入局尚未最終敲定,但目前來看可能性相對較大。對此,有不少業內聲音認為吉利入股蔚來是為了提升資本含金量,又可納入高端電動車板塊,可謂是一舉多得——但從企業的角度出發,近日,吉利才剛剛放出與沃爾沃計劃合並重組的消息,並入沃爾沃這塊優質資產,恐怕比並入巨虧的蔚來汽車來得更加實際;至於高端電動車板塊,先不說3億美元資本入股對於企業實際運營方面影響有限,吉利本身還有純電動高端品牌Polestar,其次更有沃爾沃和領克,綜上而言,即便成為蔚來第三大股東,短時間內對於吉利的「強化」作用也不甚明顯。

那麼,在雙方談判的過程中,這3億美元目前究竟對誰的意義更大?無疑是蔚來。

誰都知道,蔚來真的非常缺錢。據蔚來此前發布的三季報,截至當季末,蔚來汽車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以及短期理財總額為19.61億元人民幣,較上季度末減少14.95億元;短期借款及應付賬款余額則較上季度末增加11.4億元人民幣,至46.77億元人民幣。彼時,蔚來汽車就曾作出預警,公司現金余額不足以提供未來12個月繼續運營所需要的營運資本。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以為能熬過1、2月傳統銷售淡季的蔚來又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暴擊」。

據悉,本該於今年2月8日下發工資的蔚來汽車並沒有如期發放,同時公司還啟動員工自願將十三薪置換成股票的計劃,員工可以在相應金額內選擇拿工資或者是拿公司的股票。雖然對此,蔚來表示是因為疫情造成復工時間推遲,導致經營管理節奏變化,但流動性嚴重不足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分析甚至在結合財報數據後給出了更「極端」的預測,稱疫情當中,蔚來的現金流恐怕只能「挺住」三個月的時間。

一邊是嚴重的「虧血」狀態,另一邊是前期風投接二連三的退出。

此前,作為蔚來第三大股東的高瓴資本在2月15日完成了對蔚來股票的「清倉」。

高瓴資本是蔚來上市前的重要投資者。2015年,高瓴資本領投蔚來1億美元A輪融資,並在C輪及C+輪繼續跟投蔚來。蔚來IPO時,高瓴持股比例達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去年1月30日,蔚來汽車宣布發行6.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當時騰訊和高瓴資本分別認購3000萬和1000萬美元。據悉,高瓴資本從2019年三季度起開始大規模減持蔚來汽車。盡管2019年四季度末蔚來汽車大漲,股價累計上漲40%,但高瓴資本還是在12月31日之前堅決清空了所持有的蔚來汽車股份。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蔚來累計虧損金額已高達429億元,蔚來股價的持續低迷是高瓴資本退出的重要背景。

無獨有偶,2月7日,淡馬錫減持蔚來股票1391萬股,持股比例從原先的5.4%大幅下滑至1.8%。從前期資本的迅速「抽身」不難看出,在高瓴資本和淡馬錫的示範下,資本市場對於造車新勢力開始從起初的「狂熱」轉而變得更為「謹慎保守」,這也意味著,蔚來的未來融資之路並不輕松。

值得注意的是,在風投退出之際,傳統車企尤其是自主車企的入局變得更富深意。目前,蔚來不僅僅是新勢力造車企業中交付量最大的車企,其還是唯一一家將產品賣入30萬元價格區間的企業,一旦這樣一家新勢力頭部企業倒下,多少會讓那些還處於「向上突圍」的自主車企感受到「唇亡齒寒」。尤其是特斯拉剛剛在華建廠投產,隨著這匹「狼」的闖入,羊群只有抱團才能求生。

因此,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競購蔚來的消息,從某個角度來看,也讓我們看到傳統車企對新造車公司的「惺惺相惜」。

只是,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在雙方的前期談判中,吉利汽車條件的苛刻讓蔚來很難接受。

但從吉利汽車的角度來看,在蔚來急需資金的當下,它在談判中佔有不少優勢。

比如,蔚來與吉利的牽手將進一步擴大想像空間。近年來,吉利的發展有目共睹,除了銷售體量上已經成為國內自主車企絕對的「龍頭」,更憑借與沃爾沃的技術共享完成了向品牌高端化的轉身,領克就是最佳案例。

眾所周知,目前,除了特斯拉實現階段性盈利之外,新能源車企鮮有不被虧損纏身者,包括高昂的電池造價在內,其餘還有供應鏈、工廠、製造環節無一不考驗著新勢力的現金流動性。而吉利的體系力包括產業鏈的把控,低成本的運作模式正是蔚來未來完成自身「造血」中最急需的能力。與此同時,投奔吉利,沃爾沃的技術背書也將成為蔚來繼續進軍高端電動車領域的助力。

換言之,對於蔚來而言,如果能夠背靠吉利這棵大樹,意味著有足夠的規模來分攤高昂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往往比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抗風險性更強。

更何況,因為吉利的「背書」,此時3億美元看似「杯水車薪」,但很可能在資本市場起到「拋磚引玉」的良效,讓蔚來的融資之路變得容易一些。

而反觀吉利,用3億美元換來蔚來在軟體層面、銷售服務以及充電布局模式上的創新,這筆投資不會是虧本的買賣。有分析認為,按照蔚來汽車剛剛在一級市場進行的可轉債3.07美元核算,吉利此輪投資後,將佔到蔚來汽車10%不到的股份,這恰好與高領資之前7.5%的持股比例相似。

目前,故事的兩位「緋聞主角」尚未粉墨登場,但以蔚來如今對於資金的渴求和吉利的前瞻果決,「一出好戲」很可能即將上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