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在資本市場中平均風險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在資本市場中平均風險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4-20 21:56:05

A. 市場全部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和所有證券的風險報酬率是同一個概念嗎

你好!
不是一個概念
風險報酬率的計算公式:ΚR═β×Ⅴ式中:KR表示風險報酬率;β表示風險報酬系數;V表示標准離差率。
則在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時,投資的總報酬率為:
K
=
RF
+
KR
=
RF
+
βV
其中:K表示投資報酬率;RF表示無風險報酬率。
平均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風險報酬率
我們大學財務管理學過可以完全確定
放心!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B. 股市風險的探析

股市風險探析
觀察中國股市風險,需要從結構上來把握,對風險的實際分布狀態進行有效度量。可惜的是在本輪大跌之前,特別是當上證綜指上摸4000點之後,各種恐高的聲音再次響起。其中擔憂風險激增,要求政府出面干預的人有兩大理由:一是股指漲得太快、太高;二是新股民太多、太盲目、太沖動,甚至有媒體把民工入市也當作股市過熱的證據來調侃。這難道是判斷風險的依據?股市風險固然可以從指數上看出一二,但那隻是表象,在這表象後面更為重要的是市場各利益相關方的信息風險,是信息不對稱、信息缺損與信息操縱風險。

中國股市本輪近20%的暴跌,經過十來天的反彈整理,似乎就這么過去了。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我們現在還只是看到數百家公司股票連續跌停、市值損失上萬億元,如果我們還簡單地認為,這是股票交易印花稅惹的禍,或者真假「洋鬼子」忽悠出來的毛病,甚至還在暗自慶幸這是對新股民的一次很好的風險教育,而不作系統、深入、貼近實際的思考,那就有點不知教訓,甚至白付學費了。從各類市場參與者在這場風波前後的表現,以及管理層與媒體的作為看,潛藏在中國股市中的內在與外在缺陷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那麼這個市場的中長期風險就要比眼前的短期風險更大,更危險,也更有害了。

首先看內在風險。從結構上看,除了系統性風險外,在資本市場上最直接的風險是來自投資品自身的信息風險,也就是由投資品的信息殘缺、延宕、非對稱傳布,或信息虛假、欺詐、操弄等造成的風險。以股票為例,股票作為投資品,其風險主要有公司治理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而所有這些風險都表現為公司信息及信息披露風險。尤其是那些與經營情況和盈利預期直接相關的信息,以違規或違法的方式在市場上做選擇性傳播,更是導致市場異動與投資者行為異常的直接原因。比如,近期杭蕭鋼構(19.59,-0.45,-2.25%)股價異動就典型地反映了這種信息非對稱傳播的危害。

除此之外,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股權分置問題雖然在短期內在股權制度上有了重大變革,並由此引發了市場由熊轉牛的突變,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行為偏好,尤其是只注重自己那部分利益的習性,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徹底改變。大股東無視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與公司前途,在充分享有股權分置改革以前的那些特殊股權利益之後,又得到了本次股改帶來的利益變現機會,這種一次性制度紅利很可能扭曲大股東的行為,造成普遍的公司治理短期化惡果,比如大股東會盡可能地把短期業績做好,或者製造利好題材,以配合大小非高價減持等等,若是這樣一種結局,那麼這樣的股權分置改革將是可悲的,而中國股市的中長期風險也就可想而知了。

從市場層面看,相對於其他風險,市場操作風險也許是最容易被投資者所感受的。因為隨著股指的漲跌,股價的波動,操作風險也跟著起伏。如果我們撇開其他因素,單就市場操作來講,通常有三大風險會直接呈現在所有投資人面前:一是估值風險,二是資金流量與流向信息風險,三是投資者博弈風險。從實際操作尤其是短線操作看,由於市場是憑實力說話的,因此擁有資金話語權的主力機構永遠是市場的主導者,而中小散戶多半都是群羊效應中的尾隨者,根本無法與主力抗衡,因而市場操作風險主要取決於主力機構。

比如,前兩年上證綜指只有1000多點,主力對當時的市場不認可,股市照樣走熊。而現在的中國經濟基本面並沒有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股市卻已判若兩人。可見對市場的估值,主要取決於主力的贏利預期。在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對股市打壓越低,吸籌越多,日後贏利才越高。而市場的這種估值風險,不僅表現在大盤上,更直接地表現為主力對個股與板塊的操控上。這是其一。其二,對市場操作影響更大的是有關資金流量與流向的信息也受控於主力。因為主力資金不僅會影響股價,而且能隱蔽地把握與操弄資金流量與流向。這便構成了資金信息的不對稱風險。另外,再從博弈關系看,市場上盡管散戶很多,但能夠動用各種交易手段來影響股價的,主要還是主力。所以只有主力機構才是市場的麻煩製造者,才是市場風險的策源地。而主力的所作所為,將直接關系著市場的中短期交易風險。

除了這兩種內在風險之外,還有一種比較隱晦的風險,那就是中介與資訊服務風險。這是由券商等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殘缺與隱晦的不公正而造成的投資風險。這種風險通常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對服務對象實施差別化服務。比如,對主力資金提供各種買賣便利,而對中小散戶則缺乏包括理財指導與風險提示等在內的起碼的市場服務;還有一種是對資訊產品實施差別化供給。比如,一些中介機構將其調研報告分不同時間和詳略文本,向不同對象發布,造成信息不對稱,進而為不同對象的買賣時點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這種非對稱性信息服務對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散戶的影響與傷害往往更大、更直接,並由此構成了對股市的短期擾動。

股市的內在風險還有很多,表現形式也五花八門,但不管其表現形式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作為市場參與者,由於各自的利益訴求不同,在博弈過程中,各利益相關方所處的位置也不盡一致,因此對市場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而由此觸發的市場風險也有很大差別。從主導性看,首先是上市公司,其次是各類機構,最後才是散戶。而散戶由於其投資偏好千差萬別,不可能形成一股影響市場的合力,因此拿散戶說事,其實是一種誤導。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博弈結果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以強凌弱,用竭澤而漁的方式進行財富掠奪,最後造成市場生態整體惡化,釀成巨大風險;還有一種是共生共榮,形成有合理投資預期的市場生態。就目前而言,特別要警惕的是前一種結果,那是一種危險的游戲,需要從制度上加以制止。

除了內在風險,在觀察股市風險構成時,還有兩個外在因素,也會對股市造成局部系統性傷害,一個是輿論誤導風險,還有一個是監管不當風險。

輿論誤導風險主要是由媒體或其他機構的信息傳播方式不當而引發的市場風險。這種風險有些可能是由於不懂市場經濟規律或不能公正地對待不同市場主體而造成的;有些卻有可能是出於商業利益而故意操弄的。比如,將財經報道娛樂化,為吸引「眼球」,故意將極小概率事件極力放大、甚至不惜歪曲事實真相,以博取聳人聽聞的效果;又如,有些傳媒熱衷於煽情,追「名人」、「洋人」,放「狠話」、「怪話」,操弄話語權,以謀求賣點;再如,有些證券機構及其代言人出於商業考慮,在不同時點對股市作誘導性評價,等等。

凡此種種,輿論誤導風險,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佔有輿論優勢的利益相關方,為了一己的利益而影響輿論導向,在財經信息傳播的系統、完整、對稱、均衡性上有違「三公」原則,由此誤導公眾,並釀成人為的市場風險。其結果一是造成市場短期波動加大、效率降低,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減弱;二對投資者來說,則意味著投資成本上升、投資判斷力降低,操作失誤增加。在以信息為主導的虛擬市場中,這是一種容易釀成局部性系統風險的人為隱患。

至於監管風險,也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監管不到位風險,比如對影響市場的主導性力量,如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對各類機構合法合規經營的監管是否到位,將直接影響市場的基礎和整體質量,對券商等中介機構在對散戶服務特別是風險提示方面的督導是否到位,也直接影響市場心態直至社會輿論;還有一個是監管不當風險,包括政策措施內容不當和出台時機不當的風險,也將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行。

觀察中國股市風險,需要從結構上來把握,對風險的實際分布狀態進行有效度量。可惜的是在本輪大跌之前,特別是當上證綜指上摸4000點之後,各種恐高的聲音再次響起。其中擔憂風險激增,要求政府出面干預的人有兩大理由:一是股指漲得太快、太高;二是新股民太多、太盲目、太沖動,甚至有媒體把民工入市也當作股市過熱的證據來調侃。這難道是我們判斷風險的依據?

更為奇怪的是,發出這種聲音的居然有不少是吃過洋麵包的專業人士與財經媒體,比如有媒體稱,中國股民正在搶乘泰坦尼克號這艘冰海沉船,等等。這種用極具煽情色彩的語言不做量化分析的報道出自專業媒體,實在匪夷所思。

如果說股指背離基本面,漲得太快太過,有價值回歸的要求、有市場調整的風險,這好理解;如果有些新股民缺乏必要的投資理財知識與風險防範意識,需要時時加以提醒和告知,這也好理解。但是如果我們僅憑指數高低或股民開戶多少來判斷股市風險,那也太簡單、太教條、太離譜了。

股市風險固然可以從指數上看出一二,但那隻是表象,在這表象後面更為重要的是市場各利益相關方的信息風險,是信息不對稱、信息缺損與信息操縱風險。而對於股市風險信息的誤導,本身又是一大可笑又可悲的人為風險。

從宏觀基本面和上市公司與證券市場的各項近期指標看,短期內都有喜人的業績,也就是說短期內並沒有哪些重大因素能夠改變股指持續向上的牛市格局,令人擔心的則是上述中長期缺陷如果得不到治理,有可能釀成市場未來風險。這是中國股市目前的基本狀況。因此,唯股指是論,僅憑指數高低來評論股市風險大小,是非常粗糙的做法。

但願本輪大跌付出的代價能夠讓我們看到這一點。在對股市風險的評價中,能夠拿出有充分說服力的事實與量化指標來,而不是一葉障目,或者為了別有用心的商業目的,在那裡忽悠人。

C. 股票投資中風險與收益的關系是什麼

在資本市場當中,股票投資中的風險和收益的關系是成正相關的,也就是說風險越高的產品它的收益往往也會越高,而那些風險偏低的產品,它的收益也往往不見得太好。

而對於一部分的人來說他們厭惡風險,但是卻想要有一個好的回報,這在現實生活當中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對於大多數的經濟體來說,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風險,而收益也是對風險的一種價值性的補償,如果風險和價值不能夠實現正相關的話,那麼對於大部分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往往也不會進行進一步的投資,那麼對於整個社會來說也很難進行大規模的創新和發展了,所以說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不論是社會還是國家都會鼓勵創新,通過高收益的目標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創新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整個社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D. 資本市場是和證券市場有什麼區別

區別是:
(1)「資本市場線」測試風險度工具(橫軸)是「標准差(既包括系統風險又包括非系統風險)」,此直線只是用於有效組合,「證券市場線」的測試風險度工具(橫軸)是「單項資產或資產組合對於整個市場組合方差的貢獻程度即β系數(只包括系統風險)」;
(2)「資本市場線」揭示的是「持有不同比例的無風險資產和市場組合情況下」風險和報酬的權衡關系,「證券市場線」揭示的是「證券本身的風險和報酬」之間的對應關系;
(3)資本市場線和證券市場線的斜率都表示風險價格,但是含義不同,前者表示整體風險的風險價格,後者表示系統風險的風險價格;
(4)「資本市場線」中的「Q」不是證券市場線中的「β系數」,資本市場線中的「風險組合的期望報酬率」與證券市場線中的「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含義不同;
(5)資本市場線表示的是「期望報酬率」,即預期可以獲得的報酬率,而證券市場線表示的是「要求收益率」,即要求得到的最低收益率;
(6)證券市場線的作用在於根據「必要報酬率」,利用股票估價模型,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資本市場線的作用在於確定投資組合的比例;
(7)證券市場線比資本市場線的前提寬松,應用也更廣泛。

E. 資本市場線與證券市場線的聯系與區別包括哪些

一、資本市場線與證券市場線的聯系:

資本市場線和證券市場線均反映了系統性風險與預期收益率之間的關系。雖然資本市場線的橫坐標是標准差,但實質上非系統性風險在經過充分的投資組合後基本已被完全分散掉,剩餘的僅有系統性風險(即市場風險),故資本市場線實質上也是反映系統性風險與預期收益率之間的對應關系。

二、資本市場線與證券市場線的區別:

1、資本市場線與證券市場線的含義不同

(1)資本市場線

從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率開始,做投資組合有效邊界的切線,該直線被稱為資本市場線。可以理解為無風險資產與投資組合進行的二次組合。

(2)證券市場線

反映股票的預期收益率與系統性風險的線性關系。

2、資本市場線與證券市場線的適用范圍不同

(1)資本市場線

只適用於有效證券組合。

(2)證券市場線

既適用於單個證券,也適用於投資組合;不僅適用於有效投資組合,也適用於無效的投資組合。

由此可以看出證券市場線比資本市場線的適用范圍更廣。

3、資本市場線與證券市場線的直線斜率不同

(1)資本市場線

反映每單位整體風險的超額收益,即風險的價格。其斜率不受投資者對待風險態度的影響,偏好風險的投資者可以借入資金,厭惡風險的投資者可以貸出資金,但無論如何,都是在資本市場線上做選擇,不會影響直線斜率。

(2)證券市場線

反映單個證券或證券組合每單位系統性風險的超額收益。其斜率取決於全體投資者對待風險的態度,如果大家都願意承擔風險,意味著風險越不值錢,風險程度較小,風險報酬率越低,斜率越小;如果大家都不願意承擔風險,一旦有人承擔了風險,市場勢必要多給他補償,故風險報酬率越高,斜率越高。

證券市場線的作用在於根據「必要報酬率」,利用股票估價模型,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資本市場線的作用在於確定投資組合的比例;此外,證券市場線比資本市場線的前提寬松,應用也更廣泛。

4、資本市場線與證券市場線的作用不同

證券市場線的作用在於根據「必要報酬率」,確定資本成本,然後計算內在價值,比如利用股票估價模型,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資本市場線的作用在於確定投資組合的比例。

5、證券市場線比資本市場線的前提寬松,應用也更廣泛。

(5)在資本市場中平均風險股票擴展閱讀:

1、資本市場線(Capital Market Line,簡稱CML)是指表明有效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標准差之間的一種簡單的線性關系的一條射線。它是沿著投資組合的有效邊界,由風險資產和無風險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

2、證券市場線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圖示形式。反映投資組合報酬率與系統風險程度系數之間的關系以及市場上所有風險性資產的均衡期望收益率與風險之間的關系。證券市場線方程對任意證券或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風險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十分完整的闡述。

任意證券或組合的期望收益率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無風險利率,它是由時間創造的,是對放棄即期消費的補償;另一部分是對承擔風險的補償,稱為「風險溢價」,它與承擔風險的大小成正比。

參考資料:資本市場線-網路證券市場線-網路

F. CAP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E(Rp)=Rf+β([(RM)-Rf], 請問RM是怎麼算出來的是用大盤指數來算的嗎

RM是資本市場的收益率 ,用股指每年的增長率,取均值。是用大盤指數來算的。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投資組合理論資本市場理論基礎形發展起,主要研究證券市場資產預期收益率與風險資產間關系,及均衡價格何形。E(rm) 市場m預期市場報率 。
資本形式(股票)存資產價格確定模型股票市場例假定投資者通基金投資於整股票市場於投資完全散化(diversification)承擔任何散風險由於經濟與股票市場變化致性投資者承擔散風險於投資者預期報高於風險利率。
(1)市場組合的風險代表的是平均風險,市場組合的β系數=1,因此,平均風險股票報酬率=Rf+1×(Rm-Rf)=Rm。
(2)Rf的其他常見叫法有:無風險收益率、國庫券利率、無風險利率等。
(3)Rm的其他常見叫法有:市場平均收益率、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市場組合的平均報酬率、市場組合收益率、市場組合要求的收益率、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率、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平均風險股票收益率、證券市場平均收益率、市場組合的必要報酬率、股票價格指數平均收益率、股票價格指數的收益率等。
(4)當β=1時,β×(Rm-Rf)就變成了(Rm-Rf),(Rm-Rf)的其他常見叫法有:市場風險溢酬、平均風險收益率、平均風險補償率、平均風險溢價、股票市場的風險附加率、股票市場的風險收益率、市場組合的風險收益率、市場組合的風險報酬率、證券市場的風險溢價率、證券市場的平均風險收益率、證券市場平均風險溢價等。
(5)β×(Rm-Rf)的其他常見叫法有:某股票的風險收益率、某股票的風險報酬率、某股票的風險補償率等。
拓展資料:
CAPM的優點:
簡單、明確。他把任何一種風險證券的價格都劃分為三個因素:無風險收益率、風險的價格和風險的計算單位,並把這三個因素有機結合在一起。
實用性。它使投資者可以根據絕對風險而不是總風險來對各種報價的金融資產做出評價和選擇。

G. capm模型中的杠桿beta系數如何計算

Beta=covariance (Ri,RM)/variance(Rm)covariance(ri ,rm)為個股於市場之間的協方差
Variance(Rm)為市場的方差
通常計算beta是用對股票的excess return 和市場的excess return 進行回歸運算
股票=y 市場=x beta為回歸分析結果的斜率,Y=a+beta(X)+e 回歸式子的斜率為Beta值。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是建立在馬科威茨模型基礎上的,馬科威茨模型的假設自然包含在其中:1、投資者希望財富越多愈好,效用是財富的函數,財富又是投資收益率的函數,因此可以認為效用為收益率的函數。2、投資者能事先知道投資收益率的概率分布相同。
3、投資風險用投資收益率的方差或標准差標識。
4、影響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為期望收益率和風險兩項。
5、投資者都遵守主宰原則(Dominance rule),即同一風險水平下,選擇收益率較高的證券;同一收益率水平下,選擇風險較低的證券。
CAPM的附加假設條件:
6、可以在無風險折現率R的水平下無限制地借入或貸出資金。
7、所有投資者對證券收益率概率分布的看法一致,因此市場上的有效邊界只有一條。
8、所有投資者具有相同的投資期限,而且只有一期。
9、所有的證券投資可以無限制的細分,在任何一個投資組合里可以含有非整數股份。
10、稅收和交易費用可以忽略不計。11、所有投資者可以及時免費獲得充分的市場信息。
12、不存在通貨膨脹,且折現率不變。13、投資者具有相同預期,即他們對預期收益率、標准差和證券之間的協方差具有相同的預期值。
上述假設表明:第一,投資者是理性的,而且嚴格按照馬科威茨模型的規則進行多樣化的投資,並將從有效邊界的某處選擇投資組合;第二,資本市場是完全有效的市場,沒有任何磨擦阻礙投資。

H.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中各個參數的叫法包括哪些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公式:Ri= Rf+β×(Rm-Rf)
(1)(Rm-Rf)的常見叫法有:市場風險溢酬、風險價格、平均風險收益率、平均風險補償率、股票市場的風險附加率、股票市場的風險收益率、市場組合的風險收益率、市場組合的風險報酬率、證券市場的風險溢價率、市場風險溢價、證券市場的平均風險收益率、證券市場平均風險溢價等。
(2)β(Rm-Rf)的常見叫法有:某種股票的風險收益率、某種股票的風險報酬率、某種股票的風險補償率。
(3)Rm的常見叫法有:平均風險股票的「要求收益率」、平均風險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市場組合要求的收益率、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率、市場平均收益率、平均風險股票收益率、證券市場平均收益率、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市場組合的平均報酬率、市場組合收益率、股票價格指數平均收益率、股票價格指數的收益率、證券市場組合平均收益率、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等。

I. 簡單講解,什麼是金融市場裡面的Beta (β) 系列一

我在網路搜索了BETA的含義,覺得不錯,特在此分享:β系數也稱為貝他系數(Beta coefficient),是一種風險指數,用來衡量個別股票或股票基金相對於整個股市的價格波動情況。β系數是一種評估證券系統性風險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種證券或一個投資證券組合相對總體市場的波動性,在股票、基金等投資術語中常見。 簡單來說,BETA是個別股票和市場指數之間的關系,這個市場指數可以是KLCI INDEX。一個股票的BETA如果是1.10,表示其波動是股市的1.10 倍,亦即上漲時比市場表現優10%,而下跌時則更差10%;如果BETA系數為0.5,則波動情況只及一半。β= 0.5 為低風險股票,β= l. 0 表示為平均風險股票,而β= 2. 0 → 高風險股票,大多數股票的β系數介於0.5到l.5間 。更詳細的例子解說:如果β 為 1 ,則市場上漲 10 %,股票上漲 10 %;市場下滑 10 %,股票相應下滑 10 %。如果 β為 1.1, 市場上漲 10 %時,股票上漲 11%, ;市場下滑 10 %時,股票下滑 11% 。如果 β為 0.9, 市場上漲 10 %時,股票上漲 9% ;市場下滑 10 %時,股票下滑 9% 。計算個別股票BETA的方程式: 其中Cov(ra,rm)是股票的收益與市場收益的協方差(COVARIANCE)Var*2(m) =�0�2是市場收益的方差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說,BETA需要自己算嗎?其實不需要,只要在GOOGLE FINANCE就能看到個別股票的BETA了,專家們都算好給你了,只是有多少人會去注意呢?會覺得這是有用的資訊呢?

J. 在股票中"行業平均PE和預測EPS估值"是什麼

行業平均PE估值指某一行業股票在未來某一時期的平均市盈率的預測數據;
EPS估值是某一股票所在公司在某一時期的每股收益或利潤的估計數據。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的概念: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股票交易時間: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