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聯想佔大股東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聯想佔大股東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4-14 04:51:57

❶ 聯想的股東是誰

柳傳志。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擁有聯想57%的股份。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拓展資料>
聯想集團是國有企業嗎?大股東都有誰?
可以說,聯想歷史上曾經是國有企業,但是自聯想在香港上市以後,就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國有企業了,只能說是國家佔有較大的股份的一家企業。
1984年柳傳志拿著中科院20萬啟動資金創建了聯想的前身,前幾年顯然是國有企業。後來聯想做漢卡、PC分銷業務做大了,成立了聯想香港公司。為了激勵員工,柳傳志成功解決了股權問題,聯想職工委員會持股上升,但是中科院依然是單一大股東。後來聯想在香港上市,當時,中科院依然是大股東,但是已經很難說聯想是國有企業了。
聯想控股占聯想30%的股份,而聯想控股只有36%的股份是中科院,聯想控股也不能簡單認為是「國有企業」。這樣簡單一計算,30%*36%=10.8%,所以在聯想的股份中,中科院(也就是國家股份)只佔有聯想總體的10.8%稍高的股份,你覺得這是國有企業嗎?
國企央企,並不一定都是來自國資委的。很多教育部、工信部的企業,也是國有企業,但是不歸國資委管理。類似的,中科院是部級單位與國資委平級,而中科院是國科控股100%的股東,是國企。
國科控股是聯想控股的控股方,但是具體佔多少股份,在聯想控股上市的時候,是36%,到了2017年,降至29.04%。
聯想控股,是聯想集團的控股大股東,大約佔有25.81%的股份。聯想控股有限公司,這幾年都是中國民營經濟500強,列第前幾名。這進一步說明其為民營企業,而非國企。PS:國科的持股達到29%,仍是聯想控股的第一大股東,這也符合我國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的方向。
聯想集團是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是中國的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富有創新性的國際化的科技公司。從1996年開始,聯想電腦銷量一直位居中國國內市場首位;作為全球電腦市場的領導企業,聯想從事開發、製造並銷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術產品及優質專業的服務,幫助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取得成功。聯想公司主要生產台式電腦、伺服器、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視、列印機、掌上電腦、主板、手機、一體機電腦等商品。
2005年,聯想集團收購IBM 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事業部;2013年,聯想電腦銷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廠商。2014年10月,聯想集團宣布該公司已經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自2014年4月1日起, 聯想集團成立了四個新的、相對獨立的業務集團,分別是PC業務集團、移動業務集團、企業級業務集團、雲服務業務集團。2016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布「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聯想名列第四。
2019年7月,發布2019《財富》世界500強:位列212位。2019年9月,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發布,聯想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16位 [3] 。2019年10月,2019福布斯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位列89位。截至2019年11月1日聯想成立35周年時,聯想年收入超3500億元人民幣 [5] 。11月2日,耗時兩年打造,總面積6500平方米的聯想未來中心開門迎客。12月18日,人民日報發布中國品牌發展指數100榜單,聯想集團排名第16位。

❷ 聯想股份前十大股東

第一股東:國科控股,占股29.05%。第二股東: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占股20.37%。第三股東:中國泛海控股集團icon占股17%。第四股、王玉鎖,2019年1月聯想控股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天然氣大王新奧能源實控人王玉鎖,聯恆永信向新奧國際出售5409萬股,每股價格21.56港元,總對價11.66億港元 第五股、柳傳志等高管持股,2011年12月泛海控股將9.6%聯控股權轉讓給柳傳志5名自然人
拓展資料:
1,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是聯控第一大股東,也是聯想控股三大投資平台所發基金的主要出資人,還是聯想控股一手創建的聯泓新科第二大股東,聯想控股亦參與投資國科控股發起的母基金,投資助力中科院系最新研發成果轉化,兩者在投資方面合作較為密切。從2009年國科控股對其轉讓聯想控股29%股權說明看,國科控股並不謀求對聯想控股的控股權,僅是作為長期支持聯控發展的第一大股東。
2,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的股東為數百位聯想控股的老員工,持股數在數十萬-數千萬。聯想1984年創建至今已有37年,聯想控股的老員工相當部份早已退休,或離職,甚至離世,部份人因生活需要有很強的將所持聯控股權變現需求,長期由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集中管理數百位聯控老員工的股權並不太合適。未來這兩大員工持股平台預計會將聯控員工持股進行分批拆分轉讓變現。考慮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轉讓變現將主要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完成。
3,泛海控股,泛海控股因債務壓力,應有較強的轉讓聯控股權變現的需要,同樣是港股的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泛海控股這么大股權想短期內完成變現只能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

❸ 聯想集團的股權構成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3.81%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楊元慶作為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持有公司0.92%的股份,公眾持股56.53%。
聯想集團發展歷程
公司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1984年到1994年為公司成立及初創階段;
2.1994年到2004年,公司上市,得到初步發展;
3.2005年至 2009年為公司快速發展階段,2005年公司收購 IBM的PC業務,拓展全球業務並成為全球500強;
4.2010年至今公司業務不斷拓展,新興業務領域迅速發展。
聯想集團營收
2011-2021財年,聯想集團營收整體呈現出增長趨勢,整體由166.05億美元增長到了607.42億美元,這主要得益於公司主營業務的持續增長和業務范圍的不斷拓展。
拓展資料:
聯想集團管理層
1.楊元慶作為公司董事長兼CEO,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碩士學位,並自2001年起擔任聯想集團總裁兼CEO,行業經驗豐富,把握聯想發展方向。2004年,帶領聯想收購IBM PC業務,這是聯想至關重要的戰略選擇,奠定了今天聯想的發展格局。
2.2014年,聯想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及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布局發展各業務條線。同時,在其帶領下,聯想業務集團架構不斷調整,深入布局物聯網生態系統,把握未來行業智能化轉型方向。
3.Gianfranco Lanci負責運營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擁有30多年的經驗,包括在德州儀器(TI)和宏基(Acer)擔任領導職務。Sergio Buniac負責摩全球托羅拉移動業務集團,在其領導下,公司巴西、智利、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和秘魯在拉丁美洲的市場份額中穩居第二。
4.藍燁擔任數據智能業務部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負責實現智能轉型並在垂直行業中交付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尤其是在升級智能製造方面,1993 年加入聯想,為聯想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❹ 聯想股權是由什麼構成的

聯想股權結構:大股東公司持有公司23.81%的股份,董事長持有公司0.92%的股份,公眾持股56.53%。
聯想集團公司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1984年到1994年為公司成立及初創階段;
2.1994年到2004年,公司上市,得到初步發展;
3.2005年至 2009年為公司快速發展階段,2005年公司收購 IBM的PC業務,拓展全球業務並成為全球500強;
4.2010年至今公司業務不斷拓展,新興業務領域迅速發展。
拓展資料:聯想集團管理層
1.楊元慶作為公司董事長兼CEO,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碩士學位,並自2001年起擔任聯想集團總裁兼CEO,行業經驗豐富,把握聯想發展方向。2004年,帶領聯想收購IBM PC業務,這是聯想至關重要的戰略選擇,奠定了聯想的發展格局。
2.2014年,聯想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及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布局發展各業務條線。同時,在其帶領下,聯想業務集團架構不斷調整,深入布局物聯網生態系統,把握未來行業智能化轉型方向。
3.Gianfranco Lanci負責運營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擁有30多年的經驗,包括在德州儀器(TI)和宏基(Acer)擔任領導職務。Sergio Buniac負責摩全球托羅拉移動業務集團,在其領導下,公司巴西、智利、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和秘魯在拉丁美洲的市場份額中穩居第二。
4.藍燁擔任數據智能業務部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負責實現智能轉型並在垂直行業中交付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尤其是在升級智能製造方面,1993 年加入聯想,為聯想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❺ 柳傳志占聯想多少股份

佔有3.4%股份。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電腦製造企業,是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總部位於中國香港。公司主要產品有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列印機等商品。

(5)聯想佔大股東股票擴展閱讀

2021年11月,聯想集團發布2021/2022年財政年度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營收347.98億美元,同比增長25%;上半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9.78億美元,同比增長87%。
聯想在2005年5月完成對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的收購,邁出了國際化最重要的一步,這兩家有著相同夢想的公司在聯想的名下攜起手來,這標志著新聯想的誕生。
截止到2013年,聯想集團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羅利市三角研究園總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和新加坡三處設立總部。
2014年1月23日下午聯想集團宣布,以23億美元收購IBM低端伺服器業務。雙方簽訂的協議顯示,此次收購價格包含20.7億美元現金和向IBM定向發行的1.82億股聯想集團股票。
在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業500強排行榜,聯想集團首次上榜,排名第499位,年收入167.88億美元。根據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最新2012年度全球企業500強排行榜,聯想集團再次上榜,排名第370位,年收入295.744億美元,利潤4.73億美元。2013年度《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聯想集團排名大幅提升,從2012年的第370名上升至第329名。聯想集團的營業額達340億美元,已超越部分國際知名的品牌企業。

❻ 聯想集團十大股東

聯想集團十大股東分別如下:
1.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56%
2.北京聯持志遠管理咨詢中心,持股比例20.37%
3.柳傳志持股比例18%
4.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98%
5.北京聯恆永信投資中心,持股比例7.55%
6.朱立南,持股比例2.04%
7.寧旻,持股比例1.53%
8.黃少康,持股比例1.27%
9.陳紹鵬,持股比例0.85%
10.唐旭東,持股比例0.85%
【拓展資料】
聯想控股現主要股東:
1.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歷屬中科院,是聯想控股第一大股東
2.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兩者是聯控的員工持股平台,源於2001年成立的聯控員工持股會,股東為聯想控股600多位老員工。
3.泛海控股,2009年國科控股公開掛牌轉讓聯想控股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泛海控股
4.王玉鎖,2019年1月聯想控股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天然氣大王新奧能源實控人王玉鎖,聯恆永信向新奧國際出售5409萬股,每股價格21.56港元,總對價11.66億港元
5.柳傳志等高管持股,2011年12月泛海控股將9.6%聯控股權轉讓給柳傳志5名自然人。
未來聯控股權變化分析:
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是聯控第一大股東,也是聯想控股三大投資平台所發基金的主要出資人,還是聯想控股一手創建的聯泓新科第二大股東,聯想控股亦參與投資國科控股發起的母基金,投資助力中科院系最新研發成果轉化,兩者在投資方面合作較為密切。從2009年國科控股對其轉讓聯想控股29%股權說明看,國科控股並不謀求對聯想控股的控股權,僅是作為長期支持聯控發展的第一大股東。
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的股東為數百位聯想控股的老員工,持股數在數十萬-數千萬。聯想1984年創建至今已有37年,聯想控股的老員工相當部份早已退休,或離職,甚至離世,部份人因生活需要有很強的將所持聯控股權變現需求,長期由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集中管理數百位聯控老員工的股權並不太合適。未來這兩大員工持股平台預計會將聯控員工持股進行分批拆分轉讓變現。考慮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轉讓變現將主要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完成。
泛海控股,泛海控股因債務壓力,應有較強的轉讓聯控股權變現的需要,同樣是港股的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泛海控股這么大股權想短期內完成變現只能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

❼ 柳傳志在聯想有百分之多少股份

柳傳志在聯想的持股為3.4%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柳傳志簡介姓名:柳傳志,性別:男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944.04.29 籍貫:江蘇鎮江學歷: 大學 畢業院校: 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 專業: 雷達系統 行業: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供職機構:聯想控股有限公司 職務:聯想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聯想集團非執行董事,聯想投資、融科智地、弘毅投資董事長。
聯想集團是聯想控股的子公司,盡管,柳傳志只有聯想很小的股份,聯想控股大部分的股份在中科院和職工持股會手裡。現在聯想持股最多的個人是CEO楊元慶,佔8.7%。所以柳傳志占的股份比較,幾乎沒有。
然而,聯想控股在今年2月完成最後一次的股權轉讓後,聯想控股多位高管成為公司的自然人股東。其中柳傳志持股3.40%,朱立南持股2.40%;陳紹鵬持股1.00%;唐旭東持股1.00%;寧_持股1.80%。另外一名非聯想高管的自然人黃少康持股1.50%。
機構股東方面,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科學院」)持有36%股權;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泛海集團」)持股20.00%;北京聯持志遠管理咨詢中心(有限合夥)(簡稱「聯持志遠」)持股24.00%;北京聯恆永信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簡稱「聯恆永信」)持股8.90%。
簡單來說,現在這點投資,對這些企業都是很重要的,而柳傳志就是聯想決定的人才,把股份給了他,讓他有話語權。

❽ 想了解下聯想集團的股權結構

聯想控股股權結構為: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佔36%,仍為聯想控股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佔35%;中國泛海佔29%。這意味著聯想控股員工持股會加上「外援」民企泛海集團,掌握了對聯想控股的控制權和決策權,聯想控股實際上進入了民營化時代。

1、股權結構是什麼呢?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義務)。基於股東地位(身份)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2、股權結構的形成決定了企業的類型。股權結構中資本、自然資源、技術和知識、市場、管理經驗等所佔的比重受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隨著全球網路的形成和新型企業的出現,技術和知識在企業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最終會由"資本僱傭勞動"走向"勞動僱傭資本"。人力資本在企業中以其獨特的身份享有經營成果,與資本擁有者共享剩餘索取權。這就是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它使知識資本成為決定企業命運的最重要的資本。
3、股權結構有不同的分類。一般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指股權集中度,即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結構有三種類型:一是股權高度集中,絕對控股股東一般擁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二是股權高度分散,公司沒有大股東,所有權與經營權基本完全分離、單個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公司擁有較大的相對控股股東,同時還擁有其他大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在10%與50%之間。
第二個含義則是股權構成,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國,就是指國家股東、法人股東及社會公眾股東的持股比例。從理論上講,股權結構可以按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收益索取權的分布狀況與匹配方式來分類。從這個角度,股權結構可以被區分為控制權不可競爭和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兩種類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情況下,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是相互匹配的,股東能夠並且願意對董事會和經理層實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控股股東的控制地位是鎖定的,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監督作用將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