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股票股東減持百分之五是好是壞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股東減持百分之五是好是壞

發布時間: 2022-03-06 00:20:56

『壹』 股票減持是好還是壞

股票減持通常是一件壞事。股票減持意味著股東出售股票。如果減持數量較多,短期內會壓制股價,使股價下跌,但對中長期股價影響不大。股價的中長期走勢仍與公司基本面有關。如果減持幅度不大,則對股價影響不大。
大手交易:大手交易減持是指減持股份的股東就減持相關事宜提前與買方溝通,約定交易日期,通過大宗交易平台申報交易,完成在規定時間內進行交易;集中競價:集中減持是指在交易期間通過二級市場競價減持股東持股。與普通投資者正常的股票買賣方式一樣,集中降價容易造成股票的短期價格波動;議價轉讓:議價轉讓是指減持方與買方約定的交易價格。一般以前幾個交易日的均價作為參考,最終成交價一般都會對公司股價產生一定的影響。
拓展資料:
1、股票減持是好是壞,取決於減持的背景。
主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一般來說,股東不會大量減持股份。如果減持超過1%的股本,是非常危險的。如此大量的股份是不好的。一般而言,減持次數較少,多為股東個人行為。如果多個股東相繼減持,可能是因為公司股價處於高位或經營狀況出現問題,這種情況很糟糕。股東減持是指包括大股東在內的高持股比例的股東出售其股份。降低持股比例稱為減持。這種行為對股價的影響遠大於中小散戶。
2、主要股東和重要股東減持上市公司股份。
公司缺錢,用減持填補漏洞。另一方面,對公司的未來並不樂觀。在牛市熱潮中,重要股東的減持意味著公司股價被高估,存在泡沫。大股東、重要股東、公司高管減持純屬套現。也有人說,創業這么多年,花一些錢是正常的。這句話好像是某傳媒公司的老闆說的。只要公司屬於朝陽行業,即使有波動,也是短暫的,對長期走勢影響不大。
3、大股東減持的原因主要有四點:
首先,提現。有的股東覺得自己已經賺夠了錢,不想努力了。他們准備提早退休,拿著錢離開。此外,由於公司經營需要資金,短期內可能因各種原因無法融資。大股東只能減持自己的股份,在套現後投入公司經營。此時,即使股價處於低位,大股東也可能被迫減持。根據《證券法》關於減持大股東持股的規定,大股東減持公司股份應當提前公告,並有期限。大股東在股價低位時宣布減持計劃。目前,股價處於低位。或許是大股東提前宣布,為以後幾個月的減持和套現做准備。或許未來幾個月會開始一波拉升潮。正如大股東提前公布了減持方案,高位套現可以在股價上調後順利進行。該股有潛在利空消息。大股東在上市公司利空消息傳出前減倉套現,以免利空消息傳出後造成更大的市值損失。目前,該股在二級市場處於低位。

『貳』 股票股東減持是好是壞

1.股票股東的減持有好也有壞 ,好的一方面就是股票減持盤活了a股市場的籌碼,提升了a股市場的籌碼流動性畢竟部分大股東的減持並非是因為股價嚴重高估, 而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壞的一方面就是一旦大股東們的減持行為具有持續性 那麼將抑制a股市場的牛市氛圍降溫a市場 。
2.減持對於股票來說通常是利空 ,因為減持就是減少手上的股數 ,說明手上的股票很危險後市可能會下跌,賣出的和減持的都是對公司的未來預期的評級若是遇到了大股東堅持是重大利空,這只股票的價格在短時間內會持續下跌的 。大股東減持上市公司股票從情緒面的角度及仰天利空但需要投資者正確的看待此類事情並不是所有的大股東減持都是利空也並不是所有的大股東減持都是利好 。
拓展資料
大股東減持常見的原因:
一,實現資本利得。
二,上市公司股東改善生活而套現股票。
三,上市公司股東出席與投資其他項目的資金需求,減持股票獲得資金。
四,上市公司領導權力轉移導致股東減持退出。
五,在牛市行情時,上市公司股價產生價值高估,股東藉此機會減持股票。有些股東也會選擇在行情回調時稱低位再買回股票。
六,上市公司股東不看好公司未來發展,減持套現 。
很多人一聽到大股東減持就非常恐慌 ,因為覺得連控股股東都開始股票減持因此小投資者們都沒有任何理由再堅持下去了 ,股東減持會成為新的標准, 通常這種恐慌心理也會引起該股近期內下跌,畢竟在股市裡 跟風者還是比比皆是的 。大股東減持是好是壞, 還得看其減持後也就是拋出的股票怎麼樣 。如果是股東們的減持股票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 ,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 ,那麼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在持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一樣, 如果是股東賣出的股票沒有被消化 那麼就是一個不好的局面了 。

『叄』 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是利好還是壞消息

股票減持的情況屢見不鮮,上市公司的股東減持個股常常暗含一些玄機;在股市中散戶朋友也要時刻注意區分,在不同的情況下股東減持區別。
股東通常手上持有的是一些非流通股,持股小於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持股大於5%的非流通股叫大非;並且承諾在一段的時間內不上市流通或在一段的時間內不完全上市流通的股稱為限售股。
股東這樣做通常是非流通股到了後面進行流通後,大家就會看到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的減持行為,被稱為股票減持。大股東減持個股比較常見的是在牛市的行情,整體行情都在向上拉升,無論業績好或壞的公司都會出現一定的拉升。
有些公司出現了明顯的內在價值高估,大股東會借著好行情減持股票,既可以落袋為安,也可以在低位置選擇重新持有增持股票。熊市中也會出現大股東減持的動作的話,這個時候股民朋友就要小心上市公司是不是內部出現了問題;大股東肯定是提前了解到一些內幕消息便會在股價上進行印證。
大股東的減持無非是三種目的:
1、需要資金周轉或者有更好的投資機會、項目等;
對於這樣的情況來說,其實是很正常的,畢竟人都有需要周轉的時候!所以,遇到這樣的減持,大可不必擔心。
2、配合主力機構洗盤;
這就比較「狡猾」,我們可以看到因為上市公司股東需要減持之前就必須發一個公告,公告內容里會寫明「在某某時間段里,某某股東會減持多少的股份,用於幹嘛」!
3、大幅減持,套現走人;
如果個股基本面出現了問題,並且還出現了大股東頻繁減持,套現走人的情況,那往往就是真利空,碰到這樣的現象一定要懂得遠離,控制自己的風險。

當我們看到減持的公告的時候,一定要通過公司經營情況去了解大股東減持的原因。比如三七互娛,吳氏家族原本是順榮股份的創始人和大股東,是做汽配的,三七互娛是做游戲出生,李衛偉是三七的創始人。三七借殼順榮股份的殼上市,之後吳氏家族就是三七互娛的大股東,李衛偉成為二股東。到後面三七定位做游戲,汽配已經剝離。這個時候大股東吳氏家族減持是好事,因為這樣李衛偉就會成為大股東(目前就是),是公司股權結構的優化,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和戰略布局。這個時候看到大股東減持,不是利空,反而是利好,公司戰略明朗了,適合加倉。大家看看公司股價走勢就知道。

『肆』 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票意味著什麼,是好是壞,對股

意味大股東套現意願強烈,也從側面說明大股東都不看好自己公司

『伍』 大股東減持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是好事。

大股東減持一直被投資者看作利空。每當出現大股東減持的消息,不僅個股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挫,如果減持比較集中,還會對整個股市產生沖擊和影響。大股東、董監高集中、大規模減持沖擊市場,給其他投資者帶來傷害。

大股東減持、特別是大規模減持是對企業前景不看好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上市公司,多數的大股東減持不是為了投資更好的產業、更好的項目,而是將資金轉移或圈錢走人。

(5)股票股東減持百分之五是好是壞擴展閱讀:

證監會2016年1月7日發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這項規定是對去年證監會發布的18號公告的補充和銜接。

18號公告明確提出,從2015年7月8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也正是因為這份公告,才有了今年1月8日可能會出現大股東減持潮的傳言,且減持額度高達萬億以上。

從總體上講,對大股東以及董監高等的減持行為是一種約束,對可能出現的大股東及董監高大規模減持是一種規范。特別在股市尚處於不太穩定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約束是完全符合實際的。但是,這樣的方式,也是不利於股市的健康有序發展的。

『陸』 股東減持股票是好是壞

一般來說,大股東減持是利空。因為大股東手裡擁有大量股票,進行減持就會帶來大量拋售,大量拋售股價勢必會降低。
大股東減持,就是將股票變現,變現很有可能因為該股票存在潛在利空或者大股東對未來失去一定信心。但是具體情況還得因股而議。
好好研究一下這個股票的基本面和研報吧。
有問題可繼續追問。

『柒』 公司股東減持股票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是好事。
股東減持一直被投資者看作利空。每當出現大股東減持的消息,不僅個股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挫,如果減持比較集中,還會對整個股市產生沖擊和影響。大股東、董監高集中、大規模減持沖擊市場,給其他投資者帶來傷害。
大股東減持、特別是大規模減持是對企業前景不看好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上市公司,多數的大股東減持不是為了投資更好的產業、更好的項目,而是將資金轉移或圈錢走人。
(7)股票股東減持百分之五是好是壞擴展閱讀:
證監會1月7日發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
新的規定從多方面對大股東減持作出了限制和約束,其中,為了避免大股東、董監高集中、大規模減持沖擊市場,給其他投資者帶來傷害,規定明確要求,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而且,必須提前15個交易日披露減持計劃。如此一來,大股東減持對市場的沖擊就會非常小,對大股東行為的約束也會非常強。
大股東減持一直被投資者看作利空。每當出現大股東減持的消息,不僅個股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挫,如果減持比較集中,還會對整個股市產生沖擊和影響。大股東減持為什麼會被投資者看作利空呢?投資者認為,大股東減持、特別是大規模減持是對企業前景不看好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上市公司,多數的大股東減持不是為了投資更好的產業、更好的項目,而是將資金轉移或圈錢走人。
也正因為如此,對大股東減持行為在一定階段內做出適度的限制和約束,是十分必要的。即便這樣的方式有點行政意味過濃,在股市尚沒有完全健康有序、大股東等的行為還不很規范、劣幣還在市場橫行的情況下,也是能夠理解和接受的。
在中國股市,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對其他股東相當苛刻和吝嗇——長期不分紅、長期不給投資者回報。但是,對大股東以及董監高等卻相當大度,經常會採取一些不規范行為把股價拉高,然後大規模減持,套現走人。很顯然,造成這種現象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市場監管不嚴、企業行為不規范、退市制度不嚴厲。相反,如果制度完善、體制健全、監管嚴厲,對長期不分紅的企業不允許大股東或董監高減持,企業連續三年出現信息披露不準確、不及時的就必須退市等,那麼,大股東就不會置其他投資者的利益於不顧,就不會不想方設法把企業效益搞上去。也只有企業好了,大股東等才能獲得相應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