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公司股票增發後稀釋股東權益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公司股票增發後稀釋股東權益

發布時間: 2022-03-02 22:18:27

A. 原始股、增發股被稀釋後每股的價值會貶值嗎

基金注入後如果增量收益除以增量股份小於注入前每股收益,每股的價值會貶值。

B. 有些上市公司為什麼能增發股票,這樣不會損害原有股東的權益嗎

股票增發是上市公司的一種再融資手段,也就是說上市公司缺錢了,就可以申請增發,獲得批准後就可以實施了

增發分為公開增發和定向增發,公開增發是面向市場的所有投資人發行新的股票,但是老股東有有限購買權,剩餘的部分才向其他投資人發行;定向增發是指向特定的投資人(一般是機構投資人)發行新的股票,原股東和普通投資人不能參與

增發的股票,不論是用資產來置換或用現金來買,都實際上增加了公司的資產,而資產增加了,對應的總資產和凈資產肯定會相應增加.
因此,手中股票不會貶值。也就不會損害到原股東的權益了。

C. 詢問:如果一個公司股票增發,不就是稀釋原有股東佔有公司資產的比例嗎

這倒不一樣,因為增發股票,它的增發價格是不會低於凈資產的,原有股東的權益雖然被稀釋了,但每股凈資產卻增厚了,如果增發後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那也是可行的.

D. 稀釋股份與增發股份是同個意思嗎

由於股票上市之後,股票的總數是不變的,所以不會有什麼稀釋的情況。股票的總數也是可能增加的,這就是公司股東大會決定要增發股票,不過這要經過證監會的批准。此外,還可以送股,例如每10股送5股,這樣股份就會稀釋,這種稀釋,是持有該股所有股民一起進行的,因此不會損害你的權益。但是稀釋後的股價自然會「下跌」,其實背著抱著一般重。
1. 整體上市一般注入的是優質資產,因為股權分置時代所說的大股東侵佔上市公司資產就是指集團公司也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把上市公司的資產轉移到上市公司之外的集團公司,所以整體上市也就是把侵吞的資產再還給你。比方說,你鄰居老挖你牆角,現在突然和你成一家人了,那原來挖的牆角不等於又回給你了嘛。
2. 每股凈資產不一定會增加,這取決於股本規模有沒有隨著整體上市而增加。因為,每股凈資產=凈資產/股本總數,所以每股凈資產的變化不能只看分子,不看分母。
假設市凈率不變,整體上市對股東有沒有好處可以從每股凈資產的增減來考慮,同時結合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期

E. 公司增發新股,如何稀釋大股東的股權

公司增發新股,公司總股數增加,但是股東的股數不變,所以股東的占股比例就下降了,所以會稀釋大股東的股權。
公開增發也叫增發新股:所謂增發新股,是指上市公司找個理由新發行一定數量的股份,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上市公司「圈錢」,對持有該公司股票的人一般都以十比三或二進行優先配售,(如果你不參加配售,你的損失更大.)其餘網上發售。增發新股的股價一般是停牌前二十個交易日算術平均數的90%,增發新股對股價肯定有變動。‍

F. 公司法股票:公司增發新股會剝奪大股東權益嗎

看公司的性質。
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股東對新增注冊資本有優先購買權,大股東同樣可以購買該部分的新增年資本,此舉並不能削減大股東的權益。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則沒有優先購買權。
另外,我猜想你說的權益並不是分配利潤,資本增加可能導致企業利潤增多,並不一定會導致股東獲利受損。
我猜想你說的權益應該是股東的表決權。公司事務的決定並不是由持股比例最大的股東決定,通常是由持股比例的表決權投票決定。
即使大股東持股比例下降至40%,如果小股東內部不團結,決定無法一致。公司的前程還是會由大股東把持。

G. 增發新股能引起企業所有者權益增加嗎為什麼

增發,除了是上市公司圈錢的把戲之外,並不會對其基本面改變很多。很多公司增發一是為了解決資金困難的局面,二是可能向其子公司注資,向外拆錢。就是說子公司賺了錢並不歸上市公司所有,三是發展新的項目,或開新的公司,反正增發的錢只會有一點點流入上市公司的財務中。股在增發價之前,公司會同機構勾結,抬高股價,當增發價定下來之後,其股價就不會搞高了。所以,增發的股要看其時機擇機而進,並不是所有的增發都能給你帶來利潤.
如果有好的項目急需資金,增發股票無疑是圈錢的最佳方案。如果為圈錢而圈錢,則是公司的一大敗筆,圈了錢確沒有用途,即不能給股東帶來收益,又不能給公司帶來利潤,對公司的正常經營也沒有幫助,其結果是:增發以後凈資產增加,新的資金盈利能力不如舊的。

H. 公司上市IPO發行股票後,原始股的權益是不是稀釋了

控股比例減半,原來100%控股,現在控股50%,看似權益減半其實並非如此!IPO1億股,每股10元,募集資金10億元,總股本2億,那麼這家公司的市值是20億元,也就是說IPO前,這家公司的市值還是10億元,IPO的實質就是投資者出資10億元給這家公司,於是公司的股東不再是原先那些人,又增加了出資的投資者,這家公司的市值增加10億元,所以,原始股東原先擁有這家公司的全部股票對應的是10億的市值或者說資產,現在有投資者出資10億給你這家公司,你原先的股分比例當然要減半,投資者得到另一半的股份,否則,你的公司突然多出10億元價值翻倍,而原始股東的持股比例不下降,那豈不是等於白送10億給他們?這是不現實的。第二個問題你搞錯了邏輯,正確的應該是這樣的:某公司有原始股1億股並准備上市,市場先對這家公司進行估值比如10億,那麼每股的價值就是10元,IPO1億股就是融資10億元,2億股就是融資20億元,3億股就是融資30億元......每股的價格在計劃發行多少股前就已經根據公司的總價值通過詢價招標確定了,然後再確定發行多少股,也就是募集多少資金,發行多少股理論上對原始股的權益是不會產生影響的,但是原始股東的控股比例會下降,比如IPO1億股,原總市值10億元,控股比例100%,權益10億元;IPO後總市值20億元,控股比例下降到50%,但權益還是10億元,IPO融資後,公司的價值增加了10億元,原始股東的持股比例下降了50%,但這些股票的價值不變。大金額或大數量的交易會通過大宗交易平台,信息會披露的。原則上是這樣的,但是公司賺取的利潤不會全部拿來分紅,甚至完全不分紅,賺的錢會留在公司發展經營用,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公司,手握760億美元現金,無負債,不並購,不分紅,抱著持現金為王道的理念,每一季度還將增加100億美元,預估不久將手握千億美金,它僅憑自己產生的現金流就做到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市值3400億美元!還有就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他的公司始終保持400億美元以上的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