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低位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股票低位減持一方面可能是公司由於缺錢用減持來補漏洞,或是有對公司的未來不看好的可能性進行減持,這種情況屬於較麻煩的,對普通散戶來說是不好的信號;另一方面是,在牛市大漲的情況下,重要股東卻進行減持,那麼散戶們也要關注了。
拓展資料:
減持,是股市與期貨市場專用術語,減少持有股票或期貨指標的數量。由於大小非持有的股份幾乎為零成本,而流通股的二級市場價格已炒到很高,一旦股市逆轉,大小非們便會不擇手段止盈。因此,在新的政策和措施出台之前,中小散戶應研究大小非減持的新特點,在反彈中進行如下操作。股價越高,大小非減持慾望越強。譬如減持壓力較大的浦發等銀行股遭基金瘋狂「空襲」,中小散戶應躲進「防空洞」,買入一季報大幅預增的低價股。這類股票業績剛剛走出低谷,大小非不僅不會拋,可能還會逢低買入,所以有可能走出獨立行情。ST股沒有大小非減持之虞,一是重組時,股權剛剛經過了置換,大股東不會再去減持;二是ST公司股改較晚,離減持時日尚早;三是ST股價低,大多跌破了發行價、配股價和增發價,在大股東成本之下,大股東想減持都下不了手。
譬如像重組的ST天橋,想買都沒門,誰願減持呢?還有ST羅牛市盈率不到15倍,已申請摘帽,漲勢可期;ST科龍因外資並購縮量封漲停等等。不需過多解釋,三無板塊早已全流通,與大小非無任何瓜葛。然而,三無板塊因數量小且良莠不齊,難成氣候,因而要擇優介入。譬如像已控股煤礦的愛使股份反彈強勁且已步入上升通道、參股風電的申華控股等都有較大機會。中小板里總股本在一億股以下的袖珍股比比皆是,這些股票成長性好且無懼大小非減持,就是全流通了也還是小盤股,同樣擁有大比例送股優勢。這類股票隨大盤超跌嚴重,投資機會已凸顯。譬如方正電機,流通盤2000萬,總股本才7700萬,每股收益0.54元,股價從最高30元跌到14元。大小非若盲目減持定會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連公司一起被收購。
❷ 大股東為什麼低位減持
股東減持代表會在二級市場賣出股票換取現金,減持的股價對股東來說越高越好,如果股東在股價處於低位的時候公布減持公告,可能是因為:
1.公司經營狀況變差,導致公司基本面發生變化,或者未來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因此股東在低位減持。因為每個股東都清楚自己公司的運營情況,如果覺得未來空間不大,減持就是常有的事。
2.可能是股東配合主力資金的行為。很多股東在低位的時候公布減持,就會引起散戶的恐慌從而在低位交出籌碼,當主力資金奪過籌碼後,可能就開始拉升股價。對股東來說,股價拉升後再減持變現的錢更多。
3.公司股東公布減持會有一個減持期,在二級市場上有很多上市公司股東公布減持消息後,還存在減持期滿但沒有減持的情形。
【拓展資料】
面對大股東減持怎麼辦
作為散戶,看到大股東減持股票時,要做一個理性的分析,分辨大股東減持是什麼原因,然後做出不同的決策。
第一,如果大股東是因為不看好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那麼我們也要果斷賣出股票。人家大股東都不看好公司發展,都無心經營了,我們還拿著股票干什麼?「走人」是應有的態度。
第二,如果公司業績很好,財務指標良好,發展前景不錯,但大股東還是在減持,這種情況基本可判定為大股東是為了避稅而減持股票。這種情況,不應該被大股東減持而「嚇跑」,應堅決持股,等待股價上漲。
第三,如果大股東是因為需要資金而被迫減持的情況(當然這種情況不好分析,需要從多種渠道收集信息),在確定公司經營發展和財務管理沒有問題時,就可果斷持股。如果公司業績不好,發展前景也不樂觀,盡管大股東不是自願減持的,但我們也沒有必要持股了,可調倉換股。這只股票虧損的錢,可以在其他股票上賺回來。
❸ 大股東在低位減持股票意味著什麼
你好,大股東在低位減持股票,這就意味著大股東對這家公司的長期盈利狀況不看好
也許是這家公司的經營出現了問題
❹ 股票低位大股東減持,是好事還是壞事
一般情況下,在低位大股東減持所持股票不是好事兒,增持才是好事兒
❺ 低位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公司股東減持一般來說是一個利空消息,因為減持代表會在二級市場賣出股票換取現金,股東減持時,賣方的數量增加,就會造成巨大的拋壓。所以無論是高位減持還是低位減持,短期市場都會承壓。
在二級市場中,股東減持可能是由於自身對資金的需求,所以需要及時變現;也可能是因為公司股東提前知道公司利空消息,所以提前減持一部分;也可能是減持是為了配合主力資金吸籌。但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減持的,短期下跌的概率大。
但很多時候,公司股東在低位減持,股價短期下跌後,後市會開啟上漲模式。因為公司減持不是立馬減持,而是逐漸在二級市場賣出,如果主力資金進入市場,就會拉高股價,所以公告減持後,公司股票也可能會上漲。投資者要結合基本面、技術面全面分析。
【拓展資料】
大股東減持則意味著拋售股票套利,股票則會下跌。大股東之所以要低位減持,因為其本身原始股的成本較低,即使到了股票的低位減持,也是賺的;還有一點說明,很有可能大股東並不看好這只股票的短中期內的走勢,所以開始進行減持套現,用以減少自己所承擔的風險。一般減持後會有較明顯的走低有或者加速下跌。
大股東低位減持是指大股東在股票的低位,在二級市場上大量的拋出手中持有的股份行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如下:
1.大股東不看好個股,認為個股後期會繼續下跌,則在低位大量的拋出,減少股票繼續下跌帶來的損失,這種減持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大量的拋出手中股票,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市場上的空單,導致股價下跌。
2.上市公司在擴張發展時,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資本運作,大股東利用股票減持來進行實業的投資,這種減持,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在低位買入,導致股價上漲。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還喜歡在高位減持,在高位減持,一般是大股東,趁股票拉升,或者出現重大的利好消息,大量的拋出手中股票,進行套現操作。
❻ 大股東低位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大股東低位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大股東高位減持手中股票和大股東低位減持手中股票都不是利好,大股東的持股數量是非常龐大的,這種減持會造成股價的回調波動,所以不是利好,通常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是喜歡在高位減持手中股票,因為逢高減持股票就是趁著股票價格還在上升的階段中,在股票價格較好的位置大量拋售手中的股票,利用這種方式,大股東就能以高價方便變現,但是如果出現了大股東是在股價低位減持股票的情形時,一般有以下的兩種原因造成大股東這么做,一種是大股東自己不看好這只個股,認為手中的這只個股後期的股價還會繼續下跌,為了避免進一步的損失,不得已選擇在低位大量拋出手中股票,以減少股票繼續下跌給自己帶來的資金損失,這種情況極可能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出現了問題,否則的話,上市公司大股東普遍還會選擇逢低增持自己手中的股票,不會這樣反其道行之去逢低減持,這種情況必然是利空,需要股民謹慎注意股票的基本面,因為大股東根本不看好這只股票,第二種原因是大股東需要大量資金不得不馬上變現,這種情況對股票本身的利空影響不會過大,就算大股東減持而造成了股價的回調,也只是暫時性,後期當市場上的投資者慢慢在低位買入,股價也會慢慢恢復的。
❼ 股東減持股票意味著什麼
股東減持的行為就意味著該股東並不看好上市公司後續的發展或者上市公司現階段是被高估的。
1.上市公司的股東減持往往隱含著神秘性,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也應注意區分,不同情況下的股東減持差異。
2.股東通常持有的不是流通股,持有少於5%的不是流通股小非,持有超過5%的不是流通股大非,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不上市流通或在一定期限內不完全上市是流通股限售。股東這樣做是錯誤的,在一定時間後可以正常流通,會出現上市公司公告減持行為,稱為股票減持。 在牛市中,大股東減少持股是很常見的。整體市場在上漲,業績好壞的公司都會出現一定的上漲。
3.近期是非常多的大股東減持公告,究竟大股東減持對股票走勢有什麼影響,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知道兩點: 大股東所持有的是原始股,原始股遠遠比二級市場的成本低的多,大股東在什麼時候減持都是賺錢的 ;股價你看著是低位,其實是高位,新低不斷的個股就是這種情況,看是低位 回頭一看高位還被深套。
4.大股東最了解自家的股票,如果真是底部大股東會減持跟錢過不去嗎, 大股東減持有這么幾種情況:
①根據證券法大股東減持規定,大股東減持本公司股份要提前事前公告,不能先斬後奏。大股東在股價低位時候公告減持計劃,目前是股價是處於低位,也許大股東提前公告為的就是後期幾個月減持套現做准備,說不定接下來幾個月就會啟動一波拉升,剛好大股東已經提前公告減持計劃,股價拉高後可以順利高位套現。
②大股東急需錢,不管股價處於什麼位置,只能通過股票套現來救急,火燒眉毛的時候大股東要錢不要籌碼,只要能成功套現就是好事,所以不管股價處於高位還是低位都急需套現。
③股票有潛在利空消息,大股東在上市公司大利空沒有爆發之前減倉套現,避免大利空出現後所持有的市值虧損更加大。當前股價在二級市場看著是低位,等大利空出現後股價大幅殺跌,低位又成高位了,大股東先知先覺的跑了先。
④大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不看好,公司業績一直在走下坡路,導致股價一直陰跌不止,而大股東對於公司業績提升沒有信心,只能想辦法把二級市場的股份兌現了再說,不然等公司業績出現大幅虧損的時候會跌更多,所以會提前減持。 股東減持,弊大於利!
5.總結了一些規律,可以對照一下: ①如果減持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資金需要,目的是改善生活,那麼利空偏多,因為這一般是借口,大概率是套現。②如果是原始股減持,大概率是利空。因為原始股的成本很低很低,對市場構成拋壓,利空無疑。③如果減持的數量較大,那麼利空。比如清倉式減持,市場會恐慌,利空。
❽ 低位減持意味著什麼
低位減持是公司股東很常見的一種低成本套利手段,關於低位減持的真實解讀,說白了就是股東低位交出籌碼給機構甚至是親戚代持,降低稅費,放出利好,股價拉升後再賣出,雖然短期可能有非理性下滑,大家拿好籌碼,可以補倉降低成本了。賤買貴賣是投資賺錢的常識。大股東低位減持,是為了避稅的可能性,借低位減持將籌碼轉移到自己的非上市公司股東賬戶中,後期再拉高出貨,這樣就可以省去一大筆個人所得稅。這是一種會用到的手法。還有就是大股東確實急於套現,將籌碼移交給機構短期獲得大量現金的行為模式。
拓展資料:
1.股票或是資本存貨是一種有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將其所有權藉由這種有價證券進行分配。因為股份有限公司需要籌措長期資金,因此將股票發給投資者作為公司資本的部分所有權憑證,成為股東以此獲得股利(股票股利)或/且股息(現金股利),並分享公司成長或交易市場波動帶來的利潤;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2.股東是股份公司的出資人,又稱為投資人。股份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其權利及責任會於公司之章程細則中列明。一般情況下,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公司亦可發行沒有投票權之股份予股東,一般稱為優先股。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而公司的實際經營者,則是由股東會所選出的董事組成董事會,由董事會聘選出經營團隊,亦有股東或董事任用自己親族經營的家族企業。大股東 - 指持股比例較高的股東,在股東會時較有能力左右議案表決,或是董事會選舉時的董事、監事人選。
❾ 大股東低位減持股價翻倍
1.大股東低位減持股價翻倍是指股票大股東低位減持後,股價翻倍上漲。
2.在持倉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持有的標的,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或者戰略投資者突然發布減持或者增持的重要公告。在潛意識里,大部分投資者人會主觀地認為,大股東或者重要持股股東增持就是重大利好,減持就是重大利空。其實,如果不經過詳細的分析,這種觀點是不可取的,不過大股東低位減持股價翻倍也說明了股票大股東低位減持後,股價翻倍上漲。
拓展資料
大股東減持股票的原因分析
1.被動因素導致的減持。大股東減持股票,許多時候是受被動因素的影響,也就是本身是不想減持的,但由於客觀因素又不得不減持。例如,大股東碰到急需用錢,沒有其他來源渠道時,就要通過減持股票獲取資金。盡管當時的股價還處於低位,未來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但迫不得已需要忍痛割愛減持股票獲取資金來救急。這容易理解,就好比炒股的人碰到急用錢需要賣出一些股票一樣,盡管股價還有可能上漲,但也沒有辦法。
2.主動因素導致的減持。大股東因主動因素導致的減持(主觀上有減持願意),一般有3種情況,一是不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大股東最了解自家公司的情況),盡管減持時的股價很低,但擔心會因公司發展不好而出現更低的股價,因此果斷減持賣出股票。比如某股票從23元跌至8元,股價是歷史低點了。此時大股東減持,給人的感覺是虧了,但一段時間以後,股價又進一步下跌至5元。回過頭來看,大股東在8元減持反而是每股賺了3元。
3.二是上市公司有潛在的利空消息。大股東十分了解自己公司的經營情況,可以預先判斷公司未來存在不利於經營的情況,即有潛在的利空消息。利空消息的發布會導致股價下跌。因此,他們在發布利空之前減持,可以避免資產的縮水。等到利空消息發布、股價下跌之後,大股東再實施增持計劃,又會促進股價的上漲。這樣,大股東就能賺取價差。
4.三是為了避稅而低位減持。自然人大股東賣出股票是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1億元就要納稅2000萬元。一些大股東為了避稅,會在股價低位時減持賣出股票,而讓其他人分散接盤買入持有,然後,等到股價上漲之後接盤者再賣出,這樣就少繳納許多所得稅了(不是限售股賣出不需要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