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利弊分析
一、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是好是壞?
一般情況下,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是有利的,股權激勵是公司與其員工(包括高級管理人員)之間的協議。如果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經營業績達到一定標准,員工可以以約定價格(一般低於市場價格)獲得一定數量的公司股份。這種方法是為了約束員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促進公司的健康發展,所以對市場上的股票也是有利的。
如果他們在二級市場賣出這些股票,並在股權激勵後賺取差價,這將導致市場賣出增加,股價下跌,這是一種消極的情況。因此,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行使可能導致股價上漲,這是好消息,也可能導致股價下跌,這是壞消息。
股權激勵是企業管理者在管理模式下運作的一門藝術。可以說股權激勵是一種綜合性的薪酬激勵管理模式。從宏觀上看,是企業整體薪酬體系的一部分。對員工的直接經濟獎勵包括基本工資、短期激勵(績效工資)、中期激勵(年終分紅和獎金)和長期激勵(即股權激勵)。從股權激勵的效果來看,利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對於核心高層員工來說,他們希望與企業共同成長,並應用長期激勵需求。
所以不能單純從局部的角度或者用單一的評判標准來說股權激勵是否有用。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它是商業模式上的頂層設計,是管理藝術,是企業管理模式上的創新,避免了僱傭模式帶來的低效率,而不僅僅是員工股權的簡單分配,股權激勵更是一種開放的力量,它讓個人價值在公司這個平台上不斷倍增,去除了公司管理模式的集權,建立了高效、聯動的合作夥伴利益機制。
二、艾德權程ESOP優勢
艾德金融科技作為一家高速成長的互聯網公司,自主研發的ESOP產品致力於全方位提升用戶體驗。與傳統ESOP服務商相比,艾德權程ESOP具有六大明顯優勢:
1、自動化數據管理
一次性輸入,細粒度的業務邏輯校驗,保障數據的准確性和有效性。
2、在線協議簽署
協議在線流轉簽署,解鎖地域限制,便捷高效且具備法律效力。
3、智能化流程運轉
支持企業個性化流程配置,重要節點審核把控,實現授予-歸屬-計稅自動化流程運轉。
4、定製化報表管理
整合各類財務、稅務數據,統一管理,支持一鍵導出。
5、對接自有券商,快速下單變現
擁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出的第1/2/3/4/5/6/9號牌,員工在App端可享受毫秒級下單體驗。
6、多重安全保障
許可權分級管理、敏感數據加密、IP地址訪問控制、登錄身份認證,多重措施保障數據安全。在App端,員工可實時查詢激勵數據,支持多種行權方式,提供稅費預估,待辦事項及時提醒……滿足多樣化需求。同時,為公司提供稅務籌劃、信託搭建、統一結匯等增值服務,真正實現了管家式的細致貼心服務。
❷ 股票期權的風險問題
一、股票期權制概述
作為企業經理人股權激勵的一種方式,經理股票期權制(Execu-tive Stock Option,簡稱ESO)逐漸為我國企業界所重視,並已開始付諸實踐,但在實踐中出現了各種問題。由於股票期權制是從西方引進的一種制度,其實施環境與我國有一定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對股票期權制本身以及在我國的應用中可能碰到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本書中,我們將對股票期權制涉及的主要問題作出系統的介紹。第一篇通過對公司理論和現代公司激勵制度的分析,說明經理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並對股權激勵的各種方式作一對比,為建立我國企業經理股權激勵機制提供一個理論解決方式和方法。第三篇介紹股票期權制的幾種設計方案、國外股票期權制的經驗,分析我國在實行股票期權制過程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第四篇是各地實施股票期權制的一些案例。
(一)、什麼是股票期權
1.股票期權的各種定義
近年來,歐美國家在對經營者進行激勵時表現出一個顯著的特點,即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股票期權」方式。所謂「股票期權」就是由企業賦予經營者一種權利,經營者在規定的年限內可以以某個固定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企業股票。經營者在規定年限內的任何時間,按事先規定的價格買進企業股票,並在他們認為合適的價位上拋出。「股票期權」的最大作用是按企業發展成果對經營者進行激勵,具有「長期性」,使經營者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長期發展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促使經營者的經營行為長期化。
期權原屬經濟學范疇中的一個專用名詞。《經濟網路辭典》講:「期權是一種可在一定日期,按買賣雙方所約定的價格,取得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資產或商品的權利。」戴維·皮爾斯主編的《現代經濟學辭典》中對期權的定義是:「期權,一種契約,允許另 一當事人,在給定的時期內按照約定的價格,購買或銷售商品或有價證券的契約。它相當於一種類型的投機,如果價格顯著地變動,買進很可能按照充分低於當前交易價格的約定價格購買,如果差價大於期權的成本,他就將受益。銷售契約是出售期權,購買契約是購買期權,而買或賣的契約是雙重期權。這些通常簡稱為限價賣出和限價買進。」
對於股票權制,美國企業組織結構專家、布魯金斯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瑪格麗特·布萊爾女士作過一個生動的解釋。她說:「股票期權制,也可稱為股票選擇權。它的基本含義是,用事先議定的某一時期的股票價格,購買未來某一時期的該種股票——通常,這種股票應該是升值的。舉例而言,一位公司經理被公司股東允諾,可以用今年的本公司股票價格(如5美元),購買3年後的股票若乾股,那時,每一股股票的價格可能已升至20美元。這樣做的好處是,對企業經營者改善經營、增大盈利產生很大的壓力和誘惑,他只有努力創新才能使公司股票大幅度增值,公司產力增強了,而他個人得到的利益也通過股票期權實現了。」她又說:「據我了解,在實行員工持股計劃的美國公司中,一般員工與高層管理人員在持有現有股份上的數量差異並不是很大,對經營人員的重要激勵機制就是在股票期權上。對主要經營者允諾的股票期權一般數量較大,但亦有明確的股票增值目標。通常只有達到增值目標才有權利用低價購買,在不到增值目標則失去了這種選擇權。從運作層面上看,股票期權僅僅是一種預期,並不需從企業或經營者「現金支付」。因此是一種較為方便的激勵方式,在美國還有一種現實的考慮:通過期權的安排,可以避免稅收上的麻煩。
可見,股票期權是公司給予高級管理人員的一種權利。持有這種權利的高級管理人員可以在規定時期內以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Exercise Price)購買本公司股票,這個購買的過程稱為行權(Exercise)。在行權以前,股票期權持有人沒有任何的現金收益;行權過後,個人收益為行權價與行權日市場價之間的差價。高級管理人員可自行決定在任何時間出售行權所得股票。
綜上所述,所謂股票期權,實際上是一種選擇權,即以一定的當前成本E獲得未來某一時間、按某一約定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股票的權利。這一權利在未來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從而降低當前直接擁有股票可能造成的市場風險。股票期到期日的價值為:V=max(S-X,0),其中S為期權到期日的股票市場價格,X為購買期權時的股票協議價格。買方以成本E購買期權,只有權力而無義務,其潛在的盈利是將無限的虧損有限化,虧損最大不超過期權費E。
2、股票期權制與其他激勵機制的區別和聯系
當前,人們對經營者股權激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混亂,將股票期權制與經營者股權混為一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者股權激勵的主要形式有經營者持股、期股和股票期權等。
經營者持股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持股是指經營者以種種形式持有本企業股票或購買本企業股票的權利;狹義持股是指經營者按照與資產所有者約定的價格出資購買一定數額的本企業股票,並享有股票的一切權利,股票收益可在當年足額兌現的一種激勵方式。下面所講的經濟持股均指狹義持股。
經營者持股的特點:一是經營者要出資購買,出資方式可以是用現金,也可以是低息或貼息貸款;二是經營者享有持股的各種權利,如分紅、表決、交易、轉讓、變現、繼承等;三是股票收益可在短期內兌現;四是風險較大,一旦經營失敗,其投資將受損。
持股的有利之處在於經營者自己掏錢買股票,個人利益與企業經營好壞緊緊聯系在一起,有利於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發展。
持股的弊端也很明顯:其一,經營者為增加分紅,使投資盡快收回並獲利,可能會過於注重短期效益,加劇經營者的短期行為。其二,經營者持有的股票享有各種權利,如果其持股比例過大,在一定程度上就背離了經營權與所有權分享的原則。其三,經營者為了增加利潤、擴大分紅可能會採取犧牲員工利益(如壓低員工工資)的行為來確保其個人的投資收益。
期股是指企業出資者同經營者協商確定股票價格,在任期內由經營者以各種方式(個人出資、貸款、獎勵部分轉化等)獲取適當比例的本企業股份。在兌現前,期股只有分紅等部分權利,股票收益將在中長期兌現的一種激勵方式。
期股兌現的一種激勵方式。
期股的特點:一是股票來源多種多樣,既可以通過個人出資購買,也可以通過貸款獲得,還可以通過年薪收入(或特別獎勵)中的延遲支付部分轉化而成。二是股票收益將在中長期兌現,可以是任期屆滿或任期屆滿後若干年一次性兌現,也可以是每年按一定比例勻速或加速兌現。
期股的最大優點是經營者的股票收益難以在短期內兌現,股票的增值與企業資產的增值和效益的提高緊密聯系起來,這就促使經營者將會更多地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和長期利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經營者的短期行為。年薪制加期股這一新的激勵模式已越來越被許多企業認可,並逐漸成為繼年薪制之後對經營者實施長期激勵的有效措施。期股的第二大優點是經營者的股票收益中長期化,使經營者的利益獲得也將是漸進的、分散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於一次性重獎使經營者與員工收入差距過大所帶來的矛盾,有利於穩定。第三個優點是可有效解決經營者購買股票的融資問題。由於國有企業長期實行低工資政策,經營者的總體收入水平並不高,讓經營者一下拿出很多錢來購買股票,實在有點勉為其難。期股獲得方式的多樣化使經營者可以不必一次性支付太多的購股資金就能擁有股票,從而實現以未來可獲得的股份和收益來激勵經營者今天更努力地工作的初衷。
現實中,人們常常將期股與期權混淆,其實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第一,期股是當期(簽約時或在任期初始)的購買行為,股票權益在未來兌現;期權則是將來的購買行為,購買之時也是權益兌現之時。第二,期股既可以出資購買,也可通過獎勵、贈予等方式獲得;期權在行權時則必須要出資購買方可得到。第三,經營者在被授予期股後,個人已支付了一定數量的資金,該股票在到期前是不能轉讓和變現的,因此期股既有激勵作用,也有約束作用;而經營者在被授予期權後只是獲得一種權利,並未有任何資金支付,如果行權時股價下跌,經營者只須放棄行權即可,個人利益並未受損,因此期權只是重在激勵,缺乏約束作用。同樣,經營者持股與股票期權制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廣義的經營者持股包含了股票期權,但狹義的經營者與股票期權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股權激勵方式。
❸ 股票期權激勵的優勢和劣勢
股票期權激勵:以股票作為手段對經營者進行激勵。股東為達到所持股權價值的最大化,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下,實行的股權激勵。公司董事會在股東大會的授權下,代表股東與以經營者為首的激勵對象簽訂協議,當激勵對象完成一定的業績目標或因為業績增長、公司股價有一定程度上漲,公司以一定優惠的價格授予激勵對象股票或授予其一定價格在有效期內購買公司股票,從而使其獲得一定利益,促進激勵對象為股東利益最大化努力。
股權激勵方案分類:股東轉讓股票和上市公司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股票,定向發行股票又分為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另外,還有一種以虛擬股票為標準的股權激勵方式,稱為股票增值權。
股票期權激勵的優勢:他們是擁有自主投票權的正式股東,真正成為了公司的所有者之一,他的努力可以很大程度上轉變為自己的利益。會給激勵對象帶來巨額財富,激勵效果明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股票期權激勵的劣勢:股價處於平穩階段時,吸引力下降;受股票市價影響大,且股價並不一定反映經營業績。另外如果他不想繼續幹下去,甚至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鬧翻,那麼會變為對自己很不利的反對者,而且只要他不出售自己的股權,對他沒有任何約束力,除非有先約定。通常而言會建議制定製度,參與了激勵但後來離職的人員應當將其股份以適當的價格退出。
❹ 股票期權都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
1、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改革完善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我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我國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6、有利於股份制企業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管理機制。
7、有利於股份制企業籌集資金,滿足生產建設的資金需要,而且由於股票投資的長期性,股份制企業對所籌資金不需還本,因此可長期使用,有利於廣泛制企業的經營和擴大再生產。
8、可以為投資者開拓投資渠道,擴大投資的選擇范圍,適應了投資者多樣性的投資動機,交易動機和利益的需求,一般來說能為投資者提供獲得較高收益的可能性。
9、可以增強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有利於投資者股本的轉讓出售交易活動,使投資者隨時可以將股票出售變現,收回投資資金。股票市場的形成,完善和發展為股票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缺點
1、期權交易中,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同,使買賣雙方面臨著不同的風險狀況。對於期權交易者來說,買方與賣方部位的均面臨著權利金不利變化的風險。這點與期貨相同,即在權利金的范圍內,如果買的低而賣的高,平倉就能獲利。相反則虧損。
與期貨不同的是,其風險控制在權利金範圍內。期權空頭持倉的風險則存在與期貨部位相同的不確定性。由於期權賣方收到的權利金能夠為其提供相應的擔保,從而在價格發生不利變動時,能夠抵消期權賣方的部份損失。
2、雖然期權買方的風險有限,但其虧損的比例卻有可能是100%,有限的虧損加起來就變成了較大的虧損。
期權賣方可以收到權利金,一旦價格發生較大的不利變化或者波動率大幅升高,盡管期貨的價格不可能跌至零,也不可能無限上漲,但從資金管理的角度來講,對於許多交易者來說,此時的損失已相當於「無限」了。因此,在進行期權投資之前,投資者一定要全面客觀地認識期權交易的風險。
(4)員工股票期權的風險和優勢擴展閱讀
種類原理
股票期權交易也分看漲期權、看跌期權和雙重期權等三種基本形式。
1、股票看漲期權。
即購買者可以在規定期內按協定價格購買若干單位的股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規定一個合同為100股,倫敦證券交易所規定為1 000股)。
當股票價格上漲時,他可按合約規定的低價買進,再以市場高價賣出,從而獲利;反之,若股票價格下跌,低於合約價格,就要承擔損失。由於買方盈利大小視漲價程度高低而定,故稱看漲期權。
例如,某期權買方與賣方簽訂一個6個月期的合約,買賣100股某公司股票,股票面值每股10美元,每份合同100股,期權費每股l美元共100美元i協定價格每股11美元。
如果在合約期內股價上漲,為每股13.5美元,這時買方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執行期權,即按11美元買入100股,支付1 100美元,然後再將這100股在交易所以每股13.5美元賣出,收入1 350美元,利潤為250美元,扣除期權費後,凈利達150美元。
第二種,轉讓期權。如果在股價上漲時,期權費也上升,如本例升為每股3美元,則買方可出讓該看漲期權,收入300美元,凈賺200美元,收益率高達200%。以較小的代價就能獲取極大的利潤,正是期權的魅力所在。
當然,如果股市走勢與買方預測相反,買方就要承擔損失。這時他也可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不執行期權,亦即使期權自動到期,買方損失100美元期權費;
第二種,削價出售期權,亦即買方在合約有效期內對行情上漲已失去信心,於是就中途削價出售期權,以每股0.5美元出售,損失50美元。
2、股票看跌期權。
它是指在規定期內按協定價格出售若干單位的股票。當股票價格下跌時,期權買方就按合約規定價格把期權賣給賣方,然後在交易所低價購進從中獲利。由於此時買方盈利大小視股價下跌程度而定,故稱看跌期權。
例如,期權買方與賣方簽訂一份6個月期的合約,協定價格每份股票14元,出售股數100股,期權費每股1.5美元共150美元,股票面值每股15美元。買方在這個交易中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執行期權。如果在規定期內股價果然下降,降為每股12美元,這時買方就執行期權,即按協定價格賣給賣方100股,收進1 400美元,然後在交易所按市場價買入100股,支付1 200美元,獲利200美元,扣除期權費150美元,凈利50美元。
第二種,出賣期權。當股價下跌,同時看跌期權費也升高,如漲至每股3,5美元,則買方就出售期權,收進350美元,凈利200美元。反之,如果股價走勢與預測相反,買方則會遭受損失,損失程度即為其所付的期權費。
3、股票雙重期權。
它是指期權買方既有權買也有權賣,買賣看價格走勢而定。由於這種買賣都會獲利,因此期權費會高於看漲或看跌期權。
❺ 常見的股權激勵方式都有哪些都有哪些優缺點
股票期權(Share Option),公司授予激勵對象在未來一定期限內,按照股票期權協議約定的行權條件購買公司股份的權利。期權授予對象。
股票期權的優點主要體現在:
1. 股票期權是一種選擇權、不是股份本身,激勵對象可以行使該權利,也可以放棄該權利。較限制性股份而言,公司沒有立即給予激勵對象股份及投票權,因為期權不享有股份附帶的表決權、分紅權等權利;
2. 具有普適性特點,授予對象可能是核心員工和高管,也可能是普通員工,甚至是產業鏈條上下游的業務合作夥伴。
股票期權的缺點主要是:
1. 對於員工而言,不能即時享受股東的權利,存在期權成熟期、行權條件等限制;
2. 對於企業而言,期權沒有投票權,無法作為加強創始人在股東會上話語權的工具。
第二種方式是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hare),公司授予激勵對象權利受到限制的股票,該等股票通常需於等待期結束後或員工滿足一定的業績指標後才能恢復完整的權利。
除非限制性股票協議另有約定,限制性股票持有者在受限期內可以享有除出售、轉讓等處分權之外的其他權利,包括表決權、分紅權等。
限制性股票一般發放給創始人和極少數核心高管,通過獲得額外的表決權而增加對股東會的影響。限制性股票的特點是授予股票,但有鎖定期、拋售數量限制等。
限制性股票的優點主要是激勵工具的確定性,使得激勵對象與投資者的利益掛鉤,關注企業的長期增長。
限制性股票缺點有兩方面:
1. 授予激勵對象股票的同時授予了投票權,增加其對股東會的影響力(投票權委託的除外);若上市前授予對象過多容易造成股權分散不利於公司治理。
2. 被激勵對象已實際擁有股票,對企業而言能夠施加的影響或約束有限。
限制性股票單位的優點是簡單明了風險小,RSU直接關聯公司股票,公司上市後就可以交易。缺點主要是稅負較重。
❻ 簡述股票期權激勵的利與弊
股票期權激勵的優勢:他們是擁有自主投票權的正式股東,真正成為了公司的所有者之一,他的努力可以很大程度上轉變為自己的利益。會給激勵對象帶來巨額財富,激勵效果明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股票期權激勵的劣勢:股價處於平穩階段時,吸引力下降;受股票市價影響大,且股價並不一定反映經營業績。另外如果他不想繼續幹下去,甚至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鬧翻,那麼會變為對自己很不利的反對者,而且只要他不出售自己的股權,對他沒有任何約束力,除非有先約定。通常而言會建議制定製度,參與了激勵但後來離職的人員應當將其股份以適當的價格退出。
拓展資料:
1、股票期權指買方在交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規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後按協議價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相關股票的權利。是對員工進行激勵的眾多方法之一,屬於長期激勵的范疇。股票期權是上市公司給予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在一定期限內以一種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公司普通股的權利。股票期權是一種不同於職工股的嶄新激勵機制,它能有效地把企業高級人才與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結合起來。股票期權的行使會增加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是由持有者向公司購買未發行在外的流通股,即是直接從公司購買而非從二級市場購買。
2、股票期權作為企業管理中一種激勵手段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70-80年代走向成熟,為西方大多數公眾企業所採用。中國的股票期權計劃始於上世紀末,曾出現了上海儀電模式、武漢模式及貝嶺模式等多種版本,但都是處於政策不規范前提下的摸索階段,直到2005年12月31日,中國證監會頒布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我國的股權激勵特別是實施股票期權計劃的稅收制度和會計制度才有章可循,有力的推動了我國股票期權計劃的發展。
❼ 股票期權制的優缺點
在下提供股票期權的優點:
(1)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規避傳統薪酬分配形式的不足。傳統的薪酬分配形式如承包、租賃等,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刺激和調動經營管理者積極性的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改制為獨立法人經濟實體,原有經營管理者的收入分配形式的弊端越來越顯露出來。其弊端是經營行為的短期化和消費行為的鋪張浪費。股票期權則能夠在一定程度消除上述弊端,因為購買股票期權就是購買企業的未來,企業在較長時期內的業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經營者收入,促使經營者更關心企業的長期發展。
(2)將管理者的利益與投資者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投資者注重的是企業的長期利益,管理者受雇於所有者或投資者,他更關心的是在職期間的短期經營業績。因此,如何將兩者的利益掛鉤,使管理者關注企業長期價值的創造,這是企業制度創新中非常重要的問題。實施股票期權,將管理者相當多的薪酬以期權的形式體現,就能實現上述的結合,就能促使其注重企業長期價值的創造。
(3)對公司業績有巨大推動作用。對美國38個大型公司期權實行的情況分析表明,所有公司業績都能大幅提高,資本回報率三年平均增長率由2%上升到6%,每股收益三年平均增長率由9%上升至14%,人均創造利潤三年平均增長率由6%上升到10%。
(4)有利於更好地吸引核心雇員,並發揮其創造力。核心員工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一般地講,期權計劃僅限於那些對公司未來成功功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成員。每個部門都有相應的核心成員。授予核心員工以期權,能夠提供較好的內部競爭氛圍,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同時,由於期權強調未來,公司能夠留住績效高、能力強的核心員工,是爭奪和保留優秀人才並預防競爭對手挖走核心員工的有效手段。
(5)有利於解決企業由於體制原因而存在的固有矛盾。首先可以解決企業投資主體缺位所帶來的監督弱化。企業經營者與作為股東的企業資產管理部門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存在固有的利益沖突,當個人利益與股東利益發生矛盾時,經營者很可能放棄股東利益而牟取私利。實施期權激勵,建立以產權聯系為紐帶的激勵和約束機制,能夠使經營者和股東利益保持一致,促使經營者更重視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其次,股票期權的實施可以有效地解決長期以來企業經營者激勵嚴重不足的難題。據中國企業聯合會相中國企業家協會去年的調查表明:82.64%的企業經營者認為影響我國企業經營者隊伍建設的主要因素是「激勵不足」。
❽ 股票期權激勵的優勢和劣勢
從法律上規定,股權激勵方式無非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兩種方式;從實踐來看,也沒有突粗歲搏破這兩種方式的范圍,且股票期權更岩祥受歡迎些。
根據統計,我國超過70%的公布股權激勵計劃草案的公司均採用股票期權的激勵方式。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兩種不同激勵方式的優勢和劣勢我們可以做如下簡要分析:
1 股票期權
主要適用范圍
高科技企業,股票價格會有高速增長的前提下。
優勢
會給激勵對象帶來巨額財富,激勵效雀游果明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劣勢
股價處於平穩階段時,吸引力下降;受股票市價影響大,且股價並不一定反映經營業績。
實施現狀
我國70%公司採取股票期權的激勵模式。國外實施股票期權的公司也在該比例水平上
2 限制性股票
主要適用范圍
發展成熟的企業,股票價格波動不大的情況下。
優勢
受股票價格的影響不大,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可以獲得股票的所有權。
劣勢
沒有股票期權的財富效應那麼明顯,在一些特定行業是否能起到激勵作用還不好判斷。
實施現狀
美國微軟和英特爾公司股權激勵方式從股票期權轉為限制性股票,且該種轉變正逐步發展成一種趨勢。
❾ 股票期權是什麼意思,有哪些風險
你好,期權屬於金融衍生產品,與股票、債券相比,其專業性強、杠桿高,具有一定的風險。
股票期權的權利方主要面臨哪些風險呢?
第一,損失全部權利金的風險。投資者在成功買入開倉後,無論市場行情如何變化,不需再交納和追加保證金,遠離爆倉的「噩夢」,最大損失就是買入成交時所支付的權利金,這是權利方的優勢所在。但是需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如果持有的期權在到期時沒有價值的話,你付出的權利金將全部損失,換句話說,你的損失將是100%,如此「積少成多」下去的風險是不可忽視的。因此,期權的權利方不可一直抱著不平倉的心態,必要時需及時平倉止損。從這一點來看,如果投資者把買期權純粹當作「賭方向的游戲」,那將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
第二,時間損耗的風險。作為期權的權利方,最不利的就是時間價值的損耗。只要沒有到期,期權就有時間價值,對權利方來說就存在有利變化的可能。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到期日的臨近,期權的時間價值減小,權利方持有的期權價值就相應減小。也就是說,權利方擁有的權利是有期限的。如果在規定的期限內標的證券價格波動未達預期,那麼其所持有的頭寸將失去價值。即使投資者對市場走勢判斷正確,但是如果在期權到期日後才達到預期,那麼投資者也無法再行使權利了。
盡管在一些教科書里,股票期權的權利方可能被描述為具有「風險有限,收益無限」的損益特徵。但是在實際投資中,權利方面臨的風險並非如想像中的那麼小。因此,投資者持有權利方頭寸時,仍要密切關注行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