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股票股東減持需要提前公告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股東減持需要提前公告

發布時間: 2023-03-01 22:08:59

㈠ 上市公司在減持之前要提早多久發布公告

上市公司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後,應當在兩個交易日內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予以公告。
減持是指機構投資者或者上市公司大股東將持有的股票賣出,減持對股票來說是利空的,因為減持會產生大量的賣單,大量賣單就會使股票下跌,並且減持可能意味著機構投資者或者上市公司大股東獲利出貨,或者不看好公司後續的發展,認為現階段市場對於公司的估值較高,選擇減持出場。
投資者要注意的是減持只是影響股票漲跌的事件性因素,若股票基本面較好,那麼不會影響股票中長期的走勢。
拓展資料:
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非流通股解禁減持如果是盤面較小的上市公司股票,減持的都是市公司的自然人或者是小股東,通常這些自然人或者小股東都獲利已經幾倍以上,解禁之後大部分會進行股票減持套現。主力也很有可能通過減持消息進行洗盤。因為減持消息有部分投資者會因為恐慌而拋售,這樣市場空方力量較大,個股股價大概率會出現調整跌幅。
如果是盤面較大的上市公司,減持的是大股東、大型投資機構或者國資股,股價下跌調整幅度概率較小,部分的個股甚至可能出現上漲,因為對於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大型機構或者國有股解禁後出現減持也就只有股份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因為盤面較大,減持小部分影響較小,市場也有可能有較多資金接盤。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區別:
上市公司一般是指在滬深兩市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公司,因此這類公司已經完成了股權分置改革,而未上市的公司股權比較私有化;
1、公司融資渠道拓寬,融資更簡單。未上市的時候,只能通過股權的形式融資,但上市後,有了更多的股權,進行再融資就比較簡單了;而非上市公司就不能向二級市場融資。
2、被收購的概率小。公司未上市之前,如果別的公司准備收購,那麼付出的成本少,而上市後公司總市值會增加,因此被收購的可能性小;而非上市公司被收購的概率大。
3、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口碑。當同樣的產品擺在面前,肯定會選擇那些已經上市的,而未上市的產品由於知名度不高,所以被選擇的可能性小。
4、非上市公司的股權主要集中在部分高管手中,關於公司決策可能都是法人說了算,而上市公司相關決策需要經過股東大會同意。

㈡ 5%以下股東減持需要公告嗎

法律分析:不需要。持股5%以下的股東不屬於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股票,上市公司可以不進行公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零三條 股東出席股東大會會議,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決權。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沒有表決權。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過半數通過。但是,股東大會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㈢ 持股低於百分5減持要公告嗎

持股低於百分5減持不需要公告。持股百分之5以下的股東不屬於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股票,上市公司可以不進行公告。持股超過百分之5的大股東不論減持多少都要公告,因為其減持會對個股的股價產生重大的影響,當持股比例不到百分之5時,再進一步減持則不用公告。也就是說當投資者持股比例小於百分之5時,把剩下的股份全部拋出,都不需要再公告了。減持比例達到百分之五的,應當在三個交易日內公告,並在公告後的二日內不得再進行買賣,百分之五以上大股東因減持股份導致其持股比例低於百分之五的,應當在二個交易日內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因減持股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變更的,應當公告權益變動報告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四十四條 上市公司、股票在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交易的公司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但是,證券公司因購入包銷售後剩餘股票而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以及有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情形的除外。前款所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自然人股東持有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包括其配偶、父母、子女持有的及利用他人賬戶持有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公司董事會不按照第一款規定執行的,股東有權要求董事會在三十日內執行。公司董事會未在上述期限內執行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公司董事會不按照第一款的規定執行的,負有責任的董事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上市公司股東怎麼減持
上市公司減持的方法如下:1、減持比例的確定,股份總數,即減持比例中的分母,指上市公司發行的A股B股和境外上市股份數量之和,不包括優先股,減持數量,即減持比例中的分子,指股東減持A股的股份數量,亦不包括優先股;2、一致行動人合並計算,構成一致行動人的多個股東,其持股數量合並計算,並作為一個整體適用關於減持比例、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規定;3、一人多戶合並計算,單個股東通過多個證券賬戶持有股份的,賬戶名稱與證件號碼相同的賬戶的持股合並計算;股東通過信用賬戶的持股,與其普通證券賬戶合並計算,各個賬戶的可減持數量,按照各賬戶內有關股份數量的比例進行分配。

㈣ 持股多少減持需要公告

根據相關規定,減持比例達到5%的,應當在三個交易日內公告,並在公告後的二日內不得再行買賣;5%以上大股東因減持股份導致其持股比例低於5%的,應當在二個交易日內公告;已實施股改公司的股票,持股5%以上股東每增減1%時必須公告。因此,基金減持公司股票達到上述條件時,需要進行公布。
拓展資料
國家大基金減持意味著什麼?
基金減持意味著要將基金持倉中的股票賣出,而基金持倉的佔比通常比較高,因此當大基金宣布減持的時候,股價中短期內下跌的概率大。
比如說:在2021年1月份的時候,國家大基金宣布減持兆易創新、安集科技、晶方科技等股票,雖然每隻股票減持的比例不超過2%,但宣布減持至今幾乎都處於震盪下跌模式。
一般來說,國家大基金減持上市公司股票不會全部減持,如:安集科技公告稱,國際大基金計劃自公告日起15個交易日之後的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106.22萬股。
因此即便被大基金減持並不代表股價會一直跌跌不休,期間依然有反彈的時候。一些優質的公司被基金減持後,股價下跌,對其他機構和投資者來說,增加了投資機會,因為給了他們一個低位建倉的機會。
對於一些創投基金來說,進行減持還存在以下的規定:
1、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的,投資期限不滿36個月,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投資期限在36個月以上但不滿48個月的,在任意連續6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投資期限在48個月以上但不滿60個月的,在任意連續3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投資期限在60個月以上的,減持股份總數不受比例限制。
2、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的,投資期限不滿36個月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投資期限在36個月以上但不滿48個月的,在任意連續6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投資期限在48個月以上但不滿60個月的,在任意連續3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投資期限在60個月以上的,減持股份總數不受比例限制。

㈤ 流通股東減持需要公告嗎

流通股東減持需要公告。根據《證券法》規定,當投資者股東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5%後,其所持該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5%時,應當依照規定進行報告和公告。
拓展資料
流通股股東是中國股市中一個特有的概念,指參與中國股市的持有流通股的投資人。根據流通股東投資資金量的大小,通常將投資人分為「散戶」、「中戶」、「大戶」、「機構投資者」。
股東減持的行為就意味著該股東並不看好上市公司後續的發展或者上市公司現階段是被高估的。
1.上市公司的股東減持往往隱含著神秘性,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也應注意區分,不同情況下的股東減持差異。
2.股東通常持有的不是流通股,持有少於5%的不是流通股小非,持有超過5%的不是流通股大非,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不上市流通或在一定期限內不完全上市是流通股限售。股東這樣做是錯誤的,在一定時間後可以正常流通,會出現上市公司公告減持行為,稱為股票減持。 在牛市中,大股東減少持股是很常見的。整體市場在上漲,業績好壞的公司都會出現一定的上漲。
3.大股東最了解自家的股票,如果真是底部大股東會減持跟錢過不去嗎, 大股東減持有這么幾種情況:
①根據證券法大股東減持規定,大股東減持本公司股份要提前事前公告,不能先斬後奏。大股東在股價低位時候公告減持計劃,目前是股價是處於低位,也許大股東提前公告為的就是後期幾個月減持套現做准備,說不定接下來幾個月就會啟動一波拉升,剛好大股東已經提前公告減持計劃,股價拉高後可以順利高位套現。
②大股東急需錢,不管股價處於什麼位置,只能通過股票套現來救急,火燒眉毛的時候大股東要錢不要籌碼,只要能成功套現就是好事,所以不管股價處於高位還是低位都急需套現。
③股票有潛在利空消息,大股東在上市公司大利空沒有爆發之前減倉套現,避免大利空出現後所持有的市值虧損更加大。當前股價在二級市場看著是低位,等大利空出現後股價大幅殺跌,低位又成高位了,大股東先知先覺的跑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