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險溢價是超額收益的期望值,超額收益的標准差是其風險的測度是什麼意思
風險溢價其實是個相對概念,比如,公司債券和政府債券比,有風險溢價;企業的股票比企業的債券,也有風險溢價; 而超額收益是高於你投資行為所承受風險水平的收益,這種情況只產生於非有效市場,因為有效市場就不存在超額收益了; 超額收益的標准差,就是所有可能的超額收益與平均超額收益的離散程度,而離散程度的大小就是風險的大小。
2. 風險溢價(risk premium)和超額收益(excess return)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
1、超額收益是指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的收益。
風險溢價一般上把一個投資工具收益高於無風險收益的那部分叫做風險溢價。
2、加入市場當中無風險收益率為10%,由於有市場風險的存在市場要求的收益率為15%,多出來的這5%即為承擔市場風險所獲得的報酬也就是市場風險的風險溢價,因為市場風險是所有投資品都不能迴避的,可以把市場的收益率作為所有投資品的平均收益率。
在現實中市場收益率也是根據各個產品的收益率進行平均計算出來的,如果某個人在進行投資時獲得了20%的收益率,高出市場收益的部分就是超額收益。
3、獲得了超額收益一定是獲得超過無風險收益的風險溢價,但是獲得風險溢價不一定就能獲得超額收益,比如市場收益15%,而投資者只獲得13%的收益,雖然獲得了3%的風險溢價, 但是並沒有獲得超額收益。
聯系
兩者都是指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收益,risk premium是expected rate of return,也就是理想中的收益率,而excess return是指實際得到的收益。
(2)國內股票市場風險超額收益率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高危項目投資能夠得到更高的股權溢價賠償。
大部分經濟學家都覺得股份風險溢價的定義是合理的:從長期性看來,市場會大量地賠償投資人擔負項目投資股票的更大風險。股份風險溢價能夠根據多種方法測算,但一般來說應用資產資金定價模型(CAPM)開展預算,公式為:
CAPM=Rf+β(Rm-Rf)
利益成本費事實上是股份風險溢價。Rf是零風險收益率,Rm-Rf是市場的超額收益,乘於股市的β指數。
在股份風險溢價的情況下,a是某類股權投資基金,比如100股績優股或多元化股市投資組成。假如人們僅僅討論股市(a=m),那麼Ra=Rm。β指數考量股票的不確定性或風險,而並不是市場的波動率。
市場的起伏一般,設定為1,因而,假如α=m,則β1個=β米=1米-R的F稱之為市場股權溢價;Ra-Rf是風險溢價。假如a是股權投資基金,那麼Ra-Rf是股份風險溢價;假如a=m,那麼市場股權溢價和股份風險溢價是同樣的。
3. 股票中超額收益率越大越好么
超額收益現實中當然越大越好。
理論是就是超額收益越大,股票的風險就越大,需要減倉操作。
4. 基金超額收益是指什麼
超額收益率是指超過正常(或預期)收益率的收益率。它等於某一天的收益率減去投資者(或市場)要求的正常(預期)收益率之間的差值。 超額收益率是股票的實際收益率與正常收益率之間的差額,其中正常收益率是事件沒有發生時的預期收益率。 這里,我們利用上述參數估計期數據來估計正常收益率。這里,我們使用市場模型,它表示為RIT= α i + β iRim + ε It,其中RIT是股票i在T時期的實際收益率;Rim為T期市場收益率,用天翔流通指數表示;這是一個隨機擾動項。
拓展資料
1. 超額收益計算方法: 上述公式是退化的最小二乘估計方法和估計的參數估計周期數據我α和β,假設事件期間,V和β我不變,所以我們可以獲得超額回報和累積超額收益在活動期間: 式中,ARIT為第t期事件期I股票計算的超額收益率,RIT為第t期事件期I股票的實際收益率,rim為第t期事件期天翔流通指數(市場收益率); α和β我是參數值估計的市場模型,Carit是股票的累計超額回報我在事件周期T,阿爾特事件周期T的平均超額收益,和車是事件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期T .了解基金的超額回報,我們必須首先理解兩個概念,一個是系數另一個是系數。 β系數 貝塔系數是根據市場的總體波動率來衡量基金等投資組合回報的風險。
2. 假設基金的貝塔系數為1.5,即當市場上漲10%時,基金上漲15%,當市場下跌10%時,基金下跌15%。貝塔系數等於基金系統風險。貝塔所代表的風險是基金在市場中的固有屬性。 α系數 Alpha收益率是基金的實際收益率與beta收益率之間的差值,即超額收益率。超額收益主要取決於選股能力和擇時能力,而不受市場的影響。因此,超額收益能力可以規避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我們將看到一些基金的名稱中帶有alpha,因此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致力於賺取超額回報的基金。
3. 該基金的超額收益是相對於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以滬深300指數基金為例,如果滬深300指數基金的回報率在一定年限內是30%,滬深300指數同期上漲了25%,而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是跟蹤滬深300指數的95%,滬深300指數基金的超額收益,也就是說,alpha收益是30% - 25% x95% = 6.25%
5. 超額收益率計算公式
超額收益率等於某日的收益率減去投資者(或市場)當日要求的正常(預期)收益率之差。
超額收益率是指超過正常(或預期)收益率的收益率,超額收益率是股票的實際收益率與其正常收益率的差,其中正常收益率是在該事件不發生時的預期收益率。這里我們採用上述的參數估計期數據來估計正常收益率,此處選用市場模型,其表述為:?Rit?=αi?+βiRim?+εit。其中,Rit是股票i在t時期的實際收益率;Rim是市場在t時期的收益率,該收益選用天相流通指數來表示;εit為隨機擾動項。
利用最小二乘估計法對上式進行回歸,用參數估計期數據估計出αi和βi,並假定在事件期里,v和βi保持不變,這樣,我們可以得到事件期的超額收益率和累計超額收益率:其中,ARit是計算出的事件期股票i在t時期的超額收益率,Rit為事件期股票i在t時期的實際收益,Rim為事件期t時期的天相流通指數(市場收益率),αi和βi為市場模型估計出的參數值,CARit為事件期股票i在t時期累計超額收益率,AARt為事件期t時期內的平均超額收益率,CARt為事件期t時期內的累計平均超額收益率。
在有效市場中應該是不存在超額收益率的,是否存在超額收益率是判斷市場是否有效的重要判據。在靜態視角下看有效市場,根本不存在超額收益率;從動態視角看有效市場,超額收益率在某個時候或某些投資者身上是可能發生的。但是,超額收益率含義雖然是確定的,度量卻是很困難的。超額收益率是指總收益率減去無風險收益率和風險補償率(也叫風險收益率)之後的是剩餘收益率:超額收益率=總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其度量的困難不在於無風險收益率,而在於風險收益率的難以准確度量。因為,如果風險因素被用來說明除無風險收益之外的所有剩餘收益的根源,實際上根本就沒有超額收益存在的空間。
超額收益率實際上已經變成一個理念問題,對它的預設通常就決定了對它檢驗的結果。目前對超額收益率的技術處理有以下的方法:將扣除無風險收益率的剩餘收益率視為超額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可以短期國債或銀行存款利率替代;將扣除一般收益率的剩餘收益率超額收益率,一般收益率用股指收益率來替代,用系統風險系數調整;用不同組合的收益率之差來確定超額收益率。按有效市場假說,不同組合的收益率差值也應該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