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開發行可轉債是利好嗎
算是利好。
企業發行可轉債是一種靈活的融資方式,方便企業更快的融資,對廣大投資者也是多了一種選擇,可持有債券,獲得較高利息;也可轉成股票,分享公司發展成果。增加了股市的流動性,搞活了部分的經濟。具體看來公司的實力對股價的影響才是至關重要的,若是合理利用可轉債使得股價上升,才是真利好。
【拓展資料】
一、發可轉債對股價的影響是什麼?
可轉債就是公司發行的,在約定的時間內可以將債券轉換為股票的證券,由於轉換價是固定的,那麼股價上漲將對債券持有人比較有利,因為他可以通過債轉股獲得利潤,但要是股價下跌就是利空。
具體來說,一是看債券類型,可轉換債券,折股後會稀釋每股業績,有一定負面作用,特別是量很大的時候。但同時也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如果可轉債發行投入的項目效益非常好,也是很不錯的。
二是債券就比增發還好。增發的好處在於增加公積金,缺點是股本增加參加利益分配的也增加了。如果投資項目的效益不能確定,或者行業趨勢不確定甚至不好,則要特別小心,有可能債券發行和新股增發都會把這個企業拖死,那就是利空。
二、批准發行可轉債的股票是漲還是跌?
可轉債是上市公司為了向社會公眾融資所發行的一種債轉,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可以解決其融資難的問題,是一種利好消息,會刺激股價上漲,因此批准發行可轉債的股票可能會漲,但是,也會出現一下的情況,導致上市公司股票在批准發行可轉債期間出現下跌的情況:
1.主力出貨。
一些主力會趁批准發行可轉債的消息進行出貨操作,即在個股公布批准發行可轉債時,主力在上方派發手中的籌碼,等籌碼全部派發到散戶手中之後,完成出貨的目的,則會導致股價下跌。
2.市場行情影響。
當批准發行可轉債時,市場行情較差,個股受市場行情的影響,則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從而拋出手中的籌碼,導致股價下跌。
『貳』 發行可轉債是利好還是利空
一、發行可轉債是利好
公司發行可轉債是上市公司的一種融資方式,一般是公司有較好的開發項目,暫無資金採取的一種有效措施。
對廣大投資者也是一種選擇,可持有債券,獲得較高利息;也可轉成股票,分享公司發展成果。應該是利好!當然對股市有一定分流資金的作用。
1、對大股東肯定是好事,有錢才好辦事;
2、對中小股東是否好事則要區別對待,如能產生良好效益就是好事,否則就是壞事。但一般來說,市場是當利好來理解的。一般都會使股價上漲,上漲是個大概率事件。
二、不能一概而論
1、看債券類型,可轉換債券,折股後會稀釋每股業績,有一定負面作用,特別是量很大的時候。但同時也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如果可轉債發行投入的項目效益非常好,也是很不錯的。總體評價:中性偏空。
2、看公司債券投入的項目,能不能帶來可觀的效益。 如果投資的項目肯定能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就是利好!比如經營黃金的上市公司,發行債券和增發新股是用來收購金礦,而黃金走勢堅挺的趨勢,必然給公司帶來持續更高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那就是利好。看產生效益和債券利息的預期年化利率比較,高很多。
3、債券就比增發還好。增發的好處在於增加公積金,缺點是股本增加參加利益分配的也增加了。如果投資項目的效益不能確定,或者行業趨勢不確定甚至不好,則要特別小心,有可能債券發行和新股增發都會把這個企業拖死,那就是利空。
總之,上市公司發行債券對股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必須要理性看待。
上一篇:什麼是可轉債基金?怎樣投資可轉債基金?
下一篇:不存在沒有風險的投資 可轉債基金也不例外
『叄』 發行可轉債是利好還是利空
發行可轉債既有利好的一面也有利空的一面。
1、如果發行可轉債所帶來的效益可以蓋過不利影響,則發行可轉債對股票是有利的。
2、發行可轉債有利空的一面。因為可轉債是可以轉換成股票的債券,可轉債轉股的時候會造成公司股本數目的增多,股本就會被稀釋;即便不轉股,也會形成一筆較大的債務。
3、發行可轉債有利好的一面。說到底,發行可轉債的目的是為公司的項目籌集資金,如果公司項目較好,帶來了較好的回報,那就對提升股價有利。
4、對於投資者而言。如果持有的股票所屬的上市公司要發行可轉債了,可以憑借其持有的股票獲得可轉債的優先配售權,如果投資者依舊看好該上市公司的發展,則可以憑借配售權買入可轉債。
(3)公開發行可轉債回購股票是利好擴展閱讀:
一、可轉債當天可以買賣嗎?
可轉債是一種可以在特定時間、按特定的條件轉換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業債券。它兼具債權和期權的特徵。不少投資者都會去買可轉債。那麼,可轉債當天可以買賣嗎?
可轉債當天是可以買賣的。因為它實行的是T+0交易機制,所以當天買入的轉債,在當天就可以賣出。而只要你開通有股票賬戶,你就可以買賣可轉債。
而當天買入的轉債,當天也可在收市之前進行轉股。而在轉股後的當天晚上9點以後或者第二天的早上,轉債就會消失,就會出現可轉債的正股。而在T+1日,也就是股票第二天就可以賣出。
不過如果你不想轉換的話,也可以選擇不轉股,你可以選擇繼續持有債券,然後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是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
而若要賣出轉債的話,你可以等它漲到了你預設的價格的時候就賣出,或者直接持有到上市公司發贖回公告的時候再賣也行。
『肆』 可轉債回售是利好還是利空
如果回售階段正股股價趨勢較好,則回售後利好;反之利空。
【拓展資料】
債券回售是指發行人承諾在正股股價持續若干天低於轉股價格或非上市公司股票未能在規定期限內發行上市,發行人以高於面值的價格收回持有人持有的可轉債。
可轉債回售就是指可轉債強制贖回約定,一般如果可轉債價格連續30個交易日中至少有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高於當期轉股價格的 130%,就會觸發強制贖回條款。此時公司將以本次發行的可轉債的票面面值的106%贖回。簡單來說就是,可轉債的價格已經高於130元,如果投資者不進行轉股,那麼就只能接受以106的價格被公司強制贖回,所以回售是為了讓投資者盡快轉股。而由於可轉債轉股的數量有限,因此回售轉債無所謂利好還是利空,主要還是要看當期正股股價的變化。
可轉債回售是指當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轉換價值遠低於債券面值時,持有人必定不會執行轉換權利,此時投資人依據一定的條件可以要求發行公司以面額加計利息補償金的價格收回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行為。可轉債回售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是投資者向發行公司轉移風險的一種方式,其中可轉債回售也分為無條件回售和有條件回售,無條件回售是指無特別制定原因設定回售,有條件回售是指公司股票價格在一段時期內連續低於轉股價格並達到某一幅度時,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按事先約定的價格將所持債券賣給發行人,因此當股價下降幅度沒有滿足回售條件的話,投資者利益也很難得以保障。
可轉換債券在發行時就明確約定,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正因為具有可轉換性,可轉換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
『伍』 轉債回售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空。
當前情況下,對債權人來說不是好事;但對現有股東來說,股東權益被稀釋的問題、壓力就會減緩,對股東、對股票是相對利好。
【拓展資料】
轉債回售是指,上市公司對本公司債券的回售,也就是買的行為。根據債券募集說明書中的約定,按一定條件,使得回售條款生效,則啟動回售程序。
轉債,全名叫做可轉換債券。可轉債在市場上具有雙重人格,當其標的股票價格上漲甚高時,可轉債的股性特重,它的Delta值幾乎等於1,亦即標的股票漲一元,它也能上漲近一元。但當標的股票價格下跌很慘時,可轉債的債券人格就浮現出來,讓投資人還有債息可領,可以保護投資人。。以前市場上只有可轉換公司債,現在台灣已經有可轉換公債。轉債不是股票哦!它是債券,但是買轉債的人,具有將來轉換成股票的權利。
簡單地以可轉換公司債說明,A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言明債權人(即債券投資人)於持有一段時間(這叫閉鎖期)之後,可以持債券向A公司換取A公司的股票。債權人搖身一變,變成股東身份的所有權人。而換股比例的計算,即以債券面額除以某一特定轉換價格。例如債券面額100000元,除以轉換價格50元,即可換取股票2000股,合20手。
如果A公司股票市價已漲到60元,投資人一定樂於去轉換,因為換股成本為轉換價格50元,所以換到股票後立即以市價60元拋售,每股可賺10元,總共可賺到20000元。這種情形,我們稱為具有轉換價值。這種可轉債,稱為價內可轉債。反之,如果A公司股票市價已跌到40元,投資人一定不願意去轉換,因為換股成本為轉換價格50元,如果真想持有該公司股票,應該直接去市場上以40元價購,不應該以50元成本價格轉換取得。這種情形,我們稱為不具有轉換價值。這種可轉債,稱為價外可轉債。
乍看之下,價外可轉債似乎對投資人不利,但別忘了它是債券,有票面利率可支領利息。即便是零息債券,也有折價補貼收益。因為可轉債有此特性,遇到利空消息,它的市價跌到某個程度也會止跌,原因就是它的債券性質對它的價值提供了保護。這叫Downsideprotection。
『陸』 回購公司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
公司回購股票一般來說是利好消息,是好事。因為:
1、回購意味著上市公司要用現金將市場上流動的股票買回,現金增加流通中的股票數量減少,有利於股價上漲。
2、回購是上市公司向市場上傳遞公司股價被低估的情形,所以回購消息出台後,可能會被資金炒作。
但在實際操作中,上市公司公布回購方案後,股價常常會下跌,讓很多投資者不明所以,希財君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原因:
1、公司公布回購的時候,可能伴有股東減持的情況。比如說2021年新媒股份公開回購,但公司股東卻在減持,因此即便有利好股價也不會上漲。
2、上市公司回購是在二級市場上通過競價的方式買回公司股票,所以回購的價格越低對上市公司來說越劃算。
總體來說,上市公司回購對公司長遠發展有益,因此若一個企業股價在歷史低位,投資者可以長期持有一段時間。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柒』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是利好還是利空轉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是利好,公司發行可轉債是上市公司的一種融資方式,一般是公司有較好的開發項目,暫無資金採取的一種有效措施。對廣大投資者也是一種選擇,可持有債券,獲得較高利息;也可轉成股票,分享公司發展成果對股市有一定分流資金的作用。
一般來說,發行可轉債對公司經營是利好的,不影響公司大的基本面,是改良,其影響弱於重組和定向增發,因為後兩者往往改變公司的運營方向和策略。對廣大投資者也是一種選擇,如果不看好股市,可選擇持有債券獲得較高利息;如果看好股市,等到可轉債可以轉股的時候再轉成股票,分享公司發展成果。對於投資者來說應該是利好,當然可轉債的發行對股市有一定分流資金的作用,可能造成股市的下跌。
『捌』 股票發行可轉債是利好還是利空
一般來說,發行可轉債對公司經營是利好的,但一般來說不影響公司大的基本面,是改良而不是改革,其影響弱於重組和定向增發,因為後兩者往往改變公司的運營方向和策略。
1.對廣大投資者也是一種選擇,如果不看好股市,可選擇持有債券獲得較高利息;如果看好股市,等到可轉債可以轉股的時候再轉成股票,分享公司發展成果。對於投資者來說應該是利好,當然可轉債的發行對股市有一定分流資金的作用,可能造成股市的下跌。
2.總的來說,公司發行可轉債有多方面的影響,投資者需要理性看待並做綜合分析,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最後需要提醒投資者: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拓展資料:
一、可轉債是上市公司為了向社會公眾融資所發行的一種債券,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可以解決其融資難的問題,是一種利好消息,會刺激股價上漲,因此發行可轉債的股票可能會漲,但是,也會出現以下的情況,導致上市公司股票在發行可轉債期間出現下跌的情況:
1、主力出貨 一些主力會趁發行可轉債的消息進行出貨操作,即在個股公布發行可轉債時,主力在上方派發手中的籌碼,等籌碼全部派發到散戶手中之後,完成出貨的目的,則會導致股價下跌。
2、市場行情影響 在發行可轉債時,市場行情較差,個股受市場行情的影響,則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從而拋出手中的籌碼,導致股價下跌。
二、可轉債相對與其他投資的優勢
1、可轉債由於持有的時候是債券,而債券的收益比較穩定,所以購買可轉債的投資人是有最低的收益,即便是股票在下跌也不會收影響;
2、可轉債持有的收益相對與持有股票時的分紅來說是會高一些的,並且債券的利息收益比股票的分紅收益更加穩定;
3、可轉債在清償的時候,清償順序是優先於公司的優先股和普通股的。所以就算公司到了破產清算的時候可轉債的風險也相對小於股票。
『玖』 可轉換公司債券轉股是利好還是利空
對於債權人來說就是利好,對於先持股者就是利空。
很簡單的道理,手中有債券的人,可以可以通過債轉股可變通成股票,成為名副其實的股東,可享受一切該公司的權益。
但是對於先期持有該股股票的人來說,就是不好的消息,因為該股的數量會增加,給該股炒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什麼是可轉債轉股
可轉債全稱為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目前國內市場,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
對於已經持有可轉債正股的投資者來說,除了可以享受配售小賺一筆之外,更關心的則是股票股價的走勢。公司發行可轉債對於股票到底有何影響,是利好還是利空,這才是關鍵。
三、可交換債券主要特徵
可交換債券和其轉股標的股分別屬於不同的發行人,一般來說可交換債券的發行人為控股母公司,而轉股標的的發行人則為上市子公司。
可交換債券的標的為母公司所持有的子公司股票,為存量股,發行可交換債券一般並不增加其上市子公司的總股本,但在轉股後會降低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持股比例。
可交換債券給籌資者提供了一種低成本的融資工具。由於可交換債券給投資者一種轉換股票的權,其利率水平與同期限、同等信用評級的一般債券相比要低。因此即使可交換債券的轉換不成功,其發行人的還債成本也不高,對上市子公司也無影響。
法律依據:
根據《證券法》第十六條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三千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六千萬元;
(二)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四十;
(三)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公司債券一年的利息;
(四)籌集的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五)債券的利率不超過國務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六)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簡要總結:
可轉換公司債券轉股是利好還是利空?對於債權人來說就是利好,對於先持股者就是利空。很簡單的道理,手中有債券的人,可以可以通過債轉股可變通成股票,成為名副其實的股東,可享受一切該公司的權益。
『拾』 回購股份利好還是利空
大部分是利好。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
若是公司的運營情況良好,進行股票的回購,那麼就是看好自己的公司發展,對公司的高層進行激勵的制度,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是利好的情況。
【拓展資料】
若是公司經營受阻,想要進行回購,那麼極大可能是在護盤,阻止公司的股價因為負面消息大跌,造成市值蒸發,公司受損。
回答標題的疑問之前,咱們先來談談另一個問題:公司回購股票之後,這些股票是如何處理的?答案可能另很多多人感到意外,一般公司回購自家股票之後都會選擇注銷,對、就是讓股票消失的意思。注銷之後這部分股票將無法流通,公司的股本也會變少。
除了注銷之外,公司也可能將回購的股票納入庫存股,顧名思義、就是把這些股票存起來,但這種形式跟注銷股票差不多,雖然股票還在,但這部分股票同樣無法對外流通,而且在統計報表的時候也不會計算在內,公司的總股本也不會計入這些股票。
那這些沒有注銷的庫存股又有啥何用途呢?通常情況下、公司會將這部分股票用於股權激勵,也就是讓員工持股,以這種方式激勵員工的積極性,讓自己的努力也可以通過公司股東的身份獲得回報。當公司決定實施股權激勵時,就可以拿出這一部分庫存股去使用。
用於可轉債也是庫存股的用途之一,可轉債的內容早期節目都有過講解,大家可以回聽一遍。公司發行可轉債,人們買的是債券,但最終會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股票持有,這個時候公司就可以利用到之前的庫存股。
聽到這有些人肯定會有一個疑問:我們以第一種注銷股票為例;公司花錢回購股票後將其注銷,股票沒了、那之前花的錢豈不是也跟著打水漂了?答案的確是這樣,錢的確是花掉了,但並不算打水漂。公司的義務就是對股東負責,公司賺的所有利潤最終也要分給股東,而公司能之所以能賺錢、也是因為股東出資讓公司得以成立。
如果你把這裡面的關系想通了就會明白;其實公司所有的資產都屬於股東,而公司花的所有錢也屬於股東,沒錯、公司花錢回購自家股票,其實就等同於花了所有股東的錢。公司花錢回購、賬上就少了一筆錢,錢少了分給股東的利潤也就會減少。羊毛出在羊身上,回購的決定雖然是公司的決策,但結果是由每位股東承擔的,你哪怕只持有一隻股,你也是該公司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