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 基金下行風險ŀ
基金下行風險是指未來基金走勢有可能低於分析師或投資者預期的目標價位的風險值。
下行風險是個受到廣泛關注的風險衡量指標,常見的半方差,VaR,ES指標等,都屬於下行風險指標范疇。定義的下行風險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Rf是評估期間的無風險利率,下行風險只統計收益率小於無風險利率的那部分標准差,T是收益率小於無風險利率的期數。
Ⅱ 基金5年收益分別是3%,2%,-3%,4%,3%,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是3%,求下行風險標准差誰幫我
下行風險標准差為6.083%,計算方式如下:
比risk-free rate低的收益率:2%,-3%
LPSD^2=[(2%-3%)^2+(-3%-3%)^2]/(2-1)
LPSD=0.6083=6.083%
(2)計算股票下行風險怎麼算擴展閱讀:
一、收益率的標准差
收益率的標准差,衡量的是實際收益率圍繞預期收益率(即平均收益率)分布的離散度,反映的是投資的風險。 收益率的標准差,是先求收益率離差平方和的平均數,再開平方得來。
計算過程是將實際收益率減去預期收益率,得到收益率的離差;再將各個離差平方,並乘上該實際收益率對應的概率後進行加總,得到收益率的方差,將方差開平方就得到標准差。
所謂期望收益標准差決策法,是指根據投資的期望收益和收益標准差進行風險型決策的方法。
二、期望收益標准差決策法的類型,通常有以下兩種具體做法:
1、最大期望收益法。
用未來收益的期望值作為未來真實收益的代表,並據此利用凈現值法、收益率法等進行投資決策,稱為最大期望收益法。它是風險條件下(未來收益不確定條件下)簡單易行和常用的決策方法。
期望收益法的缺點是沒有考慮風險狀況,因此投資要冒很大風險。
2、期望標准差法。
漢瑞·馬可威士(Harry Markowitz)提出了一個為大家所接受的決策定律,即所謂期望標准差法。
這條定律可敘述如下:在A、B兩個項目中,如果下面兩個條件有一條滿足,項目A便好於項目B:
1) A的期望收益大於或等於B的期望收益,且A的收益標准差小於B的收益標准差。公式表示為:E(A)≥E(B)且(A)< (B)。
2)A的期望收益大於B的期望收益,且A的收益標准差小於或等於B的收益標准差:E(A)E(B)且(A)≤(B)。
Ⅲ 計算看跌期權當前價值
題目要求看跌期權的價格,由於沒有直接求看跌期權價值的模型(我的cpa書上沒有),所以要先求看漲期權的價值,而對於歐式期權,假定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有相同的執行價格和到期日,則下述等式成立,
看漲期權價格+執行價格的現值=股票的價格+看跌期權價格
那麼:看跌期權價格=看漲期權價格+執行價格的現值-股票的價格
接下來就求看漲期權的價格,我不知道你用的是什麼書,書上是什麼方法,那我就分別用復制原理和風險中性原理來解一下。
先看復制原理,復制原理就是要創建一個買入股票,同時借入貸款的投資組合,使得組合的投資損益等於期權的損益,這樣創建該組合的成本就是期權的價格了。所以就有下面兩個等式:
股票上行時 期權的價值(上行)=買入股票的數量×上行的股價-借款×(1+利率)
股票下行時 期權的價值(下行)=買入股票的數量×下行的股價-借款×(1+利率)
上面兩式相減,就可以求出買入股票的數量了,代入數字來看一下
期權的價值(上行)=108-99=9
期權的價值(下行)=0 (股價低於執行價格,不會執行該期權,所以價值為0)
買入股票的數量=(9-0)/(108-90)=0.5
把0.5再代入 期權的價值(下行)=買入股票的數量×下行的股價-借款×(1+利率)
可以算出借款=0.5×90/1.05=42.86
這樣期權的價值=投資組合的成本=買入股票支出-借款=0.5*100-42.86=7.14
再來看下風險中性原理
期望的報酬率=上行概率×上行的百分比+下行概率×下行的百分比
5%=p×(108-100)/100+(1-p)*(90-100)/100
得出上行概率P=83.33% 下行概率1-p=16.67%
這樣六個月後的期權價值=上行概率×期權上行價值+下行概率×期權下行價值
其中期權的上下行價值前面已經算過了,直接代入數字,得出六個月後期權價值=7.7997
注意這是六個月後的價值,所以還要對他折現7.7997/1.05=7.14
再來看二叉樹模型,這個方法個人不太推薦一開始用,不利於理解,等把原理弄清了再用比較好, 我就直接代入數字吧。
期權的價值=(1+5%-0.9)/(1.08-0.9)*[(109-100)/1.05]+(1.08-1.05)/(1.08-0.9)*(0/1.05)=7.14
可以看到這三個方法結果都一樣,都是7.14。
最後再用我一開始提到的公式來算一下期權的看跌價值
看跌價值=7.14+99/1.05-100=1.43
我是這幾天剛看的cpa財管期權這一章,現學現賣下吧,也不知道對不對,希望你幫我對下答案,當然你有什麼問題可以發消息來問我,盡量回答吧。
關於「問題補充」的回答:
1、答案和我的結果值一致的,書上p=-0.5*100+51.43=0.43 按公式算應該是1.43,而不是0.43,可能是你手誤或書印錯了。
2、書上用的應該是復制原理,只不過我是站在看漲期權的角度去求,而書上直接從看跌期權的角度去求解,原理是一樣的。我來說明一下:
前面說過復制原理要創建一個投資組合,看漲時這個組合是買入股票,借入資金,看跌時正好相反,賣空股票,借出資金。
把看漲時的公式改一下,改成,
股票上行時 期權的價值(上行)=-賣空股票的數量×上行的股價+借出資金×(1+利率)
股票下行時 期權的價值(下行)=-賣空股票的數量×下行的股價+借出資金×(1+利率)
這時,期權的價值(上行)=0(股價高於執行價格,看跌的人不會行權,所以價值為0)
期權的價值(下行)=108-99=9
你書上x就是賣空股票的數量,y就是借出的資金,代入數字
0=-x108+1.05y
9=-x90+1.05y
你說書上x90+y1.05=15,應該是9而不是15,不然算不出x=-0.5 y=51.43,你可以代入驗算一下。
所以,期權的價值=投資組合的成本=借出的資金-賣空股票的金額=51.43-0.5*100=1.43
書上的做法,比我先求看漲期權價值,再求看跌要直接,學習了。
Ⅳ 怎麼計算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壓力位和支撐位是股市裡兩個重要的技術指標,能幫助我們較為清晰地掌握個股價格的走勢,鑒定買賣信號,對我們的實戰交易很有指導意義。如果屏幕前的你沒有學過這個實用的技術指標,這些內容還是要知道的。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
1、壓力位: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票會不再上漲,也有可能會回落。這個起著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位。
2、支撐位:若是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的時候,股價下跌將會停止,並且可能還會上漲。支撐位是一種價格--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緩股價繼續下跌。
定義很快就可以掌握,壓力位的意思就是壓著盡量不讓你漲的位置,支撐位能讓你在下跌時撐著盡量不下跌,然而確定壓力位和支撐位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呢,我想大家重視的應該是這些才對。
二、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
1、均線形成
關於均線,大家還是有所耳聞的,激活行情軟體後,除了一眼會看到的K線外,那些同K線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均線就最為顯眼了。這些均線作用可不小呢,這可是投資者投資的關鍵所在。比如說,10日均線代表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平均買入價格,相當於當股價上漲後跌至10日均線時,那麼股價形成支撐就不是很難,因為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都在這一處,為了避免股價擊穿自己的成本,很多投資者很可能會進行補倉。相反的,萬一下跌後回漲至10日均線附近,便非常輕易的就產生了壓力,因為成本在這個位置的投資者著急回本減倉。所以我們會發現,均線周期越長的話,那麼支撐和壓力的作用也就會隨之越強,由於有一些長期持股的,要麼是堅持持有者,跌到附近後空頭所剩沒幾個;要麼或者是套牢時間太長,跟成本價相等了就迅速賣了。
2、前期高低點形成
那麼,當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高點或跌到前期的低點時,容易引起壓力和支撐 ,為什麼呢?由於前期高點,通常情況來講都是源於大量投資者買入,堆升出來的一個階段性高點,也可以這么說,這個位置有相當多的套牢籌碼,若是股價一下子漲到了這個位置附近,那麼就出現了非常多的投資者想趁回本出逃,也就形成了拋壓。反過來,前期低點,一般是一個比較強的支撐,這個大家都很好理解,大家就先想想,是什麼樣的投資者才會敢在恐慌的低點進行介入呢?自然是堅定看好的投資者,因此一旦價格跌到了低點附近,相對來說也是一個更強有力的支撐了。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這里,如果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去操作好,不用擔心!這個買賣時機提示神器可以幫到你,它會識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合理提示你什麼時機買入賣出,直接點擊獲取就行【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9-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Ⅳ 什麼是下行風險
無錫304L不銹鋼板行業快報: 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鋼材價格雖然低位運行五月份走勢難言樂觀
Ⅵ 如何學注會《財管》:用風險中性原理計算
用風險中性原理計算期權價值是期權估價的重要考點,它有某些內容和復制原理相同,也有其特殊的地方。在學習復習風險中性原理的時候,需關注它特殊的地方。
風險中性原理是指:假設投資者對待風險的態度是中性的,所有證券的預期收益率都應當是無風險利率。風險中性的投資者不需要額外的收益補償其承擔的風險。在風險中性的世界裡,將期望值用無風險利率折現,可以獲得現金流量的現值。
在這種情況下,期望報酬率應符合下列公式:
期望報酬率=無風險利率=(上行概率×上行時收益率)+(下行概率×下行時收益率)
假設股票不派發紅利,股票價格的上升百分比就是股票投資的收益率,股價下降的百分比就是「-收益率」。因此:
期望報酬率=無風險利率=上行概率×股價上升百分比+下行概率×(-股價下降百分比)
會計匯總結梳理用風險中性原理計算期權價值的四個基本步驟(假設股票不派發紅利):
1.確定可能的到期日股票價格
4.計算期權價值
期權價值=(上行概率×上行時的到期日價值+下行概率×下行時的到期日價值)/(1+r)
Ⅶ 什麼是 基金下行風險值
基金下行風險值是指:是指未來股價走勢有可能低於分析師或投資者預期的目標價位的風險。
資料拓展:
一、定義下行風險是指,由於市場環境變化,未來價格走勢有可能低於分析師或投資者所預期的目標價位。下行風險是我們投資可能出現的最壞的情況,也是投資者可能需要承擔的損失。不同投資的下行風險各異,有的很小,有的則可能無限大。
例如,購買股票就需要承擔有限的下行風險,最壞的結果是投資者損失全部的投資成本,即本金。但是,賣空操作的下行風險卻是無限的,因為被賣空股票的價格的上升空間是無限的。
二、投資應用:
與強調上行風險時分析師或投資者對其判斷和相應的目標價有可能偏保守不同,強調下行風險通常是對目標價信息不足。多數發生在整個股票市場處於低迷並有可能持續下跌,以及公司及公司所在行業有較大的負面不確定性的時候,政府有可能出台抑制某一行業發展的政策,只是時間還未確定。
這時,即便分析師和投資者就狀況下對公司業績的預測和股價的判斷合理正確,但這些負面的不確定性一旦成真,目標價就不再適用。在牛市中,分析師和投資者更多強調和關註上行風險,而在熊市或市況波動期間,下行風險就很有可能出現。
資料參考:下行風險-網路
Ⅷ 下行波動率是什麼
問題一:excel 波動率計算 公式:
=STDEV(OFFSET($B$1,MATCH(D2,$A$2:$A$18,0),,MATCH(F2,$A$2:$A$18,0)-MATCH(D2,$A$2:$A$18,0)+1))
問題二:股票中日內波動率是什麼意思 股票日內波動率是指某一股票,在兩海交易日內圍繞某一價位反復產生三次左右的漲跌,且漲跌幅度都超過該平均價位5%,我們業內稱為正負浮動5%的,就叫做股票日波動率。
不能光看股票日波動率,因為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主要體現在換手率高,交易日內成交量明顯放大。如果要分析原因的話要結合大盤和個股的狀況,一般說來逃不脫兩個狀況:一是莊家高位出貨需要,利用股票短期波動率放大製造上漲假象騙散戶接盤:另一種是拉抬過程中要洗掉獲利盤,把股票短期波動率做到最大可以有效恐嚇獲利盤出逃離場。低位吸貨不會用這種手段,因為很容易引起別人的關注。不知道你的股票屬於哪種情況? 另外提醒你,現在大盤處於下行區域,做空動能巨大,如果你的股票處於高位,你又發現這種狀況出現,那建議你逢高減倉,反正是要警惕了。
問題三:基金的波動率是什麼,和基金凈值的波動率有什麼區別 波動率可算是一個指標,表示波動的情況,基金波動率一般是指基金價格的波動情況,一個是基金的凈值的波動情況。
問題四:股市中的波動聚集性是什麼意思? 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化往往是大的波動後跟隨大的波動,小的波動後跟隨小的波動,也就是它的波動具有正相關性
問題五:Excel中怎麼就一組價格的波動率 10分 請問波動率的公式是什麼,是標准差的意思么?
=STDEV(A2:L2)
問題六:外匯看跌期權的隱含波動率 請解釋下是什麼東西。看起來好陌生的名詞。 首先假設您已經知道了期權的意思,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請網路。
期權的價值有很多因素決定,比如期限的長短、無風險利率、標的當前價格和行權價等,當然也包括波動率。其它條件一致,波動率高的期權價值更高。
BS公式是期權的定價模型,就是通過輸入上述的一些參數:期限、無風險利率、標的價格、行權價、波動率得出期權的理論價格。同樣,如果知道了期權的價格和其他一些參數,也可以反向計算出來相應的波動率,這個波動率就是隱含波動率。一般來說如果這個反向計算出來的隱含波動率偏低,就說明期權當前的價格偏低了。具體可以看看BS模型的介紹。^_^
問題七:保本基金就要被暫停,其中到底面臨著什麼風險? 話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市場大幅震盪,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大幅度降低。曾經沉寂多時的保本基金,就憑借「低風險、承諾保本」的特點而成為「爆款」產品。今年以來,在新發基金市場,保本基金儼然成為各大基金公司的旗艦產品,並撐起新基金發行的半壁江山。
不過,有媒體新近爆料稱,證監會或暫停公募保本基金的申報。原因是自去年四季度開始,保本基金發行規模快速增加,擔保產品中反擔保嚴重。然而,什麼是保本基金反擔保。除了反擔保外保本基金又有什麼風險呢?
擔保產品中反擔保嚴重,目前公募保本基金擔保上出現一個情況,就是反擔保特別嚴重。保本基金的設計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公募基金在成立產品時引入擔保機構。公募基金每年按基金資產凈值的一定比例向擔保人支付費用,擔保機構則為其兜底。反擔保就是表面上看是擔保機構兜底,但因為擔保機構擔保額度有限,不是每家都會做,所以一些公募為了穩住擔保機構,會和擔保機構簽訂私下協議,實際上一旦虧損還是由公募來賠。這樣其實是保本基金發行越多,行業風險越高。
業績不理想風險積聚
債券收益率下行,和債券相關的產品收益率都很低,保本型基金做的是組合投資,其中一部分投波動率大的資產,同時也要投一部分波動率小的資產。因此基金對這類波動率小的資產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是4-5%。然而,在信用債頻現違約,利率債有利率風險的背景下,股市又是大幅震盪波動,部分保本型基金的凈值已經跌倒了1以下。而保本基金的機構擔保額度是與基金資產凈值息息相關的。如果基金凈資產過低,將不夠支持保證投資者本金的承諾了。這無疑加強了保本基金的信用風險。
綜上,監管層擔心繼續發行會增加行業風險,加強對行業風險的控制,或許是證監會暫停保本基金發放的原因。
問題八:以史為鑒,復盤韓國,台灣入MSCI後股市都是怎麼走的 1、關於中短期走勢
台灣和韓國初步納入MSCI後,一個月時間內股票指數均出現較為明顯上行,其中台灣加權股指加速度上漲5.7%,韓國綜指扭轉前期頹勢上行7.1%;
但是對於股指的中期趨勢影響有限,此後台灣加權指數仍延續前期上漲趨勢,而韓國綜指仍延續前期下跌態勢。
2、關於投資者結構:
外資持股佔比均出現持續上行;同時由於投資者結構變化帶來兩地波動率和換手率中樞的緩慢下行。
外資持股佔比均出現持續上行
波動率和換手率中樞的緩慢下行
具體外資持股市值方面
韓國市場納入MSCIEM指數推動了海外投資者增加對韓國股市的配置,外資持股市值佔比從1999年起不斷提升,從1999年的18.5%上升至2013年的32.9%,增長78.1%。
台灣市場納入MSCI以來,境外機構投資者資金匯入凈額也是不斷提高,1996年、2005年分別為89.7億、1089.21億,同比增長分別為42.7%、36.0%;外資持股方面,外資持股市值占總市值比例從2000年來逐步提高,2015年達到36.7%,是2000年的1.4倍。
3、關於估值方面:
總體估值都是在下行,與美國市場收斂。但韓國估值中樞下行趨勢不顯著,台灣估值中樞下行顯著。
4、與國際市場相關性:
特別是在100%納入後,相關性都明顯增強。
問題九:自選基可以查詢哪些指標? 歷史波動率,預期波動率,最大時段跌幅,基金經理變動風險,下行風險,最大回撤等等。網路搜索自選基上頭都有啊
問題十:有個玩股票大神是不是叫張超?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009年的新價值羅偉廣、2010年的世通資產常士杉均憑借過人的業績一舉成名。而進入2011年,紫石投資及其掌門人張超的熱度開始迅速升溫。
盡管今年以來市場陰晴不定,張超帶領的公司紫石投資旗下發行的第一隻公開產品紫石一期,在朝陽永續公布的年度中國私募基金風雲榜上領先群雄,其年初至今的收益率達到35.34%。這一新起之秀,甫一亮相,可謂驚艷。在今年私募基金錶現參差不齊、業績分化嚴重的情況下,創下如此業績的張超成為了話題人物。
紫石投資的董事長張超,行事低調,網上基本見不到他的資料。近日,這位年輕的董事長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采訪,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投資理念。
■成長經歷
緊扣時代脈搏的股市「黑馬」
如果你愛他,就讓他去炒股,因為那裡有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讓他去炒股,因為那裡有地獄。
彈指一揮間,股市無疑改變了很多中國人的命運,這其中張超無疑是幸運兒,畢業12年,如何從一名普通的IT白領成長為掌握億萬資金的股市強者?
回顧張超的成長史,可以發現他從一開始就眼光敏銳,緊扣時代的脈搏,站在市場的前沿,比大多數人先走一步。
1995年,比爾・蓋茨第一次成為世界首富。這一年,張超進入大學學習計算機專業。天資聰慧的他利用所學專業在業余時間為客戶編程,解決了學費和生活費。1996年,計算機剛剛開始在中國大陸盛行,這時張超已經擁有了全校第一台宿舍用電腦,這對學生來說絕對是奢侈品的物件在學校里造成了轟動,張超一時成了「校園名人」。
雖然計算機能力突出,但張超沒有放棄鑽研其他學科,他輔修了經濟學,並為之著迷。1998年,學生炒股的風氣還遠沒有盛行時,張超已經開立了第一個股票賬戶,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並從此開啟了長達10多年的投資經歷。
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張超選擇了本行―――計算機行業。而2004年,很多人還看不清股市未來方向的時候,張超卻直覺大機會要來了,果斷將多年積累來的自有資金30萬元,殺入了股市。如今這30萬元,已經有了數百倍的回報。
對於現在的成功,張超笑言說因為自己運氣不錯,遇上2006、2007年的大牛市,奠定了成功的基礎,但無法否則他當時果然入市的過人膽識。
2007年,已經積累了經驗和資金的張超和搭檔一起創立了上海紫石投資有限公司,他將自己擅長的計算機領域和基金投資緊密地結合起來,研發了數量化研究的投資方法,確立了符合自己的投資風格。
紫石投資今年1月1日第一個結構化產品「紫石一期」成立,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已經達到了35.34%,按照朝陽永續的統計,在所有結構化私募產品中位居第一。
「用數量化研究做基金投資的目前在國內是很少的。」張超表示,這種研究方法在國外已經成熟,但在中國還沒有真正成長起來。究其原因,張超認為人才的缺乏是其中的一項。
張超的團隊成員均擁有10年以上A股市場的投資經驗,這些核心成員有一個共同點,大多出身於理工科背景:有浙江大學電子系的碩士,有上海交通大學自動控制系的高才生,還有復旦大學會計學的碩士。「選人的時候就我側重於理科背景的。」張超坦言,由於公司投資的核心理念是數量化研究,如果沒有理科背景是很難駕馭的。
作為團隊的領導人,張超堅持以人為本,每一位團隊成員都是經過了他的長期觀察和考量。雖然公司的核心投研團隊以TMT和計算機背景為主,但張超表示,公司在選股中,基本沒有特別偏好的板塊,在一個比較長的周期內,主要根據國家經濟走向和行業發展趨勢來決定重點投資板塊,同時也不排除估值修復、周期類復甦等趨勢波段投資機會。「總之,還是市場說了算」。
張超最欣賞的投資人,國內是同樣為理科背景出身的天才投資人......>>
Ⅸ 怎麼衡量股票基金的風險
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計算為:具體的投資風險乘以相應的風險系數然後進行加權平均,得出的結果就是組合投資的風險。比如說股票的風險系數是0.5,基金的是0.6,債券的是0.7,你買100手股票,200手基金,300手債券,那麼這組組合的風險系數就是:(100*0.5+200*0.6+300*0.7)/100+200+300=0.633。
系統風險就是指整個市場都具有,而不單是單個股票特有的風險。投資組合只能分散非系統風險,而系統風險是沒有辦法降低的。β系數用於衡量系統風險。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等於各項資產的一個加權平均數,也說明系統風險是不可以分散抵消的,是一個平均風險。
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指標:
(一)貝塔系數。貝塔系數(β)是評估證券或投資組合系統性風險的指標,反映的是投資對象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投資組合P與市場收益的相關系數為:
1、貝塔系數大於0時,該投資組合的價格變動方向與市場一致;
2、貝塔系數小於0時,該投資組合的價格變動方向與市場相反;
3、貝塔系數等於1時,該投資組合的價格變動幅度與市場一致;
4、貝塔系數大於1時,該投資組合的價格變動幅度比市場更大。
(二)波動率。投資組合波動率在風險管理中最常見的定義是單位時間收益率的標准差。單位時間根據數據來源和應用場景可以取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等。公募基金一般都會公布每日凈值_長率。
(三)跟蹤誤差。波動率是一個絕對風險指標,跟蹤誤差則是相對於業績比較基準的相對風險指標。跟蹤誤差計量的前提是清晰的業績比較基準。
(四)主動比重。主動比重(AS)是指投資組合持倉與基準不同的部分。假定全市場可投資股票有n只,wp,i為第i只股票在投資組合中的權重,wb,i為第i只股票在基準中的權重,則主動比重為:
主動比重是一個相對於業績比較基準的風險指標,用來衡量投資組合相對於基準的偏離程度。
局限性在於:(1)與基準不同並不意味著投資組合一定會跑贏或跑輸基準,投資組合要跑贏基準必須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偏離基準。(2)與基準不同並不意味著投資組合的業績表現會與基準有顯著區別。有的組合主動比重很高,但其持倉可能和基準有較高的相關性。
(五)最大回撤。最大回撤測量投資組合在指定區間內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回撤,計算結果是在選定區間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
(六)下行標准差。波動率計算中,既包括了收益率高於平均值的單位區間的波動,也考慮了收益率低於平均值的單位區間的波動
Ⅹ 股票的上行和下行概率是什麼意思
股市上行和下行就是股市漲和跌。股票上行和下行的概率就是多空較量,有可能漲有可能是跌。
上市公司買賣雙方成交的價格即為股票價格,和其它任何商品是一樣的。其一點不同為你買其它商品是為了消費,而買股票是期望未來有人以更高的價格買走你的。當大家都有此期望時,賣家會提高價格或者買家要出高價,此時成交後股票價格上漲,反之,持股人認為價格會下跌,則以低價叫賣,成交後股票價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