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BR技術發展簡史(一)BR世界的誕生
引言
一根大拇指粗細的納米神經纖維管,一個擁有4096個神經元掃描器的碳素頭盔,一條2G/s帶寬的網線和一張舒適的床,就可以把你帶入數以百萬計的另一個世界,這個改變世界的超越現實技術是怎麼來的?有興趣的話就看下去,開始或許有些無趣,只要你能堅持看下去,後面也就習慣了。
-----------------------
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簡稱VR)、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簡稱 AR)均始於20世紀90年代,成熟於21世紀20年代前後,兩者都是源於視覺的欺騙為主,配合其他手段營造出的一種虛擬場景或虛擬對象,通過外設實現虛擬交互,廣泛的應用於醫療、科研、教育、娛樂等領域,但由於其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比較多,對於復雜情景、廣闊場景、可交互場景的模擬非常有限。
超越現實技術(Beyond Reality,簡稱BR)從二十世紀中期開始早就存在於各種科幻小說當中,在二十世紀末期的電影里更是被大量使用,從《十三層樓》(又名駭客異次元)、《創戰紀》到無法超越的《黑客帝國》都對BR的領域進行了大膽的演繹。而BR技術真正的作為一種實用技術被提出則是伴隨著21世紀初期醫療領域對人腦神經系統的深入研究的結果,其實因為現代醫學很早就已經認知到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感知以及對自身的控制最終均是由神經信號與大腦之間的通信完成的,所以同樣很容易就想到,即使沒有原始信號的輸入和最終的行為輸出,只要大腦從神經系統接受並返回了同樣的信號,那麼從感知角度講,並沒有任何區別。
但是這個簡單的原理並不能很輕易的轉化為現實,甚至一度被人們認為是不可能轉化為現實的幻想技術,因為即使拋開科技水平的問題,只是考慮人每時每刻所接受到的信息量的量級,這種模擬都是哪怕是超級計算機絕對不可能完成的,因為人腦是一個非常苛刻的精密儀器,模擬信號的一點不真實,都會被大腦察覺,進而被大腦識破。所以,BR技術的先驅者,丁儀博士就提出,「如果要實現BR技術,人腦神經信號的數字接入技術和包含海量信息的超數字建模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兩個條件」,這也成為了後來BR理論的基礎理論之一。
幸運的是,2030年前後,人造納米神經纖維的問世和第一台量子計算機「普朗克」的誕生,讓BR技術一下子從紙面踏入了現實領域,並在短短的五年時間內完成了從理論建設到實用的質的轉變,2036年5月,公認的第一台可真正實用的BR設備就在美國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問世了,項目負責人,美籍華人喬納森.宋博士通過該設備接入了由中國的量子計算機「墨子三型」作為硬體基礎運行的第一個BR世界模型「伊甸」,這個所謂的世界模型里只模擬了200平米左右的一個小花園,包括花園內的花草樹木還有六種常見小生物,並沒有復雜AI對象出現。即使如此,當喬納森.宋博士從「伊甸」中回到現實世界後,雖然他的理智很清楚剛才進入的是一個虛擬世界,但他同時又堅持認為剛才在草地上真的有一隻松鼠狠狠的咬了他一口……
BR技術大獲成功,美國和中國也因此成為了第一批步入BR時代的國家(國際合作科研項目),雖然BR技術因為成本問題並不能迅速的大規模復制推廣,但依然被應用到了多個領域,如模擬火星登陸(火星探測器已經採集了足夠的火星環境數據)、特種戰斗部隊的模擬訓練、人體醫療實驗模擬等,BR技術成為了繼核能力、航母、超級計算機、量子技術之後的又一個能夠代表國家實力的新的技術代表。
雖然BR的誕生是在非商業化的實驗室完成的,但其背後的投資者卻是美國最大的軍火供應商史塔克工業集團和中國最大的超算供應商神碼集團,BR技術的核心專利也被雙方成立的合資企業神碼.史塔克所壟斷,除了中美政府可以無償使用BR技術於國家級科研項目和軍工項目外,在經過十年的技術封閉期後,也就是2046年4月之後,允許該公司作為專利持有人進行在國家監管下的商業化和有限、有償技術擴散。
隨著時間的臨近,猜測神塔(神碼.史塔克公司的簡稱)公司推出的第一款商用BR應用會在什麼領域的文章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其中關於神塔已經和迪士尼達成協議,授權迪士尼使用BR技術構建超越現實的神遊迪士尼樂園的消息塵囂直上;另一個傳聞則說亞馬遜已經購買了BR技術的使用權,打算建設世界上第一個超越現實技術搭建的DM(Digital Mall),當然那個時候是否還適合叫DM是有待商榷的;甚至還有風傳花花公子要使用BR技術建設花花公子博物館、維多利亞的秘密要開BR之夜……各種傳聞之真,仿若親眼所見,有的甚至有帶馬賽克的合同副本的貼圖。當然所有這一切,神塔公司都一概的表示了否認。
2046年5月1日,神塔公司的發布會在鳥巢舉行,全球5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高級領導、2000多家企業的代表團和來自1000多家媒體的3000多名記者共同見證了BR技術的商業化解禁發布會,神塔公司的輪值CEO、史塔克工業集團總裁佩珀·波茨宣布了BR技術的正式商業化解禁,同時宣布將與微軟、Valve共同構建採用了超越現實技術的新一代應用中心平台,該平台使用神碼集團最新自研的莊周III量子計算集群,運行微軟集團特別研發的專為量子計算機打造的Windows Quantum操作系統,向全世界的科研機構、游戲和軟體開發商、各種民間組織和個人免費提供「修普諾斯」BR構建引擎1.0,任何人使用「修普諾斯」引擎開發的BR應用,只要通過Valve平台的審核機制,均可以免費發布在Valve公司的最新的Bream平台上供全球用戶購買使用,神塔公司希冀以這種方式與全世界一起努力,讓人類正式進入BR時代。多家重量級游戲、軟體公司宣布即將或正在為Bream,這個後來被戲稱為銅盆魚的平台開發相應的軟體和游戲。
作為配套產品,神塔公司常務副總裁、神碼集團CIO柳承宗先生發布了已經正式投產的全球第一款代號「Hope」的家用型BR接入設施,該設備外包裝尺寸為1200mm*2000mm*750mm,能源為常規家用220v電源,要求有一條符合911.7ns標准帶寬超過2G/s的寬頻接入。「Hope」即刻開始接受預定,三個月後正式提供發貨,首批供貨100,000台,全球統一售價9999美元(中國區售價49800),首批購買玩家附贈BR庄園、BR動物園兩款游覽類軟體兌換碼和暴雪提供的BR版魔獸世界試玩一套。
一石激起千層浪,何況神塔往市場里扔了這么巨大的一個大炸彈,一台售價低於萬刀、大小居然還不如一張雙人床的家用BR設備,這是什麼概念?這超乎了哪怕最樂觀的吃瓜專家和群眾的想像,在大眾的概念里,BR接入方案所需要的龐大的計算能力、專業的配套設備、高昂的運轉成本,毫無疑問依然是國家級的解決方案。即使開始了商業化普及之旅,也一定是隨著硬體的小型化、成本的逐步降低,從作為國家實驗室的共享資源(就如同實驗室申請使用超算資源一樣)、到商業實驗室購置私有設備、再到作為高端商業或娛樂設施(例如在迪斯尼開設BR之旅的游樂項目或國立圖書館增加BR閱讀體驗)推向大眾應用。至於私人擁有,十年內大概怎麼也得華爾街的大佬或者迪拜的酋長才買得起吧。現在神塔直接跨越了這所有的階段,一下子撕下了BR所有的神秘面紗,將BR接入設備像PSfinal游戲機一樣直接賣給了家庭(雖然貴了十幾倍吧,但個頭還大呢不是),讓出租司機、家庭主婦、小學生、單身狗、小白領都能一窺BR世界的神奇,這簡直就是奇跡。
毫無疑問首先是神塔的保密工作做的足夠好,以至於他們在BR解決方案上研發進展完全不被外人所知,沒有人知道原來接入設備已經可以小型化到這個程度;其次神塔大膽的直接採用了集中式雲計算中心的方案,完全放棄了本地終端主機的模式(要知道即使是今天,量子計算機也是只有漫畫中的鋼鐵俠才玩的起的設備),通過已經非常成熟的極速網路傳輸能力,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購買者所需要負擔的一次性投入成本;最後,想必是出於推廣的理由,這第一套設備才定了這樣一個遠低於成本的價格——是的,全世界都知道這個設備神塔賣一套賠一套,但沒人認為他們不會從平台的收入上掙一個缽滿盆盈。
不需要三個月,只兩周的時間,神塔和其母公司的股票就翻了兩倍有餘,整個神塔題材板塊,包括微軟、Valve兩家主要合作企業,暴雪、EA、B社、CDPR這些大的開發商,以及迪士尼、Sony、20世紀福克斯、BBC、騰訊等潛在客戶,甚至各國主要的寬頻提供商,全部股價大幅上揚。同時由於首發的只有100,000台,預定資格又早已被秒光,結果就是在ebay和淘寶這兩個全球最大的個人交易市場里,一個購買資格的轉讓費用高達五萬美元以上,已經遠遠高於設備本身的價格,就這個價格,你還得自己另行支付那買設備的9999刀,是的,這5萬刀只是一個資格。
當然在市場的狂熱之中,也不乏唱反調的聲音,幾乎每天都會有質疑超越現實技術家用化可能帶來的經濟問題、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青少年教育問題、生理問題、心理問題的文章登上從國際權威科研雜志的主版到八卦論壇的熱帖,甚至有專家斷言沉迷BR世界將導致人類的各方面機能反向進化,最終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可惜螳臂當車,這些聲音在沸騰的市場洪流中全都被淹沒,消失了。
時間很快過去了,第一批「Hope」發貨了,第一批試用體驗報告出爐了,於是這個沸騰的市場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