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股東減持需要交稅嗎
公司大股東減持,應該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稅,適用於20%的稅率。公司大股東持有股份符合一定條件的才能減持,通過減持股份可以變現,拿到一筆收入,證券公司都代客戶交稅。目前在股東減持上有優惠政策,股東實繳繳納比例是12%左右。一、公司大股東減持如何稅收?
對個人轉讓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限售股持有者為納稅義務人,以個人股東開戶的證券機構為扣繳義務人。限售股個人所得稅由證券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管理。證券公司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在規定時間上繳當地稅務部門納稅保證金賬戶後,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稅務部門必須將其60%上繳國庫,40%地方財政留存。
上市公司自然人股東限售股減持獎勵於繳納稅收全部入庫(一般為交易次月15日之前進行納稅申報及清算)後7個工作日內兌現。應納稅所得額=限售股轉讓收入-(限售原始值+合理稅費)。如果納稅人未能及時提供完整真實的限售股原值憑證的,一律按照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和稅費。
二、哪些情況下公司股東及高管不得減持股份?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得減持股份:
(1)上市公司或者大股東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期間,以及在行政處罰決定、刑事判決作出之後未滿六個月的。
(2)大股東因違反證券交易所自律規則,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未滿三個月的。
(3)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董監高不得減持股份:
(1)董監高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期間,以及在行政處罰決定、刑事判決作出之後未滿六個月的。
(2)董監高因違反證券交易所自律規則,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未滿三個月的。
(3)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綜上所述,公司大股東經常會減持手中股份,這樣就從資本市場套現。股東減持所得的收入按照20%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另外,根據目前實行的稅收優惠措施,股東減持還可以拿到獎勵,抵扣個稅應納稅額。這里要注意,股東減持的比例不得超過持股的10%。
B. 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個人所得稅如何繳納
大小非減持優惠方案(按地稅90%獎勵計算)(實際個人只交稅20%-20%×40%×90%12.8%)(個人限售股減持稅收優惠、大小非減持、原始股減持、拋售員工股、高管離職賣股票)自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限售股持有者為納稅義務人,以個人股東開戶的證券機構為扣繳義務人。限售股個人所得稅由證券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管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C. 原始股減持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原始股減持稅收在企業持股這塊是繳納25%的營業稅,個人持股為20%的個人所得稅,原始股減持合法避稅是把企業注冊地遷移到有稅收優惠的地區,該地區要支持稅收一次性全部結清,無二次征稅風險,這樣避稅才踏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D. 合夥企業減持股票個人所得稅
一、納稅額確定:合夥企業的投資者按照合夥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夥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合夥協議沒有約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夥人數量平均計算每個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
二、稅率: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5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三、申報機關:投資者應向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投資者從合夥企業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由合夥企業向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投資者應納的個人所得稅,並將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抄送投資者。
法律依據: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 第六條 凡實行查賬征稅辦法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試行)》(國稅發〔1997〕43號)的規定確定。但下列項目的扣除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一)投資者的費用扣除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稅務局參照個人所得稅法「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費用扣除標准確定。?投資者的工資不得在稅前扣除。
(二)企業從業人員的工資支出按標准在稅前扣除,具體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稅務局參照企業所得稅計稅工資標准確定。
(三)投資者及其家庭發生的生活費用不允許在稅前扣除。投資者及其家庭發生的生活費用與企業生產經營費用混合在一起,並且難以劃分的,全部視為投資者個人及其家庭發生的生活費用,不允許在稅前扣除。
(四)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者及其家庭生活共用的固定資產,難以劃分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類型、規模等具體情況,核定準予在稅前扣除的折舊費用的數額或比例。
(五)企業實際發生的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在其計稅工資總額的2%、14%、1.5%的標准內據實扣除。
(六)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和業務宣傳費用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2%的部分,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
(七)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業務直接相關的業務招待費,在以下規定比例范圍內,可據實扣除: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凈額的5‰;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超過1500萬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3‰。
(八)企業計提的各種准備金不得扣除。
E. 買公司的股票成為股東交個人所得稅嗎
個人股票套現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股票交易只要繳納相應的傭金以及賣出時還需繳納一定的印花稅。 如果是企業大股東減持則還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通常為20%的稅率。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67號)規定對個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轉讓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所得繼續免徵個人所得稅因此自1994年起個人轉讓從境內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所得一直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F. 限售股,減持時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1、收益的20%繳納所得稅;
2、不用自己操作,轉讓之後自有開戶證券公司代扣代繳;
3、所謂收益即轉讓價格減去取得成本;
4、取得成本按上市時向交易所備案的取得成本計算,如不備案,稅務局將按收益的15%計算;
5、目前國內部分省和地區給當地證券公司一部分退稅優惠,即20%中地方留存部分的95%左右可以退回證券公司,證券公司可能會退給股東個人。當然,該項政策隨時可能取消。
(6)股東減持股票個稅多少錢擴展閱讀:
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中國A股市場的限售股,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另一類是新股首次發行上市(IPO)產生的限售股。
征稅問題
征稅原因
[1]一是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後,股票市場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劃分,只有限售流通股與非限售流通股之別,限售流通股解除限售後都將進入流通。這些限售股都不是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上取得的,成本較低,數量較大,解禁後在二級市場轉讓,獲益很高,卻與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購買的上市公司股票轉讓所得一樣享受個人所得稅免稅待遇,加劇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社會反應比較強烈。
二是解決政策不平衡問題。根據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個人轉讓非上市公司股份所得、企業轉讓限售股所得都徵收所得稅,個人轉讓限售股與個人轉讓非上市公司股份以及企業轉讓限售股政策存在不平衡問題。
征稅范圍
此次納入征稅范圍的限售股包括:
(一)股改限售股,即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股票復牌日之前股東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復牌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
(二)新股限售股,即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
(三)其他限售股,即財政部、稅務總局、法制辦和證監會共同確定的其他限售股。
關於限售股的范圍,在具體實施時,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通過結算系統給予鎖定。
G. 大股東減持如何收稅
大小非減持優惠方案(按地稅90%獎勵計算)x0dx0a (實際個人只交稅20%-20%×40%×90%=12.8%)x0dx0a(個人限售股減持稅收優惠、大小非減持、原始股減持、拋售員工股、高管離職賣股票)x0dx0a 自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限售股持有者為納稅義務人,以個人股東開戶的證券機構為扣繳義務人。限售股個人所得稅由證券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管理。x0dx0a x0dx0a 減稅方案:x0dx0a一. 按限售股減持徵收個人所得稅總額的36%(地方稅收留存的90%)支付獎勵費用。目前採取如下兩種方式操作:x0dx0a1)減持成交金額不到一億的投資者可以享受應納稅總額地方留存的90%給予優惠返還。二次征稅不要求強制執行。x0dx0a2)減持成交金額超過1億以上的投資者可以享受應納稅總額地方留存的100%返還,二次徵收要求執行(有納稅憑證)。x0dx0a二. 該獎勵政策從2012年3月12日起執行,有效期3年。如遇國家財稅政策調整而做相應調整。x0dx0a三. 上市公司自然人股東限售股減持獎勵於繳納稅收全部入庫(一般為交易次月15日之前進行納稅申報及清算)後7個工作日內兌現。x0dx0a應納稅所得額=限售股轉讓收入-(限售原始值+合理稅費)x0dx0a如果納稅人未能及時提供完整真實的限售股原值憑證的,一律按照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和稅費。x0dx0a證券公司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在規定時間上繳當地稅務部門納稅保證金賬戶後,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稅務部門必須將其60%上繳國庫,40%地方財政留存。x0dx0a對於地方財政留存部分的可以90%返回給客戶。高額的稅收優惠,大大降低了客戶的限售股減持成本。x0dx0a (實際個人只交稅20%-20%×40%×90%=12.8%)x0dx0a案例:若個人應繳稅款為100萬,則其中60萬上繳中央,40萬歸地方政府所得,地方政府以此作為計提總額獎勵90%,納稅人可獲政府財政獎勵36萬。
H. 股票減持所得稅應該要怎麼計算
投看看整理了關於股票減持所得稅計算方法:
為進一步完善股權分置改革後的相關制度,發揮稅收對高收入者的調節作用,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證監會31日聯合發布關於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根據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對個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轉讓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所得,繼續免徵個人所得稅。
被投資企業用未分配利潤發放股票股利時,按實際發放的股票面值,借記「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貸記「股本」。也就是說,投資企業收到股票股利時,不用做會計處理,只需在備查簿中登記所增加的股數。原因是投資企業收到股票股利時,並沒有增加資產或所有者權益,持股比例也沒有增加。在股票未出售前,未實現增值。
股票減持所得稅要如何計算為數豆子整理,在計算納稅時,減持股的所得稅計稅的那些依據不好解讀,如果理解不對,還會帶來稅務風險。
I. 股票減持所得稅,一般要怎麼計算
根據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個人轉讓限制性股票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收入”的比例,按20%的稅率納稅。個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轉讓,繼續免徵個人所得稅。完善股權分置改革後的相關法規,發揮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控作用,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減少交易金額超過1億元,可享受當地留存應納稅總額的100%返還,並強制執行二次征稅的要求。例如,如果個人減持不足1億元,他們將繳納200萬元的稅收,其中120萬元上繳中央政府,80萬元屬於地方政府。當地保留90%作為獎勵,因此,納稅人可以獲得72萬元的政府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