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股價大於除權價,是增加股東財富
股價加上分紅高於原股價,股東財富是增加的。
在股票市場中,股票除權除息日後股票的總股本會有所增加,會稀釋股票的每股收益,導致股票價格會按照流通股增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股票總資產不會發生改變,投資者的該股票資產也不會產生變化。
當上市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化時,股票基本上都會經歷除權除息,來調整上市公司每股股票對應的價值,方便投資者對股價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包括上市公司實施送股、轉增、增發、配股、回購注銷等等,這些情況上市公司都會進行提前公告。
股票除權除息可以更加准確的反映上市公司股價對應的價值,還可以方便股東調整持股成本和分析盈虧變化。通常上市公司實施高比例的送股和轉增,會使除權後的股價大打折扣,但實際上由於股數增多,投資者並未受到損失。
(1)股票除凈日股價變高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分紅送股必須要以某一天為界定日,以規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那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在這一天仍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所有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這部分股東名冊由登記公司統計在案,在固定的時間內,所送紅股自動劃到股東帳上。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二天再買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已不能享受公司分紅。
具體表現在股票價格變動上,除權日當天即會產生一個除權價,這個價格相對於前一日(股權除息日)雖然明顯降低了,但這並非股價下跌,並不意味著在除權日之前買入股票的股東因此而有損失,相對於除權後「低價位」買入股票但無權分享紅利的股東而言,在「高價位」買入但有權分享紅利的股東,二者利益、機會是均等的,後者也並無任何「損失」。
『貳』 股票賣了一半之後為什麼成本價變高了呢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例如你買了1000股股票,每股10元,也就是說你的資產為:10000元;
如果股票下跌10%,每股股價變成9元,你的資產就變為9000元,虧損1000元;
在這時你賣了500股,換回資金是4500元(總資產現在是9000元),剩餘500股;
你剩餘的股票價值是4500元,你想解套就得賺1000元,平均一下此時你的股票每股成本價就是5500/500=11元,也就是等股價漲到11原始你才會解套,讓你的資產重新變為10000元。
『叄』 除權日和除凈日是什麼意思呀
除權日在股市指一個特定日期,假如上市公司公告發行股息股、股息認股權證、折價發行股份或者派發其他有價權益的,在權利日前一日持有其股份的人(即股東)可以享有該權益,但購買該權益的人除外。公司股票在權利日或者之後不能享有該等權益。
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時,需要確定股權登記日,在股權登記日及此前持有或買進股票的股東享受送股、派息或配股權利,是含權(含息)股。股權登記日的次交易日即除權除息日,此時再買進股票已不享受上述權利。因此一般而言,除權除息日的股價要低於股權登記日的股價。
分紅自動到賬:
投資者只要在股權登記日持有或買進股票,就能獲得分配權利,而股價會在除權除息日除權,所得紅股和現金會分別在新增可流通股份上市日和現金紅利發放日自動到賬,不用做任何操作,全部由系統自動完成。
除權後股價會降下來,你的股票數量和現金余額會增加,總市值是不會有變化的,股價到時如果有漲跌跟除權沒什麼太大的關系,因為股價每天都會有漲跌的,這本來就很正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除權日
『肆』 什麼是除權日什麼是除凈日它們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上市公司只有除權日,沒聽說有除凈日。公司在正常條件下,一般每年會有一次至二次分紅排息的可能,但也有公司幾年來都沒有任何錶示。
『伍』 除權同除凈有何不同......
請再看下絀文 !
供股
公司上市目的,就是要籌錢 ( 集資 ),作擴充規模,做大做好;上了市之後,再加大規模,就再集資,但亦有因生意失敗者,等錢使,用嚟還債,就猛印股票去搶錢o
資金需求少,則印小量股票售予投資客,稱為「批股」手續簡便o
若是大量集資, 則是售新股俾原有老闆,佢地可按持股比例「供股」
無論「批股」與「供股」集資,都是加印股票,你有股票,你就系公司嘅老闆, 依家印多咗, 將來公司做生意, 賺咗錢, 就「分紅」派錢,又即系派息,到時因為多了新股票, 就多了新老闆同你攤分,即所謂「攤薄」;經濟環境向好時, 老闆們充滿美麗的夢想,期望公司集資造大,攪好生意,結果, 「集資」就成了好消息;:但若經濟環境轉壞時,公司集資擴大規模,則令人擔心,生意越做大,結果越差.甚或有些已失利的公司,「供股」用作還債,則更是壞消息了:所以, 供股與否是取決於大老闆將會點樣用,將來公司會有前景嗎?絕對唔系計佢是否便宜、抵買o
簡單講, 今次匯豐涉及美國次按問題而虧損, 這在未來仍陸續有來, 前景好唔好, 全世界都冇人敢講嘢, 可能要睇幾年----------所以供唔供自己諗 !
先講嚇派息, 例如: 甲公司, 除凈日前一天 是 $10, 派息 $0.5元
那麼, 到除凈日當天, 股價自動變成 $9.5元
所以, 不用著意於派息前後作買賣股票o
同樣地, 「供股權」確認後, 即除凈日, 「匯豐」股價亦自動平咗,
假設, 除凈日前一天 = $ 44
原有12股 = $ 44 x 12 = $ 528
供 5 股 = $ 28 x 5 = $140
即你有12股 + 5 股 = 17股 , 成本 $ 528 + $140
即每股成本 = 「( 44 x 12 ) + ( 28 x 5 )」/ 17 = $ 39.294
到時, 「供股權」嘅價錢, = $ 39.294 - $ 28 = $ 11.294 ( 當然會平 DD, e.g. $ 10 )
即繫到除凈日當天, 股價自動變成 $ 39.294
所以, 不用著意於「供股權」除凈日前後作買賣股票
但系, 你要多多手續費
供股程序
股票行在3月11日自動代轉名手續, 之後, 就有「供股權」
1.過戶費 = $10 ( 每手 ) ( 最低消費 = $ 100 )
2.代收「供股權」= $ 5 ( 每手 ) ( 最低消費 = $100 )
3.分拆供股權 = $ 30 ( 如多於400股的供股權 )
4.代你供股 = $ 2 ( 每手 ) ( 最低消費 = $100 ) 供股日 = 4日 3日
5.供股後代收新股 = $ 5 ( 每手 ) ( 最低消費 = $100 )
所以, 就可在除凈日前賣咗, 然後有這日之後平 D 買番多幾手吧 !
慳手續費 & 免出現「碎股」
出售「供股權」, 程序 & 手續費, 跟出售股票一樣
碎股價錢會位低幾個價位
匯 控 供 股 時 間 表
3 月 11 日 : 買 入 有 供 股 權 的 控 股 份 最 後 日 期
3 月 12 日 : 供 股 除 權 日
3 月 18 日 : 除 息 日
3 月 19 日 : 股 東 大 會 表 決 供 股
3 月 23 日 : 供 股 權 在 港 交 所 正 式 買 賣
3 月 31 日 : 供 股 權 最 後 一 日 可 供 買 賣
4月 3 日 : 最後俾錢供股日
4 月 8 日 前 : 公 布 供 股 結 果,您好, 我推薦您一個關於股市投資與個人理財的資源網站,上面有很多很不錯的資源,肯定會對您有所幫助。
stock.info
祝您好運!,1. 除權日系代表當日開始買賣股份不會獲派發股權。
2. 除凈日代表當日開始買賣股份不會獲派發股息或股權。
3. 由於市場預期匯豐控股(005)價值不低於供股價,差額祇會反映在股權的價格之上而非正股。所以系唔會減28蚊,價格祇會受市場預期匯豐銀行盈利未來表現而非供股價。
希望幫到你!,
『陸』 股市的除權除息對股價有何影響
除權是刪除權利。通常,上市公司運營一段時間後,增加盈餘或配股,並以此方式向投資股東分配股票股利。通常是股票發行或配股。除息是除去利息。通常,上市公司運營一段時間後,向投資者支付股息。通常是現金。如果股票分為股息和配股,則意味著股票的除權和除息同時進行。
除權和除息可能會對股票的當前價格產生影響。在股票發生除權除息後,股票將因股息的分配而支付另一個價格。由於配股與分紅的關系,市場流通股和基本成本發生了變化。因此,需要按照當前價格重新計算股票市值。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執行比例越高,股票的名義價格跌幅就越大,但投資者不必擔心,因為投資者的股票數量增加,並且有現金分紅,股票的整體資本價值在另一個價格之後持倉不會改變,投資者也不會遭受資本損失。由於市場具有除權,因此也存在權利填充市場,但權利填充市場並非不可避免。除權股票實際上與交易中的其他股票沒有什麼不同。除息是中性的股票消息,不是好消息,也不是壞消息。除權後的大幅上漲主要是通過市場投機,而不是因為除權和除息。
『柒』 除凈日是什麼意思
港股「除凈日(除_日)」即除權日,指過戶日期的前2個交易日。只有在除凈日前買入股票,才能獲得公司已公布的股息。此外,在除凈日,股價也會被調低,以反映派息對股價的影響。如果持有股票直至在除凈日當日或之後才賣出,仍然享受股息。
港股的公司行為主要包括:公司收購、公開配售、供股、派發紅利紅股、投票等。
拓展資料:
交易規則
一、交易系統AMS/3
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擴大和交易所未來國際化發展的需要,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10月推出了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3)。AMS/3將投資者、交易所參與者、其他參與者及中央市場連接起來,使交易過程變得更有效率。
二、交易所交易規則
在交易所進行證券交易,須遵守《交易所規則》的有關規定。較重要的規則如下:
(一)價位
每個在交易所交易的證券是以指定"價位"來進行交易,它代表價格可增減的最小幅度,並與該證券所處的價格區間有關。交易所的價位表規定了從每股市價在0.01-0.25港幣(價位為0.001港幣)到每股市價在1000-9995港幣(價位為2.50港幣)的股票價位。當某股票的價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價格區間時,其價位也會隨著變動。
(二)開市報價
《交易所規則》規定"開市報價"應按程序進行,以確保相鄰兩個交易日間價格的連續性,並防止開市時出現劇烈的市場波動:每個交易日第一個輸入交易系統的買盤或賣盤都受開市報價規則所監管。第一買賣盤的價格不能超過上日收市價上下4個價位。
三、結算與交收
香港交易所內多種產品的結算及交收程序,分別由香港結算所、期權結算公司及期貨結算公司這三個結算所辦理。其中,香港結算所負責在聯交所主板及創業板進行交易的符合資格證券的結算及交收。
(一)持續凈額交收系統
香港結算實行持續凈額交收制度。在持續凈額交收制度下,每一名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向其他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買入或賣出某一隻證券,均會按滾動相抵銷,剩下的凈買或凈賣股份作為交收標准。
(二)T+2交收制度
交易所參與者通過自動對盤系統配對或申報的交易,必須於每個交易日(T日)後第二個交易日下午3時45分前與中央結算系統完成交收,一般稱為"T+2"日交收制度(即交易/買賣日加兩個交易日交收)。
『捌』 截止過戶、派息、除凈日期一問
在除凈日之前一日, 2008/11/18 or 之前買入, 就在除凈日 2008/10/19或之後沽出就有息收
除凈日 = 果日就已經系除到乾乾凈凈的日子,
當日就已經減去利息或送紅股的日子
要到除凈日前一天買入而在除凈日當天或者之後賣出,才有息收,
例如: 甲公司, 除凈日前一天 是 $10, 派息 $0.5元
那麼, 到除凈日當天, 股價自動變成 $9.5元
所以, 不用著意於派息前後作買賣股票o
注意: 收息是要手續費的, ( 這是每派一次息, 就重新收一次的手續費 )
以中銀為例;
每款股票所得利息的 0.5% (最低消費 $20),
每手轉名過戶費 $10 (最低消費 $100),
代交印花稅 $50 (最低消費 $50),
另外, 代收紅股每手 $5 (最低消費 $30),
如果在除凈日前一天買股票, 而賣方延誤交來股票, 更要收追收股息費-----o
股息是在截止過戶日之後一個半至兩個月才收到,
所以收息的代價不輕的, 如果股票少, 股息只作扣除手續費啊!!
不過,一般股壇老手唔介意收息,
因為,在除凈日之後,股票價錢自然平 D ,是會減番 D 息嫁.
反正收左息,要給手續費,
例如:代收股息費(有 最低消費 $30,另外,過戶費,每手 $2 ,
所以,我就選擇除凈日之後先至買,起碼慳番手續費啊!
截止過戶日
一般我地買的是人家的二手貨, 即舊股;,
股票是人地的姓字, 所以, 如果你若果拿股票返屋企,
就要自己拿去過戶登記處改名,
以後, 股票有野派, 派息及派紅股, 就會寄番去你屋企,
如果你同一般其他人一樣,冇拿股票返屋企,
銀行或股票行會到期時自動轉左你名,
代你收息,收你手續費之後, 有剩就比番曬你,
所以,不用擔心截止過戶日了,
截止過戶日當日至最後一日之時間內,
是不接受轉名過戶的,
『玖』 解禁前一天大漲為什麼
限售股一般是大股東將公司股票質押,到期之後才可以上市流通的股票。解禁就意味著股東可以將手裡的股票賣掉了,因此,如果解禁的時候股票價格太低,大股東盈利空間小,自然不願意,所以解禁前拉升股價是因為大股東想獲取更多的利潤。
還有一種情況不是人為地拉升股價,而是解禁前,公司有政策性的利好消息出台,所以解禁前股價也有可能上漲。但是不是所有股票都會在解禁前被拉升,比如說:
1、限售股價格很低,但是股票的現價很高,所以拉升的可能性就小;
2、股價前期已經上漲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不會再拉升;
3、一般來說,大股東和主力資金都有密切聯系。如果大股東不拋售股價,主力資金就不會拉升股價。
所以解禁之後流通中的股票數量增加了,大股東套現股價一定會下跌,由於散戶無法系統性地分析,最好在解禁的時候不要買入股票。
拓展資料:
一,股票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有哪些
在分析股票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時,主要還要看以下兩個方面:
1、限售股持有者的心態。如果股票價格已經很高,那麼這批上市限售股被賣出的可能性就很大,使得空頭力量增強;相反,如果這些持有者認為後市還有很好的行情,且不想急於變現,那麼繼續持有就對該股價格沒有直接影響,是分析股票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時要注意的一點。
2、主力的心態。如果主力前期已經獲利了解,那麼短期內不會考慮建倉,自然此股近期不會有所作為;相反,如果主力還握有相當的籌碼,或者處在建倉的階段,反而會藉助這20%的新增流通股攤低成本。
二,股票解禁的相關解釋
小,即小部分。非,即限售。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占總股本5%以內。反之叫大非,即大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解禁,即解除禁止,是非流通股票已獲得上市流通的權力。小非解禁,就是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允許上市流通。當初股權分置改革時,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說,有許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暫時是不能上市流通的。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