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發行股票的條件:首次發行股票需要哪些條件
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的條件如下:
1、證券管理部門已經批准公司面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
2、公司的總股本不能低於5000元;
3、公司開業時間在3年以上,最近3年連續盈利;
4、持有股票面值1000元以上的股東不少於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要求是公司股份25%以上;
5、公司總股本如果超過4億元,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要求是公司股份15%以上;
6、公司最近3年沒有重大違約、違法行為,財務報告沒有虛假記記錄;
7、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❷ 如何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在申購當日,通過交易軟體的買入進行申購。
號碼的地方,填申購代碼。
滬市最少1000股(為1簽),且要是1000的整數倍
深市500股(為1簽),且要是500的整數倍
價格的地方填申購價格。
第2天會進行配號,1簽1個號。
第3天搖號,每個中簽的號碼
滬市中1000股,深市中500股。
❸ 什麼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簡稱IPO)一般是指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社會公眾投資者發售的行為。
通常,發行人的股份是根據其招股說明書約定的條款,通過承銷商(證券公司)進行銷售。一般來說,首次公開發行完成後,公司將申請器股票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在實務中,中國境內A股首次公開發行,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中國證監會批准並通過證券公司保薦承銷公開發行股票的行為。在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的IPO注冊制改革可能會有所變化。
❹ 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股票發行上市程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頒布的規章、規則等有關規定,企業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應該遵循以下程序:(1)改制與設立:擬定改制方案,聘請保薦機構(證券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對改制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對擬改制的資產進行審計、評估、簽署發起人協議和起草公司章程等文件,設置公司內部組織機構,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取消了省級人民政府審批這一環節。(2)盡職調查與輔導:保薦機構和其他中介機構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問題診斷、專業培訓和業務指導,學習上市公司必備知識,完善組織結構和內部管理,規范企業行為,明確業務發展目標和募集資金投向,對照發行上市條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准備首次公開發行申請文件。目前已取消了為期一年的發行上市輔導的硬性規定,但保薦機構仍需對公司進行輔導。(3)申請文件的申報:企業和所聘請的中介機構,按照證監會的要求製作申請文件,保薦機構進行內核並負責向中國證監會盡職推薦,符合申報條件的,中國證監會在5個工作日內受理申請文件。(4)申請文件的審核:中國證監會正式受理申請文件後,對申請文件進行初審,同時徵求發行人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家發改委意見,並向保薦機構反饋審核意見,保薦機構組織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對反饋的審核意見進行回復或整改,初審結束後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前,進行申請文件預披露,最後提交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5)路演、詢價與定價:發行申請經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後,中國證監會進行核准,企業在指定報刊上刊登招股說明書摘要及發行公告等信息,證券公司與發行人進行路演,向投資者推介和詢價,並根據詢價結果協商確定發行價格。(6)發行與上市:根據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發行方式公開發行股票,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辦理股份的託管與登記,掛牌上市,上市後由保薦機構按規定負責持續督導。 股票發行上市需要的中介機構股票發行上市一般需要聘請以下中介機構:(1)保薦機構(股票承銷機構);(2)會計師事務所;(3)律師事務所;(4)資產評估機構(如需要評估)。 保薦機構主要負責的工作 保薦機構在企業發行上市過程中主要負責以下工作:(1)協助企業擬定改制重組方案和設立股份公司;(2)根據《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準則》的要求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3)對公司主要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等進行輔導和專業培訓,幫助其了解與股票發行上市有關的法律法規,知悉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法定義務和責任;(4)幫助發行人完善組織結構和內部管理,規范企業行為,明確業務發展目標和募集資金投向等;(5)組織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製作發行申請文件,並依法對公開發行募集文件進行全面核查,向中國證監會盡職推薦並出具發行保薦報告;(6)組織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對中國證監會的審核反饋意見進行回復或整改;(7)負責證券發行的主承銷工作,組織承銷團承銷;(8)與發行人共同組織路演、詢價和定價工作;(9)在發行人證券上市後,持續督導發行人履行規范運作、信守承諾、信息披露等持續督導義務。
❺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事的老股轉讓和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
應該是:公司公開發行新股,原持有時間在36個月以上的老股也可以參與發行。例如:公司發行新股1000股,有老股東也原意出讓自己的股份100股,那麼這次公司對外發行的數量就是1100股,發行1000股收到的錢歸公司,發行100股收到的錢歸這個老股東。
❻ 股票的首次公開發行與公開發行新股有什麼區別
從理論上來說沒有什麼根本的區別,就是通過一級市場發行股票。公開發行是對所有股市參入者發行股票。
嚴格區分的話,除一級市場的公開發行,上市公司還可以在上市以後再次公開發行股票,股市俗稱為「增發」,增發有公開發行和非公開發行兩種。但是這種公開發行只針對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而非公開發行也叫定向發行,一般只針對特定的10位戰略投資者發行股票。
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是指股份公司通過證券交易所第一次向公眾投資者發行股票的行為。
公開發行新股是指以公開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發行新股票。
❼ 公司上市時發行的那部分股票原先屬於誰
以前有要求哪些年限之前百分多少不能流通,多少年後解禁,如果未解禁之前這部分股票如果要交易必須公告
❽ 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首次公開發行不是股票上市,但二者聯系密切,只有你發行的股票上市了,投資者才有退出的渠道,比如,你買了他發行的股票,應該不是想要當股東的吧,最終還是想把它賣掉掙錢的吧,發行就相當於你買到股票了,上市就說明給你提供了個可以賣掉股票的市場,如果只讓你買,不讓你賣,你願意嗎?所以說,一般發行後都申請上市,但也有上不了市的,例如,寧波立立電子,已經發行了,但,被證監會給撤銷了,發行了的股票全部注銷,將錢退還給投資者,還加銀行利息。
❾ 首次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的持股成本
這個很難說的,什麼一塊錢、幾毛錢的說法都是在故意做噱頭,現在中國很多專家簡直就是騙子,開口就胡說八道,以各種光鮮的名義去騙那些不懂的人。
PE的成本:
公司上市前會尋求PE公司幫助上市,那麼PE公司會對該公司的價值做出評估,
比如一家企業凈資產2000w,年利潤為1000w,那麼PE買這家公司的股份,常見粗略演算法是1000*10倍作為公司的估算價值,然後付出3000w買30%的股份。這里估值就決定了該PE的股票成本了。如果企業按2000w凈資產折算2000w股,那麼PE就是花了3000w買了2000w*30%的股票,即每股成本為5元。
假定這家公司從PE進入到上市,發展停滯,上市時年利潤依然是1000w,那麼該公司發行股票的時候,按市盈率30倍發行,則是1000w*30倍總市值=3億,其中PE佔了30%,就是說他如果能立刻賣出所有股票,就能得到9000w的回報,則他的回報率就是300%。
風投或戰略投資者成本:
這個完全看他們是什麼時期進的,如果和PE時間差不多,他們的成本差別也不會太大,但如果是天使類投資,在創業早期進入的,那麼他們的成本應該相當的低。
公司創業者成本:
這個就更不好說了,有可能這家公司創業時僅投入了100w,那麼實際上他們增值是非常可觀的,因為按前面值算,相當於每股投入資金僅100/(2000*60%)=8分多。但是,別忘記創業者要付出的風險成本和時間成本,大部分創業者都失敗了,留存並發展壯大的企業畢竟是少數。因此他們的表面成本可能很低,但他們的實際成本是相當昂貴的,當然這些,就被專家們給直接忽視了。
高管激勵股的成本:
這個也一樣難說,有時候激勵股是需要花錢的(比如按每股1元面值或實際價值--如上就是2元),有時候是公司董事會白送的,但是這些人一樣為了這個公司的發展付出很多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
不過,在中國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雖然有所改善,但很多上市公司依然在上市前造假,誇大他們的價值。在這種前提下,就難說了。。。。所以,建議絕對別去碰那些新上市的公司,他們有非常強烈的造假動機,尤其是限售股比例很高的公司更是這樣。
❿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與股票上市交易的關系
IPO全稱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開募股) 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公開發行是指沒有特定的發行對象,面向廣大投資者分開推銷的發行方式。發行人通過中介機構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廣泛地發售證券。在公募發行情況下。所有合法的社會投資者都可以參加認購。公開發行的股票不一定要求上市。但是上市必須要求公開發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