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大名著改寫劇本作文
開場1(水滸)
男1,馬甲上場,前掛 梁山 背掛 好漢。 開場唱「水滸」2句 ,(歌詞: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啊!)———
男2,馬甲上場,前掛史進,背掛龍頭。制止,喊:停!這位老兄,敢問你是梁山何許人也?
男1,驚訝,問:老兄你是?
男2,我乃梁山中九紋龍史進。
男1:久仰久仰,男2:不敢不敢。(重復2次)
男1:哎呀2015真是坑爹年啊,辛辛苦苦忙一年,一下回到十年前,史大哥,你聽說了沒有,A股大盤居然跌停31次,真是掉到31層地獄啦。
男2:梁老弟,看來你我在梁山還是圖個安穩。外面的江湖很兇險啊
男1:....現在流行穿越劇。突然發現自己買的股票甩到了10年前價格。羊肉湯都漲7塊啦。我又穿越回到解放前啦
男2:這真是應了那句話,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啊!
男1:不容易啊,擔著賣白粉的風險,賺著白菜的價錢。
男2:唱 (「從頭再來」4句) (歌詞: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辛辛苦苦已度過半生,卻又重走進風雨)…歌詞結束被女1打斷,進入場2
開場2(西遊記)
女1馬甲上場,前掛萬人迷,後掛女兒國… 慢跑上台來,邊跑邊喊:御弟哥哥。
男1,男2迅速轉身換馬甲,換後男1前掛為「八戒」。 男2前掛「佛」,頭戴 佛帽,並轉過身來
女1,看到男1男2轉身,再喊一句:御弟哥哥,並向男2靠攏,做親密狀。
男2,單手並攏,做僧人狀,道:阿彌陀佛!
女1,繼續喊:御弟哥哥,走上前欲挽男2胳膊。
男2,躲閃,低頭,道:阿彌陀佛,保持距離,出家人不近女色。
女1,輕閃到一旁,臉往男2,道:御弟哥哥,你看這花前月下,正逢佳節之時,你我在此相遇,是上天給的緣分啊!就聽小妹給你唱一曲好嗎? 唱「傷不起」2句(歌詞:傷不起,真的傷不起,我想你想你想你想的昏天黑地)。
男2,在此時迅速打斷,說:停,打住,請不要再唱這首歌了好嗎?真的是傷不起啊!
男1,走上前,說:師傅,你就依了這位姐姐吧,在這好吃、好喝、好招待的,還取什麼經啊!
男2,怒斥男1,道:老豬,我們都是有公務在身的人,可以在這個時候考慮個人問題呢,你忘了觀音姐姐對你的教誨了嗎?
男1,道:大師兄都跑到花果山去跟猴子們過節了,我看咱們也散了吧,我也回高老莊跟我的好妹妹過個元旦節,你就安穩在這吧。
⑵ 以「金融與理財」為題目寫一篇八百字作文
快樂理財,輕松賺錢
俗話說的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開明的爸爸媽媽從小就給我灌輸了理財的知識,所以理財這個詞對我來說並不陌生。
每到過年,我的金庫里就會添進一大筆錢。可是,難題來了,這筆錢到底要去哪呢?經過仔細考慮,我把錢分配成了幾部分。97%的錢存入銀行,和我在那裡的錢兄錢弟們呆在一起;剩下的3%放進我的現金腰包里,以備不時之需,比如買各種學慣用品等。
可是光靠存錢還不夠。我認為,應盡量節省我們在學校門口買各式各樣玩具和零食的開銷,不該買的,就不要亂買,得剋制自己。對於我來說,與其花錢買那些玩具和零食,還不如用這些錢去買點有用的書。
在投資的方面,我和媽媽都主張謹慎行事。有一次爸爸打算把所有的存款都拿去投資,說年回報有24%。我告訴爸爸:假設你的財產有10萬元,你打算全部拿去投資,這樣做雖然利益很大,可是風險與利益並重啊!畢竟那並不是存銀行!如果你成功了,你連本帶利可以得到20萬元;可是如果你失敗了,那可是傾家盪產的啊,豈不是連本錢也沒了?還不如穩妥一點,投一半,如果投資成功的話,加上原有的財產就有15萬;萬一賠了,咱們手裡還有5萬,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最後我和媽媽成功的勸服了爸爸,爸爸才沒做出冒險的舉動。
至於我自己的錢吧,存了兩年銀行定期才賺了900元利息。我發現現在的錢幣一直在貶值,我這兩年賺的利息根本都抵不上錢幣貶值帶來的損失。我決定痛改前非,把錢和媽媽的湊在了一起,合買了一款銀行理財。這種理財是不會賠本的,收益比定期存款利息高,每個月的利息可以把錢幣貶值我損失的錢都賺回來,還能賺一丁點的錢呢!我很滿足,因為現在這么穩定的理財已經不多見了,既不會賠錢,還能賺一點,對於我們倆這種謹慎的人來講,真是件天大的好事!
經過幾年的理財,我發現,股票對於不會炒股的人來說是不可靠的,基金也不會讓你撈著什麼好處。所以,存銀行是最可靠的辦法。但如果你是個愛冒險的人,不喜歡謹慎行事,那你就去痛痛快快地冒險吧!不過,到時可別怪我沒有提醒你,理財是要踏踏實實,穩扎穩打地去理財的!
中國有句老話:「聚沙成塔,滴水成河。」我們應先從一分錢省起,一分錢省到最後說不定就變成了一張百元大鈔!有不少人看著路上的一毛錢都不去撿,殊不知,錢是一點一滴攢起來的!
好好理財,管好自己的每一分錢,不要拿錢去干一些毫無用處的事,日後的你,一定不會變得貧窮!
⑶ 作文《創業之路在腳下》800字
創業之路在腳下
談人生,談理想,今天我們就談談創業。魯迅先生曾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變成了路。」無走何來路,無創何來業呢?說起創業或許大家都並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其實在人類剛誕生與地球,便有了創業,但因為人生活的時代不同,科學發展和技術的先進程度不同,所以創業的路徑、形式也就各不相同了。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時代的更新更換,創業的途徑便越來越多所選的行業也越來越多,而在我們21世紀的今天,上至開公司下至擺地攤等等,這些都是創業。很多人把創業想得很簡單,也有人說你給我錢我就會創業。今天本人在這里想告訴大家,其實創業沒那麼容易,而恰好相反,創業是一個很艱辛的歷程,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現象,沒有看到本質,往往看到了創業者成功的一面,卻沒有看到他們在創業道路上背負的艱辛,這就是大多數創業者的一個致命缺點。創業者們也有一個盲區,那就是他們在創業的道路上盲目的投資創業,有些人沒有出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看在他們眼裡認為賺錢的行業,便去投資,有些人沒有考慮其中的利害關系,21世紀房地產多賺錢,可又有多少人傾家盪產血本無歸呢!所以說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想創好業就必須要努力,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在學習中你不去努力,不聽課、不復習、不寫作業,怎會考得好成績呢?學習如此,創業也是如此,工作中你不去努力奮斗,不把握機會,創業之路能煥發彩嗎?很顯然答案是肯定的。有句話說得好「成功=1%的智慧+99%的汗水」,說明在絕對的事實面前努力才是最重要的,生下來就算是天才,不努力你永遠是0.在創業中我們會遇到種種困難,而擺正心態是最重要的,人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命運很會捉弄人,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會經歷很多失敗,走很多彎路,甚至有時又會從0開始,這就需要我們有敢拼敢闖的精神,堅持不懈的毅力,拼才會贏嘛。所以說創業不是一朝一夕可已完成的,或許需要三五年或許需要三五十年,只有堅持才會有成功的希望,堅持不懈的努力,會讓你的生活充滿陽光的。李曉華排列在中國的富豪榜,他出生貧寒,只有初中文化,後下放北大荒,返程後在外經貿部出口大樓食堂做炊事員,因販賣電子表被勞教3年,繼而被單位除名。走投無路的他,為養家糊口開始倒騰些小生意,成為中國第一批個體戶。他的第一桶金市北戴河販賣所謂「國冷飲」崛起投資3500是當時他的全部家當,收獲10萬人民幣。通過他的事例告訴我們其實創業不是夢,只要你敢,努力了,就會成功。路有種種看你怎麼走,絆腳石也很多看你怎們把它變成墊腳石,帶上你偉大的理想、持不懈的動力、不怕苦難的精神,把創業之路走在腳下吧!
⑷ 關於股票各方面的知識。我急求一篇關於股票知識的作文。
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
股票市場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是經濟增長理論中的新領域。多數的實證分析證實股票市場發展促進了經濟增長。那麼,我國股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是否有利於我國經濟的增長呢?回歸分析表明:我國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國有單位的固定資產投資,加快了企業的技術進步,推動了我國經濟更快的增長。因而,股票市場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性。據此,我們可以認為股票市場發展是我國金融深化的重要環節,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一股推動力量。
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是經濟增長理論研究中的一個新課題。當經濟學家詳細探討了貿易與經濟增長、金融中介與經濟增長關系後,感到如何界定股票市場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要揭示未來股票市場的發展前景和經濟增長的潛力。對於股票市場尚未充分發展的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假如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那麼,促進股票市場的發展就是顯而易見的政策建議。
截至2000年3月初,我國股票市場的A股流通市值已達10609.4億元,在上海與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A股的公司達到了929家。股票市場的規模和流動性指標與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相比,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我國1993—1999年間A股流通市值與GDP的比率平均為0.052,46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1976—1993年間的平均比率為0.32。1993—1999年間我國A股的平均交易率(股票成交金額與GDP的比率)為0.275,1976—1993年間美國股市的平均交易率為0.29,英國為0.253,韓國為0.183,泰國為0.144。顯然,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與國民經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了。
怎樣研究和確定股票市場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呢?萊文和澤爾沃斯(Levine andZeros,1998)在總結阿切和喬萬諾維克(Atje and Jovanovie,1993)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再次證實了一個重要的假設:股票市場的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關系。
本文運用萊文和澤爾沃斯(1998)提出的方法對1993—1999年期間我國股票市場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進行實證研究,以檢驗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對經濟增長是否起到了促進作用。一、變數與數據的解釋
為了檢驗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關系,我們需要確定以下幾個方面的指標。
(1)股票市場發展的指標。下述四個指標可以反映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水平。
第一個指標是資本化率,用Capitalization表示,等於每一季度A股流通市值與名義季度GDP的比率,我們用它來反映股市的發展狀況。之所以選擇流通市值而不是市價總值,是因為我們認為國家股和法人股並沒有上市流通,不具備股票市場應有的風險分散、信息收集等功能,只有社會公眾股才能代表我國股票市場的規模和發展水平。股票市場規模越大,募集資本和分散風險的能力越強。考慮到B股相對於A股規模較小,1999年底B股流通市值僅為A股流通市值的3.5%,將B股捨去不會影響計量模型的准確性。流通市值等於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股票A股流通市值之總和。1998年和1999年的季度流通市值數據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月報》(1998.1—1999.12)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統計》(1998.1—1999.12);上交所1994年第三季度至1997年第四季度的流通市值和深交所1994年第一季度至1997年第四季度的流通市值來自《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1995—1998年);上交所1993年第一季度至1994年第二季度的流通市值和深交所1993年的季度流通市值無法從公開出版物上獲得現成數據,我們利用上市公司每季度末的流通股本和股票的收盤價計算而得。1992年第四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的季度GDP數據來自《中國統計》(1992.11—2000.2)。
第二個指標是交易率,用Value表示,等於上交所和深交所每季A股總成交金額與季度名義GDP的比值。反映出以經濟總量為基礎的股市流動性。1998年第一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的A股成交金額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月報》(1998.1—1999.12)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統計》(1998.1—1999.12);1994年至1997年的A股成交金額來自《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1995—1998年);1993年的A股季度成交金額在公開出版物上難於找到現成的數據,我們依據《中國證券報》(1993.1—1993.12)和《證券市場周刊》(1993.1—1993.2)上的數據計算得出。
第三個指標是換手率,用Turnover表示,等於A股季度成交金額除以A股季度流通市值。高換手率意味著相對低的交易費用。第二和第三個指標均反映了股票市場的流動性(Liqridity)。
第四個指標是股票市場收益率波動,用Volatility表示,等於滬市A股指數的季度標准差。滬市A股指數來自《中國證券報》(1993.1—1999.12)。在我們研究的期限內,深市和滬市大盤的走勢基本一致,因此,我們只計算了滬市A股指數的標准差。因為上市公司的季度紅利分配數據無法精確得到,所以我們在計算股票收益率的波動時,只計算了資本利得的標准差。
(2)經濟增長指標。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我們使用三個經濟增長指標。
第一個指標是實際GDP季度環比增長率,用GY表示。我們以1993年第一季度為基期,計算各季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RPI),基期RPI=100。用名義GDP除以當季的RPI就得到實際GDP季度環比增長率。在計算各季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時,採用商品零售價格的月度環比數據,其中1996年和1997年各月的數據來自《中國物價及城鎮居民家庭收支統計年鑒》(1996年、1997年),其它年份的商品零售價格月度環比數據散見於《價格理論與實踐》(1992.11—2000.1)、《中國統計》(1992.11—1996.2)、《宏觀經濟管理》(1994.8—1996.2)。需要指出的是,在Capi-talization、Valre以及下文中的Savings、Depth指標中,我們使用的均是名義GDP,這是因為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同時作用於這些指標的分子與分母,兩者相除在一定程度—亡抵銷了這種影響。
第二個指標是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季度環比增長率,用GC表示。理由是:①無法獲得資本存量的季度折舊數據,所以不使用資本存量增長率指標;②無法獲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整的季度數據,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絕大多數屬於國有企業,股票市場的發展和國有企業的投資活動聯系較為密切,所以使用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的數據。各季度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的名義值同樣除以季度零售物價指數而化為實際值,然後再計算各季度的環比增長率。1993年第一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的名義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來自《中國統計》(1992.11—1994.5)和《宏觀經濟管理》(1994.8—2000.2)。
第三個指標是居民的銀行儲蓄率,用Savings表示,等於居民本季度末的儲蓄存款余額減去上季度末的儲蓄存款余額再除以該季度的名義GDP。1993年第一季度至1997年第四季度的居民儲蓄存款季度末余額來自《中國金融統計年鑒》(1995—1998年),1998年第一季度至1998,年第四季度的居民儲蓄存款季度末余額來自《宏觀經濟管理》(1998.5—2000.2)。
(3)傳統的金融深化指標。用Depth來表示,測定金融中介的規模,等於金融中介的流動負債(現金以及銀行與非銀行金融中介的活期和帶息流動負債)與當季GDP的比率,即M2/GDP。這里的M2是上季度末和本季度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存量的算術平均值。1993年第一季度至1997年第四季度的M2來自《中國金融年鑒》(1995—1998年),1998年第一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的M2來自《宏觀經濟管理》(1998.5—2000,2)。因為1993年前後M2的統計口徑發生了變化,所以1993年第一季度的Depth指標中的M2更指1993年第一季度末的廣義貨幣供應量余額。在現實世界中,經濟增長受到許多因素內影響。為了檢驗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是否獨立於其它變數,有必要結合相定變數進行分析。金融中介與股票市場在優比資源配置中的功能有很多重疊之處,西方關於金融中介的理論表明金融中介同樣能夠降低信息獲取成本、促進對大企業的控制,以及提供風險分散和提高流動性的機制。但越來越多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表明股票市場和金融中介在經濟體系中提供了不盡相同的功能。例如,股票市場在提供風險分散和提高流動性機制方面似乎有更大的優勢,而金融中介在降低信息獲取成本和對大企業控制方面似乎比股市做得更好。因此,我們把股票市場和金? 謚薪櫸旁諭�桓瞿P橢薪�惺抵ぱ芯浚�約煅榘��私鶉謚薪槎躍�迷齔さ撓跋旌蠊善筆諧∮刖�迷齔ぶ�淶南喙匭浴6�⒒毓榻峁�捌浞治?/P>
運用SPSS統計軟體對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狀況的指標和經濟增長指標之間的關系進行線性回歸,我們得到以下幾個結果: 結果一:Capitalization、Value和Capitalization(-2)和Capitalization(-4)、Value(-4)都顯著地進入回歸模型(相應的t檢驗值都大於1.71)。
當期的Capitalization、Value和GY之間的高相關度並不一定說明股票市場的發展推動了經濟增因為當期經濟的繁榮同樣會導致當期股票市場交易的活躍。在回歸模型中,CaPitalization(-4)的偏相關系數比Capital-ization的偏相關系數要大(由1.93增加到2.37),而Value(-4)的偏相關系數與Value的偏相關系數相比,則沒有發生多少變化(由0.63變化到0.60)。這說明當期股票市場的規模和流動性水平與一年後經濟增長率的相關度是非常高的。僅僅根據上述數據,我們仍然不能得出股票市場推動了經濟增長的結論。因為還存在著另外『下問題——「價格效應」,即預期將來經濟的繁榮會導致當期股票價格的上漲、股票交易的活躍。「價格效應」會使股票流通市值擴大,成交金額增加。為了檢驗「價格效應」是否是促成GY和Capitaliza-tion(-4),Value(-4)之間高相關性的主要原因,我們把Capitalization(-4)和Value(-4)放在同一個方程中進行回歸,表1顯示的回歸結果表明價格效應不是主要原因。因為Capitalization(-4)仍然顯著地進入回歸模型,而且Capitaliza-tion(-4)的偏相關系數雖然有所下降(由2.37下降為2.28),但依然相當大。由於,我們大膽地引申出如下結論:這些年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增長在總體上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為了增強這一結論的說服力,下述幾個方面的論證無疑是必要的。
首先,銀行貸款得到的是固定的利息收入,無法分享高風險投資帶來的高收益。因此,銀行的中長期貸款總是在貸款合同中規定貸款的用途,限制企業將資金投資於高風險項目。投資者購買股票能夠通過股票價格的上漲,分享高風險投資帶來的高收益,因此,上市公司將籌集的資金大部分用於知識、技術更加密集的項目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而且企業在投資這些項目時不再面臨短期還本付息的壓力。上市公司確實也將80%以上的資金用於新建、擴建項目和技改項目,這些項目的投資回報率一般都較高。
其次,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是廣大投資者對公司投資決策、管理水平、經營業績較為客觀的評價,會對公司管理層產生一定的監督壓力。朝陽產業、高科技產業的高市盈率會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層增加對科研的投入,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同一產業內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差異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不同評估,公司的股票價格隨著不盡如人意報表的公布而下跌,這些都是投資者迫使企業管理層改善自身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績效的一種市場壓力。股價的低迷也將使公司配股資金的籌集遇到極大的困難,這是股票市場保證資源優化配置的一項重要機制。縱觀目前國內學者關於中國股市有效性的實證研究結果,大部分結論支持中國股市已逐漸達到弱式有效性,即股票價格反映了所有過去的價格和交易信息。股票市場達到弱式有效性也意味著股票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在不斷提高。
第三,國有銀行在貸款項目的選擇上並沒有一套科學、嚴格的評估方法,而且還要經常發放一些低效的政策性貸款,對那些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進行「輸血」,使銀行信貸資源沒有實現最優配置。我國公司上市名額非常稀缺,證監會的選擇盡管不是最優的,但是基於「稀缺性」所形成的遴選機制,使獲准上市的企業往往是該行業、該地區的優秀企業,相對說來,募集資金的流向和使用效率還是相當高的。此外,我國股票市場對上市公司配股權的獲得規定了年度凈資產收益率的下限,這是保證資源優化配置的一項重要制度。
第四,我國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對國有企業經營者的監督非常缺乏,作為大信貸者的國有銀行,同樣面臨委託——代理的沖突問題,對企業信貸的使用缺乏事後的監督,使資源在企業內部並沒有得到最優的配置。將國有企業推向股票市場,建立起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特別是吸納的法人投資者對國有企業管理者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監督。上市公司要定期公布中報、年報和一些重要事項,也就增加了國有企業管理的透明度,便於企業接受外部投資者的監督。對1998年底已在滬深兩市交易的174家上市公司的統計顯示:1994年至1998年間總經理共發生了65次非正常變更(排除因年齡、生病這兩種原因引起的變更),平均每家公司為0.37次。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差、公司發生購並引起股權結構的變動是總經理非正常變更的主要原因。我們的統計表明,在1998年發生的52起實質性資產重組(第一大股東易主)中,總經理全部被更換。通過股票市場,對上市公司管理者內部監督、外部約束的加強有利於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結果二:在股票市場的規模指標和流動性指標都進入模型的三個回歸方程中,Val-ue、Valre(-2)和Valre(-4)都不再顯著地進入回歸模型(相應的t檢驗值都較小)。
這說明在我國股市發展處於初級階段的這幾年裡,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擴容」,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遠遠大於提高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這一結論與萊文和澤爾沃斯(1998)得出的結論差異較大。萊文和澤爾沃斯對42個國家作了跨國分析後認為,提高股票市場的流動性,便利股票的交易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大於擴大股市規模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對此,我們的解釋是:提高股票市場的流動性,能夠降低投資股票的風險,從而使投資者更願意投資於高風險、高回報的長期項目。但是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廣大投資者對新股的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存在著新股的「短缺」現象,這也是我國對新股發行實行配額制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購買新股的熱情決不會因為股票市場流動性的降低而減少。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可能是直接融資替代間接融資使資源配置的優化效應大於因股市流動性增加而加強了對企業管理層的監督所實現的優化資源配置的效應。而且,股市規模的擴大便於投資者隱藏私人信息,對私人信息的壟斷能使投資者獲取更高的交易利潤,這就激勵投資者花費更高的成本去搜集企業信息。這些信息將隨著股票交易逐漸滲入到股票價格中,股票價格對企業信息的反映越是充分,股票市場的價格信號功能和對管理者的監督控制功能就越完善,資源的配資效率就越高。
結果三:換手率指標Turnover、Turnover(-2)、Turnover(-4)都不顯著地進入回歸模型。而且換手率的偏相關系數相當小,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度很低。
我國股票市場的換手率極高,1993年至1999年年度平均換手率為5.27,1976—1993年間美國的平均換手率0.493, 日本為0.469,泰國為0.739,韓國為0.832財。我國股票市場的換手率不僅高,而且與實質經濟發展狀況相脫離,由換手率指標與經濟增長率之間關系的非顯著性可以看出,我國股票市場的投機性非常強。在一個股機性很強的股票市場中,投資者購買股票是為了在短期內將股票在一個更高的價位上拋售,追求的目標純粹是資本利得。這種短期行為使投資者更關注股票的技術分析、K線形態、炒作概念,而對上市公司的投資決策、管理效率、經營業績、行業發展都不會花費足夠的精力去調查研究。這樣,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就不會面臨中小股東的監督壓力,而且股票價格中包含的實質信息也會非常少。股票價格與公司實際經營管理狀況相脫離,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管理層的監督就被削弱了。
結果四:Volatility和Volatility(-4)都不顯著地進入回歸模型,Volatility(—2)顯著地進入回歸模型,而且Volatility(—2)的偏向關系數是-1.09。
這說明我國股票市場收益率的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股票市場總體收益率波動的標准差可以看作是投資股票的市場風險,這種風險是無法用投資組合加以克服的。因此,這種市場風險越大,則風險規避的投資者就越不願意投資於股市,他們寧願將錢存在銀行里,追求低風險的穩定收益。這勢必會影響新股的發行規模、發行市盈率以及已上市公司的配股功能。這從一定程度上證實了德龍等人(Bradford Delonget al,1989)的觀點:股票市場收益率的波動會阻礙投資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結果五:金融深化的指標Depth顯著地進入所有的回歸模型,而且Depth的偏回歸系數是負的。
這一檢驗結果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論相似,金融中介的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
三、進一步解釋
一國的經濟增長率由人均資本存量和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決定,股票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也是通過影響人均資本存量和全要素勞動生產率來實現的。居民的儲蓄存款是社會的人力資本投資、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研究與開發的重要資金來源,而這些方面的投資決定了一國經濟增長率的高低。因此,為了進一步檢驗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同時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回歸模型進行分析:
1.中國股票市場發展與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相關性模型。這一模型的回歸結果顯示,除了Capitalization(-2)和Vaule(—2)外,其餘衡量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狀況的幾個指標均不顯著地進入回歸模型。
Capitalization(-2)和Vaule(-2)的偏回歸系數均為正,這說明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大,交易的活躍增加了國有單位固定資產的投資。而且這個效應滯後了半年,說明我國上市公司從資金募集到項目投資的間隔大約為半年左右。同時,股票融資和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之間的正相關關系也說明股票市場的直接融資和銀行的間接融資並不是純粹的替代交系,企業從股票市場募集資金後確實會減少向銀行借款,但是企業募集資金的大部分卻是投向一些技術含量較高、投資周期較長的新項目,而這些項目在企業上市之前是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即使能夠獲得銀行貸款,也會因為資金成本過高降低了投資項目的收益率而被企業放棄。如果這些項目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就可以轉變成新的生產能力,其收益率是比較高的。從這個角度看,股票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確實加快了企業的技術進步,有利於產業結構升級,推動了經濟增長。研究顯示,當期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只是等量的增加了國內生產總值,而投資項目外部性的逐漸溢出則提高了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推動了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鑒於我國季度勞動生產率數據難覓,我們無法對勞動生產率和股票市場發展的相關性進行回歸。
2.中國股票市場發展與居民銀行儲蓄的相關性模型。這一模型的回歸結果顯示:
結果一:當期、滯後半年和滯後一年的Capitalization和Value均顯著地進入回歸模型(相應的t檢驗值均大於1.71)。股票市場的規模指標和交易率指標與居民銀行儲蓄率呈負相關性。
這說明,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大、交易的活躍將誘使居民減少投機性貨幣需求,將這部分儲蓄存款投資到股票市場中。因為,投機性貨幣需求追求的只是資產的最高期望收益,股票價格的普遍上漲、市場成交量的放大使股票投資的收益率遠遠超過了銀行儲蓄。1999年「5.19」行情啟動後,第三和第四季度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僅比上季度增加了190.83億元和257.69億元,而1998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則分別比上一季度增加了1633億元和1827億元。2000年2月14日股市暴漲了9%以後,滬深兩市開戶的投資者在3天內劇增了7萬多戶。股票一級市場的穩定性高收益也吸引著大量的資金滯留在股票一級市場中,隨著股市的不斷「擴容」,越來越多的儲蓄存款加入到「搖獎隊伍」。我們的實證結果證明了本斯維格和史密斯(BenciVenga and Smith,1991)提出的觀點:股票市場流動性的提高、交易成本的下降將導致居民銀行儲蓄率的下降。居民儲蓄存款的下降會減少銀行的可貸資金,進而使新增投資下降,最終減緩了一國的經濟增長率。本文前面的回歸結果卻表明股票市場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對此,我們的解釋是:a.在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的初期階段,股票市場實現的資源配置優化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要大於居民銀行儲蓄率下降導致的投資下降對經濟增長的抑製作用;b.國有企業通過新股發行和配股融通到的資金部分補償了銀行門接融資的下降;c.近年來我國銀行業一直處於「超存」的狀態,居民儲蓄存款的下降,一部分減少了銀行的超額准備金,資金的更加有效利用還提高了投資收益率。
結果二:Volatility(-2)和Savings呈顯著性正相關關系。
這說明股票市場的系統風險越高,居民就越青睞收益穩定的銀行儲蓄。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數量的減少,交易資金的下降將削弱股票市場功能的發揮,從而阻礙經濟的增長。這一結果進一步論證了本文Volatility(-2)和GY之間的負相關關系。
結果三:GY(-4)在所有的回歸方程中都和Savings呈非常顯著的負相關關系。
這說明上一年收入的增加會導致當期居民銀行儲蓄率的下降。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根據持久收入假說,如果居民預期未來的收入會保持現在的增長速度或以更高的速度增長時,他們會在下一年度增加消費,減少儲蓄,提前享受未來收入增長帶來的好處,從而盡量使較長一段時間內的消費趨於平穩。這樣,我們就會看到儲蓄率將隨著經濟增長率的提高而下降。四、結論
本文的實證研究證實了萊文和澤爾沃斯的假設:股票市場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性;而與股票市場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結論不同。本文的主要結論是:(1)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大、交易率的提高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增長,股市規模的擴大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尤為顯著。(2)股票市場收益率的波動抑制了儲蓄資金投向高效率的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3)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國有單位固定資產的投資數量,加快了企業的技術進步。(4)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大、交易率的提高導致我國居民銀行儲蓄率的下降,卻提高了直接融資的比重。(5)股票市場通過改善投資效率、優化資源配置而提高了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進而提高了我國經濟的增長質量。
全文的分析表明,盡管因勞動生產率等數據指標難覓,從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實證檢驗的結論,但多數的指標均表明我國股票市場在1993—1999年間的發展促進了經濟增長。因此,股票市場的積極「擴容」,可以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和高速增長的一股推動力量。
⑸ 投資需謹慎的上半句投資需謹慎的上半句是股市有風險
1、投資需謹慎的上半句是股市有風險。
2、原句是「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有「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與之相似。
3、這句話是告訴准備投資的人們,諸如股票的投資項目雖然有著高收益,但也存在高風險,在注入資金的時候要三思而後行,不要人雲亦雲,盲目投資。
⑹ 寫一篇我是潛力股的作文250字
《我是一隻「潛力股」作文》
·······我是一隻潛力股 ························ 老爸是個股票迷,這不,把我也當做股票來炒了,我是一隻「潛力股」作文。在我剛上一年級的時 候,老爸就認定我是一隻很有潛力的股票,在我身上投資,一定有豐厚的回報。第一次,給我報名學長笛,買長笛加上學費共花了一千來元錢。開始幾節課,學的興致還滿高的,可是後來,越學越不感興趣,無奈,只好放棄了,就這樣,老爸的第一筆投資,打水漂嘍!沒過幾天,老爸又冒出了一個主意,給我報名學毛筆畫,小學二年級作文《我是一隻「潛力股」作文》。開始幾節課,也畫了幾棵大白菜和幾根絲瓜。老爸見了,喜笑顏開地說:不錯嘛,兒子,畫的有模有樣,老爸一眼就認出,畫的是絲瓜和大白菜,再加把勁,就成了小畫家了,還說,老爸做夢都沒想到,我兒子能成為小畫家。那高興勁兒,直把 老爸樂的,簡直年輕了十多歲,都快變成了二十幾歲的 小夥子了。可好景不長,沒學多久,我又苦著臉在老爸面前說;我對畫畫一點也找不靈感,實在學不下去了這時,站在一旁的老媽打趣地說;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
⑺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理解這句話含義寫論文.給300分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其實,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而且不止一次地聽到過,那就是——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但是,真正將這句話記在心裡的人,其實並不多,大部分人都只當它是一句話而已,而並不真正在意它所提示我們的含義。如果你只當它是一句話,左耳進,右耳出,那麼,就會喪失它最初向我們提示風險的本意,並且,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完全把股市風險拋在了腦後,特別是那些剛剛接觸股票市場不久的新人,更是如此。當人們將這句話當作司空見慣的一個「詞或短句」時,那麼,在股市中賠錢也就成了家常便飯的事,只有當人們賠得忍無可忍的時候,才猛然心疼,原來——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不是說著玩的。可以這樣說,當人們開始正視股市風險的時候,也就是「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這句話開始作用於「股票人」的時候,不過,人們要真正搞清楚這句話的真實含義,並能在股海生涯中游刃有餘,那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後面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做。當然,古人說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認識到了股市存在風險,一定程度上來說,也就成功了一半,那麼,剩下的另一半又是什麼呢?那就是,弄清楚股市到底有什麼風險?怎樣才算是謹慎?那麼,股市風險在哪裡呢?歸根結底地說,就一句話,股市的風險就是指你賬戶里的「錢」——怎麼樣——可能會減少?!就這么簡單。也就是說,留住我們口袋裡的「錢」,就是抵抗住了股市的風險,或者再簡單一點,風險,就是指錢——錢會少。反之,機會呢,也是指錢——錢會多。因此,如何使我們賬戶里的錢變多,而不是減少,就是我們抓住機會,減少風險的主要目的。當然,說起來容易,要做到這一點,還真是難上加難,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血本無歸呢?在此,根據我個人對股市的理解,談談股市中存在的具體風險,而如何才能抓住股市中的機會,在此就不多述了。第一,系統性風險。所謂系統性風險就是指由整體政治、經濟、社會等環境因素對證券價格所造成的影響。系統性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匯率風險等。這種風險不能通過分散投資加以消除,因此又被稱為不可分散風險。比如,國際或亞洲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2010年4月份政府對我國樓市的嚴打等等,就是系統性風險。當系統性風險來臨的時候,不管你手中持有什麼樣的股票,都要「立即」、「馬上」「全部」賣出,不要再去管他公司基本面有多好,技術圖形走勢有多好,都要一股不剩地賣掉,因為,接下來的是更大幅度、更大面積地下跌,甚至超跌,這時候,保本比什麼都重要,就像洪水和地震來了,誰還會去管家裡的彩電和存款呢,保命才是最重要的。第二,「流氓庄」風險。什麼意思?就是莊家「耍流氓」,一支股票,做到一半,突然不做了,莊家不管價格高低,是否賺錢,都強行出貨了。為什麼會出現「流氓庄」呢?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莊家看錯了,拉了一支不值得炒作的垃圾股;或者莊家發現了更好的門路,因而,需要將資金及時抽出;又或者這個莊家徹底失敗了,不管輸贏,清倉出局,等等,總之一句話,莊家不做了,這支股票沒有莊家或者換庄了,就叫做「流氓庄」。因此,千萬別誤會了,「流氓庄」並不是真的耍「流氓」。那麼,現在就很容易理解了,一支沒有莊家的股票,要麼一路下滑,要麼交易清淡,散戶是很難掀起多大風浪的。第三,高位或者頂部風險。頂部與高位風險,很容易理解,因為,股價不可能一直漲下去,也不可能一直跌下去,它總是漲到一定程度就跌,跌到一定程度就漲,因此,當漲到頂部或者高位時,下跌的風險就很大了。第四,「誘多」風險。什麼叫做誘多?所謂誘多,是指主力、莊家有意製造股價上漲的假像,誘使投資者買入,結果股價不漲反跌,讓跟進做多的投資者套牢的一種市場行為。從這個概念解釋中就知道了,這是主力刻意製造的假像,就是為了套住更多的散戶,所以,風險非常之大,因為,誘多之後,就是快速地下跌。第五,「股指期貨」風險。什麼是股指期貨呢?股指期貨(Stock Index Futures)的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期指,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作為期貨交易的一種類型,股指期貨交易與普通商品期貨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徵和流程。具體關於股指期貨的內含及相關的情況在此就不多述了,這里只談談股指期貨是如何給股票投資帶來風險的。當然,股指期貨是一把雙刃劍,它不但可以給股票投資者帶來風險,同樣也可以帶來更大的機會。它的機會與風險就來自於,股指期貨交易的標目的物是股票價格指數,比如我國股指期貨的標的對象就是,我國滬深兩市業績較好的300支藍籌股綜合股價指數(即滬深300),按理說,股指期貨是用來規避風險的標桿工具的,不應當給股市帶來風險,或者說,股指期貨只起到助漲助跌的作用,而不會真正影響股市,我承認,從長遠來講,股指期貨確實是不會改變股市本身運行方向的,但是,因為股指期貨近乎八倍的放大的杠桿效應,聚集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精英」,聚焦了更加廣泛的投資者的眼球,從而使股指期貨在事實上具備了股市風向標的作用,而股指期貨的「精英」們,更通過左右藍籌股的波動而左右股指,因而,當股指期貨的「精英」們在博弈過程中,一方的實力與另一方的實力懸殊較大時,股指就會違背其本身價值的取向而迎合股指期貨的走勢,這時,如果你單純地以股票投資的眼光和思維去分析、判斷股市,進行股票操作時,就會誤入陷阱,進而失去方向,這就是「股指期貨」帶給股市的風險。第六,「漲太多」與「漲太快」的風險。在股市中,股價從低位漲得太多了,漲得太快了,也存在很大風險。它不一定就漲到了高位,也不一定就形成了頂部,調整之後,還會繼續上漲,但是,由於短時間內漲得太多,漲速過快,從而引發股價需要進行技術性的調整。什麼叫技術性調整?所謂技術性調整就是指莊家在拉升過程中由於散戶或跟風盤太多,而主動的向下砸盤的一種技術形態,莊家在做盤時,他們也是看圖形的,如果圖形和各項指標到位,可以說拉升就不費力氣,反之,莊家就會用更多的錢去拉升,這樣莊家在遇到大盤不好時,由於拉升資金太多而自己被套。所以說一般股票拉升過程中都有技術性調整,又叫「空中加油」,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洗洗更健康」。因此,當股價連續上漲得過高、過快時,即便之後還會繼續上漲,一般也會有技術性調整的需求,所以,隨時得注意和控制這種風險,雖然這種風險並不如其他風險那麼猛烈,但是,規避了風險,還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可觀的收益。第七,板塊輪動和個股聯動風險。這個主要是指在股市形成了向下的大趨勢之後,經過了突然的暴跌、普跌後,接下來仍將繼續的輪跌,因為,股市的上漲與下跌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都是有先有後的。一般情況下,在下跌過程中,垃圾板塊及垃圾股會先跌,績優藍籌股會後跌,叫做補跌,小盤會先跌,大盤股會後跌等等。就是說,在股市下跌過程中,當你發現一些板塊下跌了,而自己持有的股票所在板塊還沒有下跌,那麼,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下跌的板塊呢?同理,當你發現同板塊其他個股有些已經下跌,那麼,你手中的個股下一步會怎麼樣呢?應當注意這樣的潛在風險,規避了這樣的風險,同樣可以使我們保持良好的心態。第八,商品市場風險。所謂商品市場,除了前面講的股指期貨市場以外,還有一些實物商品的期貨市場,同樣會帶來股價風險,比如黃金、白銀、玉米、大豆、棉花等等,以及一些電子交易平台(市場),比如農產品市場等等,都會給股價帶來風險。一旦這些市場走好,那麼,就會對相關的股票價格形成利好,反之,則形成利空。因此,我們必須得時常關注各種大宗商品市場的變化情況,以規避相關風險。那麼,除了這些基本的市場風險之外,還有諸如戰爭、天災等給股市帶來的難以預料的風險,值得我們不斷思索。以上淺顯地談了一些我對股市風險的認知,我知道還有很多關於股市風險內含的見解和類型,仍然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借鑒,在此,就先說到這里吧,以作為我對「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內含的理解。至於,怎樣才能做到謹慎,這是一項復雜而浩繁的工程,是需要囊括更多知識和經驗的策略,在此,很難系統地敘述清楚,那麼,謹以我個人的心得,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吧。我想,當我們意識到股市有風險之後,再結合股市中具體存在的那些風險情況,為使我們在分析、思考、判斷、操作過程中做到謹慎,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當系統性風險來臨時,堅決退出股市,作壁上觀;第二,當遇到「流氓庄」時,在准確判斷到莊家意圖之後,堅決出局,這時候的莊家已經是熱鍋上的螞蟻,慌不擇路了,他不會再去做一些幌子和假動作,因為,從莊家不顧一切的往下砸盤的動手,莊家出貨的目的十分露骨;第三,當股價到達高位或者頂部時,需要冷靜地思考,不能憑一時的沖動和主力的表象來決定操作,這時候,需要區分股價是見頂還是只是到了高位,如果判斷見頂,則堅決出局,如果只是高位,則需要判斷股價距離見頂還有多少空間,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是否需要進行調整,調整的時間會有多長,等等,然後,再作出相應的策略;第四,如果大盤已經走弱了,而個股卻猛烈拉升,除非有重大利好,否則為主力誘多,如果有幸能遇到這種情況,那麼,就是短期出貨的最佳點位;第五,關注股指期貨的動向,一旦發現期指全天為空方控盤,那麼,第二天下跌的概率就會大過上漲的概率,此時,應當選擇適當的盤中反彈出貨;第六,在股價經過連續大漲和急漲之後,一般情況下,連續大漲會以急漲的形式體現,則需要隨時注意股價向下回調的時間,一旦表現出有進行技術性回調的需要時,先出局觀望,等調整到位後,再逢低吸納;第七,當股市處於下跌通道的時候,總的原則是少參與,最好是不要參與,要參與,也只能是小倉位的參與,搶搶反彈,掙點飯錢,這時候,同樣需要隨時注意風險,一旦漲不動了,則立即出局,因為,漲不動了,就只有下跌,而且,跌幅會很大;第八,平時關注各大商品市場動向,發現利好,則提前布局,發現利空,則提前出局。基本情況就是這樣了,雖然,在遇到不同的風險時,分析、判斷和操作上會有細小的差別,不過,總體上來說,就是以出局觀望為主,只是,出局的堅決程度會有些不同,有些是堅決出局,有些是出局後還有再次買入的可能,這樣的話,就能做到將風險控制在較低的范圍之內,從而,做到謹小慎微。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我的原則是,確定有風險了,出局;確定有機會了,參與。寧願錯過機會,不願參與賭博!
⑻ 作文《風險與收益》
風險與收益的關系 進行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收益,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最後實際獲得的收益可能低於預期收益,有些投資根本沒有收益甚至血本無歸。比如在進行股票投資時,由於價格下跌,賣出股票時的價格低於買入股票時的價格,造成了投資的損失,這就是風險。又比如,在進行債券投資時,債券發行者不能按時還本付息,甚至不能拿回本金,給投資者造成損失,這也是投資的風險。 當然,在專業投資者看來,風險並不僅僅是實現的收益低於預期的收益。在他們看來,當實際收益高於預期收益時也是風險。比如賣出股票後,股票價格走勢高於預期的價格,即使賣出股票的實現收益高於預期收益,表面上沒有損失,但是賣出股票就等於失去了獲利的機會。因此對於賣方來說,實現的收益高於預期的收益也是一種風險。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投資風險是指投資最終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偏離,或者說是證券收益的不確定性,包括預期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和變動幅度的大小。這里的偏離既可能是高於預期收益,也可能是低於預期收益。 在證券投資中,收益和風險的基本關系是:收益與風險是相對應的,就是說風險大的證券要求的收益率也高,而收益率低的投資往往風險也比較小,正所謂"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在股票市場上,如果預期一隻股票的價格會漲得很高,通常股票的價格已經不低了,此時作出買入的投資決定,那麼在股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就會損失慘重。同樣,在股票市場允許做空的時候,如果預期一隻股票的價格會跌得很厲害,而股票的價格已經不高了,此時作出賣空的投資決定,那麼在股票價格上漲的時候也會損失慘重。這時,股票就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 在理論上,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可以用"預期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補償"來表示。無風險利率是指把資金投資於某一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對象而能得到的利息率,實際上並不存在無風險的利率。一段時間來我們把銀行存款當作無風險的利率,現在銀行經過商業化改造已成為一個企業或公司,已經不是以國家信用來擔保,因此銀行存款也是有風險的。相對而言,國家發行的債券尤其是短期的國庫券,有國家信用和稅收的擔保,而且流動性好、風險很低,因此通常把它的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 當然,既然要投資就要承擔風險,要取得比較高的預期收益就要面臨比較大的風險。就如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一樣,股票投資的風險大於債券投資,股票價格上漲50%的情況並不少見,而債券價格卻很難漲50%。所以債券投資的風險比較低,其投資收益也比較低,現在國債投資的到期收益率一般是2%-3.5%左右。 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不同的投資行為的風險也不同,投資者會根據風險和收益的情況調整投資的方向。比如目前的股票市場一年多來跌了不少,股票市場的風險比較大,投資者就會減少股票投資轉向債券投資。特別是,如果把債券持有到期,那麼此種情況下就沒有價格風險,剩下的主要是信用風險或者叫簽字風險。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無風險證券和債券投資基金比較受投資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