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與股東權益價值有何區別
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與股東權益價值的主要區別:
企業整體價值是對整個企業價值的確認,包括了債權人對企業價值的要求和股東對企業價值的要求,而股東權益只是股東擁有企業部分價值的確定,除股東權益價值外,還有債權權益價值及少數股東權益價值。
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通常是指上市公司的股票價值,它和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存在一定聯系,因為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包含資產負債表中已經存在的所有者權益,同時還包括市場對上市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和市場價值的估計。
⑵ 股東財富最大化等同於企業價值最大化嗎 ——兼論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
股東財富最大化不等同於企業價值最大化。
原因如下:
(一)兩者在內涵和計量上存在差異
1.在內涵上,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最多的財富。在股份經濟條件下,股東財富由其所擁有的股票數量和股票市場價值兩方面來確定,在股票數量一定的前提下,當股票價格達到最大時股東財富也達到最大。但是,由於股票價值受多種因素影響,並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把不可控因素列入理財目標本身就表明了以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目標的不合理性。
2.而企業價值最大化是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採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
(二)兩者在對象和內容不同
① 對象不同。在企業價值最大化下,管理者的服務、負責對象是人化的「企業」,而在股東財富最大化下,管理者的服務、負責對象是股東;
② 內容不同。企業價值包括股東權益和負債兩個部分的價值,而股東財富只包括股東權益這部分的價值加上分配的股利。雖然負債對股東財富有影響,但它不屬於股東財富的內容。
企業財務目標是指企業財務活動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應達到的根本目的。是評價企業財務活動是否合理的標准,它決定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財務目標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是財務決策的准繩,財務行為的依據,理財績效的考核標准,明確企業的目標對加強企業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兩個根本轉變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於企業財務目標的主要觀點,當前理論界和實務界主要有利潤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東權益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幾種觀點。
利潤最大化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利潤代表了企業所創造的財富,利潤越多,企業創造的財富越多.越接近企業生存、發展和盈利的目標。利潤最大化目標最早要追溯到19世紀,當時的企業規模都很小,業主直接從事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他們的直接動機就是增加利潤.再使利潤轉化為資本,從而利潤最大化被作為企業財務活動追求的終極目標。
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確實有一定道理。在微觀上,利潤賺得越多,表明企業資金利用效果越好.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越強,競爭實力越雄厚。在宏觀上,利潤代表剩餘產品的多少,企業利潤賺得越多,剩餘產品越多.對社會的貢獻越大。所以利潤最大化意味著社會財富的極大化,利潤的多少決定了資本的流動方向,為追逐利潤,資本只會流向利潤最大的行業和企業。
但利潤最大化也存在一些缺陷,它沒有考慮利潤發生的時間,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利潤最大化中的利潤是一個絕對數,沒有考慮利潤與投入資本間的投入產出關系,利潤的最大化不代表利潤率最大化,追逐高額利潤,可能會犧牲大量的經濟資源,給企業帶來風險,使企業的決策行為短期化,因而利潤最大化不能科學地說明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高低,不利於不同資本規模的企業或不同期間之間進行對比。利潤最大化也難以協調企業同經營者之間的利益,經營者的收益往往與經營業績掛鉤,為了追求經營績效,在未達到指定的目標時.他們可能會挖空心思在賬面上做手腳,虛增收入和利潤,蒙騙社會公眾,不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
每股收益最大化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應當把企業的利潤和股東投入的資本聯系起來考察。用每股資本收益來概括企業的財務目標,反映了所得利潤與投入資本之間的投入產出關系,以避免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缺點。上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股份制企業發展迅速,每股資本收益最大化成為西方企業的財務目標。
但是每股資本收益最大化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沒有考慮投入資本以及股東獲取利潤的時間性和持續性,也沒有考慮風險因素。而且它只考慮股份制企業,沒有考慮非股份制企業。
股東權益最大化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股東權益通過股票的市價來反映,所以股東權益最大化也就是追求股票市價最大化。這種觀點以美國為代表。在美國,企業股東以個人居多.他們不控制企業財權,只是通過股票的買賣來間接影響企業的財務決策,職業經理的報酬也與股價直接相關,因此.股票市價成了財務決策要考慮的最重要因素,而股東權益也是股票市價的充分體現。因此,股東權益最大化理所當然成為他們的財務目標。
股東權益最大化需要通過股票市價最大化來實現,而事實上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不僅包括企業經營業績,還包括投資者心理預期及國家經濟政策、政治形勢等外部環境.帶有很大的波動性.易使股東權益最大化失去公正的標准和統一衡量的客觀尺度。股東權益最大化對規范企業行為、統一員工認識缺乏應有的號召力,沒有考慮人力資本所有者的權益。
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企業的總價值可以用股票市場的價值總額來代表,當公司股票市場的價格達到最高時,就說明了公司實現了財富最大化目標,也意味著股東的財富實現了最大化。這一觀點起源於西方資本市場比較完善、證券業蓬勃興起的美國。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能激勵企業採用最優的財務決策.它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情況,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高,進而使股東財富最大,因此,這一目標比前三種目標更具綜合性。
但股東財富最大化是一個十分抽象且很難具體確定的目標。對上市公司而言,其財富雖然可以通過股票的價格變動來反映,但由於股票價格的變動不是公司業績唯一的反映,而是受諸多因素影響的綜合結果,因而股票價格的高低不能反映上市公司財富的大小,這樣,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就難以被企業管理當局和財務管理人所把握。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也難以兼顧其他財務關系人的利益。由於企業是所有者的企業,企業的財富最終都歸所有者,而企業的財務關系人,除了股東,還包括債權人、經營者、職工和社會公眾等。無論何種關系人都要享有企業財富的分配權,這與企業所有者的目標會發生矛盾。
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企業價值最大化就是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採取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企業穩定長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增加企業的財富,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企業的價值除了企業存量資產的重置價值外.還包括企業重要的人力資本價值、無形資產價值以及企業目前及未來潛在的獲利能力。企業價值最大化追求的是企業資產的價值,各種資產的投入回報又來源於對資產最有效的配置和最合理的運用,它要求的理財對象是企業的總資產,財務目標主體是利益相關者的企業.而不僅僅是股東的企業;利益指向是企業價值,體現了利益相關者所有簽約方的共同利益,而不僅僅是股東的利益.關心的目標是如何"做大蛋糕"而不是如何"分配蛋糕"。在西方國家基本上否定了"利潤最大化"目標後,提出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且已被許多企業所接受。
總之,最終企業選擇哪一種,還是要根據企業股東的實際發展需要來確定為好。
⑶ 股權價值和股東價值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放棄企業的部分所有權,通過增資引入新的股東融資,同時增加總股本。對於股權融資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需償還本金和利息,但新股東將與舊股東分享企業的利潤和成長。債權融資是指通過借款進行的融資。通過債權融資取得的資金,企業必須首先承擔資金利息,並在貸款到期後向債權人償還資金本金。
綠色專用資本是指股權價值的計量不僅關繫到股東的利益,而且影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衡量股東權益,必然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根據資產價值的屬性,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衡量股東權益的價值尤為重要。在現行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由於所有者權益屬性與計量模式之間存在邏輯缺陷,建議採用單一的現行市價計量模式來反映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交換價值,客觀、准確地反映所有者權益的市場價值。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權益價值應由證券交易市場決定,而不是由會計計量結果決定。對於非上市公司,權益價值應採用市場法確定。
⑷ 股東權益與市值
法律分析: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股東權益反映的是資產,總市值反應的是股價。但股東權益較高有利於提升市值。
1、股東權益又稱凈資產,即所有者權益。是指公司總資產中扣除負債所餘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之和,代表了股東對企業的所有權,反映了股東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
2、股票總市值是指所有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的價值總和,一家上市公司每股股票的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即為這家公司的市值,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⑸ 股票的價格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股息、流通股股本和股本總額分別是什麼關系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它是測定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 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稅後利潤÷股本總數
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造的稅後利潤, 比率越高, 表明所創造的利潤越多
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股本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股本總額。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 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 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
公司凈資產代表公司本身擁有的財產,也是股東們在公司中的權益。因此,又叫作股東權益。在會計計算上,相當於資產負債表中的總資產減去全部債務後的余額。公司凈資產除以發行總股數,即得到每股凈資產。例如,上述公司凈資產為15億元,它的每股凈資產值為1.5元(即15億元/10億股)。
每股凈資產值反映了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凈資產價值,是支撐股票市場價格的重要基礎。每股凈資產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財富越雄厚,通常創造利潤的能力和抵禦外來因素影響的能力越強
⑹ 股東權益.每股價格.權益價值這3者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1,股東權益也可以說是權益價值也可以說是凈資產 等於 總資產 減 總負債。
2,每股收益是指當年的 凈利潤/總股本。
1是公司賬面價值,2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⑺ 為什麼股利政策會影響股價,為什麼股利政策會影響股價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股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獲利能力的信息,從而會影響公司的股價。
股利政策種類:現金股利(發放過多影響資金周轉股價下跌);股票股利(大比例股票股利的發放引起股價的變化,小比例則不會);股票回購(一般情況下是抑制股價暴跌,刺激股價回升)。
股票分割(在不增加股東權益的基礎上增加股票數量,降低了股票交易價格,提高了流通性,有利於股價上升。)
(7)股東權益與股票市價的關系擴展閱讀
對於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講,股利政策的差異或許是反映公司預期獲利能力的有價值的信號。如果公司連續保持較為穩定的股利支付水平,那麼投資者會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與現金流量抱有樂觀的預期。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突然發生變動,那麼股票市價也會對這種變動作出反應。
由於股票價格要受到諸如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資者遭受損失。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越大,投資風險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產品。
⑻ 股價變動會影響股東權益嗎
不影響的,股價是生產交易價格與股東權益不是一回事
⑼ 每股市價乘以股數 是不是就是股東權益
你好,股價乘以股數=市值,不代表是股東權益。
股東權益是公司的凈資產,凈資產包括:指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的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