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公開發行的股票為什麼低於二級市場那麼多
非公開發行一般是指公司增發股票,也就是上市公司再次發行新股,為了將新股成功發行出去,當然發行價就必須低於二級市場的股價,要不然誰會要這家公司的股票呢?如果發行價高於二級市場的股價,還不如在二級市場直接購買。 通常非公開發行的股票,發行價是公告發出前20天收盤價的平均價的9折。這樣做目的是價格上吸引投資者,條件是限售,起碼12個月內不能賣出,公司融資後的資金有指定用途。非公開發行的對象也是長期看好融資項目才願意投資的。經過這個過程後發出公告,股票的隱藏價值被市場發現,買入的人增多,二級市場股價自然水漲船高了。但也有不被看好的項目,例如平安的巨額融資,二級市場用腳投票,市值就減少1000多億。 定向增發之所以受到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追捧,除了因為整個股票市場形勢比較樂觀的原因外,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現在的定向增發完全是市場化發行。
第一,定向增發的實施,由於有發行價作為保底,這將封殺股價的下跌空間。
第二,為了增發的成功,上市公司也有動力做好業績,這就成為股價上漲的最大推動力。
第三,機構投資者買入並長期持有,本身說明他們看好定向增發的公司發展前景,對市場和其他投資者有示範與指導作用。
第四,定向增發也改變了以往增發或配股所帶來的股價壓力格局,這是因為定向增發有點類似於「私募」,不會增加對二級市場資金需求,更不會改變二級市場存量資金格局。
第五,一旦大盤出現波動,往往會使得相關利益方出現護盤動作,因此,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自然會產生護盤的沖動。
第六,就目前來看,各種形式的定向的增發有助於提升公司內在價值,因此有利於增加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使得其股價持續上漲。
定向增發是指,當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時候不實行公開發行,而是向特定的投資人發行股票,也叫非公開發行。
2.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和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價格
當然適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規定。
非公開發行是指發行股票收到貨幣資金,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是發行股票收到非貨幣資產。
3. 非公開發行股票對股價走勢有何作用
非公開發行股票對股價產生助漲殺跌的影響
嚴格的說,這個消息可以起到助漲殺跌的作用,大盤好,股價就會漲得更好,大盤差,股價會跌得更凶,因為此消息吸引市場注意,事實上對流通盤是沒有影響的,因為此發行的股票不在市場流通,但增發所得的資金用於何處,如果是用於還銀行貸款,那是利空,如果是用於擴大投資經營,那是利好的(但短期影響不大),最根本的還是大盤的影響。
非公開發行股票價格與市價的關系
增發的股票價格不可能會高於流通的股票市價,因為高於現行價格購買方就寧願在一級市場購買了,一定會低於市價。一般來說,發行了非公開股票後只要大盤企穩,股價後期都會有所表現,購買方是看好公司的發展才敢於購買,他是要盈利的,如果跌破他的購買價格,那購買方就造成了損失。這種情況也有,但不多見。歸根結底,一切看大盤和公司的發展。
4. 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後對股票價格有什麼影響
如果你是散戶的話,你5塊的本,他四塊募的資(如果是自己人,或利益集團)。他明天就能砸你個跌停,等過兩年4
塊的票解禁,再股價拉起來,補上現在砸出去的股。而你買也不是賣也不是。等於是被賣了,,我覺得很無恥,也許是我沒弄明白。如果中間環節缺少限制和嚴密的監管,這種套利情形一定會出現。就看證監會管的嚴不嚴?嚴不嚴你了解么?
5. 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原則
實施細則對上述規定進行了細化明確規定定價基準日必須在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和發行期的首日這三個日期中選取股票均價的計算應為充分考慮成交額和交易量因素的加權均價。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實施細則》 對以重大資產重組、引進長期戰略投資為目的的發行和以籌集現金為目的的發行採取了不同的定價機制。
對於通過非公開發行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或者引進長期戰略投資為目的的可以在董事會、股東大會階段事先確定發行價格。該種目的的發行通常對發行對象有特定的要求除了能帶來資金外往往還能帶來具有盈利能力的資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優化上下游業務等因此《實施細則》允許發行人董事會、股東大會自行確定發行對象的具體名單、發行價格或定價原則、發行數量體現了公司自決的市場化原則。同時《實施細則》規定此類發行對象認購的股份應鎖定36個月以上這既符合長期戰略投資的本意又可很大程度上避免因認購股票後可在短期內拋售獲利而引發的不公平現象。
對於以籌集現金為目的的發行應當在取得發行核准批文後採取競價方式定價。發行人的主要目的是籌集資金對發行對象沒有限制發行對象屬於財務型投資者。在目前上市公司股東對管理層的約束尚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下為使發行結果更加公平公正使發行價格貼近公司投資價值《實施細則》規定最終發行價格和發行對象必須在取得發行核准批文後經過有效的市場競價產生。
競價制度的要點有三: 一是嚴格貫徹價高者得的原則價格是第一優先考慮的要素; 二是擴大詢價范圍確保充分競爭防止詢價范圍小、容易被操縱的現象; 三是認購報價過程應嚴格保密任何人不得在競價結束前泄露認購報價情況。
個人建議:非公開發行股票涉及用資產認購股份事項的可區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另一種是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對於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考慮到重大重組行為具有特殊性將使公司基本面和股票估值基礎發生重大變化為避免因其他投資者搭便車而造成發行過程有失公平《實施細則》要求今後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與非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應當分開辦理分兩次發行。
6. 非公開發行股票如何定價
根據《證券發行辦法》的規定,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底價為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實際發行價不得低於發行底價。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不低於停牌前20個交易平均股價的90%,發行方和認購方兩者協商約定的。
實際控制人有打壓自家股票重組增發的嫌疑。自己的資產重組入上市公司可以換出更多的股票,低位增發後再做高股票價,換股者或現金買入增發股份者賺錢。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者來說應該不是壞事。
拓展資料
非公開發行股票利好還是利空?
股票非公開發行只不過是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一種形式,無法明確的說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這還要根據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投資方向,以及最終是否落到實處。
股票非公開發行與公開發行一樣,都是為了募集資金,然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面向特定對象發行,比如企業職工、戰略投資者等等。不僅可以募集到企業發展的資金,也能決定資金的投資方向,所以,就這一層面來講,股票非公開發行大概率利好。
其實,只要上市公司成長性良好,發展潛力大,不管是公開發行還是非公開發行股票,都表示著利好。
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1、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
2、本次發行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轉讓;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認購的股份,36個月內不得轉讓;
3、募集資金使用符合《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10條的規定;
4、本次發行將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的,還應當符合中國證監會的其他規定。
定向增發如何定價?
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定價基準日選擇有三種,分別為審議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發行期首日(鼓勵方式)。根據證監會最新的窗口指導,長期停牌的公司(超過20個交易日),要求復牌後交易至少20個交易日後再確定非公開發行定價基準日和底價。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額/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量。
7. 公開發行與非公開發行股票價格如何確定
股票首次公開發行有以下幾個定價方法:
1、市盈率法。通過市盈率法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計算公式為:發行價格=每股凈收益X發行市盈率
2、凈資產倍率法。發行價格=每股凈資產值X溢價倍數
3、現金流量折現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據此計算出公司凈現金流量值,並按一定的折扣率折算未來現金流量,從而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方法。
根據《證券發行辦法》的規定,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底價為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實際發行價不得低於發行底價。
施細則對上述規定進行了細化,明確規定定價基準日必須在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和發行期的首日這三個日期中選取,股票均價的計算應為充分考慮成交額和交易量因素的加權均價。
在目前上市公司股東對管理層的約束尚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下,為使發行結果更加公平公正,使發行價格貼近公司投資價值,《實施細則》規定,最終發行價格和發行對象必須在取得發行核准批文後,經過有效的市場競價產生。
競價制度的要點有三:
1、一是嚴格貫徹價高者得的原則,價格是第一優先考慮的要素;
2、二是擴大詢價范圍,確保充分競爭,防止詢價范圍小、容易被操縱的現象;
3、三是認購報價過程應嚴格保密,任何人不得在競價結束前泄露認購報價情況。
債券公開發行與非公開發行的區別:
1、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核准備案經中國證監會核准,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核准備案向中國證券業協會備案。
2、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委託信用評級,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沒有強制性要求。
3、公開發行的債券可以向公眾投資者公開發行,也可以自主選擇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只能向合格投資者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