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證成份股指數快遞股票的股價有影響嗎
深證成份股指數快遞股票的股價幾乎沒有影響,仍會按莊家的意圖進行運作。
㈡ 順豐股價為何一降再降
最大的原因是市場上的投資者對於順豐控股這家公司已經沒有太大信心了,市場上的投資者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且對於順豐控股這家公司沒有太大的期待了。
順豐控股(SfHolding)不得不發表一份聲明,安撫投資者。在該公司宣布全年虧損並再次打破此前紀錄後,其股價繼續下跌。
順豐快遞股價飆升的背後:
順豐控股在3月1日後市龍虎榜上,通過深市特別席位購入股票78743.9萬元;國海證券濟南立山路買入432016萬元,賣出5366.98萬元。
順豐控股2月28日經過長虎名單數據顯示,深市股票通過專座買入2358萬元,國海證券濟南立山路營業部買入約2673萬元。在銷售座席方面,方正證券杭州寶樹路銷售超過1.3億元,國海證券濟南立山路銷售部門銷售7307萬元。
㈢ 順豐獲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許可
順豐獲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許可
順豐獲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許可,近日,豐鳥科技正式取得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運行許可和經營許可。快遞物流的無人機布局迎來新進展。順豐獲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許可。
順豐獲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許可1
近日,順豐旗下大型無人機公司豐鳥科技宣布,已獲得民航局頒發的全國首個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運行的批准函和經營許可,由此成為全國首家可在特定場景下開展噸級大業載、長航時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的企業。
順豐旗下的豐鳥科技成立於2017年,2021年12月份,豐鳥科技才最終經過民航局的各項評審,最終通過審查,並獲批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獲批之後,豐鳥科技獎首先在西北榆林等地開展支線物流運輸服務。
根據豐鳥科技公布的經營許可證相關內容,豐鳥科技的經營范圍不僅包括通用航空貨運,還包括航空探礦、航空攝影、海洋監測、漁業飛行、空中巡查等多個業務。
此外,1月24日,順豐旗下的「獎狀」560飛機在鄂州花湖機場的試飛完成,這也標志著鄂州花湖機場校飛科目全部完成。校飛結果顯示,鄂州花湖機場所有校飛科目均合格。
而在末端無人機派送領域,順豐旗下的豐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去年11月底宣布完成數億元的A輪融資。據介紹,豐翼科技專注於末端配送物流無人機研發和運營,先後在江西贛州、川西地區、上海金山、大灣區等多地開展無人機物流服務。截至2021年,豐翼科技無人機已安全運行近百萬架次。
不論是大型有人運輸機還是末端投送無人機,抑或是此次備受矚目的全國首張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牌照,都成為了順豐構建三段式航空運輸網路的關鍵。業內也由此分析認為,順豐在空運領域的布局遠遠超過國內其他物流企業。
如果說大型有人運輸機代表著過去和現在,那麼大型無人機的在貨運領域的立足,則代表著物流行業的未來。因此,近些年來,無人機物流的市場布局愈發緊促。
相較於傳統的空運,無人機運輸有著獨特的優勢,尤其在農村偏遠地區,無人機飛行不受傳統運輸路線上的地形限制,同時,無人機的飛行了路線比傳統路面運輸線距離短,適合緊急件配送。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物流無人機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顯示,目前,國內的物流無人機應用主要是在農村及偏遠地區的快遞末端配送環節,並正逐漸向大型倉儲內部管理、中遠距離的支線運輸等場景擴展。
咨詢機構Frost&Sullivan的數據則顯示,2023年,全球城市空中物流交通市場規模預計達46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達到207億美元,佔比約45%,有望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在這一市場中,順豐、京東、菜鳥、郵政、中通、韻達等都在爭相布局。
1月25日,當順豐「三段式空運」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時,京東物流的無人機項目也傳來了新的消息。據京東物流披露,京東物流自主研製的「京蜓」自轉旋翼支線物流無人機在近日開展了相關適航科目的飛行測試,包括公路起飛、夜航和異地轉場3項重量級科目。
據悉,「京蜓」自轉旋翼支線物流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500公斤、最大商載120公斤、覆蓋半徑450km范圍內的物資配送、具備短距起降能力,不依賴機場跑道。
京東物流方面指出,這意味著京東物流支線航空物流將能夠擺離線場和跑道限制,可以依託於倉儲周邊的臨時起降點起降,解決大批貨物從倉儲中心到分揀中心,或者從分揀中心到配送站的快速運輸需求。
京東物流還透露,預計取得適航許可證後,今年下半年就可為偏遠地區的鄉鎮、農村帶去相應的物流服務。
除了「京蜓」自轉旋翼支線物流無人機以外,京東物流在末端小型無人機領域也早有布局,近幾年多次參與救援物資的運輸工作。2020年底,京東JDY-800「京鴻」貨運型固定翼無人機在四川自貢鳳鳴通用機場順利進行載貨檢飛,取得京東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驗的階段性成果。
菜鳥方面也早在幾年前開始了無人機運輸方面的布局。2015年,菜鳥成立了ET物流實驗室,專注於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自動化技術的研究。
基於在無人機領域的研發,菜鳥無人直升機曾幫助獅山龍井茶園從山上往下運輸茶葉,並在2019年參與了618的快遞派送,當時懸掛物流貨箱的菜鳥無人直升機從廣東湛江飛抵海南海口秀英港附近,全程32公里,用時25分鍾。
順豐獲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許可2
豐鳥科技正式取得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運行許可和經營許可。快遞物流的無人機布局迎來新進展。據順豐集團微信公號1月25日消息,順豐旗下大型無人機公司豐鳥科技已取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運行許可和經營許可。標志著豐鳥科技成為全國首家可在特定場景下開展噸級大業載、長航時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的企業,也成為全球首個運用特定場景運行風險評估方法獲得監管方批准進入支線物流商業試運行的大型無人機企業。
中國民航局曾於2019年2月發布《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理規程(暫行)》,志願申請人在某些典型運行場景下的無人機試運行,將得到批准實施。
據順豐集團消息稱,豐鳥科技率先基於特定運行風險評估(SORA)方法落地支線物流場景驗證運行實踐,經過初始評審、文件審查、現場科目驗證等多個環節的評審,於2021年12月通過了民航局的最終審查。獲批後,豐鳥科技將率先在西北榆林等地開展支線物流運輸服務,幫助順豐集團構建「大型有人運輸機+大型支線無人機+末端投送無人機」三段式航空運輸網路,後續將在民航局監管與指導下適時擴展試運行范圍,循序漸進的連線組網。
未來行業要求標准或進一步提高
無人機項目商業運行獲批順豐集團並非首例。
此前,據錢江晚報報道,2019年10月15日,中國民航局向迅蟻公司所屬的杭州送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頒發了《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批准函》和《無人機物流配送經營許可》。是中國民航局《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理規程(暫行)》和經營許可「放管服」新政發布以來,國內首個完成運行風險評估和驗證工作的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項目,同時也是全球首個獲得城市場景無人機物流試運行批準的項目。試運行期間,該公司將在杭州市范圍內利用空中配送網路提供安全、高效的醫療急救用品運輸和同城即時配送服務。
除了應用於配送端的無人機項目外,在支線物流無人機領域,與順豐集團一起在競爭發展的還有中通快遞。
去年12月,中通快遞和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運營的鴻雁(HY100)大型貨運無人機在新疆完成飛行時長2小時航程近500公里的載貨飛行,是中通快遞大型支線物流無人機首次載貨飛行,也是中通在國內開通的首條常態化無人機支線物流運營航線。
據悉,執飛的鴻雁(HY100)無人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民用無人機運輸機之一。2020年11月,鴻雁(HY100)無人機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無人機系統設計生產批准函「DPA0001」,是我國首個通過適航審定的大型無人機系統,並於2021年6月獲批復鐵門關至阿拉爾無人機支線物流運營航線。目前,雙方已合作完成了基於無人機支線物流場景的運營體系建設。
中通快遞集團副總裁金任群曾表示,鴻雁(HY100)無人機具有載重量大、貨艙空間大、起降距離短、性能穩定的優勢,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規劃,非常適合在快遞企業的分撥中心現有場地上整理一條跑道進行無人機運營作業,公司接下來將針對在分撥場地建設臨時起降點的想法向民航局匯報,爭取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的支持與許可。
中通快遞方面相關的業務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中通快遞大型支線物流無人機目前屬於商業試運行,還沒有獲得民航的正式資質。第一家是順豐,順豐在獲證之前也是做商業試運行。」
該人士表示,順豐的此次突破,標志著未來行業要求標准會進一步提高,只有大型有實力的企業可以獲證。中通未來將加速探索大型無人機在物流場景下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推進新型立體智慧物流網路建設。
各快遞公司布局無人機進展:仍處於摸索階段
無人機應用的探索更多集中在配送端。
圓通快遞相關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由於無人機裝載能力比較有限,目前在快遞物流領域,無人機應用於最後一公里,尤其是農村地區的配送比較多。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圓通快遞設有國家工程實驗室,對外展示時會有無人機,但實際在業務中用的很少。而申通快遞的無人機應用還處在摸索階段,極兔速遞與百世集團還未涉入無人機領域。
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全球快遞公司UPS亞太區總裁以及聯邦快遞中國區總裁均透露過各自的無人機布局,表示目前都只在美國進行無人機業務的`試運行,具體方案仍在探索。
DHL快遞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吳東明曾表示,DHL快遞於2019年與億航共同發布國內首個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物流解決方案。首條航線從DHL快遞中國廣東省東莞市的寮步服務中心到松山湖片區,全程飛行約8公里,最大載重5公斤的快遞包裹。單程派送時間從40分鍾大幅縮短至8分鍾,降低運營成本達80%,適用於城市內靈活高頻的中短途末端配送客戶需求。據了解,目前該無人機物流解決方案還在試運營狀態。
順豐獲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許可3
物流無人機商業化進程再進一步。
1月25日,順豐集團官方宣布,旗下大型無人機公司豐鳥科技正式取得了中國民航局頒發的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運行許可和經營許可。這也意味著豐鳥科技成為全國首家可在特定場景下開展噸級大業載、長航時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的企業。
豐鳥科技正式取得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運行許可和經營許可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就在同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京東物流方面了解到,京東物流自主研製的「京蜓」自轉旋翼支線物流無人機於近日開展相關適航科目的飛行測試,包括公路起飛、夜航和異地轉場3項重量級科目。
這兩年來,相比最初無人機停留在實驗室和「黑科技」層面,物流領域的無人機應用場景正在拓寬:一方面,疫情激發了無人化配送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順豐、京東物流等企業在大型無人機應用場景上不斷探索。
發展勢頭向好,但長期以來,受政策、法規和技術等因素的影響,無人機商業化運營和大規模落地,被判斷仍需時日。如今隨著全球首張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運行許可和經營許可的誕生,物流無人機的進一步商業化落地和市場競爭或正按下加速鍵。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兼物流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大成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型支線物流無人機的成本和造價遠低於常規運輸通道,具備一定的性價比。加之我國地域廣袤,特別是偏遠地區,對無人機運輸需求高,因此市場價值與潛力巨大。
2022年,將會是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運行的元年嗎?這個中國民航局開創性和突破性的新舉措,對行業未來的快速發展或具有重大意義。而大型無人機技術的發展以及物流運輸場景的商業化應用,也將推進綜合性航空物流建設與智慧物流建設。
全球首個支線物流無人機許可誕生
中國民航局在2019年2月發布的《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理規程(暫行)》提出,採用特定運行風險評估(SORA)方法制定試運行批準的審定要求。豐鳥科技率先基於特定運行風險評估(SORA)方法落地支線物流場景驗證運行實踐,經過初始評審、文件審查、現場科目驗證等多個環節的評審,於2021年12月通過了民航局的最終審查。通過這種評估方法獲批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豐鳥科技在全球尚屬首例。
民航局頒發給豐鳥科技的相關許可證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順豐方面表示,獲批後,豐鳥科技將率先在西北榆林等地開展支線物流運輸服務,助力順豐集團構建「大型有人運輸機+大型支線無人機+末端投送無人機」三段式航空運輸網路,後續將在民航局監管與指導下適時擴展試運行范圍,循序漸進地連線組網。
實際上,順豐已在無人航空物流領域探索多年。早在2012年,順豐董事長王衛就提出了無人機物流的構想,2013年起,順豐開始以合資、投資、自研等多種方式,全面開展無人機物流建設工作。2017年,豐鳥科技成立,也是順豐旗下大型無人機技術和服務提供商。
2020年「雙11」,順豐方面表示,大促期間,順豐整體快件消化能力將達平日的2倍,在航空網等方面還增加了新的運營模式。在航空運力方面,除了運營的自有60架全貨機,還增加了無人機運輸模式。
這兩年來,順豐在航空和無人機上的布局開始加速。
2021年3月,豐鳥科技宣布完成A輪融資,由重慶兩江航投集團和國投招商聯合投資,順豐仍為豐鳥科技控股股東;11月,順豐旗下的末端配送無人機公司「豐翼科技」宣布完成數億元的A輪融資,專注於末端配送物流無人機研發和運營。
而在干線大型有人運輸機方面,順豐航空機隊規模達68架,是目前國內機隊規模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2022年1月24日,順豐花湖機場宣布完成校飛,試飛工作提上日程。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豐鳥科技」和「豐翼科技」相繼獲得融資,以及順豐投資建設的鄂州花湖貨運機場即將校飛,順豐在航空領域的布局明顯加速。隨著「三段式航空運輸網路」的建設,順豐的運營成本和效率也將得到明顯改善。
盡管全球首個支線無人機經營許可的誕生在業內振奮人心,但資本市場表現疲軟。截至1月25日收盤,順豐股價報收63.11元,較前日下跌3.40%。
閉環已現?順豐搶跑、京東加碼 物流空戰持續升級
除了順豐之外,航空和無人機也一直是物流行業頭部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2018年,京東便提出「干線-支線-末端」三級智能物流體系布局,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配送效率最大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1年8月3日,京東旗下的江蘇京東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獲批,正式與圓通航空、順豐航空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雖尚未擁有自建機隊,主體航空運輸的貨機也是以包艙、租賃方式實現,但根據京東公開的全球超級港項目規劃,預計2025年機隊規模達到114架,貨郵吞吐量達233萬噸;2045年機隊規模達到501架,貨郵吞吐量達81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此前從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獲悉,預計2022年一季度,京東貨航將從南通起飛,開航後,將打造華東地區的物流中轉中心。此規劃可追溯至2018年12月20日,南通市政府與京東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月25日,京東物流自主研製的「京蜓」自轉旋翼支線物流無人機於近日開展相關適航科目的飛行測試,包括公路起飛、夜航和異地轉場3項重量級科目。
京東物流對記者表示,預計取得適航許可證後,今年下半年就可為偏遠地區的鄉鎮、農村提供物流服務。「京蜓」自轉旋翼支線物流無人機是京東物流自主研製、正向設計的第二款支線物流無人機。與京東物流末端小型無人機相比,「京蜓」自轉旋翼支線物流無人機解決的是大批貨物從倉儲中心到分揀中心,或者從分揀中心到配送站的快速運輸需求。
而在十天前(1月14日),一架機身噴塗杭州2022年亞運會主形象色「虹韻紫」和「亞運號」字樣的波音B767-300ERF飛機降落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正式加入圓通航空機隊。這也是圓通航空引進的首架寬體貨機。布局多年,圓通在航空市場的布局也持續穩定,其自有機隊已初見規模。
以三級、三段式航空運輸網路為範本,有先發優勢的順豐,與背靠京東集團且擁有穩定商流的京東航空已然成為賽道的頭號玩家。京東航空的入局也讓一直以來「豐鳥」的空戰變得更加火熱。
物流「四無化」行遠至深 物流產業邁入新一輪軍備競賽
縱觀整個物流產業,單就智慧物流而言,其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四無化」的發展方向,即無人機、無人艙、無人車和無人港。
而無人機作為「四無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加之商業化規模落地的易操作性,一直以來都走在技術領先的隊列,圍繞無人機的布局也是物流頭部企業以及大型綜合物流服務商們的常規動作。
市場規模也在宏觀地展現無人機的巨大潛力。據L.E.K.咨詢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隨著無人技術和網路規模極大的降低成本,到2040年,無人機可能會佔到當日包裹遞送的30%。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兼物流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大成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支線物流無人機生態鏈的繁榮,最核心的原因是,支線物流所承載的貨物品類及輸送量較少,且流量、流向具備高度不確定性,加之常用運輸通道成本高,整體性價比不強。相比之下,大型支線物流無人機成本和造價低於常規運輸通道,具有一定的性價比和市場潛力。
劉大成同時認為,物流樞紐節點往往是商業樞紐節點,從管路到鐵路再到公路,空運在航線確立等方向上擁有天然的可確定性優勢,因此大型支線物流無人機能夠有效促進物流樞紐之間的運轉。
物流「四無化」是物流行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的重要推動力。普洛斯戰略顧問、隱山資本管理合夥人董中浪此前也指出,今後最好的物流公司一定是科技公司,是披著物流外衣的科技公司。在未來,科技將橫切物流產業,數據和AI驅動的物流資產帶來運營的高效率,也將徹底改變物流舊有格局。
針對此,劉大成深表認同,他認為,「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對物流產業的賦能與重構來自於四個部分。一部分是感知,從被動感知到主動感知;第二部分是傳輸,從原來的點到點變成了可形成網路的群到群;第三個是決策,從人慢慢進入到人工智慧階段;第四個則是執行,也就是生產運輸環節從少人化、無人化逐步演變為自動化。
「而無論從感知到傳送到決策,最終到執行,科技的介入為的仍是滿足供需之間更加精準的匹配,同時減少資源耗費。」劉大成告訴記者。
無論如何,伴隨物流「四無化」發展趨勢,科技對物流產業的重構已進入了新周期,在這個過程中,物流頭部企業爭先恐後,在各個細分戰場展開競爭,從陸運打到空戰,基於各自業務及戰略需要,一同競逐更廣闊的科技、航空市場。
㈣ 賣殼能有多賺錢—3月7日安徽上市公司新聞提要
賣殼能有多賺錢?—3月7日安徽上市公司新聞提要
昨天《新京報》算了筆賬,順豐控股股價大漲不僅令王衛個人持股市值一度超過華人首富李嘉誠,而且還讓鼎泰新材(前)實際控制人劉冀魯身家一夜暴增48.82億,這是鼎泰新材過去10年經營利潤的14.7倍。
算起來是這樣的:以停牌時鼎泰新材股價計算,彼時劉冀魯持股市值不過13.78億元。借殼完成後,以3月3日順豐控股62.6元/股股價計算,劉冀魯持股市值高達62.6億元。
自鼎泰新材2006年上市以來,10個完整財年,鼎泰新材累計凈利潤為3.32億元。也就是說,劉冀魯「賣殼」收益,是企業過去十年經營凈利潤的14.7倍。
所以文章有提到「十年辛苦創業,不如一朝賣殼」的說法。。。。。這確實是有些無奈的事實。但換個角度想,你得首先遇到「順豐」這樣真正高富帥,而且減持落袋為安之前,這些還算是「紙上財富」。
文章里還有些數據很有意思:2016年A股市場出現41起借殼上市案例,其中成功29起。同一時期,2016年合計280家企業通過IPO核准,248家完成IPO發行。
雖然通過買殼上市的數量遠遠低於IPO。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6年上市成功的企業從IPO申請被受理到完成上市發行,平均耗時799.956天,約合2.2年。
但「買殼」上市耗時顯著縮短。以巨人網路為例,從首次披露借殼上市到登陸A股,巨人網路耗時不到6個月。被稱為中概股回歸第一股的分眾傳媒,借殼上市耗時7個月。
之前曉徽投資圈也算過,順豐借殼從首次披露到完成,其實也只有7個多月。
在過去10年,A股市場共出現196起借殼上市案例,近兩年的數量佔比超過3成。還援引了一個數據稱,上市公司中以借殼上市為目的的並購重組事項,在上市公司股票復牌後一個月的平均漲幅高達130.81%。
因為時間原因,不能去復核上面的數據的真實性。從實際情況來看,有些「類借殼」的方案也是出大牛股的,比如由「順榮股份」更名而來的「三七互娛」。
德力股份對影視、游戲等娛樂產業的轉型意願強烈啊。公司昨夜公告投資影視公司,擬通過旗下「國金天睿」創投以人民幣750萬元認購北京鼎恆博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新發行股份5.882353萬股,占鼎恆影業5%的股份。這家影視公司「專業投資以及研發製作影視劇項目,旗下影視娛樂資源構建業務同盟體」。
2015年的時候,德力股份曾經以850萬元認購過天悅東方5%的股份,2014年曾用9000萬元收購過東陽派格30%股,但其後又轉讓了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德力股份會在明天(3月8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重組收購游戲公司北京趣酷62%股權。該部分股權預估交易價格為11.16億元。現金支付2.79億元,股份支付8.37億元(發行股份價格為12.20元/股)。
這是德力股份第三次試圖重組游戲公司了,這一次趕上了再融資新政,預案又做了調整。主業不濟的情況下總得轉型的,遙祝順利~
其他公告:
❤中鼎股份收購效率超高: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鼎歐洲公司已根據《股權購買協議》全額支付了本次交易收購款1.7億歐元,Tristone的100%股權已登記在中鼎歐洲公司名下。
❤*ST星馬將從明日起摘帽,不過公司已經停牌了。2017年3月1日接到公司實際控制人的電話通知,公司實際控制人正在籌劃與本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
❤因重組繼續漲停的精達股份發布2016年報,營收增加5%至81.3億元,利潤增加72.4%至2.24億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8。
從年報來看,作為傳統製造業為主的精達利潤增幅較大,可能有以下原因:2016年公司鋁線產量在原有3.6萬噸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使鋁線總產量已達到4.3萬噸以上,牢牢占據了國內鋁線市場龍頭地位,出口量也上升;2.吸收合並銅陵精工里亞公司,基本完成整合;3.精融匯( P2P平台「精融匯」 )自2015年5月正式上線以來的第一個完整經營年度,2016年成交突破了14億,平台累計成交達17億,年增幅達到4.67倍。還表示參與投資發起設立信用保證險公司(報批中),擬向保險業邁進。
❤新光圓成:控股股東部分股權解除質押,另有500萬股因為浙江百煉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提供幫扶性擔保受牽連,被司法凍結。
❤國元證券2月業績快報:2月實現營收15295.68萬元,利潤4678.34萬元。
❤新力金融延期回復證監會一次重組反饋意見,申請延期至2017年4月7日:
盤面:截至10:30精達股份繼續漲停;受「我國或全面發行塑料鈔票」等影響,國風塑業漲停;
新股申購:三雄極光、新泉股份、絕味食品今日發行申購。
㈤ 順豐能到一萬億市值嗎
順豐能到一萬億市值。根據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在2022年9月1日股價見到最高點73.48元,順豐控股市場高達3226億元頂峰,股價持續上漲,價值1萬億。
㈥ 市值兩個月蒸發2000億,讓順豐跌停的極兔是何來頭
除了面臨和「三通一達」以及京東物流等的競爭外,順豐又增加了一個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那麼,這個此前名不見經傳,在2019年底才低調入局國內市場的極兔快遞,究竟是何來頭?又憑何在短短一年內就攪動了國內巨頭林立的快遞行業格局呢?
估值78億美元,極兔速遞攜資本強勢攪局
印尼快遞公司J&T極兔速遞完成18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由紅杉資本和高瓴等投資,投後估值78億美元。
此次融資,是極兔速遞成立6年以來第一次接受步步高體系之外的股權投資。業內人士表示,極兔速遞已有上市計劃,此後可能不會有私募股權融資。
創始人出身OPPO印尼創業,獲段永平扶持
極兔速遞雖然是一家印度尼西亞的快遞企業,但是其創始人卻來自中國,而其快速發展壯大的背後,也離不開國內資本力量的扶持。
2015年8月,出身OPPO的李傑帶領團隊在雅加達成立了快遞公司J&T Express,目標:覆蓋印尼全境,24小時全年無休。
J&T是印尼快遞物流行業跑出的一匹黑馬,創建初衷本是解決OPPO手機在東南亞地區的運輸問題,卻藉助OPPO遍布印尼的關系網路走上了發展快車道。
自2015年8月成立的短短兩年時間,J&T就成為東南亞市場單量第二、印尼快遞行業單日票量第一的公司。J&T目前業務覆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已躍居東南亞第一大電商快遞公司。
當J&T在印尼「攻城略地」的前兩年,中國快遞公司正在扎堆上市:2016年10月20日,圓通速遞借殼大楊創世上市;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遞在美國IPO上市;2016年12月30日,申通快遞借殼艾迪西上市;2017年1月18日,韻達股份借殼新海股份上市。
作為出身OPPO的創業者,李傑的極兔速遞也獲得了步步高集團董事長段永平的扶持,並得到了OV系的許多資源傾斜。
據騰訊《潛望》報道,極兔內部一直視段永平為祖師爺,或者尊稱他為「段老師」,內部甚至印發了段永平語錄,供員工學習交流。
目前極兔90%以上的單量來自於拼多多。而在2020年,拼多多全年訂單數達383億筆,日均包裹數超過7000萬個。
至於拼多多為何不選擇市場上現有的成熟資源,反而要扶持新公司,據稱是因為黃崢稱段永平為人生導師,而極兔又是段永平大力扶持的。
極兔在巨頭林立的國內快遞市場能夠快速擴張,還因此其採取了低價搶市場的戰略,但這一策略也有風險。
去年雙11前夕,極兔速遞就因價格戰被「通達系」快遞公司集體封殺。除了被同行「封殺」外,極兔還因為低價傾銷收到了監管部門的整改通知。
針對虧損一事,4月9日,順豐董事長王衛在2020年股東大會上致歉,稱在管理上有疏忽,類似的問題不會出現第二次。
事實上,自2月中旬以來,此前被視為績優股的順豐就開啟了「跌跌不休」的模式,至今兩個月不到,順豐累計跌幅達到38%,股價將及腰斬,市值蒸發近2000億元。
而順豐目前的處境,或許只是行業的的一個縮影。快遞行業里,境況不好的不只是順豐。
去年9月至今,圓通累計陰跌逾41%;韻達從去年6月開始跌,至今跌幅超過66%;申通更慘,19年中就開始跌,至今跌超70%;港股中通日子也不好過,2月中旬至今跌近27%
雖然大家都知道「價格戰」會增加成本,降低利潤,但是在市場佔有率的壓力下不得不被迫加入「戰爭」。
如今,極兔獲得了新一輪18億美元的戰爭,有了更充足的「彈葯」來打這一場戰爭。
有行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京東物流、極兔速遞等公司的上市,以及快遞巨頭們進入新一輪的競爭,行業或將迎來一次大洗牌。
㈦ 順豐漲停的原因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順豐好,是什麼原因
服務態度好,飛機發貨,快,快主要是快。 每人888元,順豐總裁為何發出近5億紅包
順豐總裁之所以這么做其實目的就是為了抬高公司的市值,讓公司的股票大漲,事實證明他的這一手還是非常管用的,王衛發發完紅包之後,當天順豐的股票就大漲,最後也是直接漲停在了87.58元。而順豐的股價也是再創新高,目前順豐公司的總價值達到了3990.53億,不得不說的是順豐總裁這一招其實還是比較高明的,既然自己的員工得了福利,又讓公司的市值大漲,可謂是一舉兩得。
順豐公司在上市三年之後,發展的速度是非常的快,而現在順豐也是成為快遞行業當中的龍頭老大,而且現在順豐的業務量也是越來越大,就2020年而言,截止到8月份,順豐的股票已經上漲了116%。而現在順豐總裁王衛的個人身價也是達到了215個億左右,當然了,本身順豐總裁王衛在順豐公司的持股就特別的多,所以身價才會如此之高。
實際上順豐公司總裁王衛的理念就是穩中求勝,這可能也是為何順豐能夠做大的原因,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穩應該是重中之重,千萬不要為了貪圖眼前的利益而去鋌而走險,因為這樣做的後果很有可能就是葬送自己一手打拚下來的基業。
很顯然,順豐公司的總裁已經悟到了這個道理,而這一次給所有的員工發888元的紅包,其實並不是一個冒險的行為,很多人可能認為,如果這一次順豐公司的股值不漲,那麼順豐公司總裁將會白白發出近5億的紅包。就是退一萬步來說,即便公司的股值不漲,那麼順豐公司總裁的這一手也是可以起到收買人心的效果,而且也是可以為自己贏得一個好名聲,也算是非常有用的。
為什麼順豐市值3000億發行股票幾十億而公司不但漲停,請問幾十億對大盤有什麼影響
以今天收盤順豐市值在深圳股市排名第一,超過萬科,成為舉足輕重的權重股,對大盤影響當然比較大。 終於知道順豐為什麼那麼快的原因了
㈧ 五大異動點暴露主力意圖,「兩會行情」節奏暗藏其中
3月開門紅是否暗示3月行情順風順水呢?未必,紅二月行情實現了,但也留有一些懸念,如成交量並沒有有效放大,且中小創的補漲力度還沒有充分釋放,後期權重藍籌股一旦偃旗息鼓,中小創的補漲潛力到底有多大,關乎整個3月份的走勢;此外,兩會行情也是重要的行情節點,政策信號釋放會對A股有重要影響。近期行情中一些異動細節值得重視,尤其是以下五個:
一、次新銀行股屢屢發威背後的玄機:次新+指數虛假繁榮。
前幾天,次新銀行股的炒作已經暫告一段落了,2.28日早盤又毫無先兆地活躍起來,這一次換成了無錫銀行、常熟銀行沖鋒。實際上,這是源於2.20日後量能萎縮,2.22日時高點持續下降,市場缺乏之前類似水泥或次新金融股的人氣龍頭,而指數又處於10日線擊穿後的重要時間,此時次新銀行股又開始護盤,而且由於這些是小流通盤大市值個股,消耗的資金量不大。
換句說,以前我們看到是銀行股板塊,2月份啟動則是次新銀行股,也就是說表面上看是銀行股板塊屬性,但實際上還是次新股屬性的意義,因為從普遍40-50倍的這些銀行股,真的看不出有何銀行股的低市值盈率、高股息率的優勢,相反,這些公司業績明確是下降,甚至有一些「蘿卜章」的風險。
所以,玉名提醒股民,這些個股當做資金風向標可以,但要想參與難度就非常大了,或者說這樣的利潤不屬於普通股民,只能是有資金優勢的游資等大資金,而且實際上主力也在利用這樣的個股去製造指數的「虛假繁榮」。
二、快遞股火爆背後揭示妖股模式。
快遞板塊分化,僅剩順豐控股漲停(尾盤一度打開翻綠,收盤時再度大漲近5%),韻達等快遞股則是一度跌停,這其實是近期妖股行情的特點,妖股有概念,但並不是有概念的股都能成為妖股,只有游資集中狙擊的個股才能成為妖股。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順豐控股市值超過3000億元,比其餘四家了快遞上市公司,申通、圓通、韻達、中通等四家上市公司的總和還要多。但股民要明白,除了順豐控股之外,其餘幾只跟風的快遞股幾乎是沒有機會的。
這樣的妖股模式實際上在同力水泥時也出現過,多次出現大跌或跌停瞬間到漲停的行為,而這樣的控制權在主力一方,股民很難控制,一旦成為高位接盤俠,下跌也是很兇猛的。實際上,如果仔細分析,其實次新銀行和順豐控股是同一屬性的,怎麼講呢?
玉名之前給大家分析過中國石油和中國人壽等個股,由於大股東持股比例大且不流通,導致流通股小但總股本大,所以對指數撬動作用大,但資金量消耗不大。而順豐控股、中國銀河、第一創業、江蘇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杭州銀行等個股由於是次新股或借殼上市,導致流通市值佔比總實質比例往往在10%以下,這樣就出現了,用少量資金撬動大市值的情況,也就出現了很多股民常說的,賺了指數不掙錢。
三、兩會題材在盤面開始顯露。
隨著兩會窗口臨近,一些資金慣有的派發行為會增多,要注意強勢股的派發現象;而由於兩會是市場期待政策利好最多的時間,尤其是高層領導的發言會被市場集中解讀,所以政策、概念等因素會帶來更多異動,但從股民操作角度來看,不要追題材,更應該注重業績因素(本文後面會介紹這一因素對大跌股方面的影響)。
進入到3月份之後,第一個重要事件是兩會。而國企改革、一帶一路是兩個重要的政策題材,早盤天山股份為首的一帶一路個股沖高;午盤後混改龍頭的中國聯通快速拉高,實際上在2.24日開始,就出現過中國聯通連續下跌後首次出現中長陽的止跌跡象,也引發了一批混改股的異動,顯然市場資金對於題材還是很熱衷的。所以,股民在近期也要注重這樣的細節。
四、近期大跌股的啟示。
在年報披露窗口期,業績地雷股也紛紛被資金無情拋棄,如如持續虧損有帶帽可能的GQY視訊,股價應聲一字跌停,同樣持續虧損有被帶帽可能的新賽股份,股價接連下挫,跌幅近10%;前期資金爆炒的強勢股如泰嘉股份、如通股份等連續重挫;此外,大股東減持股也紛紛爆出黑天鵝,如業績造假配合大股東減持的山東墨龍,股價持續下挫不止,區間跌幅已近40%。
玉名認為隨著兩會周期即將開啟,以及市場連續反彈後所積累的獲利盤和解套盤,都會成為派發的力量,所以股民要對於短期連續漲幅過大、業績地雷、大股東減持這三類弱勢投資者需立即逢高調倉換股,避免將紅二月的利潤在此時回吐;那麼反彈行情結束了嗎?並不是如此,只是說一波反彈後應該有一次調整壓力的消化,這樣才能夠給3月行情騰挪出空間,尤其是近期一批妖股沖頂的行為,更在暗示市場又需要一次洗盤了,而資金出來後對於超跌股又是機會。
五、超跌股才是股民可以把握的重點。
漲多了就會跌,雅百特、超訊通信、太陽鳥、四通股份等,均是之前連續反彈,甚至漲停的, 次日就突然大跌,甚至連續跌停,獲利盤派發非常堅決。
同樣,跌多了也會漲。近期一批超跌股走強,如福晶科技 、水晶光電 、建設機械 、天齊鋰業 、長春燃氣 、通鼎互聯等,股民要重視前期股價經歷了充分調整,在市場一輪升勢後開始表現出巨大的補漲潛力,其技術形態也清一色呈現出底部放量啟動並突破重要壓力位的特徵。
所以,盡管妖股很熱鬧,但並不適合普通股民,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和資金控制,尤其是相對於漲幅過大的品種,顯然資金更青睞安全邊際相對較高且爆發潛力更大的滯漲品種,近期挖掘過的禾豐牧業、益生股份,包括中信國安、思維列控、盛達礦業等都是這樣模式。
㈨ 董承非的重倉股順豐控股、紫金礦業、美年健康等大跌,咋回事
導讀: 要說這幾天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莫過於一天殺一隻白馬祭天。有小夥伴私聊bo姐,調侃的說這是「殺馬特行情」,和bo姐的看法不謀而合呀。實際上,現在已經有不少基金重倉股腰斬了,比如順豐控股、金龍魚等。面對基金抱團股大幅下跌,手頭的基金應該怎麼辦?
基金抱團股暴跌50%
這幾天,A股風騷的很,有點「殺馬特」行情的味道。
幾個意思呢?bo姐昨天有跟大家發朋友圈哈。就是一天殺一個白馬股祭天,俗稱「殺馬特」行情。
從行情來看,今天A股的總體表現還行。至少看過去,滿眼紅彤彤的。
昨天被殺的白馬中國中免,今天收盤大漲8%多。
不過,一天殺一隻白馬祭天的節奏依然沒有變。今天還變本加厲變成了雙份,double更響亮。
今天,被殺白馬輪到了恆瑞醫葯。下午的時候,恆瑞醫葯最高時大跌7%多。還有疫苗股康希諾,早上也曾崩了13%多。額外的,還帶崩了其它一些醫葯股。
這白馬行情殺的,讓一些節前買了白馬股的,開始踏實起來,「不想辭職炒股了,只想安安靜靜、老老實實為 社會 主義建設做貢獻……」
在今天的恆瑞之後,明天會殺誰呢?
實際上,現在已經有不少基金重倉股腰斬了。
bo姐簡單舉幾個例子,大家感受下。
陽光電源從今年2月10日股價最高122.18元,跌到3月25日最低60.90元,1個多月,股價腰斬。
順豐控股從今年2月18日的最高價124.70元,跌到今天收盤的64.4元,不到2個月,股價腰斬。
額外的,還有立訊精密、愛美客、金龍魚等基金抱團股。
讓人憂心的是,還有更多基金抱團股向腰斬奔來。節後至今,bo姐幫大家做了一張抱團股跌幅表,可以看到,不少基金抱團股已經跌30%以上。
面對基金抱團股大幅下跌,我們的基金投資應該怎麼辦?bo姐從這么幾個角度,跟大家分析一下。
信息有一定滯後性
一些小夥伴看到基金抱團股大跌,心裡很慌,擔心自己買的基金。實際上,信息有一定的滯後性,基金經理可能已經減倉,甚至調倉。
比如,董承非被傳定向爆破的案例。
這幾天有網友在網上發帖,說董承非的重倉股,被定點爆破了。比如重倉的紫金礦業、三安光電、三一重工、順豐控股、美年 健康 、永輝超市、中航沈飛等紛紛被錘,對業績影響很大。
但實際上,興全趨勢的凈值影響卻不大。
凈值回撤遠小於重倉股回撤幅度,源於董承非的提前減倉。
早在今年1月25日,董承非就表示,市場已經脫離基本面,對 2021年全年比較悲觀。
董承非還透露,曾經進入防守打法,「 基本上把自己封閉起來,賣方和內部研究員的都不聽,進入一種極端的封閉狀態。完全憑借自己的想法,每天就賣點股票。 」
從後續的市場表現看,牛年春節以來,前期表現搶眼的抱團股紛紛大跌,董承非卻因為降低倉位和提前調倉,而大幅的減少了損失。
有這樣操作的基金經理,不在少數。
別太集中單一基金公司產品
這輪殺白馬祭天,甚至以前的很多單一個股爆雷,經常出現一種現象: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扎堆買。
於是,一次踩雷,旗下產品密集雷。
遠的不說,單就眼前順豐控股來看。有快遞「茅」之稱的順豐控股一季度業績爆雷,虧損9-11億。
於是,順豐控股上周五直接跌停,董事長王衛出來道歉,說虧損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資本開支導致的短期費用增加。並強調二季度肯定不會再虧,但今年很難恢復到去年業績水平。
可能是王衛過於實誠,市場就接受了他的道歉,周一順豐又吃了個跌停。短短幾天,被錘20%多。
節後以來,順豐股價更是近乎腰斬。
從年報來看,持有順豐控股最高的,是交銀施羅德基金,持有9385萬股。合計持股市值82.6億。
所以,在這次業績黑天鵝中,對交銀施羅德基金影響很大。
其中,「交銀三劍客」的代表基金都有重倉持有順豐控股。
王崇管理的交銀新成長混合與楊浩管理的交銀新生活力,四季度持有順豐控股的比例均超過9.5%,分別是基金的第一和第二大重倉股。何帥管理的交銀優勢行業,順豐是第五大重倉股。
細分來看,交銀新成長混合和交銀新生活力有點慘,基金凈值受影響較大,累計跌幅均在5%左右。
基金公司這么操作,我們可以理解。
畢竟,同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團隊,基本都是共用的,股票池也基本一致。這樣,旗下的基金經理重倉股就容易重合,比如交銀施羅德旗下基金重倉順豐,易方達旗下基金重倉白酒等。
但對我們基民來說,如果基金組合都是一家公司的,有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風險無法有效分散。在遇到一些風險事件、公司爆雷時,把自己給埋了。
殺業績和邏輯?還是殺估值?
從基金抱團股密集被殺的背後來看, 閃崩的白馬股至少具有以下2大特徵中的一個 :
殺業績。因前期股價漲幅太高,透支了業績預期。在業績公布後,殺業績。
殺估值。估值較高,當市場對資金預期趨緊時,機構調倉拋售,殺估值。
實際上,近期頻繁閃崩的抱團股,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估值高。bo姐查了下,當前仍有42家市值超千億的公司,市盈率在50倍以上。
真正的原因,可能還是殺估值。甭管業績好壞,先殺再說,屬於無差別攻擊。
如何細分區分?很快就到了基金一季報了。
在基金一季報披露後,可以看下基金的重倉股,判斷是殺業績和邏輯(順豐)還是殺估值(中國中免)?然後做不同決策。
先看順豐控股,是屬於明顯的業績爆雷。
順豐控股預告一季度虧損9億-11億,加上極兔攪動江湖,快遞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市場對順豐有了不小的爭議,屬於殺業績和邏輯。
再看中國中免,則屬於殺估值。 業績略低於市場預期,在業績公布之後,今天股價就快速反彈了。
如果在基金重倉股中,殺業績和邏輯較多,我們就要悠著點了。根據自己風險偏好,可以部分基金倉位止盈止損,或者調慢定投節奏。
至於殺估值的話,即便是節後這些抱團股大幅回撤,估值依然不低。但長期來看,它們依然是穿越周期的中堅力量,所以慢節奏定投,是攤薄持倉成本及降低波動的一種利器。
額外的,在投資基金時,還可以增配一些價值風格的基金經理,bo姐後續也會跟大家多分析一些價值老將,大家記得跟進bo姐的分析。
當然了,我們也可以交給基金經理們專業打理,控制好基金的倉位,扎實定投,自個兒樂得清閑。從長期來看,優質基金經理會不斷創出新高。
【風險提示】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承諾。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㈩ 順豐快遞做了什麼,為什麼突然虧損這么嚴重
不出意外,順豐股票跌停了,原因就順豐披露一季度的業績,預計一季度凈虧損900000000元——1100000000元,這是一個什麼概念,要知道去年順豐同期盈利達9億人民幣之多,那麼到了2021年為何卻要虧將近10個億呢?
其實看下公告就知道了,按順豐自己的公告來說就是, 「我們把錢都拿去投資了,但是回報周期有點長,所以才造成了現在的問題」。
據順豐控股公告, 由於最近一系列大動作,比如進一步提升綜合物流服務、供應鏈解決方案能力、繼續加大新業務拓展、資源投入、整合資源並優化資源,夯實運營底盤,等等一系列投入導致公司成本短期內承壓,所以一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預計虧損9億到11億。
順豐還表示,我們已經完成了物流賽道上的前瞻布局,還將加大對新業務的前置投入,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投入的新業務高速增長,紅利將逐步釋放。
也就是說,順豐現在表面上看是虧錢了,但是這都是短期的,原因就是近一段時間各個方面投入太多,做了很多前瞻布局,而且還在加大和開拓新的業務,前期投入的錢比較多,短期見不到紅利,導致成本承壓。雖然目前是處於虧損的,但是長遠來看對公司以後是有很大好處的,只不過不是現在而已,所以現在虧損也是理所應當的,
沒有虧損 只是利潤少了 下一步繼續整死一線員工的計提 馬上盈利
哈哈,我是深有感觸,我做電商的,發海海鮮,以前一個月也有幾十萬的快遞費給順豐!但是有的區域通過搞關系搞到了高折扣,便宜的快遞賬號,運費比我們低很多很多,平衡和競爭被打破了,他們降價搞,我們拼不過價格,快遞費慢慢從幾十萬降到幾萬,再到現在改發京東了!全國有多少海鮮電商因為價格不平等而改用其他快遞了呢!所以啊,順豐的某些所謂的領導為了自己能多拿點回扣,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打破了海鮮電商的平衡!,怨誰呢!單純海鮮電商這一塊,他們就少收入不少錢
豐巢運營的大昏招,快把自己弄死了吧。。現在遍地的菜鳥驛站,蠶食豐巢的陣地,很多過去發順豐的快遞公司現在都改用三通一達了。比如過去優衣庫等大品牌都用順豐,現在已經換成了圓通。。都是豐巢的蝴蝶效應
上市公司,圈了那麼多錢肯定要花出去,要不然大散戶要分紅的,所以要投資,即使虧損也無所謂,都是股民的錢。
物流派單系統漏洞百出,朋友都是做物流的,皮包公司,一台車輛也沒有,從順豐拿單子轉賣出去。一年拋去給順豐的人,凈賺幾百萬,這樣的皮包公司有很多。你說順豐賺錢不
根據我快速地深度學習,發現極兔「已在全國布下網點、收單降價50%」和中通「大規模投資物流、市場佔有率20%」這兩個因素,真正導致了順豐控股必須被動作為、應對變局、一季度突然虧損這么嚴重。
一、極兔「已在全國布下網點、收單降價50%」,低價格加入,攪動和搶奪快遞份額,影響了順豐經營業績。據有關資料,極兔在獲得較高估值、得到資金支持後,2020年已在全國布下網點、收單降價50%。這是什麼概念呢?低價競爭,是殺傷力最強的手段。這樣,就嚴重沖擊到和分流、壓縮了原本靠高價格盈利的順豐速運模式。
二、中通「大規模投資物流、市場佔有率20%」,迫使順豐跟進大額投資。 三、建立自己物流系統的還有京東、淘寶菜鳥,沒有高行業壁壘導致競爭白熱化。這樣,建立了自己的物流系統的快遞公司,已經知道的就有5家。無論哪一家想要佔據壟斷優勢已經非常困難了。而 市場佔有率20%就成為了一個快遞公司能否成為頭部商家的先決指標和標志。 這樣,建立、健全營業網點,建立起自己的倉儲和物流運輸系統,應對和參與價格與服務、硬體的競爭,就成為一項長期戰略性的工程,而且還很難取得高 科技 等較高的行業壁壘來保護市場份額和毛利率。
「順豐一季度虧損預告」這個案例告訴我們,長期股票投資,要懂得以下幾個要點:
1、並不是基金等大資金看好、重倉的股票,就是好股票。並非大資金為王。
2、好股票的剛性標準是至少有高 科技 、大資金、嚴審批、見效長因素以上的較高行業壁壘,來保證其相對較長時期的業績較高成長性。業績為王。
3、真正的股票長期價值投資,是在被低估的相對低位買進,而不是被炒作到高位、沒有經過大幅回調到低位時追漲高位買進。
順豐突然虧損了,一部分吃瓜群眾搞不明白順豐可是快遞界的龍頭企業,怎麼會突然虧損這么嚴重,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另外就是散戶非常關心的順豐股價後續走勢問題,什麼時候可以抄底等等。面對大家的困惑,我來給大家一個客觀靠譜的解答。
順豐虧損有多嚴重4月8日,順豐一季度預計歸母凈利虧損9-11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盈利9.07億。
4月9日,順豐開盤一字跌停,股價創8個月新低,每股72。72元。
順豐為什麼會虧損如果吃瓜群眾不明白順豐為什麼會虧損,情有可原,但如果是持有順豐股票的散戶不知道,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原因並不需要做什麼定向分析,順豐已經在公告里解釋原因了,總結為5點主要原因:
1、資金用於投資孵化新業務,以及業務規模迅速放量需優化升級資源配置。從2020年底開始一直有資源投入,處於新業務拓展關鍵期,為擴大市場份額,打造長期核心競爭力,順豐要繼續加大新業務的前置投入,對各多遠物流賽道進行布局。
2、疫情後用戶需求增加導致2020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成本承壓。去年疫情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公司資本性開支投入節奏,客戶需求上行趨勢明顯,公司業務量增速迅猛,導致速運環節出現產能瓶頸。為保障時效和服務穩定性,順豐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增加臨時資源投入以承接增量,致使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成本承壓。
3、公司整合業務線的資源投放,存在資源重疊投放的情況。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初見成效,實現差異化服務體驗,資源融通互補,網路效益更優;同時助力公司搭建一張極致時效的陸運網路,提升大件產品的時效及服務體驗。
4、春節期間不打烊,對一二線在崗員工補貼創新高,導致經營成本攀升。
5、拓展下沉市場,電商平台毛利承壓,正考慮以更適配的網路來承接此類業務。
順豐為什麼持續虧損還是這么有底氣順豐有底氣是因為順豐在花錢挖護城河。我們在具體分析一隻股票的時候,就離不開要分析這家公司的護城河。順豐的護城河是什麼,相信大家對順豐的印象就是「安全、快捷」,這也是順豐在快遞市場的品牌護城河。但這道護城河還是太淺了,所以順豐目前在「 科技 賦能」和「天羅地網」上深挖自己的護城河。
所以順豐是在厚積薄發,增加實力。而且長遠來看,順豐的價值不僅僅是在物流上,還會體現在數據服務上。
順豐什麼時候恢復業績公告里也說得很清楚,業績下半年恢復,因此半年報順豐估計還是很差,對應股價修復窗口最快的也在三季度到來。因為按照順豐2021年全年給出的指引,利潤是71億,後三季度需要賺80億才能完成,難度是在增加的。
個人觀點是至少在這次跌停的基礎上再向下修正20%左右才能企穩。
現在是抄底的好時機嗎?正如我的觀點,我個人認為在短時間內,順豐還有可能會繼續下跌的,不過在接下來,趨勢的關鍵還是要看機構的操作和價格戰方面的動態演變。下一波大跌以後到50左右都會是較好的買入點,只要平均分布在底部區間就好。
作為快遞行業的一哥,一直以來順豐業績表現都非常亮眼,不論是營收還是利潤增速都比較快,也正因為如此,順豐在上市之後,市值表現也非常亮眼, 在2021年的2月18日,其市值曾達到 歷史 最高峰,市值一度達到5,600億以上。
但是4月9號開盤,順豐股票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當天開盤順豐控股一字跌停,每股跌8.08元至72.72元,總市值蒸發368億元。
而且目前有一些股民預測,未來順豐股票還有可能繼續下跌,甚至有可能出現連續跌停。
那為什麼一向業績表現良好的順豐會突然出現這種一字跌停的局面呢?這裡面主要跟順豐一季度業績表現不太好有很大的關系。
前兩天, 順豐發布公告,預計2021年一季度虧損9-11億元,而去年同期盈利9.07億元。
對於企業虧損很正常的事情,哪怕是上市公司某一個季度出現虧損,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那為什麼市場對順豐虧損反應這么大呢? 其實對於廣大股民來說,與其說是順豐出現虧損,不如說是順豐的市場優勢正在悄悄的發生變化。
關於一季度出現虧損順豐給出的5點理由:一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需要繼續加大新業務的拓展,投入增長會帶來成本壓力;二是疫情延緩了資本性開支投入,順豐業務量又增長快,導致多運營環節出現產能瓶頸;三是公司在整合業務線,初期存在資源投放重疊;四是春節不打烊,給員工的補貼創了 歷史 新高;五是推出了特快和新標快產品以及特惠專配業務量增長快,電商件讓毛利率有壓力。
對於以上5點理由其實都是不痛不癢,根本沒有說到點子上, 我個人認為順豐之所以出現虧損更多的是業績增長乏力。
要知道順豐自從上市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虧損,即便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順豐的業績增速仍然非常快,2020年,順豐產生81億件快遞,實現1539億元營收,同比增長近四成,遠高於行業17.3%的增長率,另外凈利潤達到73.26億元,同樣位居行業第一。
那為什麼2020年利潤這么高,進入2021年之後利潤就突然沒有了,甚至出現了較大的虧損呢?我覺得這其實是順豐累計的一種結果而已。
一直以來順豐在快遞行業都有很大的優勢,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商務快件上 ,這些快件主要以小件為主,即便單價再高,很多客戶也會選擇順豐,因為順豐快,而且比較安全,服務態度也比較好,所以對那些高端客戶來說,順豐一直占據著主要市場份額。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各大快遞公司對物流的投入和整合,再加上京東快遞,菜鳥物流等物流的崛起,順豐的優勢正逐漸流失。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順豐也感到其中潛在的危機, 所以早在2010年的時候,順豐就開始嘗試進入電商快遞,但是因為缺乏大的電商平台,所以一直以來順豐在電商快遞上面表現都不太理想 ,盡管順豐推出了很多優惠措施,比如對於那些大客戶來說,甚至單價可以降低到10元以下,但從整體來說電商快遞仍然處於虧損。
除了電商快遞之外,順豐為了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過去幾年時間,順豐也在積極進行橫向拓展,紛紛投入巨資進入很多領域 ,順豐原以為通過這些領域能夠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但其實很多領域表現同樣不理想, 目前除了快遞板塊,其餘快運件、經濟件、冷鏈及醫葯、同城急送、國際業務、供應鏈管理等業務都是虧損的。
但即便這些業務虧損,順豐仍然持續投入巨額資金去扶持,這反而分散了順豐的精力,結果導致他們的幹家本領快遞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以前順豐的快遞是非常快的,很多快遞都是當天就可以達到,或者隔天就可以達到, 但是隨著順豐切入的領域越來越多,他們的物流效率開始變低,目前有很多快遞有可能需要兩天甚至三天以上才能達到客戶的手裡,效率明顯比以前慢了 。
但是在順豐物流效率變低的同時,其他快遞公司的效率卻慢慢提升上來, 結果導致順豐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市場份額也開始被其他快遞侵蝕。
比如2021年2月順豐速運物流業務量為6.99億票,同比增長47.16%。然而,競爭對手們的增速更快,根據2021年2月的快遞經營數據顯示,韻達股份、申通、圓通單量比照去年均增長了超過100%。
在物流效率變低,市場競爭又非常激烈的背景下,順豐的優勢不再明顯,結果只能參與到價格戰當中,目前除了特惠件之外,順豐的很多快遞也開始降價, 降價的結果直接導致順豐的盈利能力下降,比如2021年1月,順豐單票收入同比下降12.39%,2月同比下降16.93%。
當競爭優勢不再明顯,未來順豐能否保持營收以及利潤快速增長一切都是未知數,這才是讓眾多股民最擔心的地方。
順豐快遞做了什麼,為什麼突然虧損這么嚴重?
順豐控股一季報業績虧損9億左右,股價應聲跌停,對於持有順豐股票的投資者來說,快遞白馬突然跌停確實難以接受,我認為短期的影響要看後面事態的發酵程度來決定,況且周五的一字板跌停也不是縮量的,說明後面延續跌停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接下來咱們來看看順豐控股為什麼一季報會虧損呢?
看了一下公告,其實公告里寫的非常清楚,大概的意思就是我的錢拿去投資了,回報周期有點長,發展上的步伐有點快了,步子有點大,導致了這次預期虧損現象。那麼通過公告的解讀,我認為順豐控股短期的跌停完全是有資金情緒面的宣洩,它的跌停會帶動一些類似的白馬股,產生羊群效應,意思就是如果後面有白馬股預期業績不好的話,也會存在跌停的可能性出現的。
從投資的角度上來講,白馬股黑天鵝事件是常見的,例如2015年的白酒被扣上了塑化劑風波,食品行業的白馬股爆出食品安全問題,其實這與順豐控股事情如出一轍,包括我們今年的某機場龍頭也一樣,可以這么說,主力資金肯定會藉助這個機會進行打壓洗盤拿籌碼的行為,咱們再來看一看前兩年某地產公司董事長事件發生後,今年人家的股價是不是再次創出了 歷史 新高呢,白馬股暴雷的事假在市場中常見,我認為只要不是業績造假,嚴重違背了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話,白馬股短期的暴雷就是為了後面更好的上漲,所以這點我們投資者一定要知道,剩下的就是股價慢慢修復和時間上的問題了。
總之呢,我對順豐控股的看法是短期影響是肯定有的,市場情緒充分的宣洩後,順豐控股長期還會迎來更好的機會。作為持有的投資者對於短期不要驚慌,長期的話我們只需要保持良好的耐心,等待順豐控股的股價從時間和空間上慢慢修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