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後果
1、違規披露造成損失的,負民事賠償責任。投資人,如股東、公司等,因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虛假陳述,而遭受損失的,可以
要求其賠償差額損失、傭金損失、印花稅損失及相應的利息損失。
2、可能會被證監會行政處罰。證監會對違反信息披露制度的一般採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記入誠信檔案等監
管措施;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中國證監會依法處罰。
3、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一、信息披露違規罪會受到的處罰有哪些?
1、構成信息披露違規罪的,一般會被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
2、屬於情節特別嚴重情形的,則會被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如果單位犯本罪的,應對單位處罰金,其直接責任人員會被處本罪個人犯相應的刑罰。
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是什麼意思?
信披違規指的是上市公司沒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信息披露,而是出現了延遲披露、虛假信息等違規情況。常見的信披違規有以下這些表現:
1、沒有在規定的時間披露信息,而是延遲進行信息披露。這是最常見的信披違規形式,如果上市公司沒有按時進行信息披露,交易所會對上市公司的股票進行停牌處理,以示懲罰。
2、披露的信息出現了前後矛盾。部分上市公司在同一會計年份披露的信息中,前後兩次披露的信息出現了不同。上市公司對公眾展示的采購信息、供應商、合同等關鍵數據出現了不一致或自相矛盾的情況。
3、上市公司未能履行自己在信息披露中的承諾。雖然公司信譽非常重要,但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還是有些上市公司無法完全兌現自己的承諾。
4、上市公司在進行信息披露的時候,出現了避重就輕的情況。在某些時候,監管部門會要求上市公司對某個事項進行說明,但是某些上市公司進行公開披露的時候,在說明材料里避重就輕,對關鍵問題含糊其詞。
5、上市公司在發布年度財報之後,又對年度財報進行修訂。上市公司進行修訂的內容包括了補充遺漏的財務報表、會計師名字、高管持股數額,更改數字單位等。
法律依據
《刑法》
第一百六十一條 依法負有信息披露義務的公司、企業向股東和社會公眾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或者對依法應當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規定披露,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前款規定的公司、企業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實施或者組織、指使實施前款行為的,或者隱瞞相關事項導致前款規定的情形發生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犯前款罪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是單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㈡ 上市公司涉嫌信披違法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影響股票走勢嗎
會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並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
下列情況為前款所稱重大事件: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公司的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監事或者經理發生變動。
(2)股票信息違規披露被證監會調查對股價影響擴展閱讀:
股票走勢的相關要求規定:
1、當指數上漲,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上時,表示發行數量少的股票漲幅較大;而當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下,則表示發行數量多的股票漲幅較大。
2、當指數下跌時,假如黃色曲線仍然在白色曲線之上,這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假如白色曲線反居黃色曲線之上,則說明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
㈢ 董事長操縱股價,被證監會調查股票會漲嗎
不會漲,操縱股價被證監會調查屬於利空,在短期內很有可能要下跌。
㈣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後果
㈤ 被證監會立案的股票後果很嚴重嗎
嚴重。上市公司如果存在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對股票可能會產生以下的影響:股價大跌 證監會立案屬於一種重大的利空消息,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為了減少損失,大量的拋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可能引發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上交所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如上市公司出現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交易所對其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可能引發暫停上市 根據上交所、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如上市公司出現因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其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交易滿三十個交易日,由交易所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 4.可能引發終止上市 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上市公司因出現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其股票已被暫停上市且未在規定期限內恢復上市的,上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
拓展資料:
如果在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之後就冒然賣出全部股票,後面很可能處於無法通過司法途徑索賠的尷尬境地(喪失司法救濟權),但是如果全部賣出的話可以做到及時止損,畢竟大多數情況上市公司被調查後其股價都是一路下滑,隨著後面大量投資者的索賠,不考慮市場因素,股價很難再回到當初的位置。
注意事項: 對虛假陳述的上市公司進行索賠,既是股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又負有對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人懲罰的義務,在挽回股民損失的同時,大大提高責任人的違法成本,使得這些小部分違法違規者不再敢跨越雷池半步,從側面共同協助我們監管層治理好我們的資本市場,使其健康發展。 畢竟資本市場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推動力,每位股民都是其中一員,在善良的且充分相信上市公司及其信息披露義務人所公告的信息和承諾是真實的和可以實現的情況下,任何上市公司或責任人有違法欺詐股民的行為,都應將受到處罰和索賠。
㈥ 被證監會立案的股票後果很嚴重嗎
被證監會立案的股票後果很嚴重。會生以下較嚴重的後果:
1、股價大跌
證監會立案屬於一種重大的利空消息,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為了減少損失,大量的拋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導致股價大幅下跌。
2、可能引發暫停上市
根據上交所、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如上市公司出現因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其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交易滿三十個交易日,由交易所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
證券違規內容有:
1.欺詐發行股票和債券罪。是指在招股說明書、股份認購書、公司企業債券募集辦法中隱瞞重要事實或者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發行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情節嚴重的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的行為。這種犯罪既包括自然人犯罪,也包括單位犯罪。
2.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罪。指公司向股東及社會公眾提供虛假或隱瞞的財務會計報告,嚴重損害股東或其患者人利益的行為。
3.擅自發行股票、公司債券罪。是指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擅自發行公司、企業股票或者債券,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情節嚴重的患者的行為。包括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
4.內幕交易罪與內幕信息披露。是指知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或者非法獲取證券內幕信息的人,在與證券發行、交易有關的信息公開前或者其患者對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且情節嚴重的買賣證券或者披露信息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案件調查實施辦法》
第二條 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調查部門負責對證券期貨違法違規案件的調查。稽查一局負責組織、協調、督導、檢查派出機構的案件調查,系統交辦案件,統一調配資源,指導實施調查,復核調查結果。
《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
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上市公司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最近三十六個月內受到過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或者上市公司或其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涉嫌違法違規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不得非公開發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