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貴州茅台全球最大基金股東悄然易主,易主的原因是什麼
易主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很多人覺得貴州茅台的市值已經非常高了,上漲的潛力也不大了。
在我個人看來,我覺得貴州茅台的市值雖然已經非常高了,但這並不意味著貴州茅台的基本面發生了變化。如果貴州茅台的基本面沒有任何變化,我會選擇繼續持有貴州茅台,我也在通過持有基金的方式來持有這個股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並沒有因為這個新聞而選擇減持貴州茅台。
一、貴州茅台的最大基金股東悄然易主。
這是關於貴州茅台的新聞,貴州茅台一直是A股市場的龍頭股票。在此之前,很多人非常看好貴州茅台的發展,同時也在大量增持貴州茅台的股票。但當貴州茅台的股票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很多人開始減持貴州茅台,就連貴州茅台全球最大的基金股東也開始減持這個股票,這個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
❷ 貴州茅台全球最大基金股東易主,這是否會影響茅台集團的運營
茅台的最大股東發生變化,並不會影響到茅台集團未來的經營以及發展。
由於持有茅台股份最多的基金大量拋售茅台的股票,這也導致金融市場認為茅台集團未來的前景並不明朗,因而導致茅台集團的股票價格出現了連續的大幅度波動。不過筆者覺得金融市場上的變化,並不會影響到茅台集團的未來運營。
一、茅台的產品已經深入了消費者的內心。
茅台之所以會有如此高的附加價值,就是因為消費者一直把茅台的產品當成奢侈品來對待。可以說正是由於茅台的產品在老百姓心目中樹立了這樣的形象,這也導致茅台集團並不可能因為一時的市場波動,出現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
作為中國的知名白酒品牌,茅台在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之後,依然能夠在消費者心裡有如此高的地位,這就足以說明茅台集團在經營上,並沒有遇到任何的困難,而最大股東易主這件事情,也並不能夠給茅台的發展帶來任何根本性的影響。
❸ 茅台股票突然大跌,發生了什麼,官方如何回應
一家知名美國投資機構減持茅台的股票,隨後茅台股價大跌。近日,白酒股出現不小的跌幅,從公開數據來看,美國資管巨頭資本對茅台減持了45萬股,據悉,該基金是持有茅台股份最多的機構,截止去年年底,該基金持有141億人民幣左右的股份。其實從去年年底機構抱團白酒開始,市場就開始對茅台類的白酒的質疑。有投資者表示,白酒股已經被抱團過度,導致其價格遠遠脫離其實際業績,70倍市盈率的茅台已經消化了它未來兩年的業績,所以現在白酒股已經助於價格頂峰了,而且一旦機構抱團松動,白酒板塊的股價很容易就出現各種波動。所以此時已經不是投資白酒的最佳時間了。
而且更為關鍵在於從未來長期經濟結構來看,內需有望成為經濟的主要拉動力,中產階級的崛起,疊加消費升級的市場,未來高端白酒的需求一定會持續上升,市盈率高只是階段性的現象,長期來,白酒的基本面是不斷向好的,尤其茅台,其領先位置並沒有改變,對超高端白酒市場壟斷優勢依然具備。
❹ 貴州茅台股價跌盤,市值蒸發670億,是否有人在背後暗箱操作
茅台股價崩盤嚴重,除了經濟的不可調控性,市值蒸發如此之多的原因,依舊還離不開人為資本操控的影響。
2021年1月19日,茅台出現了罕見的大跌情況,許多買了白酒基金和股票的網民不得不重新考慮茅台股價的走向趨勢來選擇去留。不得不說,茅台股價的大跌著實傷了許多網民的心,有的股民選擇及時拋售股票以避免更大的損失,而有的股民則選擇繼續保持信心,希望股票回升。但是在當今股票市場中,股民想要期望茅台股票的再次回升只能仰望資本家以及眾多基金經理的股票市場操作風向了。
總而言之,市場瞬息萬變,誰也不能完全把握好股票市場的變化與風向。國民無論是買股票還是基金有部分經驗支持,要想獲得巨大收益還得靠一部分運氣。但是在股票市場中,往往資本家的運作和股票操作方式對股民的收益影響最大。
❺ 白酒首份三季報出爐!貴州茅台股東數連降兩季,這是怎麼回事呢
白酒首份三季報出爐!貴州茅台股東數連降兩季,這是因為受到疫情所帶來嚴重影響。並且受到人民經濟消費水平不斷下降也能夠帶來非常長遠影響。
因此要面對疫情和其他外部因素做好相對改善與調整,這樣才可以加強股票的投入力度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和市場消費模式,也能夠讓各個公司之間的利潤能有所增長。
❻ 貴州茅台股票跌停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會大跌
消息面上,貴州茅台昨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同比增長23.77%,第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僅為2.71%。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貴州茅台實現營業收入522.42億元,同比增長23.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7.34億元,同比增長23.77%。
然而,第三季度,貴州茅台的業績回落到僅有個位數增長,營收僅增長3.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也僅有2.71%。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前三季度以及去年第三季度,貴州茅台的營收增速分別可以達到59.40%和115.88%。而今年中報,公司的營業收入尚保持四成的增速。
根據貴州茅台曾發布過公司年度銷售計劃,2018年,公司茅台酒銷售計劃為2.8萬噸以上。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四季度白酒消費旺季,貴州茅台有可能會大幅放量。
根報道,一位白酒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表示,茅台酒確實自身存在著產能不足情況,但公司最終出貨多少,也跟著市場節奏走。今年以來,市面上的茅台酒炒作氣氛有所放緩,因此公司的整體投放量也有所放緩。
白酒專家鐵犁分析,未來高端白酒增長還將保持平穩,但整體增速可能會放緩,畢竟這一輪行業增長的動能在2017~2018年已經有所釋放。
❼ 茅台最大的基金買家出手減持,他究竟為何會這么做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奇怪的現象,尤其是很多基金公司現在正在拋售自己手中的茅台基金的這種現象更是讓人們對此表示非常的好奇,為什麼這些基金公司要拋售自己手中的茅台基金,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去保持自己的經濟利益。
所以我們相信不管怎麼做,基金公司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讓自己的公司獲益,那麼只能夠去拋售自己手中的相關基金,才能夠去選擇購買新的基金,才能夠去為自己重新獲得很大的利益,這些本來就是很多基金公司最主要的操作手段和操作方法,所以我們不必要感覺到非常的驚奇。
❽ 貴州茅台罕見暴跌,它的利潤去哪裡了
貴州茅台開盤之後一路走低,午後一度大跌5%,股價逼近2000元大關。截止收盤,貴州茅台仍大跌4.6%,成交金額148億,報收於2058元,總市值為2.58萬億。開年以來,茅台累計下跌21%,進入技術性熊市。
貴州茅台大跌不要緊,關鍵是貴州茅台的市場核心地位,它這一跌,市場就恐慌。今天盤面的情況是,原本大盤股、抱團股繼續反彈,結果茅台大跌,市場的反應立竿見影,大盤股、抱團股跟著紛紛跳水,最後把大A指數也帶下去了。
在茅台大漲的時候,增持、減持的消息都有,這是基金的自主行為,但是在下跌途中,減持、利空性的聲音則會不斷放大。在尺度的茅台股東群,股民對茅台大跌議論紛紛,「買了茅台的小散要三五年解套」、「茅台永套牢」、「不要罵茅台,一起買茅台才是救市的出路。」
對於茅台大跌,你有什麼看法?
❾ 誰在拋棄茅台
作者:沈暉
支持:遠川資管報道部
2009年4月,貴州遵義的茅台股東大會,還沒有成為中國投資者的奧馬哈,但也已經吸引了一眾投資者和基金經理。
他們眼裡放著光,只想尋得一個答案:貴州茅台發生了什麼?7年上漲接近30倍的股王,兩個半月跌去23%。而調研茅台鎮,除了酒香之外並不能獲得什麼。調研完茅台的基金經理和投資者還沒有走出茅台廠就掏出了手機,選擇了一鍵賣出。在此之前,基金經理們在一個季度創紀錄地減持了茅台7.24%的股票。
此後,茅台管理層和投資者開啟了長達十年的相愛相殺。
2013年,貴州茅台經歷了最冷的一個冬天,曾經「一瓶難求」的茅台,在一向銷售大熱的春節量價齊跌,不少煙酒店三天都賣不出去一瓶。很多人把茅台的滯銷歸罪於「三公」消費的一紙禁令和塑化劑風波,殊不知,時任茅台集團董事長袁仁國的政策為這場終結白酒黃金十年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1998年,袁仁國剛上任茅台股份總經理時,接手到的是其實是一個爛攤子,茅台兩個季度銷售量不到700噸。袁仁國上任之後,立馬對營銷渠道進行市場化改革,精挑具備政務關系的經銷商作為團購渠道的特約經銷商,並在一個銷售區域設置多個經銷商避免個別經銷商話語權過大。短短十年間,經銷商148家發展到900多家。
在擴大渠道和銷售隊伍的同時,對茅台踐行漲價政策,飛天茅台01年出廠價僅僅218元,十年後的11年上漲到619元,市場價達到了當時頗為離譜的2000元。
自此,茅台已不是一瓶酒。出廠價和市場價之間隱含了1000多元的巨大價差,巨額的利潤都湧入了瘋狂擴張的經銷商。當時,行業內有個說法:「做五糧液需要資金,做茅台需要關系」,很多銷售點的供貨渠道對外是對外保密的。這顯然是不正常的市場。[1]這極其容易把陽光下的企業收益變成灰色的個人收益。
11年底,對於茅台要上調出廠價的傳言,曾在茅台股票上賺過大錢的「茅台03」馮柳,發出了自己的冷思考。
馮柳認為,好的價差可對渠道產生良性推動,幫助產品滲透進而加強消費擴大需求培養,再反過來推動價差的堅挺,但是萬事皆有度,過大的價差會導致瘋狂的市場行為從而扭曲需求。馮柳當時迴避了茅台管理層放任漲價背後的利益關系,單純戳穿當時的茅台就是泡沫下的價格幻覺。
在馮柳作出判斷之後,中央「八項規定」大刀揮下,政務消費渠道被切斷的茅台,三年內不僅市場價格從2299跌到了888元的谷底,而且股價調整了近70%,更有囤貨1000箱的經銷商斷銷損失近2000萬。
直到14年貴州茅台原副總經理房國興,被指控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牟利。此時,已經不是「價值」投資者們投資腰斬的問題那麼簡單了,不乏投資者對於茅台管理層背後是否蘊含「利益輸送」產生懷疑。
手中下金蛋的雞眼看就要被自己掐死,袁仁國深刻認識到深度綁定政務消費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於是開始轉戰商務消費及個人消費市場。不僅拓展了茅台酒的品類,還嘗試茅台雲商的 探索 ,不斷促進渠道扁平化發展。
或許是茅台管理層的積極轉變,國內頂級投資人段永平看到了茅台蘊含的契機,在茅台180元左右開始買入茅台。當談到茅台與管理層的腐敗問題時,段永平認為茅台和腐敗並沒有直接的關系,減少公款短期內確實會減少茅台的銷量,但公款消費不應該是茅台消費的大頭,茅台之所以被人喜歡,因為它是特別好的酒,喜歡的人自然會喜歡喝。
當時,對茅台飽含信心的不僅只有段永平,更有易方達中小盤的掌管者張坤,在目前7年5倍公募王者的「光輝」背後,曾經一度業績不振,原因就是重倉了茅台。
在張坤的眼裡,茅台在2013年遇到的問題是需求側的斷崖,但在供給側並沒有人替代它,它還是中國白酒的第一品牌。大家想的是,三公需求佔一半,這種需求沒有了。如果只看一年,這是對的,是核心矛盾。但如果看十年,這就不是核心矛盾,東西好不好才是核心矛盾。
15年前,茅台管理層和投資者雖有所裂縫,但不難看出,茅台還是能為投資者做出改變,但接下來呢?
2018年,茅台迎來了重大的人事變故。
李保芳接任袁仁國成為了茅台集團新一任董事長,而袁仁國的去向未知,令人不禁遐想。
隨後李保芳大砍經銷商,並不斷擴大直銷渠道建設,特別是對於商超及電商加大直投力度。在雙十一那一天,茅台僅僅用了14個小時就實現了銷售額的破億。不過,在線上被搶爆的同時,茅台官微發布公告因利益輸送問題撤銷電商負責人聶勇的職責。
而在此前,茅台因為業績不及預期剛經歷了跌停,再加上電商負責人的利益輸送問題,此時的茅台分外扎眼。18年,茅台一直接受到投資者們的質疑,包括毛利率連跌四年的問題、產能跟不上消費的問題以及預收賬款下滑明顯的問題。而此時茅台電商負責人的革職更是將投資人們的質疑推向了高潮。
在眾多言必稱茅台的投資機構彰顯出葉公好龍氣質的同時,景林對茅台的看法還是頗為樂觀的。景林資產高雲程解釋了茅台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的原因是去年三季度同比增長100%,基數較高,而這個跌停是由於市場情緒脆弱,對未來悲觀的氛圍下形成的。茅台供求關系並沒有變化,只是季度間的業績有不平衡性。
高雲程表示並不會因為茅台三季度少賺了20 億利潤,而四季度或者明年會多賺20億利潤,就把公司打75折出售。
半年後,袁仁國落馬,茅台管理層呈現出大觀園式的復雜。然後茅台衰事不斷,收到證監會對於茅台設立營銷公司是否形成金額較大關聯交易的問詢函。
投資者們開始質疑茅台堂堂一個萬億市值的上市公司,為何不能自己賣酒卻要設立一個銷售公司。這背後是否涉及了利益輸送的問題。
而茅台集團成立營銷公司,市場認為有兩個利空。一是集團蠶食鯨吞渠道利潤。茅台的渠道扁平化將由茅台集團主導,渠道的豐厚利益,也將被茅台集團完全搶走。二是未來茅台提價動能枯竭,差價越大,集團利潤越豐厚。[2]
面對市場的熱議,長期堅持持有茅台的但斌也發微博表示,茅台成立營銷公司對茅台酒提價不會有任何影響,但是本屬於股份公司收回的酒本卻受影響。
在投資者們的深挖下,茅台賬面上1120億的現金並沒有拿來購買理財,反而成立了一家財務公司統籌使用。而財務公司的設立,直接導致的問題就是股東獲得的利潤分紅減少了,而集團可能會占據更多的利息收入。
而此時,長期持有茅台,大賺100億的聰明資金(市場上盛傳是李錄)「某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戶資金(交易所)」開始大舉減持貴州茅台。
茅台管理層開始充分發揮茅台這個搖錢樹的作用,隱晦的轉移了茅台的利潤,而這部分錢的去處,或許是用於改善貴州債務格局,或許又是別的用途。茅台管理層與投資者小股東的矛盾已經開始激化,但問題被隨後茅台飛漲的股價所掩蓋。
2020年6月10日,茅台如期召開股東大會,這也是原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衛東接棒李保芳成為茅台集團董事長主持的首個年度股東大會。
戲劇的是,一改「售酒」的慣例,改為搭售包含飛天茅台、生肖酒和各系列酒的大禮盒。匪夷所思的捆綁銷售遭到投資者們的一眾吐槽。
令投資者最為不解的是,貴州茅台開始「陽光下」大開大合地輸血貴州,從憑機票換購2瓶廉價茅台帶動貴州 旅遊 島無償劃轉4%的股份到貴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從花600億大筆投資基建項目到擬發行150億債券用於貴州高速的股權收購。
這兩天,貴州茅台捐贈5.46億轉向建設習水縣習新大道建設更是神來之筆,似乎股民手裡的股王隨意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10月25日,貴州茅台三季報出爐,茅台業績略為低於市場預期。而其中2019年四季度新進的第三大股東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在三季度減持套現280多億元。同時,貴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在三季度退出貴州茅台前十大股東之列。
貴州茅台對於管理層和投資者的天平已經徹徹底底傾向於管理層的一邊。
貴州確實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里平平無奇的小鎮可以拖欠教師5億的工資款,一年財政收入幾億的小縣城可以花幾百億去投資建設,肩負離譜的債務,飽受外省的質疑卻不妨礙貴州培育出茅台這樣一隻會下蛋的雞。
而如今貴州茅台已經變得不是一瓶酒,可能也變得不是那個一心只為投資者帶來永續收益的股王,現在的茅台愈發成為貴州經濟發展的投融資平台。今天,貴州茅台大跌4.22個點,成交額高達一百多億,彷彿是投資者對於管理層近期操作最大的宣洩。
固收投資者常常調侃貴州城投債最牢不可破的城投信仰,真的出現問題,也可以去遵義搬茅台抵賬。地方財政利用優質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為自己反哺輸血,不可謂不是一種好的融資方式。而且,上市國企本身具備帶動 社會 發展的責任,而現在很多省份也面臨了貴州一樣的問題,茅台也成為了別省學習的樣本,例如山東兗州煤業也開始並購集團資產。
但是,地方國資不能過於短視而一味地與投資者背道而馳,管理層和投資者只有成為「夫妻」,伉儷情深,才能使得企業對地方、對 社會 價值最大化。
在土地財政愈發不可維系的今天,審視過去的茅台,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完美的地方財政樣本。而未來,管理層若不珍惜手中這只會下金蛋的雞,茅台終有一天會跌落神壇。
參考資料
[1]. 時評:「利益輸送」成謎,茅台為何自背罵名。
[2]. 茅台1天沒了850億!更有大股東被投訴侵犯上市公司利益,私募大佬但斌也發話,發生了什麼?——中國基金報
[3]. 貴州茅台 換屆和激勵問題是關鍵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觀點不對市場走勢構成任何保證, 歷史 業績不保證未來表現。提及行業不構成任何推介,境外市場及個股情況僅供參考。
❿ 貴州茅台全球最大的基金股東悄然易主了,這會對茅台有影響嗎
這對茅台基本上沒有任何影響,因為即便茅台的基金股東悄然易主,茅台本身也有著一定的上漲屬性。
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雖然資本市場上的減持確實會影響到股價和基金的波動,但如果減持的份額能夠被迅速補上,我們只需要把這種情況理解為正常的交易行為,沒有必要過分當真,更沒有必要因為這種事情而產生恐慌性的情緒。換而言之,如果我們相信貴州茅台的基本面的話,我們只需要長期持有就可以了。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來自於貴州茅台的股價的一份分析,因為貴州茅台的股價在2021年出現了較大的波動,很多人也關注到了貴州茅台的最大股東發生了變化。在此之前,貴州茅台的最大的股東一直是海外的歐洲太平洋成長基金。但在此之後,第1股東已經成為了招商中證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