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目前最好基金排名
市面上的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或股票基金,都是基金公司的產品。基金公司的實力,影響基金產品的預期收益。那麼中國實力較強的基金公司有哪些? 一、天弘基金公司 天弘基金公司本來是做不了頭把交椅的,以前的實力也比較一般。不過自從余額寶出來之後,天弘基金公司就崛起了。余額寶巧滑賣的基金規模有一萬多億,一隻基金的規模就超過別家基金公司所有基金的總和,所以從基金規模來看,天弘基金是排第一的。 二、易方達基金公司 易方達是老牌基金公司,實力一直比較強。它的總基金規模排名第二,實力也不可小視。就拿貨幣基金來說,易方達易理財也有千億規模,屬於巨型貨幣基金。在股票和債券投資領域,易方達的業績也不錯。很多人經常在微信、支付寶買基金,經常能看到易方達的產品,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基金公司的實力。 三、建信基金公司 建信基金公司的基金規模在6600多億元左右,位列公募基金行業第三。建信基金的最大股東是建設銀行,占股65%。建設銀行是國有四大銀行之一,背景實力顯而易見。 四、工銀瑞信基金公司 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的基金規模排名第四。從股東來看,工銀瑞信也是銀行背景,工商銀行持有80%,從背景實力來說,工銀瑞信讓態基金公司是所有基金公司中最強的。 五、博時基金公司 博時基金公司的資產規模排名第五,它也是老牌的基金公司,1998年就成立了。博時的基金大家很常見,支付寶就有個博時黃金ETF,貨幣基金有博時合惠貨幣,預期收益率還比較高。在股票、債券領域,博時的業績也很好,經常冒出一些業績冠軍。
Ⅱ 什麼是「ETF指數基金」
ETF: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兼具股票、開放式指數基金及封閉式指數基金的優勢和特色,是一種高效的指數化投資工具,策略類型豐富。
指數基金:指數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Ⅲ 中鐵建股票十大持有者是誰
中鐵建股票十大持有者是:(截止2015年10月26日)
1.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占流通股比例:61.33%;
2.HKSCC NOMINEESLIMITED:占流通股比例:16.69%;
3.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占流通股比例:0.21%;
4.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鵬華中證高鐵產業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占流通股比例:0.20%;
5.中國工商銀行-上證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占流通股比例:0.20%;
6.烏魯木齊潤農江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占流通股比例:0.18%;
7.全國社保基金五零二組合:占流通股比例:0.14%;
8.陸勇軍:占流通股比例:0.13%;
9.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保險產品:占流通股比例:0.13%;
10.中國寶安集團金融投資有限公司:占流通股比例:0.11%。
Ⅳ ETF認購暴增意味著什麼
可能誰都不會想到,臨近年底, 當股市還在底部掙扎,ETF竟然會因為規模爆發成為資本市場熱詞頻頻登上頭條。 要知道,自從ETF基金誕生以來的幾次規模大增都是在牛市中,無論是2007年、2009年還是2014年,都是在股市大牛的氛圍中。
而這次ETF規模的爆發,背後的推手是誰?背後主導的因素又是什麼?僅僅是因為「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這幾個月究竟發生了什麼。
1、 發生了什麼?
ETF,全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又被大家熟稱為「被動指數基金」。也就是說,ETF指數基金自身融合了指數、股票和基金的部分特徵,可以在場內買入賣出來交易,也可以通過場內申購贖回來交易,具有更高的便利性。與普通公募基金類似,ETF也按照一定的比例為投資者提供一籃子的股票、債券和其他資產。
股票型ETF按照跟蹤的指數類型來看主要分為五類: 典型寬基指數ETF、風格指數ETF、行業指數ETF、主題指數ETF、境外指數ETF。 跟蹤典型寬基指數的ETF佔比最多,行業指數ETF緊隨其後。各類股票型ETF中,寬基指數ETF數量最多。
由於ETF價格和凈值大部分時間非常接近,因此其一大優勢是可應用於多種套利策略,例如ETF與一、二級市場套利、股指期貨與ETF套利等。此外ETF還迎合了投資者對於低費率產品的偏好,所以近年來中美ETF的規模和數量均保持高速增長。
簡單來說,投資者買賣一隻ETF,就等同於買賣了它所跟蹤的指數,可取得與該指數基本一致的收益。但通常這類基金採用完全被動式的管理方法,以擬合某一指數為目標,基金經理並不進行主動管理,僅做好對應指數的標的配置即可。
按以往的規律,股票ETF基金的份額變動基本跟隨著資本市場的牛熊轉換節奏。按照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股票ETF基金增長最大的幾個年份分別是: 2007年(637.14%)、2009年(246.38%)、2014(58.28%),2015年上半年也增長了42%,這都與當時股市的火爆有密切的關系。
但是,2018年股市是個小年,從年初以來,上證指數下跌了19%,但是股票ETF卻出現了逆勢增長。今年1-9月,股票ETF資產增長26.81%,但份額規模卻增長了59.89%。10月份股票ETF更是出現爆炸性增長,數據顯示, 全十月凈申購金額約425億元,資金似乎根本不顧A股行情持續低迷。
此外,據數據顯示,今年來八成以上的資金流向了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以及創業板等寬基指數型產品。其次,規模大、流動性較好的頭部ETF吸金效應更為明顯。
截至11月13日,全市場164隻ETF份額較年初增長1314.23億份。 具體來看,無論是其份額還是規模的增長,90%以上都來自股票型ETF,這說明大量資金在借道ETF湧入股票市場。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近日公開表示,2018年股票型ETF規模預計將增長一倍。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創業板50ETF。 華安創業板50ETF(159949)是所有股票型ETF中份額變動最大的基金,這只創立於2016年6月30日的創業板成立之初基金規模僅5.5億元,在基金成立後創業板指數繼續下跌了近40%的背景下,基金規模一度萎縮至1.6億元左右,到2017年4季度也僅2億元規模,但是在2018年1季度一下子飆升至28.3億元規模,到3季度規模急升至75.3億元的規模,基金份額急速膨脹至216.2億份,增長了74倍。
另外,華夏上證50ETF(10050)份額自今年以來也增長了44%,基金規模突破400億元。
2、 誰在掃貨股票型ETF?
股票型ETF基金規模激增背後,是誰在瘋狂掃貨?
九月起,媒體大肆的報道險資、證金、匯金等隊跑步進場抄底,這種報道在ETF基金持倉人變動上也得到了驗證。
拿華安創業板50ETF(159949)來說,從2017年年報來看,前十大持有人幾乎都是自然人,第一名持有600萬份即持有了該基金的2%。而到2018年半年報,前十大持有人清一色變成了機構,前十大持有人門檻也提高到了7000萬份。
證金、證金資管、匯金等在三季度也採用了這種方式入市,匯金、社保等申購了上證50、滬深300、中證100、創業板等多隻ETF。 除此以外,不少境外資金通過香港市場的交易型指數基金(ETF)投向A股。四季度以來,香港市場上申購量最大的10隻ETF中,有半數為A股ETF;資金的主要標的選擇的是富時A50和滬深300等投向大盤藍籌的產品。
事實上,自下半年以來,不少ETF產品的規模份額延續上半年態勢,繼續創出新高,單日交易量也再破紀錄。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在全市場169隻ETF(非貨幣)產品中,下半年以來有120隻規模出現上升,佔比超過70%。其中,有5隻產品規模較上半年末增長超過100%。
3、 機構為何搶購ETF?
ETF的特點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資金對後市的看法,這也成為了不少資金配置資本市場所看重的優勢。
拿創業板50指數來說,從2014年6月30日以來,市盈率普遍在40倍以上,而隨著市場走低,今年最低已經跌破30倍,最低創出27倍的歷史低點,這在跟蹤中小市值的指數中也是相當罕見的,堪比雙十一打折「越跌越買越劃算」的ETF指數基金,吸引機構資金湧入抄底就不足為奇了。
而ETF交易靈活的特性,為這些偏好波段操作的機構投資者提供了中短期交易指數的工具,同時具備短期資金配置和長期價值投資兩種投資方式。
此外,盡管市場整體走勢震盪調整依舊,股票型ETF受到資金大力追捧,還得益於A股近來政府不斷的出台重磅措施鞏固「政策底」。這也提振了機構資金入場的信心。
當然,A股市場集體低迷背後是民營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集中暴露,配置ETF指數基金,也規避了配置個股可能踩雷的風險。
4、 對於投資者,有何啟示?
機構、尤其是具有隊背景的機構資金動向,往往成為A股的風向標,市場也熱衷挖掘機構持倉變動帶來的機會,從10月中旬A股見底以來,創業板指數漲了16%,創業板50指數漲了18%,證券行業指數(申萬Ⅲ)漲了26%,而通過統計數據顯示,這些也是相對應的ETF指數基金份額變動較大的,機構搶購ETF基金的方向,也可以作為投資布局重要的參考質指標。
數據顯示,除了創業板,環保、券商、銀行、傳媒、醫葯、軍工等行業ETF指數基金也受到資金的熱捧。
(文章來源:格隆匯)
Ⅳ 何謂指數基金ETF和LOF是什麼意思
【先說指數】
說到指數基金,自然離不開指數。指數是指一個選股規則,它的目的是按照某個規則挑選出一籃子股票,並反映這一籃子股票的平均價格走勢。通俗來講,就是我們可以通過指數來觀察上千隻股票在某一天到底是漲還是跌。
指數並不是憑空產生,它主要由證券交易所和指數公司開發。國內有三大指數系列,上海證券交易所開發的上證系列指數,深圳證券交易所開發的深證系列指數,以及中證指數有限公司開發的中證系列指數。
美國主要有三大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道瓊斯指數。中國香港主要有恆生指數和H股指數。另外還有一些世界知名的指數開發公司,例如摩根士丹利,開發有MSCI系列指數。這些指數都各有特點,分別反映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股票價格走勢。
【普通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就是某個基金公司開發出來的基金產品,它完全是按照指數的選股規則去買入完全相同的一籃子股票。因為指數基金持有的股票數量、種類、比例都跟指數非常接近,所以指數基金的表現也跟指數非常接近。
指數基金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股票基金。與一般股票基金不同的是,一般的股票基金,依賴於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基金的業績好壞在很大程度是取決於基金經理的能力;而指數基金的業績跟基金經理的關系不大,主要取決於對應指數的表現。
普通指數基金一般是在第三方軟體上購買。
股票賬戶不能直接交易。
ETF (Exchange Traded Fund)
ETF是指能夠通過股票賬戶直接交易的指數基金,他的收益與對標的指數是密切相關的。買入ETF相當於買入指數包含的股票組合。
ETF等同於一隻普通股票由基金公司管理
指數和ETF之間有什麼關系?
每個ETF指數基金都有一個對標的指數。買ETF基金,相當於買指數包含的股票組合。ETF收益和對標的指數密切相關。
ETF聯接基金
買入ETF基金的基金,針對沒有股票賬戶的用戶所開設的。
ETF優勢
交易成本低,交易方式同股票一樣自由實現全球投資 不管是美股、港股還是行業白馬股,都能找到對應ETF基金分散風險 買入etf相當於買入一個股票組合,這樣不再懼怕個股黑天鵝
投資大師巴菲特曾經多次在股東大會上推薦指數基金。其中2008年股東大會上,有人問巴菲特:「假如你只有30來歲,你攢下的第一個100萬將會如何投資?請告訴我們具體投資的資產種類和比例配置?」巴菲特回答:「我會把我所有的錢都投資到一個低成本的跟蹤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基金,然後繼續努力工作。」
既然連巴菲特都推薦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當然應該是普通人投資的首選目標。但是在投資之前,需要先詳細的了解指數基金這一優秀品種。
【指數基金的好處】
為何巴菲特會如此推崇指數基金呢?這是因為指數基金有很多獨有的好處。它主要有三個好處,能幫助我們規避一些投資中的風險。
(1)指數基金「長生不老」指數基金的第一個優勢,是它可以「長生不老」。何為長生不老呢?這里的長生不老指的是指數基金可以通過吸收新公司替換老公司的方法,實現長生不老,理論上,指數的壽命與國家的壽命等同。
(2)指數基金能長期上漲指數基金的第二個好處,是它能長期上漲,而且上漲的速度相對其他資產大類更高。這也是股票資產的一個特點。我們舉個例子,港股對應的指數是恆生指數,是1964年誕生的,最初恆生指數點數是100點。到2017年6月初,恆生指數漲到了26000點,在53年裡上漲了200多倍,如果把股息考慮在內,恆生指數是67338點,53年上漲了600多倍!指數基金為何能長期上漲呢。一個比較通用的解釋是,指數背後的公司,每年賺的錢,會不斷再投入生產,這樣來年可以帶來更多的盈利。這樣不斷的利滾利,就會推動指數不斷上漲。
(3)指數基金成本低指數基金還有一個優勢,就在於它成本比較低。這里說的成本,主要是針對基金自身的運作成本。每隻基金在運作的時候,每年都會收取基金管理費和託管費。
【管理費】
管理費是基金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主動型基金一般會收取基金規模的1.5%作為管理費。而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率就比較低,國內指數基金的平均管理費率在0.69%,部分規模大,運行時間長的基金,管理費會降到0.5%以下。
【託管費】
託管費是交給基金的託管方的。一般基金的龐大資產都會在第三方託管方,例如某家大型銀行。託管費就是支付給託管銀行的費用。國內的指數基金的託管費平均在0.14%左右,低的可以做到0.1%。而美股指數基金的管理費,主流的費率在0.2%以下,有的甚至能做到0.05%。「長生不老、長期上漲、低成本」,這就是指數基金最主要的三個優勢。除此以外,指數基金還可以幫助我們規避投資中最常見的風險
【ETF和LOF的比較】:
ETF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通常又被稱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
LOF,英文全稱是"ListedOpen-EndedFund",漢語稱為"上市型開放式基金"。也就是上市型開放式基金發行結束後,投資者既可以在指定網點申購與贖回基金份額,也可以在交易所買賣該基金。
LOF與ETF雖然同為開放式基金,都可以做申購、贖回,也可以在場內進行交易,但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而這種區別是由產品結構決定的。
ETF用實物申贖,而LOF用現金申贖。
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做ETF申購和贖回時,投資者不是用現金,而是用股票來操作的。在做ETF申購時,投資者需要提前購買後指數對應的一籃子股票,然後用一籃子股票來申購ETF的份額;贖回時,投資者拿到手的也不是現金,而是對應的一堆股票。
而LOF申購和贖回都是現金完成的,也就是說投資者是用現金買基金份額,然後用份額贖回得到現金。
除了申贖轉換機制不同外,我們來看一下其他的不同點?
01申贖場所不同ETF只能通過交易所申贖,無法再場外申贖,這是因為只有場內才能進行股票交易,而由於LOF是通過現金申贖的,因而既可以在場內申贖交易,又可以通過場外代銷點申贖,如銀行、銷售平台、基金官網等渠道。
02申贖門檻不同ETF有最低的數量限制,最少50萬份額,門檻較高,擁有一定資金規模的投資者才能參與,比較適合機構和有實力的個人投資者;而LOF申購起點為1000元,比較親民,適合廣大中小投資者。
03投資倉位不同由於LOF是採用先進申贖的,因而基金需要預留一定的現金,以應對投資者不定期的贖回,所以LOF基金無法做到滿倉,其跟蹤基準一般不是指數收益,而是指數收益*95%+存款利息*5%;ETF採用的是股票申贖,用股票申購,贖回的也是股票,起步需要預留現金,基本都是滿倉操作,跟蹤的基準也是指數收益。
04運營費用不同絕大部分的ETF管理費用為05.%,託管費為0.1%,而LOF的管理費大部分為0.75%,託管費為0.15%,同時,ETF的交易費用也要比LOF低很多,因而ETF的運營管理費用比LOF要低。
Ⅵ 白酒etf基金有哪些
通過ETF重倉的前十大股票信息可以看出來目前沒有完全持倉白酒股票的ETF,目前有的只是白酒基金LOF,而持有白酒股票比較多的ETF有飲料ETF(159736)、消費ETF基金(510630)、消費ETF(159928)、食品飲料ETF(515170)等,這些ETF重倉的大多數是白酒。有兩個白酒A和白酒B目前暫時不清楚重倉是不是全是白酒。
如白酒基金LOF(161725),前十大重倉股票分別是:山西汾酒、瀘州老窖、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酒鬼酒、古井貢酒、水井坊、今世緣、迎駕貢酒,全部是白酒的股票。
食品飲料ETF(515170),前十大重倉股票分別是:貴州茅台、五糧液、伊利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海天味業、洋河股份、酒鬼酒、重慶啤酒、古井貢酒,這10個股票裡面有7個是白酒,1個市啤酒,屬於白酒+食品+啤酒。
消費ETF(159928),前十大重倉股票分別是:伊利股份、貴州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海天味業、牧原股份、洋河股份、溫氏股份、酒鬼酒,這個屬於白酒+食品+豬肉。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食品飲料消費類的ETF都是喜歡重倉白酒股票,前十大全是白酒的只有白酒基金LOF,不過隨著新發行的ETF上線,白酒ETF後面可能會出現。
【拓展資料】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別稱交易所交易基金,簡稱ETF,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開放式基金。它結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運作特點,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同時又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份額,具有可申購贖回、上市交易等特點。
根據投資方法的不同,ETF可以分為指數基金和積極管理型基金,國外絕大多數ETF是指數基金。目前國內推出的ETF也是指數基金。ETF指數基金代表一籃子股票的所有權,是指像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指數基金,其交易價格、基金份額凈值走勢與所跟蹤的指數基本一致。因此,投資者買賣一隻ETF,就等同於買賣了它所跟蹤的指數,可取得與該指數基本一致的收益。通常採用完全被動式的管理方法,以擬合某一指數為目標,兼具股票和指數基金的特色。
Ⅶ 什麼是「ETF指數基金」如何購買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通常又被稱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簡稱「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
投資者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購買ETF:
1.可以按照當天的基金凈值向基金管理者購買(和普通的開放式共同基金一樣);
2.也可以在證券市場上直接從其他投資者那裡購買。
(7)sb1股票基金指數etf十大股東擴展閱讀
按ETF的資產標的,有股票ETF、債券ETF、商品ETF、貨幣ETF、外匯ETF,按ETF的投資市場又分為單市場ETF、跨市場ETF和跨境ETF。
1)股票ETF中有規模ETF,比如華夏上證50ETF,投資上證50的成分股,它也屬於單市場ETF;而滬深300ETF則就屬於跨市場ETF了;還有行業ETF,比如景順長城中證800食品飲料ETF,以中證800食品飲料指數為跟蹤對象,反映整個食品飲料行業的表現。
2)債券ETF中主要是國債ETF,也有城投ETF等。
3)商品ETF中主要是黃金ETF。
4)外匯ETF主要是跟蹤單一外匯或一籃子外匯的匯率變動,如以人民幣計價的美元ETF,就是跟蹤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
5)貨幣ETF比較特殊,它是一種可以在交易所上市、買賣和申贖的貨幣基金,操作像股票一樣簡單,能夠「T+0」交易,為場內投資者提供便捷的現金管理工具。
Ⅷ ETF的成分股在哪裡可以查到
市場上非常容易出現跟風這種行為,當哪一個行業出現投資火爆的時候,其他人也會把自己的錢投入進去,比如現在ETF成分股非常火熱,很多人都對這個成分股進行了投資。那如果購買了ETF成分股,可以在哪裡查看到呢?
三、總結
ETF成分股的火熱讓很多投資者看到了自己投資的方向,都把自己的錢投入到了這支股票中,其實這也是一種跟風行為,如果ETF成分股出現下跌的趨勢,他們肯定會把自己的錢全部收回去的。這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我們都想賺錢不想虧錢,但是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理智,不要盲目跟風,要有自己的投資計劃。
Ⅸ 收益好的十大債券基金
一、天弘基金公司,天弘基金的實力原本一般,但是自從搭上了余額寶的順風車,該公司瞬間崛起,光余額寶的基金規模就有一萬多億,一隻基金的規模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基金公司的基金綜合。
二、易方達基金公司,易方達是比較老牌的基金公司,實力一直比較強。它的總基金規模排名第二。就拿貨幣基金來說,也有千億規模,屬於巨型貨幣基金。在股票和債券投資領域,易方達的業績也不錯。近幾年業績比較熱門的消費行業基金和中小盤基金,易方達表現十分優異。
三、博時基金公司,博時基金公司的資產規模排名第三,它也是老牌的基金公司,1998年就成立了。博時的基金很常見,比如博時黃金ETF,貨幣基金博時合惠貨幣。在股票、債券領域,博時的業績也很好,經常冒出一些業績冠軍。
四、南方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公司是知名度很高的基金公司,它和博時、易方達一樣,屬於資歷老、實力強的一類,經常能排在行業前10名。
五、工銀瑞信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的基金規模排名第五。從股東來看,工銀瑞信有銀行背景,從背後的實力來說,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是所有基金公司中最強的,它的QDII基金挺不錯。
六、建信基金公司,建信基金公司的基金規模在5310多億元左右,位列公募基金行業第六。建信基金的最大股東是建設銀行,建設銀行是國有四大銀行之一,背景實力顯而易見,在跟蹤指數方面,建信基金很不錯。
七、匯添富基金公司,匯添富的基金在理財通很常見,它的貨幣基金收益也不錯,經常在微信買基金的都知道。此外,匯添富的股票基金,業績也很好,經常能出一些成績優秀的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
八、華夏基金公司,華夏基金公司的資歷非常老,屬於業內綜合實力靠前的基金公司。這家公司最著名的基金是華夏大盤精選,在2005年到2012年取得了12倍的基金收益,創造了股票基金的最佳業績。
九、嘉實基金公司,嘉實基金公司也是名氣比較高的基金公司之一,它也是2000年之前成立的老牌基金公司,綜合實力較強。目前嘉實基金在貨幣基金這一塊做的比較好,有一些不錯的貨幣基金。
十、廣發基金公司,廣發基金是廣發證券控股的基金公司,在業內名氣也很高。廣發基金是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人之一,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它的行業地位和公司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