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投資組合能夠分散的是什麼風險如何才能降低投資
系統風險就是指整個市場都具有,而不單是單個股票特有的風險。投資組合只能分散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是沒有辦法降低的
2. 購買更多的股票可以把風險分散掉,這句話對嗎
人們常說不能把雞蛋放一個籃子,但這也是根據你的資金量大小來進行規劃的,散戶買賣一般3~4隻股票。不要太多,買不同板塊的龍頭股等待機會拉升就行。
確實,不要把所有的資金買一隻股票,這樣會處於一個很被動的局面。
3. 什麼是非系統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又被稱為特定風險、異質風險、個體風險等,往往是由與某個或少數的某些資產有關的一些特別因素導致的。例如公司成功推出新產品引起的股價上升,負面新聞如農業公司產品歉收造成的股價下跌等。
4. 怎樣計算股票的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不過是股票價格和本質脫離構成背離關系。
非系統不過就是股民常常看的那些所謂 公司分紅。公告,炒作,這些對股票都是暫時性的,跟去大趨勢,時期背景,相干法律來掌控估計系統風險。
系統性風險是指由於公司外部、不為公司所預計和控制的因素造成的風險。通常表現為國家、地區性戰爭或騷亂,全球性或區域性的石油恐慌,國民經濟嚴重衰退或不景氣,國家出台不利於公司的宏觀經濟調控的法律法規,中央銀行調整利率等。
非系統性風險是由股份公司自身某種原因而引起證券價格的下跌的可能性,它只存在於相對獨立的范圍,或者是個別行業中,它來自企業內部的微觀因素。
5. 為什麼說證券組合超過20個時,更多的購買證券來分散非系統行風險已經沒有多大
經驗數據表明,組合中不同行業的資產個數達到20個,絕大多數非系統風險均已被消除掉。
此時如果繼續增加資產數目,對分散風險已經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只會增加管理成本,另外,不要指望通過資產多樣化達到完全消除風險的目的,因為系統風險是不能通過風險的分散來消除的。
非系統風險,又稱為公司風險或可分散風險,是可以通過證券資產組合而分散掉的風險。非系統風險是指由於某種特定原因對某特定資產收益率造成影響的可能性。非系統風險是特定企業或特定行業所特有的,與政治、經濟和其他影響所有資產的市場因素無關,對於特定企業而言,公司風險可進一步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①經營風險是指因生產經營方面的原因給企業目標帶來了不利影響的可能性。例如由於原材料供應地的政治經濟情況變動,新材料的出現等因素帶來的供應方面的風險,由於生產組織不合理而帶來的生產方面的風險,由於銷售決策失誤帶來的銷售方面的風險。②財務風險又稱籌資風險,是指由於舉債而給企業目標帶來的可能影響。企業需在經營全部資金中,除自有資金外還有一部分借入資金,這會對自有資金的獲利能力造成影響,同時借入資金需還本付息,一旦無力償付到期債務,企業便會陷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
6. 證券投資學 資產組合的標准差和非系統風險有什麼區別
衡量組合的總風險用組合標准差的平方(組合方差),衡量組合的可以分散掉的非系統風險,就用這個非系統風險,這兩個數值的差就是組合的系統風險。單個資產的標准差是衡量特定資產的風險,而投資組合的標准差是衡量組合整體的風險,因為標准差是包括了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是可以分散的,一般情況來說增加資產的數量,會抵消整個組合的非系統風險,使投資組合的風險會逐漸降低,標准差就會低於單個資產的標准差。
拓展資料:
證券投資學
證券投資學是研究證券投資運行及其規律和對經濟影響的經濟學科。
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西方證券市場經歷了一個膨脹,崩潰、再恢復和再繁榮的過程。證券市場的曲折經歷大大地促進了證券投資學的發展。可以說,在這一時期,作為一門學問的證券投資學已初步形成。其主要標志是,首先,證券投資理論進一步具體化和明確化。在此以前,證券投資理論只是作為一般經濟理論的附屬而出現的,而在此時,一大批專門論述證券投資的著作則相繼問世,其中布拉脫的《華爾街的動會》(1903年版)、牧笛的《華爾街投資的藝術》(1906年版)、菲布納的《股票市場》(1934年版)等,就是這諸多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這些著作對於證券投資理論的主要貢獻在於,一是把股票的價格與其價值進行了分離,認為兩者雖經常不一致,但從長期趨勢上看又傾向於一致,二是認為影響股價的首要因素是股息,但又不僅僅是股息。
7. 投資組合中包含多少種股票才能充分多樣化是不是所有充分多樣化的投資組合都具有相同的風險呢
具體多少支股票需要看股票間的相關性,如果都高度相關則很難完全分散。但通常來說30隻以上差不多了。理論上而言,如果完全分散的投資組合均只受系統性風險的影響。
8. 股票:在我國證券市場系統風險的佔比和非系統風險的佔比各是多少
問題或可稍微修飾
一、系統的風險(市場風險)--和所有的證券都有關的風險,無法透過多角
化來消除,包括經濟、政治、天災等
二、非系統的風險(公司特有風險)--只於個別的投資有關可透過多角化來
消除
三、首先是要防範系統風險,這就是常說的何時買比買什麼更重要。何時買
指的就是系統風險的防範,而買什麼就是非系統風險的防範。
四、而要防範系統風險,投資者首先就應該學會區分股票的高價區和低價
區,因為系統風險往往都發生在高價區、且在高價區系統風險的殺傷力
最大。
五、我們無法規避系統性風險,但可藉由買進時機與資產配置來降低
9. 投資者面臨最大的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是
在提出如何防範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前,我們肯定先需要知道究竟何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
一、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即市場風險,即指由整體政治、經濟、社會等環境因素對證券價格所造成的影響。系統性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匯率風險等。
看到沒!和系統性風險相關的幾個因素:政策、利率、購買力,匯率等,這些都屬於我們投資者無法提前預知的,簡單地來說就是其具有不可預測性,因為系統性風險是由基本經濟因素的不確定性引起的,而且是貫穿於金融交易或金融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所以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者要想對系統性風險進行防範是比較困難的。
因為此類風險是一個大的趨勢風險,一旦發生勢必影響到整個市場,所以這就需要對國家在一定經濟時期里的宏觀經濟做個合理的判斷和預測,但這種能力又往往不是普通人所具備的。
我們就拿盧卡斯的周期理論來說,這是一個比較經典的經濟學理論。在盧卡斯周期理論中是可以通過預測經濟未來走勢來判斷市場情況,但其中最困難的地方在於要想預測未來經濟走勢就需要計算經濟變數,並且建立一個宏觀和微觀分析的內在一致邏輯基礎,分析主觀概率分布與支配系統的真實客觀分布概率。
因為其中不乏有主觀成份,所以預防系統性風險是非常不容易,一般的投資者通常是無法提前判斷預測的。
一旦發生了系統性風險,就會造成整體性的變化,其後果是具有普遍性的,其主要特徵就是所有股票均下跌或匯率發生巨大變化,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能做的就是將資金轉換到固定資產,固收產品等低波動低風險的產品上去。
二、非系統性風險
所謂的非系統性風險則是指授信的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等方面的變化給銀行帶來的風險,是純粹由於個股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個股價格變化以及由於這種變化導致的個股收益率的不確定性。
由上述可以看出非系統性風險是因為某個因素或若干個因素對部分股票造成不利影響。其中主要包括了財務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信用風險等,而這些風險往往只局限於某個企業之中,對整個市場影響的范圍有限,通常隻影響股票市場中的某隻股票或某個行業股,能夠產生的只是局部影響,所以這類風險投資者就可以通過合理配置來規避,比如購買其他類型股票來暫時避開這種風險。
同樣的也可以在發生非系統性風險前通過持有具有負相關性的股票或基金來分散風險,利用合理的投資組合來減少非系統性風險。
曾有數據統計顯示,持有的股票種類數量和非系統性風險系數呈反比,所以投資者可以通過增加持股種類來減少非系統性風險,但此舉並非可以完全消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