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灘昔日首富,混混起家干到400億,曾控制4家上市公司
上海灘,是個資本和財富匯集的地方。在這兒,有人一戰成名,有人叱吒風雲,也有人淹沒在潮水之中。
曾今,這兒出了個首富,周正毅。
他從小混混起家,與背後的女人毛玉萍,叱吒資本市場十餘年。二人輾轉日本、內地、香港三地,集聚400億資產,縱橫商政兩界。
然而周正毅終因操縱證券交易、虛擬注冊資本、行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挪用資金罪兩度「兩度進宮」,周正毅已在獄中度過16年漫長歲月。
十餘載如白駒過隙,曾經的上海首富是否已出獄?昔日資本大佬背後的「農凱系」上市公司今又何在?
「高調」的上海前首富
1980年代中後期,靠著走私「章光101」生發劑,周正毅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1989年回國後遇到了志趣相投的毛玉萍,兩人一起在上海開了「阿毛燉品」餐館,成為當時有名的「公關食堂」,依靠「阿毛燉品」周正毅、毛玉萍夫婦賺得4000萬元以上總資產。
90年代中期,周正毅與毛玉萍開始進軍房地產和股市。
在房地產上,以廉價的土地及銀行資本撬動房地產市場,先收購大量爛尾樓,包裝後轉手賣出,輕松賺取翻倍利潤。
在股市上,則以個體戶名義從國企員工手裡大量收購還未上市公司的股票,在這些公司成功上市後,周正毅賺的盆滿缽滿。
為打通證券和房地產兩條完整的資金通路,周正毅開始構建更大的商業帝國。
1998年10月,農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當時上海農業投資公司是其大股東。到2001年底,周正毅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集團賬面資產總額23.25億元,農凱集團成為周正毅操作資本的核心陣地。
鼎盛時期,周正毅「農凱系」下囊括4家上市公司: 英雄股份、海鳥發展、上海商貿及上海地產,前兩家為A股上市公司,後兩家則在港股上市,四家上市企業被稱為「英雄問世、海鳥欲飛、商貿開路、地產為王」。
加上周正毅、毛玉萍夫婦在香港投資活躍、豪擲千金,與香港知名富豪劉鑾雄做鄰居,朋友圈都是成龍、鄭裕彤、何柱國等知名人物,港媒描述其為「花花公子」、「暴發戶」,與女明星的八卦緋聞也成為大眾談資。
憑借著旗下4家上市公司,周正毅的財富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加上夫妻兩龐大、圓融的人際關系,周正毅在上海、香港兩地聲名鵲起,成為通吃內地和香港股市、地產的「大佬人物」。
2000年,《福布斯》對估算周正毅的財產有0.66億美元,但被周正毅徹底否決。周正毅公開表示, 「不止這么多!我家族全資擁有的上海農凱發展,在上海以發展房地產及基建為主,總資產近150億元人民幣。」
2003年,《新財富》預估周正毅的資產為25.8億,幾天後周正毅再次澄清自己總資產已達400億!
但好景不長,2003年5月,周正毅因操縱證券交易、虛擬注冊資本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2006年5月,周正毅刑滿釋放,僅出來半年又再次「二進宮」,被判16年有期徒刑。
與此同時,「農凱系」4家上市公司紛紛與周正毅「割席分坐」。
2003年6月「英雄股份」和「海鳥發展」先後發表澄清公告,稱前二大股東均已發生變更;8月周正毅持有的「上海商貿」股權被「農凱系」股東全部賣出;上海地產向周正毅、毛玉萍展開法律訴訟,稱發現多筆款項被轉移要求索賠……
至此,一代上海首富周正毅的傳奇故事畫上了休止符。
「農凱系」消失的20年
離開周正毅的掌控,這四家公司後來各自發展得如何呢?
英雄股份,也是如今的丹化 科技 (600844.SH),最初走上A股的時候是國內大名鼎鼎的「英雄牌」鋼筆生產銷售商。
2001年底,英雄股份第一次資產重組,周正毅通過農凱集團控制的上海市農業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華信集團控股英雄股份,並為其打造了現代農業概念,從此英雄股份主營業務從制筆轉向農業、房地產業。
2003年2月,「英雄股份」改名「大盈股份」,由於業績虧損,公司股票於2005年5月暫停上市。2005年ST大盈通過出售房產實現盈利,公司股票於2006年1月恢復上市。
直到2007年,ST大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改名為「ST丹科」,同年「脫帽」變為「丹化 科技 」,公司主營業務轉向煤化工領域,第一大股東是江蘇丹化集團,實際控制人是丹陽市人民政府。
2019年6月,斯爾邦擬作價110億元借殼丹化 科技 ,如果交易完成,盛虹石化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繆漢根、朱紅梅夫婦。但這一交易因丹化 科技 2019年財報數據過了有效期,丹化 科技 向證監會申請中止重大資產重組審核。
從英雄鋼筆到煤化工企業,丹化 科技 經歷了兩次重大重組及主業變更,可「重生」後的丹化 科技 業績表現並不如意,連續三年半年報業績虧損。
最新數據顯示,丹化 科技 2020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8億,同比下降6.3%,降幅較去年同期收窄;實現歸母凈利潤-1.4億,上年同期為-1.1億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另一家公司海鳥發展,也是農凱集團收購最早的一家企業,如今變成了A股市場上的*ST富控(600634.SH)。
2000年10月,海鳥發展當時還是「海鳥電子」,上海東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受讓「海鳥電子」第一大股東上海華成無線電廠持有的26%股權,成為「海鳥電子」第一大股東,公司主營業務也從電子產品變為房地產開發經營及物業管理,而東宏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就是周正毅的「農凱系」。
周正毅入獄後,海鳥發展陷入經營困境,主營房地產業務因資金流斷裂陷停滯狀態。海鳥發展自2008年起三度啟動重組均以失敗告終。
2010年5月,海鳥發展發布實控人變更提示公告,稱東宏實業與自然人鮑宗憲簽署《股權收購協議》,將控制權轉讓給鮑崇憲。
2011年,海鳥發展更名為上海澄海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房地產經營及建材、鋼材貿易。
2013年,海鳥發展現任實控人顏靜剛入主,並於2017年3月更名為「上海富控互動 娛樂 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富控互動」。至此,這家老牌上市公司主業已變更為 游戲 研發和運營。
流水的大股東,鐵打的證券代碼。顏靜剛入主 *ST富控後,進行了一系列資本「騷操作」,目前顏靜剛已出逃海外,由於 *ST富控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對*ST富控給予警告及60萬元罰款處分,對顏靜剛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如今的*ST富控一地雞毛,僅留下一個被掏空的空殼。
網路配圖
經過近20年的資本洗禮,「農凱系」原本四大金剛如今已面目全非。
至於上海商貿、上海地產兩家港股上市公司,在周正毅被判刑時,已經分別將股權全數抵押給銀行等金融機構。
還能帶領「農凱系」東山再起嗎?
在「農凱系」消失的19年,周正毅此前投資的財富並沒有停止,甚至還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增長。
據媒體消息,即使身處囹圄,周正毅入獄前購買的豪宅,讓他在獄中輕松「躺賺」30億。
如今,周正毅一手創建的上海農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仍處於存續狀態,公司主營業務為農業及相關產業的實業投資與股權投資,華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周正明作為農凱集團兩大股東分別持股53.00%及47.00%。
農凱集團是一個家族化管理非常明顯的公司, 農凱系公司中周正毅的親屬盤根錯節。周正明正是周正毅的親哥哥,也是農凱系四大領軍人物(周正明、唐海根、毛偉平與毛和平)之一,在周正毅入獄後支撐起公司資產的運營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周正毅入獄之後,除農凱集團控股,周正毅和哥哥周正明明下的公司幾乎全部吊銷。
據公開資料,農凱集團控股的企業共計37家,目前旗下仍在運行的骨幹企業包括華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申藤畜禽有限公司、上海高純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名苑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有限公司、上海高校 科技 產品推廣有限公司、上海高校 科技 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高校 科技 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上海高校 科技 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及上海高校 科技 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昔日傳奇資本大佬,已是耄耋老人。只留給江湖,一個傳奇故事。
② 誰有上海的上市公司名單
分析如下:
上海共有國企上市公司113家,其中,39家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同比正增長;餘下74家公司中,7家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同比負增長,分別為華虹計通、寶鋼股份、*ST新梅、上海能源、三愛富、*ST中企、海立股份。
上海上市公司總覽:總共有274家公司,數據為截至2017.10
(2)st丹科股票十大股東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章第五節[1]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參考資料:網路:上市公司)
③ 股票 公司資料里 十大股東和十大流通股東是什麼意思
十大股東應該很好理解,就是持有公司股份前十名的股東
流通股股東是指所持股份可以在市場上買賣的股份
與此相對的就是說還有非流通股東,股東=流通股東+非流通股東
非流通股東有幾種情況,有的是國家股和法人股,在股改之後承諾幾年之內鎖定,就是承諾幾年內部拋售的,有的是定向增發的股東承諾鎖定期的,還有就是新股上市的原始股東和網下申購的機構都有各自的鎖定期
④ 十大股東什麼時候進的場怎麼看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查看到什麼時候進的場。 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的,那麼他指定是騙子。
拓展資料
1、分析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本領,一是看流通股第一大股東是否發生了變化。作為公司的控股股東,第一大流通股股東通常在公司的經營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要穩定,不能輕易撤換。
2、分析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本領,三是看第一大股東及其關聯前十大股東持有的公司股份是否占總股本的51%。只有達到公司總股本的51%,第一大股東才能被視為絕對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的絕對控股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經營大有裨益。
3、分析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技能。四是看第一大股東的股本與上年相比有沒有增減,增減多少。要知道,第一大股東對公司股票的增持或減持,標志著第一大股東對公司的未來是否有信心。第一大股東增持公司股票,表明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如果第一大股東減持公司股票,就意味著看空公司前景。
4、五是看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多少持股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要知道,持有公司總股本超過5%之後,需要向市場做一個公告,也就是所謂的標語牌。在招牌公司,有沒有「野蠻人」的惡意收購。
5、分析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技能。第六,看看前十大流通股東持有的流通股本占總股本的比例。流通股本占總股本的比例越高,說明公司股權資本結構相對穩定,不容易出現波動。相反,如果流通股本占總股本的比例較低,就容易發生變化。引發了一場股權糾紛。前十大股東與前十大流通股東的區別:前十大股東持有公司股份。流通股前十大股東為可在交易所流通的上市公司股票前十名。
6、流通股是相對於證券市場而言的。根據市場屬性的不同,流通股可以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還有流通股對應的非流通股。非流通股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流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
⑤ 十大流通股東和十大股東的區別有哪些
前十名股東是指持有公司股份的人的最新排名,前十名流通股股東是指公司所有股份的所有排名。
1、前十名股東按總股本計算,持有前十名股份的十名股東列示。前十名流通股股東以流通股資本為基礎,持有前十名流通股的十名股東上市。如果不存在限制性流通股,前十名流通股股東與前十名股東之間不存在差異。如果存在有限的流通股出售,那麼前十大股東反映的股本結構更為全面。該數據反映了在公司持股股東中擁有最大發言權的前十名股東。
2、流通股前十名股東只反映了部分股東的情況,這是相對片面的。該數據反映了對股票二級市場價格影響最大的十位股東。流通股是相對於證券市場而言的。在流通股中,根據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與流通股相對應的還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交易的國有股和法人股。
拓展資料:
1、股東是投資者或股份公司的投資者。股東作為出資人,有權根據其出資額分享利潤、做出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等(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股東的「董」最初是指「所有者」(owner),而股東,即股份所有者,簡單地理解為「老闆」。
2、股東的主要權利是:參加股東大會,對公司重大事項有表決權;公司董事、監事的表決權;公司利潤分配和分紅權;發行股票的權利;請求股份轉讓的權利;有權要求將未注冊股票更改為注冊股票;當公司未宣布停業和破產時,處置剩餘財產的權利。股東權利的大小取決於股東持有的股票類型和數量。
3、《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決議、監事會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存根、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決議、監事會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對公司經營提出建議或質詢。
⑥ st中利前十大股東有國資嗎
有。
st中利前十大股東有國開金融和中金公司老大國資。
⑦ st長生股票十大股東有哪些
*ST長生十大股東如下:
⑧ 上海本地創投概念股有哪些
上海創投概念股:
1、002116 中國海誠
2、002158 漢鍾精機
3、002162 斯 米 克
4、600000浦發銀行
5、600009 上海機場
6、600018上港集團
7、600019寶鋼股份
8、600021上海電力
9、600026中海發展
10、600050中國聯通
12、600061 中紡投資
13、600072 江南重工
14、600073 上海梅林
15、600081 東風科技
16、600088 中視傳媒
17、600094 *ST華源
18、600104 上海汽車
19、600115東方航空
(8)st丹科股票十大股東擴展閱讀
上海本地創投概念股代表
1、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
於2002年10月正式成立,集團核心企業——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為深圳市政府於1999年8月26日發起設立的深圳市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6億元人民幣,是資本實力最為雄厚的本土創業投資機構,2003年被科技部授予「火炬計劃優秀創業投資機構」。
公司股東有大眾公用、深圳機場、粵電力、鹽田港、唐鋼股份等。公司通過股權轉讓,成為陝解放的第二大股東。
2、清華紫光科技創新投資有限公司
於2000年3月18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為2.5億元人民幣。公司股東有清華紫光、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網路葯業、海盛船務、北京金集浩投資有限公司、燕京啤酒、 沈陽公用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飯店、中鎢高新、凌鋼股份、常山紡織、路橋建設。
3、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原名北大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由政府批准成立的以受託管理創業資本為主營業務,按照基金管理公司模式運作創業資本的規范化、專業化創業投資管理公司。2000年12月,北大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成立。
公司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招商局蛇口工業區、21世紀科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起組建。公司股東還有唐鋼股份、北京城建。公司持有鋅業股份的法人股,為第二大股東。
4、上海邦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邦聯注冊資本6億元,1999年在上海注冊,股東是上海及浙江響當當的公司,有上海強生經濟發展、亞通股份、巨化股份、浙江金華信託、浙江商業財務有限公司、寧波海運、特變電工、聯通國脈、錢江生化等。這些股東在邦聯的投資均為2000萬元。
⑨ 丹化科技股票是做什麼的
600844 *ST丹科(原名:丹化科技);主營業務:煤化工產品、石油化工產品及其衍生物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化工技術、化工管理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