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長生股票十大個人股東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長生股票十大個人股東

發布時間: 2022-12-22 15:02:00

Ⅰ 長生生物關門沒

深陷狂犬疫苗生產記錄造假的長生生物,在7月16日跌停,報22.1元,對應總市值215億元,縮水24億元。今年以來,其股價不斷上漲,最高達到29.99元/股,對應總市值暴漲超1倍。截止到7月13日收盤,報24.55元/股,對應總市值為239.04億元,較年初總市值上漲70%。

7月16日,北京鼎臣醫葯資訊創始人史立臣對新京報記者稱,企業會出現記錄造假的范圍較大,「疫苗生產比如說溫度上的記錄、數量上的記錄、人員等涉及生產管理層面的都有可能造假。」,「GMP要求的對關鍵生產的數據一定要及時准確地記錄下來」。

至於出現造假的原因,史立臣表示,一般是為了降低成本,「舉個簡單的例子,配料應該配100公斤卻只用了80公斤,或者應該在某一個溫度階段放24小時,卻只放了兩個小時」。

在7月16日多次致電長生生物了解相關情況,電話始終未能接通。

2017年賣出全國近1/4狂犬疫苗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公布的2017年狂犬疫苗批簽發及市場需求情況,目前市場主要生產企業是廣州諾誠、遼寧成大、寧波榮安和長生生物,2017年4家企業合計批簽發佔比88.63%。在狂犬疫苗市場,長生生物2017年的狂犬疫苗銷售量占我國市場的23.19%。

長生生物稱,從批簽數量看,狂犬疫苗和水痘疫苗已經位於國內的第二位。根據長生生物2017年年度報告,公司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批簽發量分別為577萬人份和1011萬人份,其中公司主要產品凍幹人用狂犬疫苗(Vero細胞)、凍干水痘減毒活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凍干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的批簽發數量分別為355萬人份、360萬人份、257萬人份、272萬人份。

2016年、2017年,長生生物的疫苗製品銷售量分別達到了1792.9萬人份、1784.7萬人份。

7月16日早間,長生生物公告中稱,因暫時無法預計准確的復產時間,此次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停產將對長春長生的生產、經營產生較大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雖然長生生物在狂犬疫苗中佔有量較高,但長生生物的停止生產,不會造成我國市場上狂犬疫苗缺少的情況。

史立臣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國內生產狂犬疫苗的企業較多,「狂犬疫苗的生產數量不取決於企業本身的產能,而取決於相關部門的簽發數量。」

焦點1

實控人為一家三口公司曾多次涉行賄

2015年,長生生物作價55億元,借殼江蘇的上市公司黃海機械,後來黃海機械改名為長生生物,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高俊芳、張洺豪、張友奎三人,分別持有長生生物18.18%、17.88%、8.24%的股權,三人是一致行動人。

根據當時的收購報告書,高俊芳、張友奎為夫妻關系,高俊芳、張洺豪為母子關系。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實際控制人之一的張友奎,曾任職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幹事、副處長。高俊芳現為吉林省政協委員、長春市人大代表。

長生生物在市場推廣上還存在採取非法行賄手段的情況。7月16日,新京報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到相關行賄案例有11個。例如中國裁判文書網2017年12月發布的一份刑事裁定書顯示,河南寧陵縣前防疫站葯房科科長史某,在2010年至2015年,非法收受長春長生業務員吳玉海狂犬疫苗、水痘疫苗回扣款164000元。另一曾任睢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的宋某某,曾收受長春長生經銷商吳某回扣款124680元。

焦點2

買上百億理財產品、研發費用僅1.22億

2017年,長生生物的營收達到15.5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66億元。據長生生物財務報告,公司銷售疫苗的毛利率達到了86.44%。

在賺錢的同時,長生生物2017年度委託理財發生總金額達到了111.58億元,其中募集的資金產生的理財發生額為63.45億元,自有資金產生的理財發生額為48億元。截止到2017年年底,長生生物仍有20.5億元理財產品尚未到期。

在2017年度,長生生物的投資收益為7422.8萬元,佔到公司利潤總額比例的11.17%。長生生物稱,是公司利用閑置資金和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所致。

但反觀長生生物的研發費用,卻只有理財總額的1%。2017年,長生生物的研發費用只有營業收入的7.87%。數據顯示,2017年長生生物的研發人員數量有153人,研發人員數量佔比為14.96%,研發投入金額為1.22億元。2016年,長生生物的研發投入金額為4333.6萬元。

焦點3

4月以來大股東頻繁減持

自今年4月以來,長生生物的第四大股東,曲水卓瑞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曲水卓瑞)頻繁減持長生生物股票。

在2015年長生生物借殼黃海機械時,曲水卓瑞就是長生生物的第三大股東,持股10.92%。借殼成功後,曲水卓瑞成功躋身進入已經上市的長生生物前10大股東之中,最初持股比例達7.53%,是長生生物的第四大股東。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3月底曲水卓瑞持有長生生物6.77%的股權。今年4月19日、4月25日,曲水卓瑞分別減持長生生物股票50萬股、50.8萬股。今年6月,曲水卓瑞更為密集減持,分別在5日、6日、26日、29日4次減持手中長生生物股票。7月2日、6日又分別減持。

據長生生物7月10日公告,曲水卓瑞在4月以來通過大宗交易9次減持手中的長生生物股票,減持均價從18.7元到22.2元不等,累計減持數量1723萬股,占公司總股份的1.77%。

來自鳳凰網

Ⅱ st長生股票十大股東有哪些

*ST長生十大股東如下:

Ⅲ 股票十大股東和十大流通股東有什麼區別

十大股東和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區別在於上市公司有沒有禁售流通股。
如果上市公司有禁售流通股,那麼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持股量、影響力以及話語權則都不是最大的,其只代表在二級市場中流通股最多持股量的股東,發生變化時會對短中期流通股市場價格有部分的影響力;
而十大股東在上市公司是有全面的最大的話語權,出現變化時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力是較大的。
但是如果上市公司沒有禁售流通股,那麼十大流通股股東和十大股東就會是一樣的。
拓展資料:
股東,即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投資人,股東作為出資者按_出資數額(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決策以及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股東的主要權利是:參加股東會議對公司重大事項具有表決權;公司董事、監事的選舉權;分配公司盈利和享受股息權;發給股票請求權;
股票過戶請求權;無記名股票改為記名股票請求權;公司經營失敗宣告歇業和破產時的剩餘財產處理權。股東權利的大小,取決於股東所掌握的股票的種類和數量。
主要分類
按不同的標准,公司股東可以分類如下:
一、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
以出資的實際情況與登記記載是否一致,把公司股東分為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
隱名股東是指雖然實際出資認繳、認購公司出資額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等材料中卻記載為他人的投資者,隱名股東又稱為隱名投資人、實際出資人。
顯名股東是指正常狀態下,出資情況與登記狀態一致的股東。有時也指不實際出資,但接受隱名股東的委託,為隱名股東的利益,在工商部門登記為股東的受託人。
二、個人股東和機構股東
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三、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
以獲得股東資格時間和條件等來分,可分為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創始股東是指為組織、設立公司、簽署設立協議或者在公司章程上簽字蓋章,認繳出資,並對公司設立承擔相應責任的人。
創始股東也叫原始股東。一般股東指因出資、繼承、接受贈與而取得公司出資或者股權,並因而享有股東權利、承擔股東義務的人。
四、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
以股東持股的數量與影響力來分,可分為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控股股東又分絕對控股股東與相對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資本總額50%或依其出資額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另外,公司股東還可以分為大股東和小股東,當然,這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Ⅳ 股票十大流通股東都是個人是什麼意思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簡單來說,十大流通股股東就是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數額最大的前十名投資者,他們的變化會對短中期流通股市場價格有一定的影響。流通股股東是中國股市中的一個特有概念,就是參與中國股市的持有流通股的投資人。流通股股東是與非流通股股東相對稱。
流通股股東是指所持股份可以在市場上買賣的股份 與此相對的就是說還有非流通股東,股東=流通股東+非流通股東 非流通股東有幾種情況,有的是國家股和法人股,在股改之後承諾幾年之內鎖定,就是承諾幾年內部拋售的,有的是定向增發的股東承諾鎖定期的,還有就是新股上市的原始股東和網下申購的機構都有各自的鎖定期
拓展資料:
十大股東和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對於投資者有什麼意義呢?
十大股東,尤其是控股股東包括公司高管對本企業的增持和減持,往往具有風向標的意義。對於持有比例相近的十大股東,他們之間還會發生排位戰,最激烈的情況,是會發生針對公司的控制權發動爭奪戰。最為經典的就是前海人壽保險公司針對萬科發起的爭奪戰,盡管姚老闆沒有獲得最後的控制權,但是從財務投資的角度來講,也是暴賺了幾百億! 流通股東的變化,對於股價的變動更加明顯。因為非流通的股東,他們的籌碼是鎖定的穩定的籌碼只有流通股東手中的籌碼,可以隨時砸向市場,因此,從短線的意義上來說,市場上流通的股份,才是一隻股票真正的盤子。流通股東的動向對於股票的短期變動具有重要意義。

Ⅳ 長生生物股票股民能索賠嗎

您好,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也很抱歉您中了地雷,希望您能挺過去,冬天過去了春天就不會遠。
是完全能索賠的,已有人找律師。
企業造假的損失不該由股民買單。根據《證券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對於信息披露義務人虛假陳述造成的損失,投資者可以提起民事索賠之訴。
根據近期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葯監局」)的調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生生物」)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春長生」)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行為。從性質上來說,造假重於虛假陳述,但是我國證券法律法規並沒有規定股民可以就企業的造假行為提起索賠,只規定了股民可以就虛假陳述造成的損失提起索賠。
根據《證券法》第69條,虛假陳述是指發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財務會計報告、上市報告文件、年度報告、中期報告、臨時報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資料,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
長生生物於 2018年7月23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蘇證調查通字2018074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與虛假陳述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虛假陳述既是最常見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也是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性質最為嚴重的情形。
盡管調查還須一段時間才能有結果,但根據此前國家葯監局以及吉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吉林葯監局)的調查和處罰結果,長春長生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法行為,其生產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批號:201605014-01)檢驗結果【效價測定】項不符合規定。證監會調查的長生生物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應涉及上述事件。對於上述事件,如果長生生物在有關部門調查前已經自知但有意不披露或披露不實信息,則涉嫌重大遺漏或虛假記載。在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後,長生生物發布相關公告內容如存有不實或避重就輕之處,則涉嫌虛假記載或誤導性陳述。
另外,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山東兆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山東兆信」)與長生生物買賣合同糾紛一審判決書【(2016)吉01民初609號】,山東兆信在庭審中表示,雙方簽訂的《商業合作協議書》是為了配合長生生物做上市公司業績,價格和供貨產品品種均沒有按照協議實際履行。如該信息經證監會查證屬實,則長生生物涉嫌財務造假及欺詐上市。
根據現有信息,可以判斷長生生物至少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的情形,吉林葯監局在 2017 年 10 月 27 日已就「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批號:201605014-01)對長春生物予以立案調查,但長生生物11月6日才對此作出公告,長生生物對此給出的解釋是未曾收到相關立案調查通知。
哪些投資人可以起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下稱《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規定》)第18條,可以提起民事索賠訴訟的投資人為:在虛假陳述實施日及以後,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買入該證券,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後,因賣出該證券發生虧損,或者因持續持有該證券而產生虧損。第19條又從反面規定了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投資情形,包括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已經賣出證券,或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後進行的投資。
虛假陳述實施日不等於造假之日,理論上應略晚於造假之日,證監會調查結果出爐後,如認定長生生物存在虛假陳述行為,則可以根據行政處罰所認定的事實據以確認虛假陳述實施日。假設證監會所認定的虛假陳述與吉林葯監局查處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有關,則虛假陳述揭露之日應為2017年11月6日(長生生物就接受調查進行公告並被媒體報道之日),如與國家葯監局調查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記錄造假有關,則其揭露日應為2018年7月16日(長生生物就接受調查進行公告並被媒體報道之日)。
假設長生生物存在虛假陳述,並假設虛假陳述實施日為2017年10月3日,虛假陳述揭露日為2018年7月16日。那麼只有在2017年10月3日至2018年7月16日之間買入,並在2018年7月16日後賣出或者繼續持有股票的投資者才有權提起索賠之訴;2018年7 月16日之前賣出或者2018年7月16日之後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將不能提起索賠之訴。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在虛假陳述實施日之後買入,虛假陳述揭露日之後賣出但又有買入行為的投資者,是否有權提起索賠之訴,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但根據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寶安鴻基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再審案中的裁定,此種情況下的投資者無權提起索賠之訴。具體投資者是否可以提起索賠之訴參見下表:
此外,根據《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規定》第19條,明知虛假陳述存在而進行的投資,由證券市場系統風險等其他因素所導致的損失,或屬於惡意投資、操縱證券價格的也無權提起索賠之訴。
誰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證券法》第69條、第173條以及《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規定》第7條的規定,證券虛假陳述的責任主體包括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發行人、上市公司。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發行人或上市公司即使證明自己對虛假陳述沒有過錯或過失,也應當賠償受害投資者的損失。
第二類是發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合稱董監高)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第二類人員承擔的是推定過錯責任,即先推定他們對虛假陳述負有責任,但如果他們可以證明自身沒有過錯,則無須承擔賠償責任。據查,長生生物的董監高包括高俊芳、張洺濠、張友奎等在內共有16人。其中高俊芳身兼長生生物董事長、董事、總經理以及財務負責人多職。
第三類是證券服務機構,包括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承銷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估事務所等。證券服務機構承擔的也是推定過錯責任,先推定其有過錯,只有在他們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才可以免責。查詢上市公告可知,長生生物(其時名為連雲港黃海機械(002680,股吧)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保薦人和承銷商為浙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為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與長春生物重組項目及此後的持續督導的券商為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為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律師事務所為北京市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由於長生生物是長春生物借殼黃海機械而來,與虛假陳述關系更大的應是長春生物重組及重組之後證券服務機構。
我國目前司法實踐中,保薦人和承銷商承擔賠償責任的先例並不少見,在欣泰電氣(300372,股吧)證券欺詐退市案中,欣泰電氣證券的保薦人和主承銷商——興業證券(60137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即設立了5.5億元的賠付基金,用於先行賠付投資人的損失。但其他證券服務機構承擔責任的先例不多,目前只有藍田股份、*ST智慧證券虛假陳述兩個案件判決會計師事務所承擔賠償責任,尚沒有律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承擔賠償責任的先例。
第四類主體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包括發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中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和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證券服務機構中的直接責任人。過錯責任與推定過錯責任的區別在於舉證主體不同,在過錯責任中,要由受害投資者證明責任人有過錯,在證明不能的情況下,責任人無須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長生生物的工商信息,長生生物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為高俊芳、張洺濠、張友奎三人(持有長生生物股份比例:18.18、17.88、0.68%)。
鑒於四類主體承擔責任的歸責原則不同,對投資者來說,舉證責任最輕的是起訴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在發行人、上市公司有財力賠償損失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僅僅把發行人、上市公司作為被告。實踐中,將發行人、上市公司的董監高一並提起訴訟的也比較多見。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的責任主體可以向其他責任主體提起追償之訴。
去哪裡起訴以及損失如何計算
根據《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規定》第8條,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由被告所在地中級法院管轄。如果投資人起訴多個被告的,則由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中級法院管轄。長生生物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其地址為連雲港(601008,股吧)市海州開發區秦東門大街1號。
根據《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規定》第6條,投資人提起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訴訟,應提交虛假陳述行為人被有關機關進行行政處罰的決定書或者公告,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書。也就是說,虛假陳述證券民事案件的受理以行政或刑事處罰為前置條件。該要求一方面限制了投資者起訴的條件,另一方面在起訴後又降低了投資人的舉證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5月1日以後,我國實行了立案登記制度,只要當事人向法院提交了符合要求的起訴狀,法院無需審查,就應當立案登記。行政處罰前置的要求與立案登記制度顯然相悖,盡管如此,最高人民法院在(2018)最高法民申1402號裁定中指出,《虛假陳述民事賠償若干規定》已施行十幾年時間,較之制定該司法解釋時而言,目前證券市場等相關情況已發生一定變化,但該司法解釋目前仍然有效,在其未被廢止或修訂之前,其要求行政處罰前置的規定依然有效。
因長生生物已經公告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據此,投資者可以將該公告提交起訴法院,法院應當受理。但為了獲取更有利的證據,建議投資者等待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做出後,或公安機關對高俊芳等人的刑事處罰結果出來後再提起訴訟。
根據2018年7月2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長生生物投資人提起民事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應適用《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的三年,自證監會或其他有權機關做出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中較早的日期起算。
關於投資人損失的計算,根據《虛假陳述民事賠償若干規定》有關規定,虛假陳述行為人在證券交易市場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范圍,以投資人因虛假陳述而實際發生的損失為限。投資人實際損失包括:(一)投資差額損失;(二)投資差額損失部分的傭金和印花稅;(三)上述損失自買入至賣出證券日或者基準日期間銀行同期存款利息。
此外,如虛假陳述行為導致證券被停止發行的,則投資人有權要求返還和賠償所繳股款及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的利息。
希望能幫助到您!

Ⅵ 長生生物會被強制退市嗎 長生生物退市的股票

7月24晚間,上市公司長生生物發布公告稱將從7月16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長生生物更為「ST長生」,公司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在5%。

根據長生生物的公告,目前長春長生停止狂犬病疫苗生產及銷售。子公司所有產品已被暫停批簽發。除了百白破聯合疫苗、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責令停產外,公司經研究決定對公司其他產品也採取全面自主停產,以上生產車間在停產期間自查自糾,進行全面、徹底的整改。目前復產時間不確定。
長生生物稱,全面停產將對長生生物業績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7月24日,既公司被立案調查後,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高某芳等15名涉案人員被刑事拘留。長生生物「疫苗事件」不斷發酵,引發最高層批示,長生生物也已經遭遇7個跌停,自「疫苗事件」曝出至今,長生生物市值已經蒸發124億元。且跌停仍在繼續。
長生生物日前引發基金紛紛下調估值。目前在下調估值的機構中,東方基金下調的估值最低,下調至3.96元。東方基金3.96元的估值意味著長生生物還將面臨10個跌停板。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公司的估值調整隻是暫時調整,如果情況發生變化,基金公司或將重新調整估值。
長生生物距離退市有多遠?
高俊芳兒子張洺豪:該退市退市
最高層批示、公司停產、責任人被刑事拘留、股票跌停板數量不斷刷新,長生生物距離退市有多遠?
「長生生物有可能退市,重大違法違紀觸發退市。」一位市場人士說。
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認為,從2014年起,A股推出了強制退市制度。但該項退市制度,主要是對欺詐發行及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公司進行強制退市。實際上,長生生物在狂犬疫苗上面嚴重造假,其性質比欺詐發行嚴重得多。畢竟欺詐發行只是謀財,但在狂犬疫苗上面嚴重造假,這不僅是謀財,而且還是害命,這樣的公司應堅決將其退市。但奇怪的是,A股市場還不能以此為由直接將其退市。
如今,市場把長生生物強制退市的希望寄託在證監會對長生生物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問題的立案調查上,這其實是一種本末倒置。畢竟即便長生生物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這也不構成殺人罪,但在狂犬疫苗問題上嚴重造假,這是直接的謀財害命。二者性質孰輕孰重是顯而易見的。
而在財經評論人士朱邦凌看來,長生生物被強制退市的可能性不小。
其一,長生生物長春長生在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這個造假行為本身就是重要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其二,去年曾生產劣質兒童疫苗,但公司年報未披露,也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其三,長春長生涉及多起行賄,通過行賄地方醫院、疾病防疫部門,給予回扣方式推銷其產品,這種行為可能涉嫌構成重大違法;其四,媒體報道長生生物藉助陰陽合同上市,那麼長生生物可能涉嫌業績造假、欺詐上市。
對於退市,長生生物在7月23日就表示,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對於「疫苗事件」對公司的影響,高俊芳的兒子、長生生物副董事長張洺豪獨家回應新京報理財幫(ID:banglicai)時說:「(對公司的嚴重後果是)沒了,那還有啥?該退市退市。」他說,現在公司整體處於停產狀態。
富國基金、質押方興業證券等悲催踩雷
「如果退市,持有其股份的投資者、基金和券商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但是否給予退市的處罰,處罰的程度要看監管層的意見和決定,無法進行預測。」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說。
從踩雷基金來看,截止今年一季度,11隻公募基金持倉長生生物,持有數量占流通股比例為2.3%。
其中,富國天瑞強勢地區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倉數量最多,共計持有862.01萬股。長生生物同時也是該基金的第5大重倉股,占凈值比達到了4.38%。同花順數據提供的機構成本(估算)為17.08元。
此外,華泰柏瑞價值增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華泰柏瑞消費成長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持有65萬、30萬股,位列2、3位。分別為第6大重倉股和第10大重倉股,占凈值比分別為2.25%、1.80%。
悲催踩雷的還有質押方興業證券和平安證券,興業證券持有長生生物1.7億質押股份,目前來看隱患頗大。
隨著股價不斷下跌,長生生物大股東、控股股東的質押股份面臨平倉風險。中登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長生生物股權被質押了28%,其中大部分質押方為興業證券。
比如,長生生物副董事長張洺豪(董事長高俊芳之子),持有長生生物1.74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88%。包括7月23日補充質押的7336萬股,目前其已累計質押1.67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95.86%,質押方均為興業證券。
除了興業證券,平安證券也持有部分長生生物質押股份。長生生物大股東,蕪湖卓瑞創新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也在去年5月份,向平安證券質押了4943萬股股份,質押期為兩年。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按照質押日收盤價14.5元計算,預估此次補充質押的平倉線約在7元,長生生物預計4個跌停後,質押股份有平倉風險,張洺豪需要補充質押,不過目前的情況是,張洺豪95.86%的股份已經質押。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防止長生生物董監高賣出股票,深交所已經啟動了限售機制。查看細則意味著,在調查期間,高俊芳家族向證券公司質押的股權即使發生爆倉情況,證券公司也無法在二級市場賣出,只能尋求其他途徑。
評論
長生生物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可能性有多大?
財經評論人:朱邦凌
長生生物造假事件不斷發酵。在高層做出批示和派駐調查組後,長生生物已經成了「疫苗界三聚氰胺」,陷入了全民輿論漩渦。甚至長生科技官網也被黑客攻擊,並配圖「不搞你,對不起祖國的花朵」。
其中關鍵的是,長生生物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如果公司被監管部門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或移送公安機關,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那麼,長生生物在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後有沒有退市可能?長生生物會否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應該說這種退市可能性還是存在的,甚至可能性還不小。公告說,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那麼長生生物目前涉嫌哪些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呢?
其一,長春長生在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這個造假行為本身就是重要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證券法》涉及信息披露規范的主要是第63條和第193條。這些規定要求:發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准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可見,證券法上的信息披露違法主要包括三大類: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信息披露違法的表現形式實在太多了,種類和類別也各不相同。
長春長生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就涉嫌「虛假記載」。7月15日,國家葯監局發布通告,稱在飛行檢查發現吉林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嚴重違反相關規定。這個事實,恐怕就是長生生物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虛假記載」的主要依據。
其二,去年曾生產劣質兒童疫苗,但公司年報未披露,也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2017年11月,原國家食葯監總局通報,長生生物25.26萬支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符合標准」,要求立即停止使用不合格產品,責令上報2批次不合格疫苗出廠檢驗結果。「效價指標不符合標准」,即疫苗沒有免疫效果。 長生生物隨即公告,雖然百白破疫苗可能影響免疫效果,但對人體安全性沒有影響;「問題疫苗銷售收入只佔83萬元,對生產經營毫無影響」。
根據長生生物的公告,在被查之前該批次約25萬支疫苗幾乎已全部銷售到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2015年年報中,公司百白破批簽發量約562萬人份,位列公司在售6種疫苗產品之首,足見其重要性。公司在2016年、2017年年報中仍稱,長春長生目前在售產品包括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等。然而,2016年和2017年年報中,百白破這一重要疫苗產品的批簽發量卻沒有披露。另一個變化是,百白破也消失在近兩年的在售產品圖片列表中。直至近日,一紙行政處罰書揭開了百白破消失的秘密。然而,隨著立案調查時間的曝光,圍繞百白破的更多疑團隨之而來:百白破究竟是何時被檢驗出不合規的?百白破生產車間又是何時停產?作為公司六大疫苗產品之一,百白破停產為何沒有對長生生物近兩年業績帶來波動?去年10月至今,長生生物為何一直對此秘而不宣?上市公司是否涉嫌信披違規,值得追問。
其三,長春長生涉及多起行賄,通過行賄地方醫院、疾病防疫部門,給予回扣方式推銷其產品,這種行為是否涉嫌構成重大違法行為?
2017年,長生生物的推廣服務費為4.42億元,相比2016年翻倍。然而,在疫苗銷售的過程中,長生生物(長春長生)員工、經銷商捲入到了多起刑事案件中。他們通過行賄有采購許可權的相關部門,給予有關人員回扣的方式推銷疫苗產品。
據第三方軟體統計,涉及長生生物的法律文書中,「貪污賄賂」類案件最多,為20例。自2010年以來,長春長生銷售人員已涉及多起向地方醫院、疾病防疫部門負責人行賄的案件。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涉及長春長生的司法裁定書中,10餘起均是通過回扣的方式行賄,所涉及的疫苗則包括狂犬、水痘、乙肝、流感等多種;其中,72元/支的凍干狂犬病疫苗其回扣額高達20元/支。
其四,媒體報道長生生物藉助陰陽合同上市,那麼長生生物是否涉嫌業績造假、欺詐上市?
山東兆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長生生物有一起4000多萬元糾紛,它曾是長生生物在2015年的第一大經銷商。山東兆信一名已經離職人士透露,這起案件的數據山東兆信並不認可,「他(長生生物)上市時山東兆信做配合,做假數據。由此產生陰陽合同,做報表的時候幾家公司配合長生生物助力其上市。」
今年3月,滬深交易所對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制度進行了細化和明確,明確了上市公司因重大違法暫停上市、終止上市的標准、程序等事項,嚴格執行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制度。對重大違法行為全方位覆蓋,不姑息、不遷就,著力維護市場健康秩序。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已有5家上市公司確定退市。預計未來常規退市和強制退市將成為A股市場常態。

Ⅶ 長生人壽的股東介紹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
【公司性質】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是經中國政府批準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獨資金融企業。
【公司實力】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注冊資本金100億元人民幣,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全額拔入。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擁有國內領先的核心業務處理系統,全部業務實現了信息化管理。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擁有3000餘名從業人員,設有30個辦事處,分布在中國境內28個省會城市和兩個計劃單列市,並擁有長城國興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等10家控股子公司,經營網路輻射中國全境。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經過多年的不良資產處置實踐,鍛造了一支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業務服務】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面向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提供不良資產收購及代理處置業務服務;面向國內外客戶提供包括財務顧問、資產和項目評估及法律咨詢服務,為企業的項目投資、並購重組、經營發展等方面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和智力支持;在資產管理范圍內,進行企業上市推薦、債券和股票承銷,提供企業上市融資和債券融資服務。同時,公司還通過不斷創新金融產品滿足客戶新的需求。
【價值核心觀】以人為本效益優先 誠信至上 奉獻社會
【發展戰略】以不良資產經營管理為主業,形成具有投資銀行功能和金融服務功能、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性資產管理公司。積極創造條件實施財務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股份制改造,構築主營業務突出、服務功能獨特、產權結構合理、公司治理完善、內部控制嚴密、經營效益良好,具有市場開拓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金融服務企業,並擇機上市。
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
【公司沿革】創建於1889年的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以下簡稱「日本生命」),迄今已擁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創建初期,日本生命根據日本最早的死亡統計,成功地編制了保險費率表,並在日本最早實施了當時在人壽保險中尚未普及的「投保人分紅」。作為日本及全球最大的壽險公司之一,日本生命始終領導著日本壽險事業發展潮流。
【公司規模】日本生命不僅在日本家喻戶曉,同時也享譽世界。根據美國「財富」2012年排名,日本生命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74位,在保險行業中排名世界第7位,被公認為全球超大型金融機構。也是全球最大的保險集團之一。日本生命在2011年7月信用評級中獲得外部信用評估機構的高度評價,分別獲得信用評估投資信息中心AA等級的評價,標准普爾AA-等級的評價。截至2010年3月末,公司的資產總額已達49.83萬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為39,290億元),保費收入4.9萬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為3,837億元),投保客戶約995萬名,員工約7萬名。同時,日本生命還是日本證券市場的最大機構投資者之一。
【業務服務】日本生命在產品開發和客戶服務方面始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公司上下正全力推進實施「新綜合計劃」。所謂「新綜合計劃」,是指為了向客戶提供更高水準的服務,從提升易懂性、便捷性的角度,將「從保險的提案、承保到保險金等的賠付為止」的一系列服務流程進行再造。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從2008年10月起,日本生命開始銷售保障內容更為簡潔、易懂、充實的新產品「呵護未來」。此外,為順應每一位客戶的生活變化、確保向客戶提供長期而充實的售後服務,從2010年4月起,日本生命啟動了「持久深入服務」。今後,日本生命將持續以提供更為充實的客戶服務為目標,通過「新綜合計劃」開展各類工作。
【中國業務】日本生命為了發展中國業務,1985年設立了專門負責中國業務的「中國委員會」,之後,陸續在北京(1987年)、上海(1994年)、廣州(1998 年)各地開辦了代表處,向中國政府機構以及中國的各保險公司提供了人才教育和經營技術等協助。迄今為止,公司共接待了來自中國的研修生約408名,這些研修生們現已成為中國各保險公司的骨幹力量,活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此外,日本生命還通過日元貸款、植樹造林、贊助上演兒童音樂劇、向在日中國留學生提供獎學金贊助等,為中國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諸多貢獻。

Ⅷ 長生18人遭批捕分別是哪些人

7月29日報道,2萬股民周末無眠!長生18人遭批捕 130億市值蒸發

長生生物可以說是涼透了。

先是周五深夜證監會發布修改退市規定,將涉及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重大違法行為納入強制退市情形。

然後,深交所周末加班在周日下午2點20分左右發布微信內容,其中,對於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重大違法公司,堅決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

而剛剛,長春公安發布通告稱,對長生生物董事長高俊芳等18人提請批捕。

長春市公安7月29日公告稱,7月23日以來,經長春市公安機關開展偵辦工作,基本查明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涉嫌違法犯罪事實。

第2頁7月29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79條規定,長春新區公安分局以涉嫌生產、銷售劣葯罪,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高某芳等18名犯罪嫌疑人向檢察機關提請批准逮捕。

此次退市新規將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納入強制退市情形,拓展了退市制度的作用范疇。顯然,這次退市制度的修改,對過往那些對「五個安全」有所涉及的公司,也要倍加小心,投資者也要注意隨時而來的黑天鵝。

第3頁深交所表示,這實現了對重大違法行為退市的全覆蓋、無死角,充分體現了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理念和決心,對於進一步健全市場基礎功能,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提高投資者信心,培育理性價值投資文化,形成優勝劣汰、有序進退的市場生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下一步只待違法事實、「五個安全」情形進一步明確後,長生生物就可以進入退市程序,深交所將作出實施動作。

長生生物副董事長張洺豪(董事長高俊芳之子)表示,幾名高管的脫崗使公司立刻陷入癱瘓狀態,公司原本建設中的連雲港(3.68 +3.08%,診股)項目基地,也將大概率受到影響而停工。對於被外界質疑為「侵吞國資」的股權交易,張洺豪認為,僅從價格來質疑高俊芳「侵吞國資」是不公平的,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國企改制中「管理層優先」是較為普遍和正常的做法。對於「疫苗事件」對公司的影響,張洺豪說:「最嚴重的情況下,該退市就退市了。」

長生生物的疫苗門事件令持有它的投資者苦不堪言。

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長生生物共有股東2.48萬戶,比一季度末的1.82萬戶甚至有所增加。

長生生物被ST變身ST長生(10.60 -5.02%,診股)後,7月27日,ST長生走出第九個跌停,報收10.60元/股,市值蒸發近136億元,連續跌停的交易日里,成交量急劇減少,小散很難出逃。

第4頁已有不少投資者發起維權,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400位投資者發起維權,同時,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也收到了不少中小投資者的電話,投服中心表示對事件的發生極其關注,對上市公司發生這樣的事件痛心,對高俊芳等人的惡劣行為憤慨,對廣大接種疫苗的兒童健康十分擔憂。

投服中心表示,除廣大消費者作為直接受害者外,長生生物的中小投資者也是本次事件的受害者、受損者。由於中小投資者往往對公司治理的參與度不高,無法獲悉上市公司過多的內部管理信息,主要依賴公司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對上市公司進行日常經營管理。將高度關注長生生物股價走勢、資產質押和凍結以及公司發展態勢等情況,適時採取發函、參加股東大會、提起訴訟、公開發聲等措施,維護廣大中小股東合法權益。

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就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引發的投資者權益保護,聯合發表公開律師意見及徵集函表示,長生生物生產疫苗劣葯,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應依法向受害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因此,長生生物應主動設立賠付基金,以保證向受害者作出賠償或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