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融創股票股價2020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融創股票股價2020

發布時間: 2022-12-07 07:08:31

『壹』 融創商票貼現多少個點

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一年一度的「金九銀十」銷售旺季。在過去的兩個月里,是房地產企業相互染指的黃金時間。然而,剛剛公布的8月份銷售數據意味著今年將與往年不同。根據克而瑞數據,2021年8月,近七成的百強房企月度業績同比下降20.7%,其中26家同比下降超過30%。8月份慘淡的銷售數據無疑給「金九銀十」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融創14.3-22.5%
7月26日,融創中國再斥資回購公司股份。根據公告披露,於7月26日,融創中國以近3715.25萬港元回購股份170萬股,以每股21.75-21.9港元的價格回購了上述股票。回購當日,融創中國收盤下跌7.8%至21.80港元。另於7月20-23日,融創中國陸續回購了1170萬股。而在近期,融創中國的股價一直處於下跌當中,最低至20港元每股。
二、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在京、津、滬、渝、杭擁有眾多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項目,產品涵蓋高端住宅、別墅、商業、寫字樓等多種物業類型。9月6日「海南省引進外資項目洽談會暨簽約儀式」在北京飯店舉行。洽談會上,三亞市政府與融創中國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攜手引入國際IP打造旅遊產業生態圈,助推三亞市全域旅遊建設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同上所述2020年1月9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融創中國控股以市值1530億元位列第35位。2020年3月17日,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位列「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第5位。

『貳』 融創暴雷!40億債務展期!期房還能買嗎

近日,一條關於融創債務展期的消息在業內瘋傳,消息的主要內容是融創中國(股票代碼:01918.HK)對4月1日面臨回售的公司債「20融創01」提出2年展期。債務展期實際上就是指債務延期,是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達成的協議,簡單點來說就是現在還不起債,延期再還。

據了解,這筆債券本金為40億元人民幣,票息為4.78%,將於2024年到期。公司計劃在回售日後20日內支付利息並分期償還本金直到2024年4月支付完畢,並且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表示將為這筆債券提供無限連帶責任擔保。然而據了解,大部分債權人並不接受這個延期方案,融創也將在近期與債券持有人召開溝通會,商討展期方案,所以這個方案目前也不是最終版本。

融創進行債務展期其實也就事實上宣告融創正式暴雷了,受此影響 ,融創中國股價連續兩日下跌。3月24日,融創中國股價報收5港元/股,跌幅為16.67%。不過「20融創01」有所反彈,漲幅為16.75% 。雖然孫宏斌個人連帶責任擔保體現了十足的償債意願,也說明了公司實控人的擔當以及對未來市場回升的信心,但是看到利息都要晚20天才能湊齊體現了極大的償債壓力。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融創中國稱,主要是由於2021年處置貝殼股票投資損失。同時,受去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嚴峻的環境影響,集團2021年的銷售收入有所降低且毛利率下降,以及計提存貨減值、應收款項等預期信貸虧損撥備有所增加等綜合因素所致。

從去年至今,陸續推動債務展期的房地產企業,數量已達到20餘家。而本來應該是上市房企集中披露前一年年度報告的3-4月份,截止目前,已經有包括新力控股、融信中國、世茂集團、融創中國、中國恆大、佳兆業等6家房企宣布延期刊發經審核的2021年年報。這些房企對年報難產的原因說辭各異,但關鍵點都是審計這一門檻難按時達成,或因疫情,或因更換核數師。

其實各大房企暴雷或躺平在近兩年來看實在不是什麼稀罕事,估計大家看到相關新聞都已經習以為常,但是像融創這樣具備很強產品力和千億市場規模的房企,不能倒下,也不應該倒下。目前,民營房企的困境並非孤例,除了企業自身開啟資產出讓、債務展期、引入戰投之外,政策調控的滯後性,是導致融創等房產巨頭陷入險境的最大原因,加上如今的疫情大環境,更加劇了這種滯後性。也許只有實施實質性現行政策,才能根本解決行業難題。

最後說一點,房企的債務經營危機無疑讓現在買了期房的未來業主們十分擔心,房地產的頹勢目前看來短時間內很難扭轉,尤其是部分人之前預計今年往後房產行業會「復活」,現在還持有這種想法的應該不多了,建議有購買期房想法的還是優先選擇央企、大型企業吧。

『叄』 融創服務終止收購第一服務控股約32.22%股權

今日(1月3日)下午,融創服務(01516.HK)發布公告稱,終止收購第一服務控股(02107.HK))約32.22%股權。

公告顯示,根據控股股東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由於未能在2021年12月31日或之前達成正式協議,控股股東股份轉讓框架協議已自動終止,管理層股份轉讓協議及鼎暉股份轉讓協議亦已因此終止。

融創服務公告截圖

對於終止原因,融創服務在公告中稱,自2021年10月7日各方訂立股份轉讓協議後,融創服務立即開展了對第一服務控股的盡調工作,且要約人已將收購事項及要約所需的全部資金人民幣22.67億元存入與財務顧問共同監管的賬戶。

在此期間,第一服務控股的關聯方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代置業)於2021年10月26日發布的《有關於2021年到期的12.85厘優先票據之更新》、於2021年11月1日發布的《1.相關款項未獲支付對其他融資安排之可能影響;2.撤銷派發2021年中期股息之建議;及3.繼續暫停買賣》、及於2021年11月5日發布的《委任財務顧問及繼續暫停買賣》等一系列公告,提及當代置業到期票據相關款項未獲支付,並因此已導致(或可能導致)其須加快償還若干其他現有重大融資安排款項,及撤銷派發2021年中期股息等。

當代置業發生的流動性問題,對第一服務控股來自當代置業業務的可實現性與可持續性、及對當代置業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均直接造成了重大不確定性。

基於上述情形,融創服務與控股股東賣方就交易對價根據實際情況變化進行的調減、及交易安排的相應調整等事項共同進行了協商,經協商調整後的正式協議控股股東賣方已書面表達無異議。然而,控股股東賣方於2021年12月31日突然推翻雙方就交易對價及相關交易安排已達成的共識,最終導致正式協議無法於最後終止日完成簽署。

此前的2021年11月1日,融創服務與第一服務控股發布聯合公告,稱於2021年10月7日,要約人訂立控股股東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管理層股份轉讓協議及鼎暉股份轉讓協議。根據該等股份轉讓協議,要約人有條件同意收購合共3.22億股股份,占第一服務控股於本聯合公告日期全部已發行股本約32.22%,總對價約為人民幣6.93億元,每股股份的對價為2.15元。

今日,第一服務控股有限公司公告,應公司要求,公司股份將自2022年1月3日 (星期一)上午九時正起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短暫停牌,以待刊發有關本公司的內幕消息及根據公司收購及合並守則發出的公告。

截至今日收盤,融創服務股價報6.96港元/股,跌幅為12.45%,最新市值為214.70億港元。

『肆』 融創中國4月1日起停牌了,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伍』 融創中國發布公告將停牌,這究竟是怎麼了

目前融創其實走了很多彎路。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掌控出現偏差。2020年,土地政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線和主要城市住宅用地供應比例大幅增加,這已經是一個明確的信號。接下來對房企高負債的三條紅線以及後續的一些調控政策,進一步傳遞了政府的堅定決心。融創即將停牌,對整個房企影響巨大。對於融創中國來說,雖然融創中國曾經買過萬達的各個產業,但這並不代表融創中國的現金流沒有問題。

受此影響,公司股票自4月1日起停牌。公司表示,需要更多時間完成審核工作,原因是近期國際評級機構對公司降級導致的海外貸款相關問題,以及子公司融創地產國內公募債券延期。過去兩周,惠譽評級、標准普爾。標普全球評級公司和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都下調了融創的評級,理由是擔心該公司的流動性和再融資風險。

『陸』 孫宏斌炒股賺了幾千億

96億,對於融創股價的上漲,有三個高於預期。 首先,融創將兩檔的檔位由「綠色」降至「黃色」。截至2020年末,金融創新凈負債率為96%,無限制現金短債比率為1.08,不含預付款項的資產負債率為78.3%。融創按照「三條紅線」的調控標准,直接從「紅檔」降為「黃檔」。 二是融創在業績層面全面超預期。花旗發表研究報告稱,融創中國去年各方面業績均勝預期,評級為「買入」,目標價為46.8港元,認為盈利增長穩健。 三是對孫宏斌在業績會上講話的樂觀預期。孫宏斌表示,2020年實現銷售業績沒有挑戰,現在底層的邏輯變了,融創有非常大的優勢,現在是優秀企業的黃金時代。
拓展資料:1.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股份公司出具的所有權證書。它是股份公司向每位股東發行的一種證券,作為持股憑證,用於獲得股息和股息。股票是資本市場上的一種長期信貸工具,可以轉讓,可以買賣。股東可以憑借它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經營失誤帶來的風險。每股代表股東對企業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股代表公司的平等所有權。各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所持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組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主要的長期信貸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出資。
2.股票是證券的一種,是股份公司募集資金時向出資人發放的股票憑證,代表股份公司持有人(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份也是收購企業業務的一部分。能與企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 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性權利,如出席股東大會、表決、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股息利差等,也分擔公司誤操作的風險。獲得經常性收益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股利支付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益的主要來源。

『柒』 融創中國稱4月1日起停牌,此舉釋放了哪些信息

融創於4月1日在中國暫停交易。會有什麼影響?融創股價周二早盤一度下跌22%,至3.85港元。迄今為止,今年以來已下跌逾60%,成為2010年上市以來第二大單日跌幅。融創股價下跌9.9%。這家去年銷售業績排名全國第三(5677.2億元)的民營房地產公司,此前曾表示,由於公司評級下調和國內債券延期帶來的不確定性,將推遲公布財報。總部位於天津的融創昨晚表示,無法在本月底或之前公布2021年業績。

原本預計會推高地價,製造地王,抬高房價。這里不能不提的是,融創旗下的推廣團隊未能把關錄用,為深炒房平台、安平台、東關平台使用了一個著名的平台人。這是融創明顯衰落的開始。接下來在全國各地進行了數百億的大規模拿地,同時終止了與合作多年的萬達的酒店管理關系。此時,流動性危機已經暴露。

『捌』 從「摔杯」成交到撕毀協議,負債9971億的融創也沒錢了

最近,房地產商的日子都不太好過。恆大和寶能集團的債務危機持續發酵,而在2021年中期業績交流會上剛剛豪言「除了我們以外都有可能暴雷」的融創董事會主席孫宏斌,轉身就撕毀了和萬達的酒店管理協議。看上去,總負債高達9971億的融創中國並不像孫宏斌說的那樣「寬裕」。

9月10日晚間,萬達酒店發展(00169.HK)公告稱,9月10日收到來自融創中國(01918.HK)的通知。通知稱,融創中國已經通知萬達酒店發展,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及融創中國商業戰略的調整, 將終止與萬達酒店發展簽署的有關由融創集團持有且由萬達酒店發展管理的21家酒店的管理協議。

根據公告,這21家酒店中包括19家正在運營的酒店和2家正在建設且尚未開始運營的酒店。

萬達酒店表示,公司與融創中國目前正就有終止的後續安排及對於萬達酒店的潛在補償進行協商。

從公告看,這是融創中國單方面撕毀了和萬達集團的酒店管理協議。

從「摔杯」成交到撕毀管理協議

這筆合作交易要追溯至2017年。

2017年7月10日,萬達和融創中國雙雙宣布,旗下13個文旅項目按照注冊資本的價格作價,加上76家酒店,打包以632億元賣給融創。其中文旅項目以295.75億元轉讓91%股權,酒店項目以335.95億元全部轉讓。

不過,9天之後,2017年7月19日,融創又把富力地產拉進這筆交易,因為孫宏斌只想要萬達文旅資產背後的4.5萬畝土地儲備(數據引自經濟觀察報2017年7月報道),至於酒店,孫宏斌拉來了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不過,兩方「相親」變成3P(Partner)交易,而且據媒體說新加入的壓價厲害,萬達老王甚至在會議室里憤怒摔杯。

但是,憤怒也好,摔杯子也罷,大家還是要做生意的。最終,三家還是聯姻成功,融創以438.44億元收購萬達13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而富力地產以199.06億元收購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權。

到2017年11月14日,萬達酒店發展(00169)的公告再次調整了三方的交易內容,具體內容為:萬達向富力地產出售54家酒店(包括52家已開業酒店和2家建設中酒店),向融創出售7家已開業酒店以及18間建設中酒店。也就是說,最後, 融創不得已還是收了25家萬達酒店。

按照前述交易價格計算,單家酒店平均2.5億元人民幣,則融創接手的25家萬達酒店收購價大約為60億元人民幣。

此次融創撕毀這筆酒店管理協議,當然跟疫情重創酒店業務有關,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酒店營收卻越來越糟糕。但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三條紅線」壓力下,融創除了要降低負債率,也面臨降低整體負債規模的巨大壓力。從融創不惜撕毀與萬達的協議、寧肯賠償違約金看,融創的減債壓力非常大。

沉重的負債

說到底,還是融創兜里的現金不太夠用了。

2021年半年報顯示,融創中國總資產為12054.53億元,總負債為9971.22億元,資產負債率82.72%,比2020年末下降了1.24%。

截至2020年末,融創中國總資產為11084.05億元,總負債9305.75億元,凈資產1778.3億元,資產負債率83.96%。

從2015年的960億元總負債,到2021年近萬億總負債,融創中國用了不到6年時間,將負債規模擴大了10倍!這些債務最終的風險承擔者當然都是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

從「三條紅線」要求看,截至2021年6月末,融創中國凈負債率約86.6%,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約為1.11,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約為76.0%。3條紅線中,融創勉強達標了兩條,但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仍然踩「紅線」。

非受限現金短債比雖然暫時達標,但並不安全。截至2021年6月末,融創手持非受限現金1011億元,但短期有息負債高達910億元,流動性捉襟見肘,稍有不慎就會再次踩線。

從過去3年看,融創利息支出高達146億元、260億元和152億元,2021年上半年利息支出高達131億元,但上半年凈利潤只有120億元,還不夠支付借貸利息。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孫宏斌在中報業績會上表示,「要在三年內將融資成本從目前的8%左右降到5%以內」,這個願望當然很美好,但負債率如此之高,評級降不下來,房地產融資成本只會越來越高。

更重要的是,未來的房地產銷售趨勢並不樂觀。孫宏斌在2021年中期業績會上坦言, 「下半年的市場壓力比較大,整個信貸市場資金比較緊張,今年下半年的銷售壓力很大,預計下半年市場還是會比較慘烈的。」

面對上萬億的負債,孫宏斌的豪言壯語「除了我們以外都有可能暴雷」除了給自己壯膽外,似乎沒法說服投資人。自2020年初以來,融創中國的股價已經下跌了60%,目前還沒有止跌的趨勢。

隨著恆大、寶能等巨頭債務危機的發酵,過去幾年擴張更猛的融創是否能獨善其身,恐怕也要打一個大問號。

『玖』 融創杠桿降至「黃檔」!孫宏斌:不調控,這個行業沒法干

又到房企年報季,融創中國交出了這樣一份答卷:


2020營收2305.9億元,同比大增36.2%,歸凈利潤356.4億元,同比大增36.9%。到2020年底,融創在手現金1326億元,短期債務較同年中期大幅下降34.9%。按照「三道紅線」,融創半年內從紅檔變黃檔。


所有數據都在透露四個字:逆勢上揚。


2020全球經濟受到疫情的深度沖擊,房地產行業也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跌宕起伏,過去一年,融創到底做對了什麼?


俗話說得好,選擇比努力重要,房子賣得好,不如拿地拿得好。


分析融創財報可以發現,融創土地儲備約78%位於一二線城市,22%位於強三線城市。其中最大的倉位是杭州、重慶、武漢、天津等強二線城市,佔比達到65%,遠超一線城市(13%)、強三線城市(22%)。


最近兩年,一線城市的調控愈發嚴厲,三線城市不溫不火,唯有強二線城市一片長虹,重倉二線城市的融創正好站在了風口上。


更重要的是,在重倉一二線城市的情況下,融創的平均土地成本僅約4270元/平方米,這種成本控制能力讓人羨慕。


優質土地+低成本地價,這樣的融創,不當學霸才怪呢!


01

盈利增而負債降,主業更穩固


先來說個題外話,今年的電影春節檔空前火爆,你看了哪幾部?


除了催淚溫情的《李煥英》,《刺殺小說家》這部國產奇幻電影也口碑頗高,甚至被評為近年最成功的國產奇幻電影之一。雷佳音、大冪冪、佟麗婭等人氣演員出演,豆瓣評分7.0,是春節檔電影第3高。


但是你知道么,這么一部奇幻電影也有開發商融創的手筆。今年春節檔,融創文化參投的影片《刺殺小說家》、《熊出沒·狂野大陸》,分別收獲超9.83億、5.75億的票房。


現在的開發商已經不甘心只和鋼筋水泥打交道了,就像大佬融創, 在地產、物業服務、文旅、文化等六大產業廣泛涉足,帶來驚喜不斷。


2020年, 融創錄得合同銷售額5753億元 ,雖然和當初6000億元的小目標差一點,但也穩居行業第4。此外,融創在核心城市繼續保持領先優勢,更在 杭州、重慶、武漢、天津 等12個全國重點城市銷售金額排名第1。


行業大變局之下,融創能hold住頭部排名,更顯示出它深厚的主業基本功。


俗話說,疾風知勁草。融創能取得如此不錯的年度成績,實在難得可貴。我扒拉了下財報,發現了融創進步的秘訣。


去年融創的加法做得很好。


2020年融創逆流而上,賺錢能力更進一步。2020年全年, 融創錄得營業收入2305.9億元,同比增長36.2%;歸母凈利潤356.4億元,同比增長36.9% ;繼2019年之後,再次創下 歷史 新高,攀上營收2000億+、歸母凈利潤300億+的新高峰。


圖片源自:融創中國


近年大火的「現金為王」這一黃金原則,融創也 死死拿捏住了。到2020年底,融創在手現金1326億元 ,非受限制現金超額覆蓋短期債務,流動性充裕; 短期債務較同年中期大幅下降34.9% ,現金流更加從容安全。


賺錢+++之外,也要給自己減負啊。所以融創也做起了減法。


2020年,融創用了半年時間從「三道紅線」全踩的紅檔,跳級到只踩中一條的黃檔:到2020年底,融創的凈負債率同比下降76個百分點至96%;非受限現金短債比提升至1.08,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降至78%。按照「三道紅線」標准,融創已降至黃檔,償債風險進一步降低。


融創中國行政總裁汪孟德強調,到2023年公司的債務指標還會持續優化,最後一個指標會在2022年提前完成。


此外,融創也在打算積極規劃未來,布局更長遠的主業版圖。截至2020年底, 融創土地儲備約78%位於一二線城市,平均土地成本僅約4270元/平方米 。2021年,融創全年可售貨值預計超過9000億,其中超過78%位於一二線城市。


圖片源自:融創中國


這給足了投資人安全感。畢竟最近集中供地政策驚動房圈,重點城市一年三次拍地的消息讓人心驚肉跳。但相比其他大部分小夥伴,相信融創的底氣會更足一點。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嘛。在土拍改革正式槍響前,融創已提前占據了一個好起跑位。


難怪申萬宏源(香港)在研報中給出融創高度評價:「融創中國堅持深耕一二線,以逆周期擴張策略,成功在15-17年逆勢加杠桿擴張,並藉以並購擴張的標簽優勢,打造了厚實優質土儲以及低廉土地成本的強大優勢……預示後續銷售和業績量質提升,同時隨業績集中釋放,凈負債率望顯著下降、帶動融資成本下行,形成錦上添花。」


02

跨界融創的百變與野心


今年春節期間,融創是最讓我驚喜的開發商了。即使不在售樓處,也能聽到它的名字:「一起來融創滑雪啊!」


尤其最近兩個月,已經好幾個小夥伴說要去融創滑雪了。蓋房子之外,融創玩轉文旅這一新技能被越來越多人看到了!


不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口口相傳,融創的努力在財報中也能看到。在融創文旅眾多產品業態中,融創冰雪依託四季運營優勢,已完成市場提前卡位,目前布局全國18個城市,規劃18個滑雪場,其中7個滑雪場已開業,總接待333萬人次。甚至,融創已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室內冰雪運營商。


融創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廣州融創雪世界


與此同時,融創整合已創立二十餘年的超級冰雪IP—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打造集室內、室外於一體的冰雪 娛樂 度假目的地。


融創押注的冰雪IP 前景可觀。大家知道,我國正在籌備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近年也在大力發展冰雪經濟,相信冰雪度假產業會越來越火爆,到時融創憑借頭部優勢,盈利能力或將大大提高。



融創在財報會中透露,截至目前,融創中國文旅項目已在國內39個城市落地。2020年度,融創中國實現文旅城建設及運營收入38.79億元,同比增長36.11%,佔到集團總營收的1.68%。


無錫融創文旅城


在上次業績會中,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說:「在融創看來,文旅業疫情後會反彈。這個行業是供給側的問題,需求遠遠沒有滿足。」


從今年春節期間大家的觀影、滑雪熱情來看,確實如此,我國文旅行業的蛋糕還很大,融創文旅有望成為集團的營收貢獻大戶。中信建投預測道:「未來文旅板塊將成為公司多元化布局的主力軍。」


另外,融創「地產+」版圖去年實現大擴張,去年下半年集團將旗下融創服務推上港交所,並取得亮眼成績。到2020年底,融創服務在管建築面積達到1.3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5.1%。合約建築面積達到2.6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7.2%,處於行業上游水平。


融創服務也越來越能賺錢了 ,2020年度,融創服務收入46.23億元,同比增長63.5%;歸母凈利潤6.2億元,同比增長130%。公司整體毛利率為27.6%,同比2.1個百分點,毛利率水平在行業內處於前列。


03

孫宏斌:不調控的話這個行業沒辦法幹了


2020年度的財報業績會中,孫宏斌金句頻出。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行業調控,孫宏斌說: 「我是支持調控的,不調控的話這個行業沒辦法幹了,不調控的話房價和地價都要上天了。 不調控的話,對開發商來說地價比房價漲得快,賺不了錢。老百姓也買不起,不調控對誰都沒好處。」


他進一步解釋原因道:「 房地產的錢占整個金融體系的30%以上,如果加上其他行業用房地產做抵押的,就達到50%以上。如果這個行業不調控,對金融系統的影響太大了 。而且這也涉及到老百姓的幸福感,所以中央調控樓市是這兩個邏輯。」


簡簡單單的大白話,和孫宏斌一貫的直率爽朗的作風一樣。孫宏斌還笑言: 「三條紅線以後就不用擔心我的負債率了,現在央行管著呢 。」



說到集中供地新規,孫宏斌也很從容。他認為,要增加土地供應量,讓它變得更加透明,這是好事。一次出讓20-30塊地,利好規模大的企業,他們就可以一次報20塊地。


在孫宏斌看來,行業發展還早著呢,這個行業在往前走,城市化率還有20個點,市場需求非常大。今年新房銷售市場預計18萬億元,長期20萬億元也沒問題。


孫宏斌還講了一下自己對集團的期望。他說,未來融創還要靠地產作為核心主業,快速賺錢,要增加權益金額,追求高質量的、有利潤的增長。另外,文旅也是非常好的生意,融創要把文旅做好,2021年目標是會員做到1個億。


最後,孫宏斌貢獻了一個刷屏金句,我估計也是這個財報季的全場最佳:「現在這個行業是在一個全新的邏輯下,優秀企業會迎來自己的盛世年華。」


他說,頭部企業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並預言2年以後會看到個別企業暴雷,很多企業要出清了,市場集中度會再次提升,頭部企業會佔到30%-40%。



疾風知勁草,在不平靜的2020年,融創「地產+」業務反而蓬勃鋪開,展示了作為開發商的深厚功力,和不只是開發商的驚喜成績和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