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誰知道股票相對強度怎麼看
您好!有一個專門看股票相對強弱的指標,叫做RSI,您可以用這個指標來分析,也可以通過疊加大盤指數來看股票是強於大盤還是弱於大盤。
相對強弱指標RSI應用原則:
1.白色的短期RSI值在20以下,由下向上交叉黃色的長期RSI值時為買入信號。
2.白色的短期RSI值在80以上,由上向下交叉黃色的長期RSI值時為賣出信號。
3.短期RSI值由上向下突破50,代表股價已經轉弱。
4.短期RSI值由下向上突破50,代表股價已經轉強。
⑵ 關於股票相對強度公式
RSI相對強弱指標,而MADBQR是對比強弱指標,不是一回事!!!一個是自己本身,一個是與大盤對比!!!
MADBQR
是 MA+DBQR MA 是平均的意思!! 比如5日平均線是 MA(c,5)
DBQR 是對比強弱的意思!!
實際上是看個股與大盤的線是相同,還是相逆!!!
給你個參考看一下,估計會明白!!你上面的公式應該是一種變種的公式!!!
下面是一個整體,連在一起看,也就是這指標一共是4條線!!!
對比強弱(DBQR)
指標概述
對比強弱(DBQR)指標實際上是從變動率指標(ROC)改進發展而來的。該指標是通過分別計算大盤和個股的變動率指標,再將兩者進行比較,得出該股相對於整個大勢的強弱狀況。
計算公式
1.指數強弱線(DB)=(大盤收盤指數-N日前大盤收盤指數)/N日前大盤收盤指數
2.個股強弱線(QB)=(收盤價-N日前收盤價)/N日前收盤價
3.MADBQR1=QB的M1日簡單移動平均
MADBQR2=QB的M2日簡單移動平均
MADBQR3=QB的M3日簡單移動平均
4.參數N=5,M1=10,M2=20,M3=60
應用法則
1.QB向上金叉DB,表明個股強於大盤,是買進時機;QB向下死叉DB,表明個股弱於大盤,是賣出時機。
2.當QB與DB有較大偏離的時候,如果QB能夠快速,並且幾乎垂直地向上穿越DB,則是一個較好的買進時機。
3.當QB與DB有較大偏離的時候,如果QB能夠快速,並且幾乎垂直地向下穿越DB,則是一個較好的賣出時機。
4.如果QB與DB同時快速向上穿越三條均線,表示大勢轉暖,該股有跟隨走強的趨勢,可買進。
5.如果QB與DB同時快速向下穿越三條均線,表示大勢轉弱,該股有跟隨走弱的趨勢,可賣出。
注意要點
1.DBQR指標是一個短線指標,因此其買賣信號過於頻繁。投資者在使用時應配合其他輔助技術分析指標。
{{{{{{{{{{{{{你要是需要的話,我可以編好傳給你!!!))))
⑶ 個股的相對強度指標:即該股票的價格除以當天股價指數,這個怎麼計算
遇到志同道合的了,你說的這個問題我考慮過。你說的這個很簡單,可惜要麼作者表述不清,要麼翻譯的不好,要麼作者水平有問題,所以讓人糊塗。
演算法就是:個股=收盤價/指數收盤價
編進股票指標寫法為:「個股相對強度:close/indexc」。這只是個股針對大盤的相對強度,也可以把indexc,也就是大盤收盤價換成個股所在板塊或股票群指數的價格。
例如:個股相對強度:close/(板塊指數代碼)
這個指標編好後會有一條比率線,也就是不斷變化的分數值,當這個比率線上升時,分子市場就比分母市場強。當這個比率線下降時,分母市場較強。也可以在這條線上畫趨勢線來判斷整體比率線是否處在強勢。
但這個指標無法讓板塊中個股互相比較哪個相對更強勢,所以這種簡單的比率分析我認為更適合應用到具有一定規模的指數上更合適,例如金屬指數/上證指數。
這種簡單的比率分析體現出個股比指數強勢的意義不大,你會發現好多都比指數強,讓你難以比較,我認為在一群股票中,在所有比指數強勢的個股中挑出一個最強勢的還比較有用。這種方法我找到了一種,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給我留言。
⑷ 怎麼計算股票的強弱指標
強弱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RSI=100-[100/(1+RS)]
其中 RS=14天內收市價上漲數之和的平均值/14天內收市價下跌數之和的平均值
舉例說明:
如果最近14天漲跌情形是:
第一天升2元,第二天跌2元,第三至第五天各升3元;第六天跌4元 第七天升2元,第八天跌5元;第九天跌6元,第十至十二天各升1元;第十三至十四天各跌3元。
那麼,計算RSI的步驟如下:
(一)將14天上升的數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總共上升16元除以14得1.143(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二)將14天下跌的數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總共下跌23元除以14得1.643(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三)求出相對強度RS,即RS=1.143/1.643=0.696%(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四)1+RS=1+0.696=1.696;
(五)以100除以1+RS,即100/1.696=58.962;
(六)100-58.962=41.038。
結果14天的強弱指標RS1為41.038。
不同日期的14天RSI值當然是不同的,連接不同的點,即成RSI的軌跡。
⑸ 如何看 股票 相對強度
股票的相對強度實際上就是股價與大盤的相對強度。股價的漲跌與大盤密切相關,脫離大盤我們無法得出股價走勢的強與弱。而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個股的強勢才是先介入的必要條件。那麼如何觀察股票的相對強度呢?
至於這個「相對強度」的指標可以這樣設計:
相對強度指標=股價/大盤指數×100
比如在某年某月某日。股價是5元而上證指數是1000點,那麼該日的「相對強度指標」就是5/1000×100=0.5。這個指標乘以100是為了將數據擴大100倍,看起來更直觀一些。
如何觀察股票的相對強度:
我們可以配合疊加的K線圖來分析「相對強度」指標走強的態勢。
第一、如果每次大盤回落的時候股價的回落都比大盤少。這表明有主力在護盤,而且是老主力。如果是新主力的話一般會想法買到更低價位的籌碼甚至會將股價順勢打下一個台階。
第二、大盤回落的時候股價小幅回升。要麼是新主力建倉,要麼就是機構一次性買單。但光靠「相對強度」指標是無法區別的,我們必須藉助於盤中的即時分時圖來進一步確認。
第三、大盤上升的過程中股價比大盤漲得更多但不是暴漲。基本上可能判定是某張市場上的大買單,絕非主力在運作。一次性的機構買單在大盤回升的過程中往往會以比較著急的架勢搶籌碼。但由於這類單子不會護盤,因此大盤一旦回落股價的回落也會非常快。
第四、股價遠遠走強於大盤,個股獨立於大盤走出連續上沖行情。這是主力進入拉升階段,但還須確認新老主力的差異。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⑹ 圖形分析之相對強度
上一回我們主要討論了日K線圖中的大量,實際上是特指那種持續性相當短的類似於脈沖式的放量過程。通過對於一些大量的研判,我們對盤中主力的情況作了一些了解,比如主力是不是已經滿倉,是不是還有多餘的資金等等。但僅僅靠這一些分析手段還是很不夠的,還無法作出投資決策。
現在我們進入到圖形分析的第二步:觀察股票的相對強度。
所謂 相對強度 實際上就是股價與大盤的相對強度。比如在某一段時間內,股價上漲二成而大盤上漲卻只有一成,那麼股價的走勢就強於大盤。其實股價的漲跌與大盤密切相關,因此如果脫離大盤而單獨地分析個股的走勢其實是有點不著邊際的,也就是說脫離大盤我們根本就無法得出股價走勢的強與弱。而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個股的強勢才是先介入的必要條件。
對於個股和大盤的相對強度,也許我們很容易就會想到簡單的比較,即分別比較某一段時間內個股和大盤的漲跌幅度。從結果來說是對的,但這種方式比較粗獷,其最大的不足是忽略了整個時間段內的連續性。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個股股價相對於大盤的走勢並不是一個永恆的比例,也許最後的結局是個股比大盤多漲了一成,但在周期內很有可能股價會有走弱於大盤,而這正是我們所要關注的細節。因此我們應該計算每一天相對於基準日的漲跌幅度,這看上去似乎相當困難,但可以讓電腦軟體來幫我們完成這件事。
現在絕大多數的行情分析軟體都有一種叫做添加技術指標的功能,通過這個功能我們可以將自己創設的技術分析指標輸入到軟體中,然後軟體就會象計算KD指標一樣完成我們新設定指標的計算並清晰地顯示在電腦屏幕上。
至於這個 相對強度 的指標可以這樣設計:
相對強度指標=股價/大盤指數100
比如在某年某月某日。股價是5元而上證指數是1000點,那麼該日的 相對強度指標 就是5100=0.5。
這個指標乘以100是為了將數據擴大100倍,看起來更直觀一些。
當我們創設了這個指數並通過軟體顯示出來以後就會發現:對於任何一個個股來說,其對應的 相對強度 指數的走勢絕不是一根直線,說明股價與大盤的走勢是不會完全一樣的。如果這根指標線上行,股價就走強於大盤,如果指標線下跌則股價走勢弱於大盤。
當我們打開日K線圖並選擇 相對強度 指標後,我們對該股的相對走勢已經一目瞭然,在哪一段時間內走勢強於大盤,而在哪一段時間內又弱於大盤。
行情分析軟體中還有一個股價疊加顯示的功能,即在K線圖上疊加另外一家個股的K線圖,也可以疊加指數。
現在我們的K線圖上,上面是個股與大盤指數的疊加K線圖,中間是 相對強度 指標圖而下面是成交量圖,這才是一張完整的行情分析圖。
上次我們用了一次最下面的成交量圖,為了分析那些脈沖式的大量,今天我們要用上面兩張圖:股價與指數的疊加圖和 相對強度 指標圖。
⑺ rps股票指標
RPS指標的意義就是該股的月漲幅超過其他90%的股票的漲幅 一、RPS指標是怎麼樣的? 比如,如果某個市場共有100隻股票,若某個股票的月漲幅在100隻股票中排名第10位,那麼該股的RPS值就是: (1-10/100)*100=90。 RPS指標的意義就是該股的月漲幅超過其他90%的股票的漲幅。通過這個指標可以輕松地體現個股股價走勢在同期市場中的表現相對強弱。RPS的值介於10-100之間,在過去的一年中,所有股票的漲幅排行中,前1%的股票的RPS值為99至100,前2%的股票的RPS值為98至99,以此類推。 二、rps的數學原理是什麼? 歐奈爾RPS指標的標准原始定義請您閱讀歐奈爾的《笑傲股市》。歐奈爾RPS指標可能是歐奈爾CANSLIM系統里最難理解的內容。我自己也曾經琢磨研究了很長時間。歐奈爾的股價相對強度RPS,介於1至100之間。過去一年當中全部股票的漲幅排行榜中,前1%的股票的RPS為99至100,前2%的股票的RPS為98至99,依次類推。歐奈爾發現,每年股價表現好的美國上市股票,在股價狂飆前的平均RPS為87。 三、股票的rps值選股意義 1、歐奈爾RPS曲線的標準定義為一年的時間,也就是250個交易日的RPS,當然時間周期是可以自己定義調整。 2、RPS指標的意義就是該股的月漲幅超過其他90%的股票的漲幅。通過這個指標可以輕松地體現個股股價走勢在同期市場中的表現相對強弱。 四、股票的rps值計算公式 RPS里一個核心的公式是EXTRS:(C-REF(C,N))/REF(C,N);這個公式的具體意思是該股票(收盤價-N日前的收盤價)/N日前的收盤價,N為自行設置的時間周期。隨後將市場內的股票(一般剔除次新股,因為新股上市一般都是連續漲停,如果納入容易導致指標失真)按照N日的周期進行排序,RPS越高代表著在N日周期內,該股票的漲幅就排在市場的最前列。
⑻ 股票相對強度指標與相對強弱指標有什麼區別
股票相對強度指標與相對強弱指標兩者之間沒有區別。
相對強弱指標(相對強度指標)指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中最為著名的擺動指標。它是韋爾斯·王爾德首創的。其原理就是通過計算股價漲跌的幅度來推測市場運動趨勢的強弱度,並據此預測趨勢的持續或者轉向。
實際上它顯示的是股價向上波動的幅度占總的波動幅度的百分比,如果其數值大,就表示市場處於強勢狀態,如果數值小,則表示市場處於弱勢。
(8)股票股價相對強度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一、市場相對強度指標其研判方法:
1、指數與個股的MSD同處於20以下低位,表明個股與大盤同步下跌,通常這樣的個股不值得關注;
2、指數處於低位,而個股MSD脫離並突破20區域,表明有資金介入,其程度依賴個股的MSD上升位置;
3、指數MSD脫離低位向上是大盤反彈的信號,進入50以上為強勢區;
4、個股MSD先於大盤的屬領漲個股或板塊;
5、個股MSD先於大盤調整表明莊家已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