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每支股票的價格為什麼有哪么大的差別低的幾塊錢,高的上百元它們的價格由什麼來決定
在證券市場上,有的股票看上去並沒有什麼投資價值,卻被炒翻了天,股價高高在上。
有的呢,其市盈率10倍左右,市凈率一倍左右,且其贏利穩定,現金流充沛,分紅率5%以上------股價卻不怎麼樣,有的甚至跌破每股凈資產價值,無人關照。
那麼,股票的價格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我們知道,股票是上市公司公開發行、交易的有價證券,在證券市場上交易,有交易價格。股票也是一種商品,也有和商品一樣的屬性:其價格很大程度上也由供需雙方力量變化決定,供不應求價格容易上升。如今年頭5個月,股票供給暫時沒有,而資金的供給源源不斷,不少股票長漲勢如虹,有的翻了好幾倍。
當然,企業業績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從理論上來講是股價上漲的基礎,但股價上漲是要有資金的不斷湧入、買入大於賣出為先決條件的,歷史上許多強勢股、高價股都是如此,無不有大資金入駐,如貴州茅台等。
不少股票市盈率、市凈率雙低,且其贏利、現金流穩定,有的也有不少基金屯集,但股價卻不怎麼樣,其原因可能就是:無主力關照;主力籌碼不夠、暫時按兵不動;主力資金有限、暫時退卻等,如G現代投(000900)。
部分高價股根本沒有基本面的支持,全靠主力資金炒作,吸引跟風盤維持,一旦資金跟不上或基本面出現重大變化,股價就會一瀉千里,看誰比誰逃得快。
未來幾年由於存在擴容因素,不太可能出現今年上半年股指連續上揚的局面,雖然有不少新鮮血液,但股票的供給可以說是無窮大的,如果管理層調控得當,宏觀、政策面等未出現大的變化,大盤會緩慢的上升,這對於參與各方都有利,想必管理層也會汲取以往教訓,不會干殺雞取卵的蠢事。
目前不少股票市盈率、市凈率處於相當合理水平,業績穩定,成長性也不錯,股價卻一直處於低位,我覺得就是當債券買入放著一二年也行,如筆者一直關注的G現代投(000900),上周五收盤價7.82元,中期每股收益0.35元,凈資產6.22元,動態市盈率11.12倍,市凈率1.19倍,分紅率5.37%(06、07、08三年凈利潤60%用於分紅),大股東四年後減持價10元,還有券商概念(有佔14.94%泰陽證券股權,極底成本),是一隻投資投機兩相宜的品種,值得買入。
總結:
股票的價格實質是由企業的基本面為基礎的,是企業未來有效贏利的貼現,其市場表現就是看多資金不斷湧入、買入大於賣出,股價不斷上揚,是一個價值發現過程。
有的股票沒有基本面的支持,全靠主力資金炒作推高,是純投機行為,空中樓閣,適當參與,注意風險。
有的股票暫時不動,只要其基本面良好,投資者完全可以買人,等著「價值發現」,會有那一天,不會太久。
可以這樣說:股票的價格是由資金決定的,它的進出左右著股票價格,是股價上揚的決定性條件。
而企業業績是吸引資金重要因素,是實在性條件。
買人業績、現金流穩定,有一定成長性,市盈率、市凈率處於合理水平的股票,長期持有,定有厚報。
Ⅱ 同一股票a股與h股股價為什麼會長期存在差異
首先A股是指在國內深圳或上海證券上市的股票,而H股是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兩股股票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兩者的計價幣種不同,A股為人民幣,H股為港幣,幣種直接的兌換率本身就存在差異和波動;
2、股票在不同市場發行的規模不同,比如招商銀行總股本為252.2億股,其中A股206.29億股,而H股為45.91億股。規模的不同也會帶來股價的差異,通常規模小價格會偏高一點;
3、兩個市場投資人對同一公司的估值和價值認識不同,相對而言,香港股市比A股的投資者有更大比例的機構投資者,投資理念更穩健成熟,偏好藍籌,而A股投資者更喜歡中小創,這方面的原因是造成差異的重要因素;
4、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逐步實施推廣,以及兩地的投資者不斷較差融合,這種差異理論上會逐漸縮小。
Ⅲ 為什麼每隻股票每股的價錢不一樣
不能看股價,還要看總股本,股價乘以總股本就是總市值,你去看看建設銀行多少股本,茅台多少股本
為什麼股價不一樣,一般來說給一個公司估值,是用市盈率,或者市凈率。
市盈率=股價除以每股收益 不同行業給的市盈率不一樣,
像銀行,地產這樣的行業,,周期性比較強,一般估值較低,
像食品飲料,醫葯行業,周期性比較弱,給的估值就較高。
Ⅳ 為什麼股票的價格與每股凈資產的價格相差很大
上市公司委託證券公司發行股票,公司業績好就得溢價發行嘍,不然公司賺什麼
Ⅳ 股票每股的價格是多少
茅台?
最低價1元零幾分,最高300多元
復權估計至少500多元,500倍以上
可惜,很少有人堅持到底。
Ⅵ 為什麼有的股票價格那麼高,有的股票價格那麼低
為什麼有的股票價格那麼高,有的股票價格那麼低?
原因:
一、上市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以及遠期盈利能力即成長性決定了股票的價值和價格。
二、投資者的買賣因素。
三、炒作因素。
一支股票的價格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什麼是股票的價值和價格?它們是如何決定的?
股票代表一定價值量,簡稱「股票價值」。股票價值的確立形式主要有四種,第一,票面價值,亦稱面值,是在股票正面所載明的股票的價值,是確立股東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所有權的大小、核算股票溢價發行、登記股東帳戶的依據。另外,面值為公司確立了最低資本額;第二,賬面價值,公司資產總額減去負債(公司凈資產)即為公司股票的賬面價值,再減去優先股價值,為普通股份值;第三,市場價值,即股票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又稱「股票行市」,有時也簡稱「股價」。對於投資者來說,股價是「生命線」,它可以使投資者破產,也可以使投資者發財。股價表示為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市場價等形式,其中收盤價最重要,它是人們分析行情和製作股市行情表時採用的基本數據;第四,清算價值,指公司終止時其資產的實際價值和其賬面價值會發生偏離,有時是有很大的偏離,清算價值的計算公式為;
V=T/N
(其中,V表示股票的清算價值,T表示公司全部資產拍賣後凈收入,N表示股票股數)。
股票價格測不準原理
資本價值原理的第四個隱含結論,更是石破天驚,極具震撼力。那就是「不要試圖預測股價走向!」
先讓我介紹三個環環緊扣的概念:一、股票是一種耐用品,是一種預期在未來很長時間里,能夠不斷產生收益的商品。二、股票的價格,是股票未來全部預期收益的現值,也就是說,股票的當前價格,是該股票未來全部收益的總和。三、股票價格的變動,是人們對股票未來全部收益預期的變動。
舉個例子,如果有一隻股票,它保證在今後每年產生10元的收益,直到永遠,同時假定市場利率永遠是10%,那麼這只股票每股的當前價格就是100元。這100元,是這一股股票在未來無數年裡產生的收益,按照10%的貼現率,逐一折算為當前現值的總和。換個角度來理解:只要拿著100元,就可以在10%的市場利率下,在未來無數年裡,每年都獲得10元的利息收益,而永遠無需動用、也不增加這100元的本金。
人們現在願意花多少錢買一隻股票,取決於他們預計將來能從中獲得多少。如果當前的信息發生了變化,改變了人們對未來事件的預期,那麼價格現在就會發生變化。任何現實事件的變動,如果已經在預料之中,就不會改變價格。這里兩個要點是:(1)股票的當前價格,取決於預期的未來收益;和(2)有關未來事件的信息一旦發生變化,價格現在就會馬上發生變化。
只有未能預見的事件,才能導致當前價格變動。如果一場風暴已經摧毀了農作物,那麼這家農場的股票就會馬上滑落,而不會等到收割的時候才滑落。關於未來變化的信息,也就是意外,是不可預測的。要是它們能預測,就算不上意外或變化了。如果人盡皆知利好的事情肯定要發生,那就成了當前的信息,而且體現在當前價格之中了。
股評家經常言之鑿鑿:「預計下星期股票會調整,並且要等下個月才能反彈。」——那純屬猜測,倒著說也同樣正確。如果那些導致價格變動的消息是可信的,股票價格現在——而不是「到時」——就會立即作出反應。
我們不是說事物發展是沒有規律的,也不是說人們完全無法把握未來,而是說人們對未來的把握是不完善的。如果人類的知識是進步的,那麼就總有些東西要等到明天才能知道。正是這些明天才知道的信息,導致了股票——乃至所有耐用品——價格的變動。換句話說,不是「未來事件的走勢」決定了價格的走勢,而是「關於未來事件的信息被披露的走勢」決定了耐用資源價格變化的走勢。
既然「當前價格反映未來預期價格」,那麼結論就是,過去相繼發生的價格所構成的圖線,並不蘊涵未來價格走向的信息。你鑽研那些圖線,不能增加你獲得更高回報率的機會。也就是說,你再也不要煞費心機搞什麼技術分析,推斷哪些股票最可能盈利了。
很多人相信「市盈率」,但那是一個不必要的指標。切中要害的,永遠是對一隻股票未來回報的預期,而不是它過去的歷史。今年4月,美國科技股的大調整中,不少網路概念股價格下跌了90%以上,遠遠跌破了發行價格,難道這些股票就必定很值得買嗎?一切圖表、曲線,以及一切有關「支撐位、大勢、轉折點」的煞有介事的高論,都是沒有根據的。隨便選一隻股票就得了;向全部股票列表投飛鏢也行。
註:本文部分內容經授權改編自阿爾欽(Armen Alchian)《大學經濟學》(University Economics)。
參考資料:http://lz.book.sohu.com/learning/chapter.php?
Ⅶ 股票為什麼會價格差別很大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
股價=每股收益x市盈率。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場外因素和市場內因素。市場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會形勢;社會大事件;突發性大事件;宏觀經濟景氣動向以及國際的經濟景氣動向;金融、財政政策;匯率、物價以及預期「消息」甚或是無中生有的「消息」等等。市場內因素主要包括:市場供求關系;機構法人、個人投資者的動向;券商、外國投資者的動向;證券行政權的行使;股價政策;稅金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Ⅷ 為什麼每股凈值與股票價格相差很大,比如該股票的凈值為10塊左右,為什麼它的實際價格卻是四五十塊呢
買股票的本意是投資,投資10元錢,當然希望一年或者更多年之後你得到比10元多得多的回報,所以股票的凈值為10塊左右它的實際價格卻是四五十塊,其原因就是買的人預計在未來一個時間會得到每股總價值為四五十塊的回報。
Ⅸ 股票交易時價格為什麼價格不同呢
樓主沒有把問題說明白。我想你是說你以10元委託買入成交卻是10.1吧?這是因為在你買入或者賣出的時候提交到成交有一個時滯,在這中間如果有人先於你提交了新的賣出、買入價格,那麼會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按照對方提交的價格成交,所以實際成交就會和你的委託價格不同。比如你10元提交買入,你的指令還沒到達交易所,有人提交了以9.9賣出的單子,你們兩個撮合成交的價格是按照他的價格的。規則是「買入申報價格高於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的,以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為成交價格;賣出申報價格低於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申報價格的,以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申報價格為成交價格」。
你也可能說的是股票買入價格是10元每股,但是成本顯示是10.1,那是加了手續費等。
你圖片上的賣出成交價格-保本價格,再乘以數量就是賺的錢。保本價格就是扣除了買入和賣出的成本的價格,以這個價格賣出不賺不賠,成本價格就是只計入了買入成本的價格,按這個價格成交會損失了賣出時候的傭金和印花稅。
Ⅹ 為什麼有的股票的發行價和每股凈資產會相差那麼多
發行價是根據這個公司的預期盈利能力來定的。
比如假設A公司賣布匹,凈資產就是織布機(100萬人民幣),但他織的布賣的特別好,預計以後每年都能掙100萬以上的利潤(舉的極端些,實際情況可能不是這樣,便於理解這么說)。
假設A公司現在股票數為1股,每股凈資產為100/1=100萬元/股
現在A要發行1股新的股票了,他的發行價怎麼定呢?
答:如果與原來的每股凈資產相同,同樣是100萬/股,那麼即使A不擴大再生產,每年利潤也有100萬元,你兩年時間就能把買股票的投資賺回來了,多值啊!!,這種股票肯定有人強著買,結果就是發行價會高於每股凈資產。
總結上面說的原因就一句話:大家都看好這個公司在未來的盈利能力。
你不明白其中道理的原因,我猜測還有一個:
那就是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也沒分紅,盈利也沒那麼好,為什麼要買那麼高的發行價啊,原因是那是BET,初次發行的購買方賭的是該股票在二級市場流通價肯定要高於發行價。
建議你多看看國外的證券市場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