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東增持股票意味著什麼
股票增持是什麼意思?
股票增持看你是在什麼情況下看到的了:如果是股票評級中看到增持,就是說可以適量買入的意思,比買入這一個直接進行買入的評級低一點。如果是上市公司發公告說有大股東股票增持股票的情況就是說大股東比較看好公司的股票,增加持股數量。
增持是證券業中的一句行話,顧名思義就是增加持有,也可以叫加倉。
無論是對股票、期貨、基金、其它可以上市交易的證券、商品等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添加買入都可以叫增持。也就是說你原有了一定的倉位,再添加買入就是增持――加倉。
例如:我原持有的股票今天又買了100股,也可以說加倉100股,或增持100股。
股票增持有什麼意義?
如果是上市公司發公告說有大股東股票增持股票的情況就是說大股東比較看好公司的股票,增加持股數量。
大股東增持對公司股票一般屬於實質性利好,一般會帶動股價上漲。
其原因是:
一、最熟悉公司情況的應屬公司大股東,股東增持公司股票,說明對公司未來發展看好,公司一旦有發展前景,將從基本面上保障公司股票價格上揚。
二、從市場供求看,股東增持公司股票擴大了對該股票的需求,求大於供,將在市場層面推動股價上升。
不過有時候大股東增持股票短期對股價有一定支撐作用,不過由於增持的原因絕大多數是由於市場行情低迷。
我們常常看到所謂大股東增持,基本屬於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利好作用極其有限,甚至會是主力刻意打壓股價的契機,絕大多數股票在大股東宣布增持後都走出先揚後抑的走勢,對這種股票我認為都沒有介入價值,尤其是大盤藍籌宣布增持,必須在一周內清倉。增持5%的股份和增持0.0005%的股份意義明顯不同。股票的好壞,還是看這家公司值不值。
Ⅱ 上市公司大股東公布要增持股票後是否一定必須增持,若不增持是否違法
1.上市公司大股東公布要增持股票後是否一定必須增持不增持,不違法的。
2.大股東增持,僅指持股30%以上股東繼續增持免於發出全面收購要約的情形:
1)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30%但未達到50%的相關股東,每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0%的相關股東,繼續增持股份。大股東增持的市場關注度不及大股東減持,相關規則也不及減持規則那麼詳細和明確。對於大股東增持,除了《證券法》外,證監會層面的規則主要集中於《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交易所層面僅有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發布過《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以下簡稱「《增持股份行為指引》」)這一專項規定。因此上市公司大股東在公司股價下跌想要增持公司股票時,常常因為對相關規則不熟悉而擔心觸發要約收購義務等。
拓展資料:
為遏制內幕交易,《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規定四個時間段內,大股東不得進行增持。包括,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至該事項公告後2個交易日內;其他可能影響股價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起至公告後2個交易日內。若擬實施增持計劃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其他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以及公司高管,通過增持計劃的實施進行內幕交易或進行市場操縱的,交易所將按照規定對相關當事人採取監管措施。
Ⅲ 大股東怎麼增持股票
法律分析:相關政策是,持有上市公司30%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在一年內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過2%的,可以先增持股份,再申請免除要約收購義務。12個月內,大股東增持比例超過2%的,仍需申請豁免後方可增持。上海證券交易所還規定,實施增持計劃時,大股東在買入後6個月內不得賣出所持公司股份,賣出後6個月內不得再買入。違規者的收入屬於上市公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 5%以上股東(以下統稱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以及股東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適用本規定。大股東減持其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買入的上市公司股份,不適用本規定。
Ⅳ 大股東增持概念股有哪些大股東增持概念股解析(名單)
大股東增持概念股由來: 在近期市場一直盤跌的情形下,目前多家上市公司開始掀起一輪「增持潮」,甚至有上百隻股票已跌破凈資產,在市場極為悲觀的時刻,如何從大股東增持概念股中選取優質的股票,成為市場投資者關注的一個焦點。四季度以來央企大股東增持十分積極、獲增持公司總體業績優良,價值已經處於相對合理區間等,為獲增持公司的股價未來走勢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從歷史數據來看,上市大股東增持被看做是信心的一種重要體現,對公司股價構成中性偏正面的影響,在近期A股市場無相關值的關注的惹點時,大股東增持概念股異常活躍,成為市場中一朵亮麗的奇葩。 大股東增持概念股活躍 大股東增持概念股行情分析: 有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看待股東增持時需一分為二:增持的數量是考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上市公司股東增持幾千股、幾萬股的案例僅僅只是一種作秀;只有那些增持數量大、且在不斷增持的才能表明股東的一種態度:公司的股價確實被低估、對未來發展前景看好。 此外,由於股東從二級市場增持的股份6個月內是不能賣出的,由於股東對公司經營情況較為熟悉,在某些關鍵位置增持後,不排除其後還會發布各種利好信息。在此情形下,投資者可以適當予以介入。
Ⅳ 請教各位,大股東增持的股票一般多長時間才可以賣出的
大宗交易成交的股票多久可以賣出要看成交的對象,根據規定:
1、如果是二級市場上的股東或機構投資者通過大宗交易買賣股票,那麼買入的股票第二天就可以賣掉。
2、如果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出讓股票,然後公司大股東受讓,那麼受讓方6個月內不能轉讓所受讓的股份。
關於大宗交易,投資者還需要知道這些:
1、大宗交易是指交易量到達或者是超過50萬股的交易。
2、有價格漲跌幅限制的:由買賣雙方在該證劵當日漲跌幅限制范圍內確定。
3、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由買賣雙方在前收盤價的上下30%或當日已成交的最高價與最低價之間自行協商確定。
4、大宗交易可能溢價成交也可能折價成交。溢價成交表示購買機構看好後市走勢,而折價成交表示出讓方不惜低於市價賣出,因此有一定的利空。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7-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Ⅵ 請問大股東增持股票和回購股票有什麼區別
回購與發行相對(包括IPO和增發等),回購就是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並注銷。而增持是大股東出錢從二級市場買入,這時公司的總股本是不變的,大股東只是承諾一定時間內不賣,但過了時間,還可以再賣。
回購是什麼意思?上市公司和央行這兩者的回購有什麼區別呢?回購對股價有積極作用還是無作用?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迫不及待了,學姐來幫各位科普一下吧。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證券市場中的回購是什麼
證券回購,即證券回購交易,是指證券買賣雙方在成交同時就約定於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價格雙方再反向成交。股票回購和債券回購其實就是證券回購中的一種。
1、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應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進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的舉動。公司有權將所有回購完成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都會採取將回購股票當做「庫藏股」保存的方式,不會干預短時間內的交易和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往後可以用為另外的用途,如發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者是在需要資金的時候出售它。
2、債券回購:所謂的這個債券回購就是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以契約方式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是一種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購買的對象是債券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從交易發起人的角度出發,只要是抵押出債券,有借入資金的交易都統稱為進行債券正回購;但凡是主動借出資金的,然後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都稱作是進行逆回購。想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上市公司對於股票的回購有這些原因:①實行股權激勵計劃;②避免惡意收購;③提高公司收益率;④穩定公司股價,提高公司形象。那麼公司要回購股票,到底會不會是利好還是利空呢?還是需要以實際情況為標准:
1、回購後注銷:倘若在股價低估的狀況下,回購股票並且注銷,如此就會致使公司總股數下降,每一股的收入將大大提高,股票這樣回購的話是利好。假如股價沒有被低估時就回購股票,故意誘導那些渾然不知情況的群眾去抬高股價,就會造成股東權益的虧損,這是一種隱形的利空。
2、回購不注銷:如果說公司是要在低位回購股票,將它作為庫存股份是沒有注銷的,然後一旦當股價在高位時,派發股份用為其他用途。公司存有炒自己股票的嫌疑,那麼不注銷便可以說是利空。當然,從短期的角度看,回購股票的意思就是大資金買入股票,對股價來說是比較友好的。
三、央行正、逆回購
央行有兩種的回購方式,分別是正回購和逆回購,正回購是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當然逆回購也是,是貨幣政策的一種。央行逆回購的主要目標是以下兩個,不僅可以做到調節市場資金的流動性,還能調節利率。正回購指一方以一定規模債券作抵押融入資金,而且還會允諾日後再購回所抵押債券的交易行為。這也作為一種央行常用的公開市場操作方式,央行利用正回購操作就能夠實現從市場回籠資金的效果;逆回購的意思是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也在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了也就是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這樣,央行回購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我們需要分情況來分析:
1、逆回購:央行使用資金和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所以就是往市場投放資金,若是資金進入實體企業以後,就能刺激企業運轉,所以會對股市利好。其次是市場上的資金增加後,那麼有多餘的資金就會進入股市,也會因此可以刺激股市上漲。
2、正回購:央行在做出賣出逆回購的行為時就是在回籠資金,市面流動資金減少,就沒有多餘的自己在流入到股市當中,進而引發悲觀投資情緒,導致股票下跌。所以說及時了解到回購消息是很重要的,【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Ⅶ 大股東大量增持本公司股票意味著什麼
股東增持毫無疑問對股票的利好的,特別是大股東增持股票。
一方面是對公司長期看好,有些公司是官方增持,還有就是管理層增持,這都是對公司未來相當看好,有些公司是手上有大量的訂單,以及未來一段時間還會有大量的潛在訂單,因為沒有人比公司管理層更加了解自己公司的了。
一方面是覺得公司的股價被低估,這種方式的增持多數都是來自於大盤一輪下跌之後,很多個股也都跟隨大盤下跌,股價跌幅很大,這個時候公司就覺得股價已經很便宜了,已經嚴重被低估了,於是自己先進去抄底,這也是屬於自己的公司自己最了解的緣故,比如說公司的股價正常區間是在10元左右,那麼現在股價只有7元, 較正常估值便宜了30%左右,已經被低估了,那麼公司以及管理層也會心動,因為不僅僅散戶以及機構在炒股,上市公司也是一樣,人家抄底自己家的股票更加有把握。
Ⅷ 大股東增持增持自己的股票,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嗎政策是怎麼規定的
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有規定,如下:
為遏制內幕交易,《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規定四個時間段內,大股東不得進行增持。包括,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至該事項公告後2個交易日內;其他可能影響股價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起至公告後2個交易日內。若擬實施增持計劃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其他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以及公司高管,通過增持計劃的實施進行內幕交易或進行市場操縱的,交易所將按照規定對相關當事人採取監管措施。
Ⅸ 大股東增持股票意味著什麼
股東增持意味著上市公司原持有股票佔比較大的股東繼續買入股票,增加股票的持有數量。通常情況下,如果是上市公司內大股東或者管理層控股股東出現增持時,表示上市公司內部中長期看好股價上漲,通常這樣的情況會出現在上市公司股價處於相對低迷的時期,投資者可當作中長線投資參考依據之一。
如果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了爭奪控制權,控股前兩位的股東大幅增持。會使股票在市場的需求增加,股價短期大概率會有大幅上漲,但是這種情況在A股市場是較為少見的。
如果是金融機構大股東進行增持,同樣是看好後續上市公司股票的漲幅。這時投資者需要注意股票的增持公告,而不是在券商研報給出的增持評價,有可能在出研報之前或者之後才會進行增持,也有可能不會增持。
Ⅹ 大股東怎麼增持上市股票
法律分析:首次增持股份之日,增持人必須將增持股份情況通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應當於次日發布相關公告。公告必須載明增持股份的目的和方案、增持方式、增持數量和比例等事項,涉及後續增持的,應當載明增持的事項,後續增發股份的實施安排應當同時在公告中披露。實施後續增持方案的,累計增持比例達到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1%的,還必須發布公告。計劃期滿前,上市公司應當在每次定期報告中披露相關股東增持計劃的實施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二十一條 上市公司在一年內購買、出售重大資產或者擔保金額超過公司資產總額百分之三十的,應當由股東大會作出決議,並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