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大股東被立案調查的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大股東被立案調查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6-23 15:44:16

A. 上市公司立案調查的股票可以更換大股東嗎

不可以的。
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的規定,上市公司或者大股東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期間,以及在行政處罰決定、刑事判決作出之後未滿六個月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得減持股份。
協議轉讓受前述規定的限制。

B. 上市大股東被立案調查,被爆倉的質押股票可以拍賣嗎

上次大股東被立案調查被爆艙的質押股票不可以。

C. 山東墨龍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是怎麼回事

因「減持+業績變臉」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山東墨龍,昨日又收到來自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彼時,證監會2月8日曾向山東墨龍控股股東張恩榮及一致行動人張雲三下達了《調查通知書》,決定對張恩榮及張雲三進行立案調查。此前,公司因業績大幅向下修正及實際控制人減持收到深交所問詢函。

D.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被調查,股票會跌停嗎

不會的
你明天看股價就知道了
所謂的消息利好利空,得辯證看待
所有人都認為是利空得時候才會跌停到賣不出去
當大家有分歧得時候,很難說得
有的人恰恰認為這是一個買入得機會
捨得酒業不算很高位置
可以跟我學習

E. 給證監會立案調查的股票公司會不會有漲的可能

1 一般來說,證監會立案調查的股價都會有所下跌。
2、經過證監會立案調查後,根據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並且因違法行為性質惡劣、情節嚴重、市場影響重大,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或者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對其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3、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
4 拓展資料
證監會重罰能讓股民得到啥
誠然,證監會的重罰既是要懲罰已然的違法違規者,更是要威懾他們以及其他潛在的可能違規違法者不要步其後塵。
但回顧以往,我們看到了什麼?被罰者依然能夠「曲線救國」地發財,有的從監牢里出來後很快成為市場里的新寵,剝奪幾年證券市場主體資格的處罰對他們更談不上什麼教訓,監管者事後的跟蹤執法不足,或者幾乎不作追究。
如果讓被罰者既沒有感到痛得要命,還能夠有機會重出江湖,這樣的處罰顯然沒有任何威懾力。
此次股災事實證明,我國證券市場違規違法行為依然十分嚴重,治亂用重典,我們需要更嚴厲的處罰手段。
成熟的市場都會經歷這么一個用重典監管的階段。
同時,對違法違規者依法打擊,還要做到「治市」不留死角,使每一個違法違規者都有切膚之痛,這正是受傷股民需要的心理慰藉,也是他們對市場恢復信心的重要一步。
其次,除了精神撫慰之外,對於在不正常股災中遭受的物質損失,股民們理當也耿耿於懷,鑒於證券市場的違法犯罪與股民遭受損失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他們對於股民的損失是否應該給予賠償,這同樣也是監管者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在司法層面,前幾年對證券市場的集團訴訟制度討論過一段時間,也有過股民起訴特定股票和上市公司的相關案例,但結果往往令起訴者失望,獲得的些許賠償與付出的努力和遭受的損失相距甚遠。
歸根到底,只有讓那些嚴重的違規違法者徹底被市場拋棄,讓他們在經濟上賠得傾家盪產,受害的股民才能感受到得到了點什麼。

F. 知名白酒捨得股份又有大事,該公司到底怎麼了

曾被譽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捨得酒業,在白酒行業競爭已經白熾化的今天,市值百億的捨得酒業卻因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一事,董事長等四人接連被立案調查。監會立案調查。10月30日晚間,ST捨得發布公告稱,公司30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ST捨得還在公告中表示,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G. 被證監會立案的股票後果很嚴重嗎

被證監會立案的股票後果嚴重,對股票產生如下影響:
1、股價大跌
證監會立案屬於一種重大的利空消息,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為了減少損失,大量的拋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導致股價大幅下跌。
2、可能引發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上交所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如上市公司出現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交易所對其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3、可能引發暫停上市
根據上交所、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如上市公司出現因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其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交易滿三十個交易日,由交易所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
4、可能引發終止上市
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上市公司因出現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其股票已被暫停上市且未在規定期限內恢復上市的,上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

(7)大股東被立案調查的股票擴展閱讀:
一、2016年以來,滬深兩市共有約47家上市公司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其中包括有公司自身涉嫌違法、公司董監高涉嫌違法和公司控股股東涉嫌違法,證監會初定的違法行為主要包括信息披露違規和涉嫌違反證券法兩類。

二、最嚴處罰:被強制退市
按照證監會的退市新規,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一旦被認定為欺詐發行和重大信披違規的將移送司法機關,最嚴重的後果將導致公司被強制退市。所以每一家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都被要求定期披露公司被立案調查的進展,向投資者提示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三、退市外最嚴處罰:頂格處罰加市場禁入
被罰超過30萬元的上市公司,就說明違法行為較為嚴重,但是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罰款多個幾十萬元其實影響並不大,最怕的是頂格處罰加上市場禁入,尤其是後者。被採取市場禁入措施就意味著,該人員不能再從事證券市場相關職位,對於上市公司高管來說,就是不能再在公司擔任高管,必須辭職退到幕後,當然相對於五年證券市場禁入更為嚴重的是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四、最輕處罰:
違法事實不成立結案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被立案調查後,最嚴重的處罰就是如同博元投資和欣泰電氣那樣被強制退市,而最輕的處罰就是不做處罰。雖然說一旦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往往公司都是存在著違法事實,但是也有極個別的案例顯示,證監會立案調查後最終確認公司違法事實不成立的情況。對於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來說,最開心的就是收到證監會的《結案通知書》,那樣公司基本上將免於被行政處罰。

H. 公司涉嫌證券期貨犯罪被立案調查,大股東能不能減持

可以,但有限制。
《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2017〕9號文明確規定:
1、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立案調查或立案偵察期間;
2、因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過去6個月內被行政處罰、刑事判決;
3、因違反證券交易所自律規則,在過去3個月內被交易所公開譴責過;
當上述違規主體為大股東或上市公司,大股東將被限制減持;當上述違規主體為董監高,董監高將被限制減持。
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通過交易方式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