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貝因美更名「去食品化」,貝因美股價上漲與此有關嗎
據消息顯示,貝因美更名遭問詢。據了解,該公司此前擬將「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但證券簡稱保持不變。值得一提的是,貝因美公司股價近日以來有較大幅度上漲,不少股民認為,此現象或與其更名有關。
據資料顯示,貝因美一度涉足母嬰店、母嬰平台等。2012年,貝因美作出兩項重大戰略轉型決定,剝離了生活館、保險代理、嬰童用品等非食品業務,將戰略由「孕嬰童產業綜合運營商」轉變為「嬰童食品第一品牌」。有業內人士表示,貝因美市場份額已被其他品牌趕超,其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如果此時不在主營業務上發力還去搞其他業務,並不是明智選擇。
其他方面,隨著外資合作夥伴恆天然的決意退出,浙江省國資委正在洽談入股貝因美,並就進入方式和持股比例等問題與後者大股東展開討論。此次更名反映了貝因美在企業生存上的一次革新,對整個公司生存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❷ 昔日國產奶粉老大為什麼打算一口氣賣掉22套房
對於曾經的國產奶粉巨頭來說,頻繁出售手中的房產實屬情非得已。貝因美從2014年開始走下坡路,在二孩政策實施後業績也未見明顯好轉,2016年更是虧損7.81億元。公司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貝因美虧損3.83億元,預計今年全年虧損3.5億元至5億元。
通過緊急出售房產來改善財務,以防ST戴帽,成了年末的頭等大事。
由於貝因美首發上市時間為2011年4月12日,所以不難發現,這些房產均是該公司上市前購置的。
本次22套房產處置不進行整體或部分打包出售,且轉讓價格在不低於各套房產評估價值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二手房市場行情,與交易對方協商確定各套房產的最終成交價格,採取全款付清方式的,交易價款須在房產過戶前付清,採取按揭付款方式的,將在收到合法金融機構出具的按揭合同後才辦理房產過戶手續。
控股股東增持股份浮虧較大
今年4月20日,貝因美發布其控股股東計劃增持股份的公告稱,「基於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堅定廣大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結合對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貝因美集團擬自2017年5月3日起6個月內(2017年5月3日至2017年11月3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包括但不限於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累計增持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
截至今年11月3日收盤,貝因美集團已經完成本次增持計劃。如下圖所示,貝因美集團在今年5月3日至11月3日期間,動用資金1.55億元,累計增持了1176.94萬股,占貝因美總股本的1.15%。
按貝因美昨天的收盤價7.26元/股計算,這1176.94萬股對應的市值為8544.58萬元,浮虧比例高達44.87%。
此外,貝因美集團還在今年11月23日、11月24日合計進行了補充質押3000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2.93%。
貝因美集團本次質押後,累計質押的股份數量為2.2億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62.88%,占公司總股本的21.52%。
❸ 業績由盈轉虧,貝因美再陷退市危機,謝宏復出能否保殼
我覺得短時間內不能。
首先,我先來廢話一下。
貝因美,它是一個賣奶粉的。
貝因美創建於1992年,公司主要從事嬰兒食品的研發和生產銷售,目前在我國的市場佔有率位列前三,是奶粉前三行業中唯一一家本土奶粉品牌。
貝因美是中外合資企業,但資料顯示是本土奶粉品牌,這讓我覺得有點矛盾和無語,大概應該是中國企業家占股份大吧。
貝因美在2011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旗下產品為嬰兒輔食、配方奶粉、兒童乳製品、母嬰營養品、親自食品等。
貝因美曾獲得過眾多獎項,但在2016年的時候陷入“假冒”案件中。
此案件經過國家的多個部門審查,最終貝因美設計假冒被立案偵查。
謝宏,貝因美創始人。
謝宏是貝因美的首席科學家、成功生養教體系創立者、育兒專家、親自顧問,他還是北京大學的兼職教授。
謝宏是多個食品科學、食品安全的研究員或者是理事,並且謝宏還著有多本書籍。
好了,我的廢話完畢。
❹ 賺錢股票怎麼選
一、公司名字聽起來枯燥乏味,甚至聽起來很可笑則更好
完美的股票應該屬於完美的公司,而完美的公司經營的必定是很簡單的業務,這種很簡單的業務應該有一個聽起來枯燥乏味的名字。
深交所明確規定,上市公司應根據實際經營業務情況審慎對公司名稱進行變更,不得隨意變更。變更後的公司名稱應與公司主營業務相匹配,不得利用變更名稱影響公司股價、誤導投資者。因此,從公司名稱這個角度選股的話,其實應該是選擇那些看一眼就知道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有哪些產品或服務等公司名稱,比如「老闆電器」「同仁堂」等等。
二、公司業務枯燥乏味
如果一家公司盈利水平很高,資產負債表穩健,從事的業務枯燥乏味,那麼你就有充分的時間來以較低的價格買入該公司的股票,那麼當他變成投資者爭相追捧的投資對象並且價格又被高估時,你就可以把它轉手賣給那些喜歡追風的投資者們。
三、公司業務令人厭惡
當一家公司的業務讓人聳肩表示懷疑和蔑視,令人作嘔或者惡心的避之唯恐不及,那這家公司需要我們深入的去研究一下。
我們可以統計一下券商研究報告在每個行業或板塊的分布情況,新材料、新科技、雄安新區,這些概念應該是近期券商研究報告最集中的板塊。而處於夕陽行業、持續虧損(大部分普通投資者是這么認為)的鋼鐵、煤炭、造紙,還有那些廚房裡用的油鹽醬醋等等,除了行業研究員定期要出行業研究報告外,很少有專門去研究的。而當這些行業的公司盈利能力出現大幅度提升,股價從低迷狀態走出來甚至已經有了一定漲幅後,研究員們才開始關注,他們的關注又進一步推升了股價。
四、公司從母公司分拆出來
公司的分公司或部分業務分拆上市變成獨立自由的經濟實體,經常會給投資者帶來回報經管人的投資機會。大型的母公司不願意看到分拆上市的子公司陷入困境,因為這樣可能會對這家子公司產生非常不利的公眾影響,反過來又會使得母公司受到不利的影響。
五、機構沒有持股,分析師不追蹤
如果你找到一隻機構持股很少甚至沒有持股的股票,你就找到了一隻有可能賺大錢的潛力股。如果你找到一家公司,既沒有一個股票分析師拜訪過,也沒有一個股票分析師說自己十分了解這家公司,你賺錢的機會就又大了一倍。同時,對於那些曾經風光無限而後來又被專業人士打入冷宮的股票,例如股價跌入低谷時被機構投資者拋售的股票,也是值得我們去重點關注的。
其實股價上漲,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公司盈利,一個是資金推動。對於機構沒有持股、分析師不追蹤的公司,如果盈利可以持續增長,那麼受到市場資金關注是遲早的事情,而在市場資金關注後逐步流入會進一步推升股價。
六、公司被謠言包圍:據傳與有毒垃圾或黑手黨有關
被謠言包圍的公司,股價往往會有較大的下跌,原因很簡單:新的投資者不願意進場,老的「散戶」股東受謠言影響離場意願增強。這個時候往往是好的淘金機會。
七、公司業務讓人感到有些壓抑
那些讓人覺得壓抑的業務,不僅研究員不願意去深入的研究,甚至整個行業的競爭都會較那些「高大上」的業務要更少,而這些「壓抑」的行業,毛利率卻高的嚇人。殯葬服務的毛利率高達80%,遠遠超過了大部分傳統行業。
八、公司處於一個零增長行業中
一個公司能夠在一個陷入停滯的市場不斷爭取到更大的市場份額,遠遠勝過另一個公司在一個增長迅速的市場中費盡力氣才能保證日益萎縮的市場份額。
成長性投資,投的是行業快速成長,裡面相關的公司快速成長,蛋糕越做越大,每個參與者越分越多。而低迷行業中,行業產值或者產品需求是固定的,而從事該行業的公司越來越少。
九、公司有一個利基
「一個完美的公司必須擁有一個利基」。利基市場中,那些被市場中的統治者/有絕對優勢的企業忽略的某些細分市場或者小眾市場,企業選定一個很小的產品或服務領域,集中力量進入並成為領先者,從當地市場到全國再到全球,同時建立各種壁壘,逐漸形成持久的競爭優勢。(比如,平安證券的視頻投資顧問直播)
十、人們要不斷購買公司的產品
廚房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小到不能再小的東西,我們每天都能見到的東西,往往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機會。恆順醋業、蓮花健康、安琪酵母、黑牛食品、維維股份、西王食品、海天味業、伊利股份、光明乳業、涪陵榨菜、貝因美、三全食品、克明面業、洽洽食品~~~~
我們如果回顧他們的歷史走勢會發現,每一隻在月線結構都是一個重心不斷上移、或維持固定斜率向上的結構。如果我們在歷次股災、大跌後買入,並長期持有的話,都會得到不菲的收益,甚至比我們買入科技股後不停的做差價來的更為豐厚。
十一、公司是高技術產品的用戶
高科技公司往往能夠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追捧的原因很簡單:科技創造價值!而當過多的資金追逐這些高科技產業後,會導致「量升而價跌」。
而對於那些充分利用這些高科技、高技術的公司來說,科技進步了,價格又降下來了,公司盈利自然就提升了。我們在關注高科技發展的過程中,同時關注一下受益高科技發展的相關下游企業,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十二、公司內部人士在買入自家公司的股票
從歷史數據來看,大股東增持被看作是信心的一種重要體現。增持的數量是考量其未來表現的一個重要指標,那些增持數量大、且不斷增持往往表明了股東的一種態度:公司的股價確實被低估、對未來發展前景看好。
十三、公司在回購股票
股票一旦大量被公司購回,其結果必然是在外流通的股份數量減少,假設回購不影響公司的收益,那麼剩餘股票的每股收益率會上升,使每股的市價也隨之增加(1億元凈利潤/1億股=每股收益1元。1億元凈利潤/5000萬股=每股收益2元)。
免責申明:
本資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准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資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做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因依賴本報告進行投資決策而導致的財產損失平安證券不承擔法律責任。
❺ 貝因美股價為什麼跌的這么低
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提高和生活壓力的增大,很多年輕的夫婦都不願意生孩子,甚至是不敢生孩子,要知道如今養育孩子的成本,完全不能和以前相提並論。僅僅是嬰兒用品,都可以讓一個本不富裕的家庭壓力重大,更何況還沒有涉及到孩子的教育投資。即使國家目前已經開放三胎,面對於孩子撫養的支出,很多人都止步於此。
在當今競爭壓力激烈的今天,從事任何事情面對機遇的同時也有存在挑戰。無論從事任何事情時,凡事都要與時俱進,才有可能扭轉乾坤。
❻ 貝因美這只自大盤上漲至今未漲的奇葩股票會大漲嗎
不會了,這一隻股票死了,像這種一直在走下跌趨勢的票,莊家和私募團體這種大資金不會入股這種票,從成交量就可以看出來。如果說你現在持有這只股票,反彈就賣了吧。
❼ 貝因美奶粉股票怎麼啦
沒有浪莎摻哦
❽ 哪個國產奶粉打敗巨頭捱過三聚氰胺沒躲過什麼劫
「國際品質,華人配方」,你還記得這句有些年頭的廣告詞,和那個曾被譽為「國產奶粉第一品牌」的貝因美么?
(圖文無關)
貝因美在奶粉新政後推行的總承銷模式是由一個總承銷商將負責一兩個產品品類在全國范圍的渠道規劃、營銷推廣。但是對於貝因美的總承銷模式,行業內卻備受爭議。
據報道,有大型乳企奶粉事業部負責人認為,這種承銷模式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一是承銷商同時代理幾個品牌,不可能把資源集中起來只做貝因美;二是不排除承銷商為開拓市場挖貝因美經銷商牆腳的可能。
母嬰行業獨立評論員年永威認為,貝因美把這些稀缺品牌拱手交給承銷商令人匪夷所思。
對此,貝因美此前回應表示,總承銷商帶來的是雜牌清退後的增量市場,原有市場依然掌握在公司經營團隊手中,因覆蓋的區域和渠道不同,不存在價格和促銷等方面的沖突。
❾ 誰能給推薦支能賺錢的股票
能賺錢的股票,他自己就買了,誰還會推薦給你。
我的建議,買股票就要在熊市買,買被低估的股票。如:跌破發行價的質優小盤股,跌破大股東和高管增持價的股票,跌破定西增發價的股票。
按照這個思路,推薦幾只:
諾普信,江中制葯,時代出版
天瑞儀器,海立美達,
❿ 恆天然集團減持貝因美股票,6元多不減,非要跌到5元多減,有什麼講究
大股東減持有很多約束條件,現在應該減持障礙掃除了,減持完成後股票會有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