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盈亏 » 时代华纳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时代华纳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2-04-03 06:14:01

‘壹’ 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指什么事件

大萧条(Great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
1929年初,美国经济日趋繁荣。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在1921年时平均仅为67(1923年至1925年为100),但到1928年7月时已上升到110,到1929年6月时则上升到126。给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美国股票市场的行情。实业家、学究式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领导人都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财政部长安德鲁·W·梅隆也于1929年9月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
(图片右:1929年10月29日,人群聚集在纽约华尔街,当天的股市暴跌。美国的大萧条耗尽了美国原本可用于欧洲投资的资本)
1929年秋天,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造成这意想不到结局的一个原因似乎是严重的国际经济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大规模地称为债权国时发展起来的。英国在大战以前已是债权国,但它将来自海外投资和贷款的收入用来支付长期的入超。相反,美国则通常都是贸易顺差,而且由于国内政治原因使关税保持在高水平,这种贸易顺差也就被加大。此外,20世纪20年代,因不少国家支付战争债务,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贮藏量在1913年至1924年间从19.24亿美元增加到44.99亿美元,即世界黄金总贮藏量的一半。
有好几年时间这种不平衡都是因美国在国外的大规模贷款和投资而被抵消;1925年至1928年间,美国平均每年的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1亿美元。当然,这种秦光最终加强了不平衡,不可能无限期地继续下去。由于支付款到期,债务国不得不减少从美国进口的商品,美国某些经济部门,尤其是农业也就受到了损害。此外,有些感到必须拖欠欠款,这就动摇了美国的某些金融公司。
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减少。1910年,每个农场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场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时,这一比例已低于30%。农村的这种贫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当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美国银行业的弱点是促成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的最后一个因素。当时,有许多独立的银行在经营,有些银行缺乏足够的财力来战胜金融风暴。因此当一家银行倒闭时,恐慌传播开来,储户便会纷纷赶到其他银行去提取存款,从而也就引发了一个破坏整个金融结构的连锁反应。

‘贰’ 有名的财经类的杂志报纸有哪些

比较有名的财经类杂志报纸有:

1、《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着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该杂志因其提供的列表和排名而为人熟知,包括最富有美国人列表(福布斯400)和世界顶级公司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福布斯杂志的座右铭是“资本家工具”(The Capitalist Tool)。

拓展资料

1、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创刊于清干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

2、杂志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报纸注重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Denys de Sallo)出版的《学者杂志》(Le Journal des Savants )。

1703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

美国最早发行的杂志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杂志》和《将军杂志》,都是模仿英国杂志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资料来源:网络:杂志)

‘叁’ 时代华纳的旗下业务

方面包括CNN、TBS、HBO和Cinemax、Cartoon Network、TNT和WB电视网(现已合并为CW电视台)
时代华纳有线公司向1280万美国用户提供有线电视业务。
时代公司始建于1923年,创办者是两个大学生Henry Luce和Briton Had den.最初他们发行一份新闻周刊,然后又创办了有关生活、人物和体育等方面的其它杂志。作为杂志出版、新闻报道和图片新闻的先驱,他们对整个20世纪新闻出版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华纳兄弟公司同样建于1923年,1927年因制作第一部长篇有声电影《爵士歌手》而名胜大噪。华纳兄弟公司的其它经典影片还包括《卡萨布兰卡》(1942年)和《无故反叛》(1957年)。
Turner广播公司(TBS)则比前两家创办得晚的多。该公司1980年开办24小时播出的优先新闻网CNN,从而使电视新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从50年代开始,时代公司向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网HBO和Cinemax公司投资,从而将自己向其他领域拓展 .1973年这家野心勃勃的出版界巨子甚至购下木材生产商Temple公司,准备向造纸业进军,十年之后这项计划终于 难逃厄运。
1972年华纳公司更名为华纳通讯公司,并最终成为音乐和有线电视业的主力军。1990年,华纳兄弟公司被时代公 司以140亿美元收购,最终形成时代华纳公司。
6年之后,Ted Turner同意以76亿美元的价格售出TBS,TBS正式加入时代华纳的大家庭,从而使 时代华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
随着Internet和“新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在线吞并。
北京时间12月9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今日报道,AOL和时代华纳正式开始分拆交易,结束了两家公司将近10年的联姻。根据分拆协议,符合条件的股东每11股时代华纳股票将获得1股AOL股份。AOL股份将从周四开始开始交易,将恢复两家公司合并之前的股票代码。但AOL目前的市值约为25亿美元,只有高峰期的10%。 目前其发行的杂志超过了64种。全美最畅销5本杂志中,时代华纳公司就占据了4本,分别为《时代周刊》、《人物》、《体育画报》和《财富》,此外其它的着名杂志还包括娱乐周刊、财富杂志、InStyle等。

‘肆’ 时代华纳的CEO是谁

时代华纳现任CEO是"Jeff Bewkes"(杰夫·比克斯)。

时代公司始建于1923年,创办者是两个大学生Henry Luce和Briton H ad den.最初他们发行一份新闻周刊,然后又创办了有关生活、人物和体育等方面的其它杂志。作为杂志出版、新闻报道和图片新闻的先驱,他们对整个20世纪新闻出版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华纳兄弟公司同样建于1923年,1927年因制作第一部长篇有声电影《爵士歌手》而名胜大噪。华纳公司的其 它经典影片还包括《卡萨布兰卡》(1942年)和《无故反叛》(1957年)。 Turner广播公司(TBS)则比前两家创办得晚的多。该公司1980年开办24小时播出的优先新闻网 CN N,从而使电视新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从50年代开始,时代公司向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网HBO和Cinemax公司投资,从而将自己向其他领域拓展 .1973年这家野心勃勃的出版界巨子甚至购下木材生产商Temple公司,准备向造纸业进军,十年之后这项计划终于 难逃厄运。 1972年华纳公司更名为华纳通讯公司,并最终成为音乐和有线电视业的主力军。1990年,华纳公司被时代公 司以140亿美元收购,最终形成时代华纳公司。 6年之后,Ted Turner同意以76亿美元的价格售出TBS,TBS正式加入时代华纳的大家庭,从而使 时代华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 随着Internet和“新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在线吞并。时代华纳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代号是TWX。公司的市值截止到2003年2月中是490亿美元,当时每股价格大约为11.07美元。2000年1月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宣布合并之前两家公司的总市值为2800亿美元。 2002年末时代华纳宣布公司亏损将近1000亿美元。

‘伍’ 关于股票资金重组的问题

针对公司重组一事,是股市中最常见的,也有不少投资者喜欢买重组的股票,那么今天我就详细给大家讲讲重组的含义和对股价的影响。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重组是什么
重组说明了企业制定和控制的,可以使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发生显着改变。企业重组是针对企业产权关系和其他债务、资产、管理结构所展开的企业的改组、整顿与整合的过程,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整体上和战略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强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创新。
二、重组的分类
企业重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而言,企业重组有下列几种:
1、合并:即将两个或更多企业相组合,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公司。
2、兼并:意思是将两个或更多企业组合在一起,不过其中一个企业仍然保留原有名称。
3、收购: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股票或资产的方式,获得了另一企业。
4、接管:指公司原控股股东股权持有量被超过而失去原控股地位的情况。
5、破产:指长期处于亏损,不能扭亏为盈的企业状态,最后因为没有钱偿还到期债务而导致的企业失败。不管是怎样的重组形式,都会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反映,因此重组消息的获取一定要及时,推荐给你这个股市播报系统,及时获取股市行情消息:【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三、重组是利好还是利空
公司重组一般是好事,一个公司发展得较差甚至亏损就会重组,更有实力的公司通过向该公司置入优质资产,并将不良资产都置换掉,或者通过资本注入让公司的资产结构得以改善,不断的加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重组成功一般意味着公司将脱胎换骨,亏损或经营不善的情况就能够彻底摆脱,成为一家优质的公司。
从中国股市可以看出,像是重组题材股的炒股都只是炒预期。赌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一旦传出公司重组的消息,在市场上普遍会爆炒。如果新的生命活力在原股票资产重组后再注入进来,又转变成能够炒作的新股票板块题材,那么重组后该股票就会不断地出现涨停的现象。反之,要是在重组以后缺失新的大量的资金注入,换一句话说,就是没有将公司经营完善,那么就是利空,股票的价格将有所下跌。不知道手里的股票好不好?直接点击下方链接测一测,立马获取诊股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陆’ 康卡斯特为什么收购时代华纳

为何康卡斯特要收购时代华纳有线?
传统的有线电视服务正在消亡,这一过程虽然缓慢,但却无可逆转。
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卡斯特周三宣布,该公司将收购在美国市场上排名第二的同业公司时代华纳有线,这项交易的总收购价格为452亿美元左右。
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随后刊文指出,从电视行业的用户相关数据看来,这项合并交易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该博客提供了多张图表,对两家公司计划合并的理由进行了分析。
文章指出,首先,传统的有线电视服务正在消亡,这一过程虽然缓慢,但却无可逆转。根据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的预测,到2018年时,将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不再收看传统的电视服务
在当前的美国电视行业中,所有大型公司的付费电视服务用户增长趋势都凸显了传统电视服务正在消亡的事实。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在多数季度中,行业整体都已不再有能力吸引新的用户
整个电视行业都已遭到了来自于这种发展趋势的“突袭”。举例来说,当有线电视运营商Charter Communications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汤姆·拉特利奇(Tom Rutledge)曾在接受《华尔街日报》分析师采访时说道,在这家公司的550万名用户中,已经有130万人不想看电视,而是改用宽带网络收看视频节目,这一事实令其感到“惊讶”。
拉特利奇当时表示:“公司宽带业务的增长高于我原本的预期。”
这两家公司的用户人数每个季度都有所减少。不过,康卡斯特的新增用户发展趋势要好于时代华纳有线,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户人数的流失量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与此相比,时代华纳有线所面临的发展趋势则更像是一场灾难,其互联网用户和电视服务用户人数都在减少。
很明显,康卡斯特看到了时代华纳有线业务中的一个弱点,这使其认为对后者发起收购的时机已经成熟。
那么,传统电视服务所流失的用户都去哪儿了呢?答案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流媒体视频点播服务,如YouTube、Hulu、Roku、Aereo、Netflix以及一些非法的盗版服务等。据Business Insider Intelligence编制的图表显示,人们不想再为有线电视服务买单,因此正纷纷购买联网电视
但另一个问题是,既然时代华纳有线的业务正濒临死亡,而且为了打消反垄断监管机构的疑虑,康卡斯特还将不得不放弃300万名用户,那么为何康卡斯特还想要对时代华纳有线发起收购,而不是与其展开竞争呢?
其原因在于,康卡斯特想要控制用户人数减少的趋势。从Forrester发布的图表来看,电视收看人数确实正在减少,但速度则较为缓慢。在未来多年时间里,尽管传统的有线电视服务的表现可能无法令人满意,但这项业务仍将继续存在下去。只要能控制住用户人数减少的趋势,那么这项业务仍是有利可图的。
很明显,在控制用户人数减少的问题上,康卡斯特做得比时代华纳有线更好。这很可能是因为,康卡斯特已经竭尽所能地向其用户提供类似于互联网服务的电视服务,其用户不仅能获得传统的电视服务,同时也能获得宽带互联网服务,他们能拿到电视剧集和电影的点播菜单,此外还能免费收看数量庞大的老电影。而且,Xfinity移动应用还能让用户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收看节目。
康卡斯特的想法很可能是,如果这家公司能通过常规的竞争或并购交易来从其他公司那里捕获尽可能多的用户,那么就能延长传统电视行业的寿命,这或许就是其对时代华纳有线发起收购的原因所在。
http://tech.qq.com/a/20140214/000377.htm

‘柒’ 时代华纳为什么和美国在线合并最后为什么又解体了 希望多给几个原因 具体点儿 谢谢了:)

您好
早期的并购,无论从盈利模式还是合作理念上,两家公司的合并曾被看作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天作之合。时代华纳希望借助美国在线的平台优势进军新媒体市场,而美国在线则需要时代华纳的有线电视业务作为新的盈利增长点,这是当时两者联姻的出发点。
后来,据估算,美国在线的市值已经从顶峰的1630亿美元滑落至现在的不足30亿美元,而曾经无比庞大的时代华纳也同样遭遇诸多问题。
曾经被誉为媒介融合典范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合并之所以走向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激荡的结果,大致可分为内因、外因和直接原因。

内因是两家公司始终无法整合,非但没有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局面,相反各自的优势都在互相抵消。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业务资源整合不力。由于网络带宽、传输等技术方面的限制,美国在线难以消化时代华纳庞大的内容资源。时代华纳的内容没有通过美国在线的网络服务出售给消费者,并建立成功的盈利模式。双方一直未能找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新盈利模式,对各自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
上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加上宽带互联网对拨号上网业务的冲击,自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合并以来,美国在线广告营收一直不理想,而时代华纳欲借助前者网络优势发展已有业务的打算也落空。集团公司本来想把跨媒体广告业务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计划将杂志、书籍、有线服务、动画等传统媒体业务与网络服务的新经济运营模式很好地结合起来。但实际操作起来,美国在线只是充当了时代华纳的各种内容产品的在线推广工具。
经营策略整合不力。“网络+内容”服务模式的技术基石不是美国在线擅长的窄带拨号接入而是宽带服务,公司曾为投资者画出高速互联网的蓝图,然而却迟迟不能付诸实施。窄带服务收费23.90美元/月, 上网速度每秒56K,宽带服务收费45美元/月,速度每秒1.5M,比前者快25倍, 拨号无法与宽带竞争。但美国在线害怕宽带对拨号带来大面积影响,进入宽带市场时迟疑不决,错过了最佳时机。在网络用户增势减缓的情况下,新老客户被宽带网或拨号服务的竞争对手吸引走,最基本的业务受到很大冲击。
到2002年,美国在线虽然还是拨号连接领域无可争议的老大,但宽带时代已经来临。由于有线电视和本地电话公司是宽带连接的主要提供商,而以拨号连接见长的美国在线基本无法进行客户升级,反而是时代华纳有线电视网拥有的1300万用户资源为美国在线向宽带连接的转型提供了空前的资源,这让时代华纳耿耿于怀。
企业文化整合不力。时代华纳作为传统媒体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有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善于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推出新产品。美国在线则是一个年轻的互联网公司,其企业文化是以用户接入服务为导向,以快速抢占市场为首要目标,操作灵活,决策迅速。合并后,集团管理层缺乏跨行业管理与整合的经验,双方一直存在着隔阂与冲突。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雷巴尔德斯回忆,合并之后,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双方的管理层一直都争执得很厉害,两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几乎从来没有很好地合作过。“华纳就像一批老派的西装笔挺的人,跟习惯穿牛仔裤工作的技术人员是很难相处的”。

外因源于以Web2.0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媒体模式的出现,内容生产不再局限于组织化形式,内容来源也
不再依赖于传统媒体。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刚合并的时候,互联网尚欠发达,人们能够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大多来自于传统媒体。就理念而言,传统媒体仅仅将互联网作为其自身内容的“再转载媒体”。互联网也正好将传统媒体内容作为其带动流量的重要手段。
美国在线首席执行官凯斯曾在合并之初雄心勃勃地表示:“我们将彻底改变媒体和互联网世界的面貌。”但真正改变互联网和媒体世界面貌的却是谷歌这一当时不起眼的小公司。
搜索引擎曾被认为毫无商业价值可言,然而谷歌却凭此项服务逐渐发展壮大。谷歌自身不生产任何内容,不干涉媒体公司的内容编辑,不分享媒体公司的广告收益。但是,谷歌却能够从其提供的后台服务中,研究用户访问的行为,优化自己的网站,提升用户的访问体验,进而提升广告收益,形成了自己对互联网市场的控制力。交互式服务、增值服务已经成为目前互联网盈利的主流模式。正如观察人士指出,美国在线是拨号网络时代的巨人,但现在已经成了步履蹒跚、需要搀扶的老人。
不能不提的还有投资者的压力,这是时代华纳剥离美国在线的直接原因。华尔街投资者对多元化媒体集团能否成功发挥多样化资产组合所带来的“协作优势”已经产生了怀疑,因为投资者很难弄清楚这些跨行业的大规模媒体集团内部的复杂关系,更不用说对其中的投资风险做出准确评估了。而分拆后,时代华纳方面称,公司将增加公司的股票分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返还一些储备金给投资者。
对于时代华纳而言,美国在线被剥离后,它似乎终于解脱了。“分拆是时代华纳重组计划中的一项关键性举措。这将使两家公司在运营和战略层面上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对于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而言,都是最理想的结果。”

‘捌’ 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属于上市公司吗呃...如果有属于的话那股票代码什么。(先在此感

美国华纳兄弟是在美国上市的上市公司。在中国无法开户、交易,在香港可以。

‘玖’ 华纳音乐集团股票代码是什么

股票代码是:TWX

时代华纳公司 NYSE:TWX Time Warner Inc

时代华纳(英语:Time Warner Inc.)是美国一家跨国媒体企业,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纽约。其事业版图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包括时代杂志、体育画报、财富杂志、生活杂志、特纳电视网、CNN、HBO、DC漫画公司、华纳兄弟、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皆为旗下事业。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81名。

‘拾’ 杰里米J.西格尔的社会评价

巴菲特曾公开支持西格尔
200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会上,掌门人沃伦-巴菲特和合伙人查理-芒格被要求对西格尔进行评价。
西格尔是巴菲特“长期持有”投资理念的坚定支持者。一贯尖锐的芒格立刻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认为杰里米-西格尔神经错乱!”
这句话让巴菲特很明显地尴尬了起来——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巴菲特曾经大力推荐过西格尔的书。
他试图缓和芒格的评价:“他是个挺好的家伙。”
芒格看了一眼巴菲特,补充说:“他或许是个不错的家伙,但是他把苹果和大象放在一起比较,试图对未来作出精确预测。”
这可能是在公开场合西格尔所受到的最高规格的批评,但却不是第一次。
1999年他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警示网络股票的文章——《网络股票现在是否被高估了》。
在文章中,西格尔以美国时代华纳为例,来说明网络股并不值得投资者投入那么多钱——即使时代华纳在美国公司排行榜上位于前列。他指出,时代华纳的市盈率已经达到了400,而过去45年里的平均市盈率不过17。
文章一出,就引起了网络股价格的大幅下跌。时代华纳股票下跌17%,市值蒸发了22亿美元,其他网络股也都下跌了差不多17%。
“第二天,我的信箱塞满了憎恨的邮件。”西格尔笑了起来,“就好像发件人在地狱一样。”有人在邮件中质问他:“你无缘无故让我损失了14000美元!你是因为没有买到便宜的股票而嫉妒吗?”还有人在邮件里称他为“恐龙”、“疯子”,说他“对先进的商业模式毫不理解”,并希望他“很快就会从亲爱的老沃顿退休,或者滚到农场去——不论哪一个先来都可以”。
这些邮件并没有吓倒西格尔。“当时,我担心这么高的股价会带来很低的收益。股票价格越来越高,越来越高,接着----”西格尔瞪大了眼睛,举起双手,用舌头弹出一个爆破音,“这种担忧让我忍不住想劝说他们卖出手头的股票,当价格回落时再重新进入市场。”
几天后,巴菲特接受西格尔的邀请去沃顿进行演讲。在回答一个关于网络股的问题时,巴菲特建议大家去读一读西格尔前几天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那一次,是巴菲特第一次公开支持西格尔。
“这让我备感荣幸。”西格尔说。这也是市场首次用如此不一般的方式证明西格尔巨大的影响力。
“我很幸运,因为我一直都知道,我希望成为一个老师!”西格尔说。对西格尔而言,早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最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
当西格尔才十一二岁的时候,向别人解释某一件事情是他最钟爱的事情。他热衷于告诉别人他比他们知道得更多,让别人接受解释,变得更加符合他对于“聪明”这个词语的标准。
等到他终于进入了高中,看着周围的同学,他认为自己应该去当一位高中老师,但那时候的西格尔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去教授一位高中生。直到进入大学,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知道我想当一位大学教师。”西格尔的脸上带着他惯常的神秘笑容,“这是早晚的事情。”
在此之前,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之一还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教什么。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将会不一般,但是他却不得不投身到很多不同的科目中,包括数学、经济学、去找自己究竟会在哪一个地方不一般。
从他高中第一次接触到经济学后,他就知道了这是他想要的。“我已经找到了我的最爱!”陷入回忆中的西格尔不由得像一个孩子一样提高声音叫了起来,“接着,我就陷入了经济学中。”
1960年代,经济学还没有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当年轻的西格尔发现这一点之后,他找到宏观经济学教授彼得?凯南,在他面前嚷嚷着:“这就是我要去做的,我想成为一名经济学家!”
他被资本市场迷住了。他很喜欢这个游戏,并试图解释世界金融市场,试图解释这些东西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对我而言,这总是一种挑战,也从来没有被解决过。我想,它的方法对人们而言太复杂了,”西格尔说,“但我爱花时间去千方百计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我喜欢看到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怎样的模式可以解释发生的一切。”
西格尔在麻省理工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去了哈佛大学,念了一年的博士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工商管理研究生院里担任商业经济学的助理教授。
4年后的1976年,沃顿商学院向他发出了邀请。
“他们说,我们这里有一个位子给你。然后我就来了。”西格尔轻松地说。
从那以后,西格尔再也没有离开过沃顿,至今已经有31年了。
无论杰里米.西格尔是否果然在经济学中“最正确”,他的模式是否确实能够精确预测未来?至少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确实是沃顿商学院中最有个人魅力的经济学老师。
他实现了他的愿望。在沃顿商学院,他成为了全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来沃顿的人,每一个人都渴望上西格尔先生的课。”一位沃顿商学院的学生说。
他开设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华尔街几乎无人不晓,而他每年却只开两个班,这导致学生们发明了一种淘汰机制来决定到底谁可以有幸进入他的教室。
“我们进行‘投标’,标高者按顺序成为西格尔先生的学生。”这位学生说,“他们是其他人眼中的幸运者。”
西格尔的讲课和他的演讲一样,非常迷人。他总会在课堂上挂两个投影幕,一边是课程的powerpoint,一边则是布隆伯格网站上的全球经济指数。他几乎从不死板地按照课本讲授,他不停地跳出来,做即时的股市、汇市以及其他金融指标分析,所以,尽管西格尔的课在早晨8点钟就开始,可是早在8点以前,教室就已经满座了。稍晚的人,就只能坐在阶梯上听课。
“他的课非常刺激,学生们都被他迷住了。”这位学生笑了起来。住在宾夕法尼亚州安静的寓所中,西格尔一直坚持授课。
可是,他越来越忙。他开设了自己的网站,这个网站被《福布斯》以及其他媒体评为“最佳网站”;他为《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媒体撰稿,他同时还在很多地方任职。“过去几年,有很多学术界的人走出学校,投入到实际操作中,”他说,“但是,我还是不太喜欢管理别人的钱,我喜欢教学!”
走下讲台,离开摄像机,西格尔就是一个学者、一个教授,虽然他的两本畅销书《股票长期投资》、《投资者的未来》正在被人们当作投资圣经一般膜拜。他保留着学者的天真姿态,听到别人谈到他的书,这位白头发的教授像孩子一样笑起来,显得很高兴,立刻就要去送书。
但杰里米-西格尔还是经常会预测。按照他的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将取代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经济的舞台中心。这也是杰里米-西格尔试图提出的一个“全球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