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星ST百特,为什么总跌停,已经十五左右跌停板,出了什么大事
每年投资在ST股票上的失败者比比皆是,但很少有人知道股票ST到底是什么,下面详细讲解下。
以下的讲解大家一定要看下去,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相当注意第三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对股票ST进行讲解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今日机构的牛股名单,趁还没被删前,赶紧领取:速领!今日机构牛股名单新鲜出炉!
(1)股票ST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会出现?
ST的意思很简单,就是Special Treatment,指的是沪深两市交易所对那些连续两年亏损以及其他异常状况出现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特别处理,在股票名字前加上“ST”,俗称戴帽,用这个来警告广大的投资者要对这种股票打起十二分精神。
一旦公司的亏损有了三年,就会变成“*ST”,千万要注意这样的股票,一到碰上务必小心,因为它的个股面临退市的风险。
除戴帽之外,这样的上市公司还需要经历一年的考察期,在此期间,上市公司需要将股价的日涨跌幅控制在5%以内。
也就是2019年康美药业被曝出的那次300亿财务造假,相当出名的案例了,,案件发生后,昔日的A股大白马竟就变成了ST康美,都是在此次案件之后,收获了15个连续的跌停板、蒸发超374亿的市值。
(2)股票 ST如何摘帽?
在考察期间时,假设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状况恢复了正常、审计结果表明财务异常的状况就已经消除,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仍为正值,公司的运转还是持续正常的情况下,这样的话就可以向交易所申请撤销特别处理。
在通过审批之后撤销掉的股票名称前的ST标记,就是俗称的“摘帽”。
通常情况下,被迎来的上涨行情是在摘帽之后,像这类股票我们可以重点关注,顺势赚点小钱,如何才能第一时间获得这些摘帽信息呢?这个投资日历将会对你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未来的每一天都将会提醒哪些股票进行分红、分股、摘牌等信息,下面的链接可以帮助你获取:专属沪深两市的投资日历,掌握最新一手资讯
(3)对于ST的股票该怎么操作?
万一自己手头里的股票已经成了ST股票,则需要密切关注5日均线,然后在5日均线下方设置止损位,股价跌破5日均线之后,为了及时止损,一定要迅速清仓,防止之后跌停,把你牢牢套住。
除此之外投资者不要去建仓带ST标记的股票,因为带ST标记的股票,每个交易日只有5%的最大涨跌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不好把握投资节奏。
如果你对于操作还是一头雾水,千万不要错过这款股票神器,把股票代码填进去,就能马上收到股票的相关信息:【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B. 股票跌停意味着什么呢能举个例子吗!要损失多少钱啊
跌停就是跌到了10个点,不允许在跌啦!看你投资多少钱啦?
C. 有什么股票复牌后大跌的,举个例子
有呀,举个例子呀。。。就最近的一个吧,同力水泥。
D. 有次新股跌停后反包的例子吗
有。
1、福鞍股份(SH603315),跌停后第二天涨停,然后15连板。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2、皇台酒业昨日微跌,却在今日实现反包涨停,至今已录得8天6板,并已连续6日登上龙虎榜。
E. 有先跌停后涨停这样的案例吗
权证有涨跌停板的限制.权证涨(跌)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
例如:A公司权证的某日收盘价是4元,A公司股票收盘价是16元。次日A公司股票最多可以上涨或下跌10%,即1.6元;而权证次日可以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为(17.6-16)×125%=2元,换算为涨跌幅比例可高达50%。
买权证需要到证券营业部签署权证风险揭示书,上海深圳各一份
1.认购认沽权证行权日不行权的话,将自动进行注销,你的持股明细上也会相应消失这些权怔。
2.不管是认购权证还是认沽权证,只要出现负溢价,理论上投资者会有损失,深度价内权证不行权损失更大了。包钢认购权证是负溢价认购权证,但是一部分投资者或许由于帐户资金不够的原因没有行权,行权日过后权证将注销了,那不是白白损失了吗?但是行权也有一定风险,那就是正股未来价格的波动风险,一部分投资者不行权可能也有这个原因。对于认沽权证不行权,一是认沽权证本身严重高估,没有行权价值,是废纸一张,那么行权完全是损失了,其次是该投资者仍然要继续持股,那么他没有必要以标的价格行权卖出股票承担一定股价波动风险。对于认购权证,主要是资金不足的原因,那种可能性很小,除非卖出权证不够支付手续费,现在认股权证都超过一元,没有资金行权,但可以在二级市场抛售啊,所以很多人没有行权是还没有分清认购和认估的区别。
这就是中国股民盲目入市的后果。行权期具体指的应该是股票权证的行权期。
具体应该是指可以行使权证权利的期限。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权证及行权。
权证可分为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买入认购权证的投资者,是相关标的股票未来上涨才能获利,而买入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则只有标的股票未来股价下跌时才能赚钱。
就行使状况而言,权证亦分为欧式和美式权证。美式权证允许持有人在股证上市日至到期日期间任何时间均可行使其权利,而欧式权证的持有人只可以在到期日当日行使其权利,欧式股权证为香港最常见的权证类别。
无论是认购权证或者认沽权证,它们都包含有有以下主要特性:一是杠杆效应。二是具有时效性。权证具有时间价值,并且时间价值会随着权证到期日的趋近而降低。三是权证的持有者与股票的持有者享有不同权利。权证的持有者不是上市公司的股东,所以权证持有者不享有股东的基本权利例如投票权,参与分红等权利。四是投资收益的特殊性。对权证而言,如果投资者对标的股价的判断正确,将获得较大收益.
简单的说认沽权证的操作和股票刚好是相反的,看多股票时要卖出认沽权证,看空股票时反而要买入认沽权证。不过由于权证现在是个新生事物,刚开始走势可能会有些不太正常的地方。
由于权证的特殊性分险要比股票大的多,你最好是少量参与。
权证是T+0交易方式,当天可以进行多次的买卖。
网上也是可以做的,但要先去证券公司开通网上交易和权证交易。
行权价就是可以在行权日买入或卖出正股(标的股票)的价格。
行权日就是可以行使权证权利的日子。
百慕大式权证
欧式权证
百慕大权证是行权方式介于欧式权证和美式权证之间的权证。标准的百慕大权证通常在权证上市日和到期日之间多设定一个行权日,取名"百慕大"是因为百慕大位于美国本土与夏威夷之间。后来,百慕大权证的含义扩展为权证可以在事先指定的存续期内的若干个交易日行权,例如我们假设百慕大权证,行权日可以设为2005年12月10日、2006年2月10日、2006年4月10日、2006年6月10日等。百慕大权证由于给予权证持有人更多的行权日选择,因此价格比同等条款的欧式权证高,但应低于同等条款的美式权证。
权证按权利行使期限分为欧式权证和美式权证,美式权证的持有人在权证到期日前的任何交易时间均可行使其权利,欧式权证持有人只可以在权证到期日当日行使其权利。百慕大权证综合了美式权证和欧式权证的特点,行权日期是在权证到期日之前的最后几个交易日。
什么是权证?
权证是一个“权利”但非责任;
在约定的“到期日”,以约定的 “行使价”,购买或卖出“相关资产”(如:股票、指数、商品、货币等)。
权证投资要点
1。投资权证最重要的是看中其杠杆作用,以小博大。
2。杠杆作用是面双刃剑,因此权证的止损比股票更重要。
3。无论什么类型的投资者,都可以利用权证来构建符合自己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组合;
4。投资权证之前必需对标的股票价格走势有所判断。
我国权证的再生背景
股权分置改革,一种新的解决股权分置的工具
应用于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权证种类:股本权证,认购备兑权证,认沽备兑权证案例:
股本权证:长江电力
认购备兑权证:宝钢股份
类似认沽期权(增持股份):三一重工,宝钢股份等
权证分类:
发行人不同:股本权证和备兑权证;
持有人的权利不同:认沽权证与认购权证;
行权时间不同:欧式权证和美式权证
百慕大式认购权证是什么意思?
万科就是此类,百慕大权证是行权方式介于欧式权证和美式权证之间的权证(也就是说共有三种权证),标准的百慕大权证通常在权证上市日和到期日之间多设定一个行权日,取名"百慕大"正是因为百慕大位于美国本土与夏威夷之间。后来百慕大权证的含义扩展为权证可以在事先指定的存续期内的若干个交易日行权,例如对某虚拟的百慕大权证,行权日可以设为 2005年12月10日、2006年2月10日、2006年4月10日、2006年6月10日等(只要在其间就可以了)。百慕大权证由于给予权证持有人更多的行权日选择,因此价格比同等条款的欧式权证高,但应低于同等条款的美式权证。
什么是碟式权证?
武钢就是此类,蝶式权证是只同时买入和卖出两份价格不同的认沽权证或同时买入和卖出两份价格不同的认股权证,这样的组合可以使得投资者在股价波动在一定区间内时获得一定收益,如果价格波动超出范围,则投资者的也不会遭受损失,其收益曲线形状如“__∧__”,因其形状与展翅飞翔的蝴蝶,故将其命名为蝶式权证。
------------------------------------------
什么叫欧式认沽权证?什么叫美式人沽权证 ?
欧式认沽权证是到期时才可以兑现。
美式是发行后至到期日期间随时可兑现。
武刚JTB1(5800001)与武刚JTP1(580999)有什么不同?
权证的权利不同:一个是认购权利;一个是认沽权利。 B:buy ;P:put 。
权证涨跌幅怎样计算?
第二十二条 权证交易 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涨跌幅按下列公式计算:
权证涨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
权证跌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标的证券当日跌幅价格)×125%×行权比例。
当计算结果小于等于零时,权证跌幅价格为零。
权证是一个与股票有着很大区别的金融品种,投资时应当注意七大要点
------投资权证应当特别注意控制风险。由于权证是一种高杠杆品种,其涨跌幅度会远远大于股票,投资者应当注意控制仓位,不要盲目追高,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不要像投资股票一样投资权证。不少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习惯在套牢之后不再操作或不断补仓。这种操作策略在权证投资中是十分忌讳的。因为股票只要不退市,总有其价值,但权证具有时效性,到期以后就自动退市,不具备行权价值的权证在到期之后将变成废纸一张。
------计算权证的价值并不是简单等于"股价减去行权价"。决定权证价值的因素很多,包括正股股价、正股的波动率、权证的剩余期限、无风险利率、行权价格、红利收益率等。投资者可以利用权证计算器来计算权证的理论价值。
------权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流逝。权证有一定的存续期,随着时间的流逝,权证的价值也会逐渐消减,而且越临近到期,时间价值耗损越快。
------权证可以做" T+0"交易。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权证是允许在当日进行多次买卖的。
------权证的涨跌停板幅度是变化的。其计算公式为:权证涨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权证跌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在-(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标的证券当日跌幅价格)×125%×行权比例,当计算结果小于等于零时,权证跌幅价格为零。因此,当正股位于不同价位时,权证的涨跌停板幅度就会不一样,而不像股票那样固定在10%。
------权证价格的变化幅度与正股变化幅度不一定完全一致。虽然正股股价变化会影响权证价格,但权证价格同样受到其它因素制约,因此两者之间的走势可能出现差异。
认购权证与认沽权证的区别
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认购权证与认沽权证会有以下一些不同:
------第一,所持有“正股+权证”的组合的风险不同。由于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对正股的敏感度不同,随着正股股价的上升,认购权证的价格上升,认沽权证的价格下跌。从“正股+权证”组合的敏感度来看,认购权证会加剧组合的系统风险,而认沽权证会对冲正股股价波动的部分风险。
------第二,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不同。在正股股价下跌时,认沽权证的价格上涨,会对流通股股东的损失给予补偿,从而降低流通股股东的盈亏平衡点;而认购权证能让流通股股东在未来可能的业绩增长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如果股价贴权,则在短期内不能给流通股股东多少补偿。
------第三,到期价值不同。由于目前股改方案中所包含的权证均以股票结算方式来交割,这将对权证的到期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认沽权证,如果在快到期时,权证为价内权证,即股价小于行权价,权证的持有者为了行权必然会买进正股,买盘压力有可能会使股价向行权价靠拢,从而使权证丧失价值;而对于认购权证,在快到期内,若为价内权证,持有者只需准备现金以便向大股东按行权价买进股票,而不会对流通A股的股价产生影响。只不过在行权后,市场上可流通的股票突然增加,投资者想尽快获利了结的话,正股遭遇短期抛压,股价必然又会下跌,从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最后,认沽权证可以让投资者构建多种投资组合,而认购权证在市场上缺乏做空机制的条件下,只能成为投机者炒作的工具。
认股权证的基本要素
从认股权证的设计来看,包括9个要素:
(1)发行人
------股本认股权证的发行人为标的上市公司,而衍生认股权证的发行人为标的公司以外的第三方,一般为大股东或券商。在后一种情况下,发行人往往需要将标的证券存放于独立保管人处,作为其履行责任的担保,这种权证被称为备兑认股权证。
(2)看涨和看跌权证
------当权证持有人拥有从发行人处购买标的证券的权利时,该权证为看涨权证。反之,当权证持有人拥有向发行人出售标的证券的权利时,该权证为看跌权证。认股权证一般指看涨权证。
(3)到期日
------到期日是权证持有人可行使认购(或出售)权利的最后日期。该期限过后,权证持有人便不能行使相关权利,权证的价值也变为零。
(4)执行方式
------在美式执行方式下,持有人在到期日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均可行使认购权;而在欧式执行方式下,持有人只有在到期日当天才可行使认购权。
(5)交割方式
------交割方式包括实物交割和现金交割两种形式,其中,实物交割指投资者行使认股权利时从发行人处购入标的证券,而现金交割指投资者在行使权利时,由发行人向投资者支付市价高于执行价的差额。
(6)认股价(执行价)
------认股价是发行人在发行权证时所订下的价格,持证人在行使权利时以此价格向发行人认购标的股票。
(7)权证价格
------权证价格由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两部分组成。当正股股价(指标的证券市场价格)高于认股价时,内在价值为两者之差;而当正股股价低于认股价时,内在价值为零。但如果权证尚没有到期,正股股价还有机会高于认股价,因此权证仍具有市场价值,这种价值就是时间价值。
(8)认购比率
------认购比率是每张权证可认购正股的股数,如认购比率为0.1,就表示每十张权证可认购一股标的股票。
(9)杠杆比率(Leverage ratio)
------杠杆比率是正股市价与购入一股正股所需权证的市价之比,即:杠杆比率=正股股价/(权证价格÷认购比率) 杠杆比率可用来衡量“以小博大”的放大倍数,杠杆比率越高,投资者盈利率也越高,当然,其可能承担的亏损风险也越大。
认股权证的功能及特点
------认股权证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市场功能来看,它丰富了市场投资品种,为证券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二是对发行人来说,它可以加大融资工具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顺利实现筹资目的;三是对投资者来说,权证能发挥杠杆作用,达到以小搏大的目的。
认股权证一般具有融资便利、对冲风险、高杠杆等特点。具体来说它具有5个特点:
------一是权证的持有者有权利而无义务,两者都有期权的特征。在资金不足、股市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购买权证而推迟购买股票,减少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二是风险有限,可控性强。从投资风险看,认股权证的最大损失是权证买入价,其风险锁定,便于投资者控制。
------三是权证为投资者提供了杠杆效应。投资人可用少量资金购买备兑权证,取得认购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可能赢得一旦这些股份上市可获得的价差,具有以小搏大的特性;
------四是结构简单、交易方式单一。认股权证是一种个性化的最简单的期权。它的认购机理简单、交易方式与股票相同,产品创新的运作成本相对较低。大部分衍生产品都是以现金进行交割,而认股权证可以用实券交割,更符合衍生产品发展初期投资者的交易习惯。
------五是权证的发行不涉及发行新股或配股。它的发行是因为发行人已拥有大量已发行的股票,或通过市场吸纳了现有的股票,以备各备兑权证持有者行使权利,因此发行备兑权证具有套现的目的,它并不增加证券的总量,不会摊薄正股的每股盈利;而一般认购证因涉及发行新股或配股,所以在发行时都伴随着股本的扩张,具有集资的目的。
认股权证在国际证券市场上的发展态势
------认股权证由于其风险低,结构简单,便于运作的特点,使它成为新兴证券市场金融创新的首选品种,截至2000年底,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FIBV)的55个会员交易所中,已经有42个交易所推出了认股权证。在德国、澳在利亚、Euronext等交易所买卖认股权证数目已达到数百个之多,我国台湾地区权证产品也非常发达。
什么是创设权证?
------权证最早起源于美国,但真正获得蓬勃发展的却是在欧洲,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长期占据权证交易额的前几名。近年来,以我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为代表的亚洲权证市
场发展迅猛,去年香港地区以673亿美元的总成交金额跃居全球权证交易第一位,同时,澳洲的权证市场也在高速发展。
1、中国内地市场权证的交易制度构思
------目前中国内地市场现行的交易制度并非十分有利于权证交易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制度构思之前,有必要对可能影响权证交易的制度框架进行选择。
1.1 竞价制度与做市商制度的比较选择
1.1.1 在中国内地市场权证交易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必要性
------无论是竞价制度还是做市商制度,在海外权证市场都有成功的先例,但就中国内地市场目前的环境而言,吸取香港地区权证市场的成功运作经验,在备兑权证交易中引入做市商制度非常有必要。
------1)引导市场合理定价。衍生产品对于中国内地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还比较陌生,尤其是权证的定价相对比较复杂,如果中小投资者不能有效地对权证进行定价,那么容易造成价格较大幅度的偏离价值,波动加大,从而造成市场的无序以及投机盛行。如果引入做市商制度,可以凭借发行人的技术优势来有效引导权证的定价,从而消除市场上的非理性因素。过去宝安权证价格曾超过正股股价就是一个例子。
------2)保障权证市场具有足够的流动性。权证对流动性的要求非常高,流动性稍差一些
欧式权证,百慕大式认购,此外还有一种是美式权证,而这其中最根本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行权的时间差别,欧式权证是指某一天,一般是指它权证期的最后一天进行行权,而美式权证是从它的存储期开始以后,任意一个时间都可以去行权,百慕大式权证是综合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指定的区间,像这次万科的行权期间是它权证存续的最后五个交易日,我想也是从它的权证流通量和为行权者的方便来考虑的。
F. 股市崩盘的崩盘案例
纽约1929大崩盘
一个小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给人们烫上了关于股市崩盘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
但回头来看时,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
随后的一段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超过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而那些活着的投机者,接下来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维德在《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讲述的1929年股市崩盘前后的一个故事,成为那一时期投机者的经典写照。
一个投资者在1929年初的财产有750万美元,最初他还保持着理智,用其中的150万购买了自由国债,然后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并且告诉她,那将是他们以后所需的一切花销,如果万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这些债券,一定不可以给他,因为那时候他已经丧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来了。他就向妻子开口了,说需要追加保证金来保护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万美元。他妻子刚开始拒绝了,但最终还是被他说服了。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他们以倾家荡产而告终。
实际上,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资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逃脱噩运。20世纪最为着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在此次危机中几近破产。
像其他人一样,凯恩斯也没有预料到1929年大崩盘,而且还低估了这次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凯恩斯积累的财富在1929年崩盘时受到重创,几乎变得两手空空。
后来凭借着敏锐的判断力,到1936年的时候,他靠投资股市把财富又增长到了50万英镑以上(相当于4500万美金)。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资金又缩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盘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阴影。
尽管股市暴跌最初影响到的只是富人,但这些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群体,其成员掌握着大部分消费收入,构成了最大部分的个人储蓄和投资来源。因此,股市崩盘导致美国经济失去了由证券投资盈利形成的对支出的支撑。
股市崩盘以后,控股公司体系和投资信托的崩溃,大幅削弱了借贷能力和为投资筹措资金的意愿,这迅速转化为订单的减少和失业的增加。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跌到28,20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响,金融动荡也因泡沫的破灭而出现。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尽管在泡沫崩溃的过程中,直接受到损失的人有限,但银行无法避免大量坏账的出现,而银行系统的问题对所有人造成间接冲击。
大崩盘之后,随即发生了大萧条。大萧条以不同以往的严重程度持续了10个年头。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到1933年底,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还达不到1929年的1/3。实际产量直到1937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接着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间,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800万。1933年,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
更严重的是,股市崩盘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大恐慌再临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国股民的黑色记忆,这一天美国股市又一次大崩盘。股市开盘,久违了半个世纪的恐怖重现。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 这意味着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内即贬值了二成多,总计有5000亿美元消遁于无形,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的财产瞬间蒸发了。随即,恐慌波及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10月19日当天,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
随后的一周内,恐慌加剧。1987年10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跌幅达14.9%,创下东京证券下跌最高纪录。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 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纪录,将自1986年11月以来的全部收益统统吞没。与此相呼应,东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马尼拉的股市也纷纷下跌。于是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下泻。
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5.92倍。美林证券公司的经济学家瓦赫特尔因此将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称之为“失控的大屠杀”。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响到的还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杂志上公布的美国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从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当天,当时的世界头号首富萨姆·沃尔顿就损失了21亿美元,丢掉了首富的位置。更悲惨的是那些将自己一生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众,他们本来期望借着股市的牛气,赚一些养老的钱,结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积蓄便在跌落的股价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股市的震荡刚刚有所缓解,社会经济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动之中。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1929年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运的是,当时美国经济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股市崩盘并没有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但股灾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仍然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
日本股市梦魇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国“黑色星期一”过后,率先恢复的是日本股市,并且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升。 此后,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态势,但另外一个噩梦般的恐慌却在酝酿之中。1989年12月,东京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的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这也是投资者们最后一次赚取暴利的机会。 进入90年代,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股市泡沫的破灭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赚取交易手续费生存的200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
对外资本交易方面,由于对外证券交易额减少,出现长期资本收支盈余,日本戏剧性地变为了资本输入大国。
另一方面由于股市疯狂上涨,吸引企业都转向直接融资,银行被迫以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要融资对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呈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影响所至,连房地产也未能幸免。日本房地产价格在1990年达到了耸人听闻的高位,当时日本皇宫地块的价格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所有房地产价格的总和。泡沫破灭后,日本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当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激发人们借贷投机的欲望,日本银行当初急切地给房地产商放贷终于酿下了苦果。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发了通缩,使得日本经济经历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萧条。
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
中国式股灾
目光放回国内。虽然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 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之,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G. A股历史上涨停和跌停的数量最多的股票,分别是什么股
A股历史上涨停板数量最多的是ST金泰,出现连续45个涨停板;反之A股历史上跌停板数量最多的是华泽退,出现连续46个跌停板,排名第二的是st信威,这三只股票将会被记录A股连续涨跌停的历史。
也许很多股民投资者都不敢相信,为什么这些股票会出现连续40几个涨停板和跌停板的走势,这是正常股民都不敢想象的事,但A股市场确实已经出现这样的真实案例。
股票被退市确实是最大利空,哪只股票只要确定退市的,股价都会遭受集中抛压,导致股价出现暴跌。当时华泽退出现45个跌停板,完全就是跟A股市场行情有关,当前很多股票都出现一字跌停板,出现二十几个,三十几个跌停板的股票不在少数,市场因素有关。
总而言之,股票出现连续涨停板,或者出现连续跌停板,背后都是受到重大消息影响所致,背后都是由于资金在拉升或者砸盘引起的,股价的涨跌都是资金推动的,希望股民投资者们永远都要清楚资金是股市的动力。
H. 股票无故跌停是什么原因
遇到股票跌停,那就意味着该股你暂时卖不出去,此时一定要冷静。另外,还要看看是在什么位置跌停的,是放量跌停,还是无量跌停,是突发利空造成的,还是平白无故跌停的,上面这些因素都要考虑的。如果是低位跌停并不可怕,主力也常常用这种方法洗盘的。有时侯采取及时止损也是很有必要的,那是为了保住资金,日后再卷土重来。
1、庄家封板意愿低,股票封板失败。如果一只个股有庄家在运作,恰巧碰上利好消息,但庄家认为启动主升浪的时机还未到,庄家就会趁机做T,盘中拉升至涨停,吸引跟风盘,然后把底部获利筹码卖一部分,等股价再次回落时,庄家就可以逢低吸纳,回补仓位。
2、游资借机拉升,点火失败。游资的做法就是通过短期频繁换股来博取收益,对选股能力要求比较高,他们对股市起到了活跃市场的作用。他们到处点火,一旦打造出来热门的风口,短期内就可以获取高额收益。但也常有失败的案例,有时候,游资挖掘热点,选择概念股拉升,不过,投资者不买账,反而释放了获利筹码和套牢筹码,导致抛压比较大,封不住板,股价瞬间回落。
拓展资料:
1、当股票跌停后,是可以继续进行卖出股票交易的,仍是需要按照时间的优先原则成交,但是在跌停或涨停的一般情况下,买一和卖一的价格都会出现主力的很多筹码,如果主力想要封住涨跌停的话,那么在这个时间进行买卖的成交量,就会越来越小,如果排在了主力大单的最后,到闭市也不会成交。
2、如果在挂单之后,涨跌停打开就可成交了。在股票申报中是有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两个原则的,如果同时需要卖出一个股票,价格越低那么就最容易成交。
3、如果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申报越早就会优先成交。股票跌停之后,就也没有比跌停更低的价格,如果有买盘申报,越早申报卖出,就会越成交的早。如果没有买盘,申报早也不会成交。
I. 股票案例分析上涨下跌
你好,你是股市新人吧?
你发的截图不是股票,是一种分级基金,分两种,数字前面加B的基金是加了杠杆的,比加A的风险系数要高,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建议你还是先打好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希望对你有帮助!
J. 股票毫无利空消息出现跌停,应该果断止损,还是找机会补仓
个股的跌停大部分是由于该股突发利空所致,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每天跌停板个股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个股跌停并不是因为利空消息,属于个股上涨后正常的回调,那是否代表回调就可以加仓呢,或者又是庄家机构在头部已经完成出货了,个股后期大概率会选择一路下行呢,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下个股在无利空跌停的情况和策略是什么。
跌停情况分析个股的跌停所受因素较多,很多投资者认为个股跌停的情况肯定是庄家的出货行为,即使不是出货也是大资金出逃所引起的现象,其实这往往是跌停板背后的一个方面的因素,有时候大家往往只喜欢寻找涨停板的个股,而忽略跌停板个股的情况分析
比如之前我在11月底重点分析过科技股大跌的情况,这些能够跌停甚至大跌的股票,后期都是继续上行和创新高的股票,目前行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时间了,这些个股基本已经再次创新的新高,比如北京君正和圣邦股份等,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欢迎大家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