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秋水仙碱这个药副作用大吗
秋水仙碱的副作用的确是非常明显,秋水仙碱的作用机理是可以抑制痛风关节炎部位的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吞噬尿酸的作用减弱,这样局部白细胞破坏引起的炎症反应就减轻,而达到迅速消炎的目的。鉴于秋水仙碱的副作用太过显着目前在国外以及一些大的医院基本停止使用,但在我国的基层医院由于效果显着,因此还在使用。秋水仙碱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 使中枢神经抑制药和拟交感神经药的作用增强。 可引起可逆性维生素B12吸收不良。 胃肠道反应通常是对本品不能耐受或中毒的前驱症状,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与高血压药合用,可降低后者的抗高血压疗效。 噻嗪类利尿药与秋水仙碱同时应用,会影响其抗痛风疗效。 有文献报道,本品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效。 孕妇可致畸胎,老年人易发生积蓄中毒,应慎用。 秋水仙碱的副作用 干扰尿17-羟皮质酮测定值,使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增高,尿血红蛋白试验出现假阳性。 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并可有麻痹性肠梗阻,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局部坏死(静脉注射时用) 如何避免秋水仙碱的副作用? 1.最好的方法是不用,选择替代性的药物如芬必得、或者双氯芬酸钠,或者天然成分的消炎药--天然虾青素。2.非用不可的时候尽量少剂量,短期使用,注意只是在急性期使用,缓解期千万不要使用。3.有敏感体质,或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在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坚决不要碰这些细胞毒类化学药物。4.用药期间要检测血象、肝功等指标。这样有可能避免秋水仙碱的副作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秋水仙碱的副作用出现后如何处理? 1.立刻停药去看医生,鉴别是否为秋水仙碱的副作用。2.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找个方案进行处理。对于痛风的治疗还是要尽量避免使用像秋水仙碱这类的化学药,因为痛风的治疗还可以选择一些天然如虾青素类的消炎药,但有时候我们得承认天然药的速度没有这些有毒性的化学药物来得快,因此对痛风的预防就变的非常重要。否则,治病冒的风险还是比较大。
❷ 大家好,我800尿酸,现在痛风病发在股骨头。实在不能走路,可是两天之后要出差。谁有特好的药物,或者
你好,痛风是先天遗传基因〔体质〕及后天饮食环境两个因素共同造成,由于体内负责分解尿酸的酶活性不足引起体内尿酸堆积,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等处引起的。
意见建议:平时注意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每天坚持饮用大量的水,以白开水为主,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放,饮食中尽量不要加过多的盐,少许即可,清淡一点,尽量少吃含有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贝壳食物、肉类、黄豆食物等。
❸ 这是什么花
秋水仙(学名:Colchicum autumnale L.)是百合科秋水仙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8~10月开花。花蕾呈纺缍形,开放时似漏斗,淡粉红色(或紫红色),端庄秀丽,受人喜爱。秋水仙原产于欧洲和地中海沿岸,中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从国外引进种子和球茎。园林中常用作岩石园或花坛种植。鳞茎含秋水仙碱,可供药用,尤其适用于多倍体育种,同属植物约60余种,其中大部分是秋天只开花不长叶,花朵粉红色或深红色,直接从地下茎抽邮花1-4朵,有着“地下花”之美誉。
❹ 秋水仙素是什么
秋水仙素的诱变原理 秋水仙素(C22H25O6N)是1937年发现的,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结晶,易溶于冷水、酒精和氯仿,难溶于热水、乙醚等,熔点155℃。一般多使用它的水溶液。实验表明,有效的诱变浓度是0.0006—1.6%,以0.2%的浓度诱变效果最好。此药有剧毒,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当细胞进行分裂时,一方面能使染色体的着丝点延迟分裂,于是已复制的染色体两条单体分离,而着丝点仍连在一起,形成X形染色体图象(称为C-有丝分裂,即秋水仙效应有丝分裂);另一方面是引起分裂中期的纺锤丝断裂,或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结果到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而重组成一个双倍性的细胞核。这时候,细胞加大而不分裂,或者分裂成一个无细胞核的子细胞和一个有双倍性细胞核的子细胞。经过一个时期以后,这种染色体数目加倍了的细胞再分裂增长时,就构成了双倍性的细胞和组织
❺ 秋水仙碱真的这么可怕么
秋水仙碱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合理的去使用。秋水仙碱主要用于痛风急性期的治疗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效果不错,而且价格相对比较低廉,但因秋水仙碱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有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过秋水仙碱中毒事件。
3,痛风急性发作预防。
在降尿酸治疗的同时可以食用秋水仙碱(推荐低剂量使用),进行痛风急性发作的预防。
❻ 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和尿酸有关系吗
秋水仙(学名:Colchicum autumnale L.)是百合科秋水仙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8~10月开花。花蕾呈纺缍形,开放时似漏斗,淡粉红色(或紫红色),端庄秀丽,受人喜爱。秋水仙原产于欧洲和地中海沿岸,中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从国外引进种子和球茎。园林中常用作岩石园或花坛种植。
❼ 秋水仙碱吃到拉肚子了还疼怎么办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应用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萃取物治疗痛风的记载。作为治疗痛风急性期发作的特效止疼药,秋水仙碱可有效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从而减缓痛风发作时的各种炎症与肿痛。不过,在很多痛风患者眼中,秋水仙碱也是名副其实的“含笑半步癫”——较大的副作用与疗效共存。
副作用是因为没吃对
40~70%的痛风患者会因服用秋水仙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而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粒细胞缺乏、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情况。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秋水仙碱真的如此“危险”,为什么临床指南中还依旧会把秋水仙碱当做痛风治疗的推荐药物呢?
其实,这全在于你服用秋水仙碱的姿势可能出现了问题
按说明书服用的方法早就out了
即便是现在的秋水仙碱说明书,急性期的服用方法仍表述为:成人常用量为每 1~2 小时服 0.5~1 mg,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达到治疗量一般为 3~5 mg。24 小时内不宜超过 6 mg,停服 72 小时后一日量为 0.5~1.5 mg,分次服用,共 7 天。
但很多患者其实不知道的是,这样的服药方式在目前看来,完全是out的!你要认真了,就输大了!
小剂量的服用方式与大剂量效果相当
其实,秋水仙碱之所以容易出现各种明显副作用,与其服用剂量明显相关。在一份研究文献中,曾证实过这样一个事实。秋水仙碱大剂量与小剂量两组组患者,在服药4~6 h最高血药浓度相近,均> 6ug/l,并发现当血药浓度达6 ug/l即能明显减少早期痛风患者关节的疼痛,再增加秋水仙碱的剂量,只能增加其不良反应而治疗作用不增加。
也就是说,秋水仙碱吃多吃少,效果相当,但是大剂量服用,就极易产生腹泻等各种不良反应。而这一结论,也在近年来的各国痛风治疗指南中,予以了肯定。
吃多少才不会拉肚子?
关于秋水仙小剂量方案,国外给出的答案是初始服用1. 2 mg,之后0. 6 mg, l次/1 小时, l次/天,全天总计1.8mg。但由于我国秋水仙碱多采用0.5mg剂量,所以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案可调整为:
开始 1.0 mg ,1 小时后再服用 0.5 mg,12 小时后,如有必要,可再服用 0.5 mg(全天剂量不超过2mg)。之后每天服用 0.5 mg 两到三次,直至疼痛症状缓解,通常不超过两周。而预防性剂量只需每日0.5mg或1mg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秋水仙碱对于肾脏存在一定负担,医师还会根据患者
❽ 别嘌醇片与秋水仙碱片哪一种的不良反应大
那么,? 别嘌醇片不良反应: 1、皮疹:可呈瘙痒性丘疹或荨麻疹。如皮疹广泛而持久,及经对症处理无效,并有加重趋势时必须停药; 2、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等; 3、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贫血,或骨髓抑制,均应考虑停药; 4、其他有脱发、发热、淋巴结肿大、肝毒性、间质性肾炎及过敏性血管炎等; 5、国外曾报道数例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间发生原因未明的突然死亡。 秋水仙碱片毒副作用的发生与用药的剂量有关,剂量越大,发生的机会越多。另外,还与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也就是个人的体质状态。为了预防这些毒副作用的发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用药剂量以能控制病情为宜,不要过大,用药时间不要太长,关节炎的发作一旦控制后,就立即停药。 2、用药前及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3、用药期间应检查血常规。 别嘌醇片与秋水仙碱片均有副作用,但是哪个副作用大。这是说不准的,关键是看是否正确服用药物。如果正确服用,副作用则是可以避免的。如需购买秋水仙碱,可到康爱多药店选购。
❾ 请问西双版纳生产的秋水仙碱可以治痛风吗
造成痛风的本质原因是体内尿酸水平的升高,造成了尿酸盐在关节和肾脏部位的沉积。通常来说,造成痛风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①饮食原因。吃了太多的肉类和海鲜,畅饮了过多的啤酒之后,人体的尿酸水平升高,就可能造成尿酸盐沉积;②肥胖。肥胖导致的后果是体内尿酸的增加,肾脏无法彻底清除多余的尿酸;③服用了某些药物。这些药物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④家族史。如果家人患有痛风,那么你患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再好的药物都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的,使用上需要权衡利弊。秋水仙碱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或是预防复发,是痛风急性期的特效用药。实际上秋水仙碱的副作用确实也是非常明显的,对于秋水仙碱是不建议长期服用的。
秋水仙碱是可以抑制痛风关节炎部位的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吞噬尿酸的作用减弱的作用,因为人体局部的白细胞一旦遭到破坏的话就能够使得炎症反应的减轻,而达到迅速消炎的目的。但是在国外以及一些大的医院因为已经意识到其的副作用实在是过大,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基本停止使用。但在我国的基层医院由于秋水仙碱的药效效果还非常的显着,因此还在使用。
秋水仙碱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使我们的中枢神经抑制药和拟交感神经药的作用增强,可引起可逆性维生素的不良吸收,而且也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为了避免中毒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减少药的用量,严重的话就立马停止服用本药。服用秋水仙碱药物时要与高血压药分开服用,避免同时服用,因为秋水仙碱会降低高血压药物的抗高血压的疗效,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因此在服用秋水仙碱这个药物时一定要非常注意与其它疗效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秋水仙碱还能使得骨髓抑制,胃肠并有麻痹性肠梗阻,如果漏于血管外的话,就也许会引起局部坏死(静脉注射时用)。
不过只要使用得当,秋水仙碱对于缓解痛风导致的关节疼痛,疗效是非常明显的。也可选择替代性的药物如芬必得、或者双氯芬酸钠,或者天然成分的消炎药。
❿ 百合里的秋水碱是怎么回事
百合里的秋水碱,应该是指秋水仙碱,又称秋水仙素。
不只百合里含有秋水仙碱,在许多植物中也含有,如黄花菜、慈姑等。
秋水仙碱是抗痛风、抗肿瘤药物。
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消炎作用,同时能抑制细胞丝分裂,干扰正常细胞的增殖。该品安全范围窄, 中毒发生率高;无论口服或胃肠外给药,偶尔过量即可引起中毒。
秋水仙碱一般24h内使用不宜超过6mg,致死量0.8 mg/kg。国外文献报道,口服0.4mg/kg,35h后死亡。有患者口服25mg(0.56mg/kg),已接近致死量,仍存活,但已出现急性肾功衰,出血糜烂性胃炎,急性肝损伤,肌溶解,骨髓抑制多器官损害。
秋水仙碱超剂量摄入可以引起严重毒性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死亡率很高。国外文献报道:1例服药35h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服药72h死于骨髓抑制,败血症 ,部分病例服药48h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尸检发现出血性肺水肿、骨髓抑制、肝小叶中央性脂肪坏死、肾远曲小管坏死 。因此秋水仙碱中毒时,8h内首先出现胃肠道症状,后进入多器官功能损害、衰竭期,常在服药24~72h内死亡。
秋水仙碱作用主要有:
(1)和中性粒细胞微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粘附和吞噬作用。
(2)抑制磷脂酶A 2 ,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
(3)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介素-6等从而减少尿酸沉积 。
百合中秋水仙碱的含量有限,食用后可以代谢出体外,一般达不到中毒剂量,但也不可一次性大量食用,应该按限量使用。以取得利大于弊的效果。
百合含有生物素、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和营养物质,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维生素B1.B2.C等营养素,这些特殊的营养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特别是对病后体弱、神经衰弱等症大有裨益。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支气管不好的人食用百合,有助病情改善,皆因百合可以解温饱润燥。常食有润肺、清心、调中之效,可止咳、止血、开胃、安神。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体虚肺弱、肺气肿、肺结核、咳嗽、咯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