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股票一直涨,突破了4100点,现在股市的形势,谁能给分析一下,谢谢你们了
影响——央行发出警示信号,专家称股市基本方向将不会改变
●“牛市难撼波动难免”
本报讯(记者张诚苏曼丽)央行此次同时出台多项政策,最让人关切的无疑对股市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此,昨日,众多市场人士大多认为,对市场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政策体现了连续性,市场有所预期,特别机构投资者大多作出了一定的提前反应,因此恐慌不会出现,但波动在所难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徐滇庆教授表示,央行此举是个信号,说明政府并不赞成过热。央行的举动更直接地是告诉大家中央不会坐视股市这种过热现象的持续。
●银行股、地产股等受影响最大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马青直接指出此次调控对目前股票市场的核心———银行股将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如果星期一股市再涨就太疯狂了”。他认为,此次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了0.27个百分点,而贷款基准利率只上调了0.18个百分点,这与前几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一起同幅度上升不同,意味着息差的缩小,资金成本增加,因此也就不会像前几次加息一样对股市没有丝毫影响。
加息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是全方位的,具体的影响程度跟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密切相关,对不同的行业影响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贷款占总资产比率较高的上市公司,业绩受到的冲击最大。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受加息影响最大的3个行业是房地产、民航、高速公路。由于这些行业都是靠高贷款生存的,因此,利息上涨将直接加重相关的利息负担,增加财务费用。
中信建投研究员刘献军认为,虽然未来政府的调控措施还难以预期,但至少从目前来说,此次的调控措施难以撼动大牛市的基础。
●将吸引更多海外热钱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李慧勇分析认为,从理论上讲,加息将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对股市不利。但存款准备金已经成为常规调控手段,对流动性的影响有限,而汇率波幅的调整并不会在短期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他认为此次调控对股市的负面影响仍然会很有限,星期一的股市不会出现暴跌。因此应用理性和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央行的举措。
招商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常锦昨天认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同时进行,力度比较大,也有点出乎市场的预料。不过,她认为,加息对股市的影响不会太大,相反,加息会进一步吸引海外的热钱进入内地,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冻结银行间资金,也不会对股市的资金供应产生较大影响。
众多分析人士均认为,在市场已经处于高位,泡沫正在形成过程中,此次强烈紧缩政策在短期内会对市场有较大影响,但针对长期牛市的看法,大多较为乐观,并认为这还取决于未来是否会有更强力的调控措施。(记者 张诚 苏曼丽 新华社等媒体消息)
同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股市反应决定未来政策选择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宣布同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从2007年5月1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述举措是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同时,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徐滇庆教授表示:
这回加息和上调保证金率双管齐下,主要是针对资金流动性过剩,间接对股市过热起到喝止作用。如果市场无动于衷,那么一系列的后续措施还会出台。
徐滇庆说:“股市现在的问题1是大幅度炒作,这两年来,一大笔过剩的资金冲入了股市,但加息对它们的调控是非常间接的,因为资金来源跟银行关系并不大。”
徐滇庆认为,央行此举是个信号,说明政府并不赞成过热。“股市每年涨20因此,徐滇庆认为,央行的举动更直接地是告诉大家中央不会坐视股市这种过热现象的持续。
“如果市场无视于这个警告,那么不只是加息,还有更多的手段会陆续出台。比如征收资本利得税、上调交易税,等等。因为现在股市换手率大幅增加,从一天百来亿涨到几千亿,这是一种过度投机的表现。”
●长江商学院金融教授周春生表示:
央行此次调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4月份CPI比3月份有些回落,没想到央行会在短期内继续采取紧张措施;意料之中的是股市泡沫已经形成,风险在加大。目前股市投资热情高涨,每天都有新股民进入市场,但新进股民往往对股市缺乏认识,发展下去必然会积累风险,长远来看会对股市造成更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吸取台湾地区和日本的经验和教训,让股市健康发展,股市需要繁荣更需要稳定,央行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为市场降温,具有积极意义。
对谈到对其他市场的影响时,周春生表示,对房地产市场会有一定的影响。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先生认为:
此次央行三管齐下,其主要目的是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抑制物价及资产价格的上涨趋势,促使外汇平衡。总之,是多目标的调控。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称:
第一,这次上调是在市场预测之内的。
第二,这次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调整主要是用来调整市场的利率的结构,这次的调整中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比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多一些,这些都为了防止目前的银行利益,以免他们的利益太丰厚。
同时,他表示,这次的调整不会对股市产生太大的影响,股市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但从长远上来讲,每一次的加息过后必定至使股市的大涨,在一段时间内牛市将持续,而且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得多。
●高辉清:这次加息异乎寻常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博士认为,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加息。一是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一起推出,二是存款基准利率上调幅度高于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幅度。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离上次上调仅有几天时间,这异乎寻常的举措,不仅我国没有过,可能全世界都没有出现过。
其实4月份的物价是下跌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应该是减轻了,按照道理是不应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息的,所以这也可以说是异乎寻常的。
之所以有这次异乎寻常的加息,我个人认为可能有这原因。一是马上就要举行中美战略对话了,他们会在汇率等方面给我们压力,加息可以稍微缓解这种压力。与此次加息同时进行的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二是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虽然减轻了,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在加快,加息可以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三就是政府可能还是认为当前股市上涨过快,出现了结构性的泡沫,因此希望通过加息抑制股市可能出现的泡沫,这也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
●许小年:加息为抑制资产价格泡沫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这次央行调控的信号更严肃了,整个市场应该更认真的的看待这次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举措。
对股市的影响,许小年认为,这未必就是专门针对股市的。他认为央行的调控目的还是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以及抑制不断增长的资产价格泡沫。
他认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目前不好评估。同时,对CPI增速的抑制效果也不会那么快体现。
●夏斌:央行举动不是要打压股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此次加息应该再早点。这次加息缩小利差,对热钱的抑制有一定作用,央行对中美利差也一直保持高度关注。
他认为,目前我国贸易顺差靠利率解决不了多少,不过提高利率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
对股市而言,此次央行的举动对其有一定负面影响。
“但是央行的举动并不是要打压股市,主要还是因为宏观经济流动性太多,提高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夏斌说。
●郭田勇:利差变窄 银行预期收益下降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相对2006年4月底的单纯上调贷款基准利率,此次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使银行利差变窄,预期收益下降。
郭田勇表示,上市银行2006年年报显示,国内银行传统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还是占相当大的比重,此次存款基准利率的同时上调将使国内银行利息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从而影响银行的利润总额。
郭田勇同时表示,此次加息也将推动银行扩大中间业务的开展,加强金融创新,加强交叉型产品的开发。
●李振宁:加息对股市有一定影响 但不会很大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加息不是针对股市,其本身还是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同时,股市能吸引大量的资金,也能减缓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减少投资实体的资金。
我认为今后不会大规模加息,加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限。但是现在的利率还是比较低,再次加息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加息是一把双刃剑,吸引海外资金流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升值的负面作用,平衡可能被打破。
加息对股市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很大,0.27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不会影响老百姓对股市的态度。从外围来看,美国连续加息的那几年正是美国股市走牛的几年。股市是否调整,市场有自己的规律,政府干预也没太大意思。
●哈继铭:加息对负债率高的行业是利空消息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同时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个组合拳显示了央行调控意识的提高。
他认为,央行这次的调控措施对市场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对股市而言,这是混合信号,对一些行业,特别是负债率高的行业肯定是利空消息。
同时哈继铭认为这对热钱同样有抑制作用。
这次加息是否会对5月份的CPI增幅放缓呢?哈继铭认为5月份的CPI增幅很难放缓,同时6、7月份的CPI增速还要继续提高,主要是粮食价格上涨压力不断增大,同时资源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另外就是工资上涨的压力了。
哈继铭估计7-8月份可能再次加息。
●宋国青:调正幅度较小 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说: 中国人民银行此次人民币小幅上调金融机构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央行此次调整符合预期。
●中邮基金市场总监唐澍明表示:
此次加息的举措是人民银行行驶货币当局角色的表现。而正是人民币利率的过快升值使得人民银行运用进一步紧缩的货币政策来适应人民币的对外升值。
从市场的角度,唐澍明认为这次人民银行的动作是在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来达到提示风险,规范市场的目的。
在谈到货币当局接下来会否还有所动作时,唐澍明认为,今年我国开始进入一个弱加息的周期,因此可以预期,人民银行会进一步出台紧缩政策。
●高德黄金首席经济学家张卫星表示:
央行此次调整动作比较大,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收回流动性,表明了政府治理投资过热的坚决态度,同时为股市降温。当前股市投资热情高涨,在利益的驱使下,此次调整显得微不足道,因调整利度不够,极易导致利空变利好。
因为以前政策市的遗留问题,政府没有采取行政手段而是采取经济手段为市场降温,也是希望证券市场能够健康发展。
张卫星表示,可以采取国有股减持以及增加股市供应量来为股市降温。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
此次央行出台政策的时机和措施非常好,也说明政府采纳了呼吁控制市场风险的建议。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一方面是因经济数据需要央行及时采取预防经济转向过热的措施,另一方面也是对目前的市场风险一个很好的防范措施。
左小蕾认为,从市场近期的表现看,市场已经开始表现出向理性发展的趋势,因为此前政府的各种暗示,已经促使市场中的理性投资者开始增多。本次调控措施对股市是积极的因素,有助于是释放股市风险。
在此前,温总理曾经表示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好金融领域的问题。此次央行有史以来首次集中采用多种调控手段,也说明政府的市场调控手段日趋成熟,创新举措会不断。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圣元表示:
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对股市影响不大,与中性利率6%比,目前的利率只到3%,上升空间还很大。
丁圣元认为,目前的市场从表面看是流动性过剩,财富效应吸引投资进场,但从2001,2002年左右开始,居民储蓄开始偏向活期储蓄,活期储蓄逐渐增多,说明投资者已经不能容忍长期低利率,有迫切的投资冲动,随时准备从银行撤出,股市只不过提供了一个渠道,目前股市的火爆完全是因这种投资意识的释放,所以央行此次小幅加息对投资者不具实际意义。
●宏源证券的商金和先生认为:
本次央行出台调控政策是正常的,也是在预料之中的,短期可能引起大盘震荡,但长期来看影响不会太大,因为,毕竟本次加息的利率只有0.27个百分点,幅度较小。
他认为,本次加息,可能使股民中的老股民产生一些震动,从股市中撤出,但对于新入市的新股民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吴春龙称:
这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与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为了调控实体经济,投资增长过快所做的调整,对二级市场,特别是股票未必会产生有效的影响。
吴春龙还表示,这次调整,从理论上讲会对地产股、大众原材料等产生影响,前几次的上调准备金率都对地产股的趋势产生了影响,认为不会对金融板块产生太大的影响。
●北京中期总经理母润昌表示:
这是国家控制流动性过剩、抑制经济过热的必要手段。当被问到加息对国内期货市场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时,他认为期货市场不会太敏感。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经济师滕泰认为:
此次央行打出“组合拳”,力度较以往明显加强。以前央行虽然也陆续采取了类似手段,但由于都象“格林斯潘式的小动作”,即每次加息只是大约0.27点,这样对回收流动性过剩虽有一定效果,但对调节资产价格影响不大。
此次央行同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滕泰认为,一方面将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大,另一方面由于一段时间以来股指涨幅过大,这样势必将会打击短线的股指泡沫,特别是对银行股、地产股影响较大。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教授认为:
此次加息是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很正常,比较及时”,他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过剩;第二,当前市场物价持续上涨;第三,股市有过热倾向。
曹凤岐表示,此次加息到底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虽然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但还是没有能够改变市场负利率情况。对于股市的影响,曹凤岐称可能会对股市心理上有一定冲击。未来是否还有可能加息,曹凤岐称要视经济运行情况而定,如果此次调控效果不好,“存款准备金还有可能小步上调,不止一次”。
●赵晓:政府不想砸盘 基金重仓股会急跌
政府出手很温柔,这说明它不想砸盘 ,市场分化会加剧,QFII、基金重仓股会急跌,而多头控制的股票,还会继续涨 。
赵晓:我在上次的文章(“熊掌也要鱼也要——谈当前多重目标下的货币政策选择”)里,分析了五一前为什么没有加息,而是调整了准备金率,这是因为大家看好经济整体趋势,惟一不好只是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就是资产的泡沫,以前是房地产泡沫,现在是股市的泡沫,当然这个泡沫有多大,但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第二篇文章,写“股市可能直奔5000点”,这是为了说明现在股市的形势是一触即发,但最后还留了一句话:“调控必须走在市场前头。而在这种真实的市场可能趋势下,最优的政策是什么呢?值得深思。”
结合起来看,实际上我一直在提醒一些事情,一方面提醒政府,不要轻易破坏现在这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局面,另一方面提醒投资者,政府是一定会出政策的,“调控是会走在市场前面的”。
但总体来看,这次加息加的不多,0.27%完全在市场预期之内,如果是加到0.54%,就说明政府要砸盘了;而且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是五一之前,但它出在五一后,而且出手很温柔,这说明它不想砸盘,只是想看看市场的反应。
这次同时又调了准备金,这表明它对流动性过剩依然不满,所以这次不仅打了左勾拳,还打了右勾拳,一方面要保护经济,另一方面又要温柔的说服教育市场,政策细腻全面。
经过这次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我认为市场分化会加剧,一方面空头会觉得还不够,政府还会继续出招,它们会继续唱空、砸盘,这些空头主要是QFII、公募基金,因此基金重仓股会跌的更厉害。
而多头会觉得这个情况很正常,调控很温和,政府并没有重拳出击。在这种情况下,空头们控制的股票还会继续涨。实际上,现在空头除了真正意义上的散户,还有大量的私募,而真正的市场高手在这些人里面。
对于QFII、外资这些空头来说,他们不太相信中国的经济能真正搞好,不相信中国的银行能真正做好,这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只是对他们不了解的东西不太放心,而多头主要是国内的股民、基金,他们对中国经济有信心,认为还有升值空间。
那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股市会出现大盘横盘、基金重仓股急跌,而散户、私募持有股票大涨的情况。
事实上,央行这次的政策,既给了空头一点面子,对多头的出招又比较温和——它优先使用的还是货币政策,是用来给市场放信号的。
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央行的此次行为是史无前例的,表明了央行调控流动性过剩的决心。虽然cpi已经连续2个月触及警戒线,但是央行加息和调整准备金的幅度并没有发生变化。近几月来,央行的调控政策频出,就此推测央行将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调控经济。
虽然这些调控政策将对金融市场产生相应的影响,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是良好,总体还是向上的,只是对投资者的心里造成影响比较大
‘贰’ 涨停板中的明星股指的是什么该如何有效捕捉
涨停板中的明星股指的是很多人关注的股票。涨停板是股民最期盼的,抓住一个涨停就是10%,如果配资了可不得了,一把就翻倍(我不建议配资炒股,生存率极低)。我不敢说能算准涨停板,但能提高抓住涨停板的几率,直接进入话题,从以下几方面一步步将可能性增大(都是实战干货):
三、【聚焦】个股选择。
在一个板块中,有些股票容易涨停,而有些股票很难涨停。如券商板块,中信证券太大了,谁能拉动它?次新券商太小了,虽然能够跟随涨停,但只要半路有游资或基金出局一把就打下来了。最好的就是中信建投,一直以来它就是券商板块中的活跃股,这要观察历史,总结“股性”,业绩不差、未来看好的股票,流通盘适中,一天两天在高位卖不完,就得涨了又涨,尽可能的吸引股民。
‘叁’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有什么区别吗
中信建投前身是华夏证券,后被中信证券和建银投资收购,中信控股60%。现在中信证券受制于一参一控,要出让部分股份,目前方案还在等待审批中。以后中信证券只会参股中信建投,而不是现在的控股中信建投,应该还在中信系内。
中信建投的LOGO已经换成中信集团的LOGO了。现在中信建投的总经理是中信证券的前总经理。
(3)中信建投股票为什么大涨扩展阅读
产品服务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为:证券(含境内上市外资股)的代理买卖;代理证券还本付息、分红派息;证券的代保管、鉴证;代理登记开户;证券的自营买卖;证券(含境内上市外资股)的承销(含主承销);客户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含财务顾问)。
公司长期以来秉承“稳健经营、勇于创新”的原则,在若干业务领域保持或取得领先地位。
2007年公司股票承销的市场份额20%,排名第二;企业债和金融债承销的市场份额20%,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并的股票基金交易额市场份额8.08%,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合并占8.0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人民币集合理财资产净值市场份额15.7%,排名第一;权证创设总量市场份额29%,排名第一;研究团队继续以较大优势蝉联第一。
中信证券下属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证期货有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标普指数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包括所属子公司在内,中信证券在境内合计拥有165家证券营业部、61家证券服务部和4家期货营业部。
2008年公司股票承销的市场份额17.39%,排名第一;债券承销的市场份额12.15%,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并的股票基金交易额市场份额8.56%,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合并市场份额10.29%,排名第一;研究团队蝉联第一。
参考资料中信证券网络
‘肆’ 证券股到底如何近期为什么证券股总跌跌不休
证券股是股票市场的特殊板块,证券股是靠行情吃饭的,股市有行情证券股会涨,反之股市没有行情,证券股会持续下跌,所以证券股是股票市场行情的方向标。
证券股是有先知先觉的能力,比如当大盘进入牛市之时,证券股会比大盘指数提前止跌,随后出现反转信号。同样的当股市进入熊市之时,证券股股提前大盘调整,意味着行情力量走熊了。
所以证券股确实是有这个功能,再有就是证券股跟市场行情吃饭的,所以经过A股市场历史规律得出“牛市抱紧券商,熊市远离券商股”这就是以往历史规律。
类似抱团股一样,机构扎堆进入优质股,这些抱团股才会起来。但证券股是散户扎堆,散户一盘散沙不成气候涨不起来的。
第四,因为证券股上涨周期还没有到来,证券股是波段行情,但什么时候大盘启动新一轮拉升行情之时,证券股肯定会涨起来。
说白了就是证券股目前还不是上涨周期,时间未到,时间一到证券股必然会飙起来。
汇总
综合通过上面分析得知,证券股近期跌跌不休主要是有以上几大原因所致,但虽然证券股近期持续下跌,但证券股下跌是为了后市更好的上涨。
中长期继续看好券商股,只要本轮A股牛市结束之前,证券股都是值得关注,证券股的机会真正还在后期,拭目以待。
‘伍’ 中信建投为什么估值高
中信建投A股股价溢价率奇高,市盈率也高出同类股票很多原因主要有一下四点: 1.中信建投是中国最有进取心的券商,没有之一。 中信建投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今年来业务发展迅猛,特别是投行业务优势明显。 中信建投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进取心非常强,工作效率高,不像其他国有券商那么臃肿,超越中信,做到全国第一,已经是心照不宣的目标! 2.中信建投业务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许多券商收入主要来源于股票经纪等传统收入,而中信建投股票经纪收入占非常小,主要以投行、资本运行等专业服务收入为主。 而股票经纪收入降低是行业大势所趋,国外券商经纪基本不收费,所以中信建投先把握住了未来。 3.中信建投给中国证券业更多想想空间。 中国的证券业机构盈利能力不错,但有能力走出国门,适应外部竞争的机构屈指可数,而中信建投是个例外。 中信建投每年都是清华北大招聘人才最多的券商机构,国际人才储备和意识领先,不排除国际资本介入中信建投,打造中国高盛! 这就是中信建投股价高的原因。 资本市场不是傻子,中信建投体量不低,散户无法炒作出中信建投的“泡沫”,投资者堵的是中信建投的未来。
‘陆’ 比亚迪今天为什么大涨比亚迪股票2021年报预告比亚迪算什么类型的股票
近来比亚迪股价涨势十分迅猛,动态市盈率已经高于900了,许多小伙伴会觉得这个股价已经不低了,可在中信建投看来比亚迪市值目标是1.5万亿,这说明还有70%的上涨空间。到底比亚迪是高估还是低估呢?今天就来和大家来说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佼佼者--比亚迪。
在开始看比亚迪股票前,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收集好的新能源领域龙头股名单,点一下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新能源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绍:比亚迪说得上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力第一的企业,业务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实现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者之一。
比亚迪的亮点:
1、产品力持续向上,新能源车销量表现强劲
公司当前到了产品与技术的集中兑现期,因为很多新车型的上市,并且还搭载了比亚迪全新技术,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在电动车领域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突围明显,进步显着。
2、刀片电池出鞘安天下,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刀片电池具备超级安全、超级寿命、超级续航、超级强度、超级功率和超级低温性能六大技术创新,跳过模组,相较于传统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50%,成本上的优势也是相当突出。当下电池市场占有率15%,仅被CATL(宁德时代)压一头。因为技术创新比亚迪刀片电池在性能和成本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就算在全球电动化为主的今天,比亚迪外供动力电池将不止步于此,抢占更高的市场份额,强化核心竞争力。
3、深度产业链布局,彰显龙头地位
比亚迪连续推动产业链布局,全力推动半导体分拆上市,先后入股华大北斗(高精度导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极材料)等产业链核心公司。可以认为,比亚迪依仗产业链进行深度规划,使对核心技术、供应链风险的把控能力有了明显升高作用,表现出了领头羊的地位。

二、从行业角度分析
就目前来看,在碳中和减排对策的应用和锂电池预算的控制双轮驱动下,在汽车电动化方面发展很快,到2027年,全世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可能超过50%。这时候,还有一个汽车智能化革命,汽车驾驶由辅助驾驶逐步,向自动驾驶过渡,驾驶舱智能化实现交通工具场景向智能出行场景的变化,出行服务未来将占据汽车市场主导权,到2025年全球L2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70%。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改革,目前在重塑传统汽车产业链格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阶段即将来临。
受篇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多相关的深度报告、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戳这里就可以看:【深度研报】比亚迪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三、总结
总的来说,比亚迪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巨头,在如今行业前景,如此值得投资的情况下,有望迎来蓬勃发展。但是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若是大家要详细了解比亚迪股票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顾问为你辨析,看下现在比亚迪股票的估值是高还是低:【免费】测一测比亚迪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柒’ 比亚迪股票为什么连续上涨
近期比亚迪的股价猛涨,动态市盈率都超过900了,超过半数朋友会觉得这个股价已经算是很高的了,可在中信建投看来比亚迪市值目标是1.5万亿,这预示着上涨空间还有70%。到底比亚迪有没有被高估呢?今天就来和大家来分析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龙头——比亚迪。
在开始研究比亚迪股票前,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分类整理好的新能源领域龙头股名单,戳链接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新能源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绍:比亚迪是公认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力第一的企业,业务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实现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者之一。
比亚迪的亮点:
1、产品力持续向上,新能源车销量表现强劲
公司当前到了产品与技术的集中兑现期,因为很多车型陆续上市,并且搭配了比亚迪的最新科技,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电动车领域的行业发展,它依然是继续引领的,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十分亮眼,进步很大。
2、刀片电池出鞘安天下,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刀片电池具备超级安全、超级寿命、超级续航、超级强度、超级功率和超级低温性能六大技术创新,跳过模组,相较于传统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50%,在成本上也更加有优势。目前电池市场占有率15%,仅次于CATL(宁德时代)。这些离不开技术创新,比亚迪刀片电池在性能和成本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哪怕身处全球电动化的浪潮之中,比亚迪外供动力电池将不止步于此,争取到更多的市场占有率,深化核心竞争力。
3、深度产业链布局,彰显龙头地位
比亚迪的产业链布局被不停退进,尽全力推进半导体分拆上市,先后入股华大北斗(高精度导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极材料)等产业链核心公司。可以认为,比亚迪依靠产品链进行精妙布局,对提高核心技术、供应链风险的把控能力有明显的好处,起到了带头作用。

二、从行业角度分析
到目前为止,在碳中和减排政策的推出,结合锂电池成本的控制双轮驱动下,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进程迅速,到202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一半。这时,出现了汽车智能化革命,汽车驾驶由辅助驾驶逐步,向自动驾驶过渡,驾驶舱智能化,实现了交通工具场景向智能化出行场景的转变,出行服务未来将占据汽车市场主导权,到2025年全球L2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70%。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大变革,正重新塑造传统汽车产业链局面,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阶段也将会到来。
受文章篇幅的限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度报告以及风险提示,我在这篇研报的整理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比亚迪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三、总结
总而言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是比亚迪,在如今行业前景,如此值得投资的情况下,有望迎来不断发展。但是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假如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比亚迪股票未来行情,可点击链接哦,有专业的顾问为你诊察股票,看下当前比亚迪股票的估值如何:【免费】测一测比亚迪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8-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捌’ 为什么有人一直觉得股市会大涨
A股从15年-18年,连续下跌了三年,期间只要有轻微反弹就会有人喊叫牛市来了,也会有人喊出直接冲上4000点的口号,其实原因很简单。
在熊市中,很多人认为每次反弹我都喊牛市,一直积极地做多,早晚有一天我会蒙对。如果真的牛市来了那么就可以大赚一次,所以在熊市的初期以及中期,认为A股大涨的人还是很多的。
还有一个就是A的交易机制决定的,A股是单向的交易机制,只有票涨了你才能赚到钱。你如果天天空仓,天天喊跌的话一年到头都赚不到什么钱,除非实在熊市的下跌过程中,空仓才会比做多要好;做多不管结果是赚还是亏,你都去尝试了,而那些空仓的人连一次尝试的机会都没有, 对待一个股民最残忍的方法也就是让他长期空仓了吧!
还有很多的股评专家天天看多市场,因为市场中绝大多数的散户都是处于熊市当中,看多的积极性也被散户所喜爱。最出名的莫过于 李大霄老师 了,3000点时喊出了所谓的钻石底,2500点时喊出了婴儿底,到底哪里才是真正的底谁也不知道。
目前市场上股指期货、融券等可以做空的市场都是给机构或者大户们准备的,而散户们支往往只能在二级市场上拼搏来赚取差价。对于小散们来讲,只有等待大牛市,股价大幅上扬,才能赚到钱。
归根结底的讲,看多股市的永远都是市场中最多的人群,散户们,他们抱着发财致富的梦想来到了市场,人人都有一种侥幸心理,万一这次自己赚了呢,于是大家只能努力的做多。当然,在牛市下跌行情中,所谓的”专家“高喊牛市要来了,散户们挺住等的口号,也是为了增加大家对A股的信心罢了!
的确,很多人总是觉得股市会大涨。从来不觉得股市下跌会产生多大的风险,即使18年也觉得股市会大涨,今年依旧觉得股市会大涨。
我们一次同学聚会,一个同学说,今年会和14-15年一样的牛市。语出惊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觉得,他说,科创板推出,指数不能跌,高层对股市定调前所未有,所以股市一定会超越15年。要知道,说这个话的人是券商一个营业部总经理!(排除诱使我们增加资金和多交易,毕竟同学之间感情和关系非常好)。
那么,为什么总是有人觉得股市会大涨?我猜测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缺乏对国家金融和经济宏观思维能力。看不到金融经济形势逐渐压力加大,问题增多的困境。也无法理解这些困境怎么形成怎么化解。
第二,对股票生态缺乏认知,不知道股市内部多数公司存在业绩下滑,造假,股权危机和欺诈,以及内部关联交易和关联收购。
第三,先天乐天派,即使长期亏钱,依旧是幻想股市拥有一天会大涨,自己会从股市里把亏损的钱都赚回来还能发财。
事实上,股市生态在15-16年有一个明显的拐点,这个拐点就是监管逐渐收紧,资本运作和讲故事逐渐被挤压空间,产业资本不断从垃圾公司里退出,投资者分化愈加严重,即从垃圾公司里退出和进入好公司逐步增多。以港股通和明晟指数基金为例,他们持续大幅买进中国股票,但是多数时间都无法逆转指数的下跌,在一定的结构和时间上对市场人气产生了影响力,这是为什么?因为国内大量的私募公募基金在小创公司上布局太多,因为缺乏流动性,反之他们无法快速退出,只能持续不断退出,这就导致了蓝筹股的稀缺性逐步上升,垃圾股重心逐步下移,群体不断扩大。
对比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1000的指数走势,这16年之后的分化差距巨大,且逐步扩大,这也说明了我上述的逻辑,即产业资金退出,大量私募公募不断撤出垃圾公司的趋势。
而总是觉得股市会大涨的人,既缺乏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的感知,也缺乏对5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的中长期走势分歧的出现。完全没有宏观思维,依旧频繁操作,依旧痴迷于垃圾股,题材股的炒作。依旧以券商营业部为拯救世界的上帝,而不知道,他们才是最大的收割机。
因此,按照港股,韩国和成熟的美国市场的现状来看,未来是否有牛市,也只是核心资产的牛市,而不是全面牛市和鸡犬升天的牛市。比如,腾讯,一天的成交额可以保持或者达到港股每天总成交的8-10%最高一天达到20%,这和我国目前平安等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是否如出一辙?
3-4月我说市场短期高点确认,下跌概率大,为什么?因为鸡犬升天的全面上涨再度出现,市场中长期结构性分化再度回归15年前的恶劣生态。记得当时说要小心指数百点跌幅,当时领涨的中信建投,人保东方通信等会出现跌停走势(这个不要不服,可以去看3-4月时的问答,绝不是自吹自擂)。而市场正确的进化方向一旦摇摆,市场就会出现剧烈切换和波动。未来来看也是如此。
所以总是觉得股市会涨的人,一定要认清未来和现在股市生态的深刻变化,不能一叶障目!
有人一直觉得股市会大涨,可是大盘一直在跌,这个人,以“李大霄”最为明显。
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你在2500附近看空,确实不适合。什么叫时间因素,就是不管股市什么时候涨,可能是明年,可能是后年。2500附近,早晚上4000,。只是这个4000什么时候来而已。
所以,2500是股市的底部区域,是个区域,不是最低点;那么这个区域到底什么时候脱离,没有人知道,但是会脱离,所以有人在底部的时候就看涨,也是理解的。
如果后面涨了,涨到6000,还看多,也好理解,毕竟牛市不言顶嘛。2015年不是说要超越6124么?所以那时候还是有人看涨。
这些死多头,实战的话,往往都是亏钱的。只是他们有他们的目的,比如李大霄,压根不靠股市赚钱,靠网红赚钱,你有啥办法?
尽管中国股市牛短熊长,但是A股投资者向来有看涨习惯,总觉得股市要大涨,总是认为明天牛市必定来临。这种做多精神是好的,不过,如果经历了长期熊市的洗礼之后,真正需要大家建仓做多时,可能敢于做多买入的人还真的不多。
现在问题来了,为啥A股连跌了三年,只要一有反弹就有人说这是牛市,就有人直喊股市涨上4000点?我们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即使在熊市当中,很多人认为只要每次反弹我都喊牛市,积极看多做多,总有一次会被我蒙对。而万一牛市来了呢?我就可以借此赚得一大笔钱。所以,在熊市的初期和中期,认为股市还会大涨的人有很多。
再者,在A股市场只有做多才能赚钱,而且做多才能赚快钱。你要是天天空仓,一年下来分文没有,除非在熊市下跌途中,空仓要比做多好。在多数情况下,做多者不管结局输还是赢,至少是给自己一次赚钱的机会,而空仓者整天发呆,这是一次机会都不给自己留。所以,对待一个股民最残酷的手段就是让他长期空仓。
最后,在股市中只能做多,因为没有做空机制。目前股指期货、融券等做空工具都是给机构投资者或大户们准备的,而中小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上博取价差。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只有盼得大牛市,只有股价大幅上扬,这样我才能赚到钱。而参与到股指期货、融券等业务中来是有门槛的,并没有向中小投资者开放。
为啥这么多人觉得股市会大涨?主要是股市承接着人们发财致富的渴望,人们都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万一这次股市是大牛市,那我不是赚钱了吗?于是大家只能是拼命做多。再加上做空有门槛,空仓不赚钱,谁愿意这么干呢?当然,在熊市下跌中,股评家们高喊:“牛市要来了,投资者别走”的口号,也让投资者对未来股市增添信心。不过,股市涨跌有自己的规律,不是大家觉股市大涨就能涨,更是不是大家认为牛市来了,今年就会爆发大牛市。千万别低估熊市的风险。
昨天题主脑中突然显现一句话:嗜欲深者天机浅。这句话就可以解释题主的问题。
昨天一位朋友打电话问笔者,他买的股票要不要补仓?
我就问他:为什么要补仓;
这位朋友的回答是:已经跌了这么多了。(这位朋友持仓华鲁恒生,持仓的成本是16.9,昨天的价格13.4元)
我再问:如果现在你空仓你会买这只股吗?他说:不会,从技术心态上看,日线级别早已下破整理区间,现在空头很明显,没有确认反转的信号肯定不能买入。
所以,这就是典型的散户思维,认为股市要上涨了,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持仓,或者是被套了,或者是盈利中但希望挣更多,希望股市能够大涨。
受赚钱的欲望或者是对于亏损恐惧的影响,对于股市有不客观的认知。
股市有涨有跌,炒股有赚有亏;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而且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特点明确;股市涨跌就如同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白天和黑夜往复循环;幻想股市只涨不跌其实也就是在幻想在股市中一直能够盈利,这本书就不符合逻辑。
最近美国股市10年牛市和印度股市10年牛市的消息此起彼伏,很多散户看到10年牛市都很羡慕股市上涨10年得挣多少钱?但别忘记了,我们在股市中都是投机的交易行为,而美国股市是可以做空交易的。十年上涨趋势中,有很多人在半路做空,很多空头也被套死在牛市中。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在股市中看多对自己有利,所以有人在天天看涨股票,大盘却在天天下跌。
看多的都是靠股票生活以股票为职业的那些人,要知道行情不好没人炒股,那些人就会失业没饭吃的!所以我们这些有正当职业的韭菜或散户千万别被他们忽悠!我们辛辛苦苦在实业里赚钱送给他们割韭菜,实在是不值得了!中国的股市论价值投资也是有好股票的,但是小散做不了价值投资,不知道买卖时间点,所以大部分都是亏损的。股票的牛市其实对散户和陌生的人就是个大陷阱,一股脑儿砸进去,尝了点小甜头往往更大的亏损在后面等着你!所以坚决不要炒股!不要眼红股市里的涨涨跌跌!现在的行情大家都在寻底,其实真正哪里是底呢,说到底就是这些看多的文章忽悠了大量的小散到一定程度,勾起了他们的贪欲,那就是一个时期相对的底部,如果没有更多的人参与,那也就是一首凉凉
‘玖’ 中信建投仙人涨推荐股票靠谱吗
靠谱。
中信建投仙人掌不怎么样,水平很一般,推荐的股票买了,有好多是会亏的,需要止损的。所有的这种股票推荐都是骗人的,不要相信。如果他自己真的能挣到钱,他就不需要给别人推荐股票了,直接自己就赚钱了。
中信建投靠谱。证券成立于2005年11月2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公司注册于北京,注册资本76.46亿元。不怎么靠谱,建议别用,佣金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