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市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有很多人也会有这个疑问,怎运作,怎涨跌,给你讲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你就明白了。是这样的: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 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 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 不是这样?在市盈率高企,资产又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市盈率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Ⅱ 在网上看到1996年关于政府对于股市12道金牌的事,是怎么一回事
1996年初,中国股市已经走熊三年,许多股票已跌到极点,当时的深发展仅有6块多,四川长虹7块多。
春节过后,股市连连跳空高开,宏观政策也利好不断。3月30日,央行宣布4月1日起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业务。4月1日,国务院批示要“稳步发展,适当加快”。加油打气的还有两个交易所之间的较劲儿。6月20日,央行上海分行宣布,欢迎异地券商在沪开办营业部。上海还推出上证30指数。在沪市的挤压下,深圳推出30家绩优公司相抗衡。此后,深沪大盘全线飘红,从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种。两个领头羊更是雄纠纠气昂昂,深发展从6元起步,到12月12日达到20.5元,四川长虹从7元开练,12月上旬涨到27.45元。
从10月起,管理层一团团冷风吹来,连连发布了后来被称为“十二道金牌”的规定,大致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等。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住大盘的升势。
1996年12月16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中国股市今年快速上涨,有其合理的经济依据……但是,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他们众口一辞,说明年香港要回归,‘十五大’要召开,政府一定要把经济搞好,绝对不会让股市掉下来。这种对股市的估计是十分糊涂的看法。政府要把经济搞好是真,但绝对不会在股市暴跌时去托市,也托不起市。投资者对此不能抱有任何幻想。”
评论员发表文章的当天,12月16日星期一,沪市跳空低开105点,开盘在1005点,收于1000点,当时绝大部分的股票都收在跌停板;深市当天也是跳空低开423点开盘在3776点,同样全部的股票也是收在跌停板。
希望您能满意,祝您好运! ^-^
Ⅲ 1996老股票如何开通银证转账
是的,必须你妈妈亲自去营业部一趟,办理一下三方存管的手续,然后去银行绑定银行卡就行了。有的银行卡直接在证券公司就能绑定。
Ⅳ 1996年吉林省有股票交易吗
那个时候正是证券市场的起步期,是有的。股票交易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你要进行炒股的话,需要有一个股票账户,现在开通股票账户的话都是在手机上进行的,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办理一个股票账户。
您的资金大小,开户统一全包万一。
Ⅳ 96年买的河南思达股票怎么交易原来证券公司是河南证券登记公司,现在查到的电话打过去都没有人接听
现在叫思达高科,代码是000676,目前股价是8.3元,你赚大了!
Ⅵ 在很久以前没电脑的时候股票是怎么交易的
最早是在交易所自己写委托单,由交易所的营业员帮你输入到交易主机。那时候炒股必须住在上海或深圳,后来才有的券商,自己才能刷交易卡交易或电话委托,再后来有了网上委托。
Ⅶ 以前的股市是怎么交易的
现场交易,填写纸质买卖单
Ⅷ 1996年股票可以打电话委托交易了吗
1996年股票委托交易可以是到现场下单和电话委托,但是那时营业部现场下单居多。
Ⅸ 早期股票怎么交易
中国股市在以前交易形式是在证券交易所里交易的,用纸张记录(写委托单)买进卖出,这是最初的。后来用电话自动交易(电话委托),按电话键按报单,再后有了自助刷卡机,自己在证券公司刷卡报单。现在就更方便,通过股票交易平台就可以直接交易。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6-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Ⅹ 1996年12月3日股市发生什么事了
1996年的上海股市犹如一个大转盘,从年初的500多点,一直冲到1250点;深圳股市更是疯了,从年初的900多点冲到了4200点。网下认购买新股票 需要上门 带现金1996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今起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决定调低包括交易年费在内的七项市场收费标准。 1996年4月25日 合并方式组建“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5月29日,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分别为道·琼斯中国指数、上海指数和深圳指数。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决定,从10月3日起分别下调股票、基金交易佣金和经手费标准;同时对证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调整,即由原来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为有形无形相结合,并以无形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广场外无形席位报盘交易方式。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证监会坐不住了,团团冷风朝股市吹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第三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组织人撰写]“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从而引发市场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