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360借壳江南嘉捷
360借壳上市,我觉得这是一个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无可厚非。
证监会网站12月29日晚间披露的最新审核结果显示:360借壳的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嘉捷”)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获有条件通过。具体来看,证监会对江南嘉捷购买资产的审核意见为:请申请人补充披露标的资产的董事在报告期内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请申请人补充披露标的资产涉诉情况及风险管理措施,请独立财务顾问、律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即使如此,作为360集团董事长的周鸿祎已经开启“庆祝”模式。12月29日下午,周鸿祎发布朋友圈,晒出自己与团队在证监会门口的合影照片,并写道“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感谢团队。”
总之,360之所以选择从美国股市,退市之后回到国内A股,就是因为在美国的股票价值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同时,国内市场对于360这样的安全公司会更友好。
② 360概念股什么意思
2016年4月19日360打算私有化。360私有化概念一共有19家上市公司,其中6家360私有化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13家360私有化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据云财经龙头挖掘机自动匹配,360私有化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中葡股份、波导股份、天业股份。
③ 奇虎360借壳上市最新消息 360私有化概念股有哪些
奇虎360将不采取借壳上市的途径,目前360相关概念如:中葡股份、中信国安近日都有较大的跌幅,360私有化概念将会逐渐褪去热度
④ 360私有化概念股有哪些
360已经确定不会借壳上市了,该公司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券商的IPO辅导,因此,也就没有360私有化概念股了。
⑤ 有没有股票高手分析一下奇虎360私有化,可能借壳的上市公司是哪家
中信国安出资5亿,也是相关联比较多的上市公司。不管结果怎么样,他分得一杯羹是肯定的。而且现在明显有主力在运作,另外10送15也很不错。这都是个股,前天英国脱欧,整个世界可能都不太平呀。谨慎
⑥ 360私有化概念股有哪些
国家工商总局信息显示,奇虎360的大股东已于3月21日正式完成增资更名,名称由“天津奇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从5617.66万元增至20亿元;股东42名,已于2月28日完成缴款。
旷达科技(7.190, 0.65, 9.94%)(002516):工商注册信息显示,“上海赛领博达科电投资管理中心”现身“三六零”股东列表,旷达控股通过赛领博达股权投资成为奇虎360间接股东。
⑦ 360私有化概念股有哪些
360已经确定不会借壳上市了,该公司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券商的IPO辅导,因此,也就没有360私有化概念股了。
⑧ 奇虎360回归A股借壳的上市公司
现在证监会对借壳,私有化回归监管在加强,买入要设好止损价位。华微电子和中信国安可能炒作力度大些。
华泰证券(17.82 +1.02%,买入)是360私有化的FA机构。一位华泰证券内部人士对雷帝网表示,360私有化已成功在即,360内部除在筹备私有化外,围绕A股上市的计划也开始提速,预计未来360回归A股首选的方式还是借壳上市。
参与360私有化的上市公司有:
电广传媒(15.51 +3.61%,买入)是因为3个亿参与360回归;
中信国安(18.74 +8.57%,买入)是因为4亿美元参与360回归;
中葡股份(6.17 +5.83%,买入)是因为中信集团不仅参与还承销360回归引发借壳概念;
黑牛食品(16.26 停牌,买入)是因为华夏幸福(24.46 +0.25%,买入)(华夏幸福实控人去年11月入主黑牛食品)的人力总裁跳槽到360当高级总裁,以为提前勾兑借壳;
波导股份(8.69 +7.82%,买入)是因为给360代工手机,引发优先借壳猜想。
此外,因为代码中含有360,华微电子(11.15 -3.13%,买入)、同德化工(11.04 +1.10%,买入)。
⑨ 360私有化,在a股有什么股票可关注
博纳影业、巨人网络、奇虎360、世纪佳缘、分众传媒等中概股纷纷借助借壳、登陆新三板以及IPO等方式,出现集体回归潮。最终敌不过BAT 建议关注BAT 的动向 跟风买也倒不错 前提是在行情好的时候 目前大盘不见底还是以观望为主<br />
⑩ 360为什么私有化
6月17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360董事长周鸿祎发出内部信,宣布360将从纳斯达克私有化退市。据了解,360董事会已收到公司董事长和CEO周鸿祎、中信证券或其子公司、、华兴资本或其子公司和红杉资本中国公司或其子公司的初步非约束性收购函,收购该公司所有他们或他们的子公司不持有的已发行A类和B类普通股。
周鸿祎在内部邮件中透露,私有化是360在反复考虑当前全球及中国资本市场环境后的审慎决定,更是加速业务全面升级、拓展业务发展空间的重要一步。为此,360公司董事会将成立一个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来评估该要约,而该特别委员会将聘请独立的财务和法律顾问来帮助评估。
消息公布后,奇虎360股价盘前大涨12.13%,报收于74.06美元。
值得玩味的是,周鸿祎在内部信中有这么一段话,“这些发展,离不开国际资本市场的支持,360人也秉持感恩之心,以我们特有的奋斗精神,持续创新,以高速的业绩增长回报了国际资本市场。然而,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认为,360目前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360的公司价值。”
很明显,虽然从2014年开始,360动作频频——4亿美元投资酷派,2亿人民币入股磊砢,但仍然没有唤起被腰斩的股价回归。要知道,在2014年之前,360以每年100%的盈利突破了100亿美元的估值,那时候,排名第三位(阿里还未上市)。
所以,在360宣布私有化之后,有人在朋友圈调侃,“在360不惜一切的努力之后,私有化或许是唤醒股价的唯一机会了。”截止到目前,受到私有化的影响,360股价大涨11%,而这仅仅是开始。
朋友圈的调侃固然缺乏善意,但周鸿祎的确值得愤怒。因为无论是跟对手小米,还是跟如今A股的宠儿乐视、暴风影音相比,在360的心里,从来不会想,“他们究竟强在哪儿”,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相信,小米、乐视、暴风影音比他们强。
关于私有化,周鸿祎最早曾在2011年时做过表态。当时正值做空机构Citron(香椽)多次发布对360的做空报告。当时的周鸿祎对记者表示,对中概股私有化现象不理解。他认为,上市公司有较大透明度,在 享受国外资本市场和股民巨大回报之外,就应该接受资本市场的考核,也应该承担市值的上下波动。周鸿祎强调称,奇虎360将会坚持上市之路。
但如今,奇虎360对于私有化的态度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此外,奇虎董事会提醒公司股东和其他考虑交易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公司目前只是接到了这份非约束性私有化提议,尚未作出任何决定。不能保证买家会给出最终的正式报价,也不能确保将来会达成任何交易。
周鸿祎说,360在2014年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超过86亿元,净利润超过21亿元。201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206亿元,现金超过100亿元,财务总体非常健康。私有化是实现360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但现在,中概股私有化并非孤例,除了近期在A股受到热捧的暴风科技之外,在美国上市的迈瑞医疗、世纪佳缘、人人等也相继选择私有化。
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也曾表示,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回归A股是必然,有四种互联网公司更适合选择在国外上市:一是国外有非常牛的对标公司,比如滴滴、快的有对标公司Uber;二是市值足够大,比如像阿里巴巴这样千亿市值的公司,在今天市场环境下,到了一定体量选择去美国上市;明确国家产业政策导致不能在中国上市的公司,比如博彩类,虽然到了美国也可能因为国内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而“生不如死”,但起码在国外有机会上市;第四种是出于个人原因作出的判断。
“绝大多数回来是必然。”王冉判断,但他同时表示,大家回来不是奔着创业板上市,而是两个方向——“新三板和A股并购或借壳。”而此前暴风科技CEO冯鑫也表示,互联网公司回A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给它们的建议是打死都要回来,99%去美国和(中国)香港上市的公司都亏了。”
事实上,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企业估值的巨大差异,被认为是此轮中概股退市的动力。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中概股估值依旧普遍偏低,但是很多中概股业绩却呈现高速增长,与其股价表现形成鲜明对比。除了价值被低估外,公司发展战略、架构的调整与重构也是中概股选择私有化的重要原因。
对比2011年上市当日的奇虎360,曾在上市当天创下27美元的开盘报价,较其发行价14.5美元上涨86.2%;收报34美元,较发行价大涨134.48%,市值达39.6亿美元。以当日市值计算,当时的奇虎360一度超过新东方、搜狐、盛大,位列所有中概股第6位。到了2013年,360的股价一路飙升,市值首次超过百亿美元;在2014年,它的股价一度突破100美元。
但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360的股价持续走软,目前已经跌至2014年3月高峰时的一半。过去52周,奇虎最高股价为104.81美元,最低股价为44.56美元。
这或与其在PC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日益减弱,且在移动领域的“失落”有关。可以看到的是,奇虎360基于PC的产品和服务的月度活跃用户总人数增长趋缓,而在移动安全和搜索领域,猎豹、网络、腾讯、搜狗等竞争对手纷纷发力。在移动互联网上,360已经开始在手机、智能路由器、儿童手环等多个硬件领域布局寻找“新入口”。
而周鸿祎也称,360的私有化不仅是资本操作,更是360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助力。
不过,作为奇虎360的竞争对手,猎豹移动CEO傅盛不久前刚表示,作为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猎豹也曾犹豫是否要上A股、港股。“A股当然很诱人,我看了几次股市,觉得到处都是不公平,公司收入和股票是不成正比,但是你慢慢的就觉得没有必要了,摆正心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而站在美元基金的角度,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和创始合伙人龙宇也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对于美元基金来说,拆VIE、向人民币基金转换,并不只是“接盘”这么简单,美元基金出资人和人民币基金出资人之间的利益“有着百分之一百二的矛盾”,要想拆掉VIE,大家必须坐下来,进行新的一轮商业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