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非同一控制下发行股票的账务处理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非同一控制下发行股票的账务处理

发布时间: 2022-04-27 22:31:09

① 非同一控制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行股票的手续费应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 000
贷:股本 100 000
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 199 000
银行存款 1 000

如果取得10%股权,那是非同一控制下的非企业合并,手续费计入长投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1 000
贷:股本 100 000
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 200 000
银行存款 1 000

② 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问题

你还是没理解取得长投这部分的知识。
这么说吧,取得长投,第一反应是做出三种分类
1、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法,一步搞定)
以被投资方在双方老大(同一个老大,同一控制)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我方付出代价在老大账面上的价值作为对价。对价和投资成本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此时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投的入账价值,这就是传说中的,成本法下“一步搞定”)

初始投资成本(老大账面价值)VS支付对价(老大账面价值),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不确认损益

涉及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除外。
——————————————————————————————————————
2、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法,一步搞定)但是要分两步来想
首先:以我方付出代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对价,这个对价就是初始投资成本。(此时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投的入账价值,这就是传说中的,成本法下“一步搞定”)
其次:看一下我方付出代价的账面价值和其公允价值是否一样(基本都不可能一样),差额就是处置该资产的收入或损失;
确认损益
——————————————————————————————————————
3、非合并取得(权益法,两步搞定)
第一步(确定初始投资成本):以我方付出代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对价,这个对价就是初始投资成本。
第二步(调整初始投资成本):比较初始投资成本,和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投资成本大于公允份额,不管,当做商誉
投资成本小于公允份额,管,增加账面价值和营业外收入
涉及到的初始直接费用应作为投资成本处理。
——————————————————————————————————————
补充一下:
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涉及的初始直接费用按照以下处理:在不管其是否与企业合并直接相关,均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工具发行有溢价的情况下,自溢价收入中扣除,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
你这个题应该是第3类
第一步(确定初始投资成本):以我方付出代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对价,这个对价就是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投-丙公司-投资成本 1950
应收股利 60
贷:银存 2010

第二步(调整初始投资成本):比较初始投资成本,和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初始投资成本1950和公允份额6600*0.3=1980比较,差额30
投资成本小于公允份额,管,增加账面价值和营业外收入

借:长投-丙公司-投资成本 30
贷:营业外收入 30
————————————————————————————————
以上就是传说中的权益法分两步,但是这两步可以合并成一步,不过就你理解的程度来说,你还是别合并了。。。
借:长投-丙公司-投资成本 1980
应收股利 60
贷:银存 2010
营业外收入 30

③ 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1)编制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长江公司对大海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008年1月1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支付的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500
贷:银行存款 3500
2009年1月1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支付的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2)编制长江公司对大海公司追加投资后,对原持股比例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会计分录。
原权益法核算: 2008年大海公司实现净利800万元,以2008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量,调整后净利为800+100/10-300/10=780万元,享有份额780*30%=23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34
贷:投资收益 234
2009年1月1日追加投资后,冲销原确认的投资收益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234(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项目)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34
(3)计算长江公司对大海公司投资形成的商誉的价值。
2008年1月1日商誉:3500-11000*30%=200
2009年1月1日商誉:5000-11900*40%=240
商誉合计:440万元
(4)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对大海公司个别报表进行调整的会计分录。
2009年1月1日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
借:固定资产 300
贷:资本公积 300
(5)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购买日与交易日之间,相对于原持股比例部分:
1.大海公司2008年度实现净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234
贷:盈余公积 23.4
未分配利润 210.6
2.其他权益变动,0
3.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900-(11000+780)=120,*30%=36
借:长期股权投资 36
贷:资本公积 36
(6)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购买日与投资有关的抵销分录。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 5000
资本公积 2300
盈余公积 460
未分配利润 4140
商誉 440
贷:长期股资投资 3500+5000+234+36=8770
少数股东权益 11900*30%=3570

④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的会计分录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
1.支付货币资金、出让存货实施合并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公允价值] A
商誉 [C大于(A−B)之差]
贷:有关负债账户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公允价值] B
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C
营业外收入 [C小于(A−B)之差]
2.出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施合并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公允价值] A
商誉 [C大于(A−B)之差]
贷:有关负债账户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公允价值] B
固定资产清理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C
无形资产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C
营业外收入 [处置资产的损益]
营业外收入 [C小于(A−B)之差]
3.发行权益性证券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公允价值] A
商誉 [(C+D+E)大于(A−B)之差]
贷:有关负债账户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公允价值] B
股本 [发行证券的面值总额] C
资本公积 [发行证券的溢价−手续费等] D
银行存款 [实际发生的手续费] E
营业外收入 [(C+D+E)小于(A−B)之差]
4.发行债券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类似

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1.支付资产实施的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 B=A
贷:库存现金、营业收入等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A
2.发行权益性证券实施的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 [A+B+C]
贷:股本 [发行证券的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 [发行证券的溢价−手续费等]
银行存款 [实际发生的手续费]
3. 发行债券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类似

注:无论何种合并方式,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都需要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最大的不同在于取得被投资方的资产、负债和支付的合并对价均要以账面价值计算。其次,无论是吸收合并还是控股合并,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和取得的被投资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均计入“资本公积”。

⑤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被投资方的账务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强调的是企业和第三方的交易,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处理。从集团的角度说,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直接增加的是集团的资产和负债,会计处理上强调公允价值计量。

需要注意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控股合并不确认商誉,吸收合并应确认商誉;反之,控股合并和吸收合并都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⑥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发行股票的费用记入什么

计入当期损益。

即在指当期和最终利润直接相关的收益和支出,通俗的说,就是当期的净利润或者亏损。会计科目表中损益类科目在月底都是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中去的。

参考《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通知》附件对企业合并的解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6)非同一控制下发行股票的账务处理扩展阅读:

企业合并准则的修改:

在2010年底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三章“长期股权投资”之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中,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表述修改为:“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所以,2014年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五条的上述规定只是延续了原《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第二条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中的上述规定。至于该表述与企业合并准则的矛盾,那是因为企业合并准则在2010年解释4号发布后,没有同步调整所致。

⑦ 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有何不同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下的企业合并的区别:参与合并的双方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或最终控制。账务上的区别就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不遵循市场理念,因为受同一最终方控制,所以是以账面价值结转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遵循市场理念,是以公允价值作为投资的。
陈华亭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就是说参与合并的各方头上有一个共同的“黑老大”,什么事都要听“黑老大”的,所以是不能遵循市场理念的。
对A公司持有60%的份额,现收购另外40%的份额,是属于购买少数股东权益,因为企业合并只能够形成一次,也就是说对A公司持有60%的份额已经形成企业合并了,以后再对A投资就是属于收购小股东的权益,并不是企业合并了。会计处理个别报表中是按照非企业合并处理,合并报表中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类似。

⑧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有何区别

主要区别是包括三方面:初始计量,对价差异的处理,以及商誉三方面。

1、初始计量的区别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应以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应以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为初始投资成本。

2、对价差异的处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确认了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后,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进行的该类合并所确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余额不足冲减的,相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方式进行的该类合并所确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作为合并对价的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商誉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会产生商誉。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可能会产生商誉,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合并当期损益计入利润表。

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实质上是同一集团下企业财产与资源的重新分配。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中不涉及自少数股东手中购买股权的情况下,合并方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相关的处理:

(1)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2)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和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

(3)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相对于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不影响企业合并当期的利润表,有关差额应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

(4)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体现在其合并财务报表上,即由合并后形成的母子公司构成的报告主体,无论是其资产规模还是其经营成果都应持续计算。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在合并当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进行调整,同时应当对比较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视同合并后的报告主体在以前期间一直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⑨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发行股票的交易费用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吗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发行股票的交易费用与长投的成本无关,长投的成本=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部分股民只盯着股价的波动,却不关注自己需要付出的成本,基本上都不太能赚到钱,学姐今天就和大家来个全方位的剖析。建议仔细阅读每一点,强调一下最后一点,曾在上面吃过亏的,就有80%的股民。
文章之前,先和大家介绍下我总结的9大炒股神器,让你在炒股时如鱼得水,点击链接即可免费领取:超实用炒股的九大神器,建议收藏
如果想要炒股可以了解一些这3个要缴纳的费用,印花税、过户费还有佣金。
印花税:印花税是我们卖出股票时才需要缴纳的,收取的费用是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然后向税局纳税。
过户费:过户费常常被我们指作是在股票成交后,过户时所需支付证券登记清算机构的费用,先统一交到券商那。这种按照成交金额的0.002%比例收取费用的方式是在A股中,不管是买卖的哪一方都要出。
佣金:佣金指的是券商收取股民的一笔费用,对于股民交易而言这部分是最大成本,不管是买卖的哪一方都要出。现下收取的开户佣金中不会高出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三,但也会出现超低佣金。
假设10元/股,并且购买10000股,我们以千分之三的佣金来计算,这样买入总成本就是302元,不算盈亏的情况下,卖出去要付的总成本达到402元,一次买卖就能达到704元的交易成本。

其实不难看出,占据所花本钱的绝大部分的都是佣金。假设交易金额比较大且交易略微频繁了些,那经过不断累积下来形成的佣金费用也十分可观了。
因为印花税和过户费不能做出调整,从账户方面解决成本问题,是不少投资者所做的明智决定,就会去找一些佣金低的开户方式。不懂如何实现低佣客户的朋友,实现低佣开户的方法仅需点击链接,很快就可以落实整个开户流程,也就十几分钟左右:点击获取低佣金免费开户渠道
仅具有低佣账户还是欠缺的,交易频繁是股市中的禁忌,很多时候钱动着动着就没有了,因此倡导大家,减少买卖操作多观望,等火候到了就动手。
假若小白没有学习的时间,可以参考这个工具,可以给你一些交易的机会的提醒,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摆脱时刻盯盘的麻烦了:【智能AI助攻】一键获取买卖机会

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⑩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账务处理

库存商品、购买的商品对外投资时,视同销售,要把销项税考虑进去,600+400+430+170=1600。

你的分录上都有了。